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禁止抒情经典读后感有感

禁止抒情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8 23:35:27
禁止抒情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4-18 23:35:27   小编:

《禁止抒情》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对于抒情诗的思考和看法。作者认为,现代社会对于抒情诗的审美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文学作品。然而,作者认为抒情诗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体验内心的真实感受。

《禁止抒情》读后感(一)

原本的亲密已经让我有点厌烦,可能问题就出在这份亲密根本是建立在虚假的基础之上。我们就是两个到了新环境无法适应的小孩,随便抓到了彼此,然后扮演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越演越起劲,互相加戏,变本加厉。可是,假的就是假的,早晚有一天会露陷。——《禁止抒情》宿颖 收到这本《禁止抒情》,还以为是批判抒情的,结果整本都在抒情

《禁止抒情》读后感(二)

六年前,我在青春杂志的公众号上读到《关于恋爱的七个著名现象》,当时我的阅读经验还很浅白,“口语”的写作,对我吸引力很强。我不了解宿颖的阅读经验,也许有韩东、曹寇,或者还有与之写作的同僚。相同气质的语言有时是一条秘径,在我的阅读过程中,与阅读经验里那些“口语派”相似的气氛引人会心一笑,而独特的部分则让人心中发怔。

《禁止抒情》可以说是一部“女生日记”,它拥有男性作家无论如何装腔作势也很难企及的女性视角,因此在干净利落的口语之外,多了女性特有的温和、含蓄与不安。而“禁止抒情”此书名,我猜也和作者的叙事特点不无关系。如果一个人要以小说的体量讲述一些微不足道、转瞬即逝、毫无意义的小事,那么他必须彻底摒弃抒情性。很多时候,抒情意味着虚假、意味着散文而非小说。相反,小说,要在很多诚实而敏锐的叙述中抵达核心——这是我读完本书最大的感受。

《禁止抒情》读后感(三)

这本书刚到店,因为封面最好看,软软的,所以拿起了它来读。七个短故事,很适合在上班摸鱼看。喜欢每场爱里探究的心态,也喜欢在这些爱中,经不起深思的悖论场景。有些人的爱,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自然到极致的手段。啊,爱一个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境况?我不明白。但有一个故事里男生在讲行星水逆的事情,一下子激动起来,我感兴趣!

作者呐,还想看见你更多的作品。

“爱一个人有什么错呢?你没有做错任何事。坦诚地说出你对一个人的想法,并不会让你变得低对方一等,反而会让你在对方的眼中变得更加可爱。但是我能理解你,向一个人祖露自己的内心,就像在他/她面前脱衣服一样,越是你在意的人,你就会越慎重。可是你知道吗,你越掩饰,我就越想证明,你越是沉默,我就越想探究,你越是无动于衷,我就越想得到回应,我用想象来填补自己身体和情感的空洞。”

《禁止抒情》读后感(四)

用中午午休的一个小时,把这本《禁止抒情》看完了。 从这本书护封比封面短一截的独特装帧设计,我就能感觉到它的不同寻常。内页的设计也很有意思。订口比翻口宽出好大一截,版心下半截又空了一大块。这样一排,每页的字数都不算多,很快就能看完一面,读起来倒是很轻松。 然后再说内容。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很像是一个老朋友坐在我面前碎碎念,吐槽她奇葩的朋友,聊她过去遇到过的桃花,还有看到crush时心里的各种胡思乱想,偶尔讲一讲原生家庭的故事。看到前面那个思维跳脱的朋友和医生之间的故事时,会忍不住赞同她“这到底是想干什么”。而看到后面这位老朋友的情感经历时,又有点想要腹诽“看起来有点矫情”。听着这位老朋友唠唠叨叨吐槽了一番,看到她奇怪的举动后想说“别在这里发癫”,最后莫名其妙地就笑了出来。 看完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想就是“名副其实”。因为它真就像书名一样,告诉你“禁止抒情”。 据说不少infj人格看了这本书都觉得是在心里装了台监控。本istj人虽然没有照镜子的感觉,但似乎可以在身边找到一个类似状态的朋友。 总而言之,是很有趣的一本书。

《禁止抒情》读后感(五)

