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海绵》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战胜心魔的故事,作者揭示了人性的脆弱和坚韧的对抗。小说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吸引读者,引发了对生活意义和内心成长的思考。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作品,值得一读。
《玻璃海绵》读后感(篇一)
不合理才是这个社会的常态嘛。——《玻璃海绵》 是明着出轨的性质更糟糕,还是暗地惦记更龌龊?是没有勇气争取爱更懦弱,还是没有担当负起责任更卑怯?是明知不被爱了还不离开更可笑,还是貌合神离彼此糊弄更可悲? 根据日本被推为神编剧的向田邦子所写的同名脚本改编的小说,用两个家庭的纠缠、七个角色的交错,谱写了一场人间闹剧,却在看似荒谬的一个个变节中,又直戳人心在对人关系中的惶惶不安。 边读边想起德国心理学家贝贝尔写的,一个人要与自身一致——意味着思-感-行的一致——才可以说这个人具有真正的自我和自我体验,因为自我本身就是一种体验,而非一个停滞的状态,也正因如此,自我是适应性的,但首先自我要是舒展的。 可是小说中的人都像是胳膊拧着大腿、手肘拧着脖子般,没有一处是舒展的,他们看似在与别人拉扯,实则是与自己,是与自己的低自尊、高自恋。 这本小说的中文译本叫“玻璃海绵”,是生活在西太平洋的一种像珊瑚的生物,远看就是柱状的,近看周身有像玻璃裂开的纹路,很美,在海里会发出淡淡的光,但是离开海水就会变得苍白。我不知道为什么中文译本会给出这么可爱又脆弱的名字,或许是形容小说中人与人的关系吧。但其实日语原文非常不留情面,叫,だかつのごとく,翻译过来就是“宛若蛇蝎”,大概无他,而是说人人都会有的那颗为己之心,本不奇怪,但失了分寸,便堕如蛇蝎。 开始的问题有答案吗?或许有,或许没有。取决于我们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如何衡量我们的人生。
《玻璃海绵》读后感(篇二)
我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有种哪里不对的感觉。
有些客串人物——比如开“梅干”店的那对老夫妻,出场得太快又没有足够的交代,作者好像默认我能一下子认出他们似的、但其实他们在主线剧情里突然出现的时候我总是“嗯?”地愣一下、暂停回忆一下、才想起他们是谁。
明明是很家常风味的故事,有些剧情却荒诞得在家常风味的故事里显得很突兀——就好像你点了一份麻婆豆腐,端上来的麻婆豆腐里却放着一块菠萝。
我坚持着读下去,读着读着就突然明白了哪里不对——我是把这个故事当做小说来读的,但其实这个故事虽然用了小说的形式,却更像一个剧本。
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小说和剧本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它们对读者的不同要求。简言之,读小说像是一种漂流,我只需要躺在皮筏子里顺水而下,作者会妥帖地帮我创造好河流每一个拐弯、岸边的每一段风景。我躺在作者给我创造好的故事里就像一个孩子被母亲妥帖地掖进被子里。而读剧本则像是一种翻译——你知道作者不会给你直接的场景描述,你得依靠对话和动作自己拼凑;你也知道作者甚至不会给你描摹人物,你得自己根据对话和动作和偶尔出现的心理提示自己想象人物的样子。
读这本《玻璃海绵》有点像读剧本和小说的混合体,或者说,读这个故事你得假装自己是个电视剧导演,把纸面上的句子在脑海里拍成一部日剧,宫藤官九郎和坂元裕二风格的轻喜剧,类似《四重奏》或者《对不起青春》。有了这种期待,这个故事作为小说显得不太对劲的地方一下子就顺溜了起来:
开“梅干”店的那对老夫妻,之所以出场得太快又没有足够的交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轻喜剧日剧里常见的那种烘托气氛的角色——模块化的、不太重要的、像一个NPC一样偶尔说出一些洞察性的发言、在剧情过于紧张的时候博观众一笑或者在剧情发展陷入僵局的时候成为隐藏的神来之笔。在日剧里这种角色确实不需要特别介绍,他们身上特有的那种“恰到好处的不重要”感和“很有默契的打酱油”感会立刻让观众明白他们承担的角色
“麻婆豆腐里的菠萝”的问题在轻喜剧日剧里也不是问题——比如一本正经的父亲跑去女儿不伦之恋的对象家门口叫门、心里却惦记着跟办公室女下属搞不伦,叫门失败就跑去找之前自己都看不上的女儿的备胎前男友苦口婆心地劝他再努力追回自己的女儿。作为观众我好像非常宽容,但这种剧情如果出现在小说里,我会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鬼东西、然后把书扔出八丈开外。
但如果出现在日剧里,我会看得津津有味,并在编剧抛出烂梗式的人生哲理时一同哈哈大笑。
《玻璃海绵》读后感(篇三)
欲望和理智,哪个能够真正的占到上风呢?这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考验一个人的终极问题。 当我们的欲望表现强劲的时候,我们就可能舍弃所有的廉耻,去从事一些并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但这时理智是否依然发挥作用呢?是否有着把欲望拉回的能力呢?
