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将创意作品修改为畅销书的方法。作者强调了自我编辑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修改建议,包括审视结构、语言和流畅性等方面。通过实践和反思,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自我编辑者,将自己的作品打磨成一部畅销书。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一)
实话说,刚看这本书名《修改与自我编辑》,第一个联想到的竟然是《演员的自我修养》,都是自我提升的范畴,还算不离谱。
这本书是讲写虚构类文学作品的工具书。从情节,人物,场景,对话到背景主题,风格,还有结构小说必备的要素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技巧,想成为小说家的朋友必备的。书里面每个章节结束还有练习题,很实用。
把写作比作烹饪,看懂菜谱很容易,但炒一手好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此书介绍的正是烹饪中少许,适量的火候如何掌握。拿到食材后,如何烹饪就看个人发挥了。懂得技巧到熟练应用还是要下功夫的。写作不是拍脑袋有创意就够的,更多的还是下功夫。自我编辑是让普通文字到畅销书的必经之路。细读此书中的技巧,并应用之,离成为好作家就不远了。
对于并不是立志成为小说家的朋友,慎读此书。这本书读下来,看书的时候,单纯的阅读享受过程变成了有评判的思考,可能多少会失去一点读小说的乐趣。
工具书也有贯穿始终的思想:是技巧的应用境界追求。看过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的,可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招式演练过,却叫他都忘掉才是真的懂了,当时在场的其他人不明其中所以然,认为尽量多记下些,别忘了才好,可恰恰相反,当你过分关注外在表现形式的时候,内在的思想意境就没了安身之处。忘我才能超我,是武功的至高境界了。
习武的最初级是招式,样子做足,练基本功,然后再反复演练中融会贯通,招式化为不需思考的自然动作,再改变使用的方法也就是精进武功,到最后练成的大侠往往不依靠外界兵器,没有固定的招式,根据对方的进攻能应对自如。
写作也要经过类似的过程,首先你阅读别人的小说,大量积累,能分辨作品的好坏,打下基本功,才能写出来书。然后学习写作的技巧,也就是书中各个章节介绍的内容,还是要反复创作,笔不停歇的写,直到可以不依赖书本,随手就能写个片段出来。最后把这书扔在一边,不必经常翻阅,达到技巧都遗忘的时候,也就是普通书写成畅销书的时候了。
希望立志做作家的朋友,笔耕不辍的同时,能熟读此书,直到最后扔掉它,独立创作。那你终将达到天下无狗的境界。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二)
不独写作,曾经以为语文考试的阅读分析也是难以言喻东西,见仁见智,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正确与否全凭运气。直到高中遇到良师,看似功利地传授揣度出题人意图的答题诀窍,方才醍醐灌顶。自此阅读分析所向披靡,不再依赖运气。
读到《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同样有这种感觉,只不过这次,出题人换成了读者。所谓的畅销书,即是作者刚好满足了读者的期望,不管这个满足的过程是有意为之还是机缘巧合。后者可遇不可求,前者则完全能用技巧实现,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即是帮助写作者掌握技巧的人。