读这些小说的时候,有一种感觉,最好下一场雪,把这些家伙全部埋在下面,在雪里面,他们或许会摸索着寻找对方的手指,不会稍一触碰就弹开。宿颖的故事里面弥漫一种将雪未雪的氛围,不像闷着大雨那样湿重滞涩,是一种清新的冷调。

小说里面,某个人和某个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发生了什么等等情节其实没那么重要,没发生的和没说出口的反而更重要,甚至不一定是隐藏在文字下面,也不是暗示或者曲笔深藏之类的技巧,没有就是没有,不是画面里的留白,而在画面之外,小说是围绕着这些空洞发生的,关于那些没有去做的事情和没有说出口的话语,作者并没提起,最后却写了很多。读的时候,仿佛绕着火山口一圈圈散步,看见烟冒起来。

小说不写那些喧嚣沸腾,只写那些烟,或者如作者后记中所说,是墙之间的空气。很多恋与暗恋,并不是爱情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细微流动与深浅变化,作者把它们从时间中挑捡出来,又轻轻放下,任由它们变得干燥,轻飘飘,一些沉重的隐痛,一些没被回应的感情,一些没答案的问题,像被晒干了或者吹散了,我说不出这些小说像谁,师承于谁,小说的脉络只能从作者的生活经验那边去找,而不是其它作家。每个作者都有喜欢的作家,但是真正写起来,就如同单恋,谁也不是谁的谁,写作本来是一件是非常孤独的事情。

《禁止抒情》读起来非常干燥,没有湿滑水腻的感觉,像泉水清脆地冒着泡,每个水泡都很短暂,却始终冒个不停。作者有自己的节律,不会刻意地停留在某个时刻徘徊不去,而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会让这些小说里的时间自然减缓,作者并未工笔描摹,读者却看的更清晰,你一言我一语之下的流转, 那些时而清澈如水,时而模糊如泪的问题,被写了出来又任其流走,没有什么缠绵的时刻,或者作者刻意躲过了那些打动人的,使人眼晴湿润的种种可能性,她绕过了这些或甜蜜或悲伤的东西,呈现出来的是感情的脉络, 甚至是骨架,有的新鲜,有的已成苍白化石。

宿颖是我的第一位编辑,在她之前,没有人跟我谈论过文学,或许我们也没有特别认真深入地谈过写作这件事,我们谈论一本书,一个作者,一个封面,文学的花边比文学本身更容易形成话题,而写作总是很难描述,每一次都是新尝试,已有的经验不一定有用,我们都害怕被什么东西架在那里,一起范儿就麻烦了。这本书里的小说,有的在网络上读过,印成书再看,感觉又不同,它们的气质是一致的,是清爽干燥而吹弹可破的,像透明的蝉翼,闪着细细的光。

希望她多写一点。

《禁止抒情》读后感(六)

这段时间,我时不时地就会想起,人的“错误”和偏见来自哪里。可能来自人自身的有限,有限的见识、经验、知识、精力等,还有文化、生理、地理的限定,以及出于利益、自我保全、自恋、自我强化的需要,等等。所以我在这个时段看到《禁止抒情》,除了上面的这些限定外,还会有这个时段的限定。我就像去探索一个人一样去看这本书,我确实看到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不能说和我完全不一样,但确实不是“我”,是我不熟悉的,我还不知道可以这么去感受世界,就像有时我看日本、北欧的电影,里面人物的反应、行事逻辑,你要稍微愣一下、停一下,然后才会“哦哦,是的,这也是通的”感觉,所以我学到了“知识”,我认为个人的感触是真正的“知识”。我像驾驶着“爱与理解”的小舟,努力摆脱自我星球的引力,驶过茫茫的空隙,来到另一个星球。我在生活中见过一次作者在一次聚会中,印象中很安静,当然像每个人那样,内心都是波澜万丈。看这些小说,我仿佛在看作者脑子里感触的流动,它往往是这样的,从一个场景链接到另外一个场景,从一个感触联络到另外一个感触,然后有另外一个我在旁观和记录这些联接。就像在日常中一样,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平静,但是脑子里心里确实有“大事”发生了。本书里有这么三段——

“是红灯先变绿还是他先来消息?

是红灯先变绿。

是我先过了马路还是他先来消息?

我先过了马路。”

“我想大声告诉他:我好想你!

