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三年级传统节日作文50500字

三年级传统节日作文505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31 10:32:20
三年级传统节日作文50500字
时间:2025-03-31 10:32:20   小编:

在三年级传统节日作文中,孩子们分享了自己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和感受。他们描述了家人团聚、欢乐祥和的场景,感慨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作文,孩子们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传达了对家庭和传统价值的珍视和传承。

第一篇

10岁,洋溢着童年的欢笑。10岁,散发着迷人的光彩。10岁,是个特别的年龄,她描绘了我们的美妙时光,记载了童年的成长历程……4月26日,在平时或许并不特别,可今天,却将牢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因为我们十岁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十岁生日!

今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只见教室里挂满了彩带,飘满了气球,桌上摆放了许多水果和零食。我们几个“小馋猫”偷偷地拿了几个水果,又跑回座位。“叮铃铃……”八点四十分地铃声一响,我们便走向四楼观摩厅。

我们的座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座位被排成了“u”字形,每个同学的后面坐着自己的家长。生日会开始了,我们各显神通,节目精彩纷呈。有一个同学的妈妈还代表所有的家长讲了话!我最喜欢的节目是我们的诗朗诵——“我爱您,母亲”。当我朗诵到“母亲是深更半夜到医院为你买药的人”时,我的眼睛润润的,暗想:我一定要爱护我的妈妈!我还表演了“渔舟唱晚”,当我表演到一半,就听到了同学们赞美的声音。节目之后,高潮的时候到了,十岁的生日蜡烛已经点燃,我们站在烛边,默默地许下了自己成长的心愿。我们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蛋糕已经来到我们面前,她香气扑鼻,上面装饰着新鲜的水果。我们和家长一起品尝美味的时候,我也感受到一份温馨和甜蜜。

10岁,是少年时代的开始,从现在起,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长大了!我们会为了自己的心愿继续加油!

1/15页

第二篇

“喂?是圆圆吗?10月2日下午1点半,我在临江公园开生日派队,你能来参加吗?”

“没问题!我一定来!”

在十一长假里把小伙伴们组织在一起可真不容易呀!

我们玩了许多游戏,最好玩的要数“绑腿跑”了。我们用橡皮筋把腿绑好,往前走。可是,想要让一群人步调一致,那可不容易。有时候,我们的步伐会很不协调,该迈右脚却迈了左脚;还会有人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忘了迈步子,或者迈早了。我想到暑假看的电视节目《我们一起来》里面的哥哥姐姐一开始训练时的办法——喊“一二一!一二一!”于是我们排成一排“一二“报数,报到“一“的人喊“一”时迈右脚,报到“二”的人喊“二”时迈右脚。经过几次练习,我们就能喊着清脆有力的“一二一!”,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勇往直前了。绑腿跑是一个训练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游戏,应用到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齐心协力研究问题,一起解开难题,就如人们常说的团结力量大。

接着,我们要吃蛋糕了。打开盒子,哇,一阵阵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可是这时,我才发现,没有准备调羹,我们只能舔着吃。后来,不知是谁带的头,我们干脆用手抓着吃了。我们的手上、脸上、还有衣服上全都弄到了白花花的奶油。“哈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大笑起来。我心里暗自想着,虽然派队前我做了很多准备,但还是有些细节没有注意到呀!

时间不等人,来得快也去得快,太阳公公早早得就要下山了。我们只能在夕阳下依依不舍地告别了。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着下午公园里小伙伴们一声声的欢声笑语,一张张欢快的笑脸,我也笑笑地进入了梦乡。

2/15页

第三篇

春节是每一年的开始,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春节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吃年夜饭、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的晚上,当夜幕降临,外婆总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我们全家人围在一桌吃着年夜饭。年夜饭可丰富啦!有鸡、鸭、鱼、猪、牛、羊等肉类,有绿色的菠菜、白色萝卜和超级甜的白菜,有香喷喷的白酒、红酒和啤酒,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饮料,真是应有尽有。我们吃得可尽兴啦!我们大家举杯,共祝春节快乐,身体健康!

