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拉腊》的观后感大全

《拉腊》的观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2 07:02:11
《拉腊》的观后感大全
时间:2024-09-22 07:02:11   小编:

电影《拉腊》讲述了一名拥有特殊能力的少年,被卷入一场神秘的阴谋中。在逃亡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对抗邪恶势力。影片通过精彩的剧情和惊险的场面展现了友情、勇气和正义的力量。观影后让人深受启发,感受到了希望和勇气。

《拉腊》观后感(一)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拉腊》观后感(二)

《错会半生》自评 Oh boy 就很喜欢,还是一天一事一生的结构,这部更细腻复杂些。如钢似铁的母亲为自己培养了一个知音,而儿子于爱是不足,于理想是敬畏,又何尝不是最好的结果。爱与了解是永不相交的车道,一面是作为母亲永恒的守护,一面是绝不让命运打垮自己的孤绝。非常喜欢结局,Lara 仍然是是温柔而不失勇敢的女性。

《拉腊》观后感(三)

曾被誉为天才钢琴手的拉娜,为了相夫教子放弃了大好前程,却没料到此后人生却不如计画中的顺利。在六十岁生日当天,也是她的儿子维特首场钢琴独奏会,当发现儿子没有邀请她,反而离异多年的老公和新女友被受邀前往时,她暗自准备一场行动,让这个寻常却又特别的日子,有个出人意料的开始,而随著独奏会时间逼近,也慢慢揭露三人之间多年未解的伤痕。

《拉腊》观后感(四)

曾被誉为天才钢琴手的拉娜,为了相夫教子放弃了大好前程,却没料到此后人生却不如计画中的顺利。在六十岁生日当天,也是她的儿子维特首场钢琴独奏会,当发现儿子没有邀请她,反而离异多年的老公和新女友被受邀前往时,她暗自准备一场行动,让这个寻常却又特别的日子,有个出人意料的开始,而随著独奏会时间逼近,也慢慢揭露三人之间多年未解的伤痕。伟大的编剧,有张力的台词。Lara的演员展现了优秀的演技。咖啡馆的那场戏很有力道,需要耐心品味的电影。

《拉腊》观后感(五)

拉娜是一位拥有杰出天赋的天才钢琴手,在这一领域里有着无量的前途,然而,为了爱情,拉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金盆洗手在家安心的相夫教子。本以为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丈夫的感激,但一切似乎并没有像拉娜所想像的那样发展下去,丈夫的离去,儿子的疏远,都将拉娜一步一步的推向了人生的深渊之中。 拉娜的儿子维同样也是一名杰出的钢琴家,在拉娜六十岁那年,她震惊的发现,儿子竟然没有邀请她去参加自己的首场钢琴独奏会,更离谱的是,维特邀请了父亲和父亲的现任女友。

《拉腊》观后感(六)

很反感现在什么事都扯原生家庭,试问把失败归咎原生家庭的人,这世上有任何人——包括你自己——有资格做完美原生家庭的父母吗?

60岁以前Lara失败的原因不是老师的苛刻,也不是母亲刻薄,而是Lara对自我的认知和自信的缺失,就像老师最后说的,有天赋的人很多,但与我无关。天赋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过不了心理的关,注定你只是平凡的人。儿子最后会因为父亲的鼓励,还有普通陌生人的赞赏而成为成功的音乐家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祝愿60岁以后的Lara除去不切实际的愿望,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成就最好的自己。

《拉腊》观后感(七)

该电影简介由豆瓣网专职人员撰写或者由影片官方提供,版权属于豆瓣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拉娜(科琳娜·哈弗奇 Corinna Harfouch 饰)是一位拥有杰出天赋的天才钢琴手,在这一领域里有着无量的前途,然而,为了爱情,拉娜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选择金盆洗手在家安心的相夫教子。本以为自己的牺牲能够换来丈夫的感激,但一切似乎并没有像拉娜所想像的那样发展下去,丈夫的离去,儿子的疏远,都将拉娜一步一步的推向了人生的深渊之中。 拉娜的儿子维特(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同样也是一名杰出的钢琴家,在拉娜六十岁那年,她震惊的发现,儿子竟然没有邀请她去参加自己的首场钢琴独奏会,更离谱的是,维特邀请了父亲和父亲的现任女友。©豆瓣

