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1000字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9 05:06:17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5-19 05:06:17   小编:

《逃跑吧寻找吧》是一本令人心灵震撼的小说。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在逃亡中寻找自我的过程。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困境。小说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令人深思。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一)

其实早就看完了,但一直不知道这篇书评该从何下手。

是本很短很小的书,没有我想象中的绘本那么大,版权页上标的字数是2k,文字算下来也就一两篇文章那么多。不过想想小时候学写作,从一句话到一段话到一篇两三百字的文章,这样的体量似乎蛮适合小孩子来读。

有所触动的地方是说“不擅长想象的人”有可能带来伤害,这个形容词就很中性,甚至带一些怜悯的色彩,把这当成其他人可能具有的性格特点,而不是武断地做出好或不好的判断,有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在里面。但虽然尊重,被伤害到的话,也要学会逃跑,远离那些糟糕的人和事。小孩子的世界蛮小的,因此有可能虽然受到伤害但仍不愿离开,所以后半部分讲动起来以后,总能找到一个对自己而言最棒的事、最棒的人,因为世界这么大,有形形色色的人,也有形形色色的事。四五岁的小孩子应该能读懂吧。

书里的插画也蛮亲切,是那种感觉自己也能轻易画出来的简笔画,喜欢模仿的小孩子说不定会乐意尝试动手画一画。

总之,感觉是一本很松弛的小书。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二)

好喜欢吉竹伸介!!这本画册阅读起来要不了十分钟,但是获得的感动却不止十分钟。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怯懦的姿态行走,为什么偏偏缺了那一份逃跑的勇气呢?也许是因为害怕意外的改变,也许是因为害怕未知的结果,但是“寻找”不就已经是答案了吗?

你可以为了改变自己而动,也可以为了不改变而动。

非常喜欢画册最后望远镜的处理,也许未来我也会寻找到自己的那一幕。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三)

回想起来,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教我面对困难要努力去克服,一直听到的都是我需要做这个,需要做那个,没人说过我不愿意的可以不去做,好像从一开始就被剥夺掉了“逃跑”这种权力。

册子很薄,内容也不多,其实就是说面对不喜欢的人或事可以避开不见,不要放弃寻找适合自己的东西,我想很多人都会喜欢这种想法,因为现实中我们往往做不到,我们要非自愿地去面对许多会让我们烦恼、愤怒、违心的事情,或迫于生计,或因为关系,可能这也是我们会喜欢这类书的原因,我们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有一个人可以做得到,在他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的自己,又或者,真的有人可以打破世俗的种种枷锁,在现实而非幻想中做这样的人,如果有,我希望他可以一直不被改变。

不这么悲观的话,从另一个方面,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不要放弃对自己的希望,努力寻找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或自己喜欢的事。绘本的好处就在这里,文字越少思维发散就会越广,每个人看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希望在看这本书的人,还没有被现实打磨地圆滑,还有对生活说不的勇气。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四)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想象是一种创造力,它更多地与天赋、才华等词语联系在一起,《逃跑吧,寻找吧》里说,缺乏想象力的人更容易伤害别人,因为他想象不到那样的语言与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也许,想象力也可以与共情能力、善良等词语联系。

“光是想象一下他们在受什么样的苦,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就感觉痛苦得难以忍受。”是我(很多人)常会有的行为。

作为一本图画书,几乎没有什么让我感觉“哇”的画面,它似乎太过于随意与简单了,我渴望在一本书里读到更丰富和复杂的东西,即使是一本童书。或许太苛刻了,这可能是为更小的小朋友准备的。

而相对于“寻找”,“逃跑”也许是更多的小朋友应该去了解的东西。

在不知道自己会为什么事情狂热之前,没有负担地离开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无聊的东西就好了。

至于“寻找”,相对于“目标”,我想更迷人的应该是“寻找的过程”。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五)

一本关于尽早逃离伤害的小书。主管治愈的绘本市面上数不胜数,但凡看过的几乎都是如何温暖、抚平伤痛的内容。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提高警惕、逃离不对劲的绘本。必须点赞!

想想那些从小就伤痕累累的孩子,忙着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很大程度上都是不晓得自己遭遇了不对劲的人和事。毫不夸张地说,虚构小说里的半壁江山、推理故事里的加害者和受害者都是童年伤害的显性和隐性作用造成的呢!比如前几天刚看过的《猫眼》,就是一个少女童年被霸凌却怕失去“友谊”、被排挤而无力反抗,觉得麻木总比痛苦好受些,而习惯性选择麻痹自己乃至整个一生。有多少人都只是长得像成年人,而内心早已被迫停留在童年的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个地点的?

