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做书》,感受到了做书的艰辛和乐趣。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分享了做书的过程,从选题到出版,每个环节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最终呈现在纸上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本书背后的努力和心血。
做书读后感(一)
居然把刘知几写成了“刘知己”……
也不知道这是在哪个环节弄错了的……
教编辑们怎么出书怎么策划怎么注意积累常识和各方面知识的书,自己咋出了介样儿的硬伤咧?
“多读几遍,少出硬伤”么不是~
做书读后感(二)
内行与外行都能有所收获的一本书。这何止是写做书,也是在写人呀。作为一名资深编辑,李昕似乎很注重举例子,很多说明后他总习惯讲一个匹配的事件,由此,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书出版背后的小故事(←_←可能你刚看过噢) 五星推荐吧。看完这本书,你能找到一种职业自豪感,而这,恰恰是中国文艺界(包括电影电视)极度缺乏表达的。
做书读后感(三)
尾大不掉:“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调动指挥。现多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再来看这本书的197页:
“我们过去知道一些出版社为了竞争畅销书的出版,开价过高,首印量过大,结果最后造成库存,尾大不掉,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造成亏损。”
そう…
做书读后感(四)
客观来看呢,也不能说一点用没有。但这不是本值得仔细看的书,大概翻翻也就足够了。
所以严格来说呢,还真是意思不大。还要将近四十元的码洋……性价比非常一般了。
还有就是所谓的签名毛边本,印章的印泥都糊掉了,蹭得勒口也红,环衬也红的……
建议签名书就不要加什么印章了。
以及,建议大家还是买切好的书吧,毛边本读起来怪费劲的。
做书读后感(五)
三联原总编李昕谈编辑。源自作者05年至今的各种讲座的讲义、录音等。虽说隔行如隔山,但书里谈成事的阳谋、谈职业与事业的底线、谈才学识的取舍,这些都是相同的。
作者在阐述“编辑的能力”部分,举了大量的事例,非常具体,局外人也读来生动有趣,引人思考,例如作者谈策划、谈创新、谈三联的“变”与不变,谈文字的修改,这些内容,拿到我们的职场,可以触类旁通。认同作者所说:“理念正确,是成功的一半。”同时,感悟并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获得的,要靠长期的实践与摸索,靠自我激励,不断成长。
掩卷亦想,能如作者一样,人生选择即是职业选择,何等幸事啊。
做书读后感(六)
作为食客,既然要吃一辈子的饭,懂点烹饪品鉴技巧总是好的;
作为读者,既然要看一辈子的书,懂点编辑出版常识也是好的。
《做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的,内容是三联的总编写的;已读,靠谱。
你可以从中了解一些作者的趣事,看看编辑眼中的好书有哪些,了解一下图书的装帧设计有什么讲究,旁观一下那些近现代的经典好书是怎么诞生的(《傅雷家书》等好几本书的出版过程看得我差点掉眼泪……)。
编辑固然需要有好的书感,读者又何尝不需要有独立鉴别好书的能力。【也不能总等公众号给开书单或者参考排行榜吧?如今看个新闻联播都要靠自己悟,媒体给的排行榜你也信?科科】
哦,听说如果从豆瓣链接到购书平台,豆瓣是可以拿一丢丢提成的。支持。
哦哦,还有,原来北京三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上海三联是不一样的,我最近才发现……
哦哦哦,还有,我已经转行到出版社做编辑了,目前负责心理图书。恩,如果你觉得有好的外版心理书值得翻译引进,或者自己有相关的写作出版计划,欢迎呼叫。
做书读后感(七)