《拉腊》观后感(八)

我们被制约着,活着被制约着。有足够的勇气与需求,自然而有力气的突破那种制约,Lara最后强有力的弹奏着那本有的天份。那空空的钢琴位置和被压抑了的演奏欲望,没有人可以责怪 除了自己。

正如儿子在怪Lara控制了自己,到最后突破的演奏,母子双方的对视,有种力量角逐。想到生活中自己和周围的人,被控制着无法做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事情,因为无法被肯定,无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到回望的时候,除了成为了一个哀怨又压抑的人,什么都没留下。

感谢电影,放映着别人的故事,让我们可以从第三视角,看懂自己的人生。

最后只能说做自己有热情的事情,并无悔,能遇见的经历的都是所得。

《拉腊》观后感(九)

Lara,中译名初为《拉腊》,现改为《错会半生》,啥,错爱一生?女主Corinna Harfouch是被专家耽误半生的天才钢琴师,年轻时因教授的批评而放弃钢琴事业,转而以严母之姿把儿子培养成为钢琴家,而自己却郁郁不得志要自杀,这个角色颇为类似《钢琴教师》中女主的控制狂母亲,可谓《钢琴教师》前传,不禁想起前不久热议的天赋与努力的话题 ,天赋当然重要,尤其是表演音乐这类职业,不过你有没有天赋,谁说了算?那些所谓行业专家的结论就是真理么?她们难道就不会看走眼?你又如何确信不是在骗你?

《拉腊》女主就是因为教授的话误以为自己没有钢琴天赋不适合当钢琴家,而人到中年重遇教授,他却说当年的批评只是测试,比起天赋这一基础条件,拥有强大的内心更重要,可一句没有天赋就摧毁了一个本该熠熠生辉的钢琴家,其实天赋也需要发掘,谁生下来脑门上写着“天赋”二字,切莫迷信所谓专家 ,再说我们小时候不都学过王安石的《伤仲永》,天赋若不善加利用若不学习又有何用,神童亦会泯然众人矣,且天赋也有高下之分,勤能补拙,光靠天赋吃饭的表演迟早会耗尽灵气,表演也是门技术活,所以会有表演学校表演老师传道授业,后天勤能补拙反而能后来居上,习惯于一棒子把人打死在起步阶段,不是坏就是蠢。

《拉腊》观后感(十)

本片的时间长度只有一天,那天是女主Lara 的60岁生日。当天晚上,Lara 的儿子将举行首场个人钢琴演奏音乐会。

Lara 有钢琴天分,小时候被钢琴老师不负责任地断送了(当时老师近似于羞辱地苛责她,几十年后却说“你有天分,有天分的人从来都有,但和我有什么关系呢?”)。。Lara 放弃了弹钢琴,做着一份并不热爱的工作,结婚生子。然后非常严苛地培养同样具有钢琴天分的儿子。

对于儿子在钢琴上的成就,Lara 是矛盾的,为儿子骄傲的同时也为自己感到失落。由此,每当儿子要跨越一个高度时,她就会给予否定和打击。。她无法承受儿子的成功,因为,在她内心深处她觉得那本应是她的。

一个被压抑的被断送掉的或没有取得世俗成功的天才,会希望自己培养出比自己成功的天才吗?

