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窥事》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通过作者在博物馆中观察到的人们行为和思维,揭示了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现象。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对展品的好奇心和争夺心,展现了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权力的欲望。同时,文章也反思了社会中的虚荣和功利,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真实。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类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脆弱性。
馆中窥事读后感(一)
在严谨考究的学术研究中巧妙的插入妙趣横生的文化杂谈。从物质文化器物出发,上升到艺术史跟文化史的理论层面,颇多个人的独到的见解,不仅仅限于日本的博物馆,艺术馆,大处着眼,东西方交汇比较,作者更像一个策展人,带着我们遍览一件件展品,耐心的讲解,引申出更多背后的东西,尤其喜欢关于瓷器这个章节的描摹,有点淡淡的遗憾,宋人简朴而淡雅的单纯追求器物本身的独特魅力现在国内没有看到了,反而在欧洲发扬光大,并批量工业化了,至少吾道不孤,审美也是不断变化的,想想也就释然了,书中还有很多处启人思索,读罢掩卷深思,一边流连于作者看似信手拈来的艺术涓流中,一边感叹艺术上的变化跟传承,很不错的一本博物艺术漫谈。
馆中窥事读后感(二)
提起美术馆,我们或许会想到MOMA、古根海姆、泰特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围绕在它们周边的论著汗牛充栋。但太过艰深的历史考据与学术研究很容易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如果读者想在开启一段轻松惬意的视觉之旅的同时又能兼顾所谓“学理性”,从而与时下“快餐”式的“付费知识”保持距离,那么《馆中窥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跟随作者的足迹,我们可以徜徉于十座散落在日本各地的美术馆,从油画、南画、瓷器、木刻、摄影多种媒材中洞悉日本美术从古至今的发展。相比作者的《作为表现和观念的“抽象”》及其他论文,这本小书行文风格自由而亲切,更接近于“学术”之外的“小品”。但这并不等于说阅读这本小书不需要任何门槛,雪舟画风的形成、现代艺术与民族化、艺术家与国家体制的关系,诸如此类,都是值得讨论的专业命题,在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游记和故事中依然保持着严肃的“研究”心态和“职业积习”。
馆中窥事读后感(三)
2017年唯一一次去日本,去看了我最喜欢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美秀美术馆,流连忘返。在国内每到一个城市,我一定会去当地的美术馆。因为美术馆中蕴涵的东西每一次都是一场文化艺术和精神的洗礼。
阅读《馆中窥事》,让我云上享受了一次日本小众美术馆之旅。
《馆中窥事》读前,是符合我兴趣爱好的小众美术馆安利之书。
《馆中窥事》读时,是作者牵引我一同前往美术馆并让我若有所思的感悟之行。
我一直知道日本美术馆在自身地域文化和美学的环境营造上,将感受上的文化氛围与美术品气质是展现成功了的。美术馆展现的文化场所精神也是体现了日本对视觉所见之处的细腻处理。在美术馆中,内容又是将真实的美术载体以一切为艺术的名义赋予了美术公共性的社会使命。
书中的美术馆,从陶・磁、山・水・墨画、庭院、茶・“乐烧”、西方美术、“战殁”、版画美术到现代技术的摄影艺术,体会日本对美术藏品从旧自新的敬畏、包容与真知。作者在书中探寻了美术品的艺术造就者、艺术历史、美学研究,作者在美术馆中基于一些她所思考的点也带领我体会了日本在社会时代下,形成自身美学形式时所完成的任务,可以说,在对艺术的纯粹与市场化下的某些坚持下,日本艺术家、收藏家的目标是明确的,贡献也是突出的。
中日对比是在对中日研究方面一定要说的话题。作者在书中针对一些观点也进行了一个中日的研究对比。通过作者的对比,同时也让我与作者同样获取新的知识认知和思想见解。书中“桃山时代茶人的大胆创意让自觉的艺术意识超越了技术的局限,其构筑的审美意趣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一种‘日本式’的符号(p114)。”这段话,传递了日式审美意识是在敢于尝试更“形而上”形式中“大胆”完成。如果,这样的“大胆”放在中国,除了像追求和审验精益的宋瓷技术,同时也许会诞生更多更赋特色与创意的风格流派,中国艺术形式,会更繁荣的吧。
《馆中窥事》读毕,这一次云上之旅,是一次我感美术馆、我看美术品,被看美术品之间的自我认知梳理,也是我以后再去日本的一条小众美术馆主题路线推荐了。
馆中窥事读后感(四)
