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是一部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在迷茫中接受佛教受戒仪式的过程,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成长。小说深刻探讨了信仰与现实的冲突,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情感变化,令人感慨万千。
《受戒》读后感(一)
第一篇小文的细腻描写,触碰到了高中看言情文时才有的的少女心,细细跟随者着少年的观察,仿佛自己跟在他的后面看着少女的脚印,然后吸引着我甜甜的读了下去。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心理救赎的感觉,反而是在看吉本芭娜娜读者心灵慰藉者的书,所没有感触到的。每一篇文章中的角色都有着传统中国人的至善淳朴,生活平淡而艰辛,他们勤劳努力着生活。生活中也从来不会缺少的卑鄙顺势的小人和受到伤害的善良的人和即善也不善的人。在汪先生的笔下,没有过多的评价带入,淡淡的叙述着这就是人,这就是生活。还有里面无时无刻不突显出来的人情味,应是我感触到的人世间最大的慰藉。后面夹着的几篇改编聊斋,不多做评价。因为上学期选的《聊斋志异》课程,让我完全被老师的个人和学术魅力圈粉,《聊斋志异》需要多多研读学习。
《受戒》读后感(二)
2021.5.29 明显能感觉到写小说时的汪老态度认真了很多,不像写一些杂文回忆录那样的随意了哈哈 《受戒》的文风有些《边城》的感觉,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一群鲜活腼腆的少男少女,一种朴实又灵活的生活方式,读起来很舒服。
2021.5.31 本书的别字确实有点多。 《看水》中葡萄果园的描写,让我想到汪老在《人间草木》中对于葡萄的描写,同样的经历出现在回忆录和小说里,感觉微妙又有趣。 《异禀》和《昙花、鹤和鬼火》隐隐有些汪老自己学生时代的影子,爱观察街边吃食的做法,爱看山山水水。
2021.6.6 看《鉴赏家》,感觉汪书中的人都不坏。叶三爱画懂画,是大画家季匋民的知己,于是得了许多好画。后来画家死了,画价大涨,求画者颇多,但也没人硬抢,卖家都温和礼貌,不卖就走。后叶三也去了,孩子们按遗嘱把画和他一起藏了,也没偷着卖,一切都静静的好好的。看《詹大胖子》那篇也是这种感觉。
《受戒》读后感(三)
《受戒》纯真年少的悸动。五分 《复仇》冤冤相报。三分 《异禀》最有意思,药店小学徒学近来发迹的王二大小便分清(就是先小后大,说书先生说这是异禀)。五分 《昙花、鹤鹤鬼火》少年短暂的美梦,遥不可及的向往,夜晚勇敢穿行可怕的刑场回家。三分 《辜家豆腐店的女儿》生活所迫卖身,难道只有鄙夷吗?又或者失去了另一种选择。自爱者人恒爱之。四分 《陈小手》男的接生爷太难了。三分 《鉴赏家》汪曾祺版高山流水。四分 《大淖记事》动人的爱情。五分 《王四海的黄昏》卖艺人为爱情放弃事业,虽是圆满却让人不圆满。四分 《云致秋行状》写了一位非常有意思的戏曲演员,让人感到那么可敬可亲好像就在身边。四分 《黄油烙饼》在困难时期把食物尽量让给了孙子,最后自己慢慢饿死的奶奶。最后吃到黄油烙饼的孙子想起了奶奶哭了起来。四分 《陆判》有聊斋感觉的奇异故事,只是感觉结束的太快了。还以为会有什么反转,只是戛然而止。四分 《蛐蛐》想到了小时候看的动画,查了下原来聊斋的促织改编的,记得动画是个美满结局,可惜这个蛐蛐是个悲剧收尾。四分 《同梦》原来又是根据聊斋志异改编的,加上去的结局还不错,四分 《瑞云》又是改编聊斋,只是结尾多添一笔感觉画蛇添足了。五分 《黄英》还有后面几部改编聊斋的感觉一般般,三分吧。
总体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读起来让人很舒爽。特别是关于爱情的几篇,简单而又婉转,纯真而又深情。
《受戒》读后感(四)
买这本书是看到推荐说他写的《聊斋新义》很好看,而且这本书有全篇收录,所以觉得划算,一本书买了更多的短篇难道不划算吗?哈哈哈。
至于作者,我之前不知道也没有看过他的其他作品,只是纯粹的随机购买,纯粹喜欢看聊斋,以为是个带有近现代色彩鬼怪故事,所以买了。
实际情况,熟悉作者的人都知道,完全不是这种风格啊,也不是现代快消小说,寻求感官刺激挂的那种作者啊!
因此刚刚开始读的时候,心理的OS是”WTF,这是啥?“。但是面对今年的书单计划,加之已经花费的购 书成本,必须要求自己读完。好在这本书不大,一开始我是随身带在地铁上阅读的。也许就是这种特殊的阅读环境,让我逐渐喜欢上这本书。
这本书全书都是淡淡的,像现在的我们吃惯了大鱼大肉,这本书就是稀饭就咸菜。读起来是浑身舒服,一切都是寡淡的,但是总是有种水墨画般的色彩流淌在字里行间。
其中很多短篇让印象深刻,比如《邂逅》讲的是笔者做渡船时遇到一个瞎子父女卖唱的经过,整个过程就是渡船上卖唱的入场到结束的过程,描写细致入微,夹着笔者的臆想和推测,让这个卖唱父女形象极其生动,这是现今作者书中很难看到文笔功力;又比如《王四海的黄昏》讲一个江湖卖艺的汉子找到了过日子的口子从流浪的状态安定下来的故事,最后收到班子里其他人的来信惆怅自己或许存在的另一种人生,人生嘛,不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嘛;还有我很喜欢 的《云致秋行状》写的是前后的梨园里一个“二旦”角的一生,给梨园唱戏这班子人影响,对主人公云致秋的经历描写的真是太好了,最后一句“一个人死了,还会有人想起他,就算不错”,成了点睛之笔,说出了笔者的心意。那时那刻,我是体会到了笔者经历时内心的感叹。
本想每个短篇都写写感想,可是通读时候没有做笔记,读完了,头几篇读后感就记不得了,读这本书还让我明白,读这类的书需要做笔记,不像读悬疑小说,只要一个劲的看就完了。这本书需要细品品,没事重读几次,每次阅读的时候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
推荐给喝腻了“可乐”吃够了“小龙虾”,想偶尔改改口味喝点“龙井茶”吃点“桂花糕”的读者,这本书一定会领您满意。
《受戒》读后感(五)
汪曾祺的散文写得朴实,让人觉得他提笔记录下看过的事物,不费力就写完了,很潇洒。行文间有种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的趣味。
这小说写的更有意思,写小和尚、医生、杂耍艺人、锡匠,五花八门的内容很精彩。文字又简洁、漂亮,读起来轻松舒适。看时便觉得他故事中所有的快乐都带有泥土和青草味,像呼吸了一大口乡间空气。书里那些隐隐约约的不快乐、悲伤和痛苦也总能被释放和化解,不至于让人过分悲伤。像是十一子垂死那里,书里写:「巧云把一碗尿碱汤灌进了十一子的喉咙。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
这里的「不知道为什么」真有意思,我也想问为什么,哈哈哈哈哈。
比较意外的是书里也收录了两篇意识流的作品,不得不说,王老先生就是厚道,他的意识流是我唯一能走路跟上的意识流,真是太妙了。比行云流水慢多啦。
另外他是少有的,题目是什么,内容就写什么的作家。明目张胆、不加掩饰地写,可真是太喜欢他了。
最后,附上一篇嵌在小说里的散文。
《受戒》读后感(六)
这几年间看的小说其实不少,但国内作家的小说不多。之所以国内的小说看得不多,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没什么味道。但这样一种“偏见”,在读过了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集《受戒》之后有所改观,觉得不是国内作家的小说写得不好,是以前没读到好的,所以量变引起质变,认为国内小说都不怎么样了。至少,在仔细地读过了汪曾祺在《受戒》中的29个短篇小说之后,内心的感觉和读过欧·亨利或者马克·吐温的小说的差不多,就是一种很平静的氛围之下,那一种余音缭绕的情境,越品越觉得别有一番味道。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个《受戒》版本,收录了汪曾祺的29个短篇小说,分为了“受戒”“大淖记事”“聊斋新义”三辑。一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很快就觉得自己像是入了门、上了道,竟然欲罢不能,非得一口气读到最后一篇才肯停下来。以前似乎没怎么读过汪曾祺的小说,只是似乎曾经听别人说过其人其文;这次读到真文了,其人的形象仿好像也在品味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变得清晰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汪曾祺先生就坐在他的书桌前奋笔疾书,偶然间会停了下来,有意无意地抬起头瞧了一眼正在读他的小说的你我他,似乎想要问一句:“怎么样啊,我的小说?”
