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编辑》是一篇描写编辑工作的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编辑圈外杂志时的经历,展现了编辑工作的艰辛和挑战。文章描绘了编辑们的工作状态和心态,同时也反映了编辑们对于自己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现了编辑工作的真实面貌,让读者更加了解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一篇
时刻保持的清醒,和一个圈外的非主流视角,颇具启发性,结语部分《进入无“流行”的时代》最能看出他的清醒。
但作者的成就是建立在天赋、热爱,以及行动力的基础上的,显然对于平庸的大多数人不适用,且在给出他的独特见解以后,并没有指出对于普通人的可行性的道路,通过给人看一个很难复制的个例的成功,把年轻人的热血豁楞起来,又不指引方向,如果人人效仿之,几家欢乐几家愁?
还是鲁迅透彻,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二篇
《圈外编辑》首先吸引我的是“编辑”,我对编辑有种执念,可能是小时候老想投稿给各种杂志的缘故。日本人写的书都比较容易看,不累。我老早就收了《东京风格》还没有看,到先看了作者的从业经历。看过几本这样的书,作者都把自己的经历看得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就走上了这条职业道路,没有什么特别,不管他们获得怎样的成就。就这点而言,我觉得他们都有种“道家”的洒脱境界。作者对工作的激情很打动我,也引起我的共鸣,像我这样工作接近30年的人,工作还能带给我激情,令我坐立难安一心想要克服难题获得满足,确实是一种乐趣。没想到的,是媒体不都是要追求“博人眼球”的特别事件嚒,作者却专门寻找“到处都有”的风景。不,他只是在探寻时代的潮头,敏锐地去感知潮流的方向,去发掘正在形成却不被重视、不为所知的汹涌浪潮。 对于自己一月份的选书品味我自己也很迷,可能经过了过去一年的挣扎,想让自己更放松、更没有压力,所以会选一些好读的书吧。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三篇
《圈外编辑》首先吸引我的是“编辑”,我对编辑有种执念,可能是小时候老想投稿给各种杂志的缘故。日本人写的书都比较容易看,不累。我老早就收了《东京风格》还没有看,到先看了作者的从业经历。看过几本这样的书,作者都把自己的经历看得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就走上了这条职业道路,没有什么特别,不管他们获得怎样的成就。就这点而言,我觉得他们都有种“道家”的洒脱境界。作者对工作的激情很打动我,也引起我的共鸣,像我这样工作接近30年的人,工作还能带给我激情,令我坐立难安一心想要克服难题获得满足,确实是一种乐趣。没想到的,是媒体不都是要追求“博人眼球”的特别事件嚒,作者却专门寻找“到处都有”的风景。不,他只是在探寻时代的潮头,敏锐地去感知潮流的方向,去发掘正在形成却不被重视、不为所知的汹涌浪潮。 对于自己一月份的选书品味我自己也很迷,可能经过了过去一年的挣扎,想让自己更放松、更没有压力,所以会选一些好读的书吧。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四篇
喜欢这种和生活相关,却又和生活有所不一样的有关别人经历的书。日本作家似乎有一种讲述的魔力,读起来平易近人,仿佛是你的朋友在给你讲故事,看似复杂的事情,经作者娓娓道来,好读,读起来也格外的亲切。
我们日常读书看杂志,觉得编辑离我们并不遥远,可是对于大部分来说,身边又很少有这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也算是小众的工作,并不让人熟悉。所以读这样的一本书,多多少少有猎奇的心理。偏偏作者又是个“出圈”的编辑,他有自己的想法,走不寻常的路,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伏案书写的故事。而是四处走,四处看的新奇故事,读起来格外 有趣。