了解一座城市最快最便捷最好的方式是什么?风物杂志?旅游指南?不,都不是,而是逛一逛当地的博物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你走进博物馆的那一刻,当你隔着玻璃框与一件件藏品面对面的时候,当你被它特有的古朴与沧桑、现代和活力震撼到的时候,你就开启了一场与文物古器的穿越时空的浪漫之约。
这是所有的杂志、指南、传说都给不了你的,相对于风物杂志、旅游指南以及民俗、传说的零碎介绍,博物馆在文化传承这方面做得更加的系统和全面。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殿堂,里面收藏的都是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最精华的作品,既有各类古器文物,又有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物品,能够给人留下更直观更深刻的印象。 同样的,某一处的美术馆也具有同样的功能。从其中收藏的艺术品可以窥见其文化的发展与流变,古今的碰撞,文化因地域差异而产生的碰撞,还有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印记。 就比如我最近看的这本《馆中窥事》,它是一本艺术批评著作,也是一部美术馆的收藏史。它的副标题是《透过美术馆看日本》,其中记录了日本十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馆的生成和建造、建馆之初的艺术定义及取舍艺术品的方法态度,包括但不限于馆内藏品的历史来源和特色,以及美术馆自身的建筑特色。
《馆中窥事:透过美术馆看日本》一书的作者是漆麟,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日本筑波大学设计学硕士、艺术学博士,现旅居日本,从事现代艺术史领域的研究和写作。 新闻和艺术专业的学习使漆麟能够以批判的眼光、从专业的角度观察和思考日本文化与艺术,在这本书中,漆麟从艺术的角度探讨日本的历史和社会。所以这本书又不单单只是一本日本艺术馆收藏史,更是一本日本的人文地图。 漆麟将自己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专题研究内容整合编辑成一部介绍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山口县立美术馆、正木美术馆、东都美术馆等十个日本美术馆的馆藏史,为中国学者研究日本艺术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为什么是这十家艺术馆而不是别的呢?先来看下在这十家艺术馆中作者漆麟的着墨处。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是“追寻宋瓷的理想”,山口县立美术馆是“雪舟的山水与庭院”,正木美术馆是“背反的茶道”,乐美术馆是“京都茶陶‘乐烧’的故事”…… 日本的传统艺术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日本的艺术脱离不了中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不论那家美术馆,收藏陈列的究竟是现代西方艺术品,还是古典东方艺术品,其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中国古典艺术的身影在。所以在书中,每个主题美术馆中也都有作者的批判态度在。 了解日本文化或艺术史,永远脱离不开中国的艺术史,但随着历史的进程,日本的东方艺术早已本土化,演变出了自己的特色。所以今天我们看日本艺术,总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不过艺术无国界,了解下日本的艺术史,对了解我们的古典文化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不妨暂时的放下偏见窥视一二。
馆中窥事读后感(五)
说起去美术馆,我所知道与认识的,大概分成几种。第一种,完全不去,理由大抵上是没有艺术细胞、看不懂,也不知道是自谦,还是觉得艺术这东西没啥意义。第二种,这几年日渐增多,也会去看展,听他们观展后的见解,感觉还不如自行百度详实具体。感觉这类型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第三种,也是最少的,是真的非常喜欢看艺术的朋友。这些人有自身的见解与想法。虽然这些想法与心得与所谓学院专业的正确知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但并不妨碍他们野狐禅般的快乐。至于我,游离在这三类之间。大体上来说,美术馆去是去的,但并不热衷,一是近年来的天价门票,另一个原因是缺乏耐性去理解艺术理论,造成了背景知识贫乏,看到满堂的艺术品,就像狗咬琉璃球,无从下嘴评论。
最近有朋友买了这本书,阅后和我说,这本说日本美术馆的书我应该会有兴趣一读。既推荐必然有其独特的见解,也可以补充一下贫乏的艺术知识,下单买了一本。
封面是非常刻板印象式的日本元素,或许是国内的意见气候或是环境,标题与说明非常平淡,不是要你抓稳扶好,准备看大戏了的激动口吻,而是话说半句不明言,吞吞吐吐的暧昧。这就令人更好奇了,是有什么劲爆的内容呢?