《受戒》是汪曾祺其中一个短篇小说的名字。不知为什么这个集子采用了这篇的标题作为了全书的名字。或许正如他在目录之前所讲的那一句:“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悟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这个目标还真是讲得颇为诗意。自第一篇《受戒》起,循着《复仇》《异秉》《大淖记事》《黄油烙饼》《邂逅》等多篇广受赞誉的经典小说一路读过来,越来越觉得讲出了一位老作家的一种真心实意。他的小说,果真在忠实地实践着他对自己创作的小说的一种期望——“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在汪曾祺的笔下,情节好像是次要的,碎片化的叙述却能够在不经间间把整个人物给表现得那么恰到好处。有的时候,故事好像并没有讲完,好像猛然一下子就停住了;然后,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足够让人去稍微平静下来去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这样做有究竟好在哪里?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和尚明子和英子之间那一种纯真无邪的爱,卖果子的叶三对绘画发自内心的热爱,小人物王四海以自己不情愿的方式过一生的怅惘……普通人、普通事,展现出来的却是一个自然、舒展、欢乐的别样世界!
很显然,汪曾祺讲故事的时候,他一点也不着急,一幅从容不迫的样子;即使是他改写的那十个聊斋故事,整体风格也是如此。偶然间,才猛地想了起来,他是师从沈从文的,文中既有沈从文的一些影子,但更多的则是他自己的,如他自己的个性一般,虽然恬淡无比,却自有一种耐人寻味之处。
这样的一个人,当然足够让人长久地记着;这样的一个人的文章,好读耐读当然就是一种理所应当。
《受戒》读后感(七)
人生是一场单行程的旅行,走过去的就是走过去了,想回头再也不能回头。这是人生的缺憾,也是人生的可贵。不过总是走过这一遭,人生精彩也好,平常也罢,用心才不枉人活这一世。 说来人生百年不过一瞬,看见的,听到的,小心思里想法的都在局限里,就像孙悟空画的圈,很难出去,出去了也就不是本真的自己了。所以我们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剧,读小说,在情节里体味别人的酸甜苦辣,在文字里看别人的人生百味,千回百转。有些故事走心,有些故事温暖,这些故事就像清明上河图的人物千姿百态,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就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有爱,有暖,有缺憾的世界,看到了有为了生活失了自己的女人,有懵懵懂懂遇到爱人的小和尚,有遇到人生知己的痛快和敞亮。 汪曾祺先生是江苏高邮人,出生于上个世纪的20年代。一生写文作诗画画,文字里都是生活,没有极致的悲凉,也没有刻苦铭心的爱恨,总是淡淡的,平凡的,就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汪曾祺先生是年少时学业不错,大学时却被开除学籍的江苏人,他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他师从沈从文,一生虽无长篇,但是短篇小说的人物颇耐人寻味。汪曾祺先生晚年的时候写诗解释自己为什么从事写作。——“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数学不佳的汪曾祺先生是写小说讲故事的行家。他的文字里透着让人着迷烟火气。浪漫的爱情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的就让看客知道爱情来了。仔细想来,生活里的的爱,就是这么自然的落尽了心里。《受戒》里的明海和小英子,“明子老往小英子家跑。”一句话我们就看见了一个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的男孩子。“她一路问了明子很多话,好像一年没有看见了。”这样的感情最好了,她心里有他,他心里也有她。 汪曾祺先生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里的女人都是爽快的,没有扭扭捏捏的性格,从来就不会拖泥带水,爱了就是爱了,能说的就赶紧说,像英子和明海。可是也不是谁都有这样的好运气,有些时候爱也是爱的,可是爱情总也抵不过命运,《辜家豆腐店的女儿》,那个苦命的女孩子,她的命运就像天天给他父亲熬制的汤药,苦涩,却治愈不了人生的苦难。人生就是这样,其实就算没有走到一起又何必牵肠挂肚。人活一辈子又不是只为了爱情,人的一生不会永远在命运的手里,早早晚晚会打个翻身仗的。 可是有些人能逃过命运,却逃不过人情,《陈小手》是个男接生婆,他不管别的男大夫为什么都不愿意学习妇产科,他愿意学,不管什么原因,他学了这一行,也做了这一行。他在那些土生土长的接生婆都无能为力的时候,救了许多人。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鬼门关走一遭。有陈小手在,女人和孩子都有一层保障。就算如此救死扶伤,却还是死在了背后打来的黑枪。大时代的背景,让我们可以解释那个打黑枪的兵大爷的委屈,他的女人别人不能碰。只是惋惜了一个救死扶伤的人还没有卸去救人的疲惫就这样草草结束了性命。有些时候的爱恨情仇真是说不明白。 汪曾祺先生做为一个既能写诗又能画画的作家,在《鉴赏家》里我们看到了他的功力。写起扬州八怪之一李复堂,汪曾祺先生就是最好的“鉴赏家”。 “季匋民最佩李复堂。他认为扬州八怪李复堂功力最深,有笔有墨,也奔放,也严谨,也浑厚,也秀润,不装模作样,没有江湖气。” 他把叶三对季匋民的崇拜,让我们看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场景。 “他给季匋民磨墨,漂朱磦,研石青石绿、抻纸。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 汪曾祺先生的《受戒》收录了他17篇小说,12篇关于神仙鬼怪的故事,读完所有,就会发现似乎每一篇里,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在。人生就是这样,心思里想的不知不觉就落到了文字里。文字本就是生命里的一部分。
《受戒》读后感(八)
汪曾祺的《聊斋新义》(只完成12篇)脱胎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们与原作相比,主体的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但情节化繁为简、清晰明快,又增加了一些生活的场景或细节,人物变得更具体、可感。这些小说不只是一种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对原来故事的简单转换,而是在语言、人物、意义等多个层面都进行微妙地重塑,通过他的改写和再造,它们最终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这是一组有意思的短篇小说,在趣味性这一点上也许甚至超过它们的原作。弥漫在《聊斋志异》中的那团恐怖气息被褪得更淡。我读到的是一个生趣盎然、充满流动性的世界,人与万物是浑然一体的,实与虚、生与死、阳与阴的界限也不是那么的必然、绝对,彼此间可以流畅地交谈与转换,让人联想到奥维德的《变形记》。《黄英》中两个菊花精变成姐弟,能“花随人意”地培育出各种奇异的菊花,令爱菊者马天才惊诧不已。《陆判》中十王殿的判官轻而易举就能给朱尔旦换别人的心,给他的妻子换别人的头,两人依然活着,而且在同一个身体上仿佛都同时活着两个人。《人变老虎》中这点更为显著,向杲渴望变成老虎为兄长报仇,他向着神庙墙上画的老虎喊:“我要是能变成老虎就好了!”喊着喊着身上就长出毛来,再一看,已经变成一只老虎。报完仇后,他又希望变回去,于是“想着想着,他觉得身上的毛一根一根全都掉了。”