当今天人们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时,一切似乎变得无趣了。羡慕作者能在那个时代,回机缘巧合而进入这样的一个在当时兴旺的行业,人能凭着热情,收罗最美妙的事物,不在乎物质回报。这样的故事可能很少能再读到了吧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五篇
1.但不要紧。比起每月的薪水入账,每天的内心悸动才是更重要的。而当编辑的微薄幸福在于,很少有工作光靠好奇心、体力、为人就能带来成果,而毕业学校、经历、头衔、年龄、收入完全无关紧要。 2.还好没边开车边打瞌睡撞死在路上呢,我说真的。 3.有了想做的事,然后努力去实现——这是正向的辛劳,并不会那么难熬。所谓的压力是“明明不想做却非做不可”时感受到的内心负担。 4.说到底,比起技能的累积,好奇心的强度重要太多了。 5.酝酿出“我不太在意什么流行”的气质反而比较帅气。 随手摘录了一些自在帅气的话,捕捉到一只野生编辑的惊喜可太让人快乐了!都响筑一这个豪迈大叔的名字越看越熟悉,回溯后发现是《东京八平米》的摄影,噢,梦幻联动!都好喜欢! 对编辑行业的了解或许是收获之一(越来越觉得和感受到了解有趣的新知识是一种快乐和满足),但更重要之处在于,被这位直率坦荡、特立独行的野生编辑的工作态度、人生态度所触动:大多数人的选择又如何呢,我有我的坚持、我的热爱,同时也不意味着抛下我的责任感和关切。想要这样自在快乐、热爱充实地活着!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六篇
日本作家都筑响一的书,讲的是他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方法。 作者做编辑40年,没有一天在体制内工作过,一直做freelancer, 我发现他的鄙视的工作方法正是我现在公司的模式。他自己的工作方法,是我一直在脑子里想的,但是不知道对不对,没有说出来的。
他鄙视的:选题靠坐在格子间搜索网上的消息;永远只去找猎奇的内容而不是去报道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为了保证稳妥选题都靠开会,所有人讨论出来的东西是没有个性、没有棱角、没有独特理解的内容;在开始搜集资料采访之间就已经选定了方向想好了要做什么,那么这样还如何找到新的角度呢?——我们公司现在就是这种模式,但是运营的还挺好。
他自己的工作模式:去街上走、去跟人谈话、去郊野乡村,去发现,然后再回来整理素材。但是这种是非常高成本的制作模式,我们一般都是电话采访,当面采访往往都是为了拍视频,除非是特稿才会跟着采访对象1-3天。我在写一篇女仆咖啡厅的稿件的时候,居然自己都没去过,我甚至无法说服我自己。
现在还是按照公司模板化的工作方式,去打好基础吧,以后找机会做freelancer。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七篇
本书作者都筑响一是从业40年的资深编辑,没有在任何杂志社或单位供职过,始终是自由编辑的状态。采访和编辑作品的这许多年来,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心得,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他自称是“圈外编辑”,被好奇心驱使,采访和报道别人行业内的有趣的主题,而那些主题恰恰是被业内人士怠慢和忽略的。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比起技能的积累,好奇心的强度重要太多了。”而与强烈的好奇心相比,更令人欣赏的是他一身反骨,有勇气和自信提出疑问,敢于坚持自己的行事风格。比如,他反对编辑会议,反对采访前进行信息搜索,反对艺术类高校的招生和教育,反对编辑妄自揣测所谓“目标读者”的喜好……反对很多很多东西。简而言之,针对主流的和权威的东西,他都会提出质疑:明明xx是大家天天看见的,是多数人的状态,为什么要去报道那些少数人才拥有的东西呢?
