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及产业关联研究 光明社科文库·经济与管理》读后感精选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及产业关联研究 光明社科文库·经济与管理》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0 02:20:26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及产业关联研究 光明社科文库·经济与管理》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5-04-10 02:20:26   小编:

本文探讨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及二者之间的产业关联。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深入剖析了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为制造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及产业关联研究 光明社科文库·经济与管理读后感第一篇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两大产业,限于本研究的关注焦点,今后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方面:(1)不同方法的应用比较,未来的研究可综合考虑需求端和供给端视角,并从就业、资源消耗、技术冲击等总产出以外的领域分析产业关联;(2)多个区域的应用,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进程的推进,未来研究可以在更大或更细的空间范围对我国不同层级的区域开展应用研究;(3)生产效率与产业关联效应之间的影响分析,当前有关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已相对较为充分,而产业关联效应是否对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以及具体的影响机制路径,未来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1/3页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及产业关联研究 光明社科文库·经济与管理读后感第二篇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完成工业化,制造业乃至工业占经济总规模的比重将逐渐下降,而服务业所占比例逐渐上升,最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例如,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34.6%下降至2016年的28.8%,而服务业占比同期却由46.9%提升至2016年的51.8% 。基于“服务业生产效率通常低于制造业生产效率”这一广泛被接受的事实,不少学者认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服务化是近年来经济“结构性减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而又叠加产业结构服务化不可逆转地继续深入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必然之举,也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途径。由于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品服务的主要需求者,而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制造业质量和效益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故而在分别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的同时,对两者产业关联关系进行准确的数量分析、探究其与产业增长之间的发展规律,进而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便显得颇具意义。

2/3页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及产业关联研究 光明社科文库·经济与管理读后感第三篇

该书内容详实,研究方法偏实证,对全国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有所分析。该研究主要开展了两项工作:

第一,基于Malmquist-DEA法和近十余年的行业统计数据,计算了我国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根据结果开展省际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高于长三角地区,但其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波动变化情况也较长三角地区更为明显;(2)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相同水平的增长效率,但在2004~2010年前半段时期京津冀地区表现更优,而在2011~2016年后半段时期长三角地区表现更佳;(3)只有上海和北京的制造业属于效率型增长,江苏、浙江和河北仍然属于投入型增长,天津则介于两者之间;(4)技术进步是驱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以及六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而相对较弱的技术利用能力则制约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5)两地区六省市在不同行业领域表现各异,短板行业不尽相同。

第二,基于需求驱动的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算了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其中采用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比例和产业关联系数作为测算指标,与基于列昂惕夫逆矩阵或类似系数矩阵的产业关联经典测算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根据实证结果,不仅发现了一些与认知规律相一致的观点,也发现了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些独特的地方特征,包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总体上并不紧密,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各子行业中的主要薄弱环节,中低技术制造业是制造业各子行业中的主要薄弱环节。2002-2020年前半段,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快于生产性服务业,但在后半段出现了逆转。2010年以后,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模式正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仍处于重数量而轻质量的快速进步阶段。

总体而言,该研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彼此发展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依存性,有助于识别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的关键薄弱环节,从而指导如何提高经济体系的均衡发展水平。

3/3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