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拥书万卷面百城》经典读后感有感

《拥书万卷面百城》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0 10:25:35
《拥书万卷面百城》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5-10 10:25:35   小编:

读完《拥书万卷面百城》,深受启发。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性。书中强调了阅读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还可以提升人的修养和思维能力。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内涵和智慧。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一篇

书,不知道在我们的历史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但是他确实为我们的文化传承,为我们的历史记录,为我们的人格养成等等,平添了文化的色彩。

也许是文字让我们对我们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有了传承的认识等,但文字也正是依托于书,才流传到了现在。

本书的作者韦力,是当代著名的藏书家。北京故宫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一生大半时光都浸淫在古书之中。个人藏书更有七万余册之多。作者对书的认识,更是高屋建瓴,深着远见。这本《拥书万卷面百城》就从书楼、书事、书家三方面讲述了书的历史、书的价值和书的故事。

在书的历史上,有名的书楼,可以称得上是,但是流传至今的却寥寥无几。更有很多典籍,随着书楼的陨落而香消玉殒。有很多藏书大家,也把自己的命运和典籍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从蜚声中外的天一阁开始,讲到了堪称奇迹的《永乐大典》;从敦煌遗书谈起,又慢慢说到了郁达夫先生和郑振铎先生收书的故事……

在万卷书、百座城、千个人里面,书成了穿梭在时间与空间的精灵,为我们记录着故事,书写着奇迹,讲述着历史的风景。

在这本书里,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我们很少听到的名字,还有那些尘封的往事,如果你对书有着深深的执念,希望你一定读一读这本书,在文字间去追寻属于书的历史和故事!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二篇

“一间没有书籍的房间就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相信每一个爱书之人都会向往那种被书籍簇拥的感觉,当我们置身于书海之中,外界的喧嚣、内心的波澜都会随之而去,陪伴我们的只有那悠悠书香。 《拥书万卷面百城》是著名藏书家、北京故宫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韦力的全新力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楼、书事、书家三个方面为我们讲述藏书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带领我们探寻书香文化,让我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感受藏书文化的源远流长。

藏书楼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存放书籍的仓库,在更多的时候,它们承载着历史,传承着文明。作者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在藏书历史中较有代表性的藏书楼,它们各具特色,各有风格。其中有中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创建人范钦以他独特的藏书视角给后世留下了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有对所得之书都会进行仔细的装潢和修补的澹生堂;有不仅将藏书楼对外开放,还向前来读书之人提供食宿的五桂楼;有收藏了许多名世书画古籍的过云楼;还有将藏书楼对外开放的古越藏书楼……这些藏书楼的故事,记叙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更是时代的声音。

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书的历史、书的故事和读书人的足迹。宋版《两汉书》到底有着怎样的坎坷命运?由二千名学者历经六年编成的旷世大典《永乐大典》到底还有多少留存?《古今杂剧》中又包含着多少已经失传的古代剧本?中国古代浩瀚的文化典籍承载着古代的文明和文化,可它们又有多少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对我们来说可能永远无缘相见。

我们说,藏书家们不仅仅是典籍的保护者,还是文化的传承者。藏书家为了收集典籍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不仅建造藏书楼来收藏,还仔细分类插架,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有许多古籍散落在历史的场合之中,但也有更多的古籍被保存在各级图书馆之中。也许私人藏书楼的历史使命因为现代图书馆的崛起而结束,但私家藏书楼的生命却因为融入了现代图书馆而拥有了生命的延续。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三篇

古人形容一户人家书多,会用一个霸气的词——坐拥百城。言下之意,家中藏书过丰,每每只拿出一少部分翻阅,那种成就感不亚于当上管理100座城池的高官。

管理一个乡的官儿咱们也没当过,但那种“坐拥百城”的自豪感还是享受过的。当然,跟著名藏书家韦力老师相比,我这点儿藏书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差距是无法用现有的名词里来形容的。单就他的这本新作《拥书万卷面百城》,可以看出人家爱书,爱出境界、爱出水平、爱出能耐,非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碰瓷儿的。