虽然他集采访,编辑,摄影,设计于一身,出版过很多作品,但仍只称自己为编辑,如今他以60岁的年龄投身于电子邮件杂志的创作发行,工作量很大,导致他比以往都要忙碌。读完这本小书,我从这位古怪老头的身上受到很多启发和鼓舞,不必在意现成的规则也不要紧,不遵从流行的话题也不要紧,对什么感兴趣就去做什么吧。默默的祝这个古怪又优秀的老编辑健康,继续出品有趣的报道吧。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八篇
我不再信任专家说法,转而相信自己的眼光和感觉。对我来说,这是做杂志十年里最好的训练。 养成不要立刻上网搜寻的习惯,靠自己的头脑与内心感受进行判断。这也许是培养自己的嗅觉最不费功夫的方法吧。 美术也好,文学也好,音乐也好,在这些领域如果不试着自己开启新的一扇门,把他人的评价放一边,就无法积累经验。反复经历成功与失败,久而久之,当你看到觉得好的东西,不管其他人看法如何,就能断言它是好东西了。“逐渐增加段数,开始我行我素”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从那位总编身上学到很多,其中最身体力行的就是“不要设定读者群,绝对不要做市场调查”,不要追求“不认识的某个人”的真实,而是要追求自己的真实。这份教诲也许就是我编辑人生的起点。 说到底,假如“学习编辑的窍门”真的存在的话,我认为只有一个,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仔细地将它读进心里。 真正超乎预期的邂逅,只存在于超乎想象的地方。 没有工具、技术、预算也好,旁人不赞成你的想法也罢,这些都不构成问题。只要你的好奇心、构想、紧追不放的能量多到满出来,其他环节之后都会跟着到位的。 经常有人问我发现有趣地点的诀窍是什么,其实我只有“不断跑”一招而已。 因此我有个深刻的体会:我永远是圈外人。对室内设计圈、艺术圈、音乐圈、文学圈而言,我都是外人。我为什么能够在圈内采访、做书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专业人士的怠慢”,不过如此。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九篇
圈外编辑
1在如今设计软件发达的今天,任何人起步就可以是很高的门槛,那些只有靠跟着老师傅经验值的人会越来越吃力,需要感性和行动力才能够更顺畅的走下去。
2反复看自己特别喜欢的电影书籍设计等等,模仿,直至变成自己的血肉。
3生活中超乎想象的邂逅,只会出现在超乎想象的地方。
4这本书里还有个观点,我用自己的话说大概总结就像最近我看的电影<<无耻混蛋>>,同样是拍摄纳粹,用了非常离奇新鲜的视角和故事,不落俗套。所谓视角的独特。
5出版书籍现场等等,东京夜生活,只有在现场才能看到最前沿的思想的地方,能看到细节,这些媒体都给省略掉了。
6靠媒体传播流行得时代已经结束。
7有了想做的事然后去实现,这是正向的辛苦。
8吃饭店不再相信点评网站,要自己先吃吃看再说,电影也是,自己看完,先想想它的艺术美感之类,再看影评,所谓强化味蕾,指的就是这么一回事。美术音乐文学之类,如果不试着自己开启一扇门,把他人的评价放在一旁,就无法积累经验,反复经历成功与失败,久而久之,不管别人看法如何就能断言是好东西。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十篇
“甚至有人用风俗业赚来的钱自费出版作品。领高薪的出版人也许会不屑一顾吧,但身为一个人,到底是出卖身体丢脸,还是出卖心灵丢脸呢?” 做了十年出卖灵魂工作的我,有颗想做编辑的心。在我刚刚投了简历给几个出版社,却毫无音信的时候,遇到了这本书。
都筑响一绝对是个有趣的大叔,一辈子都过着他所谓“健全的生活”。每天都怀着“内心的悸动”采访有趣的事、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书。虽说六十岁了还要跑一线,虽说辛苦,但却不会感到“明明不想做却非做不可”时的内心负担,也不用仅仅靠着“每月薪水入账”那一天的小小开心而过活,这正是他所谓“正向的辛劳”。
都筑说,东京国际书展越来越无聊,出版业的未来和活力在于自费出版和zine,而网络科技的发展消灭了“规模的优势“,让个人做书成为可能。可惜的是,我们这里还需要书号,出版的权利被垄断在出版社手中。但也许个人公众号等方式也是某种个人编辑存在的方式。
