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陪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小说,讲述了一个聋哑女孩和一只受伤的小狗之间的温馨故事。通过女孩和小狗之间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友情和互相依赖的重要性。作者用简洁而真实的文字,描绘了他们之间的感人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爱与温暖。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一)
生物学家曾经提出过一种理论: 对生命至关重要的线粒体,是因为某个类似细菌的小东西进入另一个大细菌的内部,两者融合而成的。依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通行理论,很容易将其解释为小细菌被大细菌吞噬并据为己用,或者正好相反,是小细菌打入大细菌体内,成功地将其发展成寄主。无论真相如何,最终结果都是“当你和我在一起,我们再也认不出你”。
与主张物种斗争的达尔文主义相对,马古利斯的“共生理论”在近些年的生物学研究中占据了显要位置。马古利斯从宏观层面将整个地球比喻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盖亚”,而本书则从微观层面给共生理论做了一个极好的注解。
微生物最早被人发现,是作为造成腐败的元凶。因此人们热衷于消毒杀菌,“巴氏牛奶”曾经作为新鲜牛奶的代表出现在超市货架上。然而随着研究的推进,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正如曾经遭到喊杀的“四害”并非纯粹的反派一样,微生物并不总与腐败坏死和破坏毁灭联想在一起,复杂的肠道内需要无数细菌的共同作用才能维持正常运行,由此有了“益生菌”之称。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甚至有些研究发现了人体胖瘦以及厌食症与肠道内菌群大有关系,因此滋生出了移植粪便一类令人诧异的治疗手段。
本书作者是一位研究菌根共生真菌的真菌学家和植物学家,用十几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动物与微生物、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关系促成的物种演化史以及对环境和全球气候的塑造、动物消化道与植物根际的趋同进化、海洋中的植物类动物,从陆地到海洋,从大型哺乳动物到昆虫再到人类,以至微小的细胞,甚至餐桌上的饮食,各处都展现出了前言中所指出的微生物及其建立的共生关系的重要性。
微生物占据的空间以及它们在这些空间中的意义,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作者以博物学家的视角,列举了生物界大量的例子,如夏威夷短尾鱿鱼、地衣、松树与真菌、附生兰、豆科植物与固氮菌、蔷薇科植物与放线菌等等。语言轻松幽默,而且很贴心地为每个篇章摘出重点,用“总体上……”来做出总论,让缺乏耐心或没有太多时间深入了解细节的读者能快速把握本章的要旨。
尽管菌根极好地阐释了共生关系的存在,但作者并未夸大这种关系。无论竞争还是共生,都只是进化的一种形式。微生物界还有很多未曾解密的神奇之处;我们对生物演化的了解,也不过冰山一角。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二)
说实话,拿到这本《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时,我很痛苦。作为密集恐惧症患者,满是显微镜下细菌病毒的封面,看得我很难受。
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明白这个封面的用意是什么了。
即使没有真的展现出来,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充满了各种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等等。这些看不见的微生物是构成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人类也正在这个平衡中。
虽然密集恐惧是恐惧,但是它们一直在我们身边,比我们想的还要重要。这或许就是书名叫看不见的陪伴的原因。它们过于细小,肉眼不可见。
但是它们带来的世界,也带来了我们如今的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微生物是生物的基础。微生物告诉我们了自然的真正法则,那就是共存。
之前看过一些书上说,地球与生命是相互改变的。最早的生命改造了地球的气候,改造了循环模式,于是进化而成了新的生命形态。但是最底层的逻辑一直存在。
这些最初的生命和底层逻辑就是微生物。
土壤中的真菌,帮助分解物质提供养分,保护植物不生病不遭受虫害。植物中的微生物,让植物可以更为高效的吸收营养,也让植物拥有了抵抗气候,外界威胁的能力。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就更为重要了,从消化到产生能量,生命中的每一环都不能缺少微生物参与。
甚至于思维也受微生物影响。微生物会影响人类是否抑郁,是否自我中心等等。
这虽然很可怕,但是现实。
我们好像是被微生物操纵的一个躯壳,各种微生物在我们体内不断的运行着。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微生物,所有的生命活动都要依靠它们的存在。
而同时,人类也掌握了驯服微生物为自己所用的方法。比如奶酪,葡萄酒,纳豆,酱油等等的发酵食品,都是人类驯服的结果。
当然,说到微生物,总离不开疾病。疾病是最大的灭绝凶器,但同时,疾病也在帮助人类进行不断的进化,也为地球生成了一道独特的保护圈。