虽然作者把这些要逃离的人统称为不擅长想象的人,想象不到自己的言行会带给别人什么感受,所以会说出一些伤人的话,做出一些伤人的事。但是大多数糟糕的人其实都是故意伤害他人,他们从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有的说以此为乐也不为过。

孩子虽然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他们惊人的直觉会知道自己是被爱护和被理解的。

所以特别需要有人经常提醒他们远离糟糕的人,寻找温柔以待的人。

而逃离就是寻找的第一步。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六)

感谢豆瓣鉴书团及爱心树童书赠书。

本来打算和家里哥哥姐姐家的小孩子一起看这本书,不巧小城多事之秋,这本应该借花献佛的小书最终只得我一个读者,短短的四十余页几分钟便翻完了,说的倒是大人不必听的道理:已懂得的人,自然已按照这样的准则行事;明白这道理却暂时无法自拔的人,恐怕还需要一番自我搏斗才能真正做到这般。

本书简单地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树挪死,人挪活。人既然还有移动的能力,自然可以逃离那些让人感到糟糕的人、事、物,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寻找更重要的事。

想到小学时候发生的一件往事,这件事已在记忆里被消磨得看不清了,反而是妈妈一遍遍地旧事重提才有些隐约的印象。某天放学妈妈遇到茫然无措快要哭出来的我,问了半天才终于知道是同校的其他大孩子欺负我,把我新买的某样东西抢了去。妈妈二话不说拉起我的手去找到那几个孩子,终于拿回了我此时已经记不清的某样东西。

此后的许多年,她总是洋洋得意地在某些聚会时刻谈论起这件事,讲述她如何勇敢地保护了她的女儿的故事。我因为实在回忆不起具体的细节总是默不作声,甚至在某些时刻开始怀疑起自己:难道故事真是她讲述的这样,小时候的我难道真的任人欺凌只会默默哭泣?

故事究竟如何,可能永远也无法有被我回忆完全的那天了,我也实在长大到甚至无法揣测小时候的自己看到这本书后会有怎样的心情。

不过我想那时的我如果在书店遇到这本书,多半会看得很开心。

如果没有塑封能够打开,那就更好。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七)

拿到书的第一刻,难免大失所望——厚度很容易令人想起某些财大气粗的景区内免费发放的观光小册子。但是第二眼,则是会心一笑——书不以厚薄论英雄,正如人生不能仅仅以titile论成败。

现在的我们总会想,小孩儿能有什么烦恼呢?说来几乎都快忘了自己也是从孩童时期过来的人,当时能让人愁死的事儿可多了去了,和同桌划三八线时吃的亏、抄作业抄错行了ABCD、去迟食堂大排的长队、总被全班嘘的虚假“暧昧关系”……

面对这些事儿,吉竹申介说:

戴锦华戴爷老说有些人其实只活过几年,完了就只是不停地重复、再重复,面对着流水一般的开销、紧绷的人际关系、充斥无意义感的工作,大伙儿恨不得活成契诃夫笔下“套中人”,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就好。

所以,吉竹申介还说:

于是就想到一句话:好的绘本是写给所有人看的。

这本书于我更像“心灵熨斗”,妥帖地抚平一些心灵褶皱,然后期望着不断累积的稻草,最终能够迎来娜拉出走的最后一夜。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八)

《逃跑吧寻找吧》这本书显得简单且潦草,它甚至都不愿意讲一个故事,感觉这是十分钟就能写完的绘本,五分钟文字,五分钟图画。这本绘本如果没有图画,将文字单独拉出来看,也是完整的,能够让人无碍地看懂,可以说文字想要传达的意思相当明显,逃跑吧,从那些糟糕的人和事中逃离;寻找吧,寻找那些棒的人和事。它想传达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用双脚来行动。

理念虽然看似简单,但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时候都是在泥沼中打滚,也许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勇气逃跑,也许有些人是怀疑逃跑后会不会结果一样。所以可以说,吉竹伸介的理念是一种理想式的,仿佛没有任何犹疑,是作为人生信条或指南的。如果能做到,那样的人生大概会是非常轻盈的,但现实是很多人不愿逃跑,不能逃跑,不想逃跑。可以说,吉竹伸介意识到了人生活的一种困境,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形式去表达,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不是一个成品。