书中介绍的创作技巧涵盖了各个方面:角色塑造、结构、场景、对话等等,每个部分都是有法可循的。作者也不是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应该怎祥,而是手把手地告诉我们如何做到,配以若干实例对比,站在读者的角度一看,高下立见,清晰明了。比如讲到展示与讲述,作者强调展示要好于讲述,平铺直叙“他讨厌她,想离开这里”,远不及“他露出厌恶的表情,偷偷看了一眼手表”。理解了两种写作方式后,又补充适用的场合:低紧张度的情节用讲述也未尝不可,高紧张度必须用展示。对展示还不熟练的写手,作者贴心示范了常见的几种模式;动作、隐喻、对话,最后还有练习题可供复习。
掌握了足够的技巧,将之灵活运用到行文中也需要功夫。逐条生操硬套当然不行,过于纠结条条框框可能会让灵感一闪即逝。这涉及到一个内化的过程,将技巧牢记在心,心中无法,落笔有法,才是真正的掌握。古人云“功夫在诗外”,斯科特也强调写作之外的功夫:“不写作时,你要不断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增加知识储备,运用你头脑中的各种技巧分析你写出来的东西。但是,当你正在进行写作时,一定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应该相信你所学的写作技巧一定会自然地发挥作用。”
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未必是个好老师,他们会自己答题,却无法总结出可复制的规则,甚或归之为灵感和天赋。规则或许还是有的,只是他们过于熟练地跳过了陈述的过程,完全内化在实践中了。这正是斯科特对写作者的要求,学会规则,应用之,然后忘记规则。不过斯科特本人无疑是个好老师,坦率地正视规则,慷慨地倾囊而出,只要愿意学习、愿意动笔,人人都可能成为畅销作家。
——乙未年读詹姆斯·斯科特·贝尔《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三)
2006年就开始写文章,以解决问题类为主,基本上就是三段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在开始加个帽子,文章最后再兜底写个总结。内容千变万化,套路都是这个。2010年那会,突然感觉自己也能写小说,于是列了个提纲开始写。结果是越写越写不下去,这才知道写小说也需要功力,更准确地说是“更加需要功力”。《从创意到畅销书》可以看成是“练功宝典”,如果你想写出小说,可以参考修炼。
熟悉技巧并有很强的故事感。
写小说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种技术,需要熟练掌握技巧。写作之前深入了解,写作时忘记,写完之后按清单进行修改——这可能是写小说的三段论。不了解技巧和理论也可能写出来,但是会付出巨大代价,同时走些不必要的弯路。而小说的故事感则是灵魂。有故事感才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想知道书中人物身处困境之时的心情、精神以及是否会遵守做事底线(这样才有意思)。不能引发兴趣的部分,都应该从小说里拿掉。
关有技巧有几点我印象比较深,好人和坏人都不能做的太透,意思是好人不能是完人,坏人也不能一无事处。这样即符合生活,也符合读者预期,那种一面儿倒的描述方式只会让人感觉作者写的比较假。书里提到全知叙述视角(上帝视角)也解决了我多年来的一个问题,上帝视角也是一种选择。对神话结构总结也相当精当,主角从普通人的世界受“召唤”而“回应召唤”接受了任务与挑战,再经历最极考验后完成了回归,最后再次回到普通人的世界。在接受任务和挑战时,还要有三个因素:领路人、盟友有对手(看,其实应归为一类人)、法宝。
书里有关修改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大启发,这部分写我平时解决问题的文章也用得上,重点谈一下。第一步是冷却,写完了放至少两周你会发现文章中的很多问题。这一点高中语文老师就教过我,但是我至今运用的都不是特别好。放凉了确实好改一些。接下来是准备读并打印出一个副总,看纸比看电脑慢也更容易发现问题(我一般都是用软件先念一遍找出要改的地方),开始阅读时要拿支笔或者便签随便准备记,在阅读时用不同的几种符号确定要改的地方。不断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情节如何?主人公哪些地方你喜欢(或者不喜欢)?是否故事里有招你烦的地方,有的话解释一下!有修改建议吗?喜欢哪部分?
