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之神》是一部关于电影市场的纪实性作品,讲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和发展,以及票房竞争的残酷和不同类型电影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各种电影公司、导演、演员和影片的深入采访和分析,作者揭示了电影产业的内部规则和运作机制,呈现出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票房之神》读后感(一)
去了外面的封皮,书脊上没文字。外封建面设计太粗暴了,票房之神放那么大,有人会因票房之神四个字买这本书吗?不知道豆瓣为什么规定必须140个字才能发。这么死板教条 真是无语。一个好莱坞商业片导演的个人传记,读者能凑到140个字吗?我看不一定吧?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像梦,人工智能这个电影很超前。另外就是科恩兄弟的电影很有趣,看完大地惊雷我也很赞赏,再就是大卫林奇在双峰镇营造的氛围和音乐都很有意思
《票房之神》读后感(二)
约瑟夫·麦克布莱德(Joseph McBride),是美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传记作家、编剧、旧金山州立大学电影学院教授,从1972起开始研究斯皮尔伯格及其电影,被誉为“斯皮尔伯格研究的教父”。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着实是被它的厚度吓到了,我本以为这本书中会有很多的海报和电影拍摄现场的照片,但是并没有,本书基本上都是文字内容,看起来着实是有点枯燥。我个人认为,如果本书中能增加更多的照片,剧照或者拍片现场的照片都好,再进行一些讲解会更好,因为对于任何一个电影导演来说,电影本身更能代表这个人的性格,比任何文字都来的更有力量,他们会把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埋藏在他的电影中,等待着大众去发觉。而在这样一本介绍电影导演生平的巨著中,缺少这一部分就感觉少了一些灵魂。
我看的第一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是《头号玩家》,在VR刚刚兴起的时期拍出这样一部科幻感满满的电影,加上电影院大荧幕的铺排,使得这部电影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虽然对于斯皮尔伯格的大名一直有所耳闻,但是这是第一次真正的去接触他,认识他。虽然有人说这部片子是他所有影片中的中下等作品,但是我还是很喜欢。于是我去补了老爷子的其他作品,每一部都让我耳目一新。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他的电影风格可以如此多变,但是每一部又都带有自己独特而又统一的风格,我认为这一点是很多电影人所欠缺的。
本书作者从斯皮尔伯格的童年时期入手,以时间顺序去讲述斯皮尔伯格电影的拍摄和成就,其中采访了斯皮尔伯格的亲戚和朋友共三百多人。我认为本书不能算是权威的的斯皮尔伯格传记,因为这本书是非官方授权的,斯皮尔伯格表示他的传记他会自己进行创作和出版,所以在这本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经历了一定的阻挠,这些阻挠主要是来自于斯皮尔伯格自己,如此看来,本书的可信度确实会降低一些。但是相应的,这本书的优点也正在于此,在一个陌生人面前而非斯皮尔伯格本人面前讲述对于他的看法,会更自在一点,可以看到斯皮尔伯格身边的人对他真实的评价,这个是本人做传所无法完成的,自传的主观性会更强一点,相较而言而这本书则会更加客观。
《票房之神》读后感(三)
读约瑟夫·麦克布莱德的人物传记《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的缘起很简单,因为在上周末自己在看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作品《辛德勒的名单》之后。突然间便有了想要去了解一下斯皮尔伯格究竟是怎么样一种人的冲动。 其实在讨论或者研究斯皮尔伯格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时候,我想我们不能够忽视的是他的父母在其中的作用。斯皮尔伯格的第一部电影《火光》上映的时候,他17岁。电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被誉为电影界的天才神童,但是是谁给了他这样的一片土壤呢?要知道同龄的孩子们此时还在为那些枯燥无趣的物理化学公式而头疼不已呢?儿时的斯皮尔伯格除了表现出对电影的浓厚兴趣之外,对于按部就班的学习却兴趣乏乏,他的母亲莉亚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容忍,她允许斯皮尔伯格装病来逃避去学校,以便他可以在家中安心的剪辑自己的电影,他的父亲也会为了他去做化学实验,以便可以交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斯皮尔伯格拍电影的时候,他的父母不但会为了他去设计微缩布景,布置灯光,莉亚更是会装扮一番,成为儿子电影中的一名群众演员,就像是莉亚说的,我们真的在努力为他工作。虽然在面对斯皮尔伯格学习时,他父母的做法有着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在面对儿子的兴趣的时候,他们充分给予了尊重、帮助与理解,我认为这是极为重要的,假如他没有如此开明的父母的话,斯皮尔伯格即便再有制作电影的天赋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吧! 1968年,斯皮尔伯格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学业,签约环球影视,成为一名导演。只不过,这时候,他只是一名电视剧导演,而非电影导演。