当然还有图画书也传达过类似的理念,我想到了安娜德·梅乐希的《报亭》,只凭几句简单的话来讲述故事,加以图画来传达奥尔加的具体生活场景和状态,那个被困在报亭里的人,因为一次意外从一座城市离开到达了想去的海边。其中没有人生教条来指导读者的人生,但读完让人想要逃跑和寻找,这也许就是图画书和图画书的差别吧。

松居直所说的图x文的张力在吉竹伸介的这本绘本中并没有显示出来,在这里,图画只是再现了文字所提到的一些东西,可有可无。如果说这本书是面向低幼儿童创作才会显得如此简单,这是我不能同意的,低幼儿童的生活并不需要逃跑和寻找的纠结,最需要在其中权衡纠缠的无非是沮丧的成人了,然而,成人读完真的会有那种触动的感觉吗?就好像“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能逃跑的还是会逃跑,不敢逃跑的还在原地止步,它并不能改变什么,当然,我们从来不会寄希望于一本书去改变什么,但至少能影响或震颤一部分心灵吧,显然,它不行。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九)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擅长阅读的人,有擅长写作的人,有擅长画画的人,有不怎么会说话的人,也有整天贪小便宜的人……那么多人当中,一定有“不擅长想象”的人。那样的人,有时候想象不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比方说,他上班晚点出门,没有想过赶不上车的场景,也没想过吃不上早饭的场景;每一次把工作推迟一些些,没有想过后续的工作的进行,没有想过可能堆积如山的场景;小孩子贪吃,没有想过吃坏了肚子的场景……很多东西,没有想到这么做的后果,所以才会去做,多想想不好的结果,可能就不会去做了。 有些人啊,想象不出自己的言行会带给别人什么感受。背后议论纷纷或者戳别人脊梁,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可以说,想要过得自由快活,就需要一个漂亮的谎话。社会是一场人情世故啊!这样的人,他们说出伤人的话,做伤人的事,自己还不觉得,这样的人要远离,拼命地逃离他们。不然他们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你难堪,可能背后去领导或者老板那里打小报告,可能跟他的那些朋友说你的坏话,孤立你……他们眼中见不得别人的好,凭什么要做出这样的事,凭那股“为什么他比我过得好,明明都是一样的。”的恶意。 从这样的人身边跑开,去寻找那些“保护你的人”“理解你的人”“值得你爱的人”,去他们的身边。读书的时候有一起互相激励的小伙伴,工作的时候有一起前进的同事。在冬天冻手的日子递给你一杯热水的人,在夏天递上一根雪糕的人,在你犯错了对你提出批评的人,在你受到褒扬的时候由衷地赞美之人……这样的人,你需要去亲近他们。“心意”是可以移动的。 你可以改变自己去进入别人的圈子,也可以不改变让跟你相似的人过来找你。你可以去一个地方,不断逃离糟糕的人,不断去寻找重要的人、重要的事。一定会有和你相似的人,和你志同道合的人,他可能在你身边,可能在书里,可能在电影里,也可能在远方……你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他。 世界上有很多糟糕的人,也有很多温柔的人。这两种人都真实地存在。 寻找吧,动起来吧!总有一天你会找到,对你而言,最棒的事,最棒的人。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吉竹申介这个名字就频繁出现在各种新书或荐书榜单上,而且创作力特别旺盛,新书倍出。关键的是,他的画风并不精美,想象力也不爆棚,却能得到成年人和小朋友一致追捧,大概是他的作品中有种躺平的松弛感,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看到曾经的自己吧。

为了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我从春天开始便软硬兼施带着她跑步。让一个宁愿躺着也不坐着,宁愿坐着也不站着的孩子动起来,堪比登天啊。最后我只能用“生命教育”来启发她,因为跑步练好了,遇到危险你逃得就快啊,危险追不上你不就更安全了吗!嗬,这招竟然管用!

所以《逃跑吧寻找吧》真是让我会心一笑啊。“逃跑并不可耻,也不是坏事。脚就是用来跑的,带你逃离那些糟糕的人和事。”多有道理的两句话啊!

