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摘抄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23 04:40:29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8-23 04:40:29   小编:

《“母亲这种病”》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描述了作者母亲患病的经历。在文章中,作者用真挚的情感描绘了母亲的坚强和毅力,以及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感受到家庭之间深厚的亲情和母爱的伟大。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一)

听一个博主推荐,感觉她就是有母亲病的人,我也算是,便好奇买了一本,从目录来看,病因,影响,改善。最重点就是花了大量时间讲影响,这只让人产生更多焦虑情绪,又无解。关于改善,讲的又少又不够深。

我们能做点什么?影响已经造成,过去我们太小,不能为自己做点啥,现在我长大了,我只想回到过去,把那个自己带出来,给她我能给的全部,让我们爱自己。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二)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由于母爱缺失或爱不得法而给孩子心灵造成的伤害。书中分析了很多事例,具体讲述母亲对孩子的漠视、厌恶、嫉妒、抛弃、情绪不稳等不当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低自尊、人格缺陷、甚至轻生的心理疾病的原因。

很好的一本书。每个女性在第一次做妈妈之前都对即将面对的艰难困苦不甚了了,往往结了婚顺理成章地就当上了妈妈。而妈妈对孩子的一生会有怎样的影响和责任却知之甚少。现代女性还要面对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等烦扰,很容易就忽视了做母亲的职责。

但养大孩子绝不仅仅是买足奶粉、请个保姆、买学区房、请家教……这样就可以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爱或爱得不得法,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现代女性更强调独立、自尊、不断自我成长,但有些追求却会与给予孩子爱相冲突。了解孩子成长需要母亲做什么,避免什么,我们自己和孩子都可以更幸福。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三)

母爱是伟大的,然而不理性的母爱,无意识地爱带给孩子的却可能是难以弥补的伤害! 看完此书,我来梳理一下母亲这种病有哪些具体表现:1、没有边界意识,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2、常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最亲近的人,让他产生自我怀疑。3、忽视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少。4、没有主见,不能独立判断和处理事情。5、把孩子当成了成年人,过多地向他倾诉自己的心情。6、抛弃孩子。7、过度包办代替,帮孩子做事。8、孩子犯错没原则地宽容。9、没有同理心、同情心,在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不能共情。10、夫妻关系不好,常在孩子面前批评孩子的爸爸。 作为母亲,如果不能发现并改变自己的错误生活方式。孩子会怎样呢?1、思维混乱,分不清他人和自己的想法。2、形成自卑心里或讨好型人格。3、孩子一生都可能陷入追求母爱的情绪中,甚至可能因此走上歧途。4、孩子不独立,做事畏手畏脚。5、不会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关系不好。6、容易得抑郁症。7、夫妻关系不好或恐婚。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四)

题目起的非常不好

把母亲这个身份直接放在了对立面

“母亲这种病”一下子就联想到前几年的“原生家庭”这种祸

不是说没道理,相反母亲和原生家庭对个人身心健康、人际模式、终身幸福真的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极为关键的。

只不过这种题目容易让人出现情绪对立和盲目的责任推脱。不同年龄的人,对来自“母亲”和“原生家庭”的影响其实是有不同程度的承受能力和处理方法。我们看这样的书,一定要有一些客观开放的心态。知道这样的书更多是为了了解自己、理解身边的人、特别是对正在养育孩子的父母家长,提醒自己在依恋关系(也就是书中所指的“母亲这种病”)建立的关键阶段充分重视,让这种终身自动运行的关于人际安全和自我价值感受的“软件”在孩子这一代有个健康的初始模式。通过依恋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切断不安全依恋和问题的“代际传递”,同时通过对这方面的思考、感受、行动最终能够理解原谅整合和超越。让自己受过的苦可以终结,走上幸福的人生。

对依恋理论的重要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当初做的第一门课就专门介绍了这个理论和它的现实意义(参考公号文章):母性就像本书所说,确实应该承担它大地和海洋般广博、厚重、包容、温暖的责任,给孩子提供理解、支持、关爱,成为他们迈出社会勇敢探索和经历人生的“安全基地”。但是看到母性重要性和看到这重要性的唯一,尤其是做了罪责指向的唯一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书中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在叙述依恋关系建立的重要性,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危害性,黑塞、宫崎骏、列侬、简方达……这些耳熟能详的名人,自伤、自杀、成瘾、堕落……这些残酷惨烈的创伤人生,都将板子打向了“认真完美的母亲”、“撒娇不成熟的母亲”、“反复无常不稳定的母亲”……。

