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汗之怒读后感精选

大汗之怒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8-05 10:35:21
大汗之怒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8-05 10:35:21   小编:

《大汗之怒》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惊险刺激的小说。通过主人公在蒙古大汗统治下的生活,展示了蒙古帝国的威力和残酷。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令人不禁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作者对历史背景的描绘生动逼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整部小说充满了悬念和惊喜,令人回味无穷。

大汗之怒读后感(一)

大蒙古国的皇帝们都来自草原,蒙古族是发源于草原的民族。游牧民族的本性就在于流动。哪怕有平原供其居住生活,但流动的本性是改不了的。 成吉思汗忽必烈也同样认为这个世界只应有他一个君主,只能有他一个蒙古大帝国。为了这个世界性的帝国大梦进行征伐。而游牧骑兵的强机动性和民族性格中刚烈的一面都更容易(在陆地上)击败崇拜上帝和儒家主导以和为贵的定居的农业民族。这也是地理环境所塑造的。(可以无限奔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束缚住一代代农民的固定田地) 从人种基因上也是,吃肉喝奶的游牧民族体格就是要比农业民族强健。 他们自认为征服者。而蒙古铁骑的战无不胜更加深了这一点。不论实际的具体原因为何,他们要做的就是征服。所有地区都要划入或潜在划入蒙古世界帝国之中。 东亚世界联系紧密,朝鲜半岛能始终保持一定独立自主还是有历史惯性在其中的。 从草原到入主中原,统治者非常重视统治合法性。自证合法性,坚持高丽的臣服比直接出兵占领更有利。 窥见两宋募兵制本意游民军队化结果成了军队游民化

忽必烈这两次东征日本,实在是有太多历史的偶然在其中了

哪怕蒙古国国命不算久,但真的对世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可以一读

大汗之怒读后感(二)

周思成作品,紧接着《隳三都》《龙头蛇尾》读完,至此差不多读完了周思成的主要作品。

国内写蒙元征日的书不多,大部分只是在元史中简略提及,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匮乏的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有二:一是元朝作为蒙(譬如匈奴甚至缺乏文字系统)古王朝,草原文化的王朝通常留下的书面资料不多,后面汉人的明朝和女真人的清朝所编的蒙元史传也缺乏详细考证,一些非官修史书有不少谬误,所以对二征日本的记载并不清晰;二是这场战争从高层策划角度就问题迭出,体现在战将的龃龉还有情报的不畅等方面,因此,我们很难像厘清壬辰倭乱(见《龙头蛇尾》)或者厘清一战二战那样来厘清蒙元高层的决策过程。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无法厘清脉络的事件肯定是要尽力避开的。

这段历史最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在于“奥古斯都门槛”,而是中国在最可能经营第一岛链的时候错过了这个机会,当然这是由于近代以前中华帝国的各种现实条件所制约的,尤其是对于蒙元这样一个短寿的、不成熟的帝国,但从此以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都无法再掣肘第一岛链的后果却是巨大的,带来的影响今天都阴魂不散。朝鲜、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也就彻底和西边的那个大国绑定上了。

按照出版时间的话来排序的话,本书比《龙头蛇尾》《隳三都》要早。倒序阅读也让我感觉到了作者笔力的成熟,流畅的故事和老辣的历史眼光一脉相承,时不时还参入诙谐的戏说,使得文本可读性极佳。作者已经入职清华大学担任AP,希望在精进学术之余能带来更多好作品。

大汗之怒读后感(三)

这本书讲述了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间,两次征伐日本的历史。书中对元日双方的文化归属、战事起因、战争历程以及战争反思做了详尽的解读和介绍,无论你是历史发烧友还是专业研究者,都能从书中体会到精彩的元日战争图景。

这本书篇幅不长,叙述行文通透流畅,评析论述精辟到位,阅读轻松又感觉回味无穷。这是一本了解中日历史、东亚关系史和东亚战争史的好书!

【为什么要打日本】在蒙古人眼中,大汗需要为国家增加更多财富、人口和领地。在汉人眼中,优秀的君主能获得万邦来朝的荣耀。忽必烈靠着夺位上台,他需要用不断的战争胜利来稳固自己汗位宝座的合法性,增加自己作为大汗的威信。南宋前线目前已成焦灼状态,南方各国暂时无暇顾及,而西面和北面又是蒙古宗王们的势力范围,那么可以攻伐的方向只能是东面。

【棘手的敌人·镰仓幕府】在当时,日本镰仓幕府用武士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军事行政体系,上层是幕府将军,中层是御家人(武士首领),下层是侍、足轻、郎从等人(下级武士)。所有武士注重忠孝和气节,这些人明白,想要混的好,就必须靠战功获得俸禄和土地,所以武士阶层对于有仗可打是十分狂热的,讲直白点,就是有钱赚。再加上幕府中下层武士普遍掌握武器技能,又经常有搏杀的经验,军事动员能力高,所以蒙古人面对的并不是一群弱鸡。