总之修改时就把自己当成第三方,这样改起来效果更佳。
从今天开始,我决定文章写来至少要两周后修改一遍再发。
本书在冲突、情景设置方面对我也有很多启发,以后真的有一天准备再写小说一定要拿出来再读几遍。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四)
最近,想尝试写小说,只是无从下手,幸而看到了这本《从创意到畅销书》,让我豁然开朗。原以为,写小说就是设计一个大概的故事情节、一些主人公后,随着自己的思路逐步往下写就可以了,但真正准备着手写时,却发现并不那么顺畅,有一种无法下笔的感觉。原来,写小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从创意到畅销书》告诉读者,要创造一个故事,首先必须去寻找、获取创意,其次还需要写出这本小说的宣传语。我喜欢两种宣传语的形式,一种是比较直接的内容表达,如“这里记述了一场人类与龙族的战争”或者“ 解开XX之谜”,另一种很文艺的描述,描述出文章内容,如“一段穿透时光的爱恋故事”。当然现在还有很多小说在宣传的时候,会用其他的方式,如“某网站千万点击率,某杂志千万读者追捧”等这样、那样的标语,来吸引读者。但作为作者思考宣传语的话,一定是小说中心内容的描述,从宣传语中搭建出故事情节的框架,也算是一种很好的练习。
很多时候,要想真正写出一部好小说之前,需要用无数的故事练手,源源不断的创作,才能保证自己创作出优秀的小说,如果连练笔都没有尝试过,除非是天才,否则,如何能写出一部旷世作品呢。
《从创意到畅销书》中告诉读者很多练习的方式,例如,“让你的手持续活动十分钟,用我记得……开头,目的是让你的头脑进入一种创造性的状态。”这让我想起来高中时候的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200字,内容不限,起初做这份作业的时候,有些头疼,因为完全开放式的题目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去写,可结果是,一个星期练习下来,做这份作业竟然是件很轻松的事情,不一会儿就写满了200字。我想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说的“进入一种创造性的状态”。
除了练习,还要有意识的进行素材收集,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并归纳,一是反复阅读,二是将喜欢场景标注下来,三是对场景进行反复演练,四是随手记下学习的知识。有时候,我们看一本书就只是抱着看过的态度去对待,而事实上小说书也是可以作为进阶书来看,整个小说的框架是如何的,人物的特性是如何的,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场景……这些都是需要思考,并可以运用到自己创作中去的。正如作者所说,伟大的小说框架=立意n次方+人物角色n次方*冲突n次方。分析别人的小说框架,为自己小说创造带来一丝启发,可是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如果你以为单单这样就能写出好小说的话,你就错了,一部小说中需要考虑的,还包含人物、情节、结构、叙述视觉等等一系列元素,此外,如何进行编辑也需一定的技巧,编辑后的修改更是小说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那么,如何写,如何改,答案就在《从创意到畅销书》中。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五)
自2011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几本创意写作类指导书籍,这些被统称为“创意写作书系”的写作参考书逐渐成为了写作爱好者的必读书目。 关于写作,很多人的固有观念是写作要凭天赋,后天学习很难造就伟大的作家。但是创意写作改变了这种陈旧认识,把小说、剧本等创作变为了可以系统学习的课程。读者只要按照书中给出的方法认真琢磨、多加练习,坚持创作,便可以逐步走上写作之路,甚至成为畅销书作者。 《从创意到畅销书》的副标题是“修改与自我编辑”。内容主要涉及自我编辑与修改两个大部分。自我编辑中又具体涉及人物、情节与结构、叙述视角、场景、对话等等。涵盖了创作一篇作品所有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少朋友在阅读之后都表示这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好书。 就个人经验来说,人大出版社最初几年出版的《成为作家》、《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情节!情节!——通过人物、悬念与冲突赋予故事生命力》等等,或是从某个创意写作教授个人经验出发用类似于课程讲解的方式来传授写作经验,或者是就写作中某一类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给初学者循循善诱的引导,以及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在阅读那些书目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假如能够耐心细致的将其中任何一本研读完毕,一定会有所收获。同时,对于写作这件需要笔耕不辍的苦差事,假如能够通过技能的提高而享受到其中的乐趣,也必定会变为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封面上将此书标注为“第二版”,但第一版究竟是国内没有引进,还是之前已经出版,书名不同,不得而知。