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之前看有关工匠精神的书目推荐,买了这本书。本书作者是三联出版社前总编,内容是作者在大学讲座的讲义,算是编辑五讲。感受较深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编辑这个职业的了解有了零的突破,以前看书多是看作者是谁,提到编辑的无非是后记中感谢xxx出版社xx编辑促成了本书的出版,但觉得无非就是牵线搭桥做些排版核校发行工作而已,没想到一本书的面世编辑在其中的努力如此之多——选题策划审议提意见营销,宛如一个产品经理。二是感慨作者对自己职业的热爱,我个人而言总是喜新厌旧,常容易对经常做的事情产生厌倦与疲惫之感,故而看到一个已经退休之人写关于自己工作的书,仍然充满热情,字里行间透出一生选择无悔,言语中多次提及出版的社会价值,思想情怀跃于纸端,令人佩服,也令人汗颜。以兴趣为一生职业,现在来看总觉得过于理想化,但感人之处也在于这种理想化有现实案例,给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理安慰。三是书中很多有关出书的案例,既有营销经验,也有谈判趣闻,还有名家轶事,更能补充书单,趣味性功用性兼得。四是对出版社特别是三联更加了解,简直是三联书店的活招牌(之前还奇怪为什么三联前编辑的书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但是又看到了有21年的三联版本)。作者对同行如中信,长江文艺,广西师大出版社等相关的叙述,也见其包容与谦虚好学。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会带着人去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份工作,要好好做这份工作,以及,做一个有人文素养人文思想人文关怀的人。
做书读后感(八)
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演讲整理稿,毕其一生经验所总结出的精华。编辑,是一种清苦的选择,一生为他人做嫁衣,难以出名。李昕一生致力于编辑,源于兴趣、热情,放弃了众多高升的机会。书中从经手上千书籍出版的过来人角度,阐释了一个编辑的素养,以及策划、案头、交友、创新四大必备能力。
做书,从书中可以看到做书编辑的素养和能力。一本好的书,必是经过编辑的全心投入,加以规范,符合市场与读者需求之后,方得收藏,值得留存。反观网络文学,一日5000字,未经编辑校审……即便阅文之类的平台,一日出产上亿字,多数只能是文学垃圾,最终被抛入历史的垃圾桶里,消逝。
书感,是李昕对编辑悟性的判断。一个有书感的编辑,懂得如何让材料编得像一本书,令人喜欢,符合读者的期待。因此,同一类型的书,通常都一定会遵循某一种规律性规范。大卖畅销的书,总是题材稀缺,装帧设计恰当,市场预测准确。书感正确,图书的定位就正确。
李昕早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上班时,也发现老编辑之间差距之巨大。原副总编黎之(李曙光)说,光读(自己需要编辑的)稿子的人,水平会越来越低。好的编辑,只有通过不断阅读编辑以外的好书,才能获得“识”书之明。这,也就是读书之眼界吧~
Changlog:[[2022-02-23 Wednesday]] 23:23:25
做书读后感(九)
前不久的时候,不经意间阅读到了来自前三联总编辑李昕老师所著的《做书:感悟和理念》,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我没有想成为一名编辑,但现在是一名书店人,在我们的书店里,对待每本书籍就像每一位编辑如获至宝般的对待,并且由衷希望能将好的作品分享给读者,引起共鸣,深入思考;当然,这就意味着在选书的方面有着一定的考验。同时通过这本书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一本书是如何诞生,这让我更加崇敬每本书籍在我手中的份量。
鉴于自身对书籍有着某种眷恋和情怀,在选择阅读的书籍上,特别会注意哪本书的装帧更加精致吸引,哪种纸张触摸中更有质感,哪种字体的大小刚好引入眼帘,最重要的是内容编辑的让人读万遍也不厌,这都是一本书所包含的价值,也更是做书的精髓所在。
我喜欢反复去研读一些书籍,特别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和古文,觉得每次阅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向,好似经历着不同的人生,感悟自己心境的变化,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脸上没有了太多的戾气,对待事物没有了过多的抱怨,一切都好像是意料之外的顺其自然。这当然得益于编辑人们不辞劳苦、孜孜不倦的昨天,才换来了能使我们收益的今天。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的书籍已经渐渐开始被电子书籍、阅读器所替代,当然,阅读方式的增加是便于大众的需求;从《做书》中了解每本书诞生前那一字一句的斟酌,一笔一画的勾勒,一张一页的契合,一点一滴的用心,无不侵透着作家和编辑们日夜的坚守与精益求精的态度,虽说传统书籍在慢慢退居二线,但地位仍旧不可动摇,这反而更加激励传统书籍要如何蜕变才能更加优雅而不失贫乏。