我想哀怨地告诉他:我想你。

我想假装轻松地告诉他:我还听挺想你的。

我想笑着问他:你想我了吗?

我想哭着问他:你想我吗……”

我很喜欢,还有这本书的最后的结尾,我感到一种舒服的伤感,就是仿佛两个人、一个男人和女人在大雪中终于放松了下来,“他俩的影儿……几乎……区分不出彼此”。作者说“禁止抒情”,但其实就是说这就是抒情,但不是一般的抒情,或者说我不太好意思抒情。文学写作在我看来就是抒情和写法上的创新,小说就是“叙事和抒情”。扉页上作者写着“A fiction is a fiction is a fiction.”,“小说是小说是小说”。任何事物就是事物本身,比喻和评说带上了评说者的偏见,或者反映的是评说者本身。那就去看小说本身。

《禁止抒情》读后感(七)

读宿颖的小说常常伴随着一种刺痛感。那些深深沉溺在自我情绪中的“我”们,或因暗恋而自怜自艾,或因原生家庭而痛苦自闭,无法挣脱,纠结反复,多多少少会让我这样的直男读者心里一颤,忍不住想伸手安慰,又担心会被斥责猥琐而缩回手,于是调整呼吸,继续读下去。

老实说,这些小说是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从未见过的小说文本。是否为文学意义上的新鲜玩意儿暂且不论,但这种彻底放弃故事,篇篇以“我”的内心视角来揣摩推理世界和他人的写法,不仅勇敢,而且有种与读者同归于尽的意思。这架势就好像是,咱们在饭桌上或者咖啡馆里遇见了,那么朋友,来吧,我把我的内心都剖开给你看了,接下来轮到你作出反应,要么膈应不适,要么紧张到手脚冒汗,无论如何,作为读者的你都已经被拽进这深不可测的情感漩涡了。

这里没有揶揄作者的意思。就创作本身而言,宿颖写得极为认真,沉稳镇定,同时又充满写作技巧,是一种反复锤炼后得到的作品。但无论如何,多数人在看这样的小说时,可能都高兴不起来。那些小说中的女孩,往往以一种执拗而较劲儿的方式活着,偶尔蹦出两句貌似看透的词句,却始终耿耿于怀。对于曾经的恋人,对于自己的父亲,对于街上偶遇的同学,对于中学时代的虚假好友,一个个的,都在她耿耿于怀的清单之中。我从未在一本书里见过这么多的“嗔”,那些“求不得”的情感欲念,成了本书的最大主题——这与本书的书名《禁止抒情》恰恰相反。我的理解是,作者显然意识到了那些在油墨中四下弥漫的怨念,于是用反抒情的方式来提醒与规训自己,用以对抗那些人生中的虚无与庸常。

值得讨论的是,小说的内核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人情世故和七情六欲。而“嗔”一旦入题,便成了一剂良药,让小说的人物活了过来,成了一种文学之美。从这一点看,宿颖写得太好了。虽然书里七篇小说每篇中的“我”都大致相同,却在人物的纵深处找到了一种极为生动的生命力。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各位,这是小说,而非豆瓣八卦小组或者百度贴吧上的小女生情感心理路程自我剖析。在这个角度上看,那种人物身上不但散发出来的针芒,飞出书本,扎得我满脸都是的刺痛感,恰恰就是一种写作成功的证明。作为一种私小说的典范,宿颖的幽暗与青山七惠的明亮在同一片天空下踏出了两种不同的路径,同样稳健,也同样动人心弦。

我还是愿意把这本集子看作是宿颖写作生涯某一个阶段的产物。它们固然优秀且成熟,但就像青春,写完就写完了,是一种凝固在时间里的过去,集子出版就是一种需要跨越的完成式。作为一个认真对待写作的人,我很期待她重新出发,在新的人生维度上写出不一样的东西。当然,这只是个人期待,绝不含任何爹味的指导和劝告,哈哈。

最后,送给宿颖一首麦浚龙的《耿耿于怀》,以示祝贺。

《禁止抒情》读后感(八)

我写完小说会发在豆瓣上,除了零星的来自朋友的点赞,有时会收到一些写作小组的私信。他们邀请我加入,和仍在写作这条道路上坚持的朋友互相劝勉,共同进步。我不知道该怎么回,想着我不是新人,我只是没有名而已。