仅有很少的地方提到了对母亲的理解和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如果没有一些辨别思考能力,很容易被全篇控诉内容带走,而忽略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母职惩罚”对于出于天性想要照顾孩子又希望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要义下活出自我的女性,是非常不公和让人委屈的。不管是男性、女性,有没有子女,我想,我们都可以在阅读中多思考一些别的东西:社会角色、社会期待、社会文明的进展以及它与传统社会分工的关系和未来更加包容多元的可能性。

有些作品有它的时代局限、性别偏见和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阅读中无条件地跟随作者这一个头脑可能会有一些把路走窄走偏的风险。除了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出版社其实可以请这方面的专家做一些导言等部分的简介。帮助普通读者确立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形成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于这本书,非常庆幸它在封底对本书内容的简介包括了较为完整的三个方面:

自我否定、焦虑抑郁、药物成瘾、死亡冲动……都能在母子关系中找到源头。

“母亲这种病”,与其说病因在母亲身上,不如说是在不能保护母亲和孩子的社会身上。

孩子不想怨恨母亲,他们只想要一个原谅的理由。只要有愿望,就有治愈的可能。

依恋关系的重要、出现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一本负责任的亲子教育读本,只有这三方面全部被纳入视野,才能真正打通这个问题。也正是这个地方,让本书还能在书架上有被看一看的理由。因为找出理由、“指责和抱怨”我们天生都会,而知道原因、“面对和超越”则需要我们勇敢坚强地去学习、尝试和改变。

希望读者能够看到出版社这最后一页的心血和结晶,走出嗟叹愤恨的沉重,沉淀体谅自爱的厚重,最终走向开放博爱的轻盈。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五)

“母亲”竟然是一种病?初看之时,心想这标题怕是有些噱头,谁知只看到第一章中间,就拍着大腿称赞:这可不就是我自己和母亲关系的写照么?

全书的中心观点是,一个人青少年甚至成年后出现的很多性格缺陷和障碍,绝大多数都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与母亲的相处出现了问题。每个人生来都渴望母爱,为了得到母亲或者说母性的爱,即便是懵懂无知的幼儿也学会了用隐藏自己真实想法去迎合讨好母亲,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用回避和拒绝来假装自己不需要母亲。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母亲没能扮演好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给予孩子稳定的无条件的母爱。这里的“母爱”指的是人类出于动物本性对幼崽无差别的爱,不附加任何得到回报的期许,以及在孩子身上贯彻自己意志的控制快感。书中列举了种种“母亲这种病”的表现,有把孩子当做洋娃娃一样摆布的,有厌恶幼小的孩子牵绊了自己精力导致无法像之前一样参加社会活动的,有过于溺爱造成孩子毫无主见的,不管哪一种,都给孩子造成了难以逆转的伤害。

对号入座,我自己是属于为了讨好母亲扮演“乖乖女”的类型。

因为父亲早年的重男轻女观念,导致我出生之后父母关系紧张。母亲是一个自尊心强,重视脸面的人,父亲的冷漠导致她从小就对我有极强的控制欲望,要认真念书,要出人头地,要让瞧不起你是女孩的人刮目相看。从小我的脑海里就盘旋着母亲的种种期盼与教诲,并且在稍微懂事知道父亲因为我是女孩而不悦的时候,便感到因为自己让母亲遭受到冷遇是我的罪过。于是,我如母亲希望的那样,听话,顺从,学业从小学到研究生都是优等,甚至毕业找工作,也如母亲期待的一样,回到她身边当了公务员,早早结婚生子,安定生活。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旁人羡慕,自己也时常感觉到幸福。

