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书籍和阅读方法,帮助读者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书中强调主动阅读的重要性,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提问、思考和总结,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批判性思维,提升整体阅读体验。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一)
听过这本书的大名 后来发现买错了 我应该想买的是美国人写的那一本····整本书就是好多人的关于读书的文章 集合在一起 发表····听上去就很无趣······整个买毁了 不打算再看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二)
这种复制粘贴的杂集怎么也有出版社出版呢,本来是找另一本,结果这本同名。。看错了。同事推荐的应该是那本外国人写的。下午在三联书店看的,太一般了怎么在当当还都是些好评真是不可思议。这种复制粘贴的杂集怎么也有出版社出版呢,本来是找另一本,结果这本同名。。看错了。同事推荐的应该是那本外国人写的。下午在三联书店看的,太一般了怎么在当当还都是些好评真是不可思议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
很奇怪,为什么没几个人读这本书,仅有的评价还如此不堪。大多数人都冲着另外一本国外作者写的同名书去了,那本的名气从评论上看就知道有多大。
我也是从豆瓣读书里寻觅到这个书名,然后在图书馆里查阅,发现不同版本的两本书,一本当然是好评如潮的外国版,另一本就是石涛编的这本。再读两本书的目录,前者可以归入方法学,在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样的书总是最受欢迎的,我也常常作此选择。后者是名篇汇编,虽然大多是国外作者的文章,没什么感觉,但里面有几个中国名家还是就吸引了我,我很想知道这些“熟悉”的爱书人,会谈些什么,于是决定要借这一本。
借书的过程并不顺利,这个名字的书都是出借状态,于是我登记了预约。 好容易等到通知可以取书了,到图书馆前台签过字,领了书,在借书机里就是借不出来,提示此书已被其他人预定了。
回到前台,工作人员一脸疑惑折腾了半天还是不成功,另一个工作人员在预约区又找到一本一模一样的另一本,可还是没借出来。两人又是一阵子折腾,终于找到了这本长的不一样的同名书。这才是我真正预约的书呵!
我是利用午休时间,从头开始,一篇篇、一点点看过去的,短文章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等上整段时间再打算开始阅读。21天的借阅期里,我间断读了半本,于是打算利用续借,保持这种阅读的速度和随意性,细细体会这本书的好处。
这真是一本汇聚了精华文章的好书,越读越让我惊叹和好奇,编者是如何搜罗到这么些与书有关的优秀作品的,散文、杂文、诗、短篇小说、推荐书单、甚至是墓志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
编者还很有心地在每一篇文章之前,对作者和文章发表背景作了的简要介绍,再读正文时,就很容易身处其间地感受作者的感受了。在他们的笔下,读书、买书、藏书、卖书,原来书的世界如此之大,又是如此精彩!
书才读到一半,有几篇印象特别深刻:比如一散文名家自编自演的单人秀《爱书之人》,把一个不愿出借藏书的爱书人的心态,和与心态完全相反的言行,诙谐地描绘出来,读到忍俊不止,这样的文章给了我百读不厌的预兆;比如《从好书中得到心灵安慰》的作者,依靠阅读从失去刚成年儿子得到巨大慰籍,还有《拯救书籍》的作者描绘了身处纳粹残暴统治下的犹太人民,即使面对生命威胁也不能舍弃藏书、读书的亲身经历。我感觉已经深深被打动了,于是,很想把这本书纳入囊中。
上当当网搜寻,发现这本书还是挺受读者欢迎的,销量虽远远不及同名的那本舶来品,但也算不错。只是与我借到的版本不同,现在售卖的版本大概是为了宣传,封面设计得花哨,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手里这本朴实得毫不出众的版本。
反正,还有时间,它还属于我,继续往下读。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读过,知道它的好。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四)
读书复盘
1、关于读书速度、理解程度、记忆效果的实验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通过多种方式来验证读书快的人是不是记忆效果就差,对书籍内容的理解程度就低,同时读书慢的人是不是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就会高很多。但很可惜,结果没有呈现明显的一致性。即
读书快≠记忆效果差,读书快≠理解程度低
读书慢≠记忆效果好,读书慢≠理解程度高
为什么会这样?