有关微生物的知识在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令人最为惊讶的是,我们的世界就是由微生物组成,我们只是在它们的基础上与它们共存。
《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真的是本很有趣的科普书,超级推荐。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三)
所谓微生物(Microorganism),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八大类,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广泛涉及人类世界的各个外部领域,也大量存在于我们体内。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瑟罗斯的《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正是一部讲述微生物的科普佳作。
本书关键词便是“共生”,指明了人类世界与微生物的关系。仅以人体为例,通俗地讲,我们的身体只有10%是人类范畴,其他90%则是微生物的世界;或者说,我们身体的统治者可能是微生物。更形象地说,在我们的肠道中寄宿着100万亿个微生物,就像海床上的珊瑚礁;大约有4000种微生物居住在我们1.5米长的结肠皱褶中,使得结肠表层多出了一层;在我们的一生中,寄宿在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的重量,相当于5只非洲象的重量。
由此可见,“看不见的陪伴”并非只是一种修辞,而是切实道出了微生物的重要性。用作者的话来讲,动物和植物日常生活的主旋律由共生微生物串联起来,在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器官和每一个功能中。我们和我们周围的一切就像是看不见的微生物的表现,它们在我们体内,一直都在,无处不在。
具体而言,除了引言和终章,本书共分为十三章,介绍了微生物的多个面向,如微生物如何保护和塑造植物、微生物如何帮助动物适应海洋极端情况、微生物如何影响我们人类的行为和文化等。进一步讲,了解这些微生物,其实也是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健康意识。毕竟,学会与微生物和谐共处,可以让我们摆脱过敏、感染等疾病。
作为一部科普著作,本书不同于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著作,而是语言生动幽默,内容通俗易懂,作者还运用大量案例,帮助我们理解微生物的世界;哪怕对这一领域不了解,只要是抱着求知欲和强烈的兴趣,也可以读得津津有味。
其实,这也是理想国自然科学系列书籍的特点,它们从宇宙大爆炸到万物的起源,从显微镜下的生物到脑子里的不速之客,从口袋里的进化论到物理学的世界,涉及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生物学、数学等领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普及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专业性与趣味性,对于我们认识外部世界与“内在自我”,无疑是一把有力的钥匙。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四)
《看不见的陪伴》这是一部以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为主题的科普书籍。书中讲述了微生物如何在动植物体内生活并秘密地参与构造它们,帮助它们完成各种任务,这些任务经常关乎性命。再大的生物也不孤单,因为其浑是有用的细菌。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勤洗手,多消毒,预防和消灭细菌。因此大众对于细菌的认知大都是负面的。这本书将打破我们对于微生物有害的刻板印象,了解它们是如何与其他动植物,还有人类共同生活、互惠共生的。 引言中首先列举了夏威夷短尾鱿鱼与细菌共生的例子。鱿鱼体内收留了会发光的费氏另类弧菌,它们生活在小腺体里面,营养来自鱿鱼。这些细菌一到夜里会把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光。鱿鱼利用光来捕食,细菌也用光来换取鱿鱼提供的营养。
地衣是植物与细菌共生的典型案例。藻类与真菌结合,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真菌穿插其间,它们共同形成的机构就是地衣。 物种间的共存是可持续的,这种状态可能在共生体中维持一生或者一个阶段,不论它们有何种交换。
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非细菌微生物还有病毒。真菌大部分时间是以细丝状的菌丝形态生活着,其直径为10微米,肉眼看不见;比真菌更小但数量更多的是细菌,直径为微米级,像珠子一样连在一起;非细菌生物,属于真核生物,一般为单细胞,但比细菌大10-100倍,依靠摄入有机物质生存或靠光合作用生存;病毒没有细胞,借助其他细胞复制繁衍。
人的皮肤上有大量的细菌,哪怕经过揉搓和清洁,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生物薄膜依然还在。这些微生物参与了保护皮肤。一方面,微生物们从疑似病原菌处获取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它们起到抗生素的作用。人的肠胃中同样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
阅读这本书更像是跟随探险家去探索微生物的世界。作者虽然是外国人,图书的翻译非常流畅,内容文字很有画面感,就像在看纪录片。非常推荐。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五)
