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聊聊聊斋读后感摘抄

聊聊聊斋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7 18:35:29
聊聊聊斋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5-07 18:35:29   小编:

读完《聊聊聊斋》,感觉作者柳宗元的文笔优美、情节曲折离奇。通过许多惊悚、悬疑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面。书中的鬼怪、妖魔、幽灵等神秘元素,让人不禁陷入猜想和思考。这部作品不仅富含幽默、讽刺,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聊聊聊斋读后感(一)

聊聊《聊聊聊斋》

提到《聊斋》,很多人都说这是自己的童年阴影。这不得不归因于上个世纪80年代福建电视台拍摄的《聊斋》电视剧(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应该都老了吧)。电视剧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提到《聊斋》,大家首先想到的不是蒲松龄的故事集,而是这部电视剧。现在的年轻人看《聊斋》电视剧应该很少,但他们仍然知道这是讲妖狐鬼怪的,可见这个恐怖的记忆都是父母辈传下来的,足见《聊斋》已经影响了至少两代人。就是说,《聊斋》从蒲松龄最初创作到现在已经流传了数百年,在当前影视剧的加持之下,它在国人心目中的印象又加深了。

《聊斋》原名《聊斋志异》,其作者就是清朝的杰出文学家蒲松龄。说起来,《聊斋》的诞生是因为蒲松龄屡次科考不中,后来以数十年的时间创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的修改增补。如果当时蒲松龄科考要是中了,可能就没有这样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集与我们见面了。所以这也应了那句话,“上天为你关上一扇窗,也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蒲松龄将听来的故事或者是前人书中的故事片断,经过自己的改写加工,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方才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在这些故事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十分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也严谨巧妙。再加上蒲松龄文笔简练、描写细腻,以至于故事流传至今仍然长盛不衰。故事里面多涉及狐仙、鬼魅、花妖、美女等等,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但是作者的目的还是借助这些故事来表达自己的一些思想,借助这些神怪的故事来描写、讽刺现实社会,就是说创作手法是神怪,但却是为了写实。

但是,我们自己去品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往往只是当作故事一读了之,无法Get到作者想让我们看到的点,这就需要有人为我们把故事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告诉我们。这就相当于一位老师的作用,如果我们直接看课本能看明白,那老师的作用就没了,毕竟老师是要传道授业解惑的。同理,我们阅读《聊斋》也是一样的。

这本《聊聊聊斋》作者张国风,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著名学者。在这本书里,张教授将《聊斋》故事选择三十余篇可读性很强、有更多意义的篇目,分门别类为“侠义忠信”“惊悚鬼怪”“爱恋姻缘”“公案诉讼”“世间百态”等五个主题。每个故事以当前我们能接受的白话文叙述出来,这样就避免了直接阅读以文言文写成的原文时产生的阅读障碍。一篇故事叙述完了,再由张教授作出或长或短的点评。以这样的方式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蒲松龄的创作背景、思想主题等等。

如果你想要品读《聊斋》故事,可又对文言文有障碍,还不知读故事时该品读些什么,那么这本《聊聊聊斋》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聊聊聊斋读后感(二)

您小时候会不会因为害怕鬼狐而不敢看电视剧《聊斋》,长大后又因文言文理解困难而没读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即没看过电视剧《聊斋》又没读过《聊斋志异》原著,那我只能说这实在是太遗憾了。《聊斋志异》实在太精彩了。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是写鬼狐故事,可这些鬼狐故事不简简单单以恐怖为主题,而是在民间鬼狐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次创造,内容方面写得高人一等、直指人心,看过之后令人拍手叫绝,对现实社会的刻画讥讽十分深刻、入木三分。

如果您是位爱读书的人,《聊斋志异》一定要出现在您的阅读书单之中。如果文言文晦涩难懂,阅读不方便,那我建议从这本《聊聊聊斋》开始。这本书首先不存在阅读障碍,作者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译成我们所熟悉的白话文,高质量的译文完全符合“信、达、雅”的三个要求。二是《聊聊聊斋》这本书将原著中的部分内容,按侠义忠信、惊悚鬼*怪、爱恋姻缘、公案诉讼、世间百态五个部分进行了重新归类,这样阅读起来主题更加明确,对于理解蒲松龄通过鬼狐所折射的人类社会问题更容易理解。三是在每篇的篇末,作者增加了自己读后感悟,这些感悟深入浅出,更让人容易理解《聊斋志异》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本《聊聊聊斋》绝*对是阅读《聊斋志异》的入门好帮手。

翻开《聊聊聊斋》的首页,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对狐魔*鬼妖而言,要紧的还是有人间的恩怨”。这句话是《聊聊聊斋》的作者张国风总结的《聊斋志异》的主旨。这句话有着浓重的因果轮回的味道。鬼狐可能在前世留有一些恩怨情缘,需在今世的人间来还。所以鬼狐要紧的是人间恩怨。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有些有为什么会过得很苦、很不得意。鬼狐留在人间的一些恩怨情缘未了,影响了其修行路上的进一步提升。这些都是鬼狐修行路上的因果,只有度过了这些才能晋升到下一层次。 我们只是与鬼狐形态不同罢了,目的同鬼狐一样,都是了结人间恩怨情缘的。

