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耳朵》是一部描写著名艺术家梵高生平的传记小说。书中详细展现了梵高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特别是他与保罗·高更的友谊和激烈的争吵。通过对梵高情感和创作的深入探讨,读者更加了解了这位天才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背后的故事。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一
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混沌大学,功夫财经,新生大学,唯库,十点课堂,荔枝,知乎,千聊,馒头,高高手,腾讯课堂等平台的课程都有售哦。众筹各平台课程,超值。 帮助你少花点智商税,不到一折就出售哦,新手还有赠送课程。 有各种音频读书课程 微信:zhishiwu123 加微信赠送书籍哦,常来转转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二
最开始想研究的为什么会割下自己的耳朵,其实这是一本述说一个已经生病的人是如何被逼上绝路的。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罹患心理疾病的人的后期治疗都非常关注。都知道一旦进了精神病院,康复的机率微乎其微。而能令他们有所好转的只有家人好友的关怀。但在那个世纪,加上碰巧亲人自身要处理的一些事,使他们无暇再分身去处理梵高的事,突然觉得有些可悲。不仅对梵高,而是所有身处困境需要帮助的人却没有帮助甚至被排斥,怎么可能不逼到一个崩溃的边缘。梵高还是一个太过心善的人,不忍成为别人的包袱。一人独自忍受所有痛苦。这样究竟该不该呢?作为亲人,不就是应该在你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给予关怀一起度过难关吗?为什么都怕麻烦呢。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用作者的话来说梵高是一个善良,敏感和极具同情心的人。他会不断崩溃走向毁灭性的一步,不过是因为他不想成为至亲的负担。在后世的眼中,梵高是一个旷世奇才,但却不知,生前的梵高,却因为自己的才华对艺术的执着,而不能获得生活的保障。人类,总是那么的可笑又可悲。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三
“两位艺术家计划着一起共享黄房子、作画、就餐、聊天、生活时,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文森特与高更几乎互相不认识。” 我们对于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友谊总会有无尽的想象,孤傲的艺术家也不例外。 “昨晚,我睡在黄房子里了,虽然还有些东西需要完善,但我在这里很开心……有着红砖白墙、胡桃木的家具,透过窗子能看到一小片深蓝色的天空和绿色的风景。现在这样有公共花园、夜间咖啡馆、杂货店的环境,虽然还不能媲美米勒(Millet)笔下的画,但已经完全是杜米埃(Daumier)、佐拉(Zola)的画中之景了。” 最近好喜欢读信件看日记,脱离作品,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很让我好奇。这本书看的时候除了始终困扰于梵高的耳朵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外,一些逸闻趣事比较让我感兴趣,比如在梵高时代,他们那儿pc是合法的,jn有定期的健康检查有还不错的生活待遇。再就是提奥文森特的兄弟情、艺术家之间的友情,是我一直往下翻的缘由。
另外,做一件成功的事,时常不会一下子成功的,作者把探寻梵高耳朵真相的过程写出来,那些失败、无功而返让我觉得很治愈。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四
单纯用“疯狂”来形容梵高的一生是否太过片面?他还有清醒的时候完成他的杰作,就算是崩溃时他也未有过真正的恶意,他是如此善良,敏感,丰满,他在艺术上的投入远远不止那些涂抹,而是不停地燃烧着自己的热情与情感。 他送出的耳朵也并非出于他的爱慕,而是对那位女孩深切的同情,那不是什么承诺,只是一个礼物,出于他心底无论何时都闪耀着却往往由于离奇遭遇而被人们忽视的高贵品格——无私。 如今他出现得太过频繁,是否反而会模糊了他真实? 不能否认,《渴望生活》成功地将梵高这位画家小说化和艺术化,但在家中他拿起剃刀割下自己的耳朵,慌乱无比地找着碎步条想要止血——他的形象突然变得无比生动。 梵高拥有的不止是那些疯狂的时刻,从他的画作,书信里表达出来的也不止自己的痛苦和悲伤,他的创作从不停留在阿尔勒,而是走向广袤的地方去了。 由于自杀,没有牧师为他举办仪式,牧师的孩子——文森特·梵高在去世时未能得到神的祝福,他被葬在一片阳光能够照耀的麦田,和他喜爱的颜色,灿烂的金黄一同生活。 提奥思念他至深,提奥写到——“世界如此空洞,每件物品都让我想到他。” 在梵高去世后六个月,提奥也离开这个世界,他们葬在一起,兄弟的合葬坟墓迁到了另一个小镇。 没人知道梵高那些混乱和崩溃的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时日太长,也不再清楚那些医院的日子以及最后那颗子弹如何打入他的胸口。 然而,人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梵高给我慰籍不止因为我十分喜欢那一副《盛开的杏仁花》,还有他是那么可爱的人,会对着一只偷食的鸟儿快乐地微笑。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五