这么说劲儿劲儿的,但这些年我好像一直是这种状态,自己也有点乐在其中了。坚信我写的没问题,只是还没有被大家读到。这样一来,我就拥有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和不被打扰的创作思路。写出来,把生活经验以一种叫作“小说”的结构固定在纸上,对我来说,或许是想要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受的唯一可行尝试。

写出来要不要给人看,要给多少人看,这其实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人家为什么要看。这是我一直试图想明白的问题。阅读是需要花时间的,为什么我的故事就可以占用别人的时间?有什么是非读不可的吗?所以,我的写作或许只对我自己有意义。顶多是贴出来放在那里,不敢吆喝半句,更无法塞到人手里。我是很难为情,越真诚越难为情,把我的心掏出来给你看看?何必啊何必。

也很少直接谈写作。阿巴斯说一个导演只有在拍电影的时候才是导演,那么一个作家也只有在写作的时候才是作家。甚至都不是。不是写作的人都能被称为作家。所以不敢声张。一个人说出来的东西要多么在点上才配得上那种严肃的态度,我不行,难免心虚笑场。

所以,如果不把写作视为一个职业,还写什么?还有没有必要写?曹寇,我单方面认的老师,对我最多的指导就是,“你又不非靠这个赚钱,你写它干吗?”后来和朋友交流,我说我老师真的懂我,让我写不出来就算了,朋友说,这不就跟对家庭主妇说你不用出去工作家里也不靠你赚钱一样吗?!我醍醐灌顶。不过我也懂得曹寇的意思啦,要为自己而写。人只活一次,让一切在还没有想明白时就这么白白流走,我不安心。

我把自己归入韩东老师说的“把真的写假”那一类作者。“真”是我动笔的起点,生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本来就在那里,虚构只是对现实的回应;“假”是作品作为文学成立的条件,它是作品超越现实的部分。没有超越就无所谓作品。写小说终归是一门技艺,要以技术水平示人。对几个基本却又难以把握的概念进行长久的探寻,永远在简单与复杂、具体与抽象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含混之物,力求用最简单的语言说出最难以说清的事,这是我对写小说的理解。写小说是建房子,营造空间,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墙体,而是空间中流通的空气。所以,建筑有多难,写小说就该有多难。我是抱着这种心态写小说的,希望不是自己吓唬自己。

谢谢慢三,谢谢他在没有人看到我的时候坚定认可我的东西。现在想来还是有点不可思议。

谢谢我的好朋友、前同事邹熙和石佳,谢谢她们曾在我一份工作刚入职时就主动接近我,给了我无私的帮助,真是奇妙的人奇妙的缘分,没有她们也不会有这本书。

最后,谢谢中信春潮那些不好意思在后记中透露姓名和我暂时还不知道姓名的小伙伴们。

《禁止抒情》读后感(九)

读到这本书最后一个以济南为背景的短篇故事时,想起了2019年《萌芽》上一篇叫《环形铁道》的稿子,写的是一对恋人去参加别人的婚礼,女生已经准备提分手,男孩还浑然不知,散场后的两个人在东五环外迷了路,无意间走到环形铁道,看到北归的雁群飞过远山,落日烧红了荒草间的铁轨。

说起来两篇文章直观上并没有相似之处,但看到作者写到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在大雪中曲曲折折地走过芙蓉街,找到王府池子,看着墨绿色池水上氤氲的白气,脑海中还是会产生奇妙的勾连,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热爱观察同代人的书写,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先行,看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就去揣测作者是从哪个文学流派那里征用了话语资源,首先被撬动的一定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往事,这种阅读体验如溪水自然流淌。

未曾历经沧桑并不意味着浅薄,与此相同的是,如果故事必须全方位地调动有限的个人阅历,至少也应避免同义反复的文字游戏,像是早年间青春疼痛文学中言必称海马体内的明媚忧伤。我猜,这大概也是读者给这本书取名《禁止抒情》的一个原因,像是一种自我告诫,彻底不抒情当然不可能,一个多年后想起仍会遗憾的眼神,一条迟迟未发编辑了很多遍的微信,还有那些曾经熟悉继而陌生的风景,简单提起就等同于最克制的抒情。