看看Lara的老师和Lara自己,我很怀疑。

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德国影片,个人认为豆瓣评分偏低了。它不是在讲儿子的忘恩负义,也不是在讲退休后老龄的不知所措,它在讲述人性的复杂 —— 有时候,人在无意识中,会将内心的恶,通过某种行为表现出来,导致他人不好的结果。。在本片中,那种恶是嫉妒。

《拉腊》观后感(十一)

导演用一个半小时讲一天,我们在这一天里看尽拉娜的一生。

六十岁生日那天,拉娜一个人从公寓的沙发上醒来,来到打开的窗前,望着晨曦的方向,她搬来一个凳子,走了上去……

电影从冷静寂然的色调中展开,我们跟随拉娜的身影,逐渐发现她和邻居、同事、母亲、前夫和儿子的关系,没有一段关系是暖色调的。所有对她示好的人,她不屑一顾。所有她想要亲近的人,对她嗤之以鼻。她是邻居眼中魅力尚存的精致女人,她是同事眼中能力超群的上司,她是母亲眼中顽固不化的女儿,她是前夫和儿子眼中严苛的母亲。与人相处,她从不愿放弃自己的标准和要求,她无法掩饰自己对身边那些普通人的蔑视,甚至已经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儿子也无法达到她心中天才的标准。她把身边所有人推得远远的,因为他们不懂她的追求。她是天才吗?从她的钢琴老师的话语中和她对儿子作品的评价中,我们可以推测她在古典音乐领域是有天赋的。可滑稽的是,不肯对儿子做出任何妥协,永远推着儿子前进的拉娜,却很早放弃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只因为老师一次无意中对她不好的评价。拉娜认为自己的天赋不足以达到极致的境界,她放弃了。可这一天,老师告诉她:“你是很有天赋的。可是你有没有天赋,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拉娜从这句话里理解到什么呢?看到自己过去的一生,她有何感想呢?她会后悔吗?我也没有答案。

儿子让我给他讲讲,我看的这部电影是讲什么的。我说:“我也没有看太明白。”刚好他最近练习钢琴和小号都在倦怠期,我就给她讲了拉娜的放弃。我告诉他,你学习音乐是因为你喜欢,是因为你想要这么做,不是为了别人的评价。只要你能感受到过程中的乐趣或者自己的一点点进步,这件事就值得做。“拉娜放弃了钢琴,直到六十岁才从老师口中确定自己的天赋,她后悔吗?她为什么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做决定呢?……”当我讲到这些,我看到儿子眼里闪烁的泪光,是什么触动了这个孩子呢?我不知道,一个十岁的孩子,听到年老之人反思人生的故事会想到什么呢。我也不想探究清楚他究竟是怎么想的,知道他可以感受到微妙的情感,那些人性最动人之处,我已经很欣慰了。

《拉腊》观后感(十二)

这个影片讲了一个年轻时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女人,在她60岁生日那天的经历。 她极其好强,所以孤独。对自己的儿子很难夸奖,总觉得他天分不够,打击儿子对自己的信心。以至于,儿子最后在酒吧开庆功宴拒绝邀请她,在酒吧碰见她时,把她视作最熟悉的陌生人经过,明知她很难过,却一句话也不说。 好强,容不得别人批评她,所以当教授嘲讽她后,她干脆放弃了钢琴。好强,容不得别人忤逆她,所以在工作场合惹人厌恶,在儿子女朋友去卫生间时出于报复把对方的琴弓折断。好强,唯我独尊的自私,所以没有一点同理心,打断别人说话,听母亲说自己的缺点时直接扇耳光……太好强了,又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所以她一生都在挣扎之中。 她最爱的是自己,最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被人捧着,所以电影开端儿子不理她似乎成了她即将选择了断生命的理由,但当教授告诉60岁的她,其实当年她很有天分时,她辗转难眠,迷惑,沉思,焦虑,但没有给儿子打电话,因为让她心事重重的,是教授的一番话。是啊,她有理由好强,因为她有天分,但容不得一点批评也导致了她最后没有守护好自己的钢琴天分。拿着一瓶酒来到邻居家,并非要找人聊天,因为她拒绝了喝酒的提议。趁邻居泡茶,她坐在了钢琴前,一曲独奏中看到了她的忘乎所以,听到了她内心的怒吼,我想,她要开始跟年轻时候的自己和解了。余生,即使儿子很难再靠近她,她也会在钢琴的陪伴下,重拾生活的信心。