汪曾祺改写《聊斋志异》的最初意图,是“做一点实验”想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具有一些“现代意识”。汪曾祺在改写的时候,带着现代的审美、道德的评判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故事,对小说原来携带的认知进行了在某种程度上修正、强化或摒弃,他试图通过小说传达的,也是这样一种现代生活的态度、观念和认知。例如《蛐蛐》一篇将原来《促织》的儿子从蛐蛐变回人、父亲被受官加爵的大团圆结局改成儿子变成蛐蛐,帮助父亲解脱困境后最终死去,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和感染力。《捕快张三》中张三在得知妻子出轨后虽然愤怒,但阻止了妻子自尽,说出一句“一顶绿帽子,未必就当真把人压死了!”,这种大度宽容的观念即使在当下都是罕见的。《双灯》传达了一种突破传统婚爱观念的超前认识,“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我就得走了”,“我们,和你们人不一样,不能凑合。”《陆判》中判官按照朱尔旦的愿望将一颗貌美女子的换给妻子,她再也认不出自己,小说结尾她说“我也不知道我是谁。是我,还是不是我。”这种对自我的追问具有很鲜明的现代性,甚至可以和米兰昆德拉的《搭车游戏》类比。
还有一些篇目,汪曾祺有意减弱了其他成分的分量,着重突出了其哲理性的主题,使之获得更深一层的意味。尽管这些哲理性笔记朴素、简约,而且并不形成一种系统的认知,各自分别体现着来自儒释道不同方向的影响,但就单篇而言,这些闪烁的火花点亮了小说本身,赋予小说一种灵动的思想性,使之不再只是奇闻异事的记录。《牛飞》像一则寓言,彭二梦见自己买回的牛长翅膀飞了,顾虑之下决定把牛卖了,恰巧在路上遇到一只正捕食的鹰,抓的时候不料鹰挣脱,卖牛的钱也被叼走了,一个老头说:“世上本无所谓牛不牛,自然也即无所谓飞不飞”,寓意着对人生得失的释然。《画壁》写商人朱守素在一个佛寺看到一幅天女画,画中天女之美唤起他的欲念,想入非非,不觉竟进入了画中、与天女同住,直到同伴寻找、长老弹画壁,他才恍然出来,小说皆长老道出对真与幻的认识:“幻由心生。心之所想,皆是真实。”《同梦》写士人、妻子和小舅子三人不约而同地做了同一个梦:他们都梦到士人出轨,妻子发现,小舅子扔石头把士人的头砸破。这让人想到博尔赫斯改自《一千零一夜》的小说《两个做梦人的故事》,对这种神奇“巧合”的发现背后隐含着对世界神秘性的认识。
2018.2.10
罗佐欧
《受戒》读后感(九)
江南村镇的雪夜极美,大雪初停,人稀景清,真个叫“白山黑水”,万籁俱静,但观景之人的心底却有无数回响。
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在我看来就像极了这样的景色,清楚明快,秀雅轻盈,渗透出来的意味却深远隽永,力透纸背,就像白雪覆盖的大地,白色连绵,而黑色的部分则是灵动的或者深邃的内容。
我在文学的世界中只能算作一个初级观景者,时常羡慕和惊讶于作家们的巧笔,自己苦苦寻词觅句不得,而他们举重若轻,笔底流淌自如。例如,我初读余华的作品,感觉语言风格如清风拂面,话题深沉,叙述语言却并未苦大仇深。汪老的短篇则是另外一缕“清风”,我确没有想到可以用如此“清秀”的文字在有限篇幅中表达深度的思想。《虐猫》一则是写孩子玩闹,用儿童视角,似童书口吻,背后却是时代的深沉和残酷;《复仇》中虽是深仇大恨,寻仇少年与僧人问答来往,行动举止却颇为清爽,寻至仇敌时,两人几无对答,却无声胜有,结尾回味悠长。
汪老无疑是一位文学的“巧匠”,贾平凹曾评价:“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虽然,他的本意应该是赞叹汪老精于文学的深厚功力,是从修为和积淀上去评价,但“文狐”“老精”的称呼却让我不由得想起狐仙邪魅来。
我平日也读一些《聊斋志异》,于是,那点“跑偏”想法很自然地驱使我去对比汪老的“聊斋新义”系列故事,细细品味起来,其中的“狐仙邪魅”是书中本来就有的,汪老并无添置,而是着重于立意,这也是称之为“新义”的缘故。例如,《蛐蛐》一文的结尾就把成名“写死”了,并无原著中死而复生的“皆大欢喜”,报应不爽,蒲松龄是在“闹剧”和“喜剧”中“骂”,而汪曾祺是在“闹剧”和“悲剧”中“哭”,一时让人难分高下。
转而比较起文字上的风格,虽然自知文、白相比不大适宜,但如此难得的同题比较机会又怎能放过?
具体到《捕快张三》一则,是衍生于《佟客》一文中“异史氏”讲的一则小事,原著并无太多对话,文字延续其一如既往的简约精悍,叙述毫不拖沓,结尾仅有的两句对话却相当传神,也真应了那句夫妻 “床头吵架床尾和”,而“绿头巾”的自我解嘲更是令人拍案,难怪《聊斋》被誉为文言小说的精品,《阅微草堂笔记》都难望其项背。
观察汪老的改写,则流畅灵动,读来仿佛有“此即原作”之感,用语也同样简单明快,似传蒲氏遗风,同是,也丰富了细节,于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市井图画,街头巷尾的风言风语,小两口的生活对话,很有意思,这也是原著不曾有的味道。
一个是批判的眼,一个是生活的眼。同一件事,汪老添了点笔墨也就换了一种风貌,但也并非不关注社会疾苦,相比蒲松龄的“冷眼”,他观察世界的眼更像是“不冷不热”,比如在《受戒》中,虽是写僧家,却呈现出俗家的日常,不论从文字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一扫故弄玄虚,记录社会与时代的本来面貌,它写的不是“塑造”后的僧,而是民间真实的人;在《大淖记事》《黄油烙饼》中,他笔触轻柔却满怀深情,没有长歌当哭,只是轻轻地为被裹挟在怒潮中的人抹掉泪水。
所以,我赞同另一句对汪老的评价,他的确是一个“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相比“纯粹的文人”和“士大夫”的评价而言,前者可能更为准确,他的文字中并不显出清高遗世的性格,也极少孤愤嫉恶的决绝,他是一个文人,却并不是世俗无染的那种纯粹,笔下自然流淌方言俗语清楚地为我们勾勒出“百姓文人”的形象;他更没有所谓食毛践土、天下己任的想法,但他心中的确含着对社会的关注,报以人文的悠悠关怀、人道的深情目光。
正是,你说他皑皑白雪,丝毫不染,却见炊烟袅袅,雪泥鸿爪;你说他冰原雪野,一目万顷,却有清风徐来,流水人家。
《受戒》读后感(十)
手上的这本《受戒——汪曾祺小说精选》已经记不清是我收的第几本汪曾祺的书了。 此书是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的,小三十二开,硬精装,阅读携带两便,也可堪把玩。封面深绿色,图案大概是抽象的芦苇丛的样子,算是很用心了。
这些年汪老的书不同的出版社出了很多很多,开本各异。我觉得小三十开,硬精装,是最适合汪曾祺文字的。
汪曾祺的书,散文出的多,小说相对少些。他平生的创作,以数量论,散文大概是小说的一倍。不过,汪曾祺说过,“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这当然是自谦的说法,可他在小说创作方面相对散文,应该是更苦心经营一些。
所以,读汪曾祺,不可不读他的小说,否则就有点儿“舍熊掌而取鱼者也”了。早就有论者指出,汪曾祺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的小说,尤其是他写故乡高邮人事风物的那一组小说奠定的。
这本《受戒——汪曾祺小说精选》选目精当,汪老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都有选入,如:《受戒》《复仇》《大淖记事》《黄油烙饼》《邂逅》《陈小手》等。虽然对这些故事都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这两天拿到这本书后还是忍不住又重读了一遍。还是觉得好,真好。
特别是在当下这么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读读汪曾祺,可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个抚慰。汪曾祺的小说,写的也大都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老百姓。汪老用一支饱含悲悯的笔,写他们的生存,生活,爱恨歌哭,命运悲欢。读来让人感动,让人叹息,眼睛湿湿的。而且这也都不是廉价的鸡汤故事。
比如书里有一篇《陈小手》,我最早是幼时在《连环画报》上看到的,印象很深,二十多年都不能忘记。这次重读,还是兴味盎然。
民国小城产科医生陈小手竟是个男的,他手小又特别细嫩,接生的功夫一流。陈小手还有匹挂着銮铃的白马,接生时骑,人称“白马陈小手”,救活了很多人命。可一般人家等闲还是不愿请个男人给自家的女人接生。