全书分为3部分,其中“书楼”部分于个人来说感慨最多。韦力老师之前推出了多部“寻×记”系列,分门别类记录了他寻访古人古迹的经历。本人外出观光旅行,最喜欢各类人文景点,哪怕只是一处毫无地面遗留的遗迹,我坚信背后一定有属于它的故事。在了解故事的过程中探寻古人的足迹,这种乐趣可能是外人所难以理解的。

相同的爱好,让我在“书楼”这7篇文章中找到了知音。韦力老师是公认的藏书大家,但在他笔下,每次寻访自己就如同一名普通的人,站在十分寻常的角度来看待历史静静流过。7篇文章中,他试图与古代7位藏书名家开展跨越时空的“交往”,但并非次次如愿。知名如他,也会遇到访古者常常遇到的问题,比如铁将军把门。但韦力老师的心态着实很好,寻访不及,对他来说只是行旅道路上的一朵小小浪花,他更看重的是“神交”——这趟寻访到底有没有什么收获,或者感悟,抑或从故纸堆里钩沉出多少藏书家的点点滴滴。只此看来,他几乎不会空手而归,相反每次出行都很满足。一棵树,一扇窗,只砖片瓦,都可能搭建起他和古人“沟通”的桥梁,这种本领若想习得,不但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非常现实的物质基础。

每每读及文末他与当事人在藏品上的缘分时,个人谈不上太多艳羡,更多的是感慨。现如今,古书已经成为文物,我们需要的,是“书事”“书家”中记录的那样,有更多人站出来保护好这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个人没有那样的财力,更没有那样的眼光,所能做的,唯有在自己这方寸书斋中,体会书籍带给自己,带给那些藏书家的快乐与满足。韦力老师收书,虽是个人行为,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项极富意义的工作。希望未来,他能与我等分享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最后说一句:这本书用纸真的很棒!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四篇

作者韦力为著名藏书家,是北京故宫研究院兼职研究院,嘉德拍卖等数家公司古籍顾问。作者个人收藏古籍七万余册,拥有个人藏书楼“芷兰斋”。像韦力这样懂得古籍的藏书人,出这样一本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使读前已有预期,读的时候仍旧被各朝藏书人的故事所打动。

古籍这种收藏起来娇贵的物品,若非真有情怀,是很难保护古籍经历岁月变迁和战火纷飞的。作者行文分为“书楼”、“书事”、“书家”三部分细细阐述。

图书收藏需要考虑防虫、防潮、防火,若非有布置适宜的地点,很难保持古籍的完好无损。作者开篇讲了七处著名的藏书楼,除了藏书楼客观设施外,为了确保藏书的长久保存,各个藏书楼分别设定了不同的规矩,比如澹生堂里的书籍如无副本,则原本不可出楼。

藏书楼因楼主偏好不同风格各有千秋。

范钦的天一阁藏书重今薄古、以史部为主,为后世留下了第一手的原始史料。

祁承㸁的澹生堂注重版本,且会对所得之书进行装潢和修补,祁承㸁写了一首《藏书铭》刻作藏书章:

最令人唏嘘的是皕宋楼的故事,陆心源建立的皕宋楼藏书众多,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但其藏书主体流失海外。后世流传说法为陆心源之子陆树藩为钱将书卖给日本人岩崎氏。

陆家后人为洗却冤名,陆心源的曾外孙徐桢基出书《潜园遗事——藏书家陆心源生平及其他》讲明了陆树藩卖书所历经的心酸。

一、陆家卖书所得金钱用于何处?

陆家卖书所筹资金主要用于陆家前期救灾耗资,当时八国联军进攻京津,很多身在北方的南方人成为难民,陆树藩牵头成立救济善会北上解救乡人。成立救济善会之后,陆树藩还承担了李鸿章要求的京津等地赈灾事宜,除去陆树藩之前花费的十万多两白银外,为补亏空,陆树藩向银行借款,后续仍亏空近十万两白银。

二、陆家为何卖给日本人?

