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白日梦》是一篇充满浪漫情怀的散文,作者通过对白日梦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文章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珍惜,充满了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美好的祝愿。读后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温柔和对生活的热情。
奉献·白日梦读后感篇一
首先说说总体评价:我觉得这本书是不属于我的。 我感觉它偏向于意识流一点,缺乏逻辑的耦合。在文字的倾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作者主要是视觉、听觉等各种观感上结合的表达。果不其然,我在后面的介绍中发现——作者帕蒂斯密斯是作家、演奏家以及视觉艺术家。
奉献·白日梦读后感篇二
来复枪、螺钉和撞针 亲手枪杀真正喜欢的事物 它便不再束缚我
用白日梦抵抗某种规训 想象到哪里 笔、纸与文字就到哪里
总有人要你交出你随身携带的笔 说着愚蠢但可怖的话语 越是严酷的 越是没所谓的
我们以 池塘、冰面、羊毛、云朵、玻璃球 以及大衣口袋里的星星 在蹒跚中寻得轻盈与自由
彼时 我们寻得呼吸 被窒息 我们寻得飞行 被击落 我们寻得自由 被禁锢
“因为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活着”
奉献·白日梦读后感篇三
书名,轻飘飘的。是很惹人喜欢的那种书名。翻开来看一看吧:好吧,要是正文能跟书名一样简洁优美就好了。嗯,并没有很突出的文学性(不过感觉或许跟翻译有关?对不起如果误会了翻译)。这样繁杂的日常生活谁都能写,不过好在认真(真诚)一点,看上去态度很严肃的样子,可惜才力不够。世界上很多很多人都困于这一点吧,不然谁都能是大才子。有的人描写繁杂的日常生活总有点像遮掩自身才气的不足,作者就是这样;有的人的繁琐完全不同,比如贝克特,真正的有才华的大师。
奉献·白日梦
7.3
(美) 帕蒂·史密斯 / 2022 / 理想国 | 海南出版社
不过,此书的,这类书籍的良好作用就是让人获知一些名人大脑里的无价值的东西,跟万千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最起码在文学方面。作者看起来是有些缺失文字的创造性(有时候冒出来的想法,有些地方又觉得作者很轻率灵动很有魅力,有些地方的句子又比较蹩脚,好怀疑是翻译的原因,因为整体比较灵),如果你非得要说日常里的连续的刷牙也算创造的话,那就当作创造吧。
虽然缺偏文学性,但好在轻盈与率真,只能当做自传。
关于某段:你的叙述并不会让读者也想哭,但想必你那时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你没表达出来。你没准确怎样如何地写出来,但是文字很天真。是的,很天真,这本书里最好的东西。或许,翻译没有把你的更好的东西翻译出来,我偶尔这么相信。文字里能感觉出个人魅力,很轻盈而且热爱学习。热爱学习(阅读)的人不会差。大体上不会差。天真的文字,我也挺喜欢的。
最后的问题:是作者还是翻译?翻译过后的文字很多地方都有些蹩脚,毫无美感。甚至是有些可笑。(但文风有点灵)怪罪翻译吧!
奉献·白日梦读后感篇四
曾与他穿过数公里的红色尘土、荒漠和稀树草原,在那个被槐树和桉树包围的大院里。她离开之前,老妇人用阿姆哈拉语对她说的那句话:一颗心为另一颗心而震颤。
——这句话就是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
也喜欢书后半部分的散文诗。可能大多数人更喜欢后者或两者都不喜欢吧,否则评分也不会这样低。
下午读完,晚上回看书上标记的细节。不知怎么,越看越喜欢。又是一部在大众眼里不值一读而我十分珍爱的作品。也就又打开文档补充了一些话,想为日后的自己留下多一点的美。
昨晚睡前读到小说开始的地方刚好困意抵达顶点。熄灯就睡。似乎什么也没想。早上梦见他写了一首新的诗。嗯。还是很容易就梦见他。每一次都惊奇、感激,小心翼翼。这是一种怎样的占据与被占据。情愿如此。这样的梦的体验如相应的人生独一无二。
那首诗刚读了一遍就醒了,不满意,疑似自己匆忙写的。也或许是枕下的作者写的。不像他的。
右肩背出现落枕一样的疼痛,痛点不可测而难于记忆。防备不住就扯到了。阅读使我大部分时间忘记这一切。