吃完年夜饭,我们就等着一年一度的放烟花。爸爸放的是大型烟花,只听“嘭嘭……”的声音不停地响起,一个个烟花腾空而起,迅速飞向天空,绽开红色的、白色的、绿色的、黄色的、青绿色的、紫色的花朵,照亮了黑暗的夜空。飞上天空的有旋转型的、有竖着打开的、还有天女散花一样的,真是美不胜收。我放的烟花是小烟花,我只要一点燃,“嘭”的一声,一个像乌龟的烟花炸开了一个花朵。还有的烟花是一根一根的,我一点燃,烟花就发出“嘶嘶嘶”的声音,我用那根烟花在天空画五角星、画花朵,真是好玩极了。哈哈,烟花终于放完了,我们就开始了我最最喜欢的拜年。

拜年的时候,我要先给长辈们拜年,恭祝他们平平安安,新年万事如意。不过我最高兴的就是得压岁钱,那可是我期望已久的呀!那一天我还跟妹妹比着看谁的压岁钱多呢!

春节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又长大了一岁,我要更加懂事和好好学习。

3/15页

第四篇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可是,要说我最喜欢的,那当然要数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了。

记得在去年的重阳节,我和外公一起去登山。

秋天正是金桂飘香的时节,山上的桂花树在微风的吹拂下飘来一阵阵清香。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树影斑斑驳驳,美丽极了。

我扶着外公慢慢地往山上走,快到半山腰的时候,感觉有些累了,我便提议道:“外公,我们休息一会儿吧!”于是,我们便在附近的一座亭子里坐了下来。我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重阳糕,递给了外公。外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还不住地点头,说:“你看,这里的树木枝繁叶茂,空气清新,出来走走可真好啊!让我们继续前进吧!欲穷千里目——”没等外公说完,我便接上去说:“更上一层楼!”于是,我们便又开始慢慢地向山顶进发。一路上,外公精神抖擞,给我讲述了许多他年轻时的有趣故事。“我20岁时,就去参军了。”他慢慢地说:“当兵可神气了!你一定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条路有25000多里,被称为地球上的红丝带。他们翻雪山,过草地,走了许许多多的路……”外公讲得绘声绘色,好久没见过他这么有兴致了。我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山顶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外公抚摸着我的头,问:“你知道什么是重阳节吗?” “当然知道,重阳节也叫老年节,在重阳节,我们吃重阳糕,还要登高望远……” 见我说得头头是道,外公开心地笑了,映着山顶明媚的阳光,他的笑容显得格外灿烂。

我喜爱重阳节,因为在重阳节,我不仅可以登高望远,还能陪着外公欣赏秋天的美景,分享他的往事。我们约定,明年的重阳节还要一起品重阳糕,一起登高望远。

4/15页

第五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下面着重谈谈刚刚过完的清明节吧。

清明节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据传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于此日祭祖、扫墓、禁火、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秧、植树。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还有一些禁忌:民间忌使针、忌使衣。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相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而清明节的确定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六天,因两者日子非常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虽然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但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在网上说给钱可以帮别人祭祖加钱还可以哭丧,而且还有好多人订呢。但我觉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没时间做清明,可以不在清明节是去祭祖,到有时间再去也可以啊,如果你请别人帮你祭祖,那对祖先也太没诚意了吧!我们应该亲力亲为。

以前传统节日不被人们和国家重视,后来慢慢的人们和国家重视起来了。国家在传统节日是还放假,并举行有关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维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能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5/15页

第六篇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承载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各有各的独特风俗。但我最喜欢中秋节,因为中秋节就意味着团圆。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团聚,一起吃着月饼,观赏着圆圆的月亮……

又一个中秋佳节到了,我与家人一早就前往外公家,准备与外公共度中秋。路上车比较堵,我坐在车里,向窗外望去,田里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穗随着微风摇摆,路边那一簇簇黄色的小野菊点缀在乡间,是那么的朴实。看着这眼前的一切,我的心也变得格外惬意、恬静。快到外公家了,远远望去,就看见外公在路口急切地张望着,看到我们来了,急忙向我们挥手,我也早就迫不及待了,径直跑去,扑进外公怀里。外公一看见我们,就高兴地合不拢嘴,他那原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找都找不到了。

到了外公家,桌上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有鸡、有鸭、有鱼、还有青菜……饭桌上我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午餐后,我们便开始了中秋节的压轴戏——吃月饼。我吃着月饼,心里甜滋滋的,这时,我终于真正体会到了苏轼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了。能与家人一起共度中秋,即使再平凡的日子,也是一件多么幸福快乐的事呀!