七个故事并不轰轰烈烈,也没有过于意外的突转,第一篇甚至让人觉得戛然而止,人物姓名也都做了不知是否刻意的简化处理,全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姓名,也正因此平添了一份真实感,它们是大部分人经历过的感情悸动的缩影,而非偶像剧中只可远观的镜花水月。少女心事的千转百回,恋人未满的欲说还休,寡淡的言语拉扯出个体之间礼貌而尴尬的距离,想靠近,但更怕远离。

于是很多故事就这样有始无终,很多话要么没来得及说出口,要么已经无法触达想告诉的那个人,作者很精准地把握到了学生时代这些谈不上爱情的懵懂氛围,字里行间跳动着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轻逸,当然更多的则是淡淡的惆怅。我想,这种营造既需要文字技巧也需要天赋,而很多微妙的心理描写是男性作者无论如何努力也做不到的。

还有一点,观察同代人的书写类似某种解谜游戏,你会时不时好奇他/她的成长经历如何影响了情感的表达,并从字里行间寻求某些共情式的体认。具体到这本书上,我猜想作者可能跟我一样有过北漂的经历,虽然这本书除了最后一篇几乎没有提到特定地点。

在这种奇妙的体验中,读一本书就好像掀起一张透明的网,某些过往读到的文字突然就跳了出来,从空气中逐渐显影,如同开头提到的那篇《环形铁道》,明明是一篇并不出彩的文章,但就因为草场地、798、环铁这几个熟悉的地方,就一直记到了现在。

人的记忆谱系大概就是这么怪,想努力忘记的却忘不掉,想努力记住的,时间一长竟没了着落,所以我还挺喜欢这本书里简单的故事,它们谈不上什么深度,却像一台从不断溃败的此刻照向学生时代的相机,没有言情剧中的卿卿我我,但记录下的所有噪点都探向心底,潦草得近乎糊涂,那里藏着我们深深的秘密。

《禁止抒情》读后感(十)

宿颖《禁止抒情》

《禁止抒情》是国内青年作家宿颖的短篇小说集,拿到书的时候,我心想,应该都是关于爱情吧。

书中写的,大多是人和人相遇相识、靠近又远离的事。人们往往口是心非,总需一番进退迂回,小心翼翼地窥探与猜测对方的心思,说出来的话,都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的内心欲求,暧昧微妙,要么爱而不能,要么爱而不得。

这些i人的内心戏,其实都体现了人的孤独与渴望,矛盾与无奈,字里行间都是在轻声诉说人的困境,某种疏离的困境。

其实小说情节都很简单,心理活动却复杂细腻,我觉得这种风格的纯文学作品,很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

作者的文字是淡淡的,很克制,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甚至带着一种温柔,准确地表现生活中大多数人的日常内心细节,很接地气,很容易引起当下年轻人的共鸣。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完全不存在距离感。

在本书的《后记:难免心虚笑场》一文中,宿颖谈了一些与自己写作有关的想法,依然是她写小说时惯用的那种口气,淡淡的没有距离感,七个短篇读下来,对此已经很熟悉。

她说:“……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含混之物,力求用zui简单的语言说出zui难以说清的事,这是我对写小说的理解。”

我虽然不会写小说,却深以为然,在阅读她的小说时,能明显感受到她的这种努力——把人内心复杂、微妙、含混的东西,准确的表达出来。

关于书名《禁止抒情》,我个人理解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抒情,写法上不抒情,作者只负责冷静、理性而准确的表达。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法国作家埃妮·埃尔诺的“反情感”与"反浪漫”,虽然不尽相同,但总觉得隐约有所相通。

《禁止抒情》读后感(十一)

念中文系的人,经过几年的文学史教育,早就离开了最初对所谓文学的认识。理论文章和史学功底,宏大气象和问题意识,各中自有魅力。

离开文学系日久,反而怀恋起最初读书的样子。除夕时候,鞭炮放过,爸妈回家,我就留在姥姥家。在姥姥家的小木床上,我读何其芳的《画梦录》,意思全然不懂,就知道音韵是美的,一些如梦如画的语言缠绕自我的孤独。北京的年,安静得要命,间或一两声炮,间或姥姥咳嗽两声,不知道为什么地,我就哭起来。那时候应该是上初一了。