对于梵高其人其实了解的真不算多,在我印象中,梵高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那张《吃土豆的人》的油画与他的那只被自己割掉的耳朵了。在一般人的眼里,梵高的画是绝对要比他的耳朵要吸引人的多,因此,当我发现有人竟然对那只被割掉的耳朵感兴趣的时候,我的好奇心不免也被她给带了起来。 《梵高的耳朵》是英国作家贝尔纳黛特墨菲的作品,她对于梵高的兴趣使然或许真是一种天意,她的居所距离梵高生前居住的阿尔勒只有50英里,因此墨菲得以从很小的时候便不断的造访此地,听着阿尔勒的民众讲着那些有关于梵高的或是真实或是离奇的故事的墨菲也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个处在世界艺术殿堂顶尖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好奇。由于时间的久远与信息的闭塞,墨菲发现有关于梵高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扑所迷离难辨真假,因此,她决定做一些事情,以期来为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梵高,而不仅仅是一个处于迷雾中的天才画家。 其实,我们在查阅有关于近代美术史的时候,作为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的梵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人物。不仅仅是由于其在绘画上的卓越成就,更是有关于他的充满争议的一生。由于梵高不为人知的原因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与其行事的乖张,因而世人大都传言,梵高其实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墨菲的调查也从这里开始。 在《梵高的耳朵》一书中,我们会发现墨菲为了像世人还原一个真实的梵高所做出的努力。她事无巨细甚至有些繁琐的想我吗叙述了她在阿尔勒是如何在存世本就不多的档案中找寻有用信息的过程,她为1888年生活在阿尔勒的超过15000人做了人生档案,找寻了大量当事人的后代,有梵高兄弟的后人,也有曾经为梵高治疗过的医生的后人,在这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墨菲努力找寻着有关于梵高生平经历的蛛丝马迹,抽丝剥茧般的将梵高在世最后几年的情景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关于墨菲的结论的正确与否,在本书付梓的那一刻我想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寻找真相的过程已经完成,墨菲用她的足迹与笔迹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真实的梵高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这位伟大艺术家在最后日子里的生命轨迹。 墨菲最终用详实的资料让我们认识到梵高最终结束了自己一生的那一枪,是在自己完全清醒的情况下扣响的扳机,至少在那一刻,他不再是世人眼中的精神疾病患者甚至疯子,有此一点,我想墨菲便称得上是梵高的知己了!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六
也许,看这本书之前,世人对文森特.梵高的所有认识都是错误的。
越了解真相,越心疼这位孤独的天才。
梵高是有精神疾病的,而且是家族遗传。这也是大家对梵高种种"疯狂"评价的因素基础。
最疯狂的"割耳事件"其实并不是自残之举,也不是送给了传闻中的一位妓女。是一位女仆,理解为"救赎"。女仆的脸有残疾,梵高送出耳朵,意为私人的、亲密的礼物,希望能减轻你的痛苦。
当然,精神疾病扩大了梵高的行为。而这个事件也让梵高成了整个城市的众矢之的,人们把他当成一个疯子,试图把他赶出这座深爱的城市。
30位市民签名的请愿书到了市长手里,他们是当地的街坊四邻,是每天遇见、打招呼、一同吃饭的熟人。他们说,梵高应当被遣送回国或送入精神病院…
作者研究了每一位请愿人的签名,事实 是房东为了将房子租给别人而使用的下三滥手段。可是三人成虎,大家相信了梵高精神错乱,有暴力倾向。
——"今天我刚回家,我希望不用再去医院了。我很多次都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正常了。其实,在我看来,如果我得的是只在这个地方才会发作的怪病,我就应该安静地等在这里直到痊愈。"
被民众冤枉、误解的梵高陷入混乱,忧伤,没了朋友的支撑,又不愿离开这个深爱的城市。梵高称自己"在悲伤的海洋中独自飘零"。
他生病了,却无家可归。 心爱的小镇,冷漠的抛弃了他。
——"我在这里,清白无辜,却在医院的隔离室里,在枷锁之下被关了很久。"
过世的梵高成了世界知名艺术家,居住的阿尔勒小镇也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所有跟梵高有或没有关系的人都以此当成资本不停炫耀。然而在一百多年前,又是谁把梵高一步一步的推上悬崖?
1890年,在精神病院住院期间,梵高的小侄子出生了,几次的精神崩溃间,梵高坚持完成了《盛开的杏树》。他说"那是一大丛盛开的白色杏花,映衬在蓝天之下。"
哪怕是精神崩溃,梵高眼里的世界还是那么漂亮。
哪怕发生了很多痛苦的事情,但是从他画作表达出来的,远不止他自己的悲伤与痛苦。这才是梵高留给世人最珍贵的东西吧。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七
所以你看完了《至爱梵高》,被画面美到,拿着纸巾擦眼泪,为这位画家的颠沛流离与遇人不淑感怀伤神。
所以你找来了梵高书信梵高生平梵高画册,用着星空封面的笔记本,枕着杏树图案的靠枕。
所以你买了一张飞往荷兰的机票,不为芝士风车郁金香,直奔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在每一个拐角与下一个梵高相遇,在最后一幅麦田乌鸦前流下热泪,给博物馆徒增一点湿度。
你为他的每一种颜色而感动,为他每一次遭遇而不平,每一遍读到他割下耳朵的故事都唏嘘不已。
请问,梵高割下的是哪只耳朵?
