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印度放浪》读后感100字

《印度放浪》读后感1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08 22:15:37
《印度放浪》读后感100字
时间:2024-09-08 22:15:37   小编:

《印度放浪》是作者安妮·布什奈尔的游记,她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印度的旅行经历和所见所闻。文章中既有对印度文化的赞美和感悟,也有对印度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印度这个神秘而多彩的国家。

《印度放浪》读后感(一)

Ⅵ.践行G(定量) 天天谈活在当下 知行合一 似乎说出来的那一刻 你就做到了 似乎又变成一个遥远的目标 可遇而不可求 这就是现存的状态 明明活在生命现场 心却在诗和远方 明明在扫描环境的线索 却认为走投无路 每一个时间点都是生命的起点 像是一场穿越太阳系的时间旅行 是否朝着心之方向而动 脚下 在地球的另一端 无论你怎么走 无论是哪个方向 终将到达

《印度放浪》读后感(二)

我以为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如同游记,出乎意料,是一本散文式的旅游随笔。相比于流水账似的旅游攻略,更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来记录旅行。

对印度的了解仅限于几部电影,看到他们的贫穷与落后,但也看到了他们那种肆意的幸福。于他们而言,贫穷与幸福感好像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我觉得他们必定有我们所不理解的信仰。

通过笔者的放浪日记,我看到了印度的真实世界。诚如笔者所写:他们开朗而达观,仿佛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生而为人背负的重担从来也不存在似的。他们偶尔甚至会觉得,自己拥有的幸福好像远远超过了应得的。这正是当下我们所缺失的态度。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印度人那么落魄,可我们幸福感很低。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艰难而行。可单纯地从我们所处的环境,社会秩序,个人拥有的物质基础,已经能满足人的需求了。可为什么我们就是不够幸福呢!

笔者眼里的印度,不只有圣人、善人、老实人,同样有坏人、俗人,他们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现场,都有着各自的面貌。这是一个多样化的充满着乐趣的国度,让人想去看一看:这个物质上虽贫困潦倒的国家,人们为什么都那么快活。

本以为文末会有作者的摄影集,好可惜。很好奇笔者拍下的人头骨,二十几岁的作者真是个胆大的年轻人,开始这样冒险而刺激的印度放浪,让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印度放浪》读后感(三)

几乎所有的游记都离不开“情怀”二字,而这本书就是一个字--浪。

自称“东京的傻子”的作者简直是我见过最“蠢”的游客,好不容易抢来的“宝座”上铺,却因为想看风景跟别人换了座位,结果一路上都是毫无特色的地平线,差点疯掉;不做攻略,到了目的地才拿张地图出来铺在地上研究目的地,引得当地人围观,顺便兜售了几样之前去的国家的纪念品赚点路费;被当地人骗到一个“印度之王”的泥船,结果十卢布一晚的“豪华”房间加大餐却惨不忍睹;去克什米尔想地来一场豪放的徒步(骑骡),旅行开始就付了所有费用,反而领他去的向导和挑夫并没有收到钱,结果只能半夜趁着别人熟睡潜逃。。。哈哈哈哈哈,要是我遇到这些事早崩溃了吧。

看到当地人拉屎的那段笑的我在沙发上引起了一次局部地震。在草丛里拉屎的点点白色的身影就像蒲公英,在海边拉屎的像渔夫。。。

他去印度的理由就是从小到大积累的对印度奇奇怪怪的印象,这跟我毕业之后第一次出国旅行毅然决然的选择吴哥窟的理由竟然一模一样。

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次去印度的文字,主要描写印度这个生命现场,第二部分是三年后第二次去了印度写的,更多的是对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思考,也更有深度。三年的时间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

最后要说一下吴继文老师的翻译太棒啦~

《印度放浪》读后感(四)

