《婴儿观察》是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对婴儿的观察,揭示了人类的天性和成长过程。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婴儿纯真、可爱的一面,同时也体会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这篇文章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婴儿观察》读后感(一)
精神分析流派非常注重婴儿期的发展,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并且借由婴儿观察,可以更好地提升观察者的觉察反思能力,理解临床中来访和咨询师之间的互动。因此婴儿观察课程也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基础课。
第1-3章讲了婴儿观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方法,4-11章则详细介绍了婴儿观察的案例,每章一个案例。理论部分我不是很熟,包括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客体关系理论等,看起来比较生涩,需要再消化一下。
后面章节的观察案例很有启发,观察者每周去婴儿家庭观察一小时,持续一年,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内容。我在看的时候就感觉仿佛在一帧帧地看母婴互动视频,虽然没有亲身观察,但是也感觉觉察力提升了很多,对母婴之间微妙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对于我硕士期间的研究工作以及,咨询的工作也有很多启发。同时也促使我回过头反思女儿出生前两年,我跟她之间那些被忽略的互动模式,帮助我更好地反思当下与她的关系,以及她如何理解我们的关系。
《婴儿观察》读后感(二)
婴儿观察的目的主要是了解人类的非言语信息,在咨询中真实情感很可能与言语信息是不一致的。也能看出最原始的投射、移情、反移情。
看书中的观察案例感觉精神分析的解读是一件很艺术性的事。它既是一种蛛丝马迹中得来的猜想(婴儿的一些反应真的很难解读),同时又能说到让人心服口服的那个点上。这就是精神分析的魅力吧。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如果婴儿的需求是得到满足的,它会呈现一种放松的自在。如果不能得到满足,要么会肌肉僵硬、要么会转移注意力把情感的需要投射到其他的物品上。仔细想想成人也是同样,感到压力的时候要么肌肉紧张坐立难安陷入焦虑,要么转移注意力打打游戏搞搞娱乐做些其他的事情把自己拯救出来(拖延症的诞生)。
中国人看了比较惊讶的是,老外都是夫妻带娃,几个案例都没有和公婆居住的。虽然妈妈会更疲惫,但情感的需求还是在一个小家庭内部流转,有些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也会在小家庭内部消散。
想想中国的婴儿养育多数还要上一辈参与,这其中情感的流动也更纠缠。过度投入难分界限的公婆给妈妈和婴儿也带来新的挑战。
赶在孕期把这本书看完,也以此为契机多看看精神分析的内容。在育儿的时不只当成家务劳动,同样也是在专业学习与自我分析。
最后也要用书中的案例不断提醒自己,每个家庭的养育都不完美。好像观察者都更容易看出家庭存在的问题,但对养育者来说,他们真的都尽了最大的努力。
永远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才能成为一个没有怨气的妈妈。60分万岁!
《婴儿观察》读后感(三)
推荐《婴儿观察:Tavistock临床中心解读人类的非言语沟通》。这本书有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讲述了婴儿观察的意义、方法,和客体关系学派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围绕婴儿的行为与心理解释)。第二部分为八个一手婴儿观察的案例,在这八个家庭里,父母如何抚养婴儿,婴儿的行为、情绪等的变化,父母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等。第二部分篇幅远多于第一部分。
推荐本书原因为:
1)通过本书可以比较好的理解英国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特点,本书的理论分析主要以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理论为主。之前,我对两位精神分析学家理论接触不多,只在《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阅读过相关内容,本书对这两位的理论讲述非常清晰。
2)难得有以观察婴儿为主的案例。对大多数心理咨询师在学习客体关系学派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时候,缺少前俄狄浦斯期的深入体会。这本书的婴儿观察案例恰好补足了这一点。对其它读者来说,这方面的阅读材料也比较稀少。
全书最重要的是第二章,对婴儿在英国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做了详细的理论诠释。建议读者详细阅读本章,再把第二部分的八个案例看完之后,再次回顾本章。那对于客体关系学派的一些主要观点会理解的比较生动。
有意思的是,我在看第二部分案例的时候,很容易走神,我大概是分四次看的。每一次都有明显的走神,对于阅读学习型的我来说,这是很有趣的现象。我反思了一下,可能由于我是男性,工具特性比较重一些,所以对于八个案列中母亲抚养小婴儿的很多细节,难以有效共鸣?也可能是这八个案例中,对话非常少(和心理咨询案例不太一样),大部分是行为和状态描述,就像流水账一样,这样的阅读不容易被充分的吸引?以至于读到最后,我都怀疑是不是我不合适学习客体关系理论。不过转念想想,客体关系理论也不复杂。。。可能还是投射的问题。
这本书最适合的阅读人群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不过,所有对于婴儿的成长和抚养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找到合适自己的内容,尤其是准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