不料,问题在我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开始悄无声息地显现出来。

女儿出生后,已退休的父母承担起了大部分的育儿工作,为了能让我产假结束后安心工作,从满月开始,母亲就让成天哭啼不休的女儿跟着她一起睡,照顾新生婴儿的辛苦程度不必细说。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可是我竟然在父母特别是母亲不辞辛劳帮我看顾孩子的时候对她产生了不可理喻的反抗情绪。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母亲的脾气就很急躁,喜欢树立权威而不是与我平等交流。当我的女儿不明原因啼哭导致全家大人都精疲力尽之际,母亲的身体疲累导致她更加烦躁,虽然行为上是尽心尽力在照顾婴儿,但是情绪上的发泄让我非常抗拒。我记得在孩子半岁以前,我和母亲爆发的激烈争吵超过三次,连一向言语无多的父亲都出面劝架。三次,看来是很少的数字,但是,在我成年以前,是绝对不敢去挑战权威的。我人生前25年,都是顺从、忍耐,按照母亲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本身我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或者不好。但是在自己突然成为母亲后,心理发生的奇异变化让我手足无措。

一开始,我认为是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断崖式改变让我出现暂时性的情绪激动,然而直到第二个孩子出生已经快两年后,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我越来越感觉到和母亲相处很辛苦,但是又不得不依靠她来帮我照顾幼小的孩子,平日积累的各种负能量只能依靠向丈夫倾诉来发泄。曾经看过纪伯伦有一首小诗,大意是说一对母女都患有梦游症,在黎明之前梦游中诉说对彼此的厌恶,但是阳光一来,两人从梦中醒来,又是一派亲密的姿态。曾经我也暗暗想过,母亲这几十年不幸的婚姻,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我的性别,那么,她当真没有因此厌恶憎恨过我吗?这个问题不敢深究,我害怕知道答案。直到看完《母亲这种病》,我心理的很多疑团都好像一瞬间解开了。书里面的很多分析,都恰如其分地解释了我的现状。小时候害羞不敢表现,现在虽然表面欢脱,实际上在稍微大一点的场合我还是会感到不适,书里说这是因为母亲太过于追求秩序和规则,“不准”“不行”说得太多,慢慢的孩子就变得不敢越过常规。作者说过度的洁癖、追求整洁和秩序与母性是相左的,母性天生应该是包容、忍耐,享受孩子带来的变化。对吗?不知道,但是我愿意用实际行动去验证。

书里面讲,很多母亲对于自己给孩子造成的精神伤害浑然不觉,反而觉得子女辜负了自己的苦心,不啻养育了“白眼狼”。如果我胆敢尝试着把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母亲沟通,她大约也是这个反应吧。她觉得自己为我倾注了所有,而我在成年以后竟然开始不断用忤逆来回报她,简直是以怨报德。而我,其实渴望的不过是她的一句发自内心的肯定与赞美。这两样东西,那么廉价但是我们两个都好难给予。现在的我,想明白了这一层关系,已经放弃去为内心那个拼命当好孩子以求得喜爱的影子争取呐喊了,也不再试图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因为我深知那样子带来的结果一定会让双方都尴尬不已。我所收获的,是在将来的岁月里,学习做一个健康的母亲,让“母亲这种病”从我的孩子这一代被治愈。

“母亲这种病”读后感(六)

一个能成为安全基地的母亲通常具有丰富的感受性和应答性。感受性就是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的能力,应答性是对孩子行为做出相应的能力,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孩子困难时提供帮助。

如果一个母亲没有成孩子的安全基地,那么孩子会处于恐慌状态。而安全感的建立在0-1岁之间,通过母子关系形成,这也就是常说的依恋关系。

没有成为安全基地的母亲会造成不稳定的依恋关系,主要有三种。

回避型依恋关系是由于母亲对孩子们不关心,不会响应孩子的需求而形成。母亲表现得非常厌烦,所以这一类的孩子通常比较独立不黏人。

第二种是矛盾型依恋关系,这一类的孩子属于依存母亲,当自己想法不能实现时,又会对母亲愤怒,拒绝母亲,让母亲为难。如果用小剧场表现,可以理解为:我要你为我做这些,我不要你做这些,怎么不看我,我很生气。