请问,他到底割下了多少?
请问,他割下了耳朵之后送给了谁?
你说,幸好我不是前文所述的狂热分子,我不需要知道这些,我只是一个对梵高有着一些热情的普通人。
那么巧了,就有那么一个普通人,怀着对梵高的一些热情,解答了百年来所有研究者都无法回答的以上问题,还写了一本书,书名还就叫《梵高的耳朵》。
《梵高的耳朵》作者墨菲女士是个絮絮叨叨的人,她并不是梵高研究的专家,只不过是个搬到法国居住的英国女人,离开阴冷潮湿的北方,定居在温暖明媚的南法——梵高割下耳朵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南法阿尔勒镇。
墨菲女士自诩,她与梵高有着一样的人生路径。所以当她与梵高相遇,她便深深被其吸引。
然而她是特别努力的普通人。
七年来一次次往返档案馆,她最终整理出与梵高同时代在阿尔勒居住的15000人的数据库,靠着细枝末节,编织出了还原真相的网。
《梵高的耳朵》不是学术书籍,不是侦探小说——虽然这本书的线索,是随着作者研究的脚步,抽丝剥茧揭开谜团——反倒更像是墨菲女士的个人研究笔记。她仿佛是住在你隔壁的中年邻居,说着她自己的哥哥姐姐,说着她如何在去往电视台的路上摔跤,说着她的失落、绝望、无助与发现真相后的狂喜,说着这个她逐渐认识的人,梵高,是怎样的温柔敦厚。
书中有太多太多的细节,值得玩味,值得发现。除了前述的几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外,迷醉的苦艾酒是否是梵高疯癫的凶手,他与高更究竟是怎样的纠葛,阿尔勒是否全城背叛了这位不幸的艺术家……这本书给你线索与事实,你可以尝试去判断、去理解,自己去还原一个艺术天才之外的、有血有肉的梵高。
这是本“一个认真努力的普通人,将另一个有着极高艺术造诣的普通人的蛛丝马迹,写给想要知道一丁点儿真相的普通人”的书。
或许读完此书后,你对梵高的艺术成就并没有更深了解,对他的生平也无法了如指掌,但我相信,你与1888年的真实的梵高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一些。
这就够了。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八
梵高割耳事件,基于事实,成为一种传说,甚至成为一种猎奇的故事,让人颇为震惊。
以推理小说的角度去看梵高割耳事件,以故事讲述梵高割耳情节,亦或者以传奇去还原梵高割耳事件,会是怎样的一种效果,这些都有可能,存在于种种解读之中,贝尔纳黛特·墨菲的《梵高的耳朵》,以田野调查的视觉,我觉得为之一振,或者说,这是一种艰难而充满有意味的探索之旅……
阿尔勒的生活生命印记,梵高的不可琢磨之处,都在《梵高的耳朵》中得到呈现,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还原,田野调查,走访,叙述的视角各有不同,当事人的后代,还有充满诡异的种种生活、性格命运和19世纪独有的社会习俗,都一股脑呈现在我们面前,费解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画家梵高的种种不同寻常之处。
梵高的一生可谓平淡无奇,生前贫困潦倒靠兄弟提奥接济过活,这是难以想象的,只想到现在的大画家甚至是名人一幅画就好几万,甚至上百万,感觉有点不可思议;从这方面看梵高,可谓是个十足的屌丝,正如微信之父张小龙没成名之前那样,为情怀生活,不得已卖掉自己开发的foxmil,当时的360老总周鸿祎也看不上他。
但是,梵高画作却色彩艳丽,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各种“意淫”。从《星空》到《向日葵》,都表达着梵高内心对自由的极度渴望。除了与卖笑女子厮混,梵高就只剩下借酒浇愁了。从这个意义上看,梵高是个不得志的大画家而已,然而在其身后,却有着梵高种种的传奇和故事……
阿尔勒成为旅游胜地,和梵高分不开吧。炒作梵高,会给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影响到人们对梵高的在评价。这是梵高的溢价效应。可惜和毕加索不一样,毕加索是当时的溢价效应。梵高是死后才得到的。
梵高一生画了900多副画,只卖出一副,400法郎;毕加索终其一生,留下了7万多幅画作、数幢豪宅和巨额现金,据估价身家400亿之多,一位穷死一位富死,可谓天壤之别,但是都是声名显赫。
这和性格有关,毕加索天生是社交达人,会将故事,每当毕加索要出售他的画之前,都会先办画展,然后召集大批熟识的画商来听他讲故事。讲作品的创作背景,讲作品的创作意图,讲作品相关的故事。一幅画想要卖得好,先要画得好。可如果仅仅只是一幅画,恐怕没人愿意为它付出高价。人们更感兴趣的是这幅画背后的故事。有了这个兴趣,故事就值钱了,故事里的画也就值钱了。这是一种产品“货币化”的过程,很多人不明就里,而天才的毕加索却深谙此道。如今,价格昂贵的产品无不是有着生动的品牌故事,而且这些品牌故事每天还在被创新地演绎。
这是密码,梵高和毕加索的不同。梵高孤独伴其一生,梵高不会讲故事,高更更是远他而去,这是宿命,追寻梵高,我们看到艺术家梵高的种种艰辛与不为人知的一面,一声长叹。
假如梵高像毕加索一样,还会有《梵高的耳朵》吗?还会有墨菲的还原之旅吗?一切都是命运性格的注定!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九