而如果另外一个人,事事都处于理智之中,把欲望强烈的压制于自己的内心深处,又会表现出怎样的内心状态呢?而这种强烈的欲望又是否能够压制得住呢? 日本作家向田邦子的小说《玻璃海绵》就是以一种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存在于家庭状态的欲望与理智的斗争。作者塑造的两位男主人公就分别代表了欲望和理智的两个极端。在我们的阅读之中,看着这样两个人怎样在自己的内心之中挣扎着,怎样向对方妥协着,怎样化解欲望和理智尴尬的境地。
古田修司,53岁,是公司中层领导,一个“一本正经的实在人”的,而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他内心的欲望也在蠢蠢萌动,他想和公司27岁的宫本睦子搞婚外恋。事情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两个人的酒后失态,因睦子的工作不顺,两个人在沟通过程中逐渐走近,也让修司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修司能够把这样的想法变成实际行动吗?他做了多次尝试,也做了各种前期准备工作,可总有一些意外发生,让他的实际行动无法落实于现实之中,而最大的意外就是来自于自己的女儿盐子。
盐子和另外一个中年男人石泽走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有妇之夫的第三者。面对着这样的一个令人头痛不已的问题,怎样把女儿从迷途之中劝返呢?怎样让恬不知耻的中年男人知难而退呢?修司和石泽也就有了交集,这样两个代表着男人两种状态的人也就有了深层次的沟通,他们之间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也许两个男人之间可以更容易的相互理解,毕竟来自于年轻女人的吸引力,对于这些中年男人来说,有着无与伦比的致命威胁,成为欲望的最直接表达,可是在理智面前,他们能够怎样选择呢?当自己的女儿成为了受害者,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现在宫本的女儿盐子沉沦于其中,成为了石泽的“小三儿”,开始石泽也有着自己的女儿,那么她的未来呢?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这样一部充满了家庭危机的作品,把我们人生中面临的理智和欲望的选择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对于他们的故事有了更为真切的认知,更为明了的洞察,也将给我们以内心的触动。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会控制内心蠢蠢欲动的“蛔虫”,并一边克制一边生活下去。
《玻璃海绵》读后感(篇四)
“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在于会控制心中蠢蠢欲动的‘蛔虫’,一边克制着,一边活下去。”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玻璃海绵》,薄薄一本字数不多,但故事内容却非常丰富,作者通过描写一出家庭群像闹剧,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悉数登场。
这本《玻璃海绵》的作者,是日本金牌编剧,被称作“电视编剧界女王”的向田邦子。
向田邦子曾以3次连载中的短篇小说获得直木奖,成就斐然。以她名字命名的“向田邦子奖”,更是代表了日本至高荣誉的编剧奖。
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却死于空难,享年59岁,非常可惜。
这本《玻璃海绵》也同样是向田邦子创作剧本的小说原著,同名影视由黑木瞳和石原里美主演。
——
本书的开篇,就抛出了一个难题:如果一个墨守成规的中年男人想要出轨,他会不会马上付诸行动?或者说,他什么时候才能从幻想中出来,鼓足勇气出轨?
但是在书中我们看到,每当这个男人要得逞时,就会出现阻碍他行动的事件。就像我们在看影视剧时,时不时出现的“戏剧性”,这种转折在书中随处可见。
原来这就是为影视剧本服务的原著小说,因为这本书不再单纯是一本小说,它的受众读者,也不再是普通读者,而是面向影视导演。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虽然字数不多,但会明显感觉到节奏很快,故事情节很多。
很多的地方直接进行转折,也许也是留给导演和演员更多发挥的空间。
——
再说内容,这本书呈现的主要故事,围绕着一直找机会想要试试出轨是什么滋味的老爸,无意中发现女儿竟然和一位有夫之妇一起租了房子。
老爸的秘密又无意中被女儿男友发现了,女儿男友说的一句话则直指要害:“要说偷偷摸摸玩暧昧跟明目张胆搞外遇,哪个更可恶,我倒觉得半斤八两。”
老爸对女儿男友的态度,从一开始的极度排斥,恨不得上去暴揍一顿,到后来发现自己和他其实是同一种人,区别只是在于他一直在寻找出轨的勇气,而女儿男友则直接就开始了行动。
所以就出现了本文开篇写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本书探讨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欲望,但是究竟是克制心中的蛔虫,还是任由蛔虫四处游走,则是人们面对自己内心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书结局是好的,但留下的问题却是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