我们的书店主要以租书为主,比起一般书店要有书籍容纳量,我们更在意在选书的版本以及出版社和内容的质量上;这方便上我们一直希望能保有向编辑人那样精益求精的态度,面对现在书籍市场的鱼目混杂,销量有时只是一个数字,一个利益背后的符号,但不能在历史的篇章下留下一笔。相对而言,我们更加希望读者去选择一部分内容质量上更引发个人思考和不断进取的书籍。这部分书籍更加有利于个人的升华和思维的拓展。
那么,还有很多朋友就会说,书只要是新的,能看就可以了,当然这是没错的,每个人的定义标准始终是不一样,但作为书店会综合比较各出版社对书籍的编辑方式,尤其是在古籍的译本和国外名著的译本上,我们对于翻译版本的要求就更加高;除了本身因具有翻译的精髓“信、雅、达”外,实力过硬的翻译家、编辑以及出版社的专业权威都会纳入我们选书的范围。
在《做书》当中讲述了很多好作品的来源,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场无硝烟战争也不为过,它诠释了做书人对好作品的追求,对文化的传递;此外,在书中还有一点特别有感触,是关于编辑人对行业所保有的热情,作为一名编辑终日需要面对大量的稿件进行编辑,不仅要仔细的校对文字间的问题,设计的板式,也要思考书籍的卖点,市场的热度;没有对这个行业的激情,面对这项工作,不仅会失去原有的动力,也无法对发现好的作品给予帮助。
这不禁要反问自己的这个问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面对同样的工作,是否是已经“了如指掌,恋无可恋“,亦或是说”过一天时间撞一天钟“呢?如何去保持这种热情;如果说失去了对原有工作的热情,那么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否也是一样呢?当我们在选择一个行业的时候,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信心满满,都应该培养对于行业的投入和热爱,这是也对自己负责,这样才会学习更多,得到的机会也才会越多,那么得到的也就更多。
最后我还想分享的是《做书》中讲述到编辑人所拥有的使命和担当;他们对于作品的完美追求、精益求精,才有了一份好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面前,这些被悉心呵护的作品才能换来属于它无尽的价值;做书店也是同样,我们希望把最好的作品呈现在书架上供读者借阅,把这些无形的价值变为人生当中的宝藏,成为拿不走的财富;然而,这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就现在的市场形式,我们同样也需要拥有向编辑那样的激情的坚持和对书的悟性,以及不断创新和改变。
书不仅是一种情怀,也是另一种感受人生的方式,它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感知世界,让心灵不再经受无尽的漂泊,不管阳光午后,还是大雨磅礴,都能给人以安定,给予人温暖。每一家书店,都应该是做书的最后一个步骤,不仅仅是为了呈现好的食粮,也是将这份情怀传递给每一位爱书人,把这其中的文化理念传承下去,不管是十年树木,还是百年树人,只有赋予了这样的担当和使命,才能一直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做书读后感(十)
读书可以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只要有兴趣,拿起一本书就可以读。不管是在书店琳琅满目的架上,还是在咖啡馆偶尔遇之,或者千里迢迢随着一张订单寄到面前,又或只是从网络上看到的一字一句,书对于我们来讲,好像都是既成的物件,不用什么力气就能够得到的。
然而书究竟是怎么来的,似乎我之前从来不曾想到这个问题。它在创作之初,笔者是怎样一字一句地斟酌,被编辑们看到之后如何修缮,到它送入出版印刷的流程之中又挤入了多少心血,直到最后经过反反复复的人的阅读和推荐,才呈现到我们读者的眼前,这些过程好像我们都以为是轻易完成的。
但是《做书》这本书告诉我一个我所不知道的书的世界。
在李昕的眼中,编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在这条坎坷路上,编辑们任重道远,更是在坚守理想、传承文化、关怀现世。
