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省英语中考作文题目为“我的梦想”,考生们纷纷展示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用真诚的文字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计划,展现出了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努力奋斗的决心。这篇作文体现了山西学子的自信和拼搏精神。
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1
2013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机密★2013年6月19日 (省)语文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
说明:
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古(gèng) 狩猎 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
B.干涸(gù) 炽热 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
C.花圃(pǔ) 荫蔽 锐不可当(dā ng) 粗制烂造
D.恣睢(zì) 取缔 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 B.②⑤④③① C.④③②①⑤ D.④⑤①③②
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
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
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
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
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
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
D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
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 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丧( ) ②明( )[来源:Zxxk.Com]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_________,君子好逑。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
(4) 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20题。(16分)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来源:学。科。网]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4分)[来源:学,科,网]
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 透明”的含义。(2分)
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
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2分)
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 - 25题。(14分)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 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 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 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 ,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选自《人民日报》2012.6.25,有删改)
21.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2分)
22.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2分)
2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4分)
①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2分)
②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2分)
24.作者指出“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
我们该如何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试从三个方面具体说说。(3分)
25.“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6.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开展“脚踏热土,爱我江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并分析下面的“江西省部分城市1985年与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统计表”,写出你 从中得出的两个结论。(2分)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天行在《锦绣赣鄱赋》中深情赞颂了江西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以下语句均选自该
赋,请为下列①②句分别找出一个正确对应句(只需填字母)。(2分)
①临川四梦出显祖,( )。
②宜春应星开天物,( )。
A.洪都排浪起滕王 B.饶水弃疾领辞章
C.安源声名耀湖湘 D.窑火千年始昌江
E.上清官里道教场 F.天祥日歌零丁洋
(3)在全国风景名胜推介会上,请你为秀美江西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27.写作(50分)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带着___________出发
机密★2013年6月19日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D(2分) 2.C(2分) 3.C(2分)
4.A(2分) 5.B(2分) 6.C(2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4分)
7.C(2分) 8.D(2分)
(二)(10分)
9.B(2分)
10.①丧失(1分) ②明智(1分)
11.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1分)。
12.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13.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
(1分)
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1分)
(三)(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4.(1)窈窕淑女 (2)归雁洛阳边 (3)吟鞭东指即天涯 (4)妇姑荷箪食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6分)
15.“我”在邮局遇到两角钱的难题时(1分),一个男孩子主动帮助了“我”(1分),令“我”感动难忘(1分)。(大意相同即可)
16.示例:
①“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 小得像个豆芽菜”,通过外貌描 写点明男孩子生活的艰辛,以更好地表现他内心的善良。
②“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子 既想帮助“我”又怕被“我”拒绝的矛盾心理。
③“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男孩子此刻的矛盾心理。
(任选其中两种进行分析即可给分)(4分)
17.“干净透明”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大意相同即可)(2分)
18.男孩子在帮助了“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意打破他这种美好的感觉。(2分)
19.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1分)是快乐和自豪的(1分)。
20.男孩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1分)
男孩子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了“我”;(1分)
男孩子的举动提醒“我”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1分)
(二)(14分)
21.(文字书写急剧退场,人们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现实中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所以很难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手写书信了。(大 意相同即可)(2分)
22.第一类:蕴含着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1分)
第二类: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文辞浅陋。(大意相同即可)(1分)
23.①因为当下杂乱无章的信息泛滥,许多人旧学功底差,社会上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
而书信文明正在逐渐消失。(大意相同即可)(2分)
②网络人尽管接受了许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如不加以整理,就收获不 了多少真 知,头脑也就变成任意踩踏的场地。(大意相同即可)(2分)
24.提示:可从经典诵读、书法训练、文明礼仪等方面作答,一个方面1分,言之成理即可。(3分)
25.a.对当今文化现状的焦虑(惆怅);(1分)
b.对一些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逝去的怀念;(1分)
c.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企盼。(1分) (答到要点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6.(1)①(2005年与1985年相比),江西省部分城市的耕地面积都呈减少趋势。
②相比之下,南昌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小,赣州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大。
③面对耕地面积的减少,我们应该采 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到其中两个结论即可)(2分)
(2)①D(1分) ②B(1分)
(3)示例:绿色赣鄱物华天宝,红色老区人杰地灵。(2分 )[来源:]
(围绕江西特色进行宣传,言之成理即可)
27.(50分)
评分等级:[来源:学]
(一)基础等级(40分)
1.一类卷(34 -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 -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 - 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卷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
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
(2)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
(3)同一作文,由三人完成评阅工作。三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要求,应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
1/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2
【中考状元-2013江西南昌中考状元是谁?】
2013年南昌中考学生成绩不排名
中考状元遭到“雪藏”
2013年南昌市中考成绩已于3日正式公布,对成绩有疑问的考生,可在7月5日至8日申请查分。录取分数线将于7月10日向社会公布。
南昌市2013年中招录取工作将于7月11日开始,共分6个批次录取。在普通高中录取前,先划定相应批次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然后对到达相应最低分数线的考生,分批次按照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成绩,划出各校录取线,再按志愿对考生依成绩顺序位从高到低、逐个检索投档。各批次均按均衡生、统招生、二次补报志愿生、择校生的顺序依次录取。每一批次统招录取完成后,将公布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学校及计划,未录取且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二次补报志愿进行录取。已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二次补报志愿。
同时,为了抵制择校热,2013年南昌中考学生成绩不排名,今年的中考状元遭到“雪藏”,但不少老师估计南昌第一批次重点录取线将降20分!昌大科辅的VIP总监认为:由于2013年中考试题偏难,预测录取分数线较去年将会有所降低!