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印度是一个崇尚自然的民族,同时又包容万物。为何? 1.神有千千万万个,没有统一的形象,也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只要感受就好。 2.对于事物强烈的好奇心。 3.生活并不存在所谓特定的规则,所以有那么多不统一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在我们生活的角度看来不可领会。 也许,我表达的观点完全错误。那是因为,印度是一个奇妙的民族,像我这样粗鄙的人实在难以参透。 印度是个我难以用正常言语概括的国度,所以另类。 书中印象深刻的记录是: 1.男人一路悲痛的水葬孩子,事后却又可以愉悦的身边熟人交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作者的回答是: 作为一个人,他们仅仅是让自己合乎哭泣这一形式,痛苦的表现也许和痛苦的主体是脱离的。 或许这一切所呈现的是一种非人性的道德,这片荒凉的大地之上,人有限的肉身必须受自然的道德约束,否则便无法生存。

譬如五千年来,祖祖辈辈耕作同一块土地的弄妇常常开口大笑或怒气冲冲。仔细想想,她们的表现多半不能反映情绪的深浅。对这些人而言,喜怒哀乐等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情绪,就好像自然界中的一个个物体。

每一种人与人互动产生的情绪,不过是启动根植在他们潜意识里有如自然般喜怒哀乐的触媒。异即形式……他们将自己服帖地套入喜怒哀乐中加以表现。因此,他们感情的表现不像发达国家的人们那样私密,一切都只是形式。

他们只在形式容许的范围内呈现自我,除此之外的个人情绪……其实是看不大出来的。因为在荒凉的大地上,若非如此无法存货。

这是作者对这无法理解的行为所做出的解释,但我感觉,这个解释是不是也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淳朴,贴近自然。但这又是不是像没读过书的淳朴人普遍会做的那样。换一个方向,假如他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那么他所表现出的行为是不是就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作为了?所谓教育的普及,又像是规范意识的输入。

2.还有个印象深刻的情节,便是作者对某个大腹便便的印度官员的描写,在印度乡村常见的印度官员形象。

自我粗鄙的见识实在难以解读神奇的印度,假如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作者眼中70年代的印度,如今已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

50年的大跨度,或许早已今非昔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印度放浪》读后感(五)

旅行有很多种方式——天地辽阔无法一日走遍,人间百态也无法轻易看尽,你要选择如何前进?当巨大的陌生感扑面而来让人无处遁形,时间距离国别等概念就会变得平面,变得模糊,变成一个个无足轻重的标签,而真正入侵到旅行者五感之内的,是脚下这片土地所供养的原始生态环境,和长久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与信仰。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旅行的过程会是一个不断吸收和不断释放的过程。像一座在季节轮转中缓慢生长的果园,新鲜的风吹来,带来远方奇异的花粉,吹落枝头干瘪的果实,土壤中埋藏的元素悄悄发生着结构性改变,偶尔也会有不认识的昆虫进来踱步观览。旅行前积攒在内心深处的焦虑、困惑、狂妄自大,或任何卑微浅陋到即便是本人也无法正面承认的情感,一律都可以倾泻到旅途中某处足够宽容的停靠站,让人勇敢地将身体由内而外重新剐净成单纯懵懂的模样。

“大概走了有一个钟头吧,肉体的抵抗和外部的压迫达到一种均衡。我的心情变得非常轻快。每走一步,都感觉自己身上所有的精神衍生物、多余的情绪和不必要的思考被尽数埋葬在尘沙之中。这时的沙丘看起来极为庄严,凛然不可侵犯。”藤原新也在他的《印度放浪》里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年轻的日本小伙子独自踏上远行的旅程,印度是他的第一站,也是他此后多年“放浪”在外的起点和初心。翻遍整本书,几乎看不到他使用“旅游”、“观光”、“游览”这样的字眼,他只是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踏过印度这片热土,踏过当中每一个圣洁抑或肮脏的角落,用自己的双眼去探寻不同的生命在这个秩序迥然的社会里,不同的存在状态。很难将“舒适”、“体面”这样的形容词和藤原新也的旅途联系起来,他上路的主要任务也不是为了享受——如果大胆推测的话,抽离了陈旧逻辑的独特质疑和真挚共情才是他贯彻旅途始终的大事。