这本书作为面对大学生的演讲,再合适不过了。书中没有过分华丽的技法或是炫耀,用很朴素踏实的语句告诉年轻人们,做书是件很辛苦、很劳累、很严谨的事情,无需任何渲染,就将编辑们的做事状态和心理一一铺程。我很幸运我能在面临毕业的时候读到这本书,让我有信念也找一份与书相关的工作,虽然大学的专业不是中文,虽然之前没有任何经验,但是在书里看到的爱书、惜书,和对好书的渴望、热情,让我觉得我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去走这一条路。
这本书里用了大量的案例,鲜活到常常令我感动不已。第一章里读到高贤君先生在遇到《白鹿原》和《历史的天空》时的事情,与同事日夜读稿,以及他在肺癌晚期时仍坚持工作,我当时可以说是声泪俱下,到现在再回顾起来那些事情都好像是自己将要亲身经历一般。那是一份坚持、是一份担当,是将毕生心血都付诸于出版事业的责任心。我知道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不同于往日在小说中读到的那些精心架构的桥段,这是一个真实的编辑的行为,让我了解到生命能够这样有意义。
说罢了书里的内容,自然让我受益的地方才是真正这本书带给我的价值。
首先是这本书让我对书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出版社角度。原先我在读书时最多也只是知道一些出版社:岳麓、中华书局、接力、中信、三联等等。在选择书的过程中很少去关注出版社,而从书里了解到,各个出版社其实是有所擅长的领域的,在出版或装帧设计方面也是各有特色。虽然我原来也有所意识,但是在最近去书店看的时候发现的确如此:三联出的书装帧都很简单却不失典雅,乍一看确实书本本身就带着文气儿;又发现其实这几年我买了很多中信出版社的书,简而言之就是文艺、小清新,实在对我胃口;当然我也买到过令我失望的书,只是看到作者或书名就急于下单,到手却发现在文字、纸张、排版上经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一度让我觉得现在的书市太过混杂,后来发现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出版社。现在看来,一家好的出版社也是能够对书的品质做出保障的,他们会投入很多心力在一本书上,自然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其次让我意识到我自己在读书能力上其实是可以有提升的。虽然我不一定以后能够成为编辑,但即便作为一个爱书的人,拥有像编辑那样的读书能力也是一件幸事。第一在读书的速度上。我之前的阅读基本都是随心所致,想怎么舒服怎么来,尤其不太好的是经常三心二意,读两页书就要玩玩手机刷刷微博。而且自以为在朋友范围内已经是读书很多的人了,标榜自己爱读书,却有时候一本书能拖拉到几个月才读完。书里有写韦君宜先生“看书稿很快、很准”,“一本长篇小说两小时看完,看完找作者谈稿子,告诉作者怎样修改”。看完这一段我几乎惊为天人,但是细细一想,发现自己值得努力的地方真的太多了,所以后来我就开始让自己专注读书,读书的时候不再随性,而是很严肃很谦虚地去读,关掉手机、空出一大段时间无人打扰,安心地去阅读,果然读书的速度和效率都有所提升。第二是在读书的方法上面。书里其实没有讲过这些,但是李昕先生的文章很规矩、很条理,让我不自觉地读完一章就会将写到的些内容做个小小的梳理,读完整本书后再看看梳理出来的条框,感觉清晰明了。我以前读书也从未有过这样的习惯,最近读些心理学的书也开始把一些关键点梳理出来,觉得真是个受益的好方法。第三就是更广博的求知欲。书里写道编辑应具有的专业素养,知识面需要“博”和“专”,而且“博比专重要”。想到自己原来阅读的内容基本都局限于文学类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觉得太过狭隘,有机会还是应该多接触别的方面的知识,让自己充实起来。
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被书里的字字句句激励着,总觉得一定要把心里的感受都写出来才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这份感动和热爱,才算是从那么多编辑和笔者的努力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进步。
(最后把自己的小总结也拍下来,让自己有空就多看看。)
做书读后感(十一)
对于编辑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做书:感悟与理念》的作者李昕认为,编辑的“才、学、识”三种能力固然不可偏废,“才”为表达能力,“学”为专业素养,但对于编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识”的能力,也就是对书稿的判断力和眼光。