有一年,城里来了联军,有个团长的太太要生产,可身上的脂油太厚,生不下来,只好请陈小手。陈小手跟这个胖太太较了半天劲,小孩终于生下来,母子平安。事情完了,陈小手拿了酬劳骑上白马没走出多远,就被这个团长从背后一枪打了下来…… 小说最后一句话是,“团长还觉得怪委屈的。”
汪老说过,他追求的是和谐,不是深刻,但他的小说散文里从来不乏深刻处。团长的那一枪写出了人性中最幽微黑暗的地方,下笔看似轻,分量其实很重。更值得玩味的是,汪曾祺后来回忆说,在他家乡陈小手实有其人,他也确实救过一个团长的太太,但那团长并没有给陈小手一枪。从这里可以看出,汪曾祺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自觉。
这本《受戒——汪曾祺小说精选》最大的亮点是,全文收录了汪曾祺根据《聊斋志异》改写的系列小说《聊斋新义》。计有:陆判、 蛐蛐、同梦、捕快张三、瑞云、黄英、双灯、牛飞、画壁、石清虚、明白官、虎二题共十二篇。
下午重读罢,读后感还是那最俗的几个字:太好看了!《聊斋》本就是经典短篇小说集,再经汪曾祺这么一个当代短篇小说的圣手一改写,真是珠联璧合,锦上着锦。我只恨汪老没有能多改写几篇,好让人过过瘾。
汪曾祺改写聊斋,是想用现代人的观念去重新诠释聊斋故事,从中倒可以窥见汪老自己的一些想法。
比如这篇《捕快张三》。说的是有个捕快叫张三,刚结婚半年。他好一杯酒,于色上寻常。他经常出外办差,三天五日不回家。媳妇正在年轻,空房难守,就和一个油头光棍勾搭上了。一回,张三出外办差,提前回来了一天,发现了媳妇出轨的行迹。张三要媳妇自尽,媳妇答应了,但要回屋打扮得漂漂亮亮再……
一会儿,媳妇出来了:喝!眼如秋水,面若桃花,点翠插头,半珠押鬓,银红裙袄粉缎花鞋。到了外屋,眼泪汪汪,向张三拜了三拜。 “你真的要我死呀?” “别废话,!” “那我就啦!” 媳妇进了里屋,听得见她搬了一张杌凳,站上去,拴了绳扣,就要挂上了。
张三把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叭叉一声,摔碎了酒杯,大声叫道: “咍!回来!一顶绿帽子,未必就当真把人压死了!” 这天晚上,张三和他媳妇,琴瑟和谐。夫妻两个,恩恩爱爱,过了一辈子。
汪曾祺选这篇小说进行改写,那么他对妇女的贞节是如何看的,是以想见了。另外,对我来说,读这组小说还是一个极大的乐趣,就是对比《聊斋》原文和汪曾祺改写的异同,看看汪是如何处理的。比如我读了汪曾祺改写的《同梦》,再去读《聊斋》中的原文《凤阳人士》,觉得在小说写作方面获益颇多。
以前从没有一本汪曾祺的小说集子会全文收录这组《聊斋新义》,这本书算是小有功劳了。如果你以前从没读过汪的小说,也不妨从此书入手。
《受戒》读后感(十一)
1939年汪曾祺就读西南联大文学院。众所周知,西南联大是才子、大师汇聚的所在,充满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只要有才,就可恃才傲物,这在西南联大是绝对行得通的。教授们有的学贯中西,有的国学根基深厚。在这样浓厚而自由的学术氛围中,汪曾祺自然收益颇深,外国翻译小说、中国古典小说、诗词无一不是他的必读书目。师从沈从文,更开启了汪曾祺的创作之路。
有论者说:“从文学成就看,汪曾祺不如老师沈从文。因为除沈之外,汪曾祺另有师法,故汪的写作更丰富也更中性,却也损失了极端之美。”我却对这种看法不敢苟同。汪曾祺的文坛地位已经有目共睹,无需再多置喙,但将两人一起比较却是不太适宜。沈从文的散文如同碧绿翡翠,灵秀动人,而汪曾祺的文字如同羊脂白玉般温润,他们各有各的美。
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有一段经典情节,讲的是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演练示范之后,问:“你记住了吗?”无忌却回答:“忘记一小半了。”张三丰再示范,再问。回答:“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说:“我再使一遍。”然后问:“这回如何?”无忌说:“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一段情节相信读者们都记得,都明白这段奇怪对话的意涵:张三丰教的是剑意,不是剑招。倘若无忌只记得剑招,就会被招数所拘缚,也就无法彰显太极剑法的精髓。汪曾祺向沈从文学写作也是同理,遣词造句、文章架构等“招式”已经融入骨血里,无需再刻意记忆,只要把握住“文意”就好了。所谓“意在笔先”并不仅仅形容绘画,同样可以用在文学创作上。汪曾祺挣脱“形”的局囿,让“意”飘逸而出,形成他独特的汪氏文体,也让一批又一批的文学评论者们乐此不疲地研究他的特殊文体和行文风格。
《受戒:汪曾祺小说精选》收录了汪先生的29篇短篇小说,其中包含三篇被誉为不朽的名篇:《受戒》、《异禀》和《大淖记事》。这部小说集,体现出汪曾祺小说的三美:清灵通透之美、不疾不徐之美和淡泊隽永之美。
1980年,结束不久,短篇小说《受戒》发表,汪曾祺六十岁。当时的文坛兴起伤痕文学,回忆苦难和伤痛、思考造成人们灵魂扭曲深层原因是伤痕文学主要描写和表达的内容。汪曾祺却反其道行之,没有加入思痛大军,而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写了一个小村姑爱上小和尚的动人爱情故事。《受戒》充满清灵通透之美,很难想象,一位经历过划为右派、批斗等苦难洗礼的作家,心中没有恨,只有对人间的爱和赞美。或许,就是因为汪曾祺心中永不放弃对美的追寻,才让他度过那些艰难岁月。那些困苦与折磨一旦结束,美就从他的笔尖缓缓流淌而出。
从容淡定、不疾不徐是汪曾祺秉持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中国现代小说深受西方小说的影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大量外国小说译介到中国。最近几年流行的创意写作,教写作者如何谋篇布局、设定情节,如何描写人物,人物何时出场,等等。一般来讲,现代小说的故事情节紧凑,主要人物在文章比较前面的篇幅就出现了,但汪曾祺完全不管现代小说的规矩,他的人物,可以行文到中间乃至后面才出现。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小说:“我的小说有一个特点是散,这倒是有意为之,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这也印证了汪曾祺的创作理念:把握文意,不拘束于框架,完全自成一派。有论者把他的作品归类为中国古典笔记体小说,但我却认为他的小说是无法归类到现有的小说类型,只能说是汪氏体小说。比如,他的代表作《异禀》,呈现一幅乡镇市井图,读者跟随汪曾祺的脚步,慢悠悠地“逛街”,闻一闻王二家豆腐摊飘出的豆腐香,听一听源昌烟店的老故事,再到保全堂药店坐一坐。行文到二分之一,小说另一主要人物陈相公才出场,非常“散”,非常无拘无束,非常淡定从容。不疾不徐地写,似乎没有中心人物和事物。但到最后,却能让读者掩卷陷入沉思。
汪曾祺的文字总有一种淡泊隽永之美。不说教,不反应社会的黑暗面,不刻意凸显深刻的社会意义。文章总是徐缓结束,不回顾点题,不做总结,结束就结束了,很干净,不多留一字,让人先是感觉:这就讲完了?然后,文字在脑际回荡间,才渐渐品味到小说所透露出来的人生真味。
汪曾祺的文字是美的,不止于本文所归纳的三美。正如《受戒》这本小说集的扉页,汪曾祺所写:“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他还有很多很多的美,留待我们读者去发现、去欣赏,去滋润我们的心田。
《受戒》读后感(十二)
对于写作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输入。很多写作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于是大量阅读输入。市面上的图书种类太多,往往让人迷乱了双眼。
写作者最应该读的书是那名著。它们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留下的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最近在读汪曾祺先生的《受戒》,以我一个小写作者的身份,不敢妄自评价。但作为写作小白,我们能在这本书中学到很多东西。
我手上的《受戒》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了名篇《受戒》、《大淖记事》,还收录了汪先生改写的《聊斋新义》,读起来更增添了很多趣味。
下面来看一下,作为普通的写作者,我们能在这本书中学到什么呢?