“为了不做一只无知无觉的田鼠,为了逃离速度与效率的绑架,为了更加清楚地看见自己,为了找回生命中逐渐丢失的热——我开始一场不顾一切的放逐和流浪,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旅途。”本书以“放浪”来命题很是恰当,行迹无拘、放浪形骸,蓬勃的生命力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带着印度火辣骄阳的温度和奇异香料的气味,让人不由自主想跟随藤原新也的脚步,走向印度更深处。在摩肩接踵的火车站台上,像打仗一样狂奔着争抢一个狭窄的铺位;一场沙暴过后,在普什卡的避难所里发现了满墙古老的壁画,可能无名的创作者也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的画作会在偶然间获得一位陌生人的欣赏;尝试去了解印度当地苦行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信仰,最终发现他们其实是“充满魅力的乞丐”;参加印度人的火葬仪式,在恒河边亲眼见证裹着白布的尸体被火舌舔舐成黑炭般的碎片;从外地旅人的角度认识、分析印度教,发现它“是荒凉大地上培育出的道德,是被自然所影响的律法之具象化,也是对所有实存之物的宽容”……

藤原新也对印度的认知和书写是三维立体的:他写自然,从脚下的土壤写到头顶的天空,从一草一木写到牛羊野狗;他写人,有趣的印度人和无趣的印度人,做官僚的印度人和做乞丐的印度人;他写印度生活,从生育到死亡,平凡无奇的谋生方式或是不期而遇的浪漫瞬间——所有这些内容,大部分是美的,但也有少数丑陋的,甚至是可怖的。“印度是一个立刻可以看穿你虚伪作假的地方。怎么说呢,这是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截然分成左右两半,一边表现出高贵,一边表现出愚劣的、洁癖得近乎不可思议的人们居住的土地。带着有右即有左这种二元式宇宙观或生活观来到印度的人,会强迫自己变得更洁癖,即使诚实无伪还是要彻底坦白,因为看起来真实的东西也会变成一种欺瞒。”现实如此,处处鲜明的对比,既无情,又迷人。

在《印度放浪》书后附录中,藤原新也坦白自己曾在印度品尝过人火化后余下的骨灰:“这个体验对我是有好处的,让我自然而然地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尝过火化后的骨灰,又变回原来的自己。”很简单的描述,简单到像是在说“今天喝了一口水”一样。他没有具体解释这种冲动从何而来,但放在“印度放浪”这个前提之下,我竟然觉得把这件足够荒诞的事接受下来也没那么困难。就骨灰而言,它没有相貌、没有表情、没有情感,如果笼统将之抽象来看,可以直接回归到“生命”这个庞大的概念上,它是生命存在的痕迹,也是生命终结的纪念。藤原新也不止一次提起:“印度是一个可以目睹生命现场的地方。大自然中的生命带着各自的强烈个性,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我很喜欢“生命现场”这个表述,直白而又生动,众生万物熙熙攘攘,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紧紧抓牢这片热土,从中汲取勇气力量,也从中学习如何纵欲、如何渡厄。从这个意义上审视生命,大概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产生一股体验“放浪”的冲动吧。

读《印度放浪》,可能和读普通的远行游记有很大差异,相比于对异国他乡风景名胜的细致描写,它更着重于捕捉作者在陌生环境里随“意识流”波动而产生的情感碰撞和灵感闪光。这与印度本身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特质也大有关系:“深植于印度庶民生活的文化艺术,既有这类纯净无垢的诗歌,又有文化链末端不乏政治色彩的东西,缤纷多元,有多少类人就有多少个面向。印度不是只有阿旃陀壁画或泰姬陵,石块一样散落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作品,自有它们独特的趣味。”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木心先生在《琼美卡随想录》里写下的一段文字:“登金字塔,埃及属于我。彳亍拜旦隆的八柱间,雅典臣伏在我足下。小坐巴黎街头咖啡店的椅子上,法兰西为我而繁华。那胡夫法老,那伯律柯斯,那路易十四,都不知后来的王者不烦一兵一卒,长驱直入,笑谈于深宫、要塞、兵家必争之地,享尽风光,扬长而去——旅行家万岁!”旅行家昂首阔步从远方而来,怀揣着殷切的期盼与里程数带来的荣光,成为一座座城市、一处处名胜最虔诚的造访者——他们实在是幸运的,不费任何力气就能坐拥千百年流传下来那活生生的历史与美景。

