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精选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6 08:35:24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12-16 08:35:24   小编: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是一本介绍中国当代诗人顾城的作品的书籍,通过对他的诗歌和画作进行分析和解读,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书中深入探讨了顾城作品中的自然主题、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感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杰出的诗人和画家。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一)

因为麻油叶的一首(时间里的)一句歌词 看了这本书

虽然之前也久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诗集总是会很快速的读完 这本我却读的小心翼翼

顾城的诗 顾城的画 每一段诗都有一副插画

再加上顾城的经历 更让我迷这位世界级的伟大诗人

那个与世隔绝的土地 中土世界里的场景

激流岛 我想我总有一天也会到达那个地方 但是我会去打扰你

或者 只在远处看你一眼就好。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二)

这本是我三月诗歌月读的第一本诗歌,薄薄一本,诗和画穿插,文字与线条都很简单,但前者的力量冲击更大一点。 顾城心里一定有一轮明艳的太阳,总在诗里出现,一下隐于黎明的幕布后,一下结队沿着篱笆走来,一下将山上的字典翻来翻去,一下又晒着有开紫花的短墙。频繁出现的太阳,心情低落的时候只读一首就会重拾希望。我有时也会被他的情感牵引,《给我逝去的老祖母》里,互相围绕的祖孙羁绊就是一个鼻根下拧紧酸楚的发条弦。我还有时被他的《实话》坦然内涵到,杀死了一百个匠人的伟人就装在匠人制造的陶瓶里,一连串的价值隐含,越想越有趣。还有全本第一首诗《一代人》即使你没听过顾城,也一定会知道那个给了我们黑色眼睛的黑夜。有才的人多是薄命的,不管其后来争议与否,就诗歌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并愿意一同寻光明的。推荐。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三)

顾城的诗是很难学的,它有非常强的语义封闭性,是饱含赤子之心纯粹孩童般的话语,是纯美的极致。真正杰出的诗人固然是不被人所理解的,诗歌是诗人直接的内心表露,无论写什么意象事实上都是在写有主体性的“我”。故此集子中最后一篇与其他篇里意象不同的——“粉碎”时代里大禹被砍下的头颅或许也是可以被解释的。

但顾城把自己澄澈的心灵剖露给充斥昏暗的现实世界,本就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所以后来在新西兰所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或许就是诗人无法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而发生的心理畸变。

而我经常把暗淡、含混、虚无的意象放入自己的文字中,因为我相信事件不确定性和其背后时空关联的荒诞性才是需要去揭示和解构的。

或许诗人的确总是背负的太多,因为他们永远是索求意义的先锋者,所以真的,“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冬天仍然爱一个诗人”。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四)

初识顾城是因为他的一首《门前》,“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瞬时地,一种时光素净悠闲的感觉扑面而来,明明是简单词语的重新架构,却有诗意和朦胧美在里头,仿佛在告知我们要珍惜现世的美好,宽宥时光种种。我尝试着了解顾城其人,买了一本诗画集来深入细读。于是读到这首《生命幻想曲》,语调充满理想与希望,流淌着沸腾的生命热血。在自我分析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从时代背景切入。诗注中写道,这首诗作于1971年盛夏(火道村)。时顾城十五岁,因时代原因已随父母被扫出京城。这场红色狂热风暴席卷了一个少年本该欢乐的童年,他的面前展开的是一个狂热掩盖下的冷峻、残酷的时代地图。这样的流放苦难不仅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悲愁,同时也激发了他的老成与早熟。但是这种早熟并不是让他看破红尘而失去生活上的助动力。相反,在这首诗中,他表现的对未来与世界的期望漫溢出来,并希望在未来宇宙中产生共鸣。(394字)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五)

“”我在那儿有块紫檀木,我给凿成个刨子,推到傍晚,就把刨花扫起来,送给邻居。“” 这是第一页,我没办法盯着这样的一句话自顾自微笑了许久,感动得稀里哗啦不留一言就翻过去。(呵,矫情 这紫檀木制成的刨子,倒也容易引人联想,它浑身定散发着某种“匠气”吧,或者,某种“诗意”。可那“刨花”确引起了我当下的某些浪漫情绪。那刨木的声音、味道、刨花飞扬的姿态如在眼前。木头独有的清香,薄厚都是质朴的模样。在与紫檀刨子的光泽打过照面以后,旋转,翻飞,落降,一地轻盈,满院木香。

