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注疏汇校》是一部经典的历史文献,全9册。它详细解读了《尚书》这部古代经典著作,并对其中的注疏进行了汇编和校对。通过阅读这部书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对于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尚书注疏汇校 全9册》读后感(篇一)
1.与其将此书看作一般性的古籍整理作品,不如视为以考镜源流、以优代劣为目标的校勘学理念的实践。校勘学要求底本的准确性,以影印形式出版正文并无可厚非。
2.关于此书定位,校勘者未必将其视为工具书。我想,杜老师心中或许具有一种普及情结,希望此书不仅可以供专业人士阅览查对,也可供普通爱好者随手翻看。这或许是造成目前书籍编排、装帧形式以及低价位的原因。(小再造系列同理)
3.一本在手,多本都有,校者费心,读者省事了。
《尚书注疏汇校 全9册》读后感(篇二)
《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原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为一部多体裁上古历史文献集,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我国历代国家治理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到孔子修《书》。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和《诗经》并列。《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上”也,表示尊信的意味;《尚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即 “公开的皇室卷宗”。《尚书》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皇室文献,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汉人传说先秦时《书》100篇,每篇有序,题孔子所编。《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之文,都明显地受它的影响。今天来看,绝大部分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西汉时期,鲁恭王为了扩展自己的宫殿,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那时恭王肃然起敬,不敢再拆房子,并且将这些书都交还孔子的后人孔安国,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另有相传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尚书》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理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尚书》要旨: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尚书注疏汇校 全9册》读后感(篇三)
1.首先,給此書一個定位,然後選擇合適的編輯策略和裝幀形式。
這個書是工具書。這個書分兩部分,一爲影印,一爲校勘記。主體部分是校勘記。校勘記不是拿來讀的,是拿來查閱的,是拿來比對的。這是其主要功能。所以這個書要做成精裝,線訂,盡量做到冊數少,方便隨時翻閱。
2.此書宜影印部分和校勘記分開
現在的編輯方式是,一卷影印,一卷校勘記。跟花卷似的。
這種方式不知道是出於什麼樣子的考慮?這樣方便閱讀影印部分,還方便閱讀校勘記?還是方便兩者對讀?反正我是看不出這種編輯形式,是方便了哪個方式。可能只是效仿阮刻的那種方式?
合適的方式,應該是,影印部分放一塊,校勘記放一塊。因爲校勘記是依附於影印本的,不能獨立。那將影印和校勘記放在不同的冊里,更方便對照。
3.裝幀宜精裝
已經說過,此書帶有工具書性質。工具書的特點就是冊數越少,越方便查閱。所以工具書盡量做到書厚紙薄,查閱方便。
此書同時又是經典之作,也需要一個比較體面的裝幀。
此書需要校勘記、影印本對讀,就需要書頁可以攤開,解放雙手。要攤開,做精裝是比較適宜的方式。
4.影印部分宜有校勘記標誌
校勘記依附於影印本,雖然校勘記每條都標註了頁碼行數,但是從視覺效果來看,文字表述需要轉化爲圖像位置,其間所動用的大腦資源,要比直接在影印本上做標誌大得多。
所以阮元刻書的時候,在有校記的地方有標誌,就是出於這種考慮。
這個書沒有標,只有迻錄的句讀。
校勘記只是摘字摘詞,有時候一句裡頭好幾個字,校勘記要分上下。讀者這時候需要還原到原文,就得翻閱影印本。影印本又沒有標記。只能重新數數。(校勘記的行數是從一到十八,對應前後兩個半葉,而影印本又沒有在影印件上標註行數,得讀者自己加減算一次。)
添加校勘記標誌可以減少這些不必要的腦力運算。
需要添加的標誌有,A.正文(經註疏釋文)中有校勘記之處加標誌。B.在每行之上標註行數,以方便和校勘記對應。(這種方式已見於日本某些影印本)
加了行數標記的尚書註疏書影
當然也可以直接在每行上方用阿拉伯數字小小地標一下。
5.校勘記宜據內容區分格式
校勘記內容是格式化的,這種內容的格式,要通過形式區分,才更方便讀者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工具書大多考慮這一點,所以其內容的格式,都會在版式上呈現出來。
校勘記的格式層級比較多,就需要相應有不同的格式來對應。其目的不是為了編輯的舒服,而是讀者提取信息的便捷。如果一個書總是考慮編輯的舒適度,那讀者的舒適度就會大大降低。
用什麼格式呢?不必新造,請參看杜老師整理過的廿四史校勘記的形式。這種形式的校勘記,中華書局最近也出過一種。內容和格式很強地區分,那書的效率就會很快體現出來。
大致分這樣幾段:
6.其實《集韻校本》的編輯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