由此可见,旅行是没有定式的,可以“放浪”,也可以“荣享”,但其本质核心是相同的——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尝、用双手去触碰、用双脚去丈量。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前往更广阔的世界,渺小本身的意义才有机会得以实现,如水汇于海、木生于林,个体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融为一体,那广阔背后的生命力,才会源源不断注入这一份珍贵的渺小里。

《印度放浪》读后感(六)

藤原新也在20出头的年龄,就把自己抛掷在了大地上。他端着相机,出日本,大脚踏上印度、西藏,那些尚处于前现代的,文明不曾过载的地方。

他在印度旅行,不带攻略,更无导航,他的游览方式深受一位苦行僧影响。他曾在接近高原的悬崖边,迎着刺骨寒风,站了很久,对藤原新也解释,“我刚刚变成那阵风了。”第二次造访印度造访印度,他带着这句话上路。一边尽可能反思和剔除旅行之中的虚伪与荒诞,一边寻找旅行的意义。“每一次踏上旅途,我总是更清楚地看见自己,以及多年来自己所熟习的世界之虚伪。……自然就是道德本身。……不拘善恶,一切都是美好的。我凝视这一切,捕捉当下的真相……并让他们原原本本印在自己身上。”

他把自身也化作一个镜头,糙厉皮囊向风尘打开,向粪便,野生,风俗和原始打开。影像艺术、民族志和形而上,在他这里,都消解了书面定义,由他敏感的经验世界重新筛簸、捏塑。他是迎风而立的耳朵,是可以变换焦距的眼睛,是珍藏了多年味觉的口腔,是探在空中,随时捕风捉影的神经末梢……

他的敏感,诗性肥硕,匪夷所思。

“只要那些风景里有野玫瑰的香气之类湿度的刺激,诸神的造物便都会富于一种幽默。”

印度放浪。放浪这个词真形象,一个旅人扯开两脚,以大喇喇无牵挂的态势信步而往的潇洒。他不只用脚,也用青春最好的10个年头,放浪而去。对于没有去过印度的人,对于去过印度而没有在这片土地委蛇放浪的人,《印度放浪》中的印度都不太一样。

因此,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而是藉由旅行,打开感官五内,向大地索解世间种种真实的体验实录。人与大地合二为一。他在试验他自己。

这是建筑在感官印象上的印度。

他不只用眼球、他用发肤、毛孔在感受印度。

“这个年轻人似乎败给了什么。他很可能败给了太阳,也败给了大地。他败给了人,还有热。他败给了牛,败给了羊,败给了狗和虫。

败给了脏东西,败给了花。败给了面包,败给了水。败给了乞丐,女人还有神。败给了恶臭,声音以及时间。他败给了包围在他周遭的一切。”

这是极端经验下的印度。

他在荒漠中行车的巴士上体验过突如其来的沙尘暴。

他在沙漠中独行时因为疯狂想念雪碧,如面死神。

他在水葬和火葬现场逗留,和印度的哲学正面遇见:万物必将归一,而死是生的起点。“很快,视野中活着的,和死去的,已经难以区别。在一切流动着的事物背后,我看到了那朝印度洋铺展开的,茫漠荒凉的海域的尽头。”明显是带着青春客游人的诗眼在观景,和现实隔开了空间与思绪上的距离。火葬一章,全是断章,模仿火苗闪耀不拘的样式写成。白衣少年被选作丧主,剃发,裹上白素,点燃柴堆,撒香料,绕败,把骨头抛进恒河,断章连接了这些神秘沉静的仪式。他在火葬场附近逡巡,搭乘运载非正常死亡的小船,他转述现场一切和死亡阴影无关的细部,载尸船上转瞬即逝的气味,漂浮在河道中的死者容颜之美,劈柴和敲击头骨的火化工,以及尸体受焚时喷溅的便液。

他尽可能通过身体来穷究这些经验的原委,直到掂量出印度教的分量。“凝视地平线即是印度教,捡起散落身边的石砾、岩块之类的东西观察,技师印度教……亦及旅行,是印度教……尝试歌咏、嗅闻、描绘、静观、抚触甚至嚼食一朵花,穿衣、裸身、看、不看、存在……这一切一切,全都是印度教。”

