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那地方恍如梦境》,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而充满魔力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神秘的地方,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和惊喜,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这是一部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小说。
那地方恍如梦境读后感(一)
普鲁斯特的意识流美文,搭配文中提及的名画,构成了流动的恍惚的画廊。
时常在图书馆中看到“蜜蜂文库”的书,有思想,有美文,有美图,还附送不由自主的阅读快感。一本书更带给你这些丰富的体验,本事就是一种艺术了。
那地方恍如梦境读后感(二)
“恍如梦境”这个词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起,收于摩罗和夏尔丹的油画。他们是拿着画笔的诗人。
以前对“印象派”的理解就是一幅画中表现出了一天的光影变化,有点像现在的延时摄影。看了那些描述时间凝固的文字,思考也停止了,眼睛看到的是回溯到十七世纪乡村生活的画面。文字和油画,把我拉回到了莫奈画出那幅画的那个时间点。
我恐怕是很难理解收藏画的人的,竟有人会因为收藏的一幅画中有摩罗画的一只蓝鸟而欣喜若狂,虽然摩罗一辈子只画过两只蓝鸟。
在休假的时候看这本书,被带到了很多画家的前面,听他们讲故事。这仅仅是普鲁斯特长篇巨著的节选,已经让人领略了两个世纪的民俗风情,作者也是蛮厉害的。
那地方恍如梦境读后感(三)
开篇的序“超越智力”中写到:智力应居于次位,但只有智力才能给直觉带上王冠。欣赏绘画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构图用色空间比例,姿态表情穿着打扮,气氛关系故事象征…甚至是发现画家个人性格或时代背景都能给观赏带来乐趣,不过这些分析的角度在开篇中就被普鲁斯特打入到智力介入下的次等之流。那还应该怎样欣赏艺术画作呢?他说总会有一些画能从第一眼掠过的瞬间就抓住你,让你突然打开一些已经被尘封在记忆里的画面和感受,然后才是从画中去发现那些能引起共鸣的细节。他强调那些记忆不是通过智力能回想出来的。“那地方恍如梦境”,这样一个标题以及这样一个序简直是要推开一扇能眺望异界的窗户了。
基于这样一个观点来写艺术评论想必会很不一样。不过普鲁斯特比起写艺术评论更适合去研究心理学一点。他选的艺术家都非常有个人特色。与他同时代的有莫奈与摩罗。莫奈的画在他写作的时候可能还未进入官方美术馆,但以他为首的印象派已经在中产阶级中流行开了;而摩罗(美院教授)刚刚辞世不久自己的住宅就成为了私人美术馆,也足显其在当时受人喜爱的程度。另外三位大师,伦勃朗、华托和夏尔丹则是他在卢浮宫里欣赏到的。他抓住每个画家的一个主要特点——莫奈的柔和风景,摩罗的神性画面,伦勃朗的光感,华托的华丽甜美,夏尔丹的精美日常——来展开自己从画作中激起的漫无边际的“回想”。当时没有绘画的出版物可以参考,所以仅凭回忆有时候他会把几幅画的内容混在一起谈,这反倒是比较有趣的地方。不过毕竟预设题材是艺术评论,这样天马行空的带入自己私人的感受到最后总觉得主旨散得不行。夏尔丹那一篇都没写完就草草了事了… 但其中个人喜欢摩罗和夏尔丹的两篇。
后边的杂文比前边的艺术评论要美多了。普鲁斯特真是有一颗敏感温柔博爱易动情易伤感的少爷心!任何寻常景色都值得他用尽了所有的美妙之词以至于还是无法表达出来因而感到伤感。巴黎风景到底有多美,一个美妇脱下手套的瞬间却能让他联想到那个让她逃避的负心人来。这种天赋还是很适合当艺术家的。
---------
翻译发挥的很不稳定呐,也可能是因为本来普鲁斯特写得就时通顺时拗口?有些部分,特别是后边的杂文,译者的遣词造句还是挺厉害,那么大篇幅的纯描写能翻译得很美应该不容易。btw 写夏尔丹自画像那段用了“萌”这个字真的好吗0 0
装帧还行,用新闻纸印刷导致插图质量好低,摩罗的纹理,伦勃朗的暗处细节以及夏尔丹的静物画因为印刷质量要大打折扣!不过能在文中插画做参考,胜于无。但是,画是怎么选出来的啊?为什么有一些文中有交代的画没有印。伦勃朗保存在卢浮宫的画难道有版权问题?除去画这本小书文字部分也就70页左右吧,本来就是从他其他书里的选择摘录的。有机会书店随手翻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