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认识建筑》读后感摘抄

《认识建筑》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3 22:50:22
《认识建筑》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7-13 22:50:22   小编:

《认识建筑》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建筑不仅是简单的建筑物,更是一种文化、艺术和历史的体现。通过作者对建筑的介绍,我对建筑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再只看到表面的外观,而是能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建筑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认识建筑读后感篇一

世界的“血肉”,群落绵延的“记忆”,人类遗产的“经典”。以过去的实体、几何和现在的存在共铸的的主客空间来接续看似断裂却变相融入相似心理结构的时间感。 光影与重力使人与自然在宁静的秩序中和谐地圆融为一体,在空间里,共同经历时间的流转中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变化历程。 空间范围可界定,时间却作为如斯逝者不断向外扩展,所以“蕴涵在此刻即永恒”是持之有故的。 触知体验是一种神驰于凝聚在事物内部的情感空间,形式上的物质材料的本质之美恰恰彰显于此——材料之中蕴含着千变万化点体验性特质,仿佛此在的材料之声也被赋予了此刻自主轻盈的表达。 几何聚焦于空间感的塑造,而心理认知为空间注入具体的时间感和场所感,进而生发基于主体性的观感和体验的殊异。 “时间的坍塌”,即以即时性和爆炸性遮蔽渐进和绵延的连续体。时速趋紧,我们似乎在失去记忆的能力而不得不借以复制品的记录留以“温存”。“慢的程度直接与记忆的强度成正比,快的程度直接与遗忘的强度成正比。”(Kundera)

认识建筑读后感篇二

厚厚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人和芬兰人,其中没有介绍一座中国建筑和俄罗斯建筑。倒是列举了太多不痛不痒的欧洲犄角旮旯的包括不少芬兰建筑,尤其以教堂居多。也许从作者的专业角度来看,这些建筑有一定代表性,但作为非建筑专业人士,而只是作为爱好者来说,实在没多大意思。对于其中每一类建筑开篇介绍的文字内容,尤其要吐槽一下,其中引用了太多西方学者的所谓“名人名言”,有一种明显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感觉做作而不自然,感觉完全没有必要,好像中学生作文为了得高分勉强的生拉硬拽的引用好词好句的感觉,语言表述晦涩别扭,简单的意思偏要表达的故作高深。作者为了表达他对建筑的理念,对建筑进行了他自以为是的分类,但那种分类真的是牵强附会,除了做作和牵强我想不出什么别的更贴切的形容词了。本书最新鲜的地方在于对建筑的体验式介绍,以参观游览的视角,更多的是从建筑内部各个角度对一座建筑进行阐释,对此种方式表示肯定,但限于篇幅所限,图片不够丰富,不能跟文字介绍完美搭配起来,缺乏更多细节图片,阐释不够到位,好像是想表达更多的东西,但最终都流于泛泛而谈。所以我认为是挺失败的一本书,对于专业人士,内容似乎过于简单,对于普通爱好者,内容又不对胃口,写作视角有点奇怪,所以无法理解评分为何这么高,也许不适合我这样的外行,不适合仅仅是对建筑感兴趣的爱好者去看,也许本书对于建筑专业人士,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吧。

认识建筑读后感篇三

与其他建筑史或建筑入门书籍不同,本书不是从时间、风格或区域的角度去拆解建筑。而是通过建筑作用于人的直观感受:空间、时间、物质、重力、光线、寂静、居所、房间、仪式、记忆、地景、场所等12个要素,来解读建筑的语言。每一项要素作为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选了6个经典案例,共72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时间跨度从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希腊克诺索斯宫、埃及卡纳克阿蒙神庙,到完工于2002年的美国洛杉矶天使圣母大教堂。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诚意,从作者到翻译,再到排版编辑,都能让读者感受到用心。每个案例配1幅平面图及5-7幅实景图。平面图上会标注出实景图所处位置,及作者的参观路径,文字部分讲到对应实景处会有图片编号提示,文字与图片关联清晰,阅读体验非常好。通过文字与图片的互动,让读者最大限度的置身于建筑中。

读到锡耶那田野广场,回忆起疫情前最后一次出行,在锡耶那也只是短短的停留,就很难过。遗憾于过往的每次出行,总是行程匆匆,很难能内心平静从容的将自己融入建筑中。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想我会懂得慢下来。

认识建筑读后感篇四

《认识建筑》豆瓣9.0。坦白说这本书好的有点超乎我的想象,常规上介绍建筑的书,也不是不好,但总感觉不是写给普通人的。什么典型的这个风格,那个风格,总让人有种,看着书要不停百度才可以理解。

但是这本书不一样,我觉得作者对建筑应该是有着相当的拿捏,才写得出来这些。如果不是通过这本书,可能我们绝大部分人提起建筑,想到的最多的是外观和工艺。但是这本书上来直接从建筑给你的感受切入,然后就能突然让你意识到自己从前审视建筑时的某些空白。其实这些空白是我们说建筑好坏时候最直接的感受,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成体系的表达过。

比如建筑内部空间给人的感受。为什么有些建筑你进去以后就觉得很痛快,有些进去就觉得别扭,往往就是空间给你带来不同感受。有些地方宽敞,有些地方狭窄,就能很好的以一种放大或抑制的方式,左右在屋子里人的感受。同样,光线。我觉得光线有一点说得很好,现在我们的建筑,把光线这件事做得太粗糙了。所谓的粗糙就是一味的追求光线的强度,受光面的大小,以及平均下来能接受多少光。从广义上可能的确受光越多越好,但对于光的应用才更体现出建筑设计师的功力。有些场合就需要弱光,让人放松、产生安全感。而另外一些场景,就需要足量的阳光,以彰显什么。

所以这样的讲述,就很适合普通人。建筑不像搭积木,而是有明确功能性导向的。所以通过设计,选材和装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功能性,才是杰出的某种建筑。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