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妈妈,要换吗》讲述了一个家庭中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感人故事。妈妈患有失智症,儿子为了照顾她不惜一切,但面对妈妈病情恶化的现实,他陷入了困境。影片通过温情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家庭之爱的伟大和无私。观后感叹生命的珍贵,亲情的深厚。
《妈妈,要换吗》观后感(一)
现代社会应该达成共识:(1)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你是ta的长辈并不是你随意窥探别人隐私、入侵别人的边界的理由;(2)你的伴侣不是你的私有财产,ta有自行选择社交方式、审美取向、衣着外观的自由;(3)你的员工不是你的私有财产,请不要对你们的交易协议外的时间空间插手;
影片通过不同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物化人性”的现实故事。女主母亲整理衣服时那个扫地机器人的镜头明示了这一点。物化人性者总希望别人像钟表一样按照自己认知中的轨迹行进,如果对方的行为跳出了自己的认知,ta们会崩溃。
影片最后观众发现原来母亲是机器人,这段剧情的设计把影片的主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放式的结局给了观众三种理解方向:(1)物化别人的人自己其实是个机器人,暗喻了物化者大多是“思想狭隘的人”。狭隘的人没法开放地拥抱不同的观点,自己就像一个复读机一样。(2)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原本是淳朴真诚的,正是物化和偏见阻碍了这一切。(3)女主把机器人的内核替换掉,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物化倾向?因为无法通过沟通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采用了“修改思想”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未来更文明的人(我们的祖孙一辈)看待现在的我们,会不会像我们看待我们老一辈的人一样,觉得我们也是充满偏见的人呢?
《妈妈,要换吗》观后感(二)
让我来浅谈一下,为什么去年六个本子里我最不喜欢这集吧。虽然我承认它最通俗易懂。也是因为这样,当时开会时大家都支持这个剧本被可视化。但我本人对它不是很喜欢,当时15个剧本里有不少比它的好的,只是出于执行上来看,这个预算更低,更容易拍,而有好几个很好的剧本是含意识形态超标,我必须阉割掉。不知道其他创作者有没有跟我现在的某些别扭点类似的地方。剧本是好几年前写的了,到了现在再看,就觉得有些夹带私货的台词,总令我感到我仿佛在说一些已经不需要再挑明的事情。不过故事的核心价值观依然是我想要表达的。这是我留下它的唯一原因。但当时的我实在也不知道该怎么样串联这个故事,如果可以抛开现在的这种大段台词的输出,我想我更愿意换一种形式。但我的能力仅限于此,所以面对这集的观众好评。我是有点尴尬的。如果有哪位老师有关于这个主题的延申或者更好的结构叙事愿意交流我非常愿意听听。我也很想走出我的狭隘叙事的舒适区,我一直想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点。去年六个本子里,第一次让我觉得自己突破了的反而是《邻居》那一集。虽然,一个女演员在拍摄时耍性子导致我最终的呈现缺失了双女主救赎的味道。但在文本上《邻居》是我自己写剧本的一次突破。最行云流水的大概就是《偷书贼》的文本,拍摄前几乎一字不改拿了第一稿。我很喜欢《偷书贼》的双人对峙,一如既往的,由于预算少,人员的不专业,最终呈现的效果不如文本。另外,因为剧本早于影片,可视化后,再看一些台词,未免刻意了。我最近时常反思自己。作者在当时写下的台词,未免夹带私货。而我写下它们时未曾在意是否要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但今日我感到厌烦了。厌烦大段的女性意识的台词,我不知是不是我的困境。我的浅薄,我对这些剧本里冒出的关于女性受到压迫,女性处境的暗示开始避之不及。我不想被人贴上这种标签。更不想看到有人拿我是女性来表扬我。我认为这很不公平。这未免太小瞧了我。今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我看了《坠落的审判》它仿佛一剂良药。这是我眼中的好电影,好电影应该不分性别,而只单纯的讲人,鲜活的人。
《妈妈,要换吗》观后感(三)