世界多么广阔,多么高远。思想中的东西——生机勃勃,像种子和绒毛一样倏然消失和四散开来。这就像狮子的牙齿。它会露出利齿,迸发成心愿。
对于某种事物的心愿
或仅仅是想要了解的心愿
~《白日梦<谷仓舞>》
作品分上下两部分,日记杂文和小说,日记杂文/散文。每部分都有我没那么喜欢的,也都有喜欢得不知如何是好的。在其中不仅获得了灵魂共鸣。更多是关于生命的真相、爱的模样、写作/记录之自由的照拂。说那是光也可以,说那是光影共舞的美更可以。照无眠。
“在那里,人们可以听到一种粒子成形,或是灵魂像方巾那样折叠起来的声响。”散文中的句子。一次次意识到书写可以多么自由,也不是意识流三个字能概括的。我想我可以更勇敢地去面对生命的羞耻,爱的羞耻,写作的羞耻。俗一点说,这本书给了我力量。难以言喻的内在力量。她是真诚的。我也是。
文字让我看到Patti Smith不同于她音乐表现的一面。如果仅从质地去看,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灵魂碰撞体验。她有多烈,就有多柔。或许我更爱文字面向中讲故事的她,不管是以散文诗还是小说。她身上那种从二十出头就散发的让人无法抗拒的中性气质,深深吸引我。知道自己也是这样的,但很多时候依然羞于表达。
她的大部分诗与日常记录对我触动不大。可能一是受限于我读的这部作品——还没读她其他年龄段的。二是或许英文版的诗韵律感更强,更能直击读者的触点与记忆点,中文的读起来总感觉隔了层什么,倒也不是翻译的问题,就是语言之间那道透明的墙吧。三是碰巧45岁这年她经历了严重的抑郁,写下的许多文字我读起来更像是在读自己那两年写的日记或是各种碎篇。这样说太自大了。但忍不住。阅读中频繁的感受。想起上周五晚看乐夏王帆说在网上看到别人说道自己会感觉羞耻。所以淡淡的羞耻也是我读其中日记杂文的感受。就是两个人的写作感觉太像了,在这之前并没有读过她的文字。
像我这样的读者对喜欢的写作者是无耻的真诚、无赖般的忠心耿耿。不会有客观评价。我想,一个人的喜恶最终只能是主观。被作者吸引,被她某些音乐吸引,被她与他的互相吸引而吸引,说到底是被那个相似的自己,未能或也已盛放的自己而吸引吧。会这样被吸引的人一定是自恋的,或也自卑——我是。丰郁背后是阴郁,绿色背后是蓝色,明亮、灿烂背后是狂烈拥抱死亡。黄色很快趋向橘色,背后是无边的红,红透了快要黑掉。无尽的暗被包裹在透明的虚空(你是不是写过)。白闪现在这一切之中。我感知到的人生,整体去看就是这样的万向不可测度。当我想回望那些美好到无法言说的瞬间时,我能看到我们都在颤抖。
你知道吗。面对你的美,我也曾那样震颤。欣赏的周围与之间,是我的不安,不隐约的嫉妒——是不是很可笑。我滑入无边的寂静。我不想出来。中间也反复的无法自处,我到现在也还会这样。不由自主。但不知为何,写到这里我又笑了起来。还是,会觉得这个世界,有你真好。
生活是值得去过的吗//我是值得去活的吗//一个雾气很快散去的早晨//人们想在一条线的上方画出一张弓//我眼前的语言美丽发光//看着人们经过黄昏//栖息在天际线//像泉水一样满怀悲悯//想象中的灵魂——水的色彩,山的重量//我的呼吸形成了语言,但没有声音。
这段是随意翻着书页凭感觉摘在这里。每句都打乱了顺序,顺序在诗意面前也没有意义。书中这样美丽短小的文字不胜枚举。说不清,有的也是很常见的词句,可经她一写,读着就这样好,让人陶醉。
我喜欢她写故事时干净简洁的笔触。一笔勾勒到位。《奉献》中人物的对白,她和他各自的感受,他们对彼此的感知。那些,她知道他知道她知道。他也一样知道她。那些痛苦的撕裂,伤害的自知与不得已。那些,自相矛盾之下还是会沉溺的没得选。读来那样熟悉。这令我吃惊。人物的设定、情节的安排,与我们无任何相似之处。这么说好像太绝对了。至少表面如此。读的过程中却一次次强烈感受到我懂,我懂她、他此时此刻是怎样的。我知道他在灌木丛中的身影不被她看见却被清晰感知是怎样的。我知道他如何迷恋她孤独地在冰上起舞弄清醒的欲罢不能。总之我想,一个故事能够从深处打动读者,那么此读者就有了认定它是好故事的资格。所以我偏执地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也许不符合小说那些评定的标准——But who cares?
两个人都是很边缘的人物。作者说,她想写一个让读者有共鸣的故事。我不知道她是否做到了。我是人类。活在人类文明的边缘。但我谢谢她。在这个故事里我重温了这一生很美的记忆。
所有照亮没有为暗带来排斥与吞噬,我各得其所。那些启发不仅仅是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