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放松和成长。在独处的时候,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也可以享受孤独带来的宁静与自由。因此,独处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够让我们更加独立和坚强的力量。
第一篇
暮色晦暗,鲜红的晚霞斜斜地照在大地上,映在地上的只有一个人的影子。教室还是那个教室,变了的只是我自己。
面对到来已久的高中生活,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背后只有父母,而身边能够称兄道弟的朋友并无许多,有的只是几位关系平平的同学,无助和恐慌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繁忙的学业和快节奏的生活更是把我折磨得身心疲惫。
烦恼,是一个人的不幸,而遇到烦恼无人能够倾诉,则是一种更深层的不幸。最折磨人的,则是那种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这就好像跌进一个循环圈,想出也出不来。
我曾经想过:是不是走出了校园,人就再也不会自卑,更不会胆怯,一切都是牛气冲天的模样,脸上的自信,掩饰不住,也阻挡不了?也曾想过:自己以后能够有自己的生活,不会再有继续追求学历的痛苦。
带着这些疑问,我曾经独自一人去操场上散心,望着即将落山的太阳,还有人来人往的食堂,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喜欢这种宁静——只属于自己的宁静。我思索了那么多天的问题,只为在这一刻令我释怀。
烦恼犹如繁盛的水草和幽深的泥淖,只有小心翼翼地避开它们,才能够让生命的舟楫,畅通无阻地行驶到想去的地方。真正能够医治身处烦恼中的我们的,是那些令人不安、却又席卷过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一切烦恼,都是自寻烦恼,一切问题,都是时间问题。那些自信放光芒的人,不是因为他们出了校园的大门,而是因为他们克服了一路上的风风雨雨,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在人后偷偷哭泣过。
于是,我学会了在寂静中仰望星空,学会了一人独处,懂得了:既然不能改变环境,就要学会适应环境,否则身心就会受到损害。
第二篇
有些人不论怎样就是难以适应群居生活。他们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不是说他们与世界为敌,而是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自己。
其实,有时候真的无法判定喜欢么独处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不能武断地说喜欢独处的人就是错误的,他们这样说不被世界认可的。如果是这样,那世界上的一小部分人岂不是要自行毁灭了?
有人说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这也就说了,有时候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思考时间,他可以更充分的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这件事上面。当然我不是说不独处就不能思考,不能提升自己。这只是概率问题。
一个人一开始或许并不喜欢独处,毕竟没有人会喜欢看着别人狂欢,而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享受孤独的。
当一个人选择了孤独都会有很多因素导致的。
有的人或许是原生家庭的不幸与悲哀导致了一个人的性格孤僻。这让他们以后的生活里大部分都是一个人独处,这并不是说他们完全与群居生活完全脱离了,而是他们习惯性的选择孤独。
他们害怕群居,害怕有人闯入自己的世界,来打破自己一贯的生活作风。
又或许是,他们怕一旦有人走进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去依赖他们。可是后面一但他们选择离开,习惯独处的人就会难以恢复自己以前的生活作风,难以接受他们的离开。
而有的人或许是因为他们单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介入自己的生活,及其容易影响自己的生活节奏。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结束,他们选择了不开始。
他们认为,独处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我提升空间。等到自我完善和发展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们才会选择重新融入群居生活。
这一类人的这种生活作风或许并不被人看好,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你无法通过他的某一生活阶段就判定他的生活好与不好。这太过武断了,也着实没有必要的。
还有一类人,是因为抑郁症。
这个让人心疼的原因,在现实当中却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到。他们极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个病挺矫情的,一般自身比较弱势的群体才会得这个病。
不!才不是这样呢!