那,“刨木头”这一活动,在不同季节也会有不同的美感吧。 春季,刨出的是片片生机; 夏季,和着蝉鸣、月夜,清冷的月光下,粘着滴下热汗的刨花躺了一地; 秋季,刨花与落叶混为一体,萧索,沉寂; 最美的定是冬季,有大雪落下,静得出奇的院子只剩下一声声刨木头的韵律,雪花儿调皮地跳上在空中翻舞的刨花,来上一场圆舞曲。

其实,看到顾城的这句话瞬间,我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的一番场景: 那是一个寒冷的清晨,冬日的阳光还在熟睡。17岁的顾城穿着白衣、黑裤(或许还戴着那顶白帽子),哈了哈手,提起那把紫檀木的刨子,站在院子里,深深地吸了口气。定神后,便站到那个固定的位子上去刨木头。 这似乎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他那纯净的眼中满是虔诚的光,握着刨子的双手,推出去又拉回来……温度已是零下,诗人口中呼出的哈气聚成了薄雾将其笼罩。随即,奏起了一曲悲怆的交响,时而沉郁,时而激昂。在这样的乐曲中,一切活动都是在以极缓的节奏播放。刨子的摩擦,热;空气的静谧,冷;交响的激进,动作的慢放,如此强烈的冲突与对比,怎能不让人迷狂?

顾城那送给邻居们的刨花,应该都逃不过烧火的命运吧。可是,为什么突然令我觉得,“送刨花”是一种极致的浪漫呢?刨花遇火的刹那,绽放的定是比世间任一种花儿盛开都美丽千万倍的光华。 我想,在寒冷的冬天,收到他拿给我的一盒刨花,我捧着,温暖微弱的阳光,那么一小束,照在精致或朴拙的木盒子上。若这人此刻让我嫁给他,我都会说“我愿意”吧。

嗯,掐指算了一下,命里缺个木匠。

《顾城的诗顾城的画》读后感(六)

80年代被缅怀被景仰被回忆杀,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一条便是:多元而慌乱的世间,我们能看到诸多难得可贵的冷静与洞察。就像科班出身的美术生,众人眼里只有皮相,他们眼中只有线条——顾城用他举世无双的童真和犀利带领人们穿越混沌,到达最真的真实,同时也是最虚的虚妄。而像如此能让我在虚妄的神游和真实的凛冽之间反复穿梭的,只有80年代的顾城。

80年代被缅怀被景仰被回忆杀,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一条便是:多元而慌乱的世间,我们能看到诸多难得可贵的冷静与洞察。就像科班出身的美术生,众人眼里只有皮相,他们眼中只有线条——顾城用他举世无双的童真和犀利带领人们穿越混沌,到达最真的真实,同时也是最虚的虚妄。而像如此能让我在虚妄的神游和真实的凛冽之间反复穿梭的,只有80年代的顾城。

80年代充满了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是老歌,是名著,是佳画,是历久弥新,是印证时代,是虽然由于人们信息来源有限而造就了当时的作品都可以无限地被传播和放大形成垄断但是某些作品造成的影响力并不和传播手段和岁月流逝本身相关而是出于其本身刻画出的内容和精神永远在反射着刻记在每个经历过那些时代的人们心里的痕迹甚至是烙印,比如《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首短诗几乎经典到能成为「顾城」的代名词,不止是因为韵律的美感,不止是因为「黑」与「光」的对比架构,而是因为经济大变革的80年代对许多人来说确实意味着「失去」,失去曾经的信仰,失去坚守的观念,失去财产,失去工作,失去友情,失去亲情。那么他们如何面对这些,躺平?丧着?逃避?拜托,那时候不兴这些,那时候只有「抗争」。现在年轻人们看到父母对于物质的变态渴求,只会不解和烦燥,却不知他们经历过什么才会变成时刻要争、斗、抢,时刻要跑着,时刻会被谣言鼓动,时刻对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人恶言相向,这都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在黑夜中用黑色的眼睛不顾一切地寻找光明。

