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与成长的故事。主人公在迷茫中找到了真正的朋友,一起经历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真实的人物塑造,勾勒出了一幅温暖而感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成长的重要。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一)
妈蛋啊简直!!!
林晰林晰,太喜欢里面的男主了默默喜欢,默默付出,一直在等女主长大,成熟!等待女主爱上他。
嘴上说着要女主独立,实际上一直在照顾女主,陪着她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这个好男人了。
请送我一个林晰!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二)
整体还行吧,个人觉得仅能作为言情类,跟成长啊 、艺术啊, 好像没有太大关系。
有几个不舒服的地方:1、跟林晰关系已经很稳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一听说初恋来了就阵脚大乱,乱到连可能去大BOSS那卖身卖艺都情意;
2、为什么不能跟林晰明说当时的状况,非要让他那么的不安那么的心疼离去。
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林晰不让女主告诉初恋当初宫外孕的事情呢?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三)
周君彦几乎是年幼时期所有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充满着悸动。
林晰作为一个摄影师,到处旅行并记录美好,眼界开阔,有可以放下一切的挥洒。文中他引导着女主走向独立,使其自己的认知,美好而坚定。
程闻瑾由刚开始的对情感不坚定变成她要坚定地过自己的生活,享受与所爱之人的美满,放下昔日年少时期的恋想,开启自己的行旅。有点小自私又渴望得到一切关爱似乎是如今小女生的共性,我们总会经历过那么一段时间。不过,女主最后总算是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同时拥有。
我所羡慕的仍是年少时期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出承诺,尽管如今有些唏嘘,但是也彰显了当时我们的勇敢与不顾一切的冲劲。成长中,总会丧失一些东西,比如勇气。
不过,“年轻时多去试一试”,其实挺好,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虽然可能过程痛苦,但我们会收获一些不同的东西,或许它能清除一些前行的迷雾。
我还是羡慕林晰那种可以随意放下不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勇气,也正是这种使女主不得不正式面对所想逃避的选择,最后不是将就,而是美满。
离别也许是对昔日自己的告别,“我”已经成为更好的了,变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四)
当我们还在匆匆那年的时候,懵懂的年纪里容易为一件小事生气也容易被一件小事感动,初恋到处存在,爱情随处可见。有人说那样的爱情才是最纯粹,只牵一次手就能有豁出一生的心。
其实少年时代的爱情多少是有点无知和任性的。小女生遇见小男生,那种心跳的感觉第一次发生,就叫“爱情”里先入为主的幌子给占了去,再而出于本能地去忠于这份曾未有过的快乐的体验,初恋就发生了,但可能还没等到看清楚到底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它就已经消失了。程闻谨和周君彦的爱情就是这样,在年少时代里无话不说肆意而快乐,随着长大随着分离,这种薄如禅翼的简单美好很快就支离破碎。
而程闻谨就是个要去忠于这份最初的心动的执拗的姑娘。就算在这世上绕了一个大圆圈,就算身边已经出现了一个更爱的人,也还是要再试着回到最初恋人的怀抱。但是早已时过境迁,原来的他已不是他,而自己也回不到原来的自己。
一个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会和不同的人恋爱,每一次的感觉都会不同,彼此都会在对方心里留下个他人无法替代的位置,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的林晰就算再好,和程闻谨再相爱,程闻谨也还是会在心里给周君彦留下个位置。这并不说明恋爱中的彼此不够坦诚,而是不够了解对方却还想要把对方占为己有。
索性林晰是个大方随性而又魅力十足的男人,他尊重和包容程闻谨的过去。两个人都似乎更爱自由,彼此保持着不依赖的关系。林晰教会程闻谨在异国他乡如何独立生活,享受生活,而程闻谨也忙碌于学业这些琐事。爱情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异国他乡的陪伴和成长而已。而最终他们早已在不知不觉的深爱中离不开彼此。