墨菲的《梵高的耳朵》很容易让人想到之前上映的传记片Loving Vincent。前者是对割耳之谜的探寻,而后者则是对梵高之死的解读。其实本书相对来说也更适合影像化,以一种记录片的方式tracing back,在光影与声色中还原阿尔勒迷雾般的夜晚。可她写成了一本将近四百页的书。
这就很令人头大了。
首先她的叙述方式不同于传统的传记,而更接近于以梵高割耳事件为中心的调查手记。她将自己为何、如何试图追溯事件真相的历程,事无巨细地展现在你面前。因此,作者本人以一个调查者与叙述者兼有的身份,在书中占了很大比重。她同时以她个人、当事人以及当时旁观者的视角来审视梵高割耳事件,必然涉及到一个视角切换问题。而她处理得太跳了,关于梵高生平事迹与自己、他人如何看待这些,以缺乏文学性的文字表述下来,整体上读感不是很好。的确,传记想写得好看着实不是易事。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中,茨威格、莫洛亚、布尔加科夫所作的传记都是一流的,对传主个人生活高度还原的同时,保留了令人惊叹的文学性与可读性。最关键的是,他们无不隐于叙述之后,或者说融入了传主的生活与灵魂,达到一种高级的共情。《梵高的耳朵》,定位是艺术传记,另辟蹊径以一种田野调查手记的笔法来写,于我是不太好接受的。
我还是接着看。发现作者的闲笔真的很多,比如第十三章先引用笛卡尔的一句: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怀疑一次(…?我并不怀疑您追求真理的精神啊…然后她用了整整四页纸,证明当地当时没有苦艾酒,所以说沉迷饮用苦艾酒导致梵高精神问题及割耳事件言过其实了。我钦佩作者的严谨态度,不过看着真的很累。其实关于梵高的传记、电影很多,只有颠覆性的创见才能打破同质化的无聊。而且万万没想到,作者就梵高的耳朵是怎么割下来这一点论述了几大章,还有配图…引发了本人心理上的强烈不适。
当然也不能因为个人排斥某种风格而完全否定作者所付出的努力。首先它的立意非常端正,梵高的耳朵,副标,一个真实的故事。她为还原出一个不同于艺术史中的、真正的梵高,建立了一万五千多位阿尔勒居民档案库,走访无数博物馆、史料馆,收集到大量关于割耳事件的史料。其次她也据深入调查提出了一些实证性的创见,以及祛魅化的解读:如梵高是将自己耳朵整个割下而不是一部分、收到耳朵的拉谢尔不是你们所以为的妓女、驱逐梵高的请愿书并非全城民众所同意的之类。而这种祛魅式的眼光,为我们重新认识一个人提供可能。几个世纪以来,我们都将他的生平过度浪漫化,乃至神化了。我们过分沉迷于他的作品中浓烈的色彩,流动的星空、麦田与河流,他迷惑了我们与他自己。
他清楚知道这一点,所以在1890年致提奥的信中写道——
“我在夜里起来,看着风景。自然啊,从来,从来都没有如此令我感动。
“说穿了总是有这样的事,一个人,一个画家过分沉迷在他眼睛所见到的东西中,而无法掌控他的生活。”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十
文/柴刀下山
莫名想到一句话: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看不穿,会疯癫。
看得穿,是智慧。会疯癫,是执念。
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没见过。
会疯癫的凡人,天天见。
而且越是自命不凡的人,越有疯癫的危险。
不管是的是自命,梵高肯定是不凡的,而且是卓尔不凡。卓尔的意思,就是放眼同时代,没人能理解和肯定他的不凡。
所以梵高疯了。
疯了然后自杀了。
没有人去完完全全的探究梵高疯癫的心路历程。相反,对他怪异行为感兴趣的人倒是很多。
本书很不一样,写得很慢,写得很细,写得很小心。仿佛梵高就在作者身边,而作者生怕因为一个不真实而触怒了他。
这便是Bernadette Murphy和她的《VANGOGH’S EAR》。Murphy花了七年时间,去了阿尔勒地区一百多次,用法证般的手法,慢慢还原了梵高在那里生活的真实图景。
Murphy小心翼翼地还原了那条街道,那座黄房子,还有那里的密史脱拉风。于是梵高便在那里开始了生活,白天用50厘米长的铁钉把画架固定在地上画画,夜间便去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有年轻的画家朋友来小住,生活看上去很不错。而且,那里的风,对梵高的身体或许也是好的。
但是,美丽的阿尔勒不重要,哪怕梵高喜欢得离不开那个地方。关爱着他的弟弟也不重要,哪怕梵高开心不开心都会给他写信。在梵高心底,得到承认才是最重要的——但偏偏没有——就算有那么几个瞬间,也是一晃而过。
对一个高傲的灵魂来说,对一个卓尔不凡的人物来说,这无疑是最痛苦的。痛苦得久了,便产生了对自己的怀疑。怀疑得久了,自然也就疯癫了。
我一直认为,人会疯全是因为灵魂得不到安慰。
提奥关爱着哥哥,但只能寄给他钱,在信里给他鼓励和安慰,但无力帮助哥哥实现他的梦想。
除此以外,没有人能更接近梵高的灵魂。
哪怕是高更,最后也是避之不及。
没有人能理解梵高。
没有人能理解梵高的世界。
现在,我们只能从他的画作中,去感受那些广袤、那些热烈、那些渴望和那些挣扎。
除了疯癫,梵高清醒的时间更多。
哪怕是割下耳朵的一部分送给一个姑娘,他也是清醒的。
送耳朵的意义,是救赎。
梵高还在想着救赎别人。
自己没救了,就这样吧。
如果耳朵能救赎一个姑娘,那他就能割下自己的耳朵。
