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2 18:25:15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04-22 18:25:15   小编: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是一本关于著名作家苏珊·桑塔格的访谈录。这本书记录了桑塔格与记者的对话,涵盖了她的写作理念、创作过程以及对当代社会的见解。通过这些访谈,读者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桑塔格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一)

“我知道自己害怕消极(与依赖)。动用我的心智会让我感到积极(与自主)。这样很好。”——《苏珊·桑塔格访谈录》 通常我对阅读访谈录的兴趣不大,因为访谈录因其形式所以在思想连贯性和深刻性上会有所欠缺,但我赞同苏珊·桑塔格对谈话该具备怎样的内涵所持的观点,事实上这是一个你如何将多维的生命存在转变成线性表达的过程,你如何用无法代替经验和思维本身的语言去无限靠近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输入和输出的双重训练。而这本访谈录,作为临时的语言的容器,的确反映出较高完成度的思想性,而要体现出这个层次的思想表达,与桑塔格所处的自我状态是分不开的。 她说:“我所经历的每件事都是我思考的对象。” 她说:“如果你不去思考的话,你很可能就会沦为已有的陈词滥调的传声筒,即便是些已颇具见识的陈词滥调。” 她说:“在人生的某个时刻,人必须要在生活(life)和规划(project)之间做出选择。” 她说:“要努力拓展和超越自我。为了拥有做到这点的专注力,一个人要置身于一种高度的内在性状态中。” 她说:“我讨厌只将我所知道的或我已然想象过的事情付诸行动。我希望不知道我要去往何方,同时又不回头地走下去。我不想停留在起点,但也不想看到终点。” 她说:“我们必须摧毁错误的和蛊惑人心的阐释。” 事实上,阅读桑塔格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启发,而更像是回声墙,包括她对阅读应该是去获得超越自身模型而不仅仅是知道谁说了什么理论的想法,对平权首先意味着注意到差异但不强调差异的想法,对女性首先应该作为人去完善自己的存在的想法,对人应该作为思想的人、自主的人而存在的想法,对人同时应该成为自己的“他者”去审视自我的想法,对感性与理性本就不可分割的想法……我们都太相似,读她就等于看自己。所以很有趣的,我们又同样地厌倦去看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东西——并不是说否定这些思想了,因为它们是经过无数次打磨后坚实存在的,我们会一直捍卫正确的存在,但另一方面,因为你已经学到了你该学的东西,你会想要新的养分和灵感,想置身不同的叙事里。但话说回来,每一个能做到思想和行为高度调和,知行合一的人,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启发。 一个不会对过去的自己感到厌倦的人,要么太保守,要么太自恋,是无聊的;一个不敢去挑战自己认知的人,要么很无知,要么很平庸,也是无聊的。能不断诘问自己的清醒,不追寻、不迷恋浮于表面的好感受,不出借、不出卖自己的真实性,才能触碰到思想的自由和自由的思想。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滚石》杂志编辑乔纳森·科特和苏珊·桑塔格进行对谈,而后者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桑塔格亲手塑造着她自己。

“对我来说,交谈是救赎的主要媒介。”

访谈录是极好了解作家其人的捷径,她的每一种观念都是向外延伸的观念。她思想总是不断地前进再前进,而不是回到原地重复着陈词滥调。

在做访谈的时候,桑塔格她正处在人生转折期,经受过疾病的治疗。她说过自己并不排斥访谈的形式,因为她喜欢对话进而了解自己的想法,可以知道任何一个个体的想法。

这样的谈话让桑塔格在我心中鲜活了许多。她写作中一直在思考,只有当自己完全在场时,才会与这个世界同步。

“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真的感觉我身处其中。”

也是思考不死,她的观点在不断变化和流动,人的本性就是矛盾的。桑塔格她对世界,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和怀疑态度,努力挑战和颠覆陈腐的刻板分类,真是好有魅力的人。

访谈录都是她碎片化的论点,用简练又准确的语音,关于疾病的隐喻、边缘人的自我认同、身体与性别、写作与阅读、爱与性的观点,都很有趣。

正如里尔克所说的“请不要带走我的魔鬼,因为我的天使也会随之而去。”

人对于自己的身体衰老无能为力,不能跳脱其肉身。被禁锢在这具躯壳之中,当它无以为继,人也就命归西天。由于宗教信仰的消失,精神价值只能依附于两件东西:艺术和疾病。

“疾病就是疾病。”