但是这短短的两句话却是多少人放不下的面子呀。想想我们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那些糟心事,每当那些“不太敏感”的人大放厥词的时候,我们往往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只会尴尬地困在那里,事后懊悔不已。

如果我们能早些放下心中的执念,或者学会吉竹申介的“逃跑”理念,说不定会更好地保护自己,活得更加轻松和舒适。

当然,吉竹申介的逃跑理念并不是为了逃跑而逃跑,逃跑是为了更好的邂逅,逃跑是为了寻找“保护你的人”“理解你的人”,去遇见更重要的人,去做更重要的事。这个理念其实在吉竹申介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据说他曾经自费出版过一本速写集,没人买只好四处送人。四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创作绘本,结果发现自己不会上色,便请专业的色彩师帮忙……

在我们的印象中,绘本作家怎么还能不会上色呢?可是吉竹申介并不因此而难为自己,换一种思路问题也能得到解决。所以遇到困难马上“逃走”,也能成就顶流的绘本作家。

吉竹申介的作品主题大多来源于普通人的生活,看似无聊,经过他哲理般的演绎,这些琐碎的日常生活被赋予了一种幽默的哲思和顺其自然的态度。也许多用简单地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生活轻松,每个人也会更快乐吧。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十一)

这是一本很小很小的书,五分钟就可以翻完了。和吉竹伸介其他的书一样。内容也一样可爱、温暖、但必要。

必要在哪里呢?

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件事:对于那些让我们不快乐的人和事,我们勇敢地远离吧!

不要觉得愧疚,难受,不要在乎他人说什么!

事实上,吉竹伸介想要传递的,实质上是希望每一个人都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请你多关心自己的感受,你的快乐、你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呀!

这样的道理虽然简单,可是必须要不断地拿出来提醒自己,才有可能真正践行。

前段时间,“精神内耗”这个词语引发大家的共鸣。明明体力上没有过多的消耗,但是却每天都觉得疲惫不堪,这不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做到勇敢逃离,而任由自己处于一个不快乐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中消耗自己吗?

也许有些人会问,逃离真的有这么容易吗?

当然很难!但是即使很难,也是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读完这本书,也给自己一点时间停下来想一想,什么才是重要的人,重要的事吧!

有些时候,最简单的道理,往往需要绘本这种最简单的叙述方式来传达,它清晰、简明、有力、直白。就是这样,跑就对了!

稍微移动一小步,慢慢你也许就能移动到自己的舒适圈里。不要强迫自己逃离舒适圈去折腾自己啦。沮丧的时候,就把这本绘本拿出来反复阅读吧!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十二)

知道吉竹伸介这位插画家是在各种联名里,总是能看到他画的可爱小人。没想到他还出绘本,这本书到手我反复看了几遍,虽然内容简短,十几分钟就能读完,可过程愉悦,被狠狠治愈到了。

绘本里提到的道理很简单: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对于那些让你感到不高兴的人,逃离吧,去寻找适合你的人,也许,对方也在寻找你。

作者用插画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出来。我很喜欢吉竹伸介的插画,简单的线条,亮丽和谐的配色,再加上书籍印刷装帧很棒,画面呈现舒服漂亮。文字读起来很轻松,我想孩子看了也不会有什么负担,大人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也是一段不错的亲子时光。

我一直觉得绘本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的教育责任,它只是一扇窗,用孩子易接受的方式去描绘世界的一角。作者在书里只是告诉我们这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至于如何面对他们,由我们自己决定。孩子看了应该很容易就懂了,大人看了会心一笑,继续前行~

繁忙的生活需要这样的绘本治愈一下,虽然短暂,可还是能获得些力量的!!

形形色色的人画的好有趣

走来走去的树觉得好魔性啊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十三)

大人也可以看绘本的!

可可爱爱的一本治愈小书,收到之后立马在办公室传阅了。

逃避既不可耻,而且有用!

虽然或许不能解决问题,但是可以远离问题呀!

那些脑袋空空还会伤害自己的人,跑着远离他们吧!

树挪死,人挪活。

不开心了就换个地方待着,又没有人绑着我们不让动!

跑吧跑吧!

从糟糕的人和事中跑得远远的!

跑向喜欢的人和事!