看来从长久的陪伴和习惯里长出来的爱情要比年轻时的那一抹心动更经得起考验啊。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五)
2010年的春天,初一,读了这本书,在那样的年纪,看的是离那个年龄段有点遥远、陌生,未曾经历却心生向往的爱情故事。本以为和程闻瑾最终会在一起的人是周君彦,毕竟故事的开头便是他们的懵懂恋爱故事。但是慢慢看到后面,一个完美情人形象的林晰慢慢俘虏了我的心。他喜欢你,但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另外的形式在你周围继续呆着。每每看到林晰打算不辞而别――在他知道程闻瑾心中有其他人,不愿做备胎时,我都挺心疼的,这么好的人,怎么程闻瑾就是还没看到他的好,为什么不愿意全心全意的爱他呢?或许就像书中说的,那个人可能为你做的事就像在游乐场打气球赢了一个长颈鹿而已,但她却愿意为他奉献所有。林晰和她的开始不算太好,其中夹杂着另几个人。
林晰和程闻瑾的相处之道,像父女又似情人,他带她去领会真实世界,教她独立,帮助她自我成长,但永远不会束缚,禁锢她。表面上理智,冷静,工科出生的男人,骨子里却是个浪漫主义者。分开后的那一段时间里,即使是一个人的周游旅行,但那一封封手写信,那一句句话语,都在表达林晰对她的爱意。“你是为我而生的”多么浓烈的爱意和肯定,才能确定地写下这句话!幸好,他们最后在一起。在分开后的时间里,彼此各自成长并最终明白对方对自己的意义。
这本书反反复复读了十几二十遍,在喜马拉雅上也反反复复听了许多遍,可能在年少时读的书对自己的影响最为深远,直到刚刚为了写书评又翻看了一回,但每次看到林晰清楚认识到程闻瑾心中另有他人,打算离开她和程闻瑾在飞机上做着那个关于林晰的梦时,都会不由自主落泪,大抵看的多了,就把自己融进那个情景中了。
其余的书也看过挺多遍,但这本书,是我知道认识之遥的第一本书,也是影响我最深的书。唯一喜欢的作者写出你内心喜欢的书,并早早就在你的人生中出现,挺好,不是吗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六)
陈之遥的作品,总是充斥着“身份”“阶级”这样的东西,或说奢侈品,或讲艺术,不着边际的与金钱挂钩。
陈晰是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好情人,比韩剧中的高富帅还要高上几个等级,他会像父亲般的爱自己的情人,还会把稚气未脱的少女打造成为美丽、坚强、独一无二的优秀女性。虽然,除了对外貌的描写,实在看不出主角的过人与优秀之处。
周君彦几乎是每个女人少女时代憧憬的理想男友,他帅气、聪明、家境殷实、爱慕者众多……可这么美好的少年,却在多年后蜕变成复杂、精于算计的成年人。现实这把杀猪刀不曾对任何人手下留情,一刀一刀把干净纯粹的少年刻画得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出当初的影子。假如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就是十几岁时在机场送别时该多好,彼时的他多么单纯可爱,如果他们在初次欢爱后便永不碰头该多好,他那时仍然是个令人心痛的男孩。但这些如果若是成了真,他将永远驻扎在她心里的角落,难以撤离。得不到的、错过的、未知的事物最是能令人心痒不止的了,而真切地去触摸那些东西,只会令自己的幻想破灭,将仅存的那一点留恋消耗的一干二净。周君彦就属于这种情况,当她不知道他的情况时,就算在陈晰身边也心不在焉,时时惦记着他,真正去到他身边时,心里却都是陈晰的影子。
记得书里有一段,写主角换上了周君彦给自己置的衣服,透过镜子都不敢认识自己了,因为完全不是自己平时的样子。其实,她可曾有过自己的样子?小的时候,妈给她打扮成什么样子,她便什么样;到了陈晰那里,又从内到外把她塑造成陈晰喜欢的样子;如果和周君彦长久地相处下去,她不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自我的人,随波逐流地过着他人导演的生活,所幸她遇到的,都不是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坏人。
其实后面的篇幅几乎只是为交代周君彦的改变似的,主角在感情上的摇摆也突兀的很,no zuo no die,把好好的未婚夫作走了,又懊悔不已……基本上,我是来看男主和男配的,主角的主要作用就是发展一下剧情,仅此而已。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七)
刷跑了好多圈终于听完有声剧【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陈之遥)。