一 写作内容来源于小生活
普通写作者最发愁的事儿,就是没有东西可写。今天好不容易写出一篇,可能三五天之后才能再写出一篇,更有甚者,写了一篇之后就开始长久的沉默。
新手写作者需要大量的练笔,而写作素材成了大家发愁的重点。我们常说,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但很多写作者认为自己写不出高大上的东西,主要是因为经历有限生活狭窄所致。我们要改变的就是这一认识。
汪曾祺老先生的这部小说集中,写的主要是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名篇《受戒》,主要讲了明海小和尚为何出家,在庙上怎样生活,和小英子朦朦胧胧的情感。
《詹大胖子》就是写了一个学校看门人的故事,《王四海的黄昏》讲了行走江湖打把势卖艺的王四海的一段经历。
汪曾祺先生笔下的这些人物,没有很高的身份,没有做过惊天大事,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但他们的故事让我读得津津有味。
故事来源于生活,写作素材也来源于生活,如果我们耐心地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还会发愁没有素材可写吗?
二 文章结构精妙,让人意犹未尽。
有了写作素材,我们就随手的记录生活,把它写成流水账肯定不行。一篇好的文章,要有精妙的结构才会让读者念念不忘。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集中,有一篇名为《陈小手》的文章,至今让我唏嘘不已。
陈小手是产科医生,专为女人接生,由她接生的女人都能顺利产下孩子。汪先生在文章开篇就介绍了陈小手的技术,用了大量的笔墨渲染他的接生技术好。
文章后半部分讲陈小手为伪团长的女人接生,累得陈小手一身大汗,孩子终于顺利生了下来,陈小手拿了接生费,骑上白马回家,团长在背后开了枪,陈小手死了。
短短三页纸的小说,无端让读者觉得心内凄凉。前文大量渲染成小手的高超技术,给读者一个热腾腾的期望,后文短短的数十行字写陈小手的死亡,前后对比鲜明,让读者在短短的三页纸中就记住了这个故事。
贾平凹说: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这话讲的不错,三页纸的内容能挑动读者的内心,可见非一般之“精”。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他会大量描写故事中的风土人情。比如《大淖记事》中,他大量描写了大淖那片湖水,以及湖边人家的生存百态,刚开始读,让人觉得拖沓不爽利,但配合十一子与巧云的爱情故事发展,又让人觉得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描写不可或缺,正是那样的生活环境,才造就了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巧云。
布局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汪曾祺先生是这方面的高手,值得我们去学习。
三 洁明快的语言,让人那么爱读。
不管是读小说还是读其他文章,我都喜欢比较简洁的语言。
汪曾祺先生的小说,语言简洁清丽,让人不忍释卷。简短的用语读起来非常上口,让我们来看文中的一段。
“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跟细细的,足弓缺了一块儿。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
对小英子脚印的描写,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字,但痒了的不只是明海的心,还有我的心。
再看小英子与明海的一段对话。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汪先生用寥寥数语,将小儿女情窦初开的羞涩与纯真,描写地淋漓尽致。比起琼瑶式大段的咏叹,我更喜欢这活泼清丽的美!
汪曾祺先生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
他用自己的笔,书写着普通的生活,用清丽的语言创造着阅读的美感。美不是过于高大上的,汪先生让我们明白,美就藏在生活中。
作为新手写作者,我们不要羞于书写生活,大师笔下的生活是美的,语言是美的,我们应该从大师的作品中,学习、领悟,然后勤于练习。
历史不仅由大人物组成,文学作品也不仅仅作家能够书写,我们每个人都有书写的权利,我们也可以用手中的笔创造美,创造诗意!
《受戒》读后感(十三)
1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在我看来,汪曾祺的《受戒》中,最打动人的是这段话。而在这段话中,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一句。
小明子是一个相对内敛、羞涩的少年。而在他这一偶然出神的罕见瞬间,让我们窥见了他内心深处最细微、也最隐秘的情感颤动——这一瞬间,他喜欢上了小英子。在这里,作者如此敏锐地捕捉到了情窦初开时的那种微微颤栗的感觉,也写得很细微、很有分寸,令人赞叹。
相反,小英子活泼、单纯,机灵可爱。她爱说话,咭咭呱呱“像一只喜鹊”。小说中几乎没有对小英子的心理描写,但她一言一行,都流露出对小明子的亲近和喜爱。她和小明子总是一问一答地。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小英子甚至主动地和小明子“谈婚论嫁”:
“你当沙弥尾吗?”
“还不一定哪。”
“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这么大一个庙?!”
“还早呐!”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小明子和小英子的朦胧爱情是这篇小说的核心。这对恋人之所以如此动人,是因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没有道德束缚、没有纠结痛苦、也没有利益的权衡,是人的心灵中最初始、最淳朴的那种微妙而羞涩的情感。如今,我们的爱情参杂着太多的顾虑与权衡,并且它们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爱情之外的功利性因素。
纯净,是我所能想到的形容《受戒》最合适的一个词。它是对人性的纯真之赞美。它让我们返回情感的起始之地,重新感受情窦初开时那种细微的颤栗,那种羞涩与甜美。它让我们由衷怀念与慕恋,也让我们陷于深深的惭愧。
2
从小明子出家到受戒是小说的一条主要线索。出家当和尚,是小明子从小就确定要去做的一件事情。
当和尚,是庵赵庄这个地方的风俗——出和尚就像庵赵庄这个地方出的土特产一样:“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
这里之所以延续着这样的风俗,是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二是可以攒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
这一点,对我们理解小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很关键。小明子要到善因寺受戒,小英子并没有感到丝毫的难过或沮丧,而是充满好奇心、兴奋不已。刚刚受戒之后,小明子就答应要小英子做他的老婆——这意味着破戒,同时也意味着,受戒并没有让小明子的内心受到任何精神意义上的束缚,它只是一种外在的仪式,丝毫无损他天性本身的自由,也无碍他世俗爱恋的选择。
围绕在小明子身边的那些庵里的和尚,也是“纯天然的”。大师父仁山相貌既黄又胖,说话的声音像母猪,头脑愚笨,因为打牌老输。二师父仁海竟然是有老婆的,因为庵里凉快,他老婆每年夏秋之间还来这里住上几个月,和尚们叫她嫂子!三师父聪明精干,算数的时候,像会计一样眼珠子转两转就能算得一清二楚。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不遵守什么清规戒律。“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他们在庵里,也像在村子里一样,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普通人的生活乐趣。庵里是个打牌的好地方,他们经常打牌,“把大殿上吃饭的方桌往门口一搭,斜放着,就是牌桌”,除了师兄弟三人,还拉上一个收鸭毛的和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要碰上下雨阴天就干脆消磨一整天。他们也杀生,吃肉不瞒人。“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开水、木桶、尖刀。捆猪的时候,猪也是没命地叫。”
多真实啊,太真实了!这是一帮农民和尚,地地道道的农民,组成了这些富有世俗味、充满戏剧性的场景。而小说写这些人,所聚焦的依然是人性——他们身上有着天生的淳朴和自在。跟随着这样一些人当和尚,小明子的天性自然也就能完好地保存着。
3
写小英子和她家人的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要线索,与受戒那条线索相交织。作者所要展现的,其实是环绕他们的乡村和生活。
这几乎是一个宁静的、与世无争的桃花源: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
小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大英子准备嫁妆,小英子把小明子请到家里去画画,让她们照着画绣花。这使得小明子被“三十里方圆都传遍了”。
为了照顾姐姐做嫁妆,小英子揽下田里所有的活,小明子经常去帮忙干活。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割稻子、打场子……小说描写了许多非常真实、具体的劳动场景,例如:
薅三遍草的时候,秧已经很高了,低下头看不见人。一听见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浓绿里唱:栀子哎开花哎六瓣头哎……姐家哎门前哎一道桥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里,三步两步就赶到,赶到就低头薅起草来,傍晚牵牛“打汪”,是明子的事。——水牛怕蚊子。这里的习惯,牛卸了轭,饮了水,就牵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滚扑腾,弄得全身都是泥浆,这样蚊子就咬不通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挂十四轧的水车,两个人车半天就够了……