抑郁症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多发病,而且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得这个病。这个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太大了,有些人尽管很努力的去生活,但最终还是败给了这个弱肉强食的残酷的社会,患上了抑郁症。
第三篇
清晨暖暖的阳光透窗而入,照亮了整个房间。
这是我独自在家的一天。
早上,一屋的静谧把我惊醒了。我看着岿然不动的房门出了神。往常,父亲每日早晨都轻敲我的房门,带着清亮又略带慵懒的语调,轻柔地呼唤:“该起床了,小懒虫。”可眼前,冰冷的门板板起了脸,分明地告诉我:父母外出了,妹妹也被接到外婆家去了。
昨晚这一觉,我就睡得极其不踏实,醒来比平日还早。望着偌大的房子,空荡荡的房间,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失落。窗外的几声鸟鸣声显得那么飘渺而凄美,越发显得室内清幽,我的心也跟着变得茫然起来。
“哗哗哗——”,站在洗手池旁,我重复着梳洗的动作。平日里,每当我洗漱时,总会伴随着厨房传来的炸饼的声音,油与面粉碰撞发出的“劈里啪啦”多么动听,和着水龙头“哗啦哗啦”的水声,像一支轻快和谐的合奏曲,愉悦我的身心。母亲烙的饼可好吃了,香飘四溢,惹得我直流口水。食物的香味像一件软绵绵的冬袄,使我倍感温暖。可今天,冰冷的镜面映出脸色苍白的我,我不由得感到一阵深深的失落。
太阳越爬越高,温度也渐渐上来了。我坐在书桌旁,眼前是拉开的书包,却无意去探看。突然,“姐姐——姐姐——”的声音似有似无。我忙转过头,可目之所及之处是空无一人的房间。哎,怎么会怀念起妹妹烦人的骚扰来了?原来,过去司空见惯的一切对我来说是如此的美好。回想起妹妹的笑盈盈的眼光,一家人的温馨笑语,唉,我更没心思学习了。
直到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我躺在床上,眼前掠过的是今天发生的种种场景,百感交集。原来我是如此的依赖我的家人,原来我是如此享受他们陪伴的日子。
总是在寒冷的日子才懂得珍惜阳光,由此想来寒冷也是好的,平常的日子里太多的爱被我们忽略了,让我们习以为常。短暂的失去,更让人懂得家人的好,更让我明白一家人的相处是如此令我心安。
第四篇
独处,是一颗定心丸,它帮助人们静下心来,找一处停靠,冷静的思考着心中尚未解开的疑问;独处,是最安全的避风港,你可以在它的怀抱里大哭、大笑,好好地发泄情绪,将所有的“心情垃圾”都倒得一干二净。
心情忧郁时,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待在属于我的天地里。这一刻,时间彷彿消失在我的周围,一切,都在缓缓的进行中。这样的节奏,使我的心情慢慢停止了浮动,胸口那种闷闷的感觉,也像大石头被搬走一般,顿时气息顺通,舒畅无比。在看向窗外的天空,感觉自己的心像蓄势待发的大鹏鸟,哨声一响,就一飞沖天,冲向宇宙的最高峰,享受着像羽毛般轻飘飘的在天空自由飞行的感受。
当只有我一个人时,我会闭起我的灵魂之窗,一步一步的走到书柜前,用指尖慢慢的摸索每本书,再凭直觉,挑选一本书,当做那天的“心灵维他命”。每次的选择,都会让我有不同的惊奇和发现;每次的阅读欣赏,都使我深深的进入故事当中;每一句话,每一个文字,都令我发自内心的为它着迷、惊叹着。
独处是好是坏,全看个人决定。有人喜欢在人多、热闹的地方,因为比较有安全感;有人喜欢独自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因为那可以使心灵平静与冷静思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每个人都需要“人”来陪伴,互说心事,我又何尝不是呢?
第五篇
独处 ,对我来说是一种不好的感觉,又寂寞,又恐怖。
记得那一天 ,爸爸值夜班,妈妈和她的好朋友一起出去逛街了。家里只孤零零地剩下了我。我非常怕黑,所以我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家里虽然十分的明亮,但我的恐惧并没有因此消失。因为我想到了鬼故事的情节——妖魔鬼怪都是在这种黑天,四周无人的情况下悄悄地盯着主人公,等待着靠近他(她)的机会。。。呜~~~太可怕了。我再也不敢想下去了。
唉,如果现在是在学校里就好了。我想。班里那么热闹,有说笑声,有求饶声,有值日班长大叫安静的声音。虽然有时会与同学发生冲突,但总比自己这样一个人呆在家里好。正这样想着,突然,手机铃声响起‘哈哈哈’‘哈哈哈’虽然是搞笑铃声,但在这时,我听着分外恐怖。再一看手机的位置。那可比’哈哈‘的铃声更恐怖。原来手机在阳台上一个非常黑暗的角落里,发着幽蓝的光,非常的阴森。我被吓得浑身发抖,想,如果我去拿手机,万一有一只手抓住我的胳膊怎么办?这时,手机铃声嘎然而止,我又被吓了一跳,向四周看去。呼!没有人,吓死我了。我关上门,小心翼翼的走回我的房间。
可是,祸不单行。我刚刚平静下来,就听见‘啪’的一声,周围一片漆黑,再一看外面同样也陷入了黑暗。完了!停电了!我差点被吓死,因为鬼故事中,那些鬼怪都一般是在四周漆黑时靠近主人公的。‘沙沙’一阵细小的声音传进了我的耳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有鬼来了。于是,我拿起一本厚厚的字典,作为自己的防身武器。我慢慢走向声音的来源——客厅。到了客厅,我左顾右盼,哪有半个人影。过了一会,我才发现是我们家的小乌龟搞的鬼。唉!真是虚镜惊一场啊!