喜欢她干净流畅的文笔,没一点废话。故事发生地处国际大都市,人物气质、叙事基调充满洋气时髦的气息,叙事节奏也相当紧凑。有声剧后期制作风格也是利落精干而声色俱全,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关键节点时都会引入一首歌曲,或承上启下或烘托渲染,歌曲都是耳熟能详大众流行的,歌词与旋律搭配得刚刚好,摈弃高冷生僻的姿态,没有稀碎复杂花哨的剪辑渲染,利落精简的配乐反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叙事效果,可以让人沉心聆听这则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特殊的家庭背景造就了女主开朗勇敢自主的个性。16岁到26岁,从上海到纽约再到巴黎,十年的经历,从任性随性的女孩蜕变为独立懂爱的女人。成长中犯过错、辜负过人、离开又回归的情况,抑或纠结抓狂的情绪、游离失衡、切肤之痛的代价,没有过于哗众取宠,还都在情理之中,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实录。
在成长与爱情的命题里,有着令人动容的放逐与追寻,尘埃落定后陈之遥告诉我们“爱是无条件的”。
一段关系出现问题,其实是看问题角度存在偏差。起初,少不更事大多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向外排他的方式去处理,关注自己得失而忽略对方,即使误会暂时解除,苟且相伴,那也仅仅多了颗定时炸弹,诱发恶性循环。或许是一方暂时离开,反而能给彼此留下足够的空间,耐心想想自己到底要什么,如何去完善自己,这是一段略带痛苦的向内学习的过程。
维系任何一段感情,友情或爱情的尚佳方式无疑是收敛任性个性、控制情绪、换位思考,自己变得成熟独立,情感上双方才可能到达真正平等,做为坦诚相见最扎实的基底。
成长过程有长有短,有些人没办法完全通达,追逐着迷失方向,因这万千烦恼怅然若失。而在这个故事里,有如此美好的设定,十年的成长,时间刚刚好,而遇见林晰更是女主的小幸运,就像田馥甄歌里唱的“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来不及感谢是你给我勇气,让我能做回我自己,也许当时忙着微笑和哭泣,忙着追逐天空中的流星,人理所当然的忘记,是谁风里雨里一直默默守护在原地,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原来我们和爱情曾经靠得那么近,那为我对抗世界的决定,那陪我淋的雨,一幕幕都是你 ,一尘不染的真心……”完美的邂逅,努力着变好,才让他们不至于遗憾错过。
以陶喆的《爱很简单》纪念他们的故事:
“……虽然世界变个不停,用最真诚的心让爱变的简单 ,
……永远都不放弃这爱的权利 ,如果你还有一些困惑,请贴着我的心倾听 ,听我说着我爱你 ……”
别让我一人孤独离场读后感(八)
离别如此温柔,又如此狠辣
文/斯索以
“这是一支离别过往的歌,献给艺术、成长和爱情。”扉页上的这句话,正是小说的主题。离别,几乎是人与人的关系中最没有悬念的事件,但离别所“施予”我们的痛苦,却又常常逾越了情感的界限,在如出水豆腐那般平滑的心灵上温柔又狠辣地划上一刀。
轻易不言痛,或许不是人的本质。将痛留在心底,也不是多数人受伤后的惯性。对伤痛的抚摸和把玩,拿回忆来撕扯久久难愈的灵魂,遂成为情感的世界里最为残忍的一道风景。这种现代社会里庸常人生所常遭遇的庸常故事,投射到小说里,便从女主角程文瑾和周君彦的故事开始:“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简单、一成不变,直到我爱上一个人,一个同龄的男孩子,方才体会到一种不一样的滋味。那种陌生、真切、微苦而回甘的滋味,绵延了之后的十年。” 遇上林晰,则又折转成另一种“醍醐灌顶”的痛,在记忆里“剜出一个洞”的痛。这是一种回忆的姿态,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回忆、挽留和改变的故事。
多数的时候,感情的残忍如温水煮青蛙,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挫折来提醒你,而是让你循着生活的诱饵,一步步向情感与生活的阴暗处走去。成长的过程,是将最初的鲜活感觉遗忘的过程,也是被生活、感情所不断塑造的过程,程文瑾就是在这样的颠簸中完成了自己的蜕变——“是他让你变成现在的样子,美丽、坚强、独一无二,哪怕你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最终的她获得的情感的幸福,但这份情感,与十六岁那年的情感,已经是南辕北辙了。因此,她如此感叹:“人的一生充满了不确定,除了不断变老直到死去,只有一件事情是肯定会发生的,那就是犯错,不断地犯错,伤害别人,同时也被别人伤害。如果你想要从过往的烂摊子里走出来,恐怕只有学会遗忘、开始成长了。至少现在,我是大人了,我学会了控制情绪和感情。”
长大了,又怎样呢?即使伤口愈合了,恐怕依然抹平不了那早已生长牢固的畏惧之心。
在岁月、情感和生活的多重磨砺下,我们不断变成另一种模样,远离最初的自己。最终,是我们所拥有的和那些我们已失去的,塑造了另一个自己。经历了百般变换的我们,有时如一池死水,再也闹腾不出任何的波澜,有时却又在不经意间被迫刷新,找到新的流向沧海的路径。小说的女主人公正是在感情与意志的虚耗下,被推向另一种人生。而她曾追随过的感情的世界里,自己却终不过如一片微不足道的飞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