这是面孔奇特的印度。

他所注目的多是挣扎在生存线左右的小人物,灰褐的色调,虎虎的生命能量。

初入印度见到的第一个面孔是火车站的搬运夫,“身材矮小的他隐没于众人当中,只有背包像妖怪般漂浮在人群上头,蹭蹭往前窜……他的灵魂已经稳稳地站上车门,肉身正昂然越过众人,宛如跃上黑色脱缰野马的战士。”藤原新也特别善于把人物嵌入取景框,从拥挤的印式车站中提炼出寡与众、瘦弱与蛮憨的张力,像职业画评人,他拥有从寻常笔触中看到灵魂的本领。

以及旅馆里的服务生,整日忙碌却不得法的少年帕尔,新也细腻地捕捉这个灰色小角的一点无害的娱乐,黄昏时登上楼顶,举着木头枪,射击群鸦,他的背影透露着某种难以言传的动人特质,他“发出的童稚嗓音传达着清澈已极的美”,和杀戮无关,纯粹只是少年与闲暇相遇,所还原的生命本美。

嬉皮士,是藤原自觉的对照者。他自称遇到嬉皮士,会被无法克制的自卑感围绕。因他们才称得上奋不顾身的放浪人,而他自己不过是要借拍摄和写字以自明。借此,他探讨了现代人如假包换的虚伪。

他欣赏未经文明的精致保护,曝露于风沙的壁画,作者是拉吉普特末裔战士。他在普什卡村躲避沙尘暴,偶遇这位末裔在身份凋敝,转做画师后留下的画。这样未经保护暴露在沙尘中的无名画作,扑拙传神,生动到“仿佛可以看到他作画的手”,“不会给人权力的横暴感”。

他敬服猎鸭为生的猎手,以马克吐温一样勾人心魄的健笔,再现狩猎过程中戏剧性的反转。“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这一切。大概是五十米高的上空吧。浓雾让视觉失去了距离感,眼前的景象好像是从自己薄薄的眼皮上滑过似的。那仿佛是极遥远的彼方,和这个世界完全隔绝的他界发生的事。不管怎么说,就是,超乎想象的……美。我们只能静静目送鸭群飞过微明的天空。”狩猎者全神贯注等待时机,为了省钱,他只能用掉一发子弹,所有的追逐较量,都只为一枪毙命,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赚取微薄的一二卢比。《鸭》是书里最有小说品相的一篇,我一读再读,却不减惊心的程度。

他赞美在酷热的天气下和生存作战的养牛少年,“这个王八蛋,简直太帅了。”

他讨厌小镇上装腔作势关心政治的小官员,他厌恶他的身份及至他粗鲁的吃相和刺激的滋味。“就像把印度这一整个馄饨世界直接抛进嘴巴里一样。”同时,以写吃来写人,颇见刺贪刺虐,见微知著的笔法。“于是执事必须撑长他的下颌来贮存更多的唾液,很自然地就形成一种抬高下巴看人的姿态。”顺带写了印度食物滋味之烈,令人读之掩鼻。

这是在乡居生活中的变与常的印度。

像不拘行程表、丈量大地的冶游人,新也在不设期限的行程中也安排了大段留白,度过了既投入又局外的乡居生活。投入保证了我们可以透过他的眼,看清乡居生活的细节;局外又保全了这“看见”的清晰度。《黑鸢》就写了他在普什卡村居住的经历。“要是一件晾干的黄色纱丽被风吹走……你会看到一个大婶慌忙从闲聊的人群中起身,大声嚷嚷着追着纱丽跑。几只乌鸦被大婶的声势吓到陆续展翅高飞……天空蔚蓝。”

他反思这种旅居生涯的变与常,即便是他乡丽景,日复一日的观望也会陷入审美疲劳,这时,他会从寻常中发现新的震惊。我第一次读到这样满含深情讲述如厕经历。

“我跨在亘古的暗黑智商,突然有一种始祖鸟展翅的错觉,生蛋后三秒,底部传来砰的一声。我感觉出自己把新生命的先兆丢尽了漆黑的地底。我仿佛置身四方涌入的无尽光明中央,正对着一片茫漠混沌生蛋,一只接一只,仿佛自己就是全宇宙生理机制具体而微的表征。”