同样的——
生命没救了,那就这样吧。
如果能清醒的离开,那就清醒地对自己开枪吧。
《梵高的耳朵》,不要当成推理小说来看,这是一个绝世天才不可阻止地走向绝望的过程。
请认真地看——从《耳朵上扎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开始。
你的心会痛。
也许你会哭。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十一
其实,我是个伪梵高迷。所拥有的梵高画作,无非是我的kindle皮套,ipad皮套,再无其他。以前觉得艺术家特别厉害,能够随心所欲地画出各种经典的画作,可以画人,可以画物,可以画景,任何他们想画的在纸上栩栩如生,让你忍不住去膜拜,去奢望自己也拥有那双巧手,一只画笔走天下。前几天看了部电影,叫《至爱梵高:星空之迷》。突然间对梵高起了兴趣想要了解了解这位大师,遂买了这本《梵高的耳朵》。 作者贝尔纳黛特·墨菲,出生于英国,曾在伦敦学习艺术史。成年后在法国生活了很长时间,从事过许多职业。日复一日的安稳生活让她逐渐失去生活的激情。大姐过世,墨菲生了场大病,之后她辞去工作,做起了小时候热衷的解谜游戏:探究梵高的故事,寻找梵高割下左耳的事实,探寻阿尔勒的梵高。从报纸、书信、网上、图书馆、民政局、档案馆、警察局都有墨菲的身影,她锲而不舍地寻找,一丝不苟地探查,想尽各种办法勾勒出了一幅阿尔勒千人生活图,根据这些人生活的轨迹,试图为我们画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梵高,很荣幸,她,成功了。 妓院竟是官方运营? 墨菲为什么要寻找妓女的消息呢?一是,梵高作为单身男子,在给弟弟的信中提到过。一是,梵高的耳朵就是送给了一位妓女。在调查过程中,墨菲发现了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身处于一个将性交易看作违法的时代,但是在19世纪末的法国,对未婚男子来说,招妓是生活中很正常的部分,由市议会以“健康目的为由”管理妓院,直到1946年都是合法的。官方组织,妓女和妓院所有者的记录都登记在册。 令人颇感同情的是许多女性都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她们要么从小父母双亡,要么是要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的寡妇,无一例外都是因为酗酒或者贫穷使得她们走了这一步。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时代,穷困潦倒的女人在生活上压根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是个疯子? 梵高在他们的大家族里就是个另类的存在,寡言少语,性情不定,这可能源于家族遗传。梵高家总共有六个孩子,两个自杀,两个死在精神病院。 梵高的父亲是牧师,他家的三个叔叔却是艺术品商人,没有子嗣的森特叔叔和梵高家关系非常好,他安排梵高和弟弟提奥去画廊工作,可惜的是,梵高适应不了人际关系和条条框框。同时代认识梵高的人将他描述成一个紧张、暴躁、易怒的人。“梵高的态度和行为总是让人发笑。” 他爱上了刚刚成为寡妇的表姐,那天晚上,他来到姨父姨母家,想要见表姐向她求婚。遭到拒绝后,他将手伸进油灯,只求见表姐一面。“他不只是古怪,他是疯了。” 他收留做过妓女的西恩·胡妮克,她怀着别人的孩子,有个五岁的女儿,还比梵高大三岁。“从开始与她在一起,要帮她只有一条路,就是必须收留她。” 他患有被害妄想症,总认为自己被人投毒了。说话语无伦次,话语不连贯,思维混乱。他有躁狂症,精神错乱,还患有严重的视听幻觉。 他的耳朵为谁而割? 这个叫做拉谢尔的,只不过是一个年轻、柔弱的女子,她并不是大家以为的梵高相好的妓女,而是在妓院做着清洁工作的姑娘。他割下耳朵送给她,并不是表达爱意,而是救赎,希望这个姑娘的痛苦生活能够稍微轻松点。 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却不是满大街发病拿刀砍人的那种;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却创造出了大量惊人的作品,《盛开的杏花》是梵高自己认为最佳的作品之一,《吃土豆的人》是梵高的第一幅代表作。他是个悲剧英雄,是个不被世人理解的天才,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可这一切并不影响我们认识他,认识这样一个完整的人,不是展览馆里美化的他,不是电影里夸张的他,他,只是个为梦执着,想要救赎的人。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十二