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被卷入了一台巨型绞肉机。对此,我的理解是,在此之前,不管是他拍《火光》还是《安培林》,都是在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将自己想要拍的东西展示给大众,而不必去考虑票房,但是在成为职业导演,成为别人家的加盟者之后,他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为自己的东家战斗,为票房而战斗,这就像一台巨型的绞肉机,把一个原本纯粹无比的年轻人搅得粉碎,然后再造。或者,这也是一种告别吧! 不管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似乎都存在这样一种歧视链,拍电影从来懂看不起拍电视剧的,对于年轻的斯皮尔伯格同样如此。22岁的新秀导演,接到《夜间画廊》的拍摄任务的时候,应该是有些不怎么开心的,毕竟他想要做的是电影导演,而非电视剧导演,好在有他的朋友谢恩伯格,他接受拍电视剧的命运。当斯皮尔伯格功成名就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的时候,尽管他讨厌电视媒体,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他拍过的视觉效果最突出的作品了。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女主角是成名已久的琼·克劳馥,这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传奇巨星。斯皮尔伯格与琼克劳馥的合作应该还算的上亲密无间,在这部电视剧中,我想斯皮尔伯格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不是以后这部剧反响有多么的好,而是在拍摄期间他与琼·克劳馥之间发生的一段小插曲。 琼·克劳馥在剧中有一个镜头,是说自己拆掉眼睛上的纱布,重新看到世界被吓坏的一幕,这是电视剧中最重要的一幕,但是自己却拿不准如何去表现,她请求得到斯皮尔伯格的帮助。但是在拍摄之前,斯皮尔伯格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琼·克劳馥的求助,另外一方面是制片方要求尽快结束拍摄的强制要求。在面对琼·克劳馥哭诉之后,斯皮尔伯格将制片方的要求置之不理,一遍又一遍与琼·克劳馥一起排练,拍了一条又一条,直到琼·克劳馥满意为止。这在斯皮尔伯格几十年的导演生涯中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插曲,但是对于新秀导演斯皮尔伯格来说,他的意义却非同一般,从此,他便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导演要为演员负责。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做到却很难。让人庆幸的是,斯皮尔伯格做到了,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始终如一。 约瑟夫·麦克布莱德《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堪称是一部斯皮尔伯格的百科全书,在这部传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热爱电影的天才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的从稚嫩走向辉煌,走向票房之神的。读完了这部传记,我们便也能够明白,为什么说斯皮尔伯格并不打算去触碰观众的钱包,而是想要触及他们的内心了!
《票房之神》读后感(四)
这本600多页的斯皮尔伯格传记从他的出生一直写到1997年。首先说一下本书作者瑟夫·麦克布莱德,他是一位自由传记作家,所以当他凭借自己的兴趣想要写这本传记并为此搜集材料时,他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阻碍。斯皮尔伯格的助手就明确告知他:“史蒂文计划写一本自传,请将您的回忆保留给那本传记”。而斯皮尔伯格的很多亲戚朋友都被告知不要接受这位作者的采访。但是这位作者仍然排除万难,采访到了斯皮尔伯格的父亲以及其各个成长阶段的邻居等。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但对斯皮尔伯格的生平做了梳理,通过侧面采访使读者了解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及观念变化,而且几乎对于这位大导演的每一部电影都作出了影评似的分析和评论。因此通过这部作品可以使读者能够这位大导演本身及其作品获得一个非常立体和具体的了解。
斯皮尔伯格是一位电影天才。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担任起家里的摄像师,17岁时拍摄出了第一部电影《火光》。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他的父母对他的影响。虽然斯皮尔伯格在成年后因为缺少陪伴及父母离婚等问题一直对父亲心存芥蒂,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斯皮尔伯格成年的成功离不开父母对他自小的支持及潜移默化的引导。他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工程师,他在斯皮尔伯格的早期拍摄中提供了许多道具及技术支持,并且经常给他当演员。而斯皮尔伯格的母亲热情外向的性格也给了他很多安全感。然而欢乐的一切在父母离婚、父亲再婚后就立即崩溃了。再加上父亲对他的职业选择并不支持,两人关系一度僵化。斯皮尔伯格认为父母离婚的原因就在于父亲沉浸于工作而忽略家庭。因此在他后期的电影作品,比如《第三接触》、《世界之战》中都会看到不负责任的父亲形象。直到1998年斯皮尔伯格凭借《拯救大兵瑞恩》获得奥斯卡奖时他才拥抱了多年公开不和的父亲。
《拯救大兵瑞恩》