最后必须提一下,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设计。纸质轻薄,虽然不如日本的文库本小,但是也非常适合随身携带阅读。封面设计也很喜欢,清清爽爽。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十一篇
算是都筑响一对自己四十年“无编制”的编辑生涯的回顾吧,还是很有意思的,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是一个很有个性也很有趣的人。
比起市面上很多教授“方法论”的套路,都筑响一认为编辑是没有方法论的,他一直以来都凭借着纯粹、真诚和感性在报道,以充分遵循主观感受的方式去进行调查。既不带有强目的性,不是猎奇,也不怕“白费力气”走弯路,仅仅带着敬意和兴趣去探访,他的描述甚至让我对编辑/记者这个职业心神往之。(而且我认为他的实践其实更偏向于记者工作,拍照采访记录一气呵成)
这本书最有启发的部分应该是他的选材理念,他写道“我的报道是为了落败的少数做的”,他不关注那些悬浮的幻象,只关心那些最普通常见但从未被“当作素材而正视”的部分,比如说情人旅馆、廉价出租屋、路边景点…他写道“有一种生活极为普通,在媒体眼中也许毫无可取之处,但它就是完好地存在着,不会让任何人蒙羞。”而且在相当充足的兴趣加持下,他还能把报道写得有趣(比如《东京风格》和roadside系列,就连这本书中涉及的很多往事也很有趣)
驱使他选题的动机来自于焦躁和危机意识。对现状的焦躁来自于“好像很有趣的事情”没有人报道,大家都一窝蜂地涌向“大家都知道很有趣的事情”;危机意识则来自逐渐消失的事物,比如老式情人旅馆。(这一点在《东京风格》中表现得格外明显,都筑响一在后记中写道那些出租屋几年后就已消失了九成,几乎所有人都搬走了)
还有非常出乎意料的是他对学院派的排斥非常强硬,但是他给出的一系列例证又显得非常有说服力。他说“艺术的最前线不是美术馆或美术大学,而是天才与废渣、真实与虚张混合的街头。”他写到了非都会地区年轻人僵化的生活和如绞杀般的封闭感,写到了把接受死刑前最后的时间奉献给画笔和诗作的死囚,写到了在打字机上叠五层纸和复写纸为了创造自己的音乐杂志的俄国人……他们的“艺术”或许稚嫩,但更加有力量。
最后想说说阅读感受,这本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保存本,基本是全新的,软装封面的轻型纸(轻型纸就应该做成这样啊,精装轻型纸真的很不伦不类…)读起来有一种非常轻柔的舒适感,这个感受就非常日本了…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十二篇
各位,好!
为大家推荐新书,这次要用一种“野路子”的方式给各位介绍一位“野生”编辑。
这本书太TM“爽”了!推荐完毕。
望向我们的这位,就是本书的主角——那位在“”圈外”的编辑:都筑响一先生。
正经说,他是当代日本最具独立精神的自由编辑,简单说,就是体制外工作。你可以把这本书当成他的工作手记,不过一个编辑的工作手记有什么好看的?
好看!我甚至保证,你读着读着总有一处会拍大腿,大腿淤青的程度,跟你离体制圆心的远近相关。都筑先生很多时候就像替你说出了那句你一直想说的话:
“开会就是集体避险啊……专家做生意的方式就是把学问搞得很难啊……住在“美好生活”里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啊……”
也许你就把这本书当成一本书好了,你有空了翻开它,认识一下这位有趣的人,看看他给你介绍他感兴趣的那些人事物。但为啥要听他介绍呢?因为他比较诚实。
如果你非要问我,读这本书能带给读者什么,能教会我们怎么做一个编辑,做一本书吗?我想说:
能!
为了推荐这本书,营销编辑也是不管不顾了。虽然都筑先生在书里自己都说“编辑没有术!”
你听我的,你要想做书,要想知道你应该怎样,你就买这本书,它能告诉你,这个世界很好玩,你也该去找你感兴趣的,别管那些“圈内人”的冷嘲热讽,非著名相声演员曾说过:我的成功全靠同行的衬托。
放心吧,买书吧,那些人会衬托你的,只要你诚实地告诉自己,你到底喜欢什么,做就完了。
好了,以上观点谨代表本篇某飞姓营销编辑“野路子”的推荐,只是希望你能关注到这本书《圈外编辑》。
祝保持圈外!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十三篇
手上总有做不完的选题,每一个的出发点都是好奇与热爱。这样的工作状态“是我梦里到过的地方”,对于都筑响一来说,则只是他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而已。真是,太凡尔赛了呀!