虽然这个中秋节我没有去游乐园或旅游,但我觉得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中秋节了。我探望了我的外公和亲戚,我还摘了毛豆,喂了鸡鸭鹅,与大自然做了个亲密接触:我走近鸡群,它们叫了起来,好像在为中秋的到来而欢呼;小狗小猫围着我的脚边转,边叫边跳,好像在为中秋的到来而舞蹈;蚂蚁们也争先恐后地搬着我吃掉下来的月饼,都想多搬一些月饼与自己的家人分享……

虽然这个中秋节的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没有月亮,但我望着天空,心中好似映出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我想:外婆在天上看着我们,也一定很开心吧!

6/15页

第七篇

清明节踏青

我多希望“清明节”踏青能够万里无云,阳光明媚,而春雨不期而至,给这次踏青之旅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在我们下榻的农庄周围,拱桥石阶,白墙黑瓦,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画。细雨蒙蒙,如烟、如雾、如尘。风拂过脸颊还略带着一丝早春的凉意。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而此处的河水是别样清,却依然可见鱼儿在欢快地游着。

最迷人的是那片油菜花田——绿色的叶上一簇簇黄花,那黄和绿紧密地连为一体,春意盎然!细雨飘撒在天空中、湖面上、花丛里。应了那“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

我和家人坐在亭中,听着古曲,沏一杯明前茶,聊着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农庄赠予的几个青里透红的豆沙青团,甚是让人喜欢。

离开钢筋水泥的喧嚣城市,听琴、看雨、赏花、品茗。与家人享受着这份从未有过的恬静,无比惬意……

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清明节,一个与家人团聚与大自然亲密邂逅的踏青之旅。

重阳节

每当秋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一大早起床,我洗完脸,刷好牙,妈妈就端来一块热腾腾、香喷喷的重阳糕,我边吃着糕点边想起了远方乡下的爷爷和奶奶。心想,爷爷和奶奶年纪大了,不知道身材好不好,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我应该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没等吃完重阳糕,我就跑过去拿起了电话拨通了爷爷的电话号码,电话拨通扣,我的一声“爷爷”喊得老人家开心地大笑起来,听到电话那头的笑声,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傍晚,我觉得打个电话不够,就想到了再做一张贺卡给爷爷奶奶吧。于是,我找来做贺卡的材料,开始做了起来。不一会儿贺卡就做完了,我拿出彩笔认真写下我对爷爷奶奶的祝福,这时我看了看外面的桂花,心想我不如下去摘一小把桂花夹在贺卡里,等下次回老家的时候,我就可以把这既带着祝福又夹着重阳节特殊味道的贺卡送给爷爷奶奶,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美丽春节

盼呀盼呀,终于在一阵阵爆竹声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你知道今年的春节是几号?“2月10日。”对啦!

我们家也不例外。2月9日那天,奶奶一早就起来贴春联,窗花还是我剪的呢!之后,我又帮奶奶一起准备年夜饭呢的材料,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赏烟花。吃完年夜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来到室外。突然间,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焰火,一个接着一个,有的像一颗颗流星,有的像一朵朵菊花,有的像一串串珍珠……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令我们目不暇接。

“陆毅博——陆毅博,快回家啦,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啦!”“知道啦!”我飞快地冲到电视机旁。哇!小品,我喜欢。哈哈哈!我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欣赏着节目。妈妈说:“咦,这是什么东西啊?”我转头一看,一张大红包出现在我的眼前,好高兴啊!

不知不觉新年的钟声在我耳畔敲响,真是个快乐的人春节啊!

快乐中秋

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又到了中秋节,我们一家去乡下外婆家欢度佳节。

外婆早就盼着我们去了,她已经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美味的农家菜等着我们品尝呢!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辣美味的小龙虾,浓油赤酱的鳝筒,还有金灿灿的玉米饼,绿油油的青菜……这些都是我平时最爱吃的,可今天却无心细细品尝,因为我急着要去赏月呢。

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好了晚饭,尝过月饼之后,我迫不及待来到院子里赏月啦。咦?明明刚刚看到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来的,怎么这会儿月亮不见啦?爸爸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笑呵呵地把我抱起来,这下我终于见到十五的月亮了,原来刚才它被前面的楼房挡住了呀。此时,皎洁的明月把银光洒向大地,地面如银如水,天空湛蓝深远,我定睛看月亮,渐渐的,我的眼睛模糊了,仿佛真的看到月宫中的嫦娥和玉兔了!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呀!