此外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也是他对自己犹太人身份的认可过程的见证。有影评人认为斯皮尔伯格最初的作品一直避免涉及到内心想法,而只制作一些类似小孩子玩具的幼稚作品。比如《第三接触》、《E.T.外星人》、《人工智能》、《大白鲨》等。这些作品是斯皮尔伯格对自己从小的科幻梦想的一个实现。但是很显然这些作品并不能符合奥斯卡奖的要求。而且他承认自己确实一直在逃避犹太人身份。从小他们家就不断往美国中产阶级聚集的社区搬迁,而逐渐脱离犹太人社区。他们渴望这个身份被忘记,迫切希望融入大多数人之中。但是随着1993年的《辛德勒的名单》、《幸福终点站》、《慕尼黑》等影片的出炉,斯皮尔伯格终于敢于直面社会问题,而且非常勇敢地介入其中。
《幸福终点站》
斯皮尔伯格从一个特立独行的熊孩子,变成21岁便闯入好莱坞的电影天才,到两次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再到梦工厂创始人。他不断在成长,不断地认识自我、发掘自我。
《票房之神》读后感(五)
人物传记是我们普通人学习传奇人物的经验,提升自身眼界最朴实最经济的方式。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我们从名人身上汲取营养的同时,也是在观览世间百态,体悟另一种人生。
《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便带领读者们见证了著名百亿美元票房导演斯皮尔伯格的60年电影之路的台前幕后。这位已经3次打破世界影史票房纪录,5次摘得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的著名导演始终坚信应该欣赏的是电影本身,以及电影本身想要传达的东西,并且希望通过电影来触碰观众的内心。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比如《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不但承包了几代人的记忆,也让电影发烧友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位“票房之神”内心中始终保持着孩提时的那份童真。
本书的作者——“斯皮尔伯格研究教父”——约瑟夫·麦克布莱德,历经18年的采访,3次修订,通过327位相关人士的分享,全方位地呈现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导演圆梦之路。
不过也正是由于斯皮尔伯格没有正面接受采访,很多有争议的事件只能从他人的视角进行多方呈现。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读者看到一个他人眼中的斯皮尔伯格,可能更加立体也更加真实。
然而鉴于围绕在斯皮尔伯伯格核心区的家人或者同事朋友拒绝了作者的采访请求,故事的零碎和不完整也使得整个传记的阅读体验并不是那么顺畅,更是缺乏从对其知之甚深的伙伴的视角所引发的独立思考的深度。
《票房之神:斯皮格伯格转》在斯皮尔伯格青少年时期着墨颇多。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父母对他的影响以及对他的电影热情的“纵容”。
斯皮尔伯格首先从父母的各方面能力中汲取了多种艺术天赋。作为“基因超载”的产物,父亲阿诺德培养了他拍摄电影的兴趣,以及对各种尖端技术的着迷和对电影摄制器材的精通;母亲莉亚对音乐的创造力和奇思妙想则促成了史蒂文创造力发展的关键。
如此与众不同的史蒂文也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然而,莉亚对儿子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强烈认同感,不断鼓励史蒂文叛逆和富有创造力的天性。莉亚给了史蒂文表达他天赋的充分的自由。她会为演员和剧组成员提供零食,而且每周末都开心地忍受“家里持续的躁动”。她还允许史蒂文在车库门口安装一盏闪烁的红灯,来示意邻居在拍摄过程中保持安静。
虽然史蒂文与父亲的关系日趋紧张,但是支持史蒂文拍电影这件事上,阿诺德可谓不遗余力,提供资金支持,出资成立制片公司,在与史蒂文和解之后,还作为电脑专家为儿子提供帮助,并合作拍摄了两部二战电影。
虽然感觉在看斯皮尔伯格的传记时被他的父母吸引了注意力似乎有些跑偏,但是阿诺德和莉亚确实也给我们很多已经精疲力竭的鸡娃父母带来很多思考。能够发现孩子的优势和天赋,并且在这方面给予百分之百地支持和鼓励,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个特别的人并且值得被好好爱护,父母即便鸡娃也是鸡得相当洒脱和轻松吧。
当然本书的作者还注意到斯皮尔伯格似乎一直在寻找身份认同和接纳。因为是犹太人,尤其因为种族身份在遭受到校园霸凌,史蒂文越来越需要找到某种向外宣泄的出口,而拍电影便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史蒂文自己也承认,拍电影的爱好是处于童年时期对得到关注的渴望。不仅可以处于掌控一切的地位,同时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展示出王者风范。
“拍电影使斯皮尔伯格交到了一群欣赏他、佩服他的朋友。这是一个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他并开始喜欢他的途径。他喜欢电影制作过程中的社交互动,而不仅是利用别人。我觉得拍电影是大家齐心协力的过程,而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领导者。”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斯皮尔伯格再次迎来了职业生涯中最富创造力、最多样和最冒险的时期。他自己也说过:“现在我正处于一生中的实验性阶段,正在尝试挑战自我的事情。在我挑战自己的同时,我也在挑战观众。现在我正往各个方向尝试,只为找到自我,想在50多岁的时候发现自我。”
