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呓语道破》,感觉如沐春风。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道出人生真谛,启示读者珍惜当下,拥抱生活。作品中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冀,让人深受感动。通过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唤醒内心的力量,引领人们追寻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呓语道破读后感第一篇
表达观点对于本人深有共鸣。虽是谈读书为主,实则多以谈人生。对历史观念的描述也有独到之处。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们都是挂在时间上的人。即使你在人间已万念俱灰,总有一些东西还能让你无限留恋。在困顿之中,人想活得好,便得学会寻找这些东西。”
1/5页呓语道破读后感第二篇
买书就要买能重复看的书 里面的观点很值得人深思 相信是作者多年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和在书城中埋头苦读所领悟出来的! 看完它可以提升你对社会的认知同时你会发现你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再也不是片面的了 书中的漫画也很有意境...绝对是值得你去品位的书 !
2/5页呓语道破读后感第三篇
看了两遍了,还想再看,这就是好书的魅力,期待杨志强先生可以继续为我们展现他独到的观点。追寻生命的意义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应该完成的过程,我们都是走在时间上的人,纵使这世间有再多的不公平,但时间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还是公平的,我们必须在这唯一的公平之中活出自我
3/5页呓语道破读后感第四篇
我们怎么会是历史的看客呢,我们应该都是写就历史的人吧。只是我们扮演的角色不同罢了:只是在历史中有很多很多和我们一样是角色罢了。但是我们也是在历史中走过的啊,只是我们没有成就什么伟业或者我们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别人来铭记或者称颂,那是因为和我们一样的人太多了,但也没有必要就把自己当成是局外人啊。我们还是历史的主人啊。不要因为分工的大小就把自己当局外人看。只要我们活过我们就是这段历史的一部分。事实上你活着了那就已经成就了一段历史了,只是那段历史只有很少数人会知道会记得。其实在前人的历史中也是有很多很多历史是不为人知的,也许你现在所认为的历史也只不过是现在的人所编造的历史,也许那并不是当时真正的样子。历史只属于那个时候。只有经历那段历史的人才有可能知道真实的样子。
历史是镜子,但历史不是你窗子,不是你生活的世界。没有必要太留恋历史,应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这是在看了一本书后的,因为遇到一个同学的思想,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我的思想,书叫 《呓语道破》 杨志远写的值得看看
4/5页呓语道破读后感第五篇
记得一个作家说过,人的年龄越大,价值观向度越大,对自我的怀疑和游移就越为明显,其生命也会一次比一次更为猛烈地被虚无的潮水冲袭,直至终于在命运的沙滩上站稳脚跟。这是一个愉悦与痛苦并存的自省的过程,也是通向人生智慧的必由之路。从这点上看,杨志强可称得上是一个对生命意义的执着求索者。
《呓语道破》所记录的,无非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思考,有些甚至只是轻浅的思维印迹。然而,从这些关于读书、诗歌、音乐、历史、婚姻、江湖、毒药、解药的貌似呓语的文字中,我读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系统而深刻的洞察。
杨志强写道:“人活在世上,便得面对现实的世界,但所谓现实,不过是汹涌澎湃的俗流罢了。俗流又是什么?人云亦云,人有我有,不甘寂寞是也。”而对于言语聒噪,他喃喃自语道:“我们说得最多最起劲的东西,其实极可能是从来就没有懂过的东西。”
当你看到这些文字时,是否想起纪伯伦的那句诗:“当无法与自己的思想和平共处时,人们便开始说话;有些人因害怕独处而变得饶舌,独处的沉寂向他们揭露赤裸的自我,于是他们逃逸”?
而“所谓长成,对世事认知的长进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有本事从沉溺的虚像中超脱出来,认识自己”则又是另一种领悟的境界。就像杨谈到读书时提到的:“我们之所以爱读书,仅因要把自己摆进去,找一个答案,为自己的存在找一个定位。若你爱上了那个作者,他(她)便常成了一面镜,照出你自己。”细品之下,不禁心有戚戚焉。
倘若你认为杨志强可能只是个空谈理论的“书房哲学家”,那么当真正翻阅此书时,你就会发现,他并非自己时时自嘲的“书呆子”。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人。读他的书你会发现,作为漫画家,他对文学、历史、哲学、古典音乐、艺术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书中的漫画各自成趣,可以看出他的巧思。
有思想的人,往往有其冷峻甚至是偏激的一面人格,这点杨志强也毫不掩饰: “在浪漫肥皂泡充盈于市的同时,婚姻却常不过是一纸合约束缚下的尔虞我诈,人人憧憬也人人自危。”然而,换个角度说,一个缺乏率真和荷尔蒙的人,敢于公开说出这么有种且血淋淋的话吗?
(首发于《中山日报》)
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