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玻璃球游戏读后感精选

玻璃球游戏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7 04:40:55
玻璃球游戏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2-17 04:40:55   小编:

《玻璃球游戏》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考的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与朋友们的交往,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自我探索和拥有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作者用深刻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思考自己的人生,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玻璃球游戏》读后感(篇一)

看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稻盛和夫的一句话:“修炼自己的灵魂”。我们要勇于在现实的世界中去经历,去磨练自己,使自己变得愈来愈成熟,愈来愈有深度。个人不是很欣赏那些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他们更多的是脱离实际,在温暖舒适中度过静思冥想的生活。挺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要让世界的风暴刮过自己的书房,让时代的灾难和危机进入自己的心脏,参与自己时代的种种事件,为之分担责任和罪责。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一点,就是读书人亦或是有学问的人通常都有一个臭毛病:清高。这倒也不全是贬义词,只能说明个人的涵养还未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善下之”。能够放弃清高,融入芸芸众生之中。能够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所处的社会中的人和事,而非忽视现实,生活在我行我素的完美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具有谦逊和乐于助人的精神,还有为他人着想及宽容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略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增强,越来越厚重,直至完美。

《玻璃球游戏》读后感(篇二)

读书笔记305:玻璃球游戏

校对的时候还是不够仔细,人物介绍的作品译名和书评不一致。

黑塞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说是小说也有点牵强,一部虚构的传记,糅合了早期的在轮下,卡门青,悉达多,彷徨少年时,纳尔齐斯等多部作品。主人公身上有着黑塞早年在宗教学校的经历,不同的是主人公一直沿着那条道路走了下去,直到晚年才回归世俗世界。

黑塞创造了了一个为了艺术而艺术的未来世界,在宗教的废墟上建立,由数学和音乐构成,同世俗世界保持着距离,在象牙塔中孜孜研究学问的世外桃源。黑塞显然对这个世界有着若隐若现的讽刺,他深谙基督教,东方宗教,他用了大量篇幅去叙述人类的精神世界,高度抽象化之后的玻璃球游戏。无论是参与世俗世界的基督教,还是迂腐而睿智的东方宗教,在他看来,都不时有圣人出现,但都不足以带领人类前行。

小说最后又有三篇传记,属于传记中的传记,分别是呼风唤雨大师,基督教圣人和印度圣人的故事,故事性强很多,跟悉达多是一个类型,属于寓言式的故事。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对于神学和艺术的终极思考,在严肃中又露出一丝嘲弄,对于宗教他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不争论,等待对方自己的觉醒,他笔下的圣人也就寡言少语了。第二个故事颇有意思,两位传教士都遇到了困惑,他们互相去寻找对方,试图找出答案。

《玻璃球游戏》读后感(篇三)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晚年创作的一部作品,从构思到出版长达12年,我们甚至可以把该书当作黑塞本人一生思考的总结。关于小说本身简单概括的话,就是一个象牙塔的寓言,和一个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人的故事。坦率的说,这本书不太好这么轻易的写感想,因为任何一段文字都可以让你品味许久。以至于小说本身的内容并不重要,你随意翻开一页就能毫无障碍的品味其中一段文字。曾经听过有一个电台广播节目,每天读一段原文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感悟,持续了三个多月都没有结束。这本书毕竟是反应黑塞一生的思考,甚至可以说是在尽可能多的展现这整个世界。内容之广、思想之深也许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回味和思考。

其实这本书就是在说一个乌托邦小说,其中还有不少真实原型的出现,比如托马斯·曼、尼采等等。也许这也是黑塞风趣的地方,时不时调侃下这些对他有影响又有点看不惯的人。当然还有很多的隐喻人物,比如老年长老就是庄子的化身,而音乐大师更像老子的附体。就连主人公克乃西特,越看越像孔子转世。于是这个乌托邦充满了各种哲学思想的碰撞乃至于冲突。似乎哲学家之间都会有点互相看不惯,都想要唯我独尊。也许这才使得这个哲学的世界能更加进步,更加百花齐放。

不过相信所有看过的人,或者所有评论的文字,都会不放过对最后结局的感悟。我觉得这也是对哲学最好的诠释。无论你有多么的智慧乃至于强大,最后你都不能逃过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本质。最后结局莫名的溺水而死,看上去似乎很狗血,但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可以沉浸在形而上的世界中久久不能自拔,但也许下一秒就被硬拉回现实。不能说现实有多残酷,只能说现实很真实。哲学乃至所有形而上的思想都是和现实分不开的,或者说来自于现实。我们可以做梦,但知道我们总会醒的那天。

尽管这样,我还是喜欢做梦,就想克乃西特说的那样,

“我们快活地穿越一个又一个空间,

我们决不囿于哪一种乡土观念, 宇宙精神使我们不受约束,

它要我们向高处不断腾升。”

2016-3-14

《玻璃球游戏》读后感(篇四)

想起韩寒有本书叫《她的国》。也许每个艺术家倾其一切,都是在构建一个封闭的世界。比如卡夫卡的城堡,伍尔夫的禁闭,狄金森冷清而孤独的晚间。加缪笔下曾有个循环推石的西西弗,雨果直接大笔一挥以“悲惨”作为“世界”的定语。08年左右我曾在一本杂志读过《西西弗之海》,那种带着80年代作者特有的绝望而迷茫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黑暗从森林尽头隐隐怔怔,游离光明的一些光影宛如海浪一样划过背脊。在欧洲世界的很多作家之中,我对法国人写作者总是情有独钟,或许是他们过去久远历史之中数度暴力武装和革命,又或许是路易十四年代对艺术极尽推崇的呵护和鼓励,法国人的热血、暴力、激情、爱与生命的流动,看上去总是那么美妙、纯粹、厚重而令人叹为观止。法国人的艺术是美轮美奂而激动人心的。伏尔泰、狄德罗、加缪、卢梭这些耀眼的名字如果只是因为特殊的年代而愈加金光熠熠,那么当法兰克王国还未分化,当凯尔特人的高贵而强壮的品质和体格已经发挥出某种神奇的壮美之感。而德国的艺术则是规则的,像光滑而稳重的大理石,以其出类拔萃的中规中矩的规格和蕴藉的内涵奥妙阐述着另一番奇境的真谛。德国与中国之间似乎天生具备某种难以理清的联系,仿佛跨越了奇妙时空的逻辑,在精神纽带之中打了一个小小的结。你看到了黑塞,而他似乎从对中国人而言都绕口难读的《易经》中得到了某种引力。黑格尔依靠演绎和推理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继承了一部分然后这个在伦敦作了宣言精神上却归属于德国的学术大师最终成为了现在中国建党理念的创始人。康德对中国充满了好感,尤其是对这个国家“奇妙、整齐的伦理和道德”。冥冥之中,德国与中国,在精神上什么时候竟有了这样诡谲的默契和神人难投的羁绊?黑塞走来,他似乎感应到什么。你可以听见弥漫在他作品之间那种狂喜的战栗与低沉的哭泣声……世界在朝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倾斜?但它透明可感,像玻璃球坠地一样迸发好听的像水晶碎裂一样的声音。没有人知道生命的价值究竟是怎样,但在黑塞那里,这种价值是真实可触的。它不再像耸人听闻的历史一样逼得人毛骨竦峙,它也不再像浩荡的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它是宁静而幽微的。就像伊丽莎白的微笑,来自另外一个与此世界碰撞时,中间会有一瞬间美得令人窒息的空气的变化和动摇……世界就在那里,全部的意义也都在那里。他说,笑吧,当你知道它有多神圣。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