虽然不才如我,但日本几个出名的国立西洋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三得利美术馆还是知道的。浏览了一下标题,这些都不在作者导览之列,而是一些没听过的美术馆。想了一下,既然书名是“以馆窥事”,那作者可能有意避开国立、迎合主流意识的美术馆,如果都挑选了这些大馆,不管几家,窥来窥去,看到的不都是一样的视野吗?一边推测一边搜索脑中有关日本、艺术的知识与记忆,随着这本书进入了日本的美术馆之旅。大阪、山口、冈山、德岛、京都、长野的风情;庭园、绘画、陶瓷、版画、雕塑、摄影灯艺术品的样貌,随着叙事徐徐展现在眼前,唤醒了以往对日本的记忆与情绪。
我想起了日本给我最大的启发之一,边陲与中央的关系,是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东京美则美矣,离开东京到其他地方,一些小城市也有着自己独到的优雅与精致,对自身文化的尊严。边陲,并不是比较劣等或是降级的中央。而这本书的叙事正好应证了多年前的感觉,书中提到的小型,或是非主流、私人美术馆,具体来说,有其侧重的馆藏类型与风格,往深里面说,都有其独到的眼光、审美、价值取向,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从容而自信。
在当今世界,美术馆、博物馆这类承载文化叙事的场域,大部分都渗入了掌握行政资源的国家机器的意志。民选体制的,叙事口径与价值观像是墙头草一般,随着多变的民意歪来倒去,今天这样说,明天有那样讲。另一种政治体制的,那就是宏伟巨大的集体主义,内容嘛你也知道就不多说了。书中那些小型、私人美术馆,虽然资源不多,力量不大,但也不需要迎合主流,反而成了这个年代,可以依照个体意愿或是价值观而为的发声管道。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还有其解说方式。作者貌似放弃了讨巧的字典词条说明法,上来一顿条列文物的背景知识,让人看起来很有含金量、很厉害的样子。而是从许多灵魂拷问的问题,展现这些美术馆的思想体系。这些馆为什么会在这里?谁建造他们?为什么?为什么要收藏这些文物?随着叙述的指引,我缘溪行忘路远近,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这等俗人就只能甚异之,接下来就欲穷其林。十个美术馆,就像十个很不起眼的洞口,进入了十个桃花源,时代与空间,人、事、物与流淌奔腾的时代场景展现在眼前。
窥事至此,我想已经非常对得起作为一本书的任务了。此书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当今情境下,也是吃力并不讨好的一点,作者在十个桃花源内,又找到一些入口,强迫着读者进去探访,那就是无时不刻注视着、评论日本的我们。
本书每一个主题,作者有意对照着中国的状态,另一个暗黑的桃花源逐渐浮现。我相信这些具体的历史事实,一定都折磨拷问着爱国小将们敏感的民族神经纤维。我们对日本的情感,愤怒、鄙视,或是羡慕称赞,都是基于自身的历史背景脉络、自身的历史评价,日本是对自身文化自我的内视镜,日本这面镜子,照的是我们自己。对镜子的不满,说起来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长相吧。作者恶趣味安排的这种愤怒快感,局限于中国读者享用。如果是美国、英国、意大利的读者,是无法享受这种悲愤的快乐的。
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分不出内外的摩比斯环,读者就像走在环上的小虫,走着走着是日本,看着看着又是中国,从馆窥事,再从事窥己,从小看大,从他者又审视自己。
馆中窥事读后感(六)
对于日本,我们都抱着极为复杂的情感,对于日本艺术我们往往也有着很多偏见和误解。 日本艺术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呢?在漫长的历史之中,日本都受到着中国的影响,日本艺术中也就有着很多中国元素。这可能就是提到日本艺术时,我们就会想当然的认为它们都是来自于我们老祖宗的东西,都是被中国人玩剩下的。
但真实的状况是这样子的吗?在我们当代,在世界艺术的讨论中,如果提到东亚艺术,日本的成就远远高于中国。我们中国更多处于一种自我认知的误区,处于眼高手低的误解之中。而这时我们就需要反过来重新审视日本艺术,重新看这样一个东亚的后期之秀所给我们展现的真实日本艺术。
