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读后感1000字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0 00:25:49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9-20 00:25:49   小编: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母亲去世后,经历了悲伤和挣扎,最终逐渐走出阴影,重新找回自己。通过回忆母亲的教诲和关爱,作者逐渐学会照顾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文章感人至深,让人深思亲情的珍贵和生命的意义。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读后感第一篇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那个子(女)怎么想?总是为他(她)好的,父母还能害了孩子不成?!但是掌控他的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还是爱吗? 詹妮特 麦柯迪在母亲的安排下做了儿童演员,成为被众星捧月的小明星。从6岁开始被带着试镜,争取角色… “我想给你我从未有过的生活,妮特。我想给你我本来能过上的生活,我父母不让我过的生活。” “你怎么想?你想演戏吗?你想成为妈妈的小演员吗?” “我得学怎么在高速路上开车。不过我愿意为你牺牲,妮特。我可不像我父母那样。我想要的都是为了你好。一直如此。你明白的,对吗?” “明白。” 6岁的孩子签约童星公司。“最想我当演员的是妈妈,不是我。这一天又累又不好玩,要是让我选,我再也不要做这些事。但话说回来,妈妈想要什么,我就想要什么,所以她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妈妈生癌需要治疗,她们常凑不够房租,还好房子是爷爷奶奶的。 她从群众演员开始,肯听指挥,愿意合作,每周去上表演课,到处去了试镜,参演,拍广告,客串…一次一次试镜…有时人家嫌她太朴实,不够漂亮,有时又嫌她太漂亮…

11岁她就在给自己做简历了,她的特长是:该哭你就哭!眼泪能“随叫随到”。这个特长对她、对她的家庭、对妈妈都有好处。她能随心所欲的哭,就越能得到角色,她越能得到更多角色,妈妈就会越高兴。 她内心深处在尖叫:我不是艾米莉(角色),我是詹妮特,而我,詹尼特,值得被听见。我的需要、我的渴望,都值得被听见。 她不想再演戏,妈妈说“别傻了,你喜欢表演。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最喜欢的就是表演。”听着像是威胁。 外公给她迪士尼玩偶,希望她开心。她说:“开心并不是我特别熟悉的东西。生活是严肃的,有很多事要做。做好准备,努力工作,好好表现,这比开心要重要的多。 “我把大眼仔塞进口袋,继续练俄罗斯口音。”懂事得让人心疼。 母亲在看到她自己写的剧本时候说“我希望你能更喜欢演戏,而不是写作。你很会演戏。非常擅长。”太窒息了。这样的母亲不在少数,孩子必须接她的要求来,看不见孩子的需要。 詹妮特成名了,谈恋爱了和妈妈关系恶化,她暴食她催吐,妈妈癌症复发,妈妈让她内疚。 妈妈真的死了,她在治疗,她慢慢康复…她不再演戏,开始从事写作、导演。她说: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 她主持“只剩躯壳”的播客,邀请大家谈论一些让人不适的忌讳话题。她说:总需要有人站出来。 很让人窒息的亲子关系,最近也很常见。她写下来正面这段经历,是一个出口,一个疗愈。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读后感第二篇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是美国作家詹妮特·麦柯迪的自传体作品。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史,更是一次对母爱、控制与自我救赎的深刻探讨。

作者以她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复杂情感与心理挣扎的世界。她自幼在母亲的严格控制下成长,从六岁开始踏入演艺圈,成为众人瞩目的童星。然而,这份光环背后,是她无数次与自我、与母亲之间的斗争。母亲的控制不仅体现在她的职业生涯上,更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饮食到私生活,无一不受到母亲的干涉和指责。

书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母亲的权威下挣扎求生,又如何在母亲去世后,逐渐找回自我,成为一个“正常人”。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挣扎与反思,但也充满了希望和勇气。作者以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勇于面对自己的内心,敢于挣脱束缚,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这本书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在于它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更在于它触及了人性中最深刻、最复杂的部分。它让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母爱?什么又是健康的亲子关系?在主流文化中,母爱往往被赋予了无私、伟大的光环,但现实中却不乏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的母亲。她们或许出于自身的恐惧、不安或期待,却往往给孩子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不仅是对麦柯迪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所有在类似环境中成长的人的共鸣与慰藉。它让我们看到,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与挫折,只要勇于面对、敢于改变,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自由。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的史诗,更是一部关于勇气、爱与自我救赎的赞歌。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读后感第三篇

从小开始,她就没有自己,有的只有“妈妈喜欢的样子”。她是光鲜亮丽的詹妮特,但实际上她焦虑、自我厌恶,陷在痛苦中。她每天都一直不吃东西,直到身体求救,而一吃东西又很快反胃,强迫自己把吃进去的抠出来。

有一种喜欢,叫“妈妈喜欢”。她的发型、衣服、职业,一切一切,她喜欢的,都是妈妈喜欢的。然而内心深处,妈妈喜欢的,尽是她讨厌的,可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她只能笑着接受,跟妈妈说“我很喜欢”。

某一天,母亲躺在病床上,安静地闭着眼睛,哪怕她说自己已经成功减到40公斤了也无法叫醒妈妈了,她才知道,母亲真的走了。

可一辈子都受制于母亲,这变故着实让詹妮特难以适应。她沿着以前的轨迹生活,设想母亲的想法,可心里隐隐有种声音,让她意识到母亲已经不在了,你不喜欢的可以不用再坚持。

她尝试了很多,因为从未试过“叛逆”,所以磕磕绊绊经历了许多,难受过,也舒坦过。终于,她意识到,她有病,需要治。

后来,她在杰夫的帮助下,通过记录情绪日记(包括每天吃了什么、心情怎么样、感受如何等等),觉察自己的情绪,观察自己的身体情况,逐步重拾对食物的喜爱,进而慢慢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喜爱自己。

之前看过不少心理书,都有提到过情绪日记。这部分写得很好,她的心理变化很触动人。当然,这归功于她真的经历过。整个过程很暖,因为真的能看到她的变化,她变得越来越好了。

詹妮特开始体会到了食物带来的愉悦,也能够认真地为自己思考,离开不适合自己的演艺圈,离开内耗自己的一切。她开始清醒,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

她跟初恋史蒂文分手是非常痛苦的,可他们都需要前行,而且他们并不适合彼此。他们哭着拥抱,祝福着对方,无声地道别。她跟好朋友方向不同,渐行渐远,虽然可惜,但不执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她决然地停下工作,选择健康,先治愈自己,再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她的新经纪人为她张罗写作方面的业务,所以,《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现在在我的手里。

以前,她的生活在易饿症、选角导演、经纪人或母亲的手中,而现在,她想把生活牢牢握在自己的手里,对自己喜爱的事物,真心地说出“我喜欢”。

这是很好的成长故事,尤其是女性成长故事。

心灵成长,是我们一辈子在“修”的课。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