这也是“创意写作书系”出版以来的一个大问题,书目繁多、内容多有重复,目单凭封面根本无法区分。同一年的书,却有完全不同风格的两种封面系列,容易使人混淆。 不过,相对于这些外部问题,评价这套书籍好坏的标准主要还是内容上能否对想要学习写作的人产生有效影响。很明显,“自我编辑与修改”是在一个作者能够创作出一部作品的前提之下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换言之,假如你是新手,可以将其当作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进行初步的了解与学习,但其实这是一本更适合处于中级阶段的进阶类教程。它的短平快,以及精读笔记型的总结方法,会非常明确地指导一个作者去完善自己的初稿。“怎样让作品更有深度,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兴奋”,是学习这一系列技巧的最终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今的写作指导书越来越以“短时有效”为目标,希望通过传授经验来减少新手走弯路的时间,快速成为能够创作出畅销书籍的作者。市面上的很多外国畅销小说作者也确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 但是,写作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故事,是我们灵魂所在。写故事、整理故事、讲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是一件需要用耐心和恒心去成就的事业,有前辈的经验参考固然好,自己的勤奋努力与不断追求才是令作品更加出色的法宝。因为好故事一定是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修改而来的。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六)
詹姆斯的《从创意到畅销书》,是一本写作指导类型的工具书。是“创意写作系列”里的其中一本。这本书中分为编辑与修改两个部分。编辑主要是指写作第一稿需要注意的地方。虽然觉得书里更偏向长篇小说的创作。但也觉得写故事的人,都可以看看这本书。
怎样的故事才能被读者喜欢呢?这本书从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角度出发。说说吸引你自己的故事,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仔细琢磨一番,或许就有自己的获得或见解。你是作者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你也是个看故事的人。
想到,以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写作的工具书,总觉得没什么用处。千篇一律的都是一些陈腔滥调的东西;自己觉得,也总听人说道,写东西嘛,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最重要,和大白话差不多,形容词用得差不多就可以了。哪有什么技巧可言啊。多写写就更通顺了啊。技巧什么的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不能缺少的是坚持。
这本书从人物、情节与结构、叙述视角、场景、对话等角度出发,分章分析这些写一篇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更加有一些我知道或许不知道的技巧,有很多贴心的小贴士,章节的最后还附有练习题……
常常会因为处理或收集这些东西的不全面,而让作品处在一个停滞的状态。关于这些思维僵化的瞬间,是每个写东西的人都会面临的,他说,你需要每天做不同的练习,需要学会观察。当然,还是有些老生常谈了。对于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就是他针对不同的小主题准备了不少的问题和观点,很多时候我的想法是平的直的,没有想到去反问自己,当我看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没有回答出来的东西,大致就是我没有思考到的点。再去找到书里专门写那个点的小节,你的思路就会被打开许多。
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来得很及时。本来怕没什么要特别找出来的内容,在阅读中,除了一种温习加深一些技巧,也只是想加深“坚持”这个词。要是能也再好不过。却想不到真的蛮惊喜的,不少地方能给予自己一些帮助。知道了不少写作时候更加需要注意的要点,对于自己写字时所感到的困惑而呈现的缺陷,感到了一种拨开云雾。虽然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知道方向。不过书中的很多指点,真的有让原本混乱的部分真的会变得清晰起来,有了好的的对照,也更容易产生好的思路。不知道别人觉得怎么样,就对我而言,本书需要经常翻翻。很干货。真的不止是看看而已。特别是在写小说的时候。