《看不见的陪伴》这是一部以我们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为主题的科普书籍。书中讲述了微生物如何在动植物体内生活并秘密地参与构造它们,帮助它们完成各种任务,这些任务经常关乎性命。再大的生物也不孤单,因为其浑是有用的细菌。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勤洗手,多消毒,预防和消灭细菌。因此大众对于细菌的认知大都是负面的。这本书将打破我们对于微生物有害的刻板印象,了解它们是如何与其他动植物,还有人类共同生活、互惠共生的。 引言中首先列举了夏威夷短尾鱿鱼与细菌共生的例子。鱿鱼体内收留了会发光的费氏另类弧菌,它们生活在小腺体里面,营养来自鱿鱼。这些细菌一到夜里会把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光。鱿鱼利用光来捕食,细菌也用光来换取鱿鱼提供的营养。
地衣是植物与细菌共生的典型案例。藻类与真菌结合,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真菌穿插其间,它们共同形成的机构就是地衣。 物种间的共存是可持续的,这种状态可能在共生体中维持一生或者一个阶段,不论它们有何种交换。
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非细菌微生物还有病毒。真菌大部分时间是以细丝状的菌丝形态生活着,其直径为10微米,肉眼看不见;比真菌更小但数量更多的是细菌,直径为微米级,像珠子一样连在一起;非细菌生物,属于真核生物,一般为单细胞,但比细菌大10-100倍,依靠摄入有机物质生存或靠光合作用生存;病毒没有细胞,借助其他细胞复制繁衍。
人的皮肤上有大量的细菌,哪怕经过揉搓和清洁,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生物薄膜依然还在。这些微生物参与了保护皮肤。一方面,微生物们从疑似病原菌处获取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它们起到抗生素的作用。人的肠胃中同样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
阅读这本书更像是跟随探险家去探索微生物的世界。作者虽然是外国人,图书的翻译非常流畅,内容文字很有画面感,就像在看纪录片。非常推荐。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六)
早在中学阶段,就学到过微生物的生存方式有共生与寄生,或许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文化传统,微生物的共生方式往往难以显性地呈现给非专业人群。《看不见的陪伴》补足了关于微生物共生的科普的缺憾。
作者马克-安德烈·瑟罗斯被后记作者、法国植物学家和生物学家弗朗西斯·阿雷戏谑地称为“MAS”,这一看起来就十分宏伟的名字在西班牙语中意为“更多”,如同对马克广博学识的生动演绎。他将难以肉眼观察的微生物从存在形式、生活方式到影响作用叙事的笔调徐徐道来,让抽象尺度的世界也变得直观而生动。
互惠共生的概念在生物领域早有发现,但动植物依赖微生物共生的概念只形成了不到一百年,但这一生存形态长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被科学家们长期忽略直到19世纪才被关注到的地衣,就是微生物和藻类的共生体的整体形态之一。
在当代的许多精怪故事和童话故事中,森林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共享着呼吸和养分,拥有整体的意志和遍布每一片土壤的感知力。在MAS的科普中,这一带有浓郁奇幻色彩的设定因为菌根共生而切实地存在着。菌根网络连接了森林中独立的树木,让无法被阳光照射的部分也能够通过庞大的系统汲取从阳光中获得的能量和养分,如同一个个间接互助站。
MAS将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的关系形象地比喻成现代企业常用的雇佣方式“劳务派遣”,当植物不需要从菌群中获得物质时,也可以不将养分提供给菌群,换言之,可以共同繁荣而不必共同衰败。这一理念对于家庭园林植物爱好者而言可能是颠覆性的,因为直到现在,在人们通常使用的室内植物养护方式中除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也许在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家养植物无法达到森林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因为包含于环境中、同时也成就了环境的微生物共生是难以复制的部分。
与微生物紧密依存的不唯有植物,还有动物。如果不是这本书的科普,很难想象牛吃的是草,但实际上消化的并不是草本身,而是微生物,草料通过反刍过程进入瘤胃后,与尿素一道被微生物利用,生产出蛋白质和少量维生素,而牛所消化的正是这些营养物质。
造成“吸蚊体质”的可能不是来自人们通常认知的血液,而是来自皮肤上微生物的区别。蚊子找到人类的方式包括了呼吸的二氧化碳和皮肤上微生物的产物丁酸、乳酸或甲酚,微生物数量越多、越单一,就越容易被蚊子找到。
阅读这本生物科普书的过程,既是回顾中学时期生物课知识的过程,也是颠覆曾经自以为正确的、原有认知的过程。在看不见的视角里,微生物熙熙攘攘地与动植物达成天然的生存默契,才造就了看得见的繁荣,看得见的奇迹。
(2024.02)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七)
书籍:看不见的陪伴 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著:【法】马克-安德烈·瑟罗斯
译者:黄行
出版: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理想国
小时候常常好奇的看着地上一队队的蚂蚁,它们天气好的时候忙忙碌碌,有的时候还会扛着树叶回洞穴,它们会吃树叶么?在漫长的冬天,它们在洞中又在忙些什么呢?