漆麟,现旅居日本,在日本筑波大学获得艺术学博士,从事着中日近现代艺术史研究工作。而她也是基于中国的现状审视着日本的艺术,比较着中日艺术之间的差异,取长补短,给中国艺术以更为开阔的思路。
漆麟的这一本书《馆中窥事:透过美术馆看日本》就是一种以最直观的形式,从走进艺术品本身的参观过程中去审视着日本艺术的整个过程,审视着日本艺术的现状,回顾日本艺术的发展历史的,完整的展现出日本艺术的演变过程。
这里有着日本的十个知名的美术馆,它们有着不同的艺术展览形式的区分。而不同的艺术形式必然有着它的不同历史渊源。十个不同的美术馆也就形成了日本艺术的整个框架结构。它们的各种思想来源以及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往,都在这些展览馆中被体现了出来。
比如在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展现的更多是与中国古代瓷器有关的艺术品,这就是我们经常认为的日本艺术来自于中国的部分。同样的山口县立美术馆与中国绘画艺术也有着一定的渊源。
但在大塚国际美术馆和大原美术馆,看到的更多是日本受益于西方的影响。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大量的借鉴了西方的先进思想,不但在科技、工业上面是这样,就连艺术也有了很多这方面考虑,让日本有了更多兼容并蓄的可能。
而现在的日本艺术也因为这种借鉴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在世界上展示出了日本艺术的特点。
读着这一本《馆中窥事》,徜徉于日本的一个又一个美术馆,欣赏着一个又一个的艺术作品,看作者讲述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不但能够让我们更为真切的理解日本艺术的真谛,也能让我们增进自身的艺术素养。同时审视中国艺术和日本艺术在近代走向地位反转的真实原因。
馆中窥事读后感(七)
近来听出版的朋友说,有作者为自己要畅销的书下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重要指示。不知这是以为要偷袭珍珠港了,还是打响了上甘岭战役,而这成功的标准又定在哪里。殊不知无论是珍珠港还是上甘岭,可以算是成功了多久。朋友又善意地“怨”我不曾积极卖书,也不过问。于是,在出版将近过了一年的今天,来提这本去年的旧作,部分原因在于朋友的建议,另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在这一年之中,见闻大事小事,它们或许直接与书无关,间接地又可以说是相关。因此,作“后记”之“后记”,说说在写完“后记”之后对诸事的体验。
在去年,当出版合作的朋友与我在进行最后校对等事情时,正是上半年海上围城的关头,如某处若有战事的狼烟兴起,于大于小皆散发影响。大至关乎生死,于小则是就我们这些文字的编排印刷可否顺利、流通散播可否顺畅,等等。其时出版社方面的情况当然是事事阻滞,绝不会顺畅,等到围在城里的人都想逃出来,城外的人们又都想冲进去的时候,方有转圜,这书也算是印出来了。不过到了下半年,围城从一处的星火倒有了燎原之势,此起彼伏,连赠书与人这种小事也常常受阻。而到了年底至今年初,城破却人危,不时听闻哪一位师长前辈的离世,其中也包括为本书作序的先生的父亲。
在这一年之中,虽然有与父母至亲及身处不同城市现场的友人们的不断言说与交流,我因为没有亲历,诚实地说,的确是有些无法感同身受。到了今年春季以后,当我和同在岛国的朋友还在不思议于前情的逻辑,妄想为前一年事情的发展寻出某种合乎理性的解释时,更令我们不可思议的现况是,一切都已被忘却,如同那一年只是真空,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或许,忘却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最好礼物,且看那少数难于忘却的人,总是受着记忆下的折磨。既然春暖花开,不妨重提只关乎不重要的艺术的旧作,摘取以下书中“后记”的部分文字,为《馆中窥事:透过美术馆看日本》的内容概要。