还有「爱情」。当然,必须还有爱情。80年代的浪漫,土味情话弥足珍贵,PUA技巧奇货可居,千层套路炙手可热,校花厂花神话傍身。男人?是男人就帅(参见路内系列作品)。但凡在情感上有点追求的,那就是一条——朦胧美。三毛和席慕容称霸全国,《热爱生命》和《再别康桥》人均倒背,但论意境,还是顾城,比如《远和近》——「你看我时很远 / 你看云时很近」。我作为忧郁派纯情少男典型代表,看到这诗的时候我直接疯了。太精准了!太浪漫了!太朦胧了!哪个思春少男没有「常伴佳人实不得」的伤怀?哪位怀春少女没有「哥哥你大胆地往前走哇」的遗憾?宋之问在一千多年说「近乡情怯」,我们近人又何尝不情怯呢,比如《门前》——「草在结它的种子 / 风在摇它的叶子 / 我们站着 / 不说话 / 就十分美好」。实不相瞒,我就如此对待过一位姑娘,然后她说,「没事我就先走了」。(emo)

哦对了,「自由」,自由可太重要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希望 /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 画出笨拙的自由 /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人,生而自由,肉身可以被禁锢,但精神永不为囚。在百花初齐放的80年代,有错,有对,有黑,有白,伤风败俗与惊世骇俗并存,当然更多的是两可,是灰色,是尘风世俗,最重要的永远都是「选择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可以选择」,而不是「你只有两个不能,就是这也不能,那也不能」。

除了诗词内容,顾城身上的年代感同时来自于他的文本风格,就像尼采所说,人是不可能孤立于甚至超越他的时代的,80年代诗人的一些很可爱的共通特性在顾城身上还是一览无余的,比如贯穿诗集始终的「押韵」和无处不在的「拟人」。

《剥开石榴》——「海上漂着自由 / 海上漂着石头 / 我伸出手 / 需要一杯甜酒 / 醒来的时候 / 看见如海的忧愁 / 星星像积雪 / 在眼前漂流」。不知道顾城的人,看到这个恐怕会以为是单押的RAP歌词,但在80年代,诗歌,有时首先是「歌」。《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远处的河水逐渐透明 / 一直漂向对岸的沙地 / 那里的起伏充满诱惑 / 困倦的阳光正在休息 / 再远是绿光闪闪的树林 / 录下风的举动 / 风中有可爱的小花 / 从没系紧紫色的头巾」——好押韵好美啊!

拟人修辞的使用则更是将顾城的单纯与深刻这种有机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充满意趣。《计谋》——「雨下到地里 / 一直下到地里 / 穿过叶子和花 / 花都死了 / 叶子高兴极了 / 它们停在光那儿 / 让花变丑 / 连绿棺材都没有」。我的天呐,这是怎样的生动,这又是怎样的残忍,这竟是那样的真实。再来看这个:《实话》——「陶瓶说,我价值一千把铁锤 / 铁锤说,我打碎了一百个陶瓶」。我就真想看看哪位科技圈大佬能在叙述「降维打击」和「圈层碾压」时或者在产品发布会上能用这首诗,一语中的然后回味无穷,是不是有PDD异军突起杀伐TB和JD的感觉。

最后要说一下「想象力」,毫无疑问,这是一名诗人最需要具备并展现的能力。如《猿人之猎》——「由于饥饿的拉力 / 人的嘴歪向一边 / 褐色的愿望不停抖动 / 弓弧越缩越短 / 鸟类们传播着智慧 / 芦竹变成了飞箭 / 它很想得到血液 / 把指尖涂得鲜艳 / 死亡虽然丑陋 / 却能引起赞叹 / 渐渐聚拢的脚步声 / 还会向四面分散」。绝了啊!我从未见哪位作家能把自然法则描述得如此带有诗意而同时又如此具象。还是对立——「死亡」与「赞叹」,还是押韵——「一边」「越短」「飞箭」「鲜艳」,还是拟人——「愿望抖动」「传播智慧」「涂得鲜艳」,还是顾城那洞察世事而又天真述之的天才诗兴。

(出于表达需要以及对版权的在意,文中引用的部分诗句经过小小的修改)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