影片探讨了天才与认可的命题。天才可以人为地定义吗?假如一个大咖说这个人是天才,那这个人日后就一定是天才吗?她的儿子被她定义为缺少天分,永远不会成为天才。但她又禁不住因为儿子而感到骄傲,矛盾的心态正如她对自己的认知。可当儿子成功时,很多人说她的儿子是天才。可是,她把目光看向教授,那说明她的心底还在认可权威。

这部影片于我的意义是,让我理解了不小心折断了翅膀的一些人,让我明白了就算天才被另一个天才认可,也不能保证天才创作。权威多半是装出来的,所以,何必要别人认可呢?另外,平庸也不见得很糟糕啊。

她本可以成为天才,但年少不更事时错付了一份信任,与天才渐行渐远,花甲之年解开了心结,惟愿不在计较功名,珍惜钢琴的陪伴。

ps: 女主的演技不能更棒了,妥妥地光芒万丈,以至于Schilling在本片近乎黯淡无光。

《拉腊》观后感(十三)

影片于我来说,有一种独特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代入,因为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段人生。

我出生于音乐世家,4岁时开始师从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J教授学习钢琴。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虽然作为小孩子也是不愿意练琴,但是身边的很多人都说我有天赋,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是钢琴八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钢琴考级可不像现如今这般“泛滥”,学钢琴的都没有几个),也曾跟郎朗同时参加过比赛。那时候,除了上学就是练琴,童年都是伴随着音乐和没完没了的比赛、演出度过的。后来那位J教授出国了,他的妹妹小J老师带了我一段时间,也是很喜欢我,可惜家人觉得她的教学可能有限,没学多久就又给我换了音乐学院的另外一位B老师。后来爸妈还跟我说,跟小J老师说不学了的时候,她还哭了……这位新的B老师,在音乐学院向来以严厉苛刻著称。自从跟他学琴以后,每次回琴都是被骂,骂得很大声很疯狂。我父亲也越来越严厉,每次练琴的时候都是在我耳边谩骂,还经常打我,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那个时候,我家也从部队文工团的大院,搬到了地方上一个很破的院落。周围每天不再是各种管弦乐器抑扬顿挫的旋律以及大院里满园的鲜花青草和旧时的欧式建筑,取而代之的是灰不溜秋的一座5层老楼(我家还在一楼)以及周围低矮的一串平房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一些每日里喊叫搓麻的人们。从我家窗户传出的琴声、父亲的打骂、院落里的混乱,组成了一部极不协调的交响乐。老师无情地否定,以及父亲疯狂地陪伴,让我由最初单纯地惰于练琴,转变成对音乐的极端厌恶和恐惧,以至于后来父母离婚,父亲无暇管我练琴而最终放弃了对我这个扶不起的阿斗的培养的时候,我竟因此而万般庆幸这家庭的变故。时至今日,偶尔同父亲聊起,他却反倒称赞我小时候的天赋,并啧啧可惜我的放弃学琴……时至今日,我自己的孩子也开始学琴,大部分时间是我夫人陪他练琴,夫人忙的时候我也会陪他练,有的时候竟然也会像父亲一样发疯般地责骂儿子。好在这个时候,老妈都会劝我不要太过分;好在我经常出差,陪他的时候不多,自然骂他的时候也不多。

影片中那个老教授,因为自己的教学方式,彻底地毁了主人公的音乐之路,却在多年以后轻描淡写地夸赞主人公当年的天赋。而主人公由于少年时期的这段受挫,形成了内心阴影,习惯于严苛和否定别人,特别对于自己的儿子,即便全世界都在盛赞,她的眼中却只有儿子的缺点以及对其的否定。影片中她陪一个不认识的小孩儿练琴的片段,是点睛之笔,也是影片的“合页”。之前观众们可能不知所以,只是觉得沉默的主人公似乎与外界格格不入,有点儿怪,但从这儿以及后面的叙事,大家知道了问题来源于哪里。