原来在我们不注意的地下世界里,如切叶蚁等等它们会把叶子的碎片供养真菌,成年蚁、幼虫和蚁后都可以不出蚁穴,它们会以菌丝球为食,菌丝球的一部分酶直接进入工蚁消化道,消化植物碎片。
这是蚂蚁和真菌的共生,还有很多昆虫和真菌之间会有类似的故事,白蚁也会培养微生物,从植物中获得营养。有的还是祖传的真菌,真菌不再形成孢子,只由最初的蚁后带来。
这是一本讨论微生物共生的书,作者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瑟罗斯,他打破常规,用了大量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微生物是如何通过共生来参与构造了植物、动物和文明。
微生物首先是真菌,它们在肉眼可见的结构里产生孢子,就是我们常见的蘑菇,还有更小的微米级的细菌,这里谈的非细菌的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
真菌会在植物的根部生长,双方是相互依存,营养交换。
真菌还会对植物叶子尽心尽力的实施微型保护,有的真菌有抗热能力,有了它植物可以承受高达65摄氏度的高温,感觉好像孙悟空的避火红罩
菌根在植物上岸之后,促进了空气含氧量的增加,对于陆生的植物和动物都有重大意义。
关于动物的例子有很多,有的很有意思,比如鲸鱼吃虾的时候是怎么剥壳的?至于人类和微生物的关系,也可以用相爱相杀来形容了,除了致病菌外,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巨大多样的微生物生态系统,我们的免疫系统是离不开微生物的“共生”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微妙,我们的你知道“不洗手或勤洗手,都容易让人生病吗?身材的胖瘦,与肠胃微生物群落有关?细菌也可以改变人的心情?……
阅读本书是对微生物世界的一次“正名之旅”,从微生物和植物、动物(包括人类)的“共生”经历来看,这是一种惊人的链接,也许当我们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微生物的时候,我们才会更好的互相陪伴吧!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八)
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难以观测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单细胞生物等,微生物虽然虽然渺小,却在整个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它们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科幻电影,讲述外星生物来袭,人类束手无策,最终拯救了地球的居然是那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们让外星生物患病和死亡,是地球真正的主宰者和守护者。
《看不见的陪伴》是真菌学家、植物学家马克-安德烈·瑟罗斯的作品,通过围绕着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合作共存关系,科普了这些微生物的重要性。实际上,微生物与动植物的亲密关系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微生物,比方可以食用的美味蘑菇,湿润环境中的地衣,都是微生物的一种。微生物与植物合作,达到一种互利共生的状态,微生物帮助植物获取那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而植物的代价便是提供一部分养分给真菌。当初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种植松树时总是无法成活,但是只要引进欧洲本土的泥土或者在欧洲将松树培育生根,松树便顺利成活,这便是微生物对植物重要作用的体现。菌根真菌通过与植物的根部合作,采用互利共惠的方式让双方获得益处,这种共生方式体现在许多生物和微生物之间。
微生物在和其他生物互利共生的过程中,不仅会帮助植物获得更多的营养组织,还会通过驱赶天敌来帮助它们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美国曾有一种“肯塔基31号”禾本植物展现出了良好的