耗费家资帮助同乡的陆树藩绝非卖国之人,他早就察觉仅凭自己的家族力量难以自乱世保护珍贵藏书,为保护藏书,他最初写信给上海工部局想要捐赠全部藏书。

当时信中写到:

但是,庚子事变发生后,陆树藩忙于赈灾,等忙完赈灾,陆家已经欠下巨额贷款。

即使如此,陆树藩仍旧想要把书卖给国内机构,他曾经联系涵芬楼,但涵芬楼并未能在限定时间内筹足书款。陆树藩不得已将藏书卖给岩崎氏。

此事后,陆树藩遭到世人谴责,几年后剃度出家皈依佛门。他留下了《自题小像》: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代代藏书人耗费了心血保存至今的古籍值得后人珍视,若无这些古本,今人何以与古人在书中对话。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五篇

爱读书的人不会永远满足于从图书馆借阅,总有那么一些书让人想要拥有。看得越多,买下的书也就越多,于是书本就慢慢地蚕食掉书架上的空间,然后入侵到书桌、杂物柜、床头等一切平整的地方。

直到这些书的主人开始期待一间书房。

至少我是这样的。

我生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拥有一间20平不到的卧室,放下书桌、衣柜和床头柜之后,只给书留了窄窄的一个架子,木板都被压坏了一个角。我也是期待一间书房的——去年我终于自己住出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腾出了一面墙来安放书柜。当我把所有的书都在书柜上摆好,我叉腰站在它们面前,颇有一种“翻牌子”的快乐。

我的书架上基本只有三类书:工具书、还没看的书、看了很多遍的书。我一贯认为收藏不看的书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我是说,除却收集古董那种类似“投资”的用处,收藏太多只看一次的书只会占地方。

但显然,有很多人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被称作“藏书家”。

当代藏书家韦力写了一本《拥书万卷面百城》,记叙了与古今藏书有关的许多琐事:藏书楼、藏书家、身世波折的书籍,都在这本书里拥有一席之地。

这本书写的是藏书,本身也制作得可称为“典藏版”:它不仅有硬质封皮,内里的纸张也十分厚实,全彩的图片在里面毫不突兀。

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讲了藏书阁、藏书家和被收藏的书。通读下来,这些楼阁、人物与书籍,都与浩浩汤汤的历史捆绑在一起,早就和我家架子上那些书不同了:他们已经是历史的一部分。

全书第一章介绍的天一阁,作者说它是特殊的,特殊在它的主人范钦在挑选藏书的时候特别重视“当代人的书”。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藏书,收藏的都是古书。为了保护这些书,有的藏书楼设计了严格的防火措施,还有的干脆禁止登楼,谁也别想看到这些书。

天一阁

到了这一步,我十分清楚地明白,我的书架和藏书楼里的书架是有本质区别的——归根结底,我书架上的书和我身上的衣服一样,是“用品”,看重的是使用价值,我也只是一个读者;而藏书楼里的书和博物馆里的东西一样,是“藏品”,看重的是收藏价值。

书的收藏价值除了“古旧”,还有它的内容本身:书籍所记载的就是历史与文化,是当下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来源。

为了内容的传承,颇有人煞费苦心。藏书家黄澄量为了整理了一部包含许多当时是禁毁书的大稿,想尽了办法模糊编纂年代,“明人”改为“今人”、刻意挑选古老的刻本,为了混淆视听大费周章。然而他成功了,他编纂的书流传了下来,本该被禁毁的书籍也留了下来。

藏书家还有辨别真伪之责,也整理出了“经不易伪、史不可伪、集不必伪,而伪者多在子”的规律。我倒觉得这些规律未必靠得住,但凡有名有姓的写作者,就会有人贴上去假装。我至今仍然记得小时候在我爸书架上看到的一本署名金庸的《寒剑疯魔录(上)》。当时我直觉与我看过的金庸不大一样,但仍然想看下部,便去网上搜。当时的互联网极难用,搜索引擎都没有,我辗转了几个文库都没找到,才确信了它不是金庸写的。古人交通不便,也没有互联网,一整栋小楼的藏书,要如何一一去伪存真?我持怀疑态度。但以今天的视角看,即便是当年的伪造也是有价值的:它总也反映着历史的一部分。