“五十而知天命”,斯皮尔伯格愿意拿自己的名誉冒险,也体现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不再为了票房而拍,而勇于开辟新的艺术领域,这标志着他过去渴望被人接受的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减弱,因为他已经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世俗成功。
《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还让我们见识到一部部电影创作的幕后故事,每部电影都凝结了众多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心血。还有那诚意满满的全彩印刷的24张精美的电影海报,不论是不是斯皮尔伯格的粉丝,这本书都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票房之神》读后感(六)
票房之神一书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从斯皮尔伯格童年时期开始,一步步成长直到成为最终的票房之神的经历,作者采访了很多他破除万难努力接触到的斯皮尔伯格的亲朋好友,包括斯皮尔伯格的邻居,教师,和他一起拍电影的小伙伴们。详细到我们甚至获悉了他的爷爷外祖父们从事的工作,不得不说这部分让我看得有一点烦躁和困倦。 总的来说这本书十分精彩,虽然不严格遵循时间顺序,而是遵循作者自己安排的叙事顺序。标题十分抓人,内容也很精彩,我被作者的努力和斯皮尔伯格导演一直以来对梦想的执着打动了。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被认为是善于从自己的童年里汲取养分来拍电影的巨匠,并且他是有史以来最擅长做这件事的人。童年故事里的种种意象,他的回忆,他他的感受,都被当作他电影的素材。
他总是把自己的现实生活融入到电影中,人们通过看他的电影既能感受到乐趣也能看到他日常生活的缩影。ET外星人中,主人公总是舍不得外星人的离开,是因为他从小四处搬迁,刚和周围人打好关系就被迫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重复适应,如此反复多次。斯皮尔伯格的父亲由于忙于工作,疏忽了对他的陪伴,他对父亲比较疏远,这一点也在他的电影中表现出来。他用电影表达自己,燃烧自己的生命热情,电影也回馈给他不可替代的票房之神的殊荣。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是有一个从少年期到成年期的转变的,转变的节点在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我对这部片子多有耳闻,却因为害怕至今未观看。但是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被斯皮尔伯格导演深深地吸引了,所以打算之后恶补他的电影。斯皮尔伯格在辛德勒的名单前,不太认同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因为犹太人总是与众不同的,他也因为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受到过严重的欺凌,尤其在他的高中时期。所以为了融入,他选择的是被周围的美国人同化,好在他并未排斥,所以才有了后来这部由大屠杀纪录片扭曲的十字而起的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也标志着斯皮尔伯格从少年的青涩紧张到青年的成熟叙事的转变。 至此,美国人方才不再担忧斯皮尔伯格停止成长。斯皮尔伯格的人生经历对他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他是基因超载的产物,遗传了父亲和祖父外祖父对音乐的热爱,父亲的对科幻作品的热爱和讲故事的才能。其次,他的被欺负的经历让他拥有了同理心,且正是因为他感到格格不入,和他充满创造力的破坏性,才使他想要拍电影,想要感受人们的欢乐,融入他们,获得他们的认可和关注。电影也可以帮助他用不会造成破坏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斯皮尔伯格的坚持也为他的电影事业添砖加瓦,他不仅仅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天分,他也亲力亲为到电影的每一个阶段,因而才获得了专业的电影营销和发行的知识。在正式拍摄电影之前,他拍摄了不止十五到二十部家庭小电影,时刻他都拿着摄像机随时准备捕捉镜头。在其他孩子认为拍摄电影任务只是一个游戏的同时,他表现了极其严谨和专业的态度,他对拍摄电影是非常认真的。 他无疑是一个怪人,首先,他是一个捣蛋鬼,并且他的捣蛋方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至于莉亚-他的母亲,无法从任何书籍中找到整治他的办法。好在母亲非常开明,她对这些并不是采取抗拒的态度,她总是能看到生活的光明和积极的一面,这一点也极大的影响了斯皮尔伯格。母亲对他的电影事业的支持,比起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母亲展现的几乎是纵容,而斯皮尔伯格的成就,也证明母亲的这种“放任事态发展”的对斯皮尔伯格的放养和支持的态度是正确的。 其次,他怪在,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梦想,从小就很聪明,并且坚持到底。哪怕我们不是天才,不能做到斯皮尔伯格导演这样的成就,但是他对自己热爱的事情的努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也可以复制。
以下为他的部分海报,我打算补对他造成深远影响的桂河大桥,以及其他一些他的影片。