边奔跑边寻找,总有一点会看到你想看的风景。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十四)

《逃跑吧寻找吧》适合在心情低落、不想看书时翻,它小小的、薄薄的,很快就可以看完。

它内容并不复杂。书中写道:「人是可以移动的,动还是不动,由自己决定。逃跑并不可耻,也不是坏事,脚就是用来跑的,带你逃离那些糟糕的人。除此之外你的双脚还有一个任务,寻找保护你的人,理解你的人,带你去那个人身边。」

但重新看依然能感觉到甜,比如有一页写着「你可以为了改变自己而动,也可以为了不改变自己而动。」配的图是一棵树移动到自己同类树旁边。

另一页写着「也许现在你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移动,但用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去任何地方,说不定还能去往宇宙」很鼓舞人心。

「如果感觉不妙就立刻行动,如果感觉喜欢也立刻行动,活着,就是要动起来。想想看,婴儿不就一直在练习动来动去。」翻过去看到小baby蹬腿甩手的图,让人会心一笑。

另外,吉竹伸介在提到这个世界上有糟糕的人时,给出的那些人为什么要「说出一些伤人的话,做出一些伤人的事」的原因是,那样的人不擅长想象,他们「想不到自己的言行会带给别人什么感受」。

我看到这页,我心想,可是这个世界上也有非常擅长揣测他人心理,并在他人伤口处精准投掷标枪的人。

不过可能因为这本书毕竟受众也面向小朋友,所以整体内容都很温柔宽厚。

我这次读还注意到,作者吉竹伸介自己的经历也可以作为他所书写的「逃跑寻找」主题的注脚——

他并不是一出道就做绘本作家,其实他起初是在游戏公司工作,为了缓解压力,在工作间隙画插画,到30岁时出版了自己第一本插画集,至于画绘本,则是他家宝宝出生后的事了。

显然,他是从自己没那么享受的游戏行业逃跑到了更适合他的绘本行业。

最后就用绘本里的话来结尾吧:「也许你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但如果放弃寻找,你们永远也不会相遇。寻找,动起来,不要停下脚步。」

《逃跑吧寻找吧》读后感(十五)

“看完了吗?”

“看完了。”

“感受是什么?稍微给我讲讲。”

“就是,一个人可以避开不喜欢的人去找喜欢的人。”

见再也问不出其他想法,我放走我的儿子,他放弃了今日游戏时间,跟妈妈交换来十分钟的刷抖音时间,他马上十二岁了。由于本次参加鉴书团活动的书是一本面向孩子的绘本(たぶん?),我本希望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看看有没有与我感知不同的新鲜结论,当我看到他眉头紧锁着担忧自己的抖音时间会变短时,还是算了。

儿子十岁前,我只允许他玩主机游戏,大部分是英文版,读书由我来选,不过最近我也开始认为,他需要了解的事情很多。且不说我可能为他保持我认为的理想环境多久,在即将到来的,可能是在酱缸中炼蛊一样的他的未来,是需要吃点精神上的路边摊的,是以,十分钟的抖音,权当是抗拒成瘾性的锻炼了。

绘本这个东西,一直都不在我的常规阅读范围,如果我做出了什么奇怪的评论,莫怪,莫怪。昨天我花了10分钟仔细阅读完,《逃跑吧,寻找吧》,我有一瞬间觉得心宽释然,是的,逃跑可耻但有用。接着,我脑海里出现一个问题,

我的孩子逃跑开的时候,奔向的是什么呢?

我指的就是,我家,中国东北一线城市的十一岁孩子(六年级),眼下基本就是无路可逃啊。当我打算心平气和地,放松地,跟孩子读这个绘本时,我很难让孩子从已经开始背诵的初中文言文和英语一千六百词的激流里停下来,他和妈妈,早已经被这种交叉放大的焦虑给腌透了。如果我们想在初二的提前分流考试中取得足够好的成绩,来确保我的孩子能继续参加普通高中,报考通识教育大学,只能提前按照策略将难以短时记忆的内容压缩到孩子脑子里,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孩子情商的教育时间基本被压缩省略掉了。

我有点跑偏了,让我回来说这本小书,它的核心意象是,在面对糟糕的人时候,逃避是一种应该被鼓励的行为。而且它用比较柔和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或者是我)要在当前的挫折下,存有希望,眼光放在远方,即便现在去不了,也总有一天能到达。这类淡淡的,人畜无害的文风,不如说是安抚当前处于焦虑巅峰的我本人,对,安抚我这样的人,的一剂良药。

刚才我又看了一遍,我很喜欢这本书,很奇怪吧?面对那么烦人的问题,我多希望在书中还原成那个还能选择逃开的小孩,

这本身就是一种逃开吧?所以我这种逃开是值得被鼓励的吧?

我不由得开始研究,为什么绘本的画风,会令我放下防线,去思考一些简单有益的道理呢?是性征不明显看起来一定不会伤害我的绘画风格,还是我在打开书之前,已经开始准备做一会儿小孩了呢。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