尽管都筑响一在一开始就以“编辑无术”的观点表明本书并不是一本方法手册,但内容行业从业者仍然可以在他风趣又平实的口吻中,收获很多心灵鸡汤/幽默一笑/选题指导……
而我愿将其中对自己产生触动最大的几点归纳为内容创作基本法,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运用它们来进行自省自查,只有这样才能在退休时大言不惭地说:虽然挣得不多,但这仍然是很好的一生呀!
基本法第一条:做自己想做的。每天都感到内心悸动的、每当想要放弃却还是想再坚持一下的,要挑选能让自己产生这样的感觉的工作来做,不然又哪能坚持40年呢!事实上,即便明确地知道自己热爱的正是内容创作,也常常会面临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原因还是钻研得不够深。我就是都筑响一说的那种人,宁愿看100部片子杀时间,也不愿意把1部片子多刷几遍,仔细琢磨。“找出看一百遍也会感动的电影,把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这样的品味,才能找到可以坚定地踏上的方向。说起来,每当读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那种稿子,都会眼睛发酸,这就是心动的感觉吧,我懂了。
基本法第二条:不做别人做过的。回忆自己写稿的经历,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关键字,查看其他写作者如何对一个人、一件事做出评价,总是我的第一步,我也一直以为丰富的背景资料收集正应该是写作的基础。于是后来往往是对着整屏的网页讯息苦思冥想,抓耳挠腮地找一条线索把材料都串联起来,事实上不过是在拾人牙慧,并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信息增量。这正是因为很多故事早已被讲述过了,而阅读这些既有材料的过程中又固定了认知,当然很难再想出新的角度。都筑响一的建议是,用自主的思考代替遇到什么问题都首先求助于互联网,而当发现网上已经有成堆的材料之时,正说明这个领地已经不值得一探。
基本法第三条:走到街上去。ROADSIDE系列其实很容易做得猎奇但粗浅,但都筑响一竟然从中总结出了几大规律(此处不剧透哈哈哈哈)。即便是已经成为遗迹的地方,他也秉持着一定要去看看的态度,这一点是我特别赞成的,虽然未必能直接用在稿子里,但身体的在场必将带来更多的感受。需要且只能闭门造车的工作,不要做。
基本法第四条:真诚是最大本领。采访时、稿子出街后,收集到一些善意反馈的时候,永远是这份职业最值得的时刻。而收获温暖的前提,是自己要先带着真诚沟通的心态。在《东京风格》的拍摄中,没有刻意凸显狭窄公寓居民生活的不堪,这才让地方青年纷纷来信表示共情,相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初衷,才让居民们乐意为都筑响一推荐其他的朋友作为采访对象。
洞姐说,读完这本书可以降低内卷心态程度,但对我来说正是相反,“自己跟自己比赛”的念头反而更强烈了。加油,打工人,不做sales,要做好内容!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十四篇
比起每月的薪水入账,每天的内心悸动才是更重要的。
忘记是看了哪篇文章被种草了这本书,作为正统的出版学学士、硕士、“圈内编辑”,看到都筑响一这个“圈外编辑”多姿多彩的生活,让人神往。
火速下单买了这本《圈外编辑》,周一买周二到,就是这周实在是太忙,一直没空停下来好好看这本书。今天是周五,晚上花了3个小时,一口气读完,现在已经是凌晨一点。
思绪注定是不能平静的,如同引言所说,相比于追求薪水来养家糊口,我们多久没有关注过自己内心的悸动了?
作为出版专业的硕士,而实际上,工作之后并没有在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洒脱,反而是在追名逐利,一直被钱财所困。想要更多的钱,想要更多的名望,我们一直在过舍本逐末的生活。
在这世界的另一端,真的是有人在过你想过却没勇气过的生活。
都筑响一,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告诉我们,生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运转。
我们想要精神的自由、财务的富足、社会的认可,我们想要的太多,也注定要付出太多代价。可是当得不偿失的时候,我们应该学着给自己的欲望排个序。
什么是重要的,是人生中有长期价值的?是我们这辈子一定要做的事情?