更多各省2013中考状元信息请关注 中考状元网:/zhongkaozuowen/zhuangyuan/
2/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3
稳定与创新并重全面落实课程要求
2013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紧扣《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谈谈试卷的整体特点:
1.贴近生活实际,考查物理知识的应用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注重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23题以三峡大坝为素材,综合考查了发电机、连通器的原理,以及机械能及转化问题等。第26题阅读材料题,结合“地球同步卫星”的材料,考查了运动的相对性、能量转化和电磁波的传播等知识,同时还考查了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收集并提取信息、整合知识的能力。再例如第11题通过“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下山后瓶子变瘪”考查有关分子的知识;14题以生活中的古画、鱼缸、重垂线和弹簧为载体考查物理知识;16题通过铅笔的直径、夏天的水温、日出至日落的时间、罐装饮料的质量等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观察能力;17题利用生活中的光现象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等内容;20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考查简单机械的知识。这些试题,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2.试题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结构、题目设置、考查内容均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为依据。试题覆盖了物理教材中全部17章内容,甚至考查了85%以上的小节内容。物理试题以考核基本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为主,起点要求较低,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物理试题没有偏题、怪题和繁难计算题,对深化课程改革和指导初中物理教学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3.加强实验探究的考查,体验过程和方法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的考查,结合物理研究方法,考查学生实验设计、步骤,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结论等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中的困惑和成功的乐趣,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分析思维和探究能力的目的。
例如33题考查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作为重点题型,今年标新立异,从判断空心、实心问题入手,结合浮力,比较密度大小,从而判断空心问题,并进一步计算密度和空心体积。从浮力入手进行物体受力分析,一种方法是从体积计算出不同密度,从而进行比较;另一种方法,是以从浮力大小比较体积,从而比较重力,判断出空心问题。34题利用测定电功率的电路来探究小灯泡的发光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一种新的探究型实验题。学生在常规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基础上,更进一步探究除实际功率之外的另外的因素。学生一般理解实际功率越大,灯泡就越亮。但不同灯泡相比,发现有“异常”现象,需要学生灵活分析题中所给的表格数据信息,对比能量的转化,从消耗电能向光能的转化效率方面考虑,从而探究出影响发光亮度的其他因素。该题考查了学生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体现了中考试题的灵活、发散、综合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注重考查对物理思想和概念的理解
2013年物理试题中没有机械性记忆知识的试题,从而淡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的考查,注重对物理研究方法和概念的理解。例如第13题,是对实验研究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对几个实验原理、方法真正理解才能得到正确答案。第25题结合电热水器考查了电能表的读数、电能和热量的计算以及液体沸点受气压的影响等。问题中有灵活分析判断,有推导计算。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这对今后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向,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准确理解物理概念,运用物理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5.重视物理知识间的综合,加强能力考查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加强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同一个物理过程从不同思维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结合多个物理知识点的综合分析,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应用等能力的考查,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
例如37题,以滑轮组为题材,考查了受力分析、滑轮组的使用特点、压强、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许多知识在《标准》中要求是理解层次,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本题(1)(2)问结合滑轮组求总功率、机械效率的问题,考查了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解计算题过程中的思路条理、格式规范等基本技能。第(3)问题设置了求最小压强的问题。