读宿颖老师的这几篇小说,也是在年里,在这样的一种气氛里。朋友们大都已离京,我留守空荡的大厂,展开这本小书,就听见了一些独语。一些少女的心事,一些我对你好而你全然不知的故事,一些表面的和平映照内心深处的惊涛骇浪。一些纯粹意义上的——抒情。

「抒情」,按王德威的说法来说(抱歉,我还是第一个想到这),是在19世纪末期,由于西方浪漫主义抒情的观念的传入,中国的「抒情」转嫁到西方的浪漫观念之后,在20世纪汇流成一个复杂的抒情观念。在这一复杂的脉络中,抒情的「情」也必然勾连起了四面八方的意义,回应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群人的历史和现实。

这提醒我,《禁止抒情》带给我的感动,也很可能并非仅仅由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自我投射。而且很大程度上可能并不是这样。

「你把自己暴露出去,你就有可能受伤害,但是,你还是想要冒这个险。」——《远到你没有办法轻易回去》

「善意为什么会带来伤害呢?」——《水管漏了》

《禁止抒情》中的几篇作品里的主人公(通常是女生),都在努力地交朋友,建立自己与外界的连接,尽管这种连接大多数以失败告终。表面上,什么故事都没有发生,任何连接都没有建立,而在主人公的心里,努力、委屈、被伤害、还要不要努力、要不要善良?要,还是不要。

被无限放大的自我,是存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中的。即存在于无法真空的现实世界中。有这个现实世界拖底,抒情自有意义。

宿颖老师在后记中写道:

「写出来要不要给人看,要给多少人看,这其实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人家为什么要看。这是我一直试图想明白的问题。阅读是需要花时间的,为什么我的故事就可以占用别人的时间?有什么是非读不可的吗?我是很难为情,越真诚越难为情,把我的心掏出来给你看看?何必啊何必。」

写作,这样的写作,在某种意义上,与小说中的主人公相类似。

独语,是小众的写作吗?独语,仅仅是自说自话吗?它们难道不是为了找朋友吗?不是为了这个世界更好一些吗?贾玲导演的《热辣滚烫》,票房第一,它难道不是一种独语吗?

厘清概念,实在也不是我所能做到的。

很拖延症地写了这一点读后,读得慢,写得也慢。一直拖到开工日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想着怎么也得写一点了。

去年三月,姥姥去世了,我再也回不到读《画梦录》的小房间。四月,由于一些事情就离开了出版社。五月,游山玩水。六月,工作、劳动。我挺喜欢我现在做的事,大众文艺,为他人服务。

再讲就不能了,有很多话还是得留在窃窃私语里。抒情不必完全禁止,也可交交朋友,寻个知己。有时就好。

以上,也是抒情。

《禁止抒情》读后感(十二)

“人只活一次,让一切在还没想明白时就这么白白流走,我不安心。”

作家宿颖《禁止抒情》用一本小说集,纵深剖析了眼晴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在有情无情之中,诉说着敏感而脆弱,动荡而故作镇静,欲言而又止,擒拿与放纵,把人与人之间的朦胧爱恨情仇写得非常有深度。

整本书的风格是一致的,仿佛一个感情充沛的女人,在面对一些场景,一些陌生或熟悉的人时,用一双善于捕捉细微、洞察内心意义的眼睛去观察,再用溪水般潺潺流淌的细流,即内心语言加以表述。这种表述可能很多时候是矛盾的,又是善变的,不确定的,但它们总会构建起某种感觉。这种感觉一定可以抵达读者的内心。

《关于恋爱的七个著名现象》讲述了一个暗恋女孩的高中男孩被女孩恶狠狠地盯着,从此断了念想,可事隔多年,女孩重新爱上这个男孩,而再也回不去的悲伤故事。

再重逢,女孩不愿主动,像歌里唱的那样保持着自尊:“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你会知道我快不能活……”女孩陷入了疯狂的单恋,做出种种思念的举动,甚至想象男孩的回应之爱。她想要跟男孩联系,却在左思右想中徘徊不已,患得患失,一切仿佛影子般虚幻。

为了想见他,她费尽心思编造各种理由,设想自己表白的多种形式。这一段让我感叹,爱真是一种甜蜜的折磨。作者描绘得很牵动人心,我们一起来读读原文。

“ 我想大声告诉他:我好想你! 我想哀怨地告诉他:我想你。 我想假装轻松地告诉他:我还挺想你的。 我想笑着问他:你想我了吗? 我想哭着问他:你想我吗……”

这么多这么乱的思绪,告诉我们,爱让一个人像在飓风中凌乱。

当然,结局是悲伤的,错过就是错过,只让人颤抖着懊悔,为什么曾经握在手中却不懂得好好珍惜!