7/15页

第八篇

西方文化节目进入中国市场后,十分盛行,中国文化节目被人冷淡,但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不会消失。

1、西方文化节目盛行是因为西方文化节目与中国传统文化节目有所不同,现在人们看起来觉得十分新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看多了,就喜欢看一些新文化节目,这十分正常,但是西方文化节目经常看,人们也会因看过多而觉得老套、无聊,自然会不喜欢看了,又看中国传统文化节目,这时,西方文化节目就会冷淡,中国传统[来源于]文化节目会再次盛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不会消失。

2、现在人们对国外的一些文化节目不是很了解,对西方文化充满了一种想要了解的欲望。而西方文化节目就带有许许多多的西方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对西方文化更了解,从而满足这种好奇求知的欲望,而中国人难道对自己传统还不了解吗?所以以后等西方文化普遍了解后,西方文化节目和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也就差不多了,但中国传统却十分悠远,永远了解不完,而西方的历史很短暂,它的文化却不多,很快会人人皆知,那时中国传统文化就会盛行又怎么会消失呢?

3、何况我们是中国的人不是外国人,怎么可能会一直去看西方文化节目,了解西方,却不了解祖国呢?那样中国人不就变成西方人了吗?再怎么样中国是中国人的祖国是改不了的!

从以上几点中国文化节目不会消失,西方文化节目却会慢慢淡下去,那时谁还会说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会消失呢?

8/15页

第九篇

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是—端午节。因为端午节这天,为了几年诗人屈原,家家户户都要包我最爱吃的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呢。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人来到奶奶家过端午节。奶奶准备了许许多多包粽子的材料;有红豆、糯米、粽叶、鲜肉……奶奶见我来了十分的高兴,笑眯眯地对我说:“鹏鹏,奶奶教你包粽子吧。”听了奶奶的话我可兴奋了,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点包给我看。只见奶奶拿起两片洗干净的粽叶,把它们叠起来,再捏住粽叶的一边,把粽叶轻轻一转成为了一个小斗。再往斗里灌进去糯米和红豆,然后再用粽叶把斗盖起来,用绳子扎紧,不一会儿就包好了一个粽子。看着奶奶娴熟的手艺,我真是钦佩又羡慕,我也跃跃欲试地拿起了两片粽叶。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可包起来却是那么的困难。我手忙脚乱,只包成了两个个四不像的粽子。可奶奶已经包好了许多完美的粽子。

奶奶把我包的粽子和她包的“完美”粽子一起放到大锅里煮。在煮粽子的时候,奶奶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从前有个很爱国的诗人,他的名字叫屈原,许多奸臣都嫉妒他的才能,在怀王面前说尽了他的坏话。不久后,怀王死了,屈原被赶出了城外。屈原看着自己心爱的国家日益衰弱,觉得自己活在世上也没能改变什么,一气之下投河自尽。老百姓们为了让屈原的遗体不被鱼儿吃掉,就发明了粽子来喂鱼。

听完了故事,我心里想:我也要向屈原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慨间,粽子煮好了,奶奶把一大锅粽子端到了桌子上。吃着我自己包的四不像粽子,感觉特别的香甜。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9/15页

第十篇

我最喜欢的一个传统佳节是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女儿节或团圆节等等。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大人们通常在月光下摆满好吃的食物,待到吃不完,最后自然是由我们小孩子来解决它们。听说在古代在中秋节的夜晚,人们还可以穿大街走小巷,一边猜灯谜,一边吃着好吃的瓜果点心,多么开心!

有一年中秋节,学校里专门腾出一个星期五,不上课,就做月饼。我和同学们都是第一次做月饼,开心得不得了。来到食堂里,坐下来后,发现桌上已经放了一些准备材料,有面粉、鸡蛋、糖……我们把手洗干净就开始做月饼了。大家学着老师的样子,先将面粉加上糖、水和鸡蛋混在一起,开始揉面。揉啊揉,揉得我手都酸了,终于把面揉成均匀的一团。接着我从大面团中取出一小块面团,放在掌心里不停地搓,搓啊搓,搓成一个小圆球。我用大拇指在圆球中央摁了一个小洞,不停地旋转,那个圆球变成了一个“小碗”。我从碗里拿了一点馅放进去,把“小碗”的口收起来,又变成了一个圆球,只不过比原来大了些。最后把这个大圆球放到模子一压,一个月饼就做好了。就这样,我和同学们做了一个又一个月饼。最后,老师把月饼装进烤盘放入烤箱烘烤。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这时,老师便给我们讲起了中秋节的传说……