这个剧本是真的写到我自己窒息的剧本,第一版剧本比现在这个更窒息,不管是和男友吵架还是和母亲吵架都是现在这个版本的三倍窒息。一度我是不想拍的,因为,和前几集相比,这个剧本都因为过于生活化而太平淡了,它所有的力度都在最后一刻爆发。熟悉我的作品风格的观众,应该很清楚知道我不喜欢写一个具体的时代和空间。我就是那种一定要架空的架构,才能让我自己不受到故事的影响,没那么生气了。
对于妈妈,我必须承认,片子里这个妈,就是我妈,也是无数个东亚女儿的妈妈(或是父亲)。小时候我最讨厌妈妈,最喜欢爸爸。因为那时候很小,觉得妈妈永远喋喋不休,爸爸永远默不作声。谁会喜欢喋喋不休的人呢?长大了开始叛逆,谈恋爱被盯梢,工作了也继续被控制。被监听电话是家常便饭,日记被偷看也是日常。我小时候喜欢画画,她不支持我,我就画在各种地方,纸巾上,书本上,甚至老房子的墙壁上。我妈妈最失心疯的时候,就是检查我书包的时候,她一边喋喋不休,一边抠掉我书上面所有的“卡通人”。甚至跑去学校禁止我一个人上美术课。她的这些霸道都成功了,我现在就是一个不会画画的人。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我小时候会给班级里出板报,甚至会被同学请求画在他们的日记本和小卡片上的那个我,现在连圆形都画得磕磕巴巴。我记得我小时候很有创意,家里不让画,我就在课堂上画,因此小时候我的成绩一直不好,甚至一度被学校以为我是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被学校劝退回家。{家里一直吵架,我又是典型的I人,在班级里就像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没有朋友,独来独往,甚至那时候就刚正不阿,我为此被孤立,甚至不讨老师喜欢)。小时候看到下课围着老师拍马屁的同学就觉得恶心,学校有任何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一定会站出来第一个反对,和坏同学对着干,就说这样的孩子谁会喜欢。
长大后敢跟妈妈吵架了,为了主张自由,离家出走,绝食,多叛逆的事情都干过。和妈妈关系缓和是在她退休以后,也许因为她终于在一部分上自由了,她变得可以沟通了,她可以跟我聊天了,认真地那种。与之反差的是伴随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开始和解,我越来越讨厌我父亲了。听母亲跟我聊她和父亲怎么认识的,他如何只在乎他自己,家里完全不管,她又要上班又要负责应对各种家里的事情。而我父亲确实是个自私的典男。一个现代女性必须兼顾家庭和工作,为了凭职称需要考试。她还能有多少自己呢。
我毕业后一直被人夸审美好,好像有一种东西是天生的。不管是创意还是审美,有一大部分都是娘胎里带出来的,与我自己无关。和母亲和解以后开始经常聊天,才获悉母亲也爱画画,她画画很好。插播,这时候夸一下,她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往往妙语如珠。甚至在我那时候开工作室的时候,她知道我的创意总是天马行空古灵精怪,喜欢用各种常人想不到的道具,她买菜的时候也会看到有趣的食物买来给我。她总说,我就想着你会不会用,我反正买来了,万一你要用呢。后来,我就干脆告诉她我的创意,她买菜看到了就给我买来,我那会儿很出圈的一组香菇鹿女,就是她替我挑的香菇,她还献宝一样说,我一个个挑的,我想你拍照要好看的。有时候我会跟她说我不要好看的,我就要那种废土风的,她就摇头。
不过她依然还是那个,不喜欢看我穿热裤,禁止我穿吊带衫,出门前总让我套上一件外衣,我不想吃水果的时候硬塞一个给我的,永远想要照顾我,永远想要我听她的话,永远为我紧张兮兮,但越来越力不从心,一听到我跟人打电话就竖起耳朵听的妈。
写下这个剧本的动因,应该也是我们之间刚经历过一场吵架,我动了一下那个念头。如果有机会换掉这个妈,我会选择换吗?也许这个故事可以被作为东亚儿女反叛式的一次“快感”,我现实中无法脱困,为何不在电影里“爽”一下呢。
我自己最喜欢的那张妈妈的说明书,上面的那句话,是我对妈妈的理解。我想我理解了为什么她是这样的妈妈,我理解了女性主义的重要性,被困在里面的她何尝不是一个女儿,是同样经历过父权规训下的女儿,被困在家里的永远出不去的女儿,即使到了这个短片里,她依然还在这个家庭里喋喋不休,她有她东亚母亲的使命感。妈妈,永远也不可以离开这个家庭,从她成为一个妈妈开始。如果众多儿女在这部短片里共情了,那么我其实更想看到的是妈妈,她自己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知道她也是被困在家庭这个壳子里的“受害者”。我妈说,我小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啊。我妈说,你外婆也管头管脚啊,我妈说,外婆就是只喜欢弟弟啊,我妈说,我随便做什么,你外婆都还是觉得你舅舅是最好的。东亚女性,还要有多少个轮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