男孩成了摄影师。男孩和模特在一起,无视女孩一厢情愿的深情,令人心碎。他说:“都是为了拍出好照片。只有照片是真的。”

这句隐语有正反两种意味。之前,女孩以为男孩和他拍下的模特之间没有关系。如今,女孩也成了男孩镜头下的照片,那么,也意味着“只有照片是真的”。

《禁止抒情》由七个含蓄,奇妙的暗恋故事组成,让我们感受到叙事空间里摇荡着的某些复杂情绪,幽默而深刻。

《禁止抒情》读后感(十三)

禁止抒情

李黎

宿颖的写作极度克制。首先是选材克制,全书七个故事,全部贴着自身经历和经验来写。我的理解,这并不是什么缺乏想象力和虚构能力,相反,这是一种严格的自我约束和对写作这件事的理解。写作不是“僭越”,不是妄言,不是旗帜,不是引领,不是主导……写作就是写下自己,仅此而已。宿颖完全无视了她自己不熟悉但一定会引发评论讨论的热门话题,那些潮流一样让人很难脱身的主题,诸如“离去”“归来”“家族”“成长”“宿命”“时代”等等玩意(宿颖有留学经历,显然可以使劲写,但都屏蔽了),更放弃了把自己和自己的写作打扮成一种思想探索和时代代言的角色。这种克制和谨慎让人放心。

其次是语言的克制,这和内容上的克制一致。全书基本在用贴着日常生活、说人话的语言写成,翻来翻去找不到什么有“文采”或者精彩、思辨之类的语句。难得看到一段,还透露出作者的灰心丧气:

“我越哭越凶,我要哭出一条河,把悔恨和自责沿着河水送到刘学面前,然后刘学会把他这些年的伤心和等待也沿河送来,河水渐渐洗净我们心里的悲哀和所经受过的所有伤痛,最后太阳出来,我们为彼此擦干眼泪,这条河升上天空了,化为一道彩虹。”

书名为“禁止抒情”,作者基本做到了,这里好像没忍住抒情了一下,但又透露出几分悲伤而搞笑意味。

小说集很薄,只有七篇,更薄的内容,所有小说都是从稀薄到几乎不存在的人生经历里演化而来,当然这恰恰需要某种信心和不俗的语言能力。《主动权》完全是很多人会遇到的揣测的故事,加了男生微信,然后凭借着只言片语一路揣测下去,可能什么都没有,也可能内容多多,但小说给出的是基本上没什么,社交时代加个微信而已。《关于恋爱的七个著名现象》是全书最长的一篇,也是关于信息不对称、似有若无的感情故事,我遇到摄影师老同学,以为可以这样那样,但最后带着点阴差阳错和自欺欺人,故事就是在一个场景中结束了。小说中有一段话,倒很能概括很多人的处境,但这不是作者的孜孜以求,只是自然阐发:

我们原来都是一样的人啊,我们只是想让别人来喜欢我们,看见其他同学成双成对在花季雨季里尽情地绽放着他们的青春,而我们的青春里却只有等待。你委屈,我也委屈。可我们都是讨厌自己的人啊,我们自己都不能喜欢上自己,又怎么能教别人喜欢上我们呢?抱歉,我们两个人真的不合适。

这篇小说因为篇幅还可以,所以塞进了一些叙事的技巧、写作的手法,名称“关于恋爱的七个著名现象”是大学课堂上的内容,作者让内心情感和现实并行了一下,结尾带着几分误解和自嘲。这个把没有故事的故事写成一篇小说的方式,第一篇《主动权》里也出现了,全篇写王菲菲的感情处境,也以同等篇幅写了“我”自己的事,可以理解这是作者写小说的痕迹。