在同一滑轮组不计摩擦及绳重的条件下,绳端拉力越大,对提升物体的作用力越大,物体对地面压力越小,结合分别以人、动滑轮、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的三次受力分析,求得被提升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虽是综合计算题,本题问题设置难易适中,有梯度,内容综合、形式灵活,有利于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注重数学工具的应用,考查解决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数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2013年物理试题通过利用方程组和图像解题考查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8题,以电路图为背景立意,在分别闭合开关S1和S2两次情况下,结合变阻器的U-R变化图象,重点考查了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时,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数学知识,特别是结合变阻器的U-R变化图象,挖掘图象的隐含条件,结合串联等流分压的特点,列出方程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整个题目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既要综合分析两次电路递进的逻辑关系,又要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4
【中考状元-2013江西九江中考状元 九江一中刘启元670分】
中考频道最新消息,2013九江高考理科状元花落九江一中,刘启元同学以670(裸分)成为应届理科状元。
更多各省2013中考状元信息请关注 中考状元网:/zhongkaozuowen/zhuangyuan/
4/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5
【中考状元-2013江西吉安中考状元 临川一中校刘婧、许长发】
据江西吉安一中消息,该校刘婧、许长发两位同学以636分的高分双双夺得2013年江西省文科状元!吉安一中龚泽惠同学以 684分的高分夺得2013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更多各省2013中考状元信息请关注 中考状元网:/zhongkaozuowen/zhuangyuan/
5/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6
【中考状元-2013江西新余中考状元新余四中姚振翮】
1.新余四中姚振翮同学以692分的文化成绩和738的总分荣获新余市2013年中考状元。
2.新余市全市中考前十名新余四中占有7名,分别是1、2、4、5、6、9、10。
更多各省2013中考状元信息请关注 中考状元网:/zhongkaozuowen/zhuangyuan/
6/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7
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13江西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D(2分) 2.C(2分) 3.C(2分)
4.A(2分) 5.B(2分) 6.C(2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4分)
7.C(2分) 8.D(2分)
(二)(10分)
9.B(2分)
10.①丧失(1分) ②明智(1分)
11.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1分)。
12.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13.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
(1分)
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1分)
(三)(8分)(每空1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
14.(1)窈窕淑女 (2)归雁洛阳边 (3)吟鞭东指即天涯 (4)妇姑荷箪食
(5)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6分)
15.“我”在邮局遇到两角钱的难题时(1分),一个男孩子主动帮助了“我”(1分),令“我”感动难忘(1分)。(大意相同即可)
16.示例:
①“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 小得像个豆芽菜”,通过外貌描 写点明男孩子生活的艰辛,以更好地表现他内心的善良。
②“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子 既想帮助“我”又怕被“我”拒绝的矛盾心理。
③“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男孩子此刻的矛盾心理。
(任选其中两种进行分析即可给分)(4分)
17.“干净透明”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大意相同即可)(2分)
18.男孩子在帮助了“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意打破他这种美好的感觉。(2分)
19.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1分)是快乐和自豪的(1分)。
20.男孩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1分)
男孩子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了“我”;(1分)
男孩子的举动提醒“我”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1分)
(二)(14分)
21.(文字书写急剧退场,人们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现实中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所以很难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手写书信了。(大 意相同即可)(2分)
22.第一类:蕴含着书写者的学养功底和气质风神。(1分)
第二类:格式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文辞浅陋。(大意相同即可)(1分)
23.①因为当下杂乱无章的信息泛滥,许多人旧学功底差,社会上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
而书信文明正在逐渐消失。(大意相同即可)(2分)
②网络人尽管接受了许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杂乱无章,如不加以整理,就收获不 了多少真 知,头脑也就变成任意踩踏的场地。(大意相同即可)(2分)
24.提示:可从经典诵读、书法训练、文明礼仪等方面作答,一个方面1分,言之成理即可。(3分)
25.a.对当今文化现状的焦虑(惆怅);(1分)
b.对一些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逝去的怀念;(1分)
c.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企盼。(1分) (答到要点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6.(1)①(2005年与1985年相比),江西省部分城市的耕地面积都呈减少趋势。