去年十二月上映的《至爱梵高》,其一帧帧的油画带我们重走了一趟梵高生命中最后的旅程,揭示了梵高死亡的秘密。但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在人们心中掀起一波风浪,并非由梵高死亡的秘密造成,更多的是因为“所有人提到他都有话可说”,它让我们再一次的怀念起梵高,再一次地想起杂糅在他画作中的疯狂与痛苦。 梵高的画作在生前不被世人赏识,能欣赏他画作又能理解他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在《梵高的耳朵》中提到,在1890年,曾有人发表过文章赞扬梵高的画,称他的画作是“奇特,强烈而饱含激情的作品”,但在后来梵高让提奥转告他,“不要再写关于我画作的文章了……首先他并不理解我,其次我实在觉得我充满了悲伤……我听到人们谈论我的画作,那对我来说是他无法理解的痛苦。” 在神秘博士s5e10中,梵高穿越来到现代自己的画展,听到black对自己的评价。当Black说出“梵高不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世界上存在过最伟大的人。”时,梵高带泪水激动地上前亲吻了Black,并且向他说了句“谢谢你”。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足够理解他的画作,当我们在谈论他的时候,能够让他如神秘博士中那样,眼含泪水地说句谢谢,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努力想要了解他,努力在他传奇人生,在他的向日葵、麦田与星空中,在他的色彩中寻找梵高才知道的他。 丰子恺曾说,梵高的“生活是作品的说明文。”,但我们对梵高经历的了解就像是面对一团已经熄灭的火的遗迹,只能推测他的大致轮廓,却无法知晓当其还在燃烧时的细节,他的生平充满了许多疑问,如他的割耳事件和死亡。梵高生前遗留的能解答后人疑惑的细节如此难找,前人能找到的细节又是如此的暧昧不明,解答不了人们心中的疑惑,也不禁令人对梵高的人生充满戏剧化的遐想。 《梵高的耳朵》如作者贝尔纳黛特·墨菲所说,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墨菲对于梵高的割耳事件也存在很多疑问,从一开始的几个问题,也是人们争议最大最为疑惑的问题,“‘割下她左耳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那个妓女是谁?”、“梵高为什么送她这么一件血淋淋的礼物?”、梵高满怀激情的来到阿尔勒,为何在不到两年半后自杀?随着作者的调查,她对梵高割耳事件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作者花了7年的时间寻找她所产生的种种疑问的答案,在这七年之间她不断走访各种博物馆、史料馆,寻找当晚的第一手史料,走访当事人的后代,并且建立起了梵高当年生活在阿尔勒的15000多人居民档案。作者采用田野调查手记的方式叙述分享她的调查过程与结果,就像是穿梭在两个不同空间,一个是梵高割耳时期在阿尔勒的生活,一个是作者细细追寻梵高的脚步。她不仅揭开了梵高割耳事件的真相,也将19世纪的小城阿尔勒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梵高与高更的友谊并非有人们传说的那样深厚;梵高割下的是他的整个左耳;梵高的耳朵并非被赠予了一位妓女;梵高赠耳,这个疯狂的行为背后或许并非只是因为精神错乱;想要将梵高赶出阿尔勒的请愿书也并非有很多人签名... 梵高曾说“...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有一把旺火,可是谁也没有拿它来让自己暖和一下;从旁边经过的人只看见烟筒里冒出的一缕青烟...”,我们看到的还是那一团的缕缕青烟,但墨菲还原的真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靠近那团火源的机会。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十三
文|轻禅
年前,电影《梵高传》大火,似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梵高,了解梵高。梵高的一生,满是悲剧,但于悲凉背后,又带有一些传奇的色彩,譬如他割耳画像,他的开枪自杀等等一些谜团,让人莫名的想要深入探究这位传奇的艺术家。
始终认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缘由,梵高也是一样。他为何会割掉自己的耳朵?这其中又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对此,英国作家贝尔纳黛特·墨菲深入梵高生存过的阿尔勒,通过调查研究访问,试图找寻当年引起梵高精神异常的原因,还原梵高割耳前后发生的事情,并写就了《梵高的耳朵》一书。此书并非梵高的个人传记,作者墨菲将笔墨重点放在梵高去阿尔勒之后的生活,以及他与高更之间的友谊与恩怨,透过这些小事件,似乎让人窥探到了一个真实的梵高。
初到阿尔勒的梵高似乎整个人是心情愉悦的,尤其是住到了黄房子之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家。而之后,他从弟弟提奥口中得知高更将要到来,心存期待,似乎一段伟大的友谊即将产生。而事实上,高更去阿尔勒并非自愿,即使在阿尔勒的那段时间,他也是迫不得已,更多时候他想到的要离开。从《梵高的耳朵》一书中,让人认识的不仅是一个真实的梵高,更是一个真实的高更。严格分析起来,梵高精神出现严重异常,应该是高更到达阿尔勒之后。