而后,除了一些能够让你灵光一现的瞬间,这本书里讲到的,和所有书所有人和我们说的一样,那就是坚持练习,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写东西的人都不可以一次就成功,有时候也会常常陷入自己会不会写东西而欲产生放弃的念头。细节不清楚、大情节混乱、写着写着就觉得目标不明确,主题和人物故事所有的和原本的想象是南辕北辙了……不要担心,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出现。你需要做的,就是多看书,可以是看这种工具书,更加要多读你写作类型的书。
多看书,坚持写,坚持练习,坚持修改。最难不过坚持。
坚持住了,再加上这些技巧。故事就成了。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七)
从求学时期的“作文高手”,到后来几乎习惯性地每天都写点东西,我和其他写作爱好者一样,都有一个“成为作家”的梦想。但十多年 过去了,梦想依然是梦想,希望成为我第一个读者的哥哥也不再提起这件事情。能写和会写,想写和开始写,真的都是不同的事情。也许对于“初写者”而言,一本能够指导自己如何开始写作的书籍,会大有裨益,就比如这本《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
这本书一共分为两大部分——自我编辑和修改。
在“自我编辑”部分,囊括了人物、情节与结构、叙述视角、场景、对话、声音与风格、背景与描写等多方面的技巧,在我们写作的时候如能充分运用这些写作技巧,必将大量减少后期修改工作量。关于小说,作者给出一个写作公式:立意+人物角色x冲突=小说。每一部成功的小说或者作品都必须有一个宏大的立意,就像最近热炒的《大鱼海棠》,前期宣传铺陈浩大,十二年等来的一个梦,开篇也却是“宏大”,但由于后期沉溺于白莲花坑全村坑备胎的故事,使故事越发单薄,撑不起那十二年的梦了。没有冲突就等于乏味无趣,这一点即使是那种每日婆婆妈妈的肥皂剧也要遵循,一个好的故事,只不过是把生活中乏味的东西剔除掉,取其精华献给听故事的人。人物的设定,包括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非传统英雄式人物等多重形象,通常一个人物的性格行为特点中,绝对的正面或反面人物并不常见,辩证发展的人物特点总会有其根源和特定条件下的爆发,所以总体而言非英雄式的主要人物显得更为接地气一些,这在美式大片中最为常见,比如《超人大战蝙蝠侠》中,两位主人公孰是孰非?孰好孰坏?,又比如《X战警》中的万磁王……在场景这个部分,作者也详尽地列出来了一些对于剧情有着深厚影响的特别手法,比如悬念的制造,障碍的设置、情感的反应、趣味性的融入、布局的嵌入……这样的环环相扣与相互推动,自然是十分有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的。
在“修改”这个部分,作者首先抛出自己曾经”以为写作时妙趣横生,剧本就一定写得不错“但惨遭滑铁卢的过往来提醒初写者们谨慎对待”修改“这项耗费体力的工作。其后,他对于修改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提示:这就像是重考期末考试……开卷考试且有答案,不要过于紧张,别担心这些会打乱最初的计划,自我认知,建立奖励机制,保持身体健康,坚持自我和倾听,让潜意识发挥作用,不要预设条条框框,打败拖延症……最后,作者列出了一份”最终修改清单“,当然还是谨遵第一部分的写作内容进行着修改,详尽而实用。
万事开头难,读过这本详尽的初写干货之后,似乎我又有了开始的可能。与其胡乱下笔伤害自己的动力,倒真不如认真研读从头开始。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八)
日前在读书的时候,看到某位作家老师说的一句话大意如下:在写作上,写出好作品需要两方面,一是思维、灵感、想象,二是写作技巧。没有一,就无法写出好作品。
我对这位老师的观点深表认同。也认为,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作家。作家这个行当,实在是有一点来自天赋里的东西。一部好作品,一篇好文章,最大程度决定在你的想象里,而想象这个东西,似乎不是想学就能得来的。它来自创作者头脑的一份玄妙不可解里。
即使你我天赋平平,但却喜欢写作,又致力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那么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对提升作品质量,写出好作品还是很有帮助的。
天赋平平的你我,只要经常阅读,经常坐下来,依着自己的感觉去写……并不断学习各种写作技巧,为之消化、深化在大脑中,应用起来。随着写得越多,作品的质量越来越好,那是无需怀疑的。
读书、思考可以活跃思维,激发灵感和想象。多读书,运用写作技巧多写,是成就好作品的两大法宝。这也是我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第二版)获得的最大感悟。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第二版)侧重在传授创作小说的技法上。
说到小说创作,我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我读五年级的女儿,却创作过长长短短几十篇的童话故事。童话也属于小说创作的范畴吧。女儿的作品,我是她的第一个读者,还可以说是她的“编辑”和“经纪人”(呵呵,她有幸有若干篇文章都变成了铅字)。因此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针对某些创作小说的技巧,我自然而然地将女儿的作品代入,随着阅读的深入,更清晰地“看到”了女儿作品里的问题。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自我编辑”涵盖的内容之广,包含了创作小说(故事)的各种技巧,帮助写作新手正确地在创作之路上行走。