影片映射了我的一部分人生经历,我只想说,艺术是需要枯燥的磨练,但本身一定要来源于热爱。中国运动员的金牌战略和郎朗的成才之路,都是突出强调艰苦的磨练,相比之下,可能我更加推崇外国运动员和艺术家,对于磨练本身来源于骨子里的热爱罢。

《拉腊》观后感(十四)

这部影片为我们呈示了关于艺术家身份的自觉是怎样被延宕和最终得到确立的故事。

我们看到,主人公Lara为自己赋予了常人世界的母亲的角色。在雄心勃勃浸淫钢琴演奏技艺的成长阶段,由于对权威教授的激励式引导法产生误解,她以艺术家式的完美主义心态中断了理想路径的追求,承接其欲罢不能的艺术家激情的选择由此通往将儿子的人生引向琴艺的道路。六十岁生日之际,儿子准备以个人表演会向她献礼,但与艺术家式完美主义心态发生深刻龃龉的是,虽然儿子在琴艺方面已如期待般达到了不俗的境界,但似乎钻进新的作曲兴趣中无法自拔,他决定要展示给观众的并不是由她亲自把关其艺术水准锤炼的演奏表演,而是他自己尚处技艺探索阶段的原创作品。

在哲人的形而上学语境中,艺术被描述为一切人文现象中自我生发的原初意志的最直观展现。这种意志本身即为最高层级的主体,最完整意义上的自由,永恒处于从既有跃向未有的临界状态。艺术家顺理成章的便是那些在艺术激情的体验中身不由己向着这种意志敞开的角色。不过,当艺术家面向自己的生存角色,其“活法”在常人世界制造的差异化冲撞不免招致越出艺术世界权限之外的伦理后果,也就易于激发出一些富于戏剧效果的近身场景。

由此,影片的难点主要涉及不同戏剧化场景之间的层次搭建。语境决定意义的传达。从常人世界的视野出发,Lara的生活充满颓唐令人沮丧的气息。表象蕴含的昂扬只有定位到服膺于自身秩序的艺术/艺术家角度才有可能被把握。在表演会的中场和结束后,透过母亲当年师从习琴、多年后获邀来对儿子给出客观评判的那位基于艺术立场发言的教授的姿态和言说,我们获悉,当晚的表演确乎是对Lara本人天分的再度确认,这是一个极其强烈的印象。所以回过头看,Lara对儿子的作曲才能抱有倾向于否定的怀疑,这是母亲将儿子的个体追求视为对她的反叛逃离以至于从不满情绪爆发出来的变态反应吗?或者仅仅是同时作为艺术鉴赏者的近乎本能的本真反应?且看,演出临阵变卦仓促调换表演曲目,中场间歇Lara听到儿子亲口表述对正式演奏原创的畏惧挣扎根源于内心对她一贯的信服,她专门从后排来到更显著位置的家属区落座,这是母亲身份对伦理需求的回应。原创作品的表演开始,这段情节的展开富于悬念,首先,上半场的开场曲是肖邦的《革命》,一首特别要求娴熟掌握左手技巧才能驾驭的作品,而教授当年对Lara左手的批评是她持久的阴影,下半场开场的钢琴部分含有单独右手演奏的片段,这是无意的巧合,是与Lara之间某种交流的映射,还是逆反的流露,无从得知。随着管弦部分加入,乐曲主题展开,Lara收回对舞台的专注起身退出观众席,加快脚步逃离般离开剧院,直至在一家超市播放的潮流电子乐曲的机械感节拍中若有所思的迟疑驻足,最终返回剧院,表演接近尾声,她停留在表演厅门外,以一种僵硬的身体姿态完成聆听。