独处好恐怖,我不希望发生第二次。
第六篇
交往是空间性的,独处是时间性的。
世界何如?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人充斥期间。其中擦肩而过的,多半是陌生的面孔。既然有趣的思想太少,相似的灵魂难求,又何必为融于世俗、合于众生而煞费苦心?“君子慎独”,独处,如同在心底架起一面玻璃板。始终保持沉静内心与喧嚣外部的一隔距离,不失为生存的一种良策。
可不知从何时起,世界对独处的界定有了些许偏差。独处代表不合群?独处就等于社交恐惧?独处表明寂寞空虚愁煞人?若是如此,就不免有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再把贴上标签的物种都扔到一个筐里之嫌。长此以往,只会让怀有独处之念的人不敢、不能为所应为,甚至对“享受孤独”的念头坏有罪孽般的感觉。世界的包容性,不应如此狭隘。
独处之味,需要精神上品味。“省者自谋”,独处,是对内心自我反省;“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独处,是为了心灵的一方安居;“要么孤独,要么庸俗”,独处,是不屑与世俗苟合的傲骨。时代在迁流,环境在更替,千变万化中应长留于己的,当是本心一片。现代人过分忙碌,庸庸一日,少有时间停下脚步去整顿,去回忆,去生活。而独处,给我们的恰恰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独自面对本心的机会。
万籁俱寂之时,抽离思绪,与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面对面坐着交谈。整理一番后,只觉一片空明。又或是外界的觥筹交错、闪烁霓虹惹得心头一阵烦闷,不如独自捧一盏香茗,琴棋为伴,书卷为友,把日子过成诗。这样的独处,难道寂寞空虚愁煞人?恰恰相反,这正是“守得本心,方见月明”。
独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喧嚣的习以为常。当外部躁动的巨浪即将吞噬内心深处的理想情怀,你是否愿意,暂时将自己从生活的大酱缸里抽离出来,寻一个净处,捋一捋那纷杂的千丝?
第七篇
黄昏,当最后一缕红晕缓缓向地平线靠近时,太阳消失在了眼前。我闭上自己的眼睛,忽然模糊的意识中好像有一轮黄晕镶嵌在我的脑海中。即使是黄昏,这个世界依然忙碌。时间依旧在运行,过往的浮云都逐渐离我远去。天空,从火红,再到黄昏。当所有的光,都在这个时候消逝,那么这个世界是否作出改变呢?我在不断地思考着,默默看着这一片并不属于自己的天空。
秋日的风,有些微微的凉意。但是我却总能从感到来自世界的一种惬意,也许是自己太闲了吧。黄昏也随着时间消散了,剩下的就是一片绝对的夜空了。我看着这片无边无际的夜空,虽说有些虚无缥缈,但是我却感受到了来自夜空的吸引。我的视线好像被这片特别的夜空给吸引了,我看到了这片夜空外的东西,好像是一片光,也好像是一个黑暗,总之记忆很模糊。
当然,看着这么一个夜空,难免会觉得无聊和单调。但是我并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觉得每次自己独处时,感觉身边的景物好像都在感受着我的喜怒哀乐,体会着来自我的心酸,这样我也就没有觉得孤单了。看着夜空,我觉得自己总算是逃离这个城市的喧嚣与浮燥。在每日的忙碌之后,我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看看这份特殊的夜空,领略着来自自然的美。我有时也要面对现实,但是独处总能让我产生一种对于未来的幻想,这样对于现实也就不那么害怕了。虽然自己的思绪总是会随着环境而变化,但是大体上还是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前,我觉得自己耐不住寂寞。可是如今我却懂了许多,其实人的成长就是这样,在自己的人生中,能够陪伴着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只有自己。如果不能在一个人的环境中思考问题,那么我的一生就会变得十分悲哀。而且,有时一个人更加很够体会自己。独处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在面对着现实的自己,虽然会很矛盾,但是这也算是一份成长吧。
下雨的时候,我也总是喜欢静静地看着一场下得正欢的雨。我并不想打搅来自雨的安静,整个世界都会在这场雨下变得安静许多。我喜欢一个人的时光,但是并不代表我讨厌别人和我在一起的时光。也许将来会遇见那样一个人,可以陪伴着自己走过一段人生吧。所以在那之前,我还是可以默默地享受着自己独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