而不管藏书家如何小心谨慎、珍而重之,随着历史变迁,书籍也会散落四方。这本《拥书万卷面百城》里记录的有关书籍散佚的事,在清末至民国期间为最。这是离当下最近的战乱时期,人都流离失所,书不过是死物,更是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有人四下筹措为免古籍流散,有人竭尽全力仍然将家藏交予外邦。

也正是这个阶段,有了对外开放的图书馆——甚至提供食宿。书籍到了这里,既是“藏品”也是“用品”,却是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了。图书馆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一两个藏书家的事情,而是成为了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即便是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国图也照样允许普通人借阅。作者韦力遗憾于藏书家们的雅集“吴门真率会”如今不再能开得起来,我倒认为能吟诗作对的人少了、能看书的人多了是件好事。雅集再风雅也不过是几个人,哪有一把键盘舌战群儒的快乐。

如今书籍到了下一个阶段:电子书、有声书兴起,实体书的“必要性”被广泛讨论。也许总有一天,藏书的价值只剩下了收藏,与瓷器、青铜之类的文物别无二致。但至少在过去与现在,千百座城池的一切都在万卷书中藏着,而藏书家就是将这一切收拢的人。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六篇

遇一人而白首,择一城而终老。读到一本好书也会让我们欲罢不能,收获匪浅。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粟满仓。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书作为人们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一代代读书人各领风骚,不断镌刻着书的故事。 一本好书会让无数文人墨客爱不释手,一本好书会让无数读书人散尽千金,书是读书人梦想的航线,一步一步带着你去实现诗和远方。 在历史的传承中,经历了战火和硝烟,很多建筑、书籍、器物都已经消失不见。今天我们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傲,我们应当感谢历代的藏书家前仆后继保留了前辈的典藏,这样我们才能详知历史的辉煌。因此我们更不应当忘记那些传承典籍、保护典籍的藏书家们。

一部藏书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如何了解这部藏书史,我想韦力先生所著的《拥书万卷面百城》已经做出了最好的阐述。这本书以最具有韧性的、连绵不绝的私人藏书为切入点,围绕书楼、书事、书家三方面,讲述了藏书楼的传奇和藏书家的藏书轶事与书香传奇,让我们对中华文化领略不断深刻,让我们了解了书作为文化的载体,撑起来了中华文化这座千年大厦。 韦力先生,是我国著名藏书家,北京故宫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嘉德拍卖等数家公司古籍顾问。醉心于中国古代藏书家遗迹考察和研究,个人收藏古籍逾七万册,拥有个人藏书楼芷兰斋。同时这本书也是中华文化新读这套丛书中的一本。 为了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藏书轶事和书香传奇,我从书中摘录了三个小故事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天一阁—华夏藏书之圣地 初闻天一阁是十几年前在读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风雨天一阁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在浙江宁波还有这么一座闻名遐迩的藏书楼。他历经百年风雨、多次危机最终化险为夷流传至今。这座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经有460多年的历史。建造者范钦是当朝侍郎,退休后建立了东明草堂,之后扩建为天一阁。

天一阁的创立人范钦喜欢读书与藏书,在为官期间,尤其喜欢搜集典籍,着重收集当世出版的书籍。正是范钦“取法天下”的藏书眼光,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原始史料,保存了朱明一代的直接吏部,留存很多的地方志和登科录、乡试录,成为众多藏书楼中独具特色的存在。

天一阁的这个名字的来源更加富有传奇特色,藏书楼最怕的是火灾,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成了天一阁名字的由来,可能是认为借水制火,永不致烧毁。但实际上却与江西龙虎山的天一池建立起来了实际联系。天一阁以其神奇的色彩和藏书的丰富,数百年来许多人想上楼一观藏书,除名家学者以外,其他人很少能上楼读书,更是增加其传奇特色。