聊聊聊斋读后感(三)

喜欢看志怪故事,应该是从聊斋里面的故事开始的,换句话说,我所看的所有志怪故事的起源,可能就是《聊斋》。虽然,小时候对电视剧里的《聊斋》的记忆是恐怖,但这却并不妨碍我对志怪故事兴趣的开始。

《聊聊聊斋》这本书,讲述的全部都是《聊斋》里的故事,看这本书会重温聊斋里的故事,同时还会根据作者的介绍去了解聊斋故事里每一个时代背后的故事。简单的来说,我们看《聊斋》这本书的时候,看的是志怪故事,但是我们在阅读《聊聊聊斋》这本书的时候,看的却是时代的故事。

简单来说,我们自己阅读《聊斋》,可能考虑的只是每个故事里的情节以及每个故事里的人物,在这些故事里具体的故事。但是通过阅读《聊聊聊斋》,我们能够明白的却是在那个时代里,蒲松龄先生写出这个故事的背后意义。

《聊聊聊斋》这本书将整个的聊斋故事分成了五个部分:狭义忠信、惊悚鬼怪、恋爱姻缘、公安诉讼以及世间百态。而这五个部分,着重重新分析了聊斋故事里的35个志怪故事,而这35个故事里,包括了现代影视剧里特别喜欢的聂小倩、庚娘、画皮、婴宁、崂山道士……的故事。

对于《聂小倩》的故事,我的脑海里一直都是王祖贤的那部电影的代入感,所以整个的聂小倩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是和《聊斋》里面的故事有出入的。虽然是同样的人物,但是他们的整个轨迹却又有了变动。

总的来说,故事的改变,只是因为在现代和在过去的时代不同而导致的结果。如果我们是为了看历史时期的故事,可能更需要看的是原著里的内容。但是改编的故事,却更符合我们现代的审美,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的电视里总是会有改编这一存在吧。

不完全符合原著,但是又不会脱离原著的主体,因此如果对《聊斋》的故事感兴趣,这本《聊聊聊斋》就非常值得一看了,因为每一个故事在历史时代里的背景,都在这本书里有了解说。这就让我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还重温了历史。

从《聊聊聊斋》这本书,我们看到的是历史时期的一些无奈还有让人厌恶的思想,这也导致了《聊斋》这本书的诞生——蒲松龄写聊斋,明面上写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但是背后里讽刺的却是那个时代的黑暗。

女人,一辈子就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嘛?女人,即使变成了妖精,也还是逃不过男人的掌控吗?男人在当时的社会上就一定是地位第一吗?为什么妖精的世界里,女妖精比男妖精更符合大众的要求?

有时候以为,看书其实只是看故事,我反而没有过多的去思考每一个故事时代背景下的现状。每个人写书,都有属于他的目的,一本看上去完美无瑕让人百看不厌的书籍,背后也许想表达的是当时自己厌恶的一切。

《聊聊聊斋》,让我了解了每一个《聊斋》故事背后的时代故事,也算是一种读书的新收获吧。毕竟,在任何一个时代里,故事代表的永远都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我们应该去了解和熟知的历史。

聊聊聊斋读后感(四)

《聊聊聊斋》是一部关于蒲松龄名作《聊斋志异》的入门读物。书中精选了许多《聊斋志异》中的精彩名篇,以更适合当下读者阅读的白话文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每一篇目之后,还附有学者张国风的简要解读,颇具启发性。

《聊聊聊斋》中选录的诸多篇目,都曾翻拍成影视剧。但我们看完小说原本的故事,再去和影视剧进行对比,会发现其情节差异极大。

以《胭脂》一篇为例,这一篇曾被拍成电视剧,剧情当然也很精彩,但主题变成了对爱情和神怪元素的刻画,这也是诸多以《聊斋志异》为底本的影视剧大力渲染的内容。

然而看过原小说之后,我们会发现《聊斋志异》原本的故事并没有局限在写鬼写妖,写情写爱上面。

《胭脂》一篇被选入《聊聊聊斋》的“公案诉讼篇”。

所谓公案小说,和现代的侦探小说颇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聚焦于犯罪案件。但两者也有本质的不同,现代的侦探小说聚焦于破案的过程,而公案小说在这方面稍显单薄,张国风在解读《胭脂》的时候,认为公案小说不以破案为悬念,而将悬念安置于人物的命运,主要讽刺和批判封建社会草芥人命、屈打成招的司法乱象。

在《胭脂》这个故事中,少女胭脂爱慕鄂生,但阴差阳错却被好色的宿介和毛大盯上,毛大更是意外杀害了胭脂的父亲。蒲松龄在叙事中丝毫没有隐瞒案情的真相,真正让读者好奇的是,涉案诸人之后的命运,小说后半部分围绕冤案与破案展开,最终以喜剧收尾。