《票房之神》读后感(七)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世界上拥有希区柯克、库布里克、黑泽明这些伟大导演。那么接下来,谁又能续写人类电影的传奇?如果你看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夺宝奇兵》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等如今早已经被称为经典的电影,那么你心中可能会有这么一个名字: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这位全能型的导演是公认的好莱坞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在美国商业电影早已取得世界影坛霸主地位的今天,正是以斯皮尔伯格为典型的导演,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票房保障,中和了美国电影充满铜臭味的大众娱乐性和商业性,增加了美国电影的艺术魅力。
因此,围绕着斯皮尔伯格其人与其电影,美国知名电影史学家、传记作家、编剧约瑟夫.麦克布莱德18年来倾尽心血,采访了数百位与之相关的电影人及其亲友,终于写成《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这部5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书中按照时间顺序详尽梳理了斯皮尔伯格长达一甲子的“电影之路”,并系统展示了多部票房佳作背后的故事……
童年时的斯皮尔伯格是父亲阿诺德与母亲莉亚唯一的儿子、双方家庭的第一个孙辈,因而备受宠爱,但却因出身犹太教家庭而受到同龄孩子的欺凌;少年时由于父母离异,母亲嫁给了父亲的助手而一度郁郁寡欢。但这些都没有阻挡这位从小就自带光环的天才导演渴望成名的脚步,他渴望被更多的人认可并接受。
在斯皮尔伯格少年时期,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执导的史诗级影片《桂河大桥》与《阿拉伯的劳伦斯》成为对其影响至深的两部影片。书中讲道:没有哪个导演会这么执着于挖掘以及的童年与青少年时光。童年的梦想使他拍出许多稀奇古怪、异想天开的影片:《ET外星人》里的孩子们带着ET,骑自行车飞向月球;《石头族乐园》史前人类石头族念念不忘玩石头保龄球拥有以脚为车轮的车,SKG梦幻工厂的游戏软件《黏土世界》的黏土小人,在不指挥它的时候会自已玩自已的。一种模糊的天真时不时出现在他的影片里。
少年时的斯皮尔伯格已经非常迷恋那些超自然的事物,这种兴趣成为了他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第一次产生了拍电影的念头。他用父亲的摄像机拍摄,他的父母和妹妹们都成了他影片中的“明星”。他把这些影片送给朋友们看。他常常在周末拍摄他的“影片”,到了周一再进行编辑。12岁的他宣称,他不久即将赴好莱坞做导演,并且迟早会获得奥斯卡奖。16岁时,他用8毫米的摄影机拍了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科幻电影《火光》,影片拍成后,父亲租了一家影院放映,一晚上居然收入了500美金。因为沉迷于拍摄,他的学业开始荒废,他不断旷课,终于被加里福尼亚大学拒之门外。
电影《头号玩家》剧照
电影为他步入一个幻想世界开启了大门,沿着这条光辉的道路,他终于可以解脱了,逃离了现实,逃离了日常的规则,逃离了学校欺凌弱小的讨厌鬼,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变化。1975年他执导的《大白鲨》第一次将他送上世界标记排行榜首位元,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票房惊人的电影:《ET外星人》、印弟安纳琼斯系列电影、《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失落的世界》、《拯救大兵瑞恩》。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终于让它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拿下了奥斯卡奖,和1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他1971年为ABC拍摄了电影《决斗》,短短16天的时间里,赚得了500万美元的全球收入。并且被以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美国电视节目之一。
斯皮尔伯格,实在是好莱坞百年难遇的全能型鬼才。他将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拿捏得收放自如。从《辛德勒名单》到《华盛顿邮报》,基础的群戏调度,对观影情绪的带动,每一个细节都无比精准,毫无瑕疵。更重要的,几十年过去, 他始终在一线拍着最符合当下时代属性的好电影。《华盛顿邮报》中,无论是对追求新闻自由的白描,还是对强大女性的礼赞,都精准戳中如今观众的G点。
由此可见,伟大的导演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技巧层面,打动人心的好电影,往往也需要导演与观众真正的心意相通。不是刻意迎合,不是强行套近乎,而是你发自内心喜欢的,恰恰也是大多数观众热爱的。一如本书封面的宣传语:他并不打算伸手去触碰观众的钱包,而是想要触及他们的内心……
电影《侏罗纪公园》剧照
《票房之神》读后感(八)
在我的观影历程中,斯皮尔伯格不算是一个重要的导演,如果我列一个“我最喜爱的十大导演”的单子,恐怕也没有他的位置。但由于创作生命长、作品多,他又天然地占据了偌大的注意力。当我循着《斯皮尔伯格传》回顾那些年我看过的老斯电影,又趁机补了几部,我突然意识到,尽管极少有人把老斯当作一个“作者导演”,而更多将其视为代表好莱坞顶尖工业水准的“大娱乐家”,但他确乎具备很强的个人风格,老斯创作的每一部电影,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自传属性。在百年多年的电影史中,能如此强悍地用私人的趣味驯服吞金的工业怪兽,同时能取得全球观众近半个世纪的拥戴,这样的人,不说绝无仅有,至少也是屈指可数。
斯皮尔伯格