以一人之力构筑起的“华夏书城”。在作者眼中就是天一阁,近两百年来,作为中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一座藏书楼,天一阁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二、永乐大典—藏书界神话的前世今生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正是历朝历代藏书薪火相传,让众多具有极高价值的孤本书籍能流传于世。千般书籍千般结局,让人扼腕感叹。《永乐大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永乐大典》是由明永乐皇帝朱棣命令解缙、姚广孝组织2100多名书生编写,历经6年才把书抄完。永乐皇帝命名为《永乐大典》,这本书有11000多册,收据了编书之前中国历代留下来的各类文献。 然而这套图书命运坎坷,永乐年间,从南京转移至北京;嘉靖年间,发生火灾差点被烧毁殆尽;然而,嘉靖年间正本不知所踪,幸好还尚存8000册副本在世;光绪年间,这套图书的副本就仅剩800余册了;现在,全世界保存的永乐大典仅仅400多册。 让这本书更富名气的是,乾隆年间,弘历皇帝命令编写《四库全书》,朱筠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那些失传的古书,使得流传至今的传统典籍又增加了几百部极有价值者。 今天,永乐大典成了藏书界的神话,成为衡量“大藏书家”的标准之一,在人们心中,如果你有一册永乐大典,就算你没有其他藏书,你也可以算作是大藏书家。 三、盛宣怀—实业家中的另类 在大家的印象中盛宣怀是在李鸿章身边的著名实业家,他被称之为近代实业之父。他不仅是近代轮船业、铁路业、矿产业、金融业、教育业多个领域的第一人。同时也是北洋大学和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人,是一位通晓官法、实业、洋务的全才。 一位满身铜臭的企业家怎么会和一名藏书大家扯上关系。大家不知道盛宣怀其实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读书人啊,旁人称之为“磨盾草檄,顷刻千言,同官皆联手推服。历练日深,声誉日起。”李鸿章表扬他“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 因为他早年入李鸿章之手,官至内阁邮传部大臣。但并不影响他广收善本,晚清大藏书家江标和方功惠的旧藏归于他,他不仅在国内购书,日本的也经常去购书。 也许由于其超前的经商眼光,他在藏书方面的眼光同样如此。去日本一趟购书超千部,不仅买中国的古书还买下日本注中国古籍的著作同时还有日本人的创作。

盛宣怀的藏书观和他的洋务派身份极为相符。认为贻之子孙不如公诸同好。正是因为这开放的胸怀,在日本购书期间,他学习西方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开放的胸怀,来开办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1909年在上海创建了现在的鱼斋图书馆。 吴晗先生曾说,“学者苟能探源溯流,钩微掘隐,勒藏家故实为一书,则千数百年来文化之消长、学术之升沉、社会生活之变动、地方经济之盈亏,固不难一一如示诸掌也。”这可能是读书和藏书的意义吧。 藏书家们不仅保护典籍,更是大力倡导文化传承。正因为他们持之以恒、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文化得以不绝。这些藏书家是中国文化的真正脊梁,是他们铸就了中国藏书文化的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身为炎黄子孙的傲骨和志气。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书中关于珍本、善书的故事,令人大开眼界,惊呼原来藏书的故事可以如此神奇。天一阁是江南四大藏书名楼之一,两汉书、几何原本的故事引人入胜,郑振铎因为捐书收到政府表彰,藏书的故事还有很多,每本宝贵的书籍能够流芳千古,成为镇馆之宝的传说,自有其曲折悠长的独特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我们内心最渴望的生活。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七篇

遇一人而白首,择一城而终老。读到一本好书也会让我们欲罢不能,收获匪浅。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粟满仓。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书作为人们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一代代读书人各领风骚,不断镌刻着书的故事。 一本好书会让无数文人墨客爱不释手,一本好书会让无数读书人散尽千金,书是读书人梦想的航线,一步一步带着你去实现诗和远方。