在一般的试验研究中,除了要观察的因素(变量)之外,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变量。其中一部分变量是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控制的,另一部分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控制的。
比如,在上面这个实验中,实验者要观测的变量是读书速度、理解程度、记忆效果。这三个变量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测量出来,比如限定阅读时间、读完后给一张测试题看到得分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以控制的变量,比如被测试者的年龄、学历、知识背景、所选书籍等等。我们不可能让让小学生和成人一起测试,而应该是小学生和小学生,成人和成人,则要分组。
同时,也不能让小学生读超出小学教育范畴以外的书籍,因为读不懂。即使让成人读《纯粹理性批判》、《道德经》这样的书,也是不行的,因为一般人的知识储备很难驾驭这类经典难度高的书籍。
但以上这些都是相对可以控制的,只要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做好准备就好。但还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也恰恰是它们影响了实验最终的结果。
如被测试者的兴趣爱好,有其中一个人,虽然喜欢看历史,但就是不喜欢袁世凯,结果给他看的书里面就是有袁世凯,他本能的很排斥,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实验效果,而且这也很难在实验之前得到控制,可能你预先问的时候,他没想到这点,结果在实验环节碰到袁世凯的时候才会触发这个不可控因素。
读书复盘
2、复盘思考
OK,不论如何,上面这个实验表明了两个现象:第一,读书慢与快没有对与错,都是一种方法(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第二,读书是一个充满不可控因素的活动或行为,所以应该在不同时期、不同书籍用不同的方法去读,以获得不同的理解程度、记忆效果。
关于第二点,也就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一本书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才算是读完了。关于这点,我很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怎样才算读完或读懂了一本书?,今天复盘,在结合近期看的书,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复制100%还是邂逅1%”这句话来表达。
我们接受的教育要求我们要将一本书读明白、读透,这也造成了我们逐字逐页阅读,要求完美,害怕漏掉的一页存在重大知识点。
其实反过来想,只要不是考试类读书书籍,如果只是为了休闲、或业余充电,即使错过了这一页又如何,我们还会看同主题的下一本、下下一本书,别的书中肯定还会再次提到这个知识点。
读书复盘
3、最需要被重视的应该是——读书理念
所以,这次复盘这个知识点,我觉得读书更应该注重:读书的理念。
我们读书并不在于全盘复制书中的原文内容,而是在于邂逅1%或者10%的收获。打破逐字逐页阅读的魔咒,放弃每句话必须理解的心理压力,让书籍和知识流动起来。更不要刻意的追求速度而速度,而是自然的让知识流动加速阅读速度。
日本作家印南敦史,一年读书700本,他认为与其费劲花一个月读一本书,记住10%的内容,不如一个月30天读30本,记住30%,这还是用最保守的估计,事实上我们每读一本书的记忆是超过1%。
所以,以后对待读书,不再是堆积式,买一本、看一本、放到书架上;而是流水式,买一本,将重要的知识点留住,让书籍流走,然后继续看下一本,只存知识不存书或少存书。通过加速知识的浏览速度达到高效。
最后,这又可以上升到物理学的经典语录了:量变产生质变。量,不论在前期还是后期,都将是发挥巨大作用的真正力量。
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不再将宝贵的时间留在一本黄金屋里,而应该到别的黄金屋里多看看,两个黄金屋的知识宝藏加起来一定超过一个黄金屋的知识宝藏。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五)
很奇怪,为什么没几个人读这本书,仅有的评价还如此不堪。大多数人都冲着另外一本国外作者写的同名书去了,那本的名气从评论上看就知道有多大。
我也是从豆瓣读书里寻觅到这个书名,然后在图书馆里查阅,发现不同版本的两本书,一本当然是好评如潮的外国版,另一本就是石涛编的这本。再读两本书的目录,前者可以归入方法学,在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样的书总是最受欢迎的,我也常常作此选择。后者是名篇汇编,虽然大多是国外作者的文章,没什么感觉,但里面有几个中国名家还是就吸引了我,我很想知道这些“熟悉”的爱书人,会谈些什么,于是决定要借这一本。
借书的过程并不顺利,这个名字的书都是出借状态,于是我登记了预约。 好容易等到通知可以取书了,到图书馆前台签过字,领了书,在借书机里就是借不出来,提示此书已被其他人预定了。
回到前台,工作人员一脸疑惑折腾了半天还是不成功,另一个工作人员在预约区又找到一本一模一样的另一本,可还是没借出来。两人又是一阵子折腾,终于找到了这本长的不一样的同名书。这才是我真正预约的书呵!