我永远忘不了《辛德勒的名单》结尾处,辛德勒对被他拯救的犹太工人的一席“演讲”,那是我在电影中所见识到的最摧枯拉朽的人道主义宣言。《辛德勒的名单》的原著小说在斯皮尔伯格的手中躺了十年。此前,斯皮尔伯格一直与自己的犹太身份保持着距离。家族的祖辈经历过欧洲的血腥排犹,他年少时因其种族身份饱受歧视,而早早成名之后,他在好莱坞工业的锻炼中,从不触碰犹太的议题,专注于制造娱乐全球观众的所谓“青少年逃避电影”。《夺宝奇兵3》(1989)有颇多桥段调侃、戏谑纳粹,很难说是讽刺性的,而纳粹正是对犹太民族犯下种族灭绝罪行的元凶。我相信一个严肃的犹太创作者(比如波兰斯基),是不会这样处理纳粹形象。但在种种因素的驱使下,斯皮尔伯格拿起导筒,拍摄了这部也许是最著名的大屠杀电影,借一个觉醒了的纳粹分子的救赎行动回顾了本民族历史中最惨痛的一页。值得一提的是,《辛德勒的名单》在立项之时并不被看好,但上映后却取得了极高的票房,他将拍片所得悉数捐给致力于大屠杀(不仅仅是纳粹大屠杀)研究、资料保存的机构。
《辛德勒的名单》剧照。斯皮尔伯格凭借本片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前的半年,另一部也许在世界电影史上更重要的电影上映了,这就是《侏罗纪公园》。它的重要性,不只体现在特效技术的革新,更在于其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制造票房记录,是好莱坞奠定全球电影垄断地位的标志性事件,与此相应的,是地区性的电影生产遭受极大冲击,世界电影的多样性被强力削弱(比如正是在1993年,《侏罗纪公园》夺取香港本土的票房冠军,这是香港第一次被一部好莱坞电影占据票房榜头名,同时也失去了众多海外市场,从此香港电影由盛转衰)。评论家痛心疾首,认为是斯皮尔伯格“摧毁”了电影。
事实上,斯皮尔伯格早就承受这项指责,如前所述,“青少年逃避电影”可不是什么美称,它指的是导演放弃对真实社会的观察和表达,而向青少年趣味(常常被认为是低智的、逃避现实的)投降。从《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再到《夺宝奇兵》系列等,还有另外一些投资巨大的电影项目,斯皮尔伯格享有几乎是无限的开火权,动用最好的资源、最大的投资制造最大的奇观(也是最大的浪费),同时博取最大的票房,为了使电影无差别地服务于所有受众,抽空可能的思考。这样的电影制作模式使得制片厂的投资模式变得极为保守,常常一部超大投资电影的成功与否决定公司是否能维系,而观众的胃口被吊得越来越大,制片厂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制造下一部电影,如此恶性循环。相应的,中小成本的电影变得乏人问津,缺少投资。电影的多样化发展变得越发艰难。当然,这不是创作者的罪恶,这是资本逐利的必然结果。只是导演是最风光的那个,因此承受了很多额外的指责。
《E.T.外星人》中的经典一幕,后来斯皮尔伯格将之作为自己的公司安倍林的标志
斯皮尔伯格的早期电影是相当私人的,尽管包装了炫目的特效。他把年少时对异世界的恐惧和向往,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心灵创伤全部投射到电影中。我们能在他的电影中频繁看到外星人、不负责任的父母,来自破碎家庭的儿童(少年)只能在冒险中寻得慰藉,而即便是那些成年主人公,比如印第安纳琼斯,也常常显得孩子气十足。《辛德勒的名单》之后,斯皮尔伯格有更多电影注入了现实的关切,《少数派报告》《慕尼黑》是对反恐和国家安全议题的回应,《世界之战》也可作如是观;《林肯》《华盛顿邮报》则是对越发右倾的美国以史为鉴式的警醒,重申构成美国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和价值。
《华盛顿邮报》剧照。本片是汤姆·汉克斯与斯皮伯格的第五次合作
当然,斯皮尔伯格仍然是面向全球的娱乐家,最近一部作品《头号玩家》,在中国席卷十几亿票房,证明老骥仍有余勇。不妨想一想《头号玩家》的基本设定:一个破碎家庭的少年,在现实中无所寄托,而在虚拟现实游戏中冒险寻宝——可谓集斯皮尔伯格之大成。
《斯皮尔伯格传》内容详实,传记作者显然是导演的热忱观众,但并未对导演“虚美”,而是有自己的趣味和判断,值得一看。
《票房之神》读后感(九)
在我的印象里,第一次看到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其实并不是一部完整的电影,而是节目预告片。坦白说,作为典型的八零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那段日子,电视机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看电视以外很少有其他的娱乐活动,那么每周的电视节目预告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九零后可能就很难理解了)。就在那段时期,不经意间从电视上看到了《E.T.外星人》的片段,并且正巧是十岁的男孩艾里奥特骑着自行车带着外星造访者E.T.骑行在空中的经典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部看的完整的电影是《侏罗纪公园》,感觉当年整个电影圈都在议论这部科幻冒险电影,由此才真正的知道了美籍犹太裔导演、编剧、制片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然后陆续看了很多由他导演的电影,像《大白鲨》《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夺宝奇兵》《头号玩家》《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等等,如果说好莱坞还有另外一位大导演可以相提并论的话,那就一定是詹姆斯·卡梅隆了。由此可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影视圈的成就和影响力。
由美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传记作家、编剧约瑟夫·麦克布莱德花费近18年的时间写就的《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称得上迄今为止关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最完整、最权威的传记作品。虽然斯皮尔伯格很少接受采访,但作者在18年间采访了327位电影人及斯皮尔伯格的亲友,通过这些生活和工作在斯皮尔伯格身边的人的描述,完成了这部50多万字的传记巨著。