快要放学了,月饼终于发到了我们手中。回家路上,我拿出一个月饼,那月饼真好看,黄澄澄的面皮上刻着些图案,咬一口,面皮很软,最好吃的是紫黑色的豆沙馅,滑滑的,又香又甜。不一会儿,学校里发的三个月饼很快就被我吃光了,我还是觉得吃得不过瘾,又回家吃了好几个妈妈买的月饼才解了馋。

中秋节就是这么让人难忘!

10/15页

第十一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我最喜欢的是喜气洋洋的春节。

每年腊月底,人们就为过年而准备。机场、车站、码头,远离家乡的人们都忙着赶回家乡与亲人团圆。商场里,人来人往,大家忙着添加新衣服,超市里,数不胜数的人们在忙着筹备年货。我们家也热闹非凡,爷爷在杀鸡宰鱼,奶奶和妈妈在蒸糰子,我和爸爸在贴春联。

除夕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团圆饭真丰盛:有肉、有鸡、鱼、火锅等。鱼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妈妈说鱼代表年年有余。饭还没吃完,外面鞭炮声就响起来了。我们也迫不及待地来到街上,街上到处灯火通明,火树银花。我们找了人少点的地方放起烟花来,看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我很开心,整个场面热热闹闹,处处一片欢腾。

我们全家欢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电视里也是一片喜庆气氛,不知不觉午夜钟声敲起,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们全家互相祝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我包压岁钱,他们祝我学习进步、吉祥如意,我祝他们的同时,也祝我们所有中国人新年快乐!

11/15页

第十二篇

在西方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相互交融的今天,有的人坚持中国传统节日,而有的人却一心过着洋节,而忘记中国的传统节日。

就以平安夜与圣诞节为例,本来就是西方的一个表示祝福的节日,但却因为商家的炒作和有人媚洋的因素,使得这个节日变得失了本来的意义。西安的一个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学生看爱国教育片,也是反对盲目的过西方洋节。还有比如光棍节,情人节,都成了商家牟利而炒作的对象。

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深思的故事,他是一种纪念也是文化,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12/15页

第十三篇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一位老人打败了“年”兽。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们全家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有清蒸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白斩鸡、有炸鸡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相互祝福,我祝全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爸爸、妈妈希望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吃完年夜饭,在爸爸的陪伴下,我把烟花点燃,“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烁出一道道绚丽无比的彩虹。“哇!好漂亮!”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13/15页

第十四篇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1300字 传统文化我继承——春节

提到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念头肯定是: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吧。没错,的确是这样,春节已经成为了中国不可缺少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春节习俗,而我今天要写的则是开化的春节。

在开化的春节里,与很多丰富多彩的习俗,因为开化依山傍水,因此他的一些习俗跟大自然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例如从年夜饭就能看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早在年夜饭几个月前,走进开化的乡下,就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家前都挂了很多鸡肉、牛肉、鱼肉,尽管只是看着,但也可以让人食欲大开,垂涎三尺了。还有些大户人家门口会挂上自己的做的腊肠,我非常地喜爱腊肠,每次春节都迫不及待地想吃到,其他孩子自然也不例外,都呆呆地站在门口,望着挂在棍子上的腊肠,却也只能望着,不能吃,让人心痒痒却无动于衷。

开化人爱吃辣味,食物中辣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辣椒酱也成为了开化人独特的一门手艺。我的奶奶自然也不例外,以前每逢过年前的一两个月,估摸着在腊月初几,奶奶肯定就要将自家种的辣椒拿出来,准备好水、生姜和大蒜,将辣椒放在水中泡着,生姜和大蒜切碎,也放进水里,一起准备齐全后,把这些东西都倒进坛子里,密封起来,泡几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每次奶奶制作的时候,老家的厨房里满是辛辣味,呛得我连咳嗽。我虽说是名义上的开化人,但骨子却一点也不像开化人,我不爱吃辣,几乎是一点也碰不得,每次不小心吃到辣椒,便会“两眼冒金星”,上呕下泻,要喝好几杯水才能缓过来,家里人连连笑话我不像开化人。