我是利用午休时间,从头开始,一篇篇、一点点看过去的,短文章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等上整段时间再打算开始阅读。21天的借阅期里,我间断读了半本,于是打算利用续借,保持这种阅读的速度和随意性,细细体会这本书的好处。
这真是一本汇聚了精华文章的好书,越读越让我惊叹和好奇,编者是如何搜罗到这么些与书有关的优秀作品的,散文、杂文、诗、短篇小说、推荐书单、甚至是墓志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
编者还很有心地在每一篇文章之前,对作者和文章发表背景作了的简要介绍,再读正文时,就很容易身处其间地感受作者的感受了。在他们的笔下,读书、买书、藏书、卖书,原来书的世界如此之大,又是如此精彩!
书才读到一半,有几篇印象特别深刻:比如一散文名家自编自演的单人秀《爱书之人》,把一个不愿出借藏书的爱书人的心态,和与心态完全相反的言行,诙谐地描绘出来,读到忍俊不止,这样的文章给了我百读不厌的预兆;比如《从好书中得到心灵安慰》的作者,依靠阅读从失去刚成年儿子得到巨大慰籍,还有《拯救书籍》的作者描绘了身处纳粹残暴统治下的犹太人民,即使面对生命威胁也不能舍弃藏书、读书的亲身经历。我感觉已经深深被打动了,于是,很想把这本书纳入囊中。
上当当网搜寻,发现这本书还是挺受读者欢迎的,销量虽远远不及同名的那本舶来品,但也算不错。只是与我借到的版本不同,现在售卖的版本大概是为了宣传,封面设计得花哨,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手里这本朴实得毫不出众的版本。
反正,还有时间,它还属于我,继续往下读。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读过,知道它的好。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六)
这和那本大名鼎鼎的书不一样。
这是石涛编的一本“关于书的书”。本雅明、艾柯、福楼拜等大神们对书的看法,被编辑一处,任由采撷,也是挺好的。
需要提及一下,那本鼎鼎大名的《格调》,就是石涛当年做的,编者的眼光还是独到的。
其实,大咖们说的就是一件事,即读书的正确姿势。
以前读过一篇小文,说鲁迅看书前必须擦拭桌子,洗净双手,而平生最恨的是,读书时习惯于手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书、对读书的姿态是十分虔诚的。
古人读书讲究正心诚意。本来就惜字如金,崇拜带字儿的东西,遑论四书五经,皆为经典,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必须得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怀揣一种聆听圣贤教诲的心境、态度。
可以理解,毕竟那时,无论中外,劳动生产率底下,生存尚且无力保障,读书写字显得尤为奢侈。而且,知识为社会精英所垄断,作为知识载体的书自然弥足珍贵。但科技推动了书籍成本的下降,东方,在蔡伦造纸、毕升活字印刷术之后;西方,古登堡印刷机发明以后,书籍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此之前,先不论书籍的精神意义高贵与否,仅就工艺成本来讲,太过昂贵绝不是普通人承受得了的。
技术更迭,生产力爆发,纸张、印刷的成本不断下降,即使在涉及到版权费用情况下,一本书亦不过是一到两盒烟的价格而已。更不用说电脑、手机、Pad、Kindle可以看电子书了。赶上促销,亚马逊上许多电子书不过0.99/1.99/2.99元而已。