【无奈的小弟·高丽】以前高丽跟中原王朝交流,除了互利互惠,平时婚丧嫁娶人情往来基本没什么事。但高丽遇上蒙古之后,各种苦活、累活、脏活都要干,不但每年要给蒙古金银和女人,而且还要供养元朝军队,给元朝使节带路,帮忙写信,负责造战船,训练水手,转运粮食,还得出兵助战。不敢不服从,不得不照做啊!但高丽心里可憋屈死了。

【伐日失败·战争的反思】第一,主帅不和,前进后退犹豫不决,大闹分歧。第二,元朝军队里各个民族士兵都有,正规军也有,游民盗匪也有,军事素质不统一,不好指挥。第三,情报效能低下,对敌人太缺乏了解。第四,地形受限,海战与登陆战,没有办法发挥骑兵的优势。第五,天时不利,对台风气候没有预判。第六,没有办法转化当地资源,比如招降纳叛,重新收编。第七,发动战争缺乏合法性,驱使各族民众供应军需。第八,对战船和各式武器装备认知差。

恐怕就算没有那场大风暴,蒙古人也未必能成功吧。六百多年过去了,所有的恩怨情仇,都葬身在这大海中了。

大汗之怒读后感(四)

相当不错的非虚构写作了。虽然不比后作《隳三都》要来得有情怀,但也做到了文笔流畅、叙事有趣。

视角一如副标题,元朝伐日。朝鲜,日本和蒙古参战三方,叙事重心放在后者,但前两者都有所兼顾。

元朝执意伐日,虽然在流行的民族主义视野看,是中华帝国扩张的例证,但在作者的叙述里,动机更多是出于蒙古传统,忽必烈作为新上位的大汗,需要用一场成功的征伐来服众。而当时,南宋的败亡已经是板上钉钉,东南亚各国还有点遥不可及,东方的日本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目标(在近侍马可波罗的情报里,日本是个黄金遍地的国度)。

伐日之所以失败,大意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帝国的重视程度并不够。虽然兵员广辐,达十几万,可在将领方面,东路军缺乏能指挥动这个量级军队的名将;在情报方面,更多是依据内陆关于倭国的过时传言;在兵员质量上,无论前后两次出征,都不是以蒙古精锐作为主力,而是由南宋降军、高丽军作为大部组成;在军备上,跨越海洋最重要的船只也不够格,还是用高丽的过时款式。

于是,东路军浩浩荡荡地开拔,却在海风中倾覆,虽然勉力登上了九州,可守株待兔的幕府武士们早已磨刀以待。疲军对精兵,自然大败。

幕府方没啥特别好记的。除去战争的细节外,内在逻辑的叙述跟《武士时代》差不多,只是更加简略。于下层而言,渴求建立战功的武士们纷纷前往战场;于上层而言,把持朝政的将军们必须死战,他们没有公卿的退路,元朝国书描绘的日本国主仍是天皇,武士们没有姓名。

朝鲜夹在两国之前,从属于元朝,作为东路军的中转站,不仅出兵还得出资。但没有如后世的日本,大发战争财,而是被拖入战争泥沼里,朝鲜国王也只能在忽必烈身边发力,逐渐加强自己的话语权。

突然发现,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交往,使节占了很大部分。比如本书花了不少篇幅叙述赵良弼等使节使日,而我读过的壬辰战争相关,在使节上也花了不少功夫。

最后的论述很有意思。作者认为,元朝征伐日本花费了大量人力,而这是帝国建立取得稳定的初期,本应继续巩固统治的,却浪费了时间人力在一场失败的战争上,错过了打地基的时机,最终导致了元朝不过百年的国运。

大汗之怒读后感(五)

在《隳三都》的后记里见作者提起了这本书,便唤起了我对蒙元史长久以来的两个疑问,其一,有人说元朝等级森严民不聊生,所以国祚很短,有人又说元朝治理宽松,重商导致农业赋税低,百姓感念。那到底元朝老百姓生活水平如何,在历朝历代算是什么水准呢?其二,蒙元那么强大的武力,东征日本怎么失败了呢,两次都是因为台风么?为何蒙古人那么蠢,不会挑个非台风季的时候呢?

这本书刚好回答了我第二个疑问,补足了我这段历史空白。作者很会讲故事,沿着时间线慢慢的铺陈,设置悬念,同时旁征博引,论及蒙元和日本当时的政治军事外交态势,既觉得有趣,又接触到了大量的历史知识。蒙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的一个王朝,幅员最辽阔,承上启下,开启了多民族的融合了农耕和游牧民族治理的大中国时代。了解蒙元能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式、转换视角来看中国看世界,在这方面更少束缚的日本学者做的最好,这从豆瓣上对杉山正明的蒙元史著作骂声一片可以看出来。

虽然忽必烈矢志征服日本,但他自始至终并没有很重视这两次征伐,没有选择一流的主帅和将领,也没有准备足够的资源和有一流战斗力的部队。是因为不了解么,轻视么,还是因为征服中原牵扯了他太多的精力?