②相比之下,南昌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小,赣州市耕地面积减幅最大。
③面对耕地面积的减少,我们应该采 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到其中两个结论即可)(2分)
(2)①D(1分) ②B(1分)
(3)示例:绿色赣鄱物华天宝,红色老区人杰地灵。(2分 )[来源:]
(围绕江西特色进行宣传,言之成理即可)
27.(50分)
评分等级:[来源:学]
(一)基础等级(40分)
1.一类卷(34 -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 -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 - 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二)发展等级(10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像奇特,有个性)
说明:(1)评卷时从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给分。发展等级选取四点中最突出的一
点评分,该给多少分就给多少分,直至满分10分。
(2)要考虑考场作文的实际,优秀的可给满分。
(3)同一作文,由三人完成评阅工作。三人给分差距超过5分的作文,要重新评阅给分,如还达不到要求,应交学科评卷小组裁定
7/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8
2013石家庄中考状元——满分650分,他考了642分;5门考试题,他3门满分。语文119分、文综113分,数学、英语、理综全部满分,今年的中考,来自石家庄市外国语学校初三1班的刘天乐以裸分642分的好成绩加冕状元。带着众人的惊叹和疑问,记者向这个略显腼腆的大男孩探寻了他的状元之路。
心理强大:名次从来不重要
4日上午,记者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见到了刘天乐,面对到访的多位记者,这个大男孩显得有些腼腆。面对状元这份儿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他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激动,“考前我对分数有预期,希望考到640分左右,但是对于状元,却没有太多想法。”
从初二接手刘天乐所在班级开始,班主任张军刚老师就开始关注起这个“超乎寻常”的男孩。“太稳定了”,张老师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初中的孩子年龄小,情绪、状态、习惯容易出现波动变化,再加上考试发挥等原因,所以很多孩子的成绩都是随之起伏的,但是刘天乐却不一定,无论大考小测,他都始终稳稳保持在年级前三名,除了中考前的模拟考试考过一次第七之外。
对于刘天乐这种稳定的表现,张老师总结归功于三点,一是父母从来不会对刘天乐的学习成绩过分苛刻,更不会把学习成绩当成衡量刘天乐是否努力的标准,用潜移默化的引导代替急功近利的要求;二来,他也经常教育学生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名次,要关注自己的分数,要关注分数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所在;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刘天乐自己,能够端正态度习惯,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兴趣广泛:学习不是生活唯一
受姥爷熏陶,刘天乐酷爱书法、美术,“他的书法在我们学校出了名的好,书法比赛、写个标语肯定非他莫属。”放下笔,来到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上,刘天乐也是毫不示弱,中考体育满分也说明了小伙子能文能武。
在刘天乐眼中,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放松身心。练习书法,不仅可以让我的字迹更加工整,同时还能磨炼我的心智,我觉得只要把握好度,哪一样技能都不会说影响学习。”尽管推崇兴趣广泛,但他对于家长强制的兴趣班却并不认同,“我觉得父母的建议我肯定会尝试,比如书法、画画,都是大人引导我入门才产生兴趣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兴趣班都适合我自己,遇到那种自己尝试以后实在不喜欢的兴趣班,我肯定不会再耗下去,小时候妈妈给我报过钢琴班,但学了一年实在没有兴趣就算了。”
刘天乐的看法也得到了张军刚老师的认同,他建议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培养,而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态度端正:认清自己最关键
能够摘得状元头衔,当然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但在刘天乐自己眼中,它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于他能够仔细分析个人情况,并根据个人状况发扬优势、查漏补缺。每学期,他都会跟自己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当然了,定了计划就要认真完成,但是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每次考试,他关心的都不是自己跌名次,而是自己的分数,特别是这个分数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每次考试完了爸爸妈妈都会帮着我分析试卷,看看自己好的地方在哪儿,丢分的地方在哪儿。”
“其实我小时候身体素质并不算太好,上初中以后,为了增强身体素质,也为了备战中考体育,我从初二开始坚持锻炼每天跑步,结果,中考体育拿了满分,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增强。”对自己的透彻分析,让他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并通过努力攻克难关,取得更大的进步。
班主任:家庭教育很重要
在张军刚老师看来,学生成绩50%取决于自身表现,30%取决于学校教育,还有20%则由家庭教育状况决定。“教育环境家长改变不了,但家庭教育以及孩子表现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的表现。”在张老师看来,家长与其把眼光紧盯在孩子学习成绩上,倒不如往后退一步,看看自己是否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看看自己是否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空间,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多点时间陪孩子一起成长。
更多各省2013中考状元信息请关注 中考状元网:/zhongkaozuowen/zhuangyuan/
8/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9
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1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B.C.D.