时至今日,纸张、装帧、印刷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凝聚在书里的价值,主要是设计、版权,还有承载知识、思想、文化本身所带来的精神追求了。或曰情怀。当然,书、读书被卷入到消费主义、商业主义的洪流中,我们暂且放下不谈。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我们不必把书或者读书神圣化了。
于是,读书的姿势便可以“肆无忌惮”了,起码不见得就得沐浴更衣,焚香烹茶。除了需要啃的教科书、大部头、考试材料外,其他闲杂书等,读书姿势皆可随意而为,随性而为。不一定是窝在咖啡馆,也可以靠在飘窗、歪在沙发、爬在床上、横在地板,怎么舒服怎么来;也不定手边必须放杯咖啡或者红茶、蛋糕,也可以是花生毛豆、炸鸡啤酒、可乐雪碧,选择标准有三:一是所在何处;二是书的情节内容;三是冰箱里有什么。
当然也可以站着。依稀记得高中上自习,时间长了,大家都黏在椅子上,目光呆滞,神情恍惚,昏昏欲睡。老师说,要是实在困得不行就站起来,于是经常看到教室里三三两两站起来的身影。要不怎么说是老师呢,站起来后果然不同凡响,顿觉空气清新,头脑清醒,看书都有劲了。还有走来走去的。你看古装影视剧里,读书人总是单手持卷,口中念念有词,时而捻须,时而踱步,在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更能领悟先贤的教诲,参透人生之哲理。由是观之,或站或走,都不失为一种提高读书效率的好方法。有段时间,中午吃完饭后,我打开窗户,随手拿本杂志闲书,边走边看,过会再坐下,尽管还是没办法控制变大的肚子,却可以辩解说“腹有诗书”。
躺下也是极好的。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像样的读书习惯,唯有睡前阅读多多少少算是坚持下来了,尽管经常看的是手机,甚至说明书、广告。缺点是半睡半醒之间,书砸到脸上的滋味真不好受。但我不得不说,睡前阅读真的惬意极了。试想一下,洗漱完毕,躲在被窝,世界归于沉寂,窗外寂静无声,橘色的灯光打在书页,映出纸张漂亮的纹理,不管怎样一天已经过去,好坏与否交予明天再说,你只需要在睡前的小小光景里,让一段段文字在抚摸眼睑,略过眼球,走进脑壳,进入深沉的睡眠之中。还有早晨醒来,若是妻儿还在梦乡,就随手抓上本什么,缩在被窝不起来,随便翻开便读,真是舒服得不得了。那时候身体和头脑清楚得像九月无云的天空,肌肤清晰地感受着棉布的触感,不假思索就能看懂《存在与时间》。
上大学时,肺炎住院,每天接二连三的吊瓶、抽血、拍片,困在床上动弹不得。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用笔记本又有点兴师动众,只能把床摇高,半躺着读书解闷。有吃有喝,看似惬意,实际上,因为时常袭来的发烧和混混沉沉的脑袋,无论躺着、坐着、站着,怎么呆着怎么难受。俗话说,知识决定命运,生病的时候,姿势什么也决定不了。记得看了两遍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三遍梁文道的《我执》,依然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直至今日,每看到这两本书,太阳穴便隐隐作痛。
你看,无论坐、躺、站、走,我们可仰天长啸、可低头不语,姿势,大可随心所欲。比起古人,人们消解了许多具有仪式感的事件,读书便是其一。因为姿势并不影响知识的汲取。剥离繁复和不必要的程序,留下真正对学知识拓眼界有用的部分,在“现代化”的语境下无比正义。尤其在消费主义洪流裹挟下,读书被包装称精致,过分追求仪式感和高端化的形象,对形式的过分渲染,反倒忽略了内涵的追求。本末倒置。
所以,所谓“读书的正确姿势”,是忘掉“姿势”,摆脱消费主义的和形式主义的束缚,探寻“智识”,回归对知识的尊重,对真理的追求。这些,才是任何时代都是须臾不可放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