最糟糕的是混乱型,它是回避型和矛盾型的混合,它的特点就是没有秩序,没有办法预测反应。一般的形成是孩子受到母亲的虐待或者母亲本身就行为无常。孩子会表现出想要靠近又不敢靠近,远离又靠近等各种奇怪的行为,通俗点理解就是回避与矛盾之间循环徘徊。

当混乱型孩子再稍微长大一点,就会分化成三种类型:统治型,想要控制父母;怀柔型,擅于用察颜观色讨好的方式稳固自己的地位;惩罚型,就出要为难威胁父母。

这三种依恋类型到成人时就会进化成轻视型、束缚型、未决型。

轻视型来自原先的回避型。孩子在爱意匮乏中成长,对人际关系流于表面表现冷淡,不喜欢过于亲近,距离越近,感觉越拘束。缺乏同情心,对事物关心远胜过于人。

束缚型就是原先的矛盾型,孩子有强烈的不安感。容易批判别人,攻击别人。但他们不记得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未决型也就是混乱型的终极版本,他们记得自己的伤痕,同样有强烈的不安,无法和别人建立稳固的关系,也不知道该怎么建立。

依恋关系会贯穿一生,它在每个人年幼的时候就打下了地基。至于日后要改变它,也是有可能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依恋关系,寻找一个作为安全基地的人。

坦白来说,母亲如此重要,但完美的母亲又是如此不可能。普通人如何能做到呢?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谁也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成长环境。

或者换一个角度,看看那些有问题的母亲都做了什么。

按照作者的看法,那些不能稳定自己情绪的母亲,会将自己的问题发泄到孩子身上,而影响了孩子对其他人对世界的看法。

有些母亲是依赖性地遵从父亲,没有主见,孩子受母亲的影响也学会一味地顺从不敢反抗。

有些母亲是无法区分个体界限,将自己的心情和孩子混淆起来,只管自己而不顾孩子。最后孩子就变成了所谓的“好孩子”,承担母亲的心情。孩子变成了母亲的父母。

还有些母亲非常自恋,认为世界就是围着她转的,孩子对她而言只是个玩具罢了。高兴的时候逗弄一下,不高兴的时候就扔到一边。

如果追溯这些母亲的童年,也会发现她们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的问题。阻断不稳定依恋关系的传承,需要母亲搞明白自己的依恋关系是哪一种,又该如何处理。

作者说,孩子一直在渴求母亲的爱和认可,如果母亲“看不到”孩子,自然会产生各种问题,严重的小学就会有问题。不然青春期叛逆时就会出现更多问题。

依恋只能在照顾陪伴交流中构建没有捷径,有多少交流和陪伴就有多少结果。

对于强力控制孩子的母亲,永远批评孩子的母亲,不稳定的母亲,不愿意倾听孩子的母亲,那么与母亲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保护自己。逃避,甚至不依恋母亲,脱离母亲控制,才能使得自己人格成长。

反抗母亲是一种成长的途径,想让它有效就必须让母亲意识到问题,两人一起做出努力,否则只是徒劳,甚至走上歧途。

一种方式是重新回到婴儿时期,与母亲修复稳定的依恋关系。另一种是向母亲宣泄愤怒,母亲反省后相互倾诉。孩子总是渴求母亲,甚至想知道母亲这么做的理由,以便原谅母亲。(作者假设,作者认为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

最好的方式是和母亲保持适当的距离,将它放在中立的位置,然后找到一个能够成为自己安全基地的第三者。与第三者培养出稳定的依恋关系,修复伤口后,再去稳定和母亲的关系。

某种意义上暂时放弃向母亲寻求爱意,可能是更安全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一定是需要自己意识到,对母亲只要的追求是源于母爱的缺失,这样才能想清楚要放弃像母亲寻求的幻想——向母亲寻求母爱的行为本身是无意义的,这样才能摆脱困境。

越是自我否定的人,越会追求完美和理想的东西,以此从自我否定中逃脱,而只有两种自己。完美的自己是好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是坏的自己。只有完美的自己才有价值,受到他人喜爱。

成为好的自己,获得父母爱,接纳坏的自己也很重要,是人成熟的标志。

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最完美的追求应该和青春期一起接受壮大成人走向成熟,也就意味着放弃追求完美,从对完美的执念中毕业。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