然而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乡村世界啊!这里没有争吵、没有阴暗、没有较量,人们活得那么自足与安然。
这是作者回忆中的乡村世界、理想化的诗意世界——他在小说最后的落款交代:这是“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而正是这样的牧歌式的田园生活,才孕育出小明子和小英子,也孕育出他们纯粹的、令人倾心的爱情。
作者:罗佐欧
《受戒》读后感(十四)
初读汪曾祺,是中学课文,《黄油烙饼》,没感觉。后来再读已经很晚了,大学一年级,读《受戒》《复仇》《大淖记事》,那个时候喜欢情节复杂、高潮迭起、大气磅礴的作品,因此也没读出这里面的好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两年终于读出汪曾祺、沈从文、废名以及周作人这类作家的好来了。(这也算是我承认自己“老了”的方 式。)
我很喜欢鹦鹉史航对汪曾祺的一句评价:“汪曾祺的文字,就是糖衣炮弹。他是为了让你怅惘而生的。汪曾祺是个老福尔摩斯,他是个针对美的侦探。”汪老的散文、小说都搜刮着生活里的边边角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美的、纯净的世界。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的管得着吗!’”这个片段在微博、微信广为流传,很多根本没读过汪老作品的人也“粘贴”此句盛赞汪老幽默有趣,不可置否,这句美、有态度还幽默,但汪老的有趣可不止这一点点、一丢丢。
写果蔬、写秋,写对水果香气的记忆转而一笔“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这种表达是刻意习而不得的,是作家的天赋,是长期浸泡在生活里的“得心应手”。诚如他自己所说“我比较同意老的提法:‘从生活出发。’”他对生活的体察不是浮于表面的,他是真正地将自己投身进去,因此他的完全表达是源乎心性的。
汪曾祺的散文写到过很多人,提笼架鸟的老人、捡枸杞的夫妇、西南联大的同窗和师长、作家朋友……从记忆深处挖掘出的滴滴点点,写他们生活的弯弯角角,他们真诚、可爱,有着我们这个时代所不常见的那种纯净。
《闹市闲民》里的那个独居老人,不种花、不养鸟,每天吃点面条,抱膝看街,平平静静,活庄子。我很喜欢这个人物,说是喜欢也毋宁说是羡慕,他的这种从容安闲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求而不得的。
汪老的可贵、可爱就在于他对这些他熟悉的人、事真正地葆有感情。
“我的小说多写故人往事,所反映的是一个已经消逝或者正在消逝的时代。”汪曾祺的小说大都置于回忆笔调之中,大多数人物都建构在他熟悉的民间风俗中。
他在一篇谈小说创作的文章里他提到《受戒》是他的一个梦,是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在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坦白:“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里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但《受戒》不是他的初恋故事,是他初恋时朦胧的对爱的感觉。《秋雨》一篇是他曾在昆明街头亲见的,《大淖记事》锡匠的故事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些故事在记忆里存放了多年,“这些,都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使我向往。”他将这些记忆深处存储的东西一遍遍淘洗,一遍遍过滤,最后再呈现出来, 因此读他的小说很像是听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讲那逝去岁月里的人和事。
他不故弄玄虚,老老实实地搜刮记忆里的边边角角,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诚如他自己所说:“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生活是没多少情节的。小说是一种情感形态,是一种思索方式,人类智慧的一种模样,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气氛就是人物。”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他是十三岁来的。”(《受戒》)“北门外有一条承志河。”(《王四海的黄昏》) “船开了一会,大家坐定下来。”(《邂逅》)他任何故事的开头都是落到实地的,规规矩矩地开始“回忆”。在他不动声色地讲述里那些久远的人和事一一登场,氤氲在雾蒙蒙的水汽里。
那些“特殊的事件”总是在“一般状况”下被带出,不显山不露水,自然流泄。
《詹大胖子》,写打更、卖花生、剪冬青树的斋夫詹大胖子,但淡淡的一笔带出了校长和语文老师的故事。“有时候,放了学,除了詹大胖子,学校里就剩下张蕴之和王文蕙。……一天晚上,张蕴之到王文蕙屋里去,说是来借字典。王文蕙把字典交给他。他不走,东拉西扯地聊开了。聊《葬花词》,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王文蕙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心里怦怦地跳。忽然,‘噗!’张蕴之把煤油灯吹熄了。”校长张蕴之和王文蕙的事,用现在的糙话讲就是偷情,但他不带任何评判,他不强化“我”的声音,老老实实地“演绎”。校长换了人,王文蕙调去了别的学校,这里面的“曲折”他不说,从头到尾都是淡淡的。
他的所有小说里“我”的声音不强烈,从来都是不经意地一笔,“我”的心情就流露出来了,这种个人表达一点也不招人烦。(今年读了不少当代作家的小说,一个让人特别厌烦的事情就是作家不断地在文本里发声,恨不得像微信公号一般在文本里标红甚至放大字号。)
《王四海的黄昏》“王四海站起来,沿着承志河,漫无目的地走着。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卖艺人王四海的故事从北门外那条承志河,河上那一道承志桥开始,以一个背影结束。这个尾声作家没做任何的渲染,仅仅一个背影他那一生的浮沉,他在这个小镇上栖身的怅惘都在这个背影里了。
在回忆早年的教育和创作道路之时,汪曾祺一再提到归有光,他说:“在我所授古文里,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私以为这种“清淡”是大智若愚、大巧之拙,是一种“返归自然”的哲学与审美,某种程度上也是作家对中国古典文人向善向美的自觉延续。
五十年代以来,文艺理论家们鼓吹小说创作应该直接反应现实,汪老的小说冲破了这一藩篱。较之他前期的作品,我们所熟悉的《受戒》《大淖记事》《异秉》这些“十年浩劫”后写作出来的作品更像是“返璞归真”,读这些作品能感受到作家摆脱长期捆绑,鸢飞鱼跃似的快乐。
汪老作品整体呈现一种和谐,但在温暖、纯净的背后也蕴藏着淡淡的悲凉。他自己也曾说过“重读我的一些作品,发现自己是很悲哀的,我觉得,悲哀是美的。当然,在我的作品里可以发现对生活的欣喜。弘一法师临终的偈语:‘悲欣交集’,我觉得,我对这样的心境,是可以领悟的。”
悲凉是作品里的底色,是背景。《大淖记事》十一子和巧云,“他们俩呢,只是很愿意在一处谈谈坐坐。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但“巧云有一个残废爹,需要招一个养老女婿,十一子是独子,有一个守寡多年靠做针线养家的老娘,要接一个当家媳妇。”《黄油烙饼》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一个关于吃的故事,但“黄油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他笔下的人物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喊,有的只是一声叹息,一点点哀愁。这是他对人物特别的“关照”,是他的悲悯之心。
这本精选集,特别将《聊斋新义》所有篇章收录一栏,让人颇为惊喜。
《聊斋新义》这一系列是汪老1986年1991年期间的作品,是他“做一点实验”想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具有一些“现代意识”的一次尝试。
汪曾祺改写《聊斋志异》的时期,正是中国先锋派小说最热闹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汪曾祺是为数不多“流派”外的少数派。即便他“做一点实验”的《聊斋新义》系列,也完整地延续、保留了他一贯的小说风格和审美趣味。相较与原著而言,他的改写删去了大部分传奇的情节,增加铺叙不少人物的生活细节。八十年代的文学声浪是夸张、变形、怪诞,但他说:“我没有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我并不反对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样的社会不具备产生这样多的感的条件。如果为了赢得读者,故意去表现本来没有、或者有也不多的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我以为不仅是不负责的而且是不道德。”
在他的散文《七十抒怀》中他透露过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写完这个系列以及他构思的长篇小说《汉武大帝》,叫人遗憾的是这个系列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是这十二篇而已,我辈也未能有缘看到《汉武大帝》。
《受戒》读后感(十五)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就是“作家中的作家”——汪曾祺。
他去世的这些年,作品越来越受欢迎,豆瓣评分本本9.0+!