书中首先对斯皮尔伯格的出生日期进行了考证,他真正出生于1946年12月18日(有说1947年的),从小就痴迷拍摄,虽然与父亲的关系略微紧张,但他的父亲还是支持了他的兴趣爱好。斯皮尔伯格对拍摄电影的关注度和兴趣简直令人惊讶,18岁的时候就拍出了《火光》,竟然还盈利了,不得不说令人惊奇。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可能是因为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拍摄电影上,在他的电影生涯中,环球影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他的第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大白鲨》就是环球影业出品的。虽然拍摄的过程令人抓狂和无奈,大白鲨拍摄期间,超时三倍,机器鲨鱼总是故障…但等《大白鲨》的票房超越了经典电影《教父》以后,所有的付出和不堪都值得了。
史蒂文的父母担心他会因经常看电影或者没有约束地看电视而导致上瘾,便对他加以约束,没法看电影是难以忍受的,斯皮尔伯格很受打击。他曾经说道:“我觉得促使我一直拍摄电影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准我看电影。”
《第三类接触》与《辛德勒的名单》可以看成斯皮尔伯格迄今为止职业生涯轨迹的两个端点,既互相矛盾,又互相补充。《辛德勒的名单》是斯皮尔伯格与现实最有力的对质,这部影片在面对残酷现实的同时,又给人们设法找到了一丝希望。《第三类接触》则是斯皮尔伯格有史以来的梦想,超越了世俗的世界,这部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斯皮尔伯格小时候在凤凰城与父亲一起观看流星雨的奇妙经历。艺术来源于生活与现实,但又经过重新的演绎,以此来表达作者对于世界的看法,很显然,斯皮尔伯格的“艺术性”并不疯狂,他只是比同期的人们提前迈进了一步而已。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自身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的妹妹们对他的支持态度足以让他成为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的人,虽然过程中无法避免矛盾。但是,无论怎样的人都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斯皮尔伯格同样如此。这是,从总体上看,他仍然是世界顶级电影导演之一。
人物传记其实并不好写,越成功的人越是如此。从小到大,事无巨细的罗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还需要讲述重大事件的详细过程,以及过程中的思考与精神世界。斯皮尔伯格的想法很多,但是很少接受采访的他和作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流,通过公司、旁观者来叙述的故事总也不会达到最佳状态,但作者麦克布莱德近20年的跟踪采访,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电影生涯、婚姻生活等多个方面描述了他的人生历程,斯皮尔伯格在世界电影行业的成就不可复制,在精神和思想上的意识更是给予了高度的客观评价。
诚然,也许是阅读习惯的问题,这本人物传记中的章节划分和时间线的排列让人感到一丝苦闷,虽然作者想要以最详细的文字来表达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敬意,但是过多的描述令人无法集中精力,这也算是这本传记中唯一的遗憾吧!
《票房之神》读后感(十)
称斯皮尔伯格为“票房之神”,可谓绝对的名副其实,他创作过很多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譬如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震撼的《大白鲨》,讲述外星人与地球男孩之间动人故事的《E.T.外星人》,在古稀之年依然可以用想象力和艺术筑梦的《头号玩家》……当然,还有包揽了奥斯卡金像奖的10项大奖的《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的名单》。
斯皮尔伯格似乎总是可以给影迷带来不同的惊喜,他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观众群,在票房收入最高的20部影片之中,斯皮尔伯格作为导演、制片人或者是执行制片参与制作的就占据了7部之多,更是至今保持全球票房第一的地位绩无人可以撼动。
如果说,在电影界里很多优秀导演创下的佳绩是票房奇迹的话,那么斯皮尔伯格创造的就是票房神话。《票房之神:斯皮尔伯格传》迄今为止关于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最完整、最权威的传记作品,正是通过对斯皮尔伯格这60年电影之路的梳理,揭晓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构造了这让人叹为观止的电影世界,创造出绝无仅有的票房神话的。
斯皮尔伯格有句名言:“我热爱电影,正如巴顿将军酷爱战场一样。”
事实上,他在这六十年的电影路上,也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无论吃饭、呼吸还是睡觉,都离不开电影。斯皮尔伯格对于艺术的执着,让他将这满腔热血持续了几十年,并且一直未冷却。