第一次东征,当时元朝正集中精力灭宋,部队数量不多,东拼西凑,主帅将领都不知名,而且还临时变更,造船也很仓促,为了赶时间,把更先进的宋船式样改成高丽船样。而日本一直没有进化到疲民、弱民、愚民的秦制社会,还处于类似春秋那样的封建时代,民间可以持有武器,民众桀骜不驯、尚武好斗。所以第一次东征就没台风什么事,直接陆战就失败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日本还保持着贵族作战的传统,开战时还很有仪式感,让我又一次怀念起春秋来。

第二次东征,是在灭宋之后,虽然有了南宋大量军队和船只的支持,但是忽必烈依然没有派出他手下最优秀的将领们,也没有派出百战精英部队,军队基本上由高丽人、北方汉人和南宋人组成,蒙古骑兵稀少。先头部队登陆志贺岛,受到猛烈攻击,被赶回壹岐岛,等与江南军会和后与来袭的日军在壹岐岛激战,也没占多大便宜。虽然第二天就风暴来袭,彻底失败,但是从这几次战斗来看,就算没有台风的帮助,东征军也很难在九州站稳脚跟,只不过日本老百姓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连续读完了这两本关于蒙元战争的著作,不仅让我在作者精彩的故事流畅的文字里舒适的徜徉了几天,还解答了我的疑问,并让我拾起了对蒙元史的兴致。这不,杉山正明的几本书又加入了我的书架。

大汗之怒读后感(六)

1.蒙古征讨日本,是铁木真以来其二元世界观的延续,即在蒙古秩序下不允许存在不臣服的势力;

2.忽必烈对日本的兴趣,部分来自于掠夺矿产,部分来自于高丽的某些集团唆使;

3.作为征讨日本的跳板,高丽是在1270年左右才通过联姻臣服于蒙古的。

4.臣服蒙古对高丽王室有利,能借此摆脱此前把持朝堂的武人集团;

5.作者认为镰仓殿对蒙古的抵制和高丽武人(三别抄)类似,在蒙古秩序下,王室可以被蒙古人当做合作者,武人幕府却没有汤喝;

6.忽必烈征讨日本前已经派遣过诸多使节,但多数无功而返。甚至出现了捉日本渔民冒充使臣,被忽必烈带到修建好不久的太液池和广寒殿看大观园的笑话;

7.第一次征讨日本的军队主要来自高丽,少部分汉军,真蒙古人仅有十分之一。

8.大部分后来传送很广的日本武士笑话都出现自第一次征讨,包括但不限于上阵时武将鸣箭自报家门,企图和蒙古人一对一单挑,以及被蒙古人的阵型,作战方式弄的魂不守舍。

9.第一次征讨时蒙古联军撤军的主要原因可能并非天气,热带风暴只是促成了本就发现对方有备后不想深入作战的联军意图,被遗弃辎重和俘虏也不多。

10.第一次侵日失败后,忽必烈派遣到日本的使团被斩首,而逃亡到日本的南宋遗民(尤其是僧人)则强化了本就相信神佛力量的日本人的抵抗决心。

11.第二次攻日时元国兵分两路,北路和第一次配置类似(蒙古、高丽、汉人),南路则基本为南宋降军,驾驶适合内河和近海航行的舟船,但远航能力不佳。

12.两次攻击的间隙,幕府强化了在九州地区的防守,并且修筑了至今仍然可见的长城(大概二十公里,围绕博多湾);

13.由于北路侵日军队还是从合浦港(朝鲜)出发,而南路侵日军则从庆元港(宁波)出发,在当时几乎很难保持步调一致,因此较近的北路先期抵达,这次蒙古精锐虽然较第一次多一些,但受到了日军的强烈抵抗,进展不利。

14.在僵持多日后,范文虎率领的江南军才姗姗来迟会师,但就在会师后不久,便刮起了巨大的、有明确记载的夏季台风,这类台风在东亚沿海是一个常见现象,但日本人普遍归功于神佛护佑。

15.台风造成的损失是直接且猛烈的,保守估计有数千人直接因为台风造成的沉船而溺水身亡,但撤退者仍然不少,对于被抛弃者,等待他们的是被枭首(蒙古人高丽人汉人)或者发配为奴(江南、前宋人)的命运。

16.第二次失败并没有打击到忽必烈的野心,他很快再次企图征讨日本,只是因为江南地区此起彼伏的反对和可能发生的躁动,才让他不得不暂缓了这个念头。

17.蒙古来袭对日本影响同样深远,强化了其神佛护国的自信,加深了对东亚大陆的隔阂和疏远,而蒙古人“tartar”的身份,和南宋遗民的说辞混杂在一道,也让其产生了自我中心意识,为日后自称华夏乃至将江户时代鼓吹华夷变态埋下了草蛇灰线。

18.留在故地的南宋遗民对蒙古伐日失败也兴高采烈,郑思肖就曾经写下【涉险应难得命还,倭中风土素蛮顽。纵饶航海数百万,不直龙王一怒间。】之类的诗句,以示对蒙古失败的幸灾乐祸。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