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莫能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和无奈,以及他最终通过努力和坚持克服困难的故事。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奈,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爱莫能助》读后感(篇一)
陀氏说过:“虽然我们都想要幸福,但总是极其容易与痛苦陷入热恋。”这是一本十分有意思的小书,里面有两个作者用不同的手法对痛苦的解读。有灵性的作者就是可以让我们听到图画,嗅到文字。大概是远子的文章读的多了,书里那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总不免让人会心微笑。
远子作为写作者一直处于“躁动不安,焦灼求索”的状态,这八个字是译者王道乾用来形容诗人兰波的,我觉得用来形容远子也很贴切。在这种状态下,痛苦和不安即是写作者赖以生存的土壤。陀氏又说:“痛苦,这是产生意识的唯一原因。”痛苦才能使人不做停留的去追寻一切。Helpless,绝路正是出路。
《爱莫能助》读后感(篇二)
看腻了太多的心灵鸡汤,治愈之后,这本书可能会给你和你的生活“当头一棒”。
事实上我们在感受幸福与欢乐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负面与灰暗。
我们往往会试图乐观的接受世界给予我们的一切,渴望改变困境与无奈,
但我们都只是普通人,彷徨不安,筋疲力尽之后,不妨让自己彻底沉下来,
或许这本看起来不太“明亮”的绘本,能够让你在某个黑暗的时刻找到一丝光明。
《爱莫能助》读后感(篇三)
十几年前我就想找留白较多的书可以用来书写,如今大多都是电子书了,在电子产品上记笔记,就像用视屏通话代替相见一样不可理喻,不若自己亲笔在书页上一笔一划写下来得酣畅,虽然有错字,有修改,有瞬间的傻气,有莫名的情绪,再见时却甚觉亲密。
然而大多数的书连排版都难以入目,更不用提留白了。去年偶得一本《爱莫能助》,好坏不论,因是以漫画为主,所以里面的空白很妙,可以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文字,以话解画,颇觉有趣。
《爱莫能助》读后感(篇四)
1 勺子,我也不是很熟。 算命之交吧。 我算他必红。 第二天他就由于救人,把脸给划了,还缝了针。 他说,我算得也太准了。 我说是的。 2 我买了他的书,看得出来他挺高兴。 勺子发我链接,让我给他的书打(5)星。 被我拒绝了。 我说打分有什么劲,写篇书评吧。 他沉默。 3 工作的关系,我需要了解勺子。 问他喜欢什么。 他说: 1.钱。 2.瑞克和莫迪。 3.日本。 而且缺一不可,便不是他。 你看他没说喜欢妹子,是非常安全的男票。 4 勺子说他自己非常真实,从不试图不面对自己。 他说他爸告诉他《易经》一个卦叫《谦》,他非常仰慕那种大的谦卑。 他做不到,他还是总由于太强而做不到。 他说要用一生抵达。 所以在脚以上6公分文了这个卦的图案,以示装逼。 5 他虐了远子半年,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本是画集,无奈在中国,画集是要有字的。 好在是远子写的字。 6 我喜欢这本书。也喜欢勺子。 觉得他是那种再红也不为过的艺术家。 如同他为救人而结疤的右脸。 一道红色的疤。 7 开始,我和他说。 这本书画也绝赞。 文字也绝赞。 放在一起,就少了点赞。 勺子也同意。
「番外」 刚刚,我觉得此前说的不尽然对。 你该当这是一本绝赞的画集。 至于远子的诗集——是勺子这本画集为了卖给你——不能再恭敬心意的周边了。
《爱莫能助》读后感(篇五)
我是在一次徒步活动中认识勺子的。他长得黝黑、魁梧,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谈吐也风趣,不时引得大家阵阵发笑。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身心健康的人面前,我总是感到羞愧,忍不住想要缩小自己,以免将内心的阴影投射到对方的身上。
我原本以为我和勺子之间不会有交集,直到很久之后,他突然在社交软件上问我愿不愿意帮他的绘本配一点文字。他强调说他很喜欢我的小说,里面的感情很强烈,他默默读了好几篇。我想这大概是客套话,本着成年人交往的基本礼仪,我对他的夸奖表示感谢,请他把绘本先发给我看看再做决定。
等看完这些“插画”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此前对勺子的印象全都出自偏见。原来他也有这么多痛苦、不安和困惑的时刻。我一直以为像勺子这样积极阳光的年青人是不会有这些负面情绪的。这些阴冷画风下的情感是我熟悉的,在浏览绘本的过程中,眼前已经浮现了不少句子,于是当即表示愿意合作。