一部(篇)精彩的小说(故事),立意、人物角色、冲突去到哪里,便也决定了故事的优劣程度去到了哪里。一边阅读一边对照着看自己的作品,作品的问题,自己在哪方面欠缺,便如剥竹笋般一层一层地露出了真容。
立意是一部(篇)文章的灵魂,一个成功的立意,是作品决胜的关键。立意也是作者思想认识上的东西,它的成功设立来自作者对生活独特的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有点玄妙。人物是故事必不可少的元素。设立人物的时候,应该要想到,千方百计使故事主人公的处境糟糕。冲突就是活力了。没有冲突的故事宛如一潭死水,引不起读者读下去的兴味。有魅力的故事,其实就是那些故事性强,或紧张或幽默或趣味十足……当然还能给人带来一些思想震荡的作品。
一部(篇)故事,精彩的故事情节无疑也是故事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平淡,主人公轻而易举解决问题的故事,令人读起来无味。创作的时候,竭力给主人公制造麻烦,让TA险阻重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和曲折,最终冲破重重危险实现目标,这才能让读者有兴趣地读下去,创作的作品成功才有可能。
当然,要创作出一部(篇)成功故事并非如此简单,还有很多的写作技巧需要学习。比如从叙述视角方面,不同的视角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觉。不管采用哪一种视角创作,创作者要把握好的是如何让读者与你的主人公建立一种亲密关系。场景。如何让创作的场景看上去立体而真实,让故事充满生命力。对话。对话是故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写好对话是完善故事最快捷的方式。对话中缺少视觉和声音的感受,不会创作出精彩的对话。生动的对话——对话的人物从精神、情感、行为上都会有不断的变化。
……
这“自我编辑”部分,作者采用理论加实例加练习的形式,具体地传授给创作者创作小说的种种技巧。新手读来,无疑会使自己在构思、谋篇布局上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引。老手读来,也会在技巧上,为你助力扬帆,让你写得更畅更好!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九)
当有人跟你提起杨过、乔峰、哈利波特、贾宝玉、孙悟空、哈姆雷特时,你会想到什么?在你眼前一定会浮现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有个性,并且能一下子说出他的事迹来吧。
他们并不是现实生活存在的人,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为什么让人印象深刻呢?仔细回想一下,他们的共同特点: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强烈的自我意识、传奇的人生历程,有让他人共鸣的行为。这些让他们“活”了起来,这一定是要归功于把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家们。
除了这些上面提到的人物外,我们都看过许多的小说电影等等,但是能记住的,无非是有着特别之处的故事和人物,其它的,都很快地忘记了。为什么有一些作家能写出这么传神的故事留传下来呢?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有一些天赋之外,更多的,必是练习和技巧了。
《修改与自我编辑》这本书,讲的正是这些内容。本书的作者詹姆斯出版过20多本小说,多次获奖,还任教于大学的写作课程。基于他丰富的写作经验,他写出了这本书。
在书的开篇,他引用迈克尔-克莱顿的话:“坚持不懈地工作。不要坐等灵感,工作激发灵感,不要停下工作。”作者是一个不相信写作是靠灵感得来的。我们看到的哪些才华横溢的作家,只不过在私下花了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的磨砺自己。
在 《写作的勇气》一书中,拉尔夫指出了影响写作的三个问题:1、我能够圆满完成写作吗?2、页面恐惧,也就是面对一页空白的纸就会感到恐惧。3、害怕完全暴露给他人。同是作为一个写作者来说,这三点我也深有体会。但是在写作之中,害怕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三个。写作是一个跟自己搏斗,又一个跟自己起舞的过程。当一旦下定决心要写作,这些问题也就自动会消失。
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你开始写准备写一个作品前,仍要做一些前期准备。
例如:一、阅读。无可否认,不读书,是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的。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
二、观察+吸收消化,仔细观察你的生活,并把有意思的创意记录下来。把你在阅读时学习到的好的方法及表达方式学习下来,在自己的写作中进行动用。
三、学无止境。就算你做到了以上三点,也要不断学习。