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以及他对电影的狂热和近乎疯狂的执着,让他的成长之路中遭遇过各种各样的眼神和质疑,有些伤害就像被钉在树桩上的钉子,即使被拔下来,也依然会留有一个个无法消磨的坑洞。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斯皮尔伯格的童年是在不断地搬迁中渡过的,刚刚熟悉的环境,刚刚交上的朋友,刚刚做好的计划,却不得不全都重新开始,一次又一次,仿佛陷入了让人绝望的循环之中。搬家带来的焦虑在他身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留下了几十年都没有改掉的咬指甲的怪癖。
斯皮尔伯格曾有过一段时期的郊区居住史,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郊区长大的人,常常会因为当时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与中产阶级美国生活的排他主义和父权主义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一种既怀旧又尴尬的矛盾心理,作为战后向郊区迁移的犹太人之一,斯皮尔伯格对于这种情绪更是感同身受,他曾十分坦然地说:“我从来没有看不起郊区,我的人生就从那里开始”,然后将这样一种复杂的感情和心理用他的电影语言表达出来,譬如在《决斗》《第三类接触》和《E.T.外星人》中,为了跻身上层社会而努力,搬到郊区之后又因不满于现状而渴望逃离的父母们。
斯皮尔伯格在很多人眼里是天才,是神童,但同样也是熊孩子,是疯小子,在《票房之神》中提到的他的一个邻居,对他的评价十分有趣:他干的坏事都太原创了,有着无法无天的幽默感。
总而言之,他太过于与众不同。
他会因为自己是犹太人不能过圣诞节而制造“圣诞节彩灯事件”,他会用“让晶体管消失”来挑衅父亲,他总是喜欢捉弄比他年幼的孩子,然后通过那些由他的想象力产生出的恐惧来创造出新的视觉效果……
尽管很多事情跟他记忆中的样子总是会有些出入,但不可否认的是,斯皮尔伯格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过得并不算顺遂。可能正是因为生活中诸多的不胜意,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电影中也融入了很多来自于他内心之中的渴求——“生活不够好,所以我不得不美化它。”
对他来说,电影就是力量。
斯皮尔伯格的父母在他十九岁时离婚,父母感情的破裂对他产生不小的影响,他记得父亲带他一起去看流星雨时跟他讲起的关于外星人的想象,也记得父母吵架时,情绪失控的父亲哭泣得像个孩子,他还会因为父亲当年沉浸于工作而疏忽家庭而一度将自己变成了父亲的翻版——一个十足的工作狂。
他将这些美好与不美好的记忆刻进了《第三类接触》当中,那个看到父母吵架大吼着“爱哭鬼”的小男孩,身上有着他的影子。
又譬如在《ET外星人》中,埃利奥特有着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长时间不关心孩子的母亲,其实这正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影射,斯皮尔伯格就像埃利奥特一样,“躲进了一个充满魔力的舒适世界以消弭童年时期的不稳定感、孤独和无尽的焦虑。”斯皮尔伯格用拍电影的“魔力”来逃避和消弭现实世界带来的焦虑。
当然,除了这些负面的影响,父母带给他更多的还是正向引导。
斯皮尔伯格的父亲阿诺德是一位电子计算机专家,喜欢摄影、科幻小说以及各种富有创造性的尝试,父亲的爱好还培养了斯皮尔伯格拍摄电影的兴趣,可以说,正是父亲带他踏上了电影之路,他的第一台摄影机是13岁时从父亲手中“抢”来的8毫米摄影机,父亲看到他的闪光之处,更是会毫不吝啬地夸赞斯皮尔伯格:“你的作品何等奇妙!”,他还会引导和鼓励斯皮尔伯格拍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去凭借自己的力量大胆地尝试和解决,这些都给了斯皮尔伯格莫大的帮助和鼓舞。
而作为曾是一位颇有造诣的钢琴演奏家、成家后艺术抱负寄托在儿子身上的母亲莉亚来说,她所爱好的音乐同样给斯皮尔伯格带来很多正面的引导,也让他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与此同时,莉亚对儿子的包容近乎于纵容,她不会认为儿子把压力锅弄爆炸,满天花板都是食物是一件让人十分抓狂的事,也很少因为他的“与众不同”对他发火和感到不安。《票房之神》中这样评价莉亚对斯皮尔伯格的看法:“她对儿子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强烈认同感,觉得他总能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不断鼓励他叛逆、富有创造力的天性。”
所以斯皮尔伯格的很多做法看似矛盾其实又很容易理解,他正是在这样一种被纵容、被孤立的交叉中成长起来,这“让他成为一个自恋的幻想世界的特权统治者”,一边得益于心灵上的自由,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边敏感而不安。
但也许恰是因为这些因素加诸于一身的影响,使得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懂得如何去观察痛苦,也明白如何优雅地使用摄影机来制造悬念和触动观众的情绪,然后一步一步从好莱坞媒体口中从“菜鸟”成长为“大师”!
斯皮尔伯格就这样主宰了90年代的电影银幕,他自身的艺术天赋、对艺术的执着,甚至家庭的影响和童年的经历,都是他成为“票房之神”的一个助力,他的想象可以穿越传奇,也可以回归现实,一路走来虽不乏质疑与批评,但不可否认的是,斯皮尔伯格让商业性与艺术性奇迹般地得到统一。
斯皮尔伯格早早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角色,并且从未动摇,正如他在哈佛的演讲中曾说的那样:“一部两小时的电影里有几个定义角色的时刻,但是在真实的生活中,你每天都在面对这样的时刻。 生活就是一长串强大的定义角色的时刻。我非常幸运在18岁时就知道我想要做什么。但是我并不知道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