其实最近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对于“负面情绪”的看法太过灰暗。如今当一个人感到悲伤的时候,似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隐藏起来,和大伙儿一起去喝“心灵鸡汤”;要么就发展成“抑郁症”,去医院接受治疗直到恢复正常。而我相信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用“健康”和“疾病”两个生理学的 维度去衡量。这实际上容易形成心理暗示和情绪束缚,强迫人们日复一日地去社 交平台上晾晒幸福,那些感到不幸的个体是不受欢迎的。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时代,我认为苦闷情绪反而是自然和正常的心理状态,对所谓“正面情绪”不切实际地认同和迎合才是可疑的。
总之对我而言,一味劝人向上的作品从来不能激励我,反倒是那些试图描述困境的人才能带给我真正的宽慰。所以,希望勺子和我共同完成的这个看起来不太“明亮”的绘本,能够给不太开心的你带来一点情绪上的共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书里的部分句子取自我之前写过的散文和诗歌,也许有读者看到了会觉得眼熟。谢谢大家的支持。
《爱莫能助》读后感(篇六)
这个绘本,是怎么来的呢?
德国的生活是无聊的,对,起码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讲是无聊的。
我在德国修的是图像艺术——艺术观念,当初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希望自己 的设计作品里能有更多自己的感情。
在北服设计专业毕业以后,我就一直在想:只注重设计中审美的部分,好像太过 单一了。我觉得,做插画图形设计,总得要有点儿情感在里面,这样的作品才能 让我满意。
所以我开始花时间体会各种情感,回忆自己的经历,也试着用同理心去体会别人 的经历或情感。我把这个过程,当作一种练习和试验。
后来呢,我就用我比较擅长的表达方式——图形,把我的体会记录下来,描述那 些情感。每一种情感都有自己的样子,我希望它们以后能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我的 生活里。
前前后后,画这些图,我用了差不多 3 年的时间。它们不同于做设计,因为每一 种过去的经历,别人的故事,我都要努力在脑海里再重复一遍。这是一件让人筋 疲力尽的事,以致于刚刚创作完这些作品,我就抑郁了 3 个月。这辈子头一次抑郁, 这个经历让我觉得还是挺宝贵的。
我一直是一个不自信的人,所以这些小漫画,多多少少有些负面的小情绪在里面。
有一次,我把这些作品拿给我的教授 Susanne Neuner-Duttenhofer 看,她鼓 励我出版,并建议说,不要加任何文字。她觉得,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件作品,做 出不同的理解,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有艺术感觉的事儿。对,好多时候对于艺术品 的欣赏,我跟她的观点一样。
我开始尝试联系有可能愿意帮我出版这本书的人。然后我找到了振宇兄,我得谢 谢他,他帮我争取了好多出版社。
说到在中国出版,其实我还是很理解出版社的,这么一本书放到市场上,本质上 它还是一件商品,做得太艺术,没有文字,估计谁也看不懂。但是,我并不擅长 用文字去描绘情感。
于是呢,我找到了我的朋友,诗人远子(我喜欢这么称呼他)。他写的散文和小说, 都让我觉得情感很强烈。所以,让他来帮我描绘我的情感,应该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我和远子也沟通了很久,我给他写我对每个故事的构思。因为在一组漫画中, 我所表达的情感,好多时候不是单一的,即使有的主题是很直白的,但还是希望 看到它的人能有自己的理解。最终,远子也花了很长的时间把这些文字写完。当 我通读最终的稿子时,我感觉我的心跳极快,因为那些的的确确就是我想表达的, 我激动不已。
我也特别感谢远子。
这个绘本就这么出来了。
这本书的排版形式,其实是想让大家有猜谜语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会有 猜谜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