少东家觉得,这个时代太焦虑了。内卷化的生活,使得大家每天在自己的生活里忙的焦头烂额,时间长了,甚至都忘记了自己到底应该怎么生活。而汪老,恰恰是个热爱生活的智者,活得温润有趣自在而又豁达通透!
大多数人对汪曾祺的第一印象,都来源于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那篇《端午的鸭蛋》
写生活,写俗世,真的没有人比汪曾祺写得更好的了!他的文字是当代作家里最灵气的,读得让人浑身舒爽。可以说,汪曾祺的作品,是我们这个喧嚣、焦虑的时代里,不可多得的宝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浮躁焦虑的当下显得愈发可贵。读一读汪老的书,或许会让你的脚步慢一点,从容一点。
所以今天,少东家想给每个活得很焦虑、不那么轻松的人,分享一下汪老充满烟火气的人生和他那能给你带来惬意享受的文学作品,一起寻找那生命中失落已久的、诗意的生活趣味。那种有趣的文字和从容的态度,会让你习得从平凡小事中获得快乐的能力,看人有趣、物有趣、景物有浑然天成的趣!让你的人生不再那么焦虑。重新找回快乐轻盈的生活,尽兴地活着!
少东家在这里多说一句,愿中国早日复兴成功,登顶世界之巅!回到世界的本来位置,这只是个时间问题,少东家对此充满信心!那时,我们会很惬意的享受生活,只是现在,我们需要更加艰苦的奋斗。
文学特点
汪老的文字里,有一种从容。这种从容,来自于他精神的高度自由,来自于他不被现实压倒的雅致与情趣。
汪老的文字看似朴实无华,却最接近生活的真味。会让你从质朴的人生中,品出独有的美感来,再把这种美感,揉进你的灵魂里。这样的人,即使是在平凡中也能溢出香气来!
汪老的作品有种无法复制的文字魅力,清新自然,浑然天成,炉火纯青,已臻化境。
汪老能从万物中咂摸出美好和愉悦,用有趣的文字写下来!虽然写的是平凡市井,说夸张点,他笔下,就连标点符号,都带着有趣!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参透生活、洞察世事后的轻盈!
所以很多人都说读汪老的作品是种享受,自己内心的焦虑难安会瞬间被抚平,觉得活着真好!
汪老的作品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文字简短平实,文笔炼到了句句入画的境界,语言回归了最质朴的家常话,情感回到了最真。文章回归到文章本身,不再浓妆艳抹,一切都淡淡的,却淡得悠远,淡得深沉。
他的散文不注重观念的灌输,但发人深思。文风既朴实又典雅,既亲切又隽永,平和,隐秀,古拙。既有陶渊明文章的恬淡淳朴,又有魏晋文章的内在风骨,表现的是一种宁静的深邃。
而在他的小说中,即使生活是悲伤的、回忆是苦涩的,却总能让你读到一种欢喜和希望。不用哭喊,也不用沉沦,他让你相信,生命本身的韧性,会慢慢治愈一切的忧伤。
他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惟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
汪老的作品读起来闲适幽默;而他的人生,更是诙谐有趣。
快乐是种能力,也是种高级的智慧,而汪老就是有这种大智慧的人!
他每次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乐子,然后写下来传递给我们,而且每次都能写得震惊四座,读者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很多人不知道他,但知道的都爱他。”贾平凹、莫言、阿城、苏童等文学大家都极力推崇他!而且评价都极高!
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在莫言看来,“汪先生是短篇小说大师,遍视文坛,能具他那般散淡心态者寥寥无几。”连人精阿城都说,“汪曾祺的白话句子,成精了,随手便是。”
而在苏童眼里,汪曾祺是“大家风范”,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
史航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这样的,却不常见。”
是的,汪老是一个可爱的“老顽童”,他贪吃、贪喝、贪看、贪玩儿,贪恋人世间的一切美好。
江苏北部有一个不大的城市——高邮,这是一个水乡,在长日流水的运河旁。
汪曾祺在家乡高邮的芦苇荡里
1920年3月5日,恰逢元宵节,汪曾祺出生于此。
生于斯长于斯,此后一生,汪曾祺生命中始终活泼地流淌着清澈、通透、有趣与涵养。
虽然生于动乱,3岁丧母,但是因为父亲和继母的呵护,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欢乐幸福中度过的。
汪曾祺从小显露出的才气,让祖父得意不已:“如果在清朝,你完全可以中一个秀才!”那年,汪曾祺才13岁。
汪老的很多作品里,提到最多的是父亲,他曾说:“我想念我的父亲,我现在还常常在梦里梦见他,想念我的童年”。
他一生都在崇拜自己的父亲,父亲的才学和秉性,自汪曾祺少年时,就挂起了一盏温润的灯。
汪曾祺父亲汪菊生
他的父亲汪菊生,多才多艺,是个极有趣的人:善绘画、刻图章、弹琵琶、拉胡琴、会拳脚、爱音乐、做菜、打拳、单杠体操、祖传治病,还会做花灯和风筝,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汪曾祺曾写过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就是他父亲说的。
小时候,父亲常陪他放风筝,还要用最贵的线做风筝,如琴弦、羊肠之类,说是这样做线,风筝线不会弯。
到了十几岁时,汪曾祺学会了喝酒抽烟。父亲喝酒时,便给他也倒一杯;抽烟时,则一次抽出两根,父子俩一人一根,还总是先给儿子点上火。。
十七岁那年,汪曾祺春心萌动,暑假在家里给心仪的女生写情书,父亲就在一旁给他出主意……
汪曾祺的有趣,多半便是从父亲这里继承过来的。
也正是得益于父亲的开明大度,汪曾祺自幼便拥有很多自由,成天东逛逛、西看看,时而与草木花鸟为伴,时而去河岸边看鱼、打水漂,时而去临街的各种铺子里转悠……
他说:“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就觉得很意思。”在他的眼里,满世界都是好玩的东西。
这样无忧无虑过了19年之后,汪曾祺要上大学了。他考进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你猜他为啥要报考这所大学?