桑塔格她很讨厌自己处在受害者的位置,这样她无法感到快乐,更重要的人需要对自己负责。可以说“但是”的修饰词,论述属实的核心不能是“但是”。

要去除对这个世界的复制,直到我们再次体验所拥有的一切,这是桑塔格写作中始终在探索的问题,她遵循着自己的本能和直觉。

她的另外一本《论摄影》研究在20世纪一个高度工业化消费社会中是怎样的状态。她不是一个摄影师,就是她不在这个位置,可以隔岸观火投身于看照片这件事,并从中得到满足。

她的写作是去性别化的,会用一段时间专心致志写作,一旦写作结束又可以身在别处。

我想很少有人这样真切说“我的确有一个幻想,就是撕碎现有的一切写作,用一个没有人知道是我的笔从新开始。”桑塔格她创造了自己。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三)

请恕我的认知浅薄、学识贫乏,在没读此书之前,我对这个叫苏珊·桑塔格的女人一无所知。关于她的代表作《论摄影》《反对阐释》和《疾 病 的隐喻》更是只字未曾读过。 基库尤人古谚说:一个人的离世,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但总有些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不让一切都消失于空白。 今日有幸让我于寒冬日,握这位曾经魅力无限的女人的手,走进关于她文字里诉说着的思想世界,去了解,去探索,去深思……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一位评论家、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制作人和zheng治活动家……头衔属实太多,面对乔纳森·科特的采访,她侃侃而谈,阐述她在文学、美学、性别等领域的主要思想观点,展示出她敏锐犀利的思想锋芒和鼓舞人心的批判激 情。所以这本也更像她在用谈话的方式时而理性时而感性书写的自传。 书虽小而薄,但越读越呈现出我知识的匮乏,她跳跃的阐述,在癌症、阅读、摄影、摇滚、写作以及性与爱和生活碎片中来回穿插,我的脑思维着实跟的踉跄,但精彩而激 情的表述又不 ren 让人放手。且学她对待读书态度时所说“我先囫囵吞枣,再择期消化。” 关于生病的自己与写作(《疾 病 的隐喻》)她说:我想要的是在自己生命当中完全在场——真 正 地存在于此时此地,在生活中与自身同步,全身心地关注世界,包括自己。 关于阅读她说:阅读是我的娱乐,我的消遣,我的慰藉,我轻微的自毁。如果我无法忍受这个世界,我就蜷缩在书里。书就像是一艘小飞船,带我远离一切。 关于自己她说:我认为我创造了我自己。我甚至认为我是自学成才。 我从来都不是谁的弟 子 或门徒,也不是谁的妻子、情 人 或女儿。 我喜欢我做到了自力更生这一事实。 . …… 我更喜欢她讲的关于语言的那个老笑话:我坚定,你固执,他顽固——三个词语象征截然不同的价值,但描述的是同种行为。诚如同一事实你我情感体验各不相同,也如同阅此书你我感受各不相同一样。 ⛰️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四)

1975年,苏珊·桑塔格受邀作一幅自画像,她随即在空白的纸上用钢笔画了一颗六芒星,并在上方写了一句儒家经典——子曰:士当以天下为己任。

Each of us meant to rescue the world.

这种崇高的志向并不常被桑塔格所流露,至少在很多关于她的传记中人们更强调她的野心和激情,强调她对时代的理解而不是对时代的反抗。然而,1978年的冬天,从与乳腺癌的艰苦斗争中缓过神的苏珊·桑塔格在接受滚石杂志采访时,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耗费心力与之斗争地不仅是疾病,而是赫拉克勒斯大战九头蛇一般“与世界谬误的东西保持激烈的对抗”。

访谈从《疾病的隐喻》一书开始,苏珊·桑塔格聊起创作初衷是不希望自己成为陈词滥调——那些关于疾病的刻板认知——的传声筒:

常年在医院的她思考着流经耳朵的每一句医患用语——大多数荒谬且愚蠢,尽管此时她被告知死期将至,但苏珊·桑塔格依然探索疾病的真相,在这场写作实践里,她觉得奇妙的事情正在赴死的冒险中诞生——“我变得愿意接受死亡”。

不仅是勇气,她也因患病而感受到对病痛之人一种更深刻的同情,以及对于社会致力于清理一切损害与独特的痛恨(比如厌老与厌女):“这个社会中的一切,我们生活方式中的一切,都合谋清除掉一切东西,只留下最普通寻常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苏珊·桑塔格抗拒把自己当做疾病的受害者,她发现社会常识里对疾病的讳莫如深是如此反智——它蛊惑人在疾病中盲从,而我们明明可以不把疾病浪漫化、异己化,从而实现一种坚强的责任行为。

“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是必须书写的。”桑塔格谈女性问题的谬误时说:“在我们的文化中,分配给女性的事感觉的世界,因为男性的世界被定义为是一个行动、力量、有执行力和超脱力的世界。”因此早期桑塔格专注投身反对将思考和感受对立,这种对立带来二元性的反智,她有力地写到:

苏珊·桑塔格认为女性不仅应当寻求平等权利(right),更应该谋求平等权力(power),否则女性并不能参与到先有的父权结构之中。这种对思考和权力的号召,桑塔格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成为标杆,正如人们谈起她常说的那样——她从来没问过自己,她的性别是否允许她做这些事。

在关于道德性的讨论中,苏珊提到一个令她惊讶的发现:她的小说故事中似乎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寻求自我超越,努力成为一个不同的、更好的、更高尚的、更有道德感的人。那种类似普鲁塔克和孔子的“士不可不弘毅”的自我期待,令桑塔格保持对世界的关注,令她在自画像上写下孔子的名言。

癌症后的桑塔格努力想改变写作时废寝忘食的状态,但又总觉得还有太多东西需要书写:“我并不是说一个人必须要在铺着软木的房间里写作,而是我认为,一个人必须要高度自律,而作家的使命在某种深层意义上是要反社会的。”从75年开始,桑塔格有意地与当下的女权运动保持距离,她认为这场运动中将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如此反智,她无法欺骗自己投身其中。

1984年,桑塔格对政治游记进行讽刺,批判其中受国家干预的宣教之旅是如此相似和肤浅。意料中的,桑塔格遭遇了广泛的谩骂。但她昂首挺胸地走出论战:“在作家中,我想我是唯一说了点什么的人。我说的是人们想不到我会说的话,我知道我做的是什么。我知道我会被喝倒彩,我会因此树敌。”

诸如此类的笔杆子战斗贯穿苏桑·桑塔格的写作,(并且她并不常常能赢),但她的旅程本就不是朝向重点,而是在意始发。在这本访谈录的最后,桑塔格有一段如演讲般激励人心的话,这段话的立场如六芒星悬挂在她名字的上空,给世人看到一位作家面对时代并跨越时代的立场: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五)

这是一本颜值精致、内核丰富的小书,再现了45年前一场长达12小时的访谈,话题涉及疾病的感受、如何看待女性主义、对爱与性的理解、阅读与工作的意义等。

惊叹的是,这些灵感火花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却毫无沧桑的痕迹,我在翻阅时仍时常与这些文字中承载的情感产生共鸣。

全文翻译丝滑,阅读感很好,值得爱阅人拥有。

————————

她是谁?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

美国作家、评论家、剧作家、电影制作人及政治活动家,与西蒙娜·波伏娃、汉娜·瓦伦特并成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识分子。

代表作包括《反对阐释》《论摄影》《疾病的隐喻》。

曾经的她拒绝访谈,但在与病魔抗争了十八个月后,她改变了想法。

「生病这一事实促使我思考疾病。我所经历的每件事都是我思考的对象。」

如果没有经历这场疾病,桑塔格不太可能写出《疾病的隐喻》这本书,也不太可能在那时就开始思考如何坦然的迎接衰老与死亡,如何更豁达理性的对待退化的躯体与禁锢的灵魂之间这无可调和的矛盾。

「老/少的二元对立和男/女的二元对立或许是把人们禁锢得最严重的两种刻板印象」

桑塔格认为在何时何地,我们应该都保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尽管有些时候选择几乎不存在,也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支持,但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对自己理应保有最终的选择权。

当时的媒体评论认为,桑塔格是美国知识分子的异数。

但她只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更敢于在公众面前发声罢了,这已不是简单的女性主义拥护者了,她更是为弱势群体呼吁自身权利的平权运动者。

「阅读是我的娱乐,我的消遣,我的慰藉,我轻微的自毁。如果我无法忍受这个世界,我就蜷缩在书里」

「书籍不仅仅是我们梦想和记忆的随意总括,它们也提供了自我超越的模型。它们是一种使人充分实现自我的」

这应是说出了所有爱书人的心声,书是避世的良药。顺境多做事,逆境多读书,腹有诗书后,总能让粗缯大布的生活顺意很多。

「要平静地去爱,毫不含糊地去信任,毫无自嘲地去希望,勇敢地行动,以无穷的力量之源去承担艰巨的任务」

「如果说有什么癌症可以被看做一种浪漫的疾病的话,那就只能是白血病了」

这场访谈结束后的第26年,她因充满浪漫色彩的白血病最终离世,抗癌30年,享年71岁。

就如同这本小书开篇引用的古谚语所述

「一个人的离世,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

她的躯体虽已离去,但她的作品仍将流传,她的灵魂也许依然在旁观这个世界。

疾病的隐喻

8.2

(美)苏珊·桑塔格 / 2018 / 上海译文出版社

反对阐释

8.8

[美] 苏珊·桑塔格 / 2021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读后感(六)