演出在圆满气氛中收场,鲜花掌声后面的儿子满足而疏远。Lara,得到了一场名义上向她致敬的表演会,却未能进入受欢迎朋友圈来共享庆功宴,交给常人世界的眼光去看,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所幸身边的这位教授携带了代表艺术世界的洞察眼光和压倒性权威证言。所以在两个世界两种秩序的对峙中,她完全可以,她也只需要把自己的位置清晰立在属艺术的一侧。

影片中Lara当晚与儿子之间最后的单独面对面眼神交流的一幕,以克制的手法为大段围绕内心波澜的留白式铺陈给出了关键索引。这里,在Lara严峻和猛烈的逼视下,儿子的视线不由低垂下去,同时低下头去,二人沉默中分离,虚景中的儿子完全转身朝着Lara的方向站立。

回到家中的精神艺术家常规缅怀被搬离的钢琴,常规失眠,这一天注定要以对身份自觉的清晰呈示来标志:抱着一瓶香槟敲开邻居家门,在钢琴前坐定,有点犹豫,触及琴键的瞬间迎来激情的表演,我们听到的是公认的史上最难钢琴曲,舒曼托卡塔作品七号。

《拉腊》观后感(十五)

今天是Lara 60岁的生日。早起她被警察敲开门,需要去邻居家作为警察搜证的证人,行使她作为公务员的义务。她无奈的收拾妥当看着邻居家父子的争论,尴尬不止。离开时她收到了今天的第一句生日快乐。Lara的儿子今天举办演奏会,但她还未收到票。她取出了所有的存款包下了余票,买了新衣服开始了赠票之旅,但她似乎也没什么朋友。儿子失联,儿子女友的责难,冷漠的前夫,暴躁的母亲…所有人都在埋怨她对儿子做了什么。演奏会开始了,她甚至无法听完,最终只在门缝里听到了儿子对自己的感谢,但却无法拥有与儿子好好交流的机会。回了家的她肚子品尝了儿子送她的零食,带着酒去了邻居家,弹奏了一首钢琴曲。

这是Lara的一天,也是Lara的前半生。一个半小时讲述了一天甚至讲述了她前半生的故事可见故事容量之大,也足以见得片子里中演员导演的成熟之处,大量对称的场景走路的镜头都在展示的Lara的性格:干练,要强,骄傲,不与人亲近,也不屑于苟同的夸奖。她对儿子的要求高,儿子也承认母亲的高要求使他有了成绩,但同时母亲的打击式教育和包含在夸奖下的建议都让他变得敏感不自信容易崩溃。前夫和自己母亲一直在隔离他们母子也是在保护这个钢琴家能顺利演出。最后我们看到了Lara和她的老师的对话,才知道Lara得敏感和骄傲,知道了其他人的无差别的打击和要求对她来说是什么,而受害者Lara学会的就是这样的方式对待儿子,未成功的她和成功了却远离她的儿子,似乎都不是她期待中的答案。

我挺喜欢这个片子的摄影和美术,就对称颜色都做得特别好,视觉上让人非常舒适,强迫症极度友好。片子的中文名字不是直接翻译的,却是我觉得很妙的翻译。因为Lara对自己老师的误解,她放弃了钢琴,做了不喜欢的工作,60岁孑然一身,丈夫母亲儿子都对她疏离不喜,这半生的错误好像都因为一个错误的会意。而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已经无法修正了,Lara也不再有机会去修正也不知如何低头去和解了,只是在她60岁这一天,她终于知道了问题的源头吧。

看片子很有感触的就是身边的很多人也都在打击教育中成长,长大后因为过于敏感而存在很多的迷茫和无法和解,包括自己。渐渐意识到这些痛苦一半来自父母曾受的教育的延续,一半来自于过度敏感的自己。当一些放下坦白和原谅成立的时候,长大的自己才能学会如何去延续爱与教育。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