那么“识”该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呢?作者在书中谈到:“我觉得这是阅读经验的积累与升华。只要多读好书,日积月累,你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你阅读的标准高,你的眼光就高;如果阅读的标准很低,那是培养不出眼光的。同时还要想办法多读和好书有关的介绍性文字和书评,看别人如何介绍好书、评价好书,这对培养眼光非常重要。借助这些,你知道一本书好在哪,从而就培养了你的经验。一个编辑如果不读自己所编稿子以外的书,如果不读好书是很难训练眼光的。”
在书中其他部分也反复提到阅读对于编辑的重要性,作者认为编辑首先是杂家,因此“一定要多读书,读杂书,阅读面一定要广博。这里要强调,一定要读一些无用的书,一定要有无目的的阅读,超功利的阅读,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同时也在阅读中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修养。
而关于选书作者也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被证明影响历史和时代的经典读物;二是当下备受好评的新书。
电影《天才捕手》
再回到做书上来说,作者写到关于出版社前辈总结的经验:“老编辑告诉我,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编什么,你就要关注什么,钻进去;二是做什么书,得像什么书,既要符合规范,又要符合读者期待。”
从第一条来看,编辑需要职业敏感来发现选题,对于许多事物都应该随时随地关注,包括市场、作者、周围的信息。比如《傅雷家书》的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背后是范用先生的敏感和努力。同样近些年出版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其编辑俞国林先生更是为此付出了十年的努力。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关于第二条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的词——书感,所谓书感就是为书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在丛书、画册、图文书等表现形式复杂类型的书籍更依赖编辑的书感,而背后同样也有职业敏感的部分,有些书籍最初可能只是某位收藏家的一些图片或者明信片,或是来往的书信、日记,最终被编辑以合适的方式展示出来。
许多编辑有着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偏好,而在面对出版作品时又该如何分辨,不被偏好所左右?例如许多经典作品在出版时并非一帆风顺,畅销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曾被退稿8次;《平凡的世界》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退稿;奥威尔的《动物农场》被诺奖获得者艾略特退稿。
对此作者认为编辑不能像读者一样,只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在出版的选择上不能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而要把出版当做公共平台,具有包容精神。
这是编辑工作中具有决定性的部分,也是最有趣的部分,就像书中所言:“编辑工作有时是锦上添花,有时是雪中送炭,有时是起死回生,有些作品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拒绝出版,好编辑却不因人废言,因言非书,这些被拒绝的作品里面可能就有一些惊世之作,端看你的眼光和胆略。”
做书读后感(十二)
真正做一个好编辑,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
李昕
好吧,今年我才凭着运气进入这个枢纽般的地带,实力的成长几乎没有多少,完全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只是卖书嘛,有什么不行的!妈蛋,还真有点难。
距离编辑这个称呼呢,差得远了去了,孙悟空翻一天的跟头也到不了。不过也不怕,我人生还长着呢!毕竟我是希望自己活到三百岁的人。
《做书》的作者是三联的总编辑李昕。关于编辑经验什么的,全在书里啦!
