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100字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06 00:05:36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11-06 00:05:36   小编: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本书系统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深入探讨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解读方法。通过阅读,我对文学的理论基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本书对于提升文学素养和批评能力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第一篇

一本书如果一直把这样的一种主义当作中心,把自己的文化往里面嵌套,即使过于勉强,也充满着自信,彷佛说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中国文学成了无根之木,如果不能基于自己的文化观而总结出一套可以和世界对话的文学规律,拿出这样的一本书又有什么意义呢?文学理论如果是对文学的规律总结,那从先秦到近现代的规律,总觉得欠缺了什么,是文化的传承断了,还是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第二篇

《文学理论教程》童本第五版

1.有些论述部分概念前后不一,如在讨论同一问题时,前段在用“前理解”的概念,下一段换了词,又不包含“前理解”这个概念了,初读时一头雾水。

但这样的情况少有。

2.分点论述时,相邻前后几组名词,其内涵分明互有重叠,如“理解与误解”和“还原和异变”,“文化视野”和“预定文化观念”。

3.论证所用例子说服力不够强。

4.某些概念分明像没事生造,两个字,多余。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第三篇

比起言必称社马,车轱辘话远为令人发指,用毫无审美的话语讲述文学审美,倒也值得一笑。 整本书下来,意识形态和辩证法看得人头皮发麻。辩证法是个好东西,它告诉我们没有真理,只有观点。但辩证法只能作为方法,而不是真理本身。无处不在的对立统一,在中正圆融之外,更多是模糊了特征的鲜明。人类的认识本就是对基本问题的不断深化,统一宣告了历史的终结似乎便高枕无忧,实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种求全的倾向,还弥漫在全部章节之中,以至于显得说了好像没说,弯弯绕绕来来回回地一万句顶一句,层出叠见、枝蔓横生、尸横遍野。 分析性而非描述性的话语,使得理念的类型、特征、原因井井有条,可是理念本身却仍然云山雾罩不知所谓,仿佛不言自明。这可能就是批评和创作予人以割裂的缘由所在,它们就不是一个东西,甚至不是一个东西的所谓一体两面。批评可以梳理出创作的方方面面、条条框框,可是所以、所以之所以的黑匣终究一无所知(回溯还原之根本性的不可能)。何况批评的意旨在于借题发挥、自成体系,创作最核心的审美被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成了因为醋而被包的饺子。

所有的分析、鉴赏、批评、理论传达的不是真正的文学是什么,而是默认了是好的、优美的、伟大的文学。可正是那些被筛除的杂质建构凸显了纯净,人们不能仅仅通过没有边界的好去分辨好,先天含混的标准只有助于认同而无益于比较,这样造成的结果无疑是薰莸同器、鱼龙混杂,何况不好是常态。审美是敏感孤傲的事情,但它是久谙世事之后维持不改的初心,挣扎和欺骗被过滤掉,洞明也就成了庸俗的世故人情,或者蛮横机械的审判。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第四篇

本人非文学专业,读完受益很多。从个人的立场来说本书的优点如下: 1.知识非常系统,基本是按照文学、作家创造、作品、读者接受四个方面展开来写。读完之后,头脑中对于文学及其要素的认识大大加深。同时,由于工作性质要求解读文本的能力,本书极大地提高了这种能力。 2.本书知识非常详尽。几乎关于文学理论的诸多观点都有介绍,比较少有人关注的理论依然会附上,从丰度上讲,本书做得很好。 3.本书具备理论深度。虽然本书的意识形态性很强,甚至有些伤害到文学审美属性的现象,但从认识的角度讲,本书各种观点背后均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作背书。如文学批评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史学观点的理论支撑。歌功颂德和学理依据是两回事,本书中很多地方的马哲原理的运用符合对文学的认识,

另有缺点如下: 1.政治性太强。具体体现在文学的阶级性观点和文学在阶级矛盾中扮演的工具角色。因道害文,读来实在跳脱。文学理论有哲学观点背书没有问题,但全然是意识形态的镰刀和锤子也不应该。2.有些概念没有阐述清楚,比如什么是象征性文学作品。在川大教研室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并未提及该概念。编者没有对该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另外,在本书中提及抒情性作品和叙事性作品,但唯独没有象征性作品与之对应,读起来会非常割裂,让人疑惑不解。也许是不同章节编者不同的原因。

文学理论教程读后感第五篇

1.论据大量涉及中国文学作品,古今兼具。便于理解,也有特殊的情感作用(当然,有些术语是特有的)。

2.强调马哲观点。有些读者们觉得自己从不沾一点意识形态,觉得自己超然了,所以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把本书批判了一通。本人是认可其哲学观点的,很中肯,目前没举出反例,我认同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3.论点对仗工整。可能是中文教材的普遍特点,英译汉教材中分析两种语言的区别也是。

4.引用了许多著名作家的话,感觉他们在历史中的形象更立体了。也是才疏学浅,这才知道许多人是创作与研究共进的。

5.系统化带来的影响是模式化,如有“xx性的特点”,一眼望去都是(很难记的好吗)。

6.并不喜欢某些地方“xxx是唯一的来源/原因”这样的说法。但是不这样又会显得很中庸,得不到结果或者确定的心态。比如“xx与xx的统一”,“xx与xx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无法真正用一个概念定义它,这都是很宽泛的说法。不过,可能马哲的意义就是希望让大家接受一种包容的,不一概而论的态度。

其实我还是会怀疑他们本来有没有对社会的最终形态的定论,因为按照发展观的角度是自相矛盾的,没有最终形态。可能只是后人加的,为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这不该成为本书被打低分的理由,马哲无罪。总体来说作为文论已经很足够了,各种观点和历史都有提到。有一个地方有比较明显的立场,其他地方没太注意到。

就是这里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