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06 18:20:13
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06 18:20:13   小编:

《中国哲学简史》通过对中国哲学发展的梳理,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和深刻。从儒家、道家、墨家到法家等各种思想流派,作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其核心理念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本书不仅是一部对中国哲学的简洁介绍,更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珍贵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一)

很久以前看过唐翼明老师诠解的《论语》,其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

《论语》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分量其实不比“道可道,非常道”的分量轻。

不懂得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深奥之处,最多成不了一个哲学家。

而不懂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道理,可能就连一个普通人都做不好了。

正如人参熊掌虽然珍贵,却不能天天吃,人们赖以生存的还是五谷杂粮,不管五谷杂粮看起来如何普通。

由此可见《老子》和《论语》虽然各有各的伟大之处,但不一定简而易懂的就一定比复杂的底蕴浅。

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两个主流,他们之所以成为主流,也是经过了历史漫长的演变,跟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废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政策也有很大关系。

汉武帝时期,王朝各势力日渐强大且凌驾于朝廷之上,加上匈奴骚扰边界,统治者迫切的需要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神话皇,权的思想观念和仁义学说,就很符合汉武帝的这种要求。

中国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对的,也可以说是不对,从表面看中国哲学,其实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间接或直接的讲时局、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不是地狱天堂,是人们的生活日常、道德和伦理。

虽然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其实并不需要做些什么,说平常的话,做平常的事,但是却有着高度的觉悟和理解,相比国外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更接地气,更觉醒。

我特别喜欢结尾冯老对中国哲学的总结;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中国哲学必定对世界有所贡献。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二)

这本《中国哲学简史》非常经典,它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入门必读书。是由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时用英文向外国人普及中国哲学的讲义所著。

全书共有二十八章,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背景,以及儒墨法等各家起源,代表人物的不同哲学观、人生观等开始讲述。

虽然这本书距今已经大半个世纪了,但里面的内容并不过时。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地就是关于孔子的那段内容讲述。

孔子,姓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他是儒家的创建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学生的人,是中国非常有影响力的第一位私学教师。

孔子对任何事都会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而他的那些看法和观点又不断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以及后世之人。

比如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由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了新的解释。书中提到,在解释“三年之丧”这个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的意思就是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以示感恩。

原来这就是今天我们熟悉的“守孝三年”的来源。

除了对古老的礼制做出新的解释外,孔子的很多思想在今天对我们的影响依然非常大,并且值得我们时刻谨记于心,并将它用于实践。

我们都知道,关于人的德性,孔子主张“仁”和“义”,尤其是“仁”。曾有学生问过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

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

孔子告诉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要学会用博大的胸怀去爱人,发自内心的去接纳他人。

另外,除了“三年之丧”“仁”等,在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里,还提到了孔子更多的主张和观点:“忠”“恕”“天命”等。

感兴趣的话,可以亲自翻看一下!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篇三)

今天阅读完了大师级别的先生写的书---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对于我这个哲学小白而讲,是缘分,也是福音。

哲学家冯友兰,是位潜心致学的人,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冯友兰一生的评价是,活了一个世纪,经历了那么多变迁,人生道路曲折坎坷,芝生先生总以乐观态度面对,而且还能不断追求真理,忠诚于自己的学术事业。

这就一点,就值得我们钦佩。

很多人现状可能是人过四十,看多世间凉薄,便灰了心归了隐。

罗曼·罗兰这样说道:“人世间真正的勇士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冯友兰,这位典型的“民国式学人”,就是这样的不改学术报国初心,中西学贯勇,探索新知。

论学术成就,他于1930年前后年,就写出了名著《中国哲学史》,这是中国首部用系统新方法探寻中国传统哲学的专书。

通过这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我有几点收获:

1、冯先生认为,学习中国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一种超越道德价值的境界;

2、冯先生推祟的是:王阳明所说“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意思是,在日常生活行动中,时时处处不离致良知,一直到如婴儿无私欲只有良知的状态;

3、冯先生这样总结,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表达,越是明晰则暗示越少,但暗示是无穷。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整本书梳理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从最早哲学课本“四书”,一直讲到20世纪初北大开设的三个哲学系,还讲到了他自己研究哲学时总结出来的方法论。其间从孔子、老庄到朱熹、王阳明,再到康有为、严复,从他们的生活追求、精神追求到对哲学的推动,对社会的影响,对一个小白而言真是太友好了。

令我最难忘的是,本书总结的人生四境界。

他说道,自然境界、功得境界的人,是人现在的样子;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难怪有很多人评价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他们是孔子、王阳明,那半个指的是曾国藩。我终于知道出处在哪里了。

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嗯,我还需要加强琢磨。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