当旅舍里厕所旁边干枯的盆花开出两朵娇弱的“徒然花”时,他告诉自己,该重新上路了。再度出发也充满了探索的随机性,他拒绝地图提供的全知视角,只是站在去路上,把视野所及变成脚步所往。在热气氤氲,前路未卜的南亚次大陆上,他迷失了方向,整个人几近昏厥,然而这次经历却给他带来了新经验。市井人声消失,背后细小砾石崩解的声音无限放大,当一个老者接过他的望远镜,第一次透过镜筒观世,似乎也看到了新的奇迹。老者没有对他“感觉怎样”的提问作答。沉默是对震惊最好的回答。

“How do you feel?”

在终章,作者抛出了这样一个无解之问。整本书也从未做过正面回答,却把“放浪”的体验碾开在字里行间,铺张成一些文字版的影像。

在后来的《东京漂流》里,藤原新也批判了消费主义对文明造成的扭曲,作为参照的,正是记忆中作为文化原乡的印度。生和死的合一,面孔和灵魂的健康,自然和文明的融洽,构成了他在现实面前的乡愁。

追读两本书,忍不住对背后的作者道一句,“这个家伙,真是太帅了。”他既不单纯是一个摄影师,不单纯是游客,不单纯是嬉皮士或作家,他是文明规则的质疑者,游荡在过去的乡土,挑剔看向未来这场沙暴,他用镜头看,用裸眼看,用生命替当代反省。他的优点在于他不借助一切理论却可以横空出世的深刻,以及这种深刻没有写成声讨,而是化在如诗如小说的叙事语中,他只提供画面感,正既是摄影师的机智,更是观世者的用心,如果大地也有感情,不需要读解,但需要看见。

《印度放浪》读后感(七)

列一份旅游清单,你一定不想去的国家有哪些?印度是不是最矛盾的一种存在?就如同它自身散发的神秘与混沌,让人不知所措。

事实上,印度就是这么与众不同,没法用任何常理解释,就像恒河的水,成为了最肮脏的纯净圣坛,浮尸遍布与沐浴净身,在晨曦与日落间构成了一幅既庄严又诡谲的画面。

由于惧怕与不安,印度,可能不会出现在很多人的旅行清单中,不过,好奇和探知之心,却会让一些人想要打开视野的天窗,那么不如让我们通过那些先行者的眼界去窥看一二,比如小了妹尾河童14岁的日本学者藤原新也,也是在20来岁的时候就孤身跑去印度游历,写了一本《印度放浪》的书很是有意思,话说,日本人还真的是对印度情有独钟呢。

©Milind Mulick

搭上一辆旧得快要散架的老巴士,从西巴基斯坦进入印度国境的时候,已经是八月末了。我遇上的第一位印度人独自端坐在远处的红土上,那里离国境不远。他那幅样子突然吸引了我。

“他是不是在做什么我想不到的事呢?”我边想边气喘吁吁地快步走过去一瞧,才发现这个男子真是名副其实的无所事事。他唯一做的,就是一心一意、不思不想地坐在那里。那是东京的傻子和红土地上的傻子最初的邂逅。

巴士大约走了一个钟头,前方突然出现好大一坨黑黢黢的东西。阿姆利则到了。如果你以为一个市镇仅仅是由居民、房屋和车子组成的话,那就错了。在阿姆利则,马车也好,牛、狗、猪、羊、猫也好,一切仿佛从泥土里硬生生冒出来的动物,无不是和人类一样在路上昂首阔步;把它们全部捏揉在一块,就变成阿姆利则黑黢黢的一坨了,和东京有如灰色棺椁的街道不同。不仅如此,这座城镇确实呈现着一种“空无”的况味。这就是我对印度城镇的第一印象。