《水管漏了》就是一个生活里极为微薄的事件,稍稍涉及到情侣关系就结束了,一如现实中很多情侣不再深入彼此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代价》也是写小道不能小的事,看书时被一对情侣打扰,干脆打量这对情侣,但中间隔了两篇,分别是《不需要》《远到你没办法轻易回去》,这两篇写童年往事、写同学友谊和若有若无的情感。几十岁的人了还在回顾十来岁的事,如前文所说,这是纯粹,是警惕大而化之的事物,当然也是没发生什么大事、没有把世界大事强行黏贴在自己身上。《济南的冬天》也是写老同学见面和往事,似有似无,周遭热闹而当事人一片凄清,老城区依旧但大概是回不去了。

再从故事发生空间梳理一下七篇:《主动权》《关于恋爱的七个著名现象》两篇,主要发生在社交网络上,男女情感的现状和困难;《水管漏了》《代价》,一个在组来的房子里,一个在书店里,空间具体,事情小之又小,本该被一带而过才对;《不需要》《远到你没办法轻易回去》《济南的冬天》是回忆和回顾(某种意义上《关于恋爱的七个著名现象》也是这类),本来也没有几个童年伙伴、死党、知己、异性朋友、暗恋对象,写来写去,还是孤孤单单。

这就是全书内容,人人都经历过但因为生活、话语和思维往往都冲着更宏大刺激事物而去所以没有太在意的事情,宿颖写得很有耐心,并且逐渐自信起来。

宿颖说曹寇是她的老师,但全书看下来更像韩东,真实、细微、节制、无意义和禁止抒情。曹寇的恣意和跌宕书里压根没有。当然这也符合常理:一个人自以为的和真正是的,往往不对应,对此小说里也有所表示。

《禁止抒情》读后感(十四)

自以为掌握主动权的“我”

不懂人情世故的“我”

陷入自我内耗的“我”

努力融入群体却总感觉被忽视的“我”

声音和行为发出空荡的回响,无人回应

随着时间推移不曾改变的“我”

微小信息脑补出一堆画面的“我”

最坏与最好可能在脑子里打架的“我”

孤独时,渴望有人懂的“我”

渴望亲密关系又希望保持适当距离的“我”

渴望在花季雨季里绽放青春却黯淡无光的“我”

不懂爱,却爱的轰轰烈烈的“我”

期待有人能一眼在人群中识别“我”的特别

偶尔迷茫,偶尔难过地流泪,却总能重拾对人生期待的“我”

又脆弱又坚强、又自卑又自信、不懂爱却在讲爱、喜欢距离又渴望亲密,多么矛盾的存在呀。想起马克思哲学里那句经典语录:没有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矛盾又渺小的我啊,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下,更了解自己了呢。“普通渺小的我啊,也渴望被全心全意的爱着!”

那些深藏在心底,在无数个深夜翻涌后涌入脑海的情绪;那些阳光照射下,无处隐藏如灰尘般真实可见却又无足重轻的日常细节;那些不足为外人道,复杂的隐秘的难以启齿的瞬间与永恒;在作者的耐心细致描摹下,一一被捕捉、被记录、被照见。

“原来有人懂我的特别。”

最喜欢的是《关于恋爱的七个著名现象》。整个故事完美再现了少女时期的懵懂倔强,渴望轰轰烈烈却又注定只能平平淡淡,错过一个暧昧的关注对象后的懊悔;成年后再次遇到可能对自己有好感的同学时,内心充满了对爱的希冀,但这到底是对那个同学的爱,还是对爱的渴望,而制造了一个可以爱的影子。在无数个快被思念淹没的夜晚,在无数次微信的消息不回之后,在一次次的冲动被压制后,她终于选择走向清晰的真相,最后发现幻想中太过美好真实是那么不堪。“只有照片是真的。”但照片明明被修图过了呀!这真是讽刺啊!

一些书摘:

“我不想亏欠任何人,歉疚是我无法承受的情绪。”

“你把自己暴露出去,你就有可能受伤害,但是,你还是想要冒这个险。”

“但那感觉就像,你每一次望向人群,你想找一个人,但每一次都落空。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与你无关的人,每一人朝你这边多望一眼。”

“有目标的人和没有目标的人各有各的焦虑,不知道哪一种焦虑更煎熬一点。”

“任何人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他们或许对自己的问题都心知肚明,但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人的局限性”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