小说的喜剧结局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聊斋志异》中诸多揭露时弊、讽刺人性的悲剧故事,但很多都以完满的结局收尾。借用王鼎钧先生的观点,我们不妨说,蒲松龄先生也承认人性有丑恶,看《聊斋志异》可以深明人情世故,但是不会愤世嫉俗,可以勘破兴衰荣辱,但不会消极悲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生活态度。

《聊斋志异》主要创作于17世纪,距今已过去三百多年了,因此书中的某些文字在当下看来不免有局限性。可即便如此,这些故事也依旧具有十足的魅力。

蒲松龄笔下有诸多复仇的故事,比如选入《聊聊聊斋》的《侠女》、《庚娘》以及《商三官》,这几个故事塑造了三位刚烈不凡的奇女子。即便我们知道在当下的法治社会,杀人偿命,有仇报仇的观念早已过时,可依旧不耽误我们站在文学艺术的角度上欣赏这些复仇的故事。

除了复仇之外,《聊斋志异》中对于男尊女卑、三妻四妾的刻画无疑也是需要摒弃和批判的。这一点本书作者张国风在书中也多次强调。

但同时他也提醒我们,在弃其糟粕时,也需要取其精华。比如在《青凤》一篇中,蒲松龄刻画了一位不守礼教、狂放轻薄的狂士耿生,但故事中耿生对于封建礼教的鄙夷和冲击,以及对爱情责任的主动承担,即便是在当下,也依旧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聊斋志异》中也不乏超越时代的文字。比如《公孙九娘》这个故事,它基于真实历史,将背景设定在于七抗清起义遭遇的大屠杀之后,这篇小说没有采用蒲松龄喜欢的喜剧结尾,而是以九娘和书生的分离走向终结。

张国风在书中对此有精彩的解读:作者无心写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写出那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在人间所投下的巨大阴影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

蒲松龄给后世留下了《聊斋志异》这部名著,但他在其生活的时代却命运乖蹇,始终没能中举。

对此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有所讽刺,比如在《罗刹海市》一篇中,蒲松龄刻画了一个“不重文章重体貌”的罗刹国,以此来发泄他的不平和愤懑。

但蒲松龄或许不会料想到,小说中的罗刹国并不存在,但“不重文章重体貌”这一讽刺却穿越漫长的时间,在三百多年后的当下也依旧引人深思。

聊聊聊斋读后感(五)

可能大多数人读过《聊斋志异》其中篇目,但却甚少去细致研究,以至于我们忽略了蒲松龄所展现出来志怪文学之美。

其实,《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展现出来的内容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这是我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风《聊聊聊斋》这本书最大的感受。这本书以白话文译文与解读对照的形式讲解,通俗易懂,讲解新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聊斋的世界。

《聂小倩》描绘了宁采臣与聂小倩之间的浪漫爱情,但这个故事其实还融入了狭义。

从张国风教授的讲解中,我们可以看到宁采臣与燕赤霞的狭义,他们与恶势力做斗争,他们甚至以行动影响了聂小倩,使她恢复了希望与勇气;至于聂小倩最初害人的被迫的,当她有了选择之后,她放弃害人,与宁采臣终成眷属,还生下了儿子。

《画皮》描写了王生遇见妖怪却沉迷女色不能自拔差点丢掉性命的故事。读过故事或是看过影视剧的话,都会认为妖怪可怕,她披着人皮又极具欺骗性,可如果王生不被她诱惑,结果或许完全不同。

张国风对这篇的分析很独到,他主要从蒲松龄对画皮细节描写来分析,这种细节的描写让人犹如目击,增加“真实性”,这也体现了蒲松龄丰富的想象力。更有趣的是,他对故事中疯子的解读是半仙,疯疯癫癫,神经兮兮,比如济公。

《婴宁》写的是唯美的爱情故事,王生对婴宁一见钟情,后来终于寻到婴宁,将她带回家,即使知道她是狐狸所生,也没有因此害怕,他们生活幸福,还生下一个孩子。

张国风对这篇分析也很有趣,他从王子服眼中的婴宁与婴宁眼中的王子服分析,来展现婴宁的天真单纯,但是王子服却是对她一见钟情。而婴宁之所以爱花,他认为也是蒲松龄以花喻人,以花衬人,通过写婴宁的笑,喜欢花,突出她那近乎“原生态”的单纯天真,也寄托了蒲松龄的人生理想。

作者说:“对狐魔鬼妖而言,要紧的还是人间的恩怨。”《聊斋志异》正是展现了狐魔鬼妖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但其实也是写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我们看不见狐魔鬼妖,但能看见的却是那些堪比狐魔鬼妖一般的人。

在读完张国风教授对聊斋的解读之后,更加佩服蒲松龄,他真是太会写了,又或许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一些不能写的事儿,也只能借助狐魔鬼妖来写。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