很难想象,梵高最初的满心期待是如何最终变成失望,绝望的。但透过《梵高的耳朵》一书,自从高更出现在阿尔勒之后,他的精神状态越发不好,多次“发作”,甚至一度不记得自己某些异常举动。但对于自己的状态,他却不告诉身在远处的弟弟提奥,隐瞒自己的病情。若只是如此似乎也就罢了,高更的出现,对他的不理解,两人之间的各种矛盾更让他一度无法安静。
如此的梵高,内心许是悲凉的、孤独的。
而当外界因素与内心因素加起来,梵高承受不住,才出现了“割耳”事件。对于这件事,大多数了解的途径应该是梵高的自画像,而人脑补的一般是梵高割掉了整只耳朵。事实真是如此吗?
《梵高的耳朵》作者墨菲通过走访阿尔勒,通过研究分析各种资料,得出的答案并不是整只耳朵。其实,研究梵高割掉的是不是整只耳朵,已然并没有太大意义,只是透过这些文本资料,让人看到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事情背后的缘由。书中多次提及当时梵高的精神状态,其中有这样一些话:“失眠是最可怕的事,医生没有告诉我会怎样,我也还没有和他提起此事。但我正在自己努力……我很害怕自己在房子里睡觉,我感到焦虑而无法入眠。”
关于梵高给提奥的书信,《亲爱的梵高》一书有收录,这些信件大抵是梵高经过了刻意修饰。这也就意味着,报喜不报忧的梵高所写的并非是实情。不过,一个人的画作却可以清晰的反映他的内心世界,他用画作记录下了他的自残行为,孤独的情感,其中最为强烈的就要数《耳朵上扎绷带的自画像》和《耳朵上扎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两幅,画中的梵高平静的让人胆战。
墨菲深入阿尔勒得来的就是真实的情况吗?答案不得而知。但《梵高的耳朵》一书仍然让人震撼,震撼于墨菲对于事实真相的追求,震撼于梵高所承受的孤独与悲凉。这种悲凉,即使相隔数百年,用最平实的文字呈现,读者依然可以深刻感受到。曾记得有人说过,如果你喜欢梵高,就去读一读《梵高传》,因为你会认识真实的梵高;也有人说,如果你喜欢梵高,就不要读《梵高传》,因为你会承受不住其中的真实,真实的让人心痛。
而此刻,手旁边就摆放着史蒂芬·奈菲的《梵高传》。
我是否有勇气读完?兴许,真实深处就是悲凉吧!我又是否能够承受这种悲凉?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十四
一个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而有些人却为此苦恼一生?为什么在别人眼里已经很幸福的生活,而他却觉得一点都不幸福?我们的才华是证明给自己的,还是证明给别人的?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惑,有些人会觉得与其绞尽脑汁地寻找答案,不如痛痛快快的享受生活,而有些人却宁愿做孤独的寻觅者。
贝尔纳黛特·墨菲著的《梵高的耳朵》,我原本以为是一本推理小说,读过之后才知道是一本梵高的自传。作者用七年的时间进行了深度调查,收集到了关于梵高的第一手资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梵高。我了解梵高,还是他的作品《向日葵》《星夜》《有乌鸦的麦田》,也大致知道,这位绘画奇才的作品属于后印象派,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绘画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受其影响最深。
梵高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学生时代,虽然他语言天赋不错,法语、德语、英语都学得很好,其它学科就不敢恭维了,以致于中途休学。他做过传教士,27岁时才开始绘画,而后十年间创作了2000多幅画作,包括油画和素描。他的名画多是35岁以后创作的,那时,他满怀激情和期许来到阿尔勒,准备大展宏图,很可惜的是,两年半的时间里,他虽然创作了“神”级的画作,这段时间也是他最灰暗的时期,因为接连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先是自己割掉耳朵,接着被邻居送进精神病院,出院后不久,开枪自杀,死时才37岁,正是大好年华。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张国荣,他在2003年4月1日“惊艳”一跳,震惊了整个演艺圈。已经是歌坛和影坛巨星的他,为何会选择这样一种方式了结此生,是很多人想不通的,有人觉得他是被“情”所困,有些人觉得他是抑郁所致,不管怎样都觉得惋惜,至今演艺界还有很多人怀念他,可见他在演艺圈的地位。
《梵高的耳朵》中,作者一直想不通的是在阿尔勒的那个深夜,梵高割掉耳朵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被梵高赠与耳朵的神秘女子Rachel究竟是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伟大艺术家的怪异举动?为何高更说自己曾因涉嫌谋杀梵高被捕?梵高在1888年2月满怀期许的来到阿尔勒,却为何在不到两年半后自杀?这些疑问也一定是很多喜欢梵高的人所关注和想弄明白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虽然本书作者给出了一些合理解释,但是我想,有些事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们能够理解,不管梵高多么想证明自己,甚至一度有好友高更的陪伴,也有女人曾经深爱过他,虽然那个女人比他大了将近10岁,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这种孤独也是一种病,病入膏肓时,离开这个世界就是一种解脱。