在历史的传承中,经历了战火和硝烟,很多建筑、书籍、器物都已经消失不见。今天我们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傲,我们应当感谢历代的藏书家前仆后继保留了前辈的典藏,这样我们才能详知历史的辉煌。因此我们更不应当忘记那些传承典籍、保护典籍的藏书家们。 一部藏书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如何了解这部藏书史,我想韦力先生所著的《拥书万卷面百城》已经做出了最好的阐述。这本书以最具有韧性的、连绵不绝的私人藏书为切入点,围绕书楼、书事、书家三方面,讲述了藏书楼的传奇和藏书家的藏书轶事与书香传奇,让我们对中华文化领略不断深刻,让我们了解了书作为文化的载体,撑起来了中华文化这座千年大厦。 韦力先生,是我国著名藏书家,北京故宫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嘉德拍卖等数家公司古籍顾问。醉心于中国古代藏书家遗迹考察和研究,个人收藏古籍逾七万册,拥有个人藏书楼芷兰斋。同时这本书也是中华文化新读这套丛书中的一本。豆瓣评价这套丛书“读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立足前沿研究,以当代视角解读传统文化,乃是大家写小 为了能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藏书轶事和书香传奇,我从书中摘录了三个小故事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天一阁—华夏藏书之圣地 初闻天一阁是十几年前在读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中风雨天一阁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在浙江宁波还有这么一座闻名遐迩的藏书楼。他历经百年风雨、多次危机最终化险为夷流传至今。这座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经有460多年的历史。建造者范钦是当朝侍郎,退休后建立了东明草堂,之后扩建为天一阁。

天一阁的创立人范钦喜欢读书与藏书,在为官期间,尤其喜欢搜集典籍,着重收集当世出版的书籍。正是范钦“取法天下”的藏书眼光,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原始史料,保存了朱明一代的直接吏部,留存很多的地方志和登科录、乡试录,成为众多藏书楼中独具特色的存在。

天一阁的这个名字的来源更加富有传奇特色,藏书楼最怕的是火灾,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成了天一阁名字的由来,可能是认为借水制火,永不致烧毁。但实际上却与江西龙虎山的天一池建立起来了实际联系。天一阁以其神奇的色彩和藏书的丰富,数百年来许多人想上楼一观藏书,除名家学者以外,其他人很少能上楼读书,更是增加其传奇特色。 以一人之力构筑起的“华夏书城”。在作者眼中就是天一阁,近两百年来,作为中国留存至今最古老的一座藏书楼,天一阁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二、永乐大典—藏书界神话的前世今生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正是历朝历代藏书薪火相传,让众多具有极高价值的孤本书籍能流传于世。千般书籍千般结局,让人扼腕感叹。《永乐大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永乐大典》是由明永乐皇帝朱棣命令解缙、姚广孝组织2100多名书生编写,历经6年才把书抄完。永乐皇帝命名为《永乐大典》,这本书有11000多册,收据了编书之前中国历代留下来的各类文献。 然而这套图书命运坎坷,永乐年间,从南京转移至北京;嘉靖年间,发生火灾差点被烧毁殆尽;然而,嘉靖年间正本不知所踪,幸好还尚存8000册副本在世;光绪年间,这套图书的副本就仅剩800余册了;现在,全世界保存的永乐大典仅仅400多册。 让这本书更富名气的是,乾隆年间,弘历皇帝命令编写《四库全书》,朱筠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出那些失传的古书,使得流传至今的传统典籍又增加了几百部极有价值者。 今天,永乐大典成了藏书界的神话,成为衡量“大藏书家”的标准之一,在人们心中,如果你有一册永乐大典,就算你没有其他藏书,你也可以算作是大藏书家。 三、盛宣怀—实业家中的另类 在大家的印象中盛宣怀是在李鸿章身边的著名实业家,他被称之为近代实业之父。他不仅是近代轮船业、铁路业、矿产业、金融业、教育业多个领域的第一人。同时也是北洋大学和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人,是一位通晓官法、实业、洋务的全才。 一位满身铜臭的企业家怎么会和一名藏书大家扯上关系。大家不知道盛宣怀其实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读书人啊,旁人称之为“磨盾草檄,顷刻千言,同官皆联手推服。历练日深,声誉日起。”李鸿章表扬他“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 因为他早年入李鸿章之手,官至内阁邮传部大臣。但并不影响他广收善本,晚清大藏书家江标和方功惠的旧藏归于他,他不仅在国内购书,日本的也经常去购书。 也许由于其超前的经商眼光,他在藏书方面的眼光同样如此。去日本一趟购书超千部,不仅买中国的古书还买下日本注中国古籍的著作同时还有日本人的创作。 盛宣怀的藏书观和他的洋务派身份极为相符。认为贻之子孙不如公诸同好。正是因为这开放的胸怀,在日本购书期间,他学习西方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理念以及开放的胸怀,来开办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1909年在上海创建了现在的鱼斋图书馆。 吴晗先生曾说,“学者苟能探源溯流,钩微掘隐,勒藏家故实为一书,则千数百年来文化之消长、学术之升沉、社会生活之变动、地方经济之盈亏,固不难一一如示诸掌也。”这可能是读书和藏书的意义吧。 藏书家们不仅保护典籍,更是大力倡导文化传承。正因为他们持之以恒、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文化得以不绝。这些藏书家是中国文化的真正脊梁,是他们铸就了中国藏书文化的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身为炎黄子孙的傲骨和志气。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书中关于珍本、善书的故事,令人大开眼界,惊呼原来藏书的故事可以如此神奇。天一阁是江南四大藏书名楼之一,两汉书、几何原本的故事引人入胜,郑振铎因为捐书收到政府表彰,藏书的故事还有很多,每本宝贵的书籍能够流芳千古,成为镇馆之宝的传说,自有其曲折悠长的独特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我们内心最渴望的生活。