本书的写作是一个漫长而断续的过程,其中有一些篇章作于多年以前,而有意成书,却是这两三年间的事。在写完全书之后,再回过头来简要记述写作过程中的点滴想法和思考,是为“后记”。
这本书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是介绍日本的一系列美术馆,包括它们的历史和其中收藏的故事。在进一步的层面上,如书名所示,是要从“馆中”来“窥事”。这些事不只是基本的馆藏信息,更是美术馆及其收藏所反映出的艺术史观,甚至扩大到文化史观和社会史观。因此,这不是一本关于美术馆的信息导览,“透过美术馆”要看的不只是“日本艺术”,而是“日本”,包含日本的历史和社会。其中,一些篇章涉及到中日的比较,这是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基点,即通过日本来反观中国的艺术以及社会历史中的相关情状。如果只“看日本”而看不到中国,那对于我本人以及中国的读者来说,可以说意义又差了许多。
具体而言,我选取了在多年的观展经验中留下持久印象、且生发多样思考的十个美术馆。它们虽然大都不是最为主流且广为人知的大型国公立机构(如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却在不同维度代表了日本众多美术馆中具有特殊价值的一个侧面。从古到今,日本艺术有几个主要的特点:对外来文化的大量吸收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日本独特的艺术形式;二战时期以及战后重建中出现的艺术与国家体制的龃龉;近现代艺术与技术发达的互动。本书所选取的美术馆正对应于上述特点:大阪市立东洋陶磁美术馆和山口县立美术馆体现近代以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接受;正木美术馆和乐美术馆呈现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基础上如何形成独特的茶陶艺术;大塚国际美术馆和大原美术馆则体现了近代以后日本积极吸收西洋美术的侧面;对无言馆和东京都美术馆的探讨着眼于艺术与时代和国家体制的关系;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和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是揭示近现代艺术中艺术和技术的相互关系。这十个美术馆的记述连续为日本艺术史的叙事,体现在章节编排的时间顺序上,即从日本中世的艺术推进到近现代以及当代艺术。同时,这些美术馆又在地理上从北到南、至东向西构成了日本的人文地理轮廓。可以看到,尽管大多数美术馆集中于东京和大阪地区,而地方上仍不乏值得造访的场馆。
在对这些美术馆的观看和思考中,我尝试站在一个中立和客观的立场上。然而,这必然也是最为困难的方式,毕竟在日常的所见所闻中,有太多关于日本的认知或是一味地憧憬,或是肆意地批判。这样的情况似乎从鲁迅、周作人的时代到今天都没有真正改变。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日本始终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邻人,我们与邻人的交道,又常常是诉诸情绪,而不是基于理性。看起来问题是如此之多,我所能做的无非是对于中日两国,都尽量基于文献和事实的考察来做出判断,无论是褒是贬,都言出有因。对欣赏的事物,自然会赞叹并且期待,对那些不以为然的情况,反思加上批评是在所难免了。
作为一个写作的个体,我当然也夹带着个人的好恶和倾向,所以,书中一切不中肯的地方,都希望读者指正。在被指正之前,先做一番自我的检讨。这本书由于在最初的写作阶段没有成书的构想,因此不免每一章在行文的结构上欠缺了统一性,未能形成具有反复性的阅读结构。其次,在遣词造句上,大概有太多不够明朗的部分,一是由于自身写作的惯性,二是受到外来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应克服,但至付梓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再有,文中不免有考证的疏漏,以及未能及时补足新出资料等问题。如此种种,都有待今后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