因为他听说这里上课和考试很随意,依然是奔着玩和自由而去的。
“我在报考申请书上填了西南联大,只是听说这三座大学,尤其是北大的学风是很自由的,学生上课、考试,都很随便,可以吊儿郎当,我就是冲着吊儿郎当来的。我寻找什么?寻找潇洒。”
这是汪曾祺在《七载云烟》中的原话。(注: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期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原设于长沙,后迁至云南昆明,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彼时的汪曾祺,怎么也无法预料,这个看似无比随意的决定,让自己庆幸了一生,也让昆明和西南联大,成了自己人生中无法割舍的牵挂。
在西南联大,人人都知道,有个江苏高邮来的小伙子汪曾祺,生活很随便,自由散漫,高兴时就上课,不高兴就睡觉,上课很少记笔记,并且时常逃课,逃朱自清的课,也逃闻一多的课,去泡茶馆或上图书馆。对于不感兴趣的课,更是素来不去,学业搞得一塌糊涂,数学、英语、体育没一样摆得上台面。
遇上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头疼。偏偏沈从文对他青睐有加,作文满分100,沈从文直接给他120,不怕他骄傲,还到处夸:“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
年轻时的汪曾祺
在那潇洒的四年里,他算是把“偏科”发挥到了极致——写作上更进一步,得到了无数赞誉;却也因为英语实在太差,而毕不了业。
到最后,汪曾祺也没有拿到西南联大的毕业文凭,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
多年以后,他回忆起那段岁月时,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那个不要求学生听话、鼓励学生要有个性、自由开放的西南联大,释放了汪曾祺与生俱来的灵气。
离开大学后,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观音寺一个由联大同学办起的“中国建设中学“里当教师。也正是在那里,汪曾祺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施松卿。
施松卿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现在两人又成了同事,自然走得比较近,感情也在朝夕相处中不断升温,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一爱便是一生。那年汪曾祺25,施松卿27。
施松卿生得眉清目秀,老爱生病,联大同学叫她“林黛玉”。
汪曾祺与妻子施松卿
虽然汪老很少在作品中提到妻子,可是在作品外,他却与妻子恩爱了一辈子,他们携手走过了近半个世纪。
无论是原生家庭,还是和妻子认真经营的家,汪曾祺的家庭,始终洋溢着爱和温暖,这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肆意洒脱。
无论生活如何,他骨子里的情趣与雅度却一直都在,对生活,永远怀着天真的热爱。
在七十三岁生日的时候,他写道:“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
有的人是越老越可爱。汪老的可爱之处,是那份天真可爱率意。当年岁渐长、学问渐深后,真心越来越显露,人也越活越天真可爱。
1997年5月16日,77岁的汪曾祺在医院醒来。五天前,他食道大出血。
作别前,他想喝口茶水,便和医生“撒娇”:“皇恩浩荡,赏我一口喝吧。”
医生点头应允,他便唤来小女儿汪朝,“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
还没等到女儿将透亮的龙井端来,他已经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他终究没喝上那一口碧绿的龙井。那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汪曾祺生前,有人让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他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也正是这样的脾性,使他闻嗅到一抹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也成为了拥有赤子之心的人。
这不啻于跌宕年代的理想主义。通透如汪曾祺,看尽人间百态,仍然愿意热爱世界。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汪曾祺是作家里有名的吃货,有人说他是“作家里最会吃的,也是厨师里最会写的”。
汪曾祺作为一个高级吃货,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他不仅喜欢吃、懂得吃,懂得做,还懂得写吃的,是个把美食写到极致的作家。
看他笔下的吃食,就跟看《舌尖上的中国》一样。《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先生说:“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汪曾祺美食文化的影响。”
有读者开玩笑说:“肚子饿的时候,根本不敢读汪老的文章”。因为他在作品中总是尽现各式各样的美食:萝卜、黄瓜、咸菜、鱼、豆腐、韭菜花、手把肉、家乡的双黄鸭蛋、北京的豆汁儿、湖南的腊肉、江南的马兰头、朔方的手把肉、昆明的牛肝菌、汽锅鸡……
他谈起吃来都是寻常吃话,读来却是百看不厌。不管走到哪,汪曾祺最惦念的就是当地的美食,因为吃遍天下,又善于观察,一个不起眼的食材往往被他描写得格外细腻,让人直流口水。
他的《端午的鸭蛋》,为家乡高邮的咸鸭蛋带货了十几年:“敲破鸭蛋一角,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早年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他的吃货本色就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课余时间,他经常溜到街头小酒馆,点上一碟猪头肉和一壶美酒,美美地享用一番;或者去集市的小摊边吃白斩鸡,还美其名曰“坐食凉鸡”。
大二那年,汪曾祺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失恋,把自己关在屋里,本来打算绝食祭奠爱情,睡了两天两夜之后,发现肚子太饿受不了。好友朱德熙带着字典去看望他,于是两人到街上把字典卖了,换了两碗香喷喷的米线,等吃完,失恋的痛苦已经一扫而光了。
西南联大时期,汪曾祺(中)和朱德熙(右)
他说写那么多好吃的,就是为了让人觉得:生活真好啊!
热爱食物的人,往往是热爱生活的人,正如他所言:万物有心,人间有味。
他可以从家常菜中吃出人间至味,再艰难的遭遇,在他笔下也变成了生活的佐料,最终变得有滋有味。
用妙笔写尽世间万物的趣味
遍寻文坛,真的很难找到这么有赤子之心的有趣老头儿了!
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汪老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因为他灵魂有趣,有爱,见光芒,见自己,日子便风生水起!
万物有灵且美,汪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生活心存热爱,从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活得有情趣,对世间万物皆有情,体察的细致。一个平凡的场景,经过汪老的视角,便美得天真烂漫。
他写的都是平凡小事,文字不加矫饰,但就是灵气四溢,趣味横生,浑然天成,拥有一种别人无法复制的魅力!快乐悲伤都能用有趣、浅近的话表达,让你在读他的书时真的有种起飞感!太有意思,太轻盈了!读完觉得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人间草木》是很能代表汪老风格的一本散文集。它充满着生活气息,是一部“气定神闲”的生活小品。从一果一蔬、花鸟虫鱼到季节更替,从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到各地的风土人情,从四方游记到在西南联大的求学时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汪老随性而为,文思到何处,笔墨就落于何处。一桩桩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笔下竟然就成了趣味横生的传奇!在这些文字里,有着人性中的至真至善,温情无比。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名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生活,是很好玩的》囊括了汪老散文精华篇目。分为有味、草木和春秋三辑,从美食、植物、旧事等三个部分来展现汪老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
“生活,是很好玩的”也是汪老的一句名言,代表了他的人生态度。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把一切都写活了。
汪老的文章里虽然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但是在文字背后,却是他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遭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的一生,但他不写。他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
时代的眼泪,写的人已经够多了,汪曾祺更想表达的是,生活里那些细小而真实的美好,以及,对美的追求。
他们那一代人,被迫卷进命运的漩涡之中,总是身不由己地被苦难洗涤和磨炼着,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汪曾祺一生,三岁丧母,24岁时大学没毕业,26岁找不到工作,28岁还靠女朋友救济,正值盛年时又遇世事不安,在战火中和家人离散,极度落魄,差点自杀!
青年时期的汪曾祺
各地辗转飘零之中,他度过了暗淡无光的十年,当过博物馆办事员,写过剧本,也在作家老舍、赵树理手下打过杂……
你也许不知道,汪老百分之九十的散文、小说,都是在60岁之后写的。有人觉得汪曾祺的出名是文坛的意外收获,实则水到渠成。这种水到渠成,是人生的历练和思考,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
他把一生的跌宕起伏,化作深沉的笔锋,在人间烟火中,书写温柔与浪漫。正如他在《慢煮生活》中所说:“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
生活经历的沉淀,使他更加旷达与淡泊了,觉得世上根本没有过不去的事儿! 多年后回顾往事,他哈哈一笑:“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他总是独自咽下苦难,只谈人间的美好和温暖。无论命运给他发什么的牌,好的,烂的,他总是能够打出一手好牌。把每一个苦难的日子,都过得从容,过得快乐。
在他的文字里,我们读不出一丝抱怨和哀叹。就像他自己说的:“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嘛呢?”
是的,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只有在各种生活境地中不断寻找希望,找到乐趣,认认真真地活下去。看似平淡的每一天,都是不可复制的幸福。有一颗历经岁月千锤百炼却始终至真至淳的心,才能过好这一生。
汪老说: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
我们都会不可避免的成长,成年人的世界有着诸多的不易,会有无数瞬间心如死灰,这就是人生,我们总要学会自己治愈自己。不如着眼于生活中的小确幸、小美好,慢慢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忘记失去的,感激拥有的,期待将至的。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对一切充满感激,喜欢美好,也喜欢努力的自己。
当你发觉日子过得疲惫懒怠的时候,当你心灰意冷的时候,不妨读一读汪老的作品,一起寻找他那种对世间万物无尽热情的爱。然后,学他,继续努力生活,继续爱着这个世界。把每一个平凡的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把每一个苦难的日子,都过出花来。
人间草木皆有情、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皆是好去处、人间有情亦有爱。让我们爱着点什么,活在这珍贵的人世间吧!不用着急地去争、去抢,总有一种独属于你的幸福,在等着你。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少东家 一个有趣的灵魂
星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