当然,要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和一个优秀的故事,以上三点也只是一个大的范围。詹姆斯不愧是一个优秀作家、一个会教写作的老师。他在书中,把写作,特别是写小说的过程分解再分解,各个突破,来全面位来达成写作目标。他分解写小说的内容包括:人物、情节与结构、叙述角度、场景、对话、开头/中间/结尾、展示与讲述、声音与风格、背景与描写、陈述、主题。
人物:设定好你的故事人物类型。赋予你笔人物丰富的个性。给予他情感,走进他的内心。故事写不下去的时候,给你的人物“一把枪”,也就是要制造惊喜。
情节与结构:任何一个好的故事情节最需要的特征:要有冲突,要有对立关系、冒险、威胁等。
叙述角度:叙述角度是指向你代入的那个人物角色,最适合初学者选用的第三人称。
场景/对话:人物内心反应都可以用场景及对话来展示,而不是由主角自己说出来。
开头/中间/结尾:开头必须吸引读者,中间发展过程必须留住读者,结尾必须令读者满意。
如果一个人能按这本书如上所说的方法去锻炼,必能写出作品来。当然,没有人能保证一些技巧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写出伟大而又不朽的故事出来。换句话说,即使你用会了上述技巧,也有可能写不出作品来,或是会中途感到沮丧难过。这都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你得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开始写起来。
加缪说: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写的东西不要为此不安,找到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需要很多年。人们以为首要的东西是天赋,然而并非如此!作家的任务在于尽可能严格要求自己写作,经过努力他可能找到在自己身上寻觅了很久的东西。文学不是乐事而是奴役。创作的快乐类似于夺取重大胜利的快乐,芬芳之中带着忧伤。
最后,送上另一个了不起的人斯蒂芬金,他给写作者的20条建议:1.写作首先是为自己,其次才是为读者。2.不要用被动语态。3.不要用副词。4.尤其不要在“他说”之后用副词。5.不要执着于语法的完美。6.魔法在你自身。7.读,读,读。8.别担心别人会不高兴。9.关掉电视。10.初稿的写作不要超过3个月。11.成功的两个秘密:健康,结婚。12.一个字一个字地写。13.消除分心因素。14.坚持自己的风格。15.不断挖掘。16.休息一下。17.删掉乏味的部分。18.别让研究盖过你的故事。19.读和写是最好的老师。20.写作是为了快乐。
如果你有记下以上的所有技能,非常的祝贺你,并希望你能很好的运用它们。但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请你沉醉于你的故事当中,然后一点点地忘记技巧,将心投入,这才是最好的写作。
【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
豆瓣:@苏听风
微博:@苏听风去听风
微信:ttyl220
《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读后感(十)
从小到大,我读过无数本小说,曾经天真的以为,写小说并不难,只要有真情实感就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写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这才惊觉自己以前是多么的无知。写小说不仅需要高超的写作技巧,还要对写作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就连最后的修改也都是一门学问。那怎样才能写出一个好故事,又能合理的修改呢?其实,你只需要一本《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就可以了。
这本《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是一本非常实用小说速成手册,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写小说的技巧,包括情节、结构、人物、主题、声音等内容,还给出了一套系统的修改文章的方法。
封面图
本书作者是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曾出版过20余部小说,也曾获得过基督教小说奖。他还是美国《作家》文摘经典写作指导书系作者,佩珀代因大学虚构写作教授。他不仅小说写得好,还出版了多本小说指导写作书,著名的《情节与结构》、《冲突与悬念》、《这样写出好故事》等畅销书都是他的作品。
在这本书里,作者展示了很多实用的写作技巧,其中我认为以下几点,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
一、自我编辑要注意些什么
1、自我编辑是种能力。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认为,自我编辑是一种能力,是告诉我们如何能够让小说充满魅力的能力。我们要想写出一篇成功的长篇小说,就得学会自己给自己当编辑,当自己的引导者。
2、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写作的勇气》一书中,作者拉尔夫提出了关于写作的三个问题:
1)我能够圆满完成写作吗?