©Milind Mulick

印度的城镇可以只用一个“吵”字形容。首先小孩子都精力充沛,一有机会就又叫又跳。其次是看起来比人还多的三轮车在路上争先恐后、彼此碰撞,要么互相叫骂,要么把喇叭按得叭叭响,要别人让路。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人们动不动就拿出运动会上用的大喇叭,把音量开到最大,发出刺耳的破音也丝毫不以为意。

其他城市不一定如此,但新德里及一些城镇流行放一种声音极大的冲天炮,尤其是节庆的时候,半夜三点窗外还砰砰作响。

一些看起来没吃饱饭的小孩裤袋里装满了冲天炮,炮仗在空中爆炸的时候,他们跟着发出各种奇怪的叫声,开心地跳个不停。

如果把这些小孩带回日本,一定会有很多人觉得他们不幸;事实上,这么想恐怕是多余的。他们绝对不会认为这样的自己有多不幸。融入印度的人群你就会发现,他们和其他地方的人过着一样的生活,也同样有他们的幸福。

©Milind Mulick

要贴近印度的庶民生活,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去搭三等列车,因为那就是印度市街的缩影。至于会不会有奇怪的动物出现——从大都市的车站出发的列车是不会,但中小城镇车站的站台上就有牛或猪;狗会跳上车厢找剩菜剩饭,牛也会把头从窗外伸进来。

遇到脾气不好的农妇,如果突然有牛伸舌头过来舔她的食物,她会毫不迟疑地拿起拖鞋,劈头就打。老鹰从人手中掠夺食物的场面,在这个国家也绝不稀奇。

有过一次惨痛的经验以后,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要把食物摊放在窗边。

遇到需要连续搭两三天长途火车的时候,带着许多大件行李的乘客总是在车门口争先恐后、相互推搡,我根本上不了车,偶尔也会从窗户爬进去。为了抢到一个木板硬座只好厚起脸皮,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

©Milind Mulick

印度的火车经常在不该停车的地方突然停下来。尽管如此,它还是会准时抵达终点,让我十分费解。难道设定时刻表时就为火车的晚点打出了富裕,或者这根本是印度政府的德政?

实际上,三等列车上不买票搭霸王车的人相当多,他们趁火车在不该停车的地方停下来时上车下车。他们搭得理直气壮,还常常跟买了票的乘客争抢座位,倒也没见过谁冒失地对他们说“老兄您又没买票”。手上有票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印度人似乎没有这种观念,与其相信一枚纸片,他们宁愿相信自己的两条腿。

这么说来他们也许都不太乐观喽?事实又并非如此,他们开朗而达观,仿佛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生而为人背负的重担从来也不存在似的。

他们偶尔甚至会觉得,自己拥有的幸福好像远远超过了应得的。背负着超量的不幸或幸运的人,总是散发着一种滑稽的气场。一般说来,拥有过量的幸福以至于充满滑稽的人,胃的消化能力都不错。印度人的食欲相当可观即是明证。

©Milind Mulick

印度人用的锅、釜之类的厨具,全都黑得像好几辈以前的先祖传下来的一样。它们也都很像印度食物的颜色;肚子饿的时候,单看到那锅釜都会激起食欲。想知道最能激起人类食欲的颜色就去印度吧,不拘具体地点,看看那锅子里面咕噜咕噜滚着的东西就知道了。

一开始你会觉得那汤汁好像水沟舀上来的脏水,可是吃着吃着,就会发现这是食物最理想的颜色。其实,印度的食物绝非不洁。让保健所的员工拿试管去检验大肠杆菌的数量,说不定比东京的食物含菌量还要少。印度人喜欢将食物烧烤或炖煮到偏执的程度,以至于教人认为这是对苛烈烧炙他们肌肤的阳光的一种报复。

©Milind Mulick

至于用餐方式,如果说西欧繁琐的餐桌礼仪是人类对食欲感到羞耻后的产物,印度的用餐方式就处在它的对立面上。这里的人们一屁股坐在泥土地上,徒手抓取同样放在泥土地上的黑漆食物大嚼特嚼,简直就像熊在进食。