才华出众的人,一般被称为天才。天才一定要拥有天赋,一般认为,智商超过160才能算天才。天才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创造力和突出聪明才智的人。当然具备天才资质还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感觉敏锐,富有激情。二是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获取大量知识。天才不是被教育出来的,天才是在自由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比如梵高、爱因斯坦,中国的蔡伦、毕昇等等都是天才,也是智者。前两天读《朝圣》,作者是这样解读智者的:毫无疑问,智者追求精神层次更高境界,而这些人必将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曲高和寡。
现实中有很多人不算是天才,但他们同样也会经历这种曲高和寡的痛苦。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人与人之间,所思所想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无法让别人来复制不属于他的思想,更无法左右别人的思考,当你想着一种与现实脱离很远的生存状态时,你就会变得很孤独,很无奈。梵高活着的时候,他的画作并不被看好,收入微薄,还好,他有一个爱他的弟弟,能够帮助他。他还有一个好朋友能与他一起切磋绘画,虽然这种友谊也面临危机。他向往爱情,但是他的爱没有结局,这些不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绘出了阴霾,绘出了绝望,所以他才会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以此摆脱痛苦。《梵高的耳朵》不能算是梵高的自传,作者希望通过七年的查询,解答自己的困惑,还原生命最后时刻真实的梵高,他的期冀和绝望。
梵高的耳朵读后感篇十五
我不是学艺术的,但可能因为双鱼座的原因,艺术对我很有吸引力,而梵高呢,我说不清为什么对他如此关注。2017年底,《至爱梵高》上映时,我冒着严寒和风雪,来到电影院看了这部动画电影;我的宝贝出生后,家里挂上了梵高画作的复制品,如今三岁的宝宝,一看到那几幅画,就知道那是梵高画的;而关于梵高的书,更是有好几本,有丰子恺写的《梵高生活》、有欧文·斯通写的《渴望生活:梵高传》,还有梵高的书信集《亲爱的提奥》,在这些书里,我看到了那个真正热爱艺术的人,看到了那个纯净透明的灵魂,然而,这些书中,却有很多细节上的矛盾,比如梵高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很多事情好像都是杜撰出来的,没人知道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就连梵高的研究者们也对此无能为力。
直到最近,又有一本关于梵高的书出现了,书名就是《梵高的耳朵:一个真实故事》。
梵高的耳朵
8.6
[英] 贝尔纳黛特·墨菲 / 2018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它的作者并不是什么名家什么传记作者,而是一个普通女子,她就是英国的贝尔纳戴特·墨菲。墨菲的家乡,离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勒不远,而梵高生命的最后阶段就是在阿尔勒度过的。墨菲小时候经常到阿尔勒去,听导游讲过无数次梵高的传奇故事,但她发现,那些故事经常是彼此矛盾的,甚至有的完全是杜撰来的,机缘巧合下,她决定自己到阿尔勒去,调查历史的真相。
可以说,这是个改变墨菲人生的重要决定,墨菲一个人足足花费了7年时间,就为把真相弄清楚。好在这7年的经历,有了很好的结果,墨菲把自己的所有疑问都一一解答,并且推翻了那些早已被认定的史实。
墨菲发现了什么呢?
1、梵高割掉了自己的整只左耳,而不是一部分,更不是右耳。
2、收到梵高耳朵的并不是妓女,而是妓院的清洁工。
3、驱逐梵高的请愿书,并不是由全程民众联名的,它只是两个商人出于私利而煽动群众的结果。
墨菲的调查结果得到了梵高研究学者的认可后,她的调查经历就被写成了这本《梵高的耳朵》,而英国BBC电视台还将墨菲的调查经历制作成了纪录片,并于2016年将此片搬上了荧幕。
墨菲在书中说:
的确是这样,揭露历史的路从来都是艰难而曲折的,而墨菲作为一个普通女子,却做到了这一点,她带着想要了解真正的梵高的信念,或者说是执念,把历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当历史的真相终于大白时,我们才得以认识更真实的梵高,才能试图理解这位天才美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