一.职业的事情
选择的职业能不能使我学到东西
选择的职业是否符合个人的兴趣
这个职业是否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
这个职业是否使你有成就感
编辑是否具有事业心,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有工作热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能力要求
编辑需要有评论家的眼光,拿到作品能鉴别,好在哪,不好在哪,哪里需要修改,哪里需要调整,可以增添什么,可以删掉什么。
一个编辑应该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积累人文修养呢?
多读书、读文学艺术类的书籍和各种各样的有关人文科学著作,思想文化读物,多读有价值的书籍。
选书标准
1. 经典读物,影响历史,影响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名著
2. 当下备受好评的新书
书感
书感是对书的内容和形式独特的把握能力,它使特定的内容找到恰当的表达形式并使图书赢得良好的市场表现
编辑这个职业特别依赖于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创新。一个编辑总要发现作者发现选题,发现合作项目,发现合作伙伴,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一个编辑必须具有职业的敏感。
一个好编辑要兼有“才、学、识。”
才,表现为能力,写稿子,改稿子
学,学养。专业理论素养。
识,编辑对书稿的判断
素质和修养比能力更重要
第二讲:策划先行
编辑的能力是一种高度的综合的能力。认知力,判断力,和表达力。
认知力:足够了解书的内容和特点
判断力:对图书的出版价值做出判断,对市场需求做判断
表达力: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包括口头和笔头的表达,处理好和沟通和合作关系,善于做案头的加工工作。
选题策划的四个重要原则
the frist:价值判断
1. 以价值判断作为最重要的依据。思想、学术、文化、史料价值
2. 思想价值是书的灵魂,也是书中的黄金。
3. 有价值的思想,对任何专业的人都有益,所以思想价值超越学科领域的限制
The second:创新出版物要有新意
1.这本书的新意在哪里?稿子的研究观点,方法,史料,新不新,表现手法、形式、风格?比较同类的书籍
2.我的创意点在哪?观点方法,材料,表现方法,风格、形式
The third:反对一般化,拒绝平庸,一般化是文学作品的癌症。
The fourth : 有所不为,不盲目策划,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积累编辑资源和经验,行成专业优势。
选题策划的四个问题
1. 需要一点巧劲
2. 大众和媒体喜欢的书籍,
3.思想性强的,现实性强的,
4.鲜明的文化特点,话题性强。
优势需要四个条件
品牌、人才,资源、渠道
改稿的一般原则:
1. 修改要尊重作者的风格,在尊重作者的风格的基础丧出现,
2. 修改必须符合作者的原意
3. 能不改就尽量不改
4. 修改只解决正确与否的问题,不解决怎样更好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创意!
这些书中的摘录作为一种积累,慢慢发酵。
做书读后感(十三)
这本书是原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的出版回忆实录,包括了多年出版经验的集结,也有他个人对编辑这一职业的悟道。对初入编辑行业的人,是一本很实用又充满斗志的指南,对入职多年进入疲惫期的人而言,是一本拯救个人心灵于迷茫和困顿的书。
编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它的词条解释很简单:第一,做编辑工作的人;第二,新闻出版机构中编辑人员的中级专业职称。除了认可编辑是一种职业,编辑学家王振铎的定义,更客观直接——“根据社会文化需要,按照指导方针,使用物质载体和技术手段,对精神产品进行组织、采集、鉴审、选择和编序加工,并缔构成一定的文化符号模式作为社会传播媒介的活动”。
这本书从向内和向外两个维度定义了李昕眼中的编辑角色和工作本质,将编辑作为一种职业和活动阐述得很清晰。