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
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è)流水淙淙(zōng)
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
D.称职(chè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上山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实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
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察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6.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7.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9/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10
山东烟台2017中考5月10至13日报名
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类别、对象和范围
(一)招生类别和计划
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包括初中起点“3+4”高等师范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三二连读高职、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
初中起点“3+4”高等师范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五年制高职和三二连读高职计划由省确定。在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的前提下,按照普职大体相当的原则,确定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
(二)招生对象和招生范围
1、招生对象
凡符合市教育局《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意见》规定报考条件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可根据规定和个人学业情况,在全市统一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平台选报初中起点“3+4”高等师范教育本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普通高中、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中等职业学校。
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城乡劳动者、退役士兵等可到中等职业学校申请注册入学。
2、招生范围
初中起点“3+4”高等师范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五年制高职和三二连读高职面向全市招生。
烟台二中继续面向市内六区招生,烟台牟平育英艺术中学的音美特长生面向六区招生,其他公办高中面向本县市区招生。民办高中学校依据规定自主确定招生范围。
各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全市招生。
二、报名时间和考试安排
10/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11
2017天津大港区中考报名时间:2016年12月20-26日
报名程序
2017年报名工作按照报考者自主网上录入报名信息,现场报名资格审查、确认报名信息的程序进行。
1、自主网上录入信息
时间:2016年12月20-26日。
关键信息填写说明:(1)红印考生:“户籍所在地址”栏体现“某派出所“,“现居住地址”栏须具体到门牌号;蓝印考生:“现居住地址”栏填写蓝印户籍所在地地址(须具体到门牌号)和派出所;(2)身份证号:身份证号“x”必须录入大写的“X”,否则不能保存;(3)邮寄地址:提供天津市范围内,须有效,后期邮寄录取通知书,如因提供信息不准确收不到录取通知书,责任自负;(4)“家庭情况”栏:“是否户主”和“身份证号”两项内容,蓝印考生必须填写,考生报名后,户籍管理部门将按照文件要求核实房屋信息等蓝印户籍条件,对不符合条件的,将取消报名资格。
2、现场进行资格审查并确认报名信息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持报名所需材料按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进行审查报名资格和确认报名信息,
时间:2016年月12月27-31日,上午8:30-11:00;下午2:00-4:30。
地点:大港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一楼报名大厅(大港旭日路6号:津岐公路与旭日路交口)。
11/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12
泉州2017年中考成绩预计7月13日左右公布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今日开考,将于6月25日结束。今年是初中课改后首次全省统一中考,统一命题。泉州市报名参加中考的学生有69195人。
今日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明天考物理、化学、英语,后天考历史、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卷面分数均为150分(英语试卷150分中含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地理、生物学科卷面分数均为100分,化学学科卷面分数75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切线以考生参加中考的所有学科考试成绩的等级和中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五个学科考试成绩的分数作为主要依据,物理、化学学科分别按考试成绩的90%、80%折算后计入录取总分,总分为600分。
据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考网上评卷工作由市教育局中教科、招考办、市教科所等有关科室负责统一组织实施。6月26日至7月2日进行中考、初二会考试卷扫描工作。7月3日至12日组织教师网上评卷;预计13日左右中考成绩揭晓,考生可通过网上查询自己的成绩。
12/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13
2017天津南开区中考报名时间:2016年12月20-23日
报名程序
2017年报名工作按照:报考者自主网上录入信息——现场确认报名信息——报名资格审查的程序进行。
1、自主网上录入信息:
时间:2016年12月20-23日。
方式:考生登陆“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管理系统”注册,取得预报名号后,用预报名号和密码登陆报名系统填写考生报名信息,核对无误后提交(请记好预报名号和登陆密码,提交以后信息有误可再次登录、修改、保存)。
登陆网址20日前在“17年南开区回津中考群”中公布
登录“报名系统”注册前请先期填写《2017年天津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报名表》
《报名表》填写提示:
考生号、体检结论、是否申请回户籍及回户籍区县:为空
全国联网学籍号:以字母打头的19位号
毕业学校:现学籍学校
身份证号:身份证号"x"必须录入大写的"X",否则不能保存
户籍地址:(1)红印考生填写户口本地址(2)蓝印考生填写蓝印户口地址
现住址(通知书邮寄地址):必须填写天津市地址且具体到门牌号
报考科目:九科
七年级第一学期转入:否
蓝印考生必须填写“蓝印户主姓名和蓝印户主身份证号”。
《系统》中的报名单位:南开区中招办班级:01
2、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资格审查: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持报名所需材料按规定时间进行现场报名确认,审查报名资格。中招办审核同意后,系统自动给出考生号,并将所填信息转入正式报名信息中。
现场确认时间:
2016年12月24日(周六):上午8:30—11:00;下午1:30—4:30
13/14页2013山西英语中考作文500字篇14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
英语
陕西英语
一、英语知识运用(共三大题,满分50分)
(一)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每小题的A B C 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 permit A
A fist B behind C istand D smile
2 . question C
A revolution B exhibition C suggestion D education
3. empty D
A toiler B dozen C general D connect
4. social A
A precious B certain C discovery D decision
5. forget B
A ordinary B major C world D report
(二)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每小题的A B C 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6. What pity that you couldn’t be there to receive prize! C
A a;a B the ; a C a ; the D the;the
7. Dr.Smith, together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s , visit Beijing this summer. A
A is going to B are going to C was going to D were goingto
8.He invited me to a dance after the show Chrismas Eve. B
A at B on C in D by
9.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n a film in the cinema together as a family. D
A see B had seen C saw D have seen
10.Jane was asked a lot of questions ,but she didn’t answer of them .B
A other B any C none D some
11. Gun control is a subject Americans have argued for a long time . C
A of which B with which C about which D into which
12.I still remember to the Famen Temple and what I saw there . D
A to take B to be taken C taking D being taken
13.My parents don’t mind what job I do I am happy . C
A even though B as soon as C as long as D as though
14.—My mother is preparing my favorite dishes .Go with me and have a taste ,okay?
-- .And I’ll be glad to meet your parents . B
A I think so B I’d love to C I’m sure D I hope so
15.A notice was in order to remind the students of the changed lecture time . D
A sent up B given up C set up D put up
16. He must be helping the old man to water the flowers, ? B
A is he B isn’t he C must he D mustn’t he
17. The how to booke can be of help to wants to do the job. D
A who B whomever C no matter who D whoever
18.Little about her own safety ,though she was in great danger herself. A
A did Rose care B Rose didi care C Rose does care D does Rose care
19.—Have you finished your first paper? D
-- .Just half of it .How about you?
A.Not at all B.Not likely C. Not a bit D.Not yet
20. Form their ________ on the top of the TV Tower, visitors can have a better view of the city.
A. stage B.position C. condition D. situation
(三)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面各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适合填入对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One afternoon, my son Adam asked me, “Are all people the same even if they are different in color?”
I thought for a minute, and then I said, “I’ll explain, 21 you can just wait until we make a quick 22 at the grocery store. I have something 23 to show you.”
At grocery store, we 24 some apples --- red, green and yellow ones. Back home, I told Adam, “It’s time to 25 your question.” I put one apple of each 26 on the table. Then I looked at Adam, who had a 27 look on his face.
“People are like apples. They come in all 28 colors, shapes and sizes. On the 29 , some of the apples may not 30 lood as the others.” As I was talking, Adam was 31 each one carefully.
Then, I took each of the apples and peeled(削皮)them, 32 them back on the table, but 33
a different place.
“Okay, Adam, tell me which is which..”
He said, “I 34 tell. They all look same now.” “Take a bite of 35 . See if that helps you 36 which one is which.”
He took 37 , and then a huge smile came cross his face..”People are 38 like apples! They are all different, but once you 39 the outside, they’re pretty much the same on the inside.”
He toally 40 it. I didn’t need to say or do anything else.
21. A. although B. so C. because D. if 【D】
22. A. stop B.start C. turn D. stay 【A】
23. A. expressive B. encouraging C. infourmative D. interesting 【D】
24. A. bought B. counted C. saw D. collected 【A】
25. A. check B. mention C.answer D. improve 【C】
26. A. size B. type C. shape D. class 【B】
27. A. worried B. satistied C. proud D. curious 【D】
28. A. ordinary B. normal C. different D. regular 【C】
29. A. outside B. whole C. table D. inside 【A】
30. A. still B. even C. only D. ever 【B】
31. A. examining B. measuring C. drawing D. packing 【A】
32. A. keeping B. placing C. pulling D. giving 【B】
33. A. on B. toward C. for D. in 【D】
34. A. mustn’t B. can’t C. shouldn’t D. needn’t 【B】
35. A. each one B. each other C. the other D. one another 【A】
36. A. admit B. consider C. decide D. believe 【C】
1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