拥书万卷面百城读后感第八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拥有悠久灿烂文化的中国土地上,一代一代读书人各领风骚,不断撰写着书与读书人的故事。

书是无数文人骚客的挚爱,书是无数读书人手上的利剑,书是无数读书人的梦中情人。正是对书如痴如醉的热爱,才让书成为读书人的骄傲和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

书多了,就需要有存放书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妥善保存书的书楼,有了书楼自然而然就有很多书事,层出不穷出现的书楼和书事催生了大大小小的书家。于是独特有趣丰富的中国藏书文化如涛涛长江喷涌而出,成为中华文化瑰宝上靓丽的一颗明珠,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如何让中国藏书文化的精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众多的读者面前,《拥书万卷面百城》做出了最好的阐述。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瀚充盈,官方传统与民间递传互为,相得益彰。《拥书万卷面百城》立足微观,聚焦连绵不绝的民间藏书文化,从书楼、书事、书家三维度出发,选择了悠久藏书历史中的藏书楼、藏书家进行探讨,将藏书轶事和书香传奇深入浅出融为一体,历史和现实密切交织,让我们不由自主进入五光六色的中华藏书文化世界,让我们认识藏书文化的神奇与深邃,引导我们以坚定信心与极强勇气,不断寻觅让中华文化枝繁叶茂的的精神脉络及文化内涵。

作者韦力,系我国大陆知名藏书家,北京故宫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嘉德拍卖等数家公司古籍顾问。醉心于中国古代藏书家遗迹考察和研究,个人收藏古籍逾七万册,“芷兰斋”系其个人藏书楼。

一、书楼,是连接无数读书故事的神奇地方。

美丽的中国海滨城市宁波,有一座全球遐迩的藏书楼天一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藏书楼,以丰富藏品,尤其是拥有众多的珍本善籍,在中国藏书楼中具有不可撼动的神圣地位,国内国际影响深远,吸引无数游客到此一游,成为宁波旅游的必选打卡点。

天一阁的创立人范钦喜欢读书与藏书,在大江南北为官时,尤其喜欢搜集典籍,着重收集当世出版的书籍。正是范钦独特的藏书眼光,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原始史料,让天一阁藏书以史部见长,留存很多的地方志和登科录、乡试录,成为众多藏书楼中独具特色的存在。

拥有460多年历史的天一阁通过其创立人范钦与位于江西鹰潭龙虎山的天一池建立了神秘的联系,浙江与江西的山水传奇增添了一个新版本。而有关天一阁源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更是把乾隆皇帝与天一阁的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为天一阁成就了具有神秘色彩的书香魅力。天一阁以其神奇的色彩,几百年来吸引了众多文化界的专家大拿探讨其设立、保护、发展的路径,为丰富传承发展中国藏书楼文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窥一斑可见全豹,《拥书万卷面百城》将天一阁的藏书楼故事以亲临其境的感受娓娓道来,将这名扬华夏的藏书楼第一阁的全貌展示出来。在天一阁的基础上,作者一鼓作气,将国内其他较具知名度的藏书楼代表五桂楼、富厚堂、过云楼、古越藏书楼等全角度介绍给大家,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不同风格的藏书楼,读懂了不同历史的藏书楼的底蕴,更好地了解了中华藏书楼具有的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