和西欧人不同,这群东方人在食欲面前将人的本性表露无疑。走进印度的餐厅,无论吃饭的人身份多么尊贵,你都不会觉得他是庄重的。

接下来,吃了当然就要拉,但多数下层百姓家里并没有厕所;他们利用大自然解决自己的小东西是常有的事。一早自车窗外望,总会看到绿意盎然的野地中点点蹲着白色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那些白色身影,就是办完大事饱吸清新空气的人们——若要如实形容,他们就像散落野地的蒲公英。

©Milind Mulick

旅程满两个月的时候,我在喀拉拉邦一个名叫奎隆的城市西部、椰子树一望无际的海岸漫步。许多渔人蹲踞在海浪拍打不到的地方,静静凝视远处的海面。我好奇印度南部能捕到哪些鱼,于是向他们走过去,没想到有人挥挥手,示意我“别过来”。我的脚步声又不会把鱼吓走,不要那么小气好不好——抱着这种心情,我继续向前走,不料他们更加用力地挥手“别过来,千万不要过来”。到底在偷偷钓什么稀奇的鱼种呢?这让我更加好奇,干脆无视他们激烈的手势,一口气走到离他们两三步的地方,然后我就不知所措了。

他们手上没有钓竿、鱼线。他们和野地里的点点人影在办同样的事,正专心呼吸南印度洋吹过来的海风。我一面祈祷他们不会太快办完事,一面拔腿就跑,在永无止境的沙滩上拼命飞奔。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印度人穿的衬衫下摆特别长,因此他们这么做并不会有碍风化。另外,我以为是放钓饵的罐子里,装满了事后处理用的水。

一个人类再寻常不过的行为,却会像熊、蒲公英,或渔夫……我想这是拜印度丰饶的多样性所赐。我们的排泄行为往往是单一的,实在太无趣了;除了独自在厕所对着便器努力,你还能怎样呢?然而在印度看到的场景,一定难免让人跃跃欲试。

©Milind Mulick

在路上晃荡了三个月后,从日本带来的两双人字拖已经磨损得差不多,不过赤脚久了脚底长了茧,倒也不用买新拖鞋。日子就这样过得越来越自在、洒脱。这时我遇到一位赤脚的印度人,还和他有了一段奇妙的对话。

其实就是很寻常的事,他全身只着一件丁字裤,从对面摇摇晃晃走来。皮肤因日晒黑得发亮,肩上扛的一根木棒上垂挂着一包破破烂烂的东西,是他仅有的财产。他的脚步飞快,擦肩而过的时候,亮闪闪的健康气息扑面而来,完完全全地征服了我。他身上散发出比冠军拳击手还要强烈的一种压迫感。

我回头看他。那时的我也是一身褴褛,只有挂在胸前的相机闪闪发亮;这副诡异的模样似乎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在远处招手示意我过去。湛蓝天空下,来自一个皮肤黝黑、仅着寸缕的人的招唤可不那么有趣。说不定他会说“把你胸前挂的奇怪首饰拿来给我”之类的。但总之,我在他面前站定了。

©Milind Mulick

他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起来……嗬,看来真是在打相机的主意,这家伙……

突然他捡起身边的木片,在地上划了起来。看起来是在写字。难道他是个哑巴?

他写下的一行字非常难以辨认。

WHAT YOUR NAME ?大写的英文字母,却弯弯绕绕,写得像印度文,文法也不尽正确。

“你叫什么名字?”

我足足花了十五分钟才认出这些字来,心里还忍不住纷乱地想着“这家伙肯定想要什么东西”“他问我名字一定有什么目的”。我看着他,他依旧灿烂地笑着。

“这家伙从刚才到现在笑了将近二十分钟,只为了知道我的名字。”

于是我在他那行字底下写了我的名字。

Shinya Fujiwara

然后我也朝他微笑。这时他更是整张脸都笑逐颜开,接着嘭地拍了一下我的背,用眼神跟我说了再见,再次快步向前行去。

我愣在那里。没多久回头一看,他的背影已经小如米粒。我于是将碍手碍脚的相机丢下,跳着脚大声喊叫起来。

WHAT YOUR NAME ?

WHAT YOUR NAME ?

既聋又哑的一根黑炭消失在蓝天之中。

编写 影随茵动 正文部分节选自《印度放浪》 图片来自印度插画家Milind Mulick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