2)页面恐惧,面对一页空白纸就会感动恐惧。
3)害怕完全暴露给他人。
在写作中,除了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可能还面临着其他的写作问题,比如:思维僵化、失去自信、拖延症等问题。
3、解决方案。
1)动笔之前充分热身。一下子写出一篇质量上乘的长篇小说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如果我们在写作之前就做一些简单的、片段化的练习,就会让我们的大脑更快的进入状态。
2)具有战略性。无论写作还是修改我们都可以尝试着从最重要的部分着手。
3)获取灵感。当我们在写作中遇到困难,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从其他地方获取灵感,会更好的创作。
二、自我编辑技巧
1、人物。在小说中,人物主要分三种类型,分别是正面主要人物、反面主要人物、非传统英雄式主要人物。正面主要人物就是小说中的“英雄”,也是最容易打动读者的一个角色;反面主要人物一般是英雄的对手,这个角色的出现就是为了制造情节的紧张,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进一步衬托英雄的正面形象;非传统英雄式主要人物一般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2、情节和结构。在情节和结构中,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写作体系,一个是LOCK体系,一个是三幕剧结构。LOCK体系分别代表的是:主角(Leda)、目标(Objective)、冲突(Confrontation)、冲击结尾(Knockout)。三幕剧结构的第一幕一般是指从开始到全书的五分之一处,在这里主人公出场,介绍背景;第二幕一般是指第一幕结束后到全书的四分之三处,这是全书的中段部分,介绍了主要情节以及暗示结尾;第三幕一般是指四分之三处到结尾,这是全书的结尾部分,主要是完成收尾。
3、场景与对话。在小说中,如果我们的场景具有生命力,就能给读者带来真实感。场景可以分为动作场景、反应场景等类型,一个好的场景需要具备悬念,张力和提示。而对话就是完善小说最快捷的方式,在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是从对话发展而来的,一个优秀的对话是小说中必不可少的方式,我们写的每一句话都要知道这么写的原因,无论对话讨论的是什么内容,最起码都要达到推进情节、刻画人物、突出主题中的一个。
三、自我修改的技巧
1、为什么要修改?未经修改的文章就像未经打磨的雕像一样,虽然已经成形,但无法展现更成熟的美。每一个写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编辑以及读者的喜爱,而修改就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2、如何进行修改?在初稿完成时,可以先冷却几天,当真正进入修改阶段时,可以先通读一遍原稿,看看有没有一些基本的错误,比如语法错误,错别字等,然后把需要修改的地方记下来,等第一遍修改完成后,可以再冷却几天,再进行第二遍修改。这时候可以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作品做一个分析,再考虑哪些地方做出修改。
3、最终的修改清单。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詹姆斯·斯科特·贝尔附赠了一份修改清单,旨在更系统的教会我们如何修改小说。我们可以从小说的人物、情节、开篇、中间、结尾、场景、描述、陈述、声音、背景、对话等这些因素,认真思考作品的可读性,从而决定要不要修改,如何修改。
这本《从创意到畅销书——修改与自我编辑》,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写小说的技巧还是修改文章的方法,作者都给出了专业又详细的回答。如果想要在这两方面得到提升的朋友,可以试着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