二、书事,从古至今爱书藏书成为传奇。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正是历朝历代藏书家薪火相传,让众多具有极高价值的珍贵书籍能流传于世。而不同知名书籍的不同结局,让人扼腕感叹。《两汉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两汉书》是古代流行的宋版书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本书。它源于明代诗人“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他在自己的庄园中自建藏书丰富的数栋藏书楼,收藏天下好书。而在偶尔见到装潢漂亮的宋刻《两汉书》,他怦然心动,面对奇货可居的书商报出的天价,不惜以一座庄园交换此铭心之品,成为三百年来流传书界的不老传奇,令人津津乐道。

可惜的是王世贞以楼换书,但其后人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不得不把这本镇库之宝的《两汉书》典当出去,被大藏书家钱谦益重金收入囊中。只是后来钱谦益喜欢上柳如是,爱美人不爱江山,为了给美人建造爱巢,将《两汉书》降价卖给情敌。此书后来更是几经周折,最后被乾隆皇帝纳入宫中,视为极品,敝帚自珍。可惜天公不作美,几十年后乾清宫一把大火,将神话般的《两汉书》付之一炬,灰灰湮灭,最后只能成了天地间的传奇。

《两汉书》如神话般的传奇故事令人目瞪口呆,而《永乐大典》也不遑相让,以其目前仅有400多册的硕果仅存量成为书界珠穆朗玛峰。书中关于珍本善书的故事,令人大开眼界,惊呼原来书的故事可以如此神奇。而宝贵的书籍能够流芳千古,成为镇馆之宝的神话,自有其曲折悠长的独特经历。关于书的故事,将因为爱书人的痴迷,不断有新的版本产生。

三、书家,爱书不经意间成就一个个藏书家。

自古至今,随着书籍的出现,读书人痴迷于读书藏书,涌现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藏书家。到了清代藏书家已经如过江之鲫,清代藏书家数量远超清以前所有朝代藏书家的总和。他们殚精竭虑地收揽天下书籍,花重金建造藏书楼存放典籍,将爱书藏书演绎到极致。藏书家们更是费尽千辛万苦将典籍一代一代递传下来,保护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成就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伟大。

近现代的读书人同样传承了爱书藏书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践行藏书家的动人举动。著名作家、评论家郑振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抗日战争时期,他为了保护古典书籍,避免古典书籍流离失所,在上海、江浙和北平等地大规模收购典籍。他把购书的重心更多地关注史料价值,而不仅仅是善本。同时以张之洞《书目答问》作为收书指南,致力于收集市面上极其罕见的清中晚期的刻本,为国家建造一座完备的图书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的购书眼光和格局,体现了一个藏书家的远见卓识。

而著名作家郁达夫同样是一位成就斐然的藏书家。出卖文章为买书就是他的追求,对藏书的执着几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自小爱读书爱藏书,无论留学日本还是在国内大学任教,都喜欢购买各种中外文书籍,具有典型的藏书家的爱好。他还在杭州建立起自己的藏书楼—风雨茅庐,珍藏古籍近万册。只是战火纷飞,郁达夫数量惊人的私人藏书和藏书楼都毁于日军的铁蹄下,化为乌有。而如此爱书的藏书家郁达夫最终却未能逃脱日军的魔掌,实在叫人感叹天嫉英才,造化弄人。

藏书家们不仅保护典籍,更是大力倡导文化传承。正因为他们持之以恒、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文化得以不绝。这些藏书家是中国文化的真正脊梁,是他们铸就了中国藏书文化的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在他们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身为炎黄子孙的傲骨和志气。他们是中华名族的骄傲。

拥书万卷,是每个爱书人的梦想和追求,更是很多读书人矢志不移毕其一生寻找的理想。在如今物质之欲横流的现代,真正的爱书人越来越少,《拥书万卷面百城》所讲的爱书人,藏书家,藏书楼的事迹更显珍贵,他们应该成为我们民族发展的宝贵财产,激励中华儿女创造更加新的辉煌的文化瑰宝。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