一个人的离世,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

这句放在书首页的肯尼亚古谚语用来形容苏珊·桑塔格再合适不过,在世人眼中她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一位知识分子界的摇滚明星,她超乎寻常的人生阅历让无数人为之向往,她特立独行的行动和思想成为无数年轻人崇拜的对象,在我看来她更像一个斗士,是一位与世俗作斗争、已经超脱国际以及性别等等标签的、对于作为一个人来讲跟生命做斗争的斗士。

你在她身上更多地看到的是一种火焰燃烧般的激烈和澎。在她的访谈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种作为一个有限生命体无时无刻保持清醒的冷静。我感慨那些同时代与她擦肩而过的人们,在她沉静的目光中,人们没有更多地对她提出关于世界和人生的问题,那些回答将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而2023年最新出版的这本《苏珊·桑塔格访谈录》正是她思想的精华,书中没有追求所谓大部头的事无巨细,而是保留了更多精辟的记录,每读一页,都会有万千感慨。我并不推荐在把这本《苏珊·桑塔格访谈录》当做睡前读物,大概率你会读着读着就爬起来兴奋地做起笔记而导致失眠。

在书中她说“世间最容易之事莫过于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你躺在医院里,想着自己即将告别人世。我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做到相当超脱才能不去思考疾病。”这种坦诚真的少见,几乎于病榻之上,她构思创作了《疾病的隐喻》这本书,这是一本活在当下的关于她纯粹个人的书籍,这与我们常听到的那些励志故事,某某科学家某某领导身患重病依然坚守岗位完成的工作奉献他人截然不同,我想人生最大的难点正在与此,就是一种真实感。人在面对其他人的人际压力之下很难保持坦诚,人们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贫穷、自己的艰难、自己落魄,当别人问:“最近还好嘛?”的时候,实际上对方已经在等待你积极的回应,即使再不好,你也应该保持所谓礼貌地回复“最近还可以”。

这种规则带来的压力仿佛无法扼制住苏珊·桑塔格,也许哲学能通过她所传递出来的东西也正是这种真实,当她煎熬时,她承认自己的抓狂,她想要“在自己的生命当中完全在场——真正地存在于此时此地,在生活中与自身同步,全身心地关注世界,包括自己。”怪不得她与遥远的汉娜·阿伦特会产生惺惺相惜的共鸣,阿伦特也曾说过:“痛苦,只是另一种活着的方式”,我想正是由于两人同样是在人生的艰苦中感悟和记录真实的自己,那真实的反应就成为了她们所立足的哲学理论吧。

也许所谓的哲学就是“在煎熬中榨出的油”一样的痛苦果实,没有任何哲学家是可以轻松洞察人生本质的。书中说:”她强烈反对唯我论那种认为世界存在于人的脑海当中的观点,事实并非如此,不管你是否身在其中,都存在着一个真实的世界。”虽然这样的观点就连作为读者的我都无法完全认同,但她掷地有声的强大冲击感依然让我非常敬佩,在她看来,世界就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必须面对,并没有什么苟且的余地。于是这种走投无路的无法逃避,反而让她的写作显得更加容易。因为,人们总说“要超脱、要抽离。。。”,每个哲学家都希望自己从更高角度来观察人类处境从而产生结论,仿佛在转换视角的同时自己也暂时远离了苦难从而有更高级的观点,但苏珊·桑塔格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正因为世界无法逃避,所以她将自己融入疾病和战争中的感悟才更加准确和宝贵,罹患苦难反而催生了她作品的丰富和有力。所以书里形容“她当时体验到了肉体上最剧烈的恐慌,同时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喜悦。”

这本书,开本很小,可以当做口袋书,也并不是很厚,但是内容绝对的精华,那种震撼的力量,是每一个段落中都高度凝练的,那种冲击力是很少在其他书籍中感受到的。正因为篇幅小,所以没有冗长的无意义的废话。

很多时候,哲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简单的言语点醒迷茫中的人,之前我问一位朋友,现在日本排放核废水了,假如事情的发展很坏,严重到破坏地球生态导致人类集体走向灭亡,我们是否现在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意义,我们是否应该自暴自弃地破罐子破摔般对待生活?她只是反问我: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走向死亡的过程,人只要生下来就会有死的一天,所以有什么关系呢?更何况,古人的平均寿命比现代人短很多,古人不一样积极乐观努力地生活么?。。。她的一句话就打消了我心中的苦恼和忧虑,生活瞬间明朗了起来,很多时候人的不快乐其实并非心理问题,更多的,是想不通,道理想通了,一下就豁然开朗了,这就是哲学的价值吧。而这些道理,来之并不容易,正是这些像苏珊·桑塔格一样深陷苦难的哲学家在“当下”之中,依然努力保持清醒的思考,而结出的人类思想结晶,所以《苏珊·桑塔格访谈录》这种书还是非常建议大家读读。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