这本书有一些观点,非常认可,对我们提升自己审美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也十分有帮助:
1、如何判断自己喜欢不喜欢一个观点或一些东西,就是看自己是否有喜欢到愿意花钱的地步。
2、养成不要立刻上网搜寻的习惯,靠自己的头脑和内心的感受来判断事情,无论是点菜还是买衣服,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而不是先去看评价、排行榜。
3、养成自己独立判断一个事情的好坏美丑,需要我们自己有我行我素的能力。
4、享受乐趣的方法就是,不要忘记邂逅新事物的喜悦。
5、质量比数量要重要太多,拥有几本读一百次也不会腻的书,比大量阅读重要太多。
6、不要跟同行交流,要多跨行业交流。
7、走出去。
8、不要在意点击数,目标应该放在“写出读者会读到最后的文章”。
60岁的酷大叔,为什么他活成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摸样?需要勇气,也需要一些缘分。我们能从中学到最重要的,应该就是,不要辜负自己的生活,不要只想着赚钱,人生中自己一定有一些事情不得不做、一定要做,那么就,放心大胆去做吧!
永远要做一个感性的人,做一个有感性且有行动力的人。现在这个科技社会,是个最好的时代。
圈外编辑读后感第十五篇
对于出版行业而言,都筑响一一直是接稿的圈外人士;对于一个他的工作历程而言,40年的从业生涯不亚于专业编辑的专业经验。作为自由职业者,他涉足室内设计、艺术圈、音乐圈、文学圈……拍摄照片、实地采访、自己撰稿、出版读物……他做的工作与出版行业息息相关,但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圈外人士”。
“他们不动,所以我才动。”
回顾自己有些有趣又有些尴尬的职业定位——从未在出版公司做过正式编辑,却一直做着和编辑一样的工作,都筑响一表示:“专业人士要是动起来,我只要当个读者就完事了。他们不动,所以我才动。”
一开始,都筑响一的“动”只是单纯地要做自己想读的书。后来,在拍摄、写稿、实地考察及采访的奔波中,他发现了越来越多可以做的选题,但是当时的出版行业要么不屑一顾,要么觉得没价值。因此,不甘如此的他,开始采买相机、租车,辗转于东京及其周边地区,拍摄、采访、写稿,有时甚至排版。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期接连一期的有趣杂志不断问世,《莫斯科的手工装订摇滚杂志》,关于“居住空间学”,《ROADSIDE JAPAN——珍奇日本纪行》《非主流艺术》《东京风格》《夜露死苦现代诗》《嘻哈诗人们》《HEAVEN 都筑响一陪你探访,社会之窗中的日本》……
不难看出,出于这种想要做自己想看的书的朴素愿望,都筑响一仿佛进入了出版人的绝妙佳境,灵感如不间断的涌泉,选题接连产生,从习以为常的房间布局、小众艺术到诗歌文学再到社会的隐痛,他好像能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开发出选题。
独特编辑的经验
从都筑响一40年来的从业经历来看,他的成功并非简单的上帝眷顾,缪斯青睐。一个选题从想法到落实再到受大众欢迎的读物,其间的艰辛和不懈坚持是难以想象的。任何一项成功的事业,背后都有无尽的努力和辛劳。
例如《东京风格》的问世。作为一本摄影集,都筑响一不仅是编辑,还首次成为作者,做了一本“彻头彻尾”属于他的书。在没有出版社接纳这样的选题时,他还是在没有工具、技术,甚至预算的情况下坚持信念。四处奔波拍房间的照片、学着冲洗照片,克服拍摄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这样的生活坚持了三年,他积累了将近100张房间的照片,最终出版了《东京风格》。通过地方年轻读者的回函可以感知,读者们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东京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有些人说会马上来东京,有些人说不用再去东京了……不难看出,这个选题的成果带给年轻读者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不管是杂志,还是书,都筑响一都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做那些圈内不愿意做的事。所有的选题都是未知的,但如果能把它做出来,你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坚持。都筑响一能把生活中国最平凡、最寻常的事物开发出来,并做成成功的出版物,一方面是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就是他的坚持。像情人旅馆、死刑犯俳句、嘻哈音乐……无一不是这样。
没有脱离实际的选题,只有践踏实地的行动,圈外编辑留给圈内编辑的真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