在开化乡下每天的忙碌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肉晒了几个月,就有了些肉干的姿态,阳光的烘烤让肉变得更加美味,更有嚼劲,同时也能得保存更久。在年夜饭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同时也开始做最后的准备了,将在腊月就准备好配菜,调料一起摆在盘子里,将肉取下,切好摆放整齐,活鱼提前买好,养在水中,豆腐之类的和辣椒放在一起,看到这恐怖的红色,我不禁倒吸一口气。我们家做饭的是一口大锅,直约五尺,大如风扇,可说其可收纳天地之美味,毫不夸张,大锅下有一个老灶台,用来点火,我以前会给爷爷打个下手,帮爷爷扇扇火,吹吹烟,长大后,这些自然成为一些儿时的记忆,不禁觉得有些幼稚,但这份美好的记忆,在我心里永远保存着,这稠稠的乡愁,在我的脑海中永远编织着。

时间飞逝,几天过得很快,转眼到了除夕夜的那天,这天清晨,家家起了个大早,各自开始忙活,将活鱼破腹,和生姜摆放在一起,配上辣椒和葱,遮住了鱼的腥味,尽管没有烧熟,可依然能感到阵阵香味;准备好萝卜、青菜、玉米、枸杞,放进锅里熬,几个钟头过后,便是一碗营养与观赏价值并存的香浓萝卜汤,在异乡的亲人们尝到一口这汤,或许想起家乡,想起回到家乡来过年吧。大部分菜肴在几天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只是做一个补充,当全部好后,已经快晚上了,家家的烟囱上升起了缕缕炊烟,香味弥漫在空气之中,各位亲人互相来登门拜访,到那家尝一口菜,到那家喝一口汤,其乐融融的一番景象。当天彻底黑了,菜都已近准备齐当,家家都坐下来,一起举杯同欢,小辈向长辈送祝福,长辈向小辈送红包,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个人的心上都是甜蜜的。互相祝福后,开始动筷子了,虽然从来教导过,但这仿佛已成为中国的传统,小辈都让着长辈,让长辈先动筷,长辈一边乐呵着,一边往小辈的碗里夹肉,在这时,轰隆轰隆的声音在天空中响起,黑夜中开出了一片片,五彩缤纷,夺人眼球的“鲜花”,就在这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中,新的一年,到来了!

夜深了,每家每户在收拾着,小孩们穿着新衣服,带着甜甜的笑容,美美的进入梦乡。每个孩子,甚至每个大人,都带着笑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14/15页

第十五篇

“大家注意了,现在播送一则消息。”站在讲台桌上的陈桦大叫,“胡姜赫是曹佳的‘优乐美’,曹佳是胡姜赫的‘优乐美’!” “哇呵!”全班起哄。大家都把目光转移到他俩身上。

这个传闻从四年级就开始传了,刚开始,大家还都以为只是一段小插曲,没想到一直传到六年级。我们大家发现他俩好上之后,就一直在观察着他俩的一举一动,任何一个小细节都能传成一个极“八卦”的绯闻: “你看你看,曹佳发言的时候,胡姜赫一直盯着她!”“被她的目光吸引住了!”“哎,胡姜赫又在欺负曹佳了,他俩都笑得那么开心!”“对呀,看……”

刚开始,他俩听到我们这么说,就会红着脸来打我们,可他们越这样,我们说得便越起劲。后来说多了,他们也不理我们了,我们也说没劲了。

原想,这“绯闻”传到这儿就该结束了,可大家又传出个消息:女生张颖喜欢胡姜赫,曹佳要吃醋了!

这下,大家一见到张颖跟胡姜赫在一起就大叫:“胡姜赫快来,曹佳吃醋了!”胡姜赫一听就涨红了脸,瞪大了眼睛,跑来对你“拳打脚踢”,曹佳就会不好意思地挠你痒痒。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请张颖和胡姜赫上黑板写题目,由于位置太小,两人在黑板上挤来挤去,大家在下面看着曹佳,不知道她是不是心虚,一直低着头写作业。 下了课,大家一直在起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曹佳在下面吃醋……”三个人低着头,一直默不作声。

老师知道了,也没有管太多,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这是正常的,让我们不要老说老说,把这当成一种乐趣。

我倒觉得有这个“绯闻”在班级里传传还蛮有意思,起码给我们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15/15页

还剩12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