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读后感摘抄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读后感摘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25 00:35:08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读后感摘抄
时间:2024-04-25 00:35:08   小编: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是一篇令人深思的文章。它通过作者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亲身经历,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作者用细腻的文字描述了集中营中的种种恐怖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同时,文章也反思了人类的罪恶和无辜者的苦难,引发人们对和平的思考和珍惜生活的重要性。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见几个自称GP粉的专门来恶心这本书,照他们这种逻辑连修订自己图书的金庸都该骂,因为你破坏了我们的虚荣心,你破坏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优越感,我就差点名直接骂了,要么年少不知盗版书,要么身在法国心在凡尔赛。看书是一件很纯粹和私人的事情,掺杂上自己的情绪去埋汰一本书真让人不齿~十年后这本书依然在这里,依然再版,依然交给后人去诠释,某些短评只不过过眼云烟罢了。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读后感篇二

这个书的问题(不是指佩雷克的原作,也不是指樊艳梅的中译,而是专指磨铁大鱼读品做的这个“奥斯威辛版”),我和另外几位豆友在短评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尤其是47.xxx说的,一针见血;我说得也很中肯嘛),出版方和编辑乖乖站定挨骂就好。我作为你们的客户和消费者买了一件我觉得不太好的商品,发表下个人看法,本来也没必要再专门来开个长评。

但是呢,我发现有些人对我的短评好像很有意见,在那里暗怼, 疑似利益相关方在贼喊捉贼(如果不是利益方的话,那这些人真是太搞不拎清了,呆笃笃的),说的也是些胡言乱语,还拿电影译名来比,要么说30块钱不算钱,遭笑,那就没办法了,我只好在这里挂一下给大家看看,并且如果以后还有的话,就在这里集中更新展示。

这些来阴阳我并无脑捍卫这本书的朋友们,不管你们是无能狂怒、伪装成读者的利益相关方,还是谜之自信的半吊子读者,我要教育你们的是,永远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你们自己的水平,有的话题不要来瞎碰,不是什么领域你都有成熟的见解, 不要老是这么自我感觉良好,也不要见不得别人好,说一点你们不懂的东西就是人家在秀优越;还有犯错要认,既然干了这行,读者永远是你们爹妈, 虚心听取意见,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会恶心到读者,多读点书,提升综合素质,下次改进。说说都是文化人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懂不懂?

真的不懂的话,可以文明留言提问。

又发现了不要脸宣传+1,这种出版商迎合市场的扭曲译名堂而皇之加进生平介绍里,必须抵制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读后感篇三

《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原书名直译为《W或童年回忆》,对应书中两条互相映照的叙事线。

一般来说,外国文学的书名翻译有两种方式,一为直译,这样最快速,也最还原;二为意译,依循引进国的文化语境,以稿件内容为原点,拟定更贴近内容的书名。我们熟悉的很多外国文学都为意译,如《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原作直译为《智人:人类简史》,又如《肖申克的救赎》,原名《不同季节》。

《肖申克的救赎》,原书名DIFFERENT SEASONS

对于《W》的副书名,在和主编老师沟通后,对方认为若要更加直观地传达本书的价值,或许引入“奥斯威辛”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字眼,更能方便读者在第一时间理解本书的内容。

读过全文便知,佩雷克的童年回忆,并非简单的线性回忆,而是一段掩盖在奥斯威辛阴影下,近乎虚无的碎片,他需要竭尽全力打捞、拼凑、还原,这是一份他私人所属的“奥斯威辛”。

正如他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

这是一段不客观,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确实,也不那么天真烂漫的记忆,却是战争在他生命中留下的痕迹,绝无仅有。

于是,我们和外国版权方进行了充分沟通。在征得对方认可后,决定启用新书名——《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

为了进一步呈现这本书的特质,同时将W融入封面,在设计上也进行了反复琢磨。外封采用了集中营常见的“钢筋”意向,同时通过烫金工艺体现“血迹”,既虚实结合地体现了“W”的元素,又与“战争”呼应。而内封则完全采用了银灰色调,将扭曲的“W”构成了一面面冰冷的铁丝网,意味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围困”。

恰如封面文案所说——在这里,活着是一种恩赐,而不是一种权利。

书名《W》中的“血迹”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W——我私人的奥斯威辛》并不算一本易读的书。虚构、非虚构两条叙事线交错展开,“W”的旅途乍看之下不明所以,弄清其运行规则后方能感受到多义性,“童年回忆”则如同黑暗处擦亮的火柴,需要适应变幻不定的光线后才能缓慢跟随,可一旦进入这锥心的叙事,很难不为W岛上的法则触目胆寒,也渐渐明白了乔治·佩雷克本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完成这份私人的历史记录。

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私人记忆留存下来,得以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曾存在过,人才不至于成为巨大的国家机器下冷血的一员。

撰文:唐吉诃德吃鲷鱼 2024年4月17日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