向内而言,第一,编辑自身要是个爱书人,爱读书是要义,因为博学而能专。一个编辑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需要在博学基础上有专攻。第二,编辑需要有激情。第三,编辑还要有悟性。第四,编辑要有能力。除了第一点,一看便能理解。后面三点,需要结合工作本身和个人感悟才能有所共鸣,有所借鉴和提升。
先讲“激情”。这是一个听起来老生常谈的语词。作者认为,所谓激情就是一种执着,有好书想方设法一定要出,百折不回。真是有壮士断腕的决绝勇气。他例举了《尤利西斯》在中国首次出版的故事。当时,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先生为了此书出版,先后联系了王佐良、周珏良、赵萝蕤、杨岂深、冯亦代、施咸荣、董乐山、梅绍武、陆谷孙、叶君健等一大批老先生,可都被拒绝。甚至钱钟书先生也不愿意蹚浑水。一来原著属于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翻译难度极大,在政治上又曾被认为是淫书、黄书。李先生最后找到了萧乾和文洁若夫妇,但萧乾年纪大,也不一定愿意加入。李先生便找文洁若签了合同,让文翻译,萧乾校对。实际翻译时,需要萧乾帮忙的地方太多,最后合同改为合译。这还不够,李先生还托人在国外找了30多种与原著有关的参考资料,交给萧乾、文洁若,帮助他们在书中加入了6000多条大约10万字的注释,使翻译工作做得非常严谨。同时,他组织专家为原著平反,说这本书不是什么淫书、黄书。后来,这本书的影响大家也都知道了。这就是激情,拿到好书非出不可的激情。
再讲“悟性”。结合出版实际,作者用了一个能替代“悟性”的词,叫做“书感”。我很喜欢这个词,更喜欢它的定义:书感是一种悟性,是对书的直觉判断力,对书本质特征的感悟力。详细点来讲,就是当一个编辑面对一堆文字和图像材料,应该懂得怎么编辑,怎么整理,怎么加工,才能使这些材料编得像一本书,一本令人喜欢的好书,一本符合读者期待的书。而在书感的背后,还需要有职业敏感,只有具备职业敏感才能发现作者,发现选题,发现可以成为图书的题材,这也是一种对市场需求的一种敏感。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子,可能会因为火候、调味料、切片的形状、装盘的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味道。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但也正是应了那句话,编辑的门槛非常低,看似谁都可以做,但道行深,混日子容易,做好却不容易。这里的悟性也好,职业敏感也好,都是需要大量实战经验以及用心吸取才能获取的,也可能只能获知一点点星火。也就是,当上编辑容易,当好编辑不容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最后也是作者花费篇幅最多来讲述的:编辑的能力。编辑的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策划能力、案头功夫、交往能力、创新增值能力。
策划能力由选题策划、编辑策划、推广和营销策划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选题策划,指的是从无到有发现选题,论证一个选题是不是可以在出版计划中立项以及怎么使它立项。一个编辑做选题策划需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是不是有出版价值(思想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史料价值等);第二,你要出这书,能不能有创新,能不能为作品增值;第三,反对一般化,拒绝平庸;第四,有所不为,不能放弃自己的专业和强项去做跟风选题,去策划所谓热点选题,更不能唯利是图,看到有资助资金就要出书。在这四个原则中,对创新和增值的强调尤为突出。这也是编辑能力中的创新增值能力的内容。
除了这几个原则,选题策划还应当注意四个问题:
第一,学会用巧劲儿,小资源要带来大影响,学会搭顺风车,尤其是媒体的顺风车。要了解媒体的偏好,他们一般喜欢思想性、话题性、现实性、文化特点与艺术特点都鲜明的书。这是针对三联及同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特点而言,在少儿图书出版界,需要编辑自己摸索规律。比如,媒体一般比较偏向于获奖的少儿类图书,冰心童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青铜葵花奖等等,还有名家新作他们也比较感兴趣。
第二,选题策划要以作者为中心,既可以整体包装作者作品,又能在资源抢夺中为出版社挣得一席之地。这里作者举例李零、李敖等作家作品的出版故事。
第三,选题策划要研究作者心理,要把话说到作者心里去,该给的承诺该做的事要做,让作者与出版社能相互信任。
第四,选题策划应有战略考虑,遵循原则:不熟的领域不做,做不出优势的不做。但是要做出优势,也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品牌、人才、资源和渠道。至少满足三项才能做出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图书。
编辑策划,它首先指更为集中体现编辑的出版理念和意图的图书策划,这种策划需要更多富有编辑工作的自主创新,另一种编辑策划是编辑对已有资源的发现。前一种编辑策划,作者列举了三联出版的《文化生活译丛》,后一种策划一般是对原有资源的重组、重新开发和利用,这对于一些占有丰富作者资源和书稿资源的大社来说很有意义。
策划能力中的最后一项是宣传推广及营销策划。这是新时代对编辑的要求,尤其在这个网络发达,套路众多的时代,编辑必须吆喝。最了解图书的,还是编辑。所以,编辑要明确图书的目标读者、媒体效应,充分使用互联网等各种工具进行营销。也要学会利用书与书之间的关联性来做统筹策划,进行规模化促销。作者列举了杨振宁先生的图书出版后的一场发布会,就是因为完全没有策划导致营销失败的例子。所以,有策划和没策划还是很重要的。
案头功夫也是一个似乎没有新意的词,但具体来讲,学问全在细节处。最基本的案头功夫一般包括:审读书稿、加工书稿、处理编辑中的技术问题、写审读意见、写宣传文字。而这些工作又分别体现了:内容把关能力、文字把关能力、改稿的一般原则和案头功夫的三副笔墨。内容把关主要是政治观、知识观、学术和质量关、品位和趣味关;文字把关主要是校对是非对错;改稿要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四条:修改要尊重作者风格;修改要符合作者意愿;能不改尽量不改;修改只是解决正误,不解决怎样更好的问题。
想要详细说一说的是最后一项:案头功夫的三副笔墨。
首先是个性化笔墨,也就是编辑除了要在尊重作者意愿的基础上,遵循作者风格来改稿,还需要锻炼自己的文笔,你编辑哪一类书稿,你自己就要会写哪一类书稿。
其次是公文笔墨,包括审稿意见、评奖材料、编稿记录、与作者通信存档等等,这一类笔墨的要求是规范化,简洁、明快、能清晰表达思想。就审稿意见的写作来说,有几个规范:第一,稿件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情况;第二,稿件的独特价值和存在的不足,这需要了解同类图书的出版情况和社会或学术文化界反应及市场反响;第三,编辑与作者沟通和书稿修改的情况(有时候要包括版权问题的说明);第四,编辑发稿过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遗留了什么问题,需要二审、三审编辑解决;第五,编辑对于此书的市场判断和营销建议;第六,附上详细的书稿修改记录,注明在原稿哪一页编辑修改了哪些内容,便于复查。
最后是宣传推广笔墨。这里想强调的是,宣传笔墨一定要分清是印在书上的还是不印在书上的,比如,书腰就是不印在书上的,可以随意、自由、开放一点;但如果是要印在书上的,不但需要征得作者同意,还需要慎重考虑,因为它会成为书的一部分存在。
在编辑的前两项能力已经做了重点讲述后,交往能力、创新增值能力就是交叉在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中的了。交往能力,要求编辑双商在线,而创新增殖不多赘言,前面已有很多笔墨。
向外而言,编辑要面对作者、作品、出版社、社会。面对作者,要和作者建立信任,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为作者争取应有的待遇同时更要站在出版社的立场,为二者创立双赢局面。编辑是一份职业,也是一种媒介,传承着思想,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播着人类思想的精华,于作者而言,是甘为其做嫁衣的幕后策划人,于出版社和社会而言,是螺丝钉,是基石,是媒介。
我想,每个当编辑的人都需要在浮躁之余也给自己降降温,看一看前辈的经验和心得。作者还提到,纸书不会消失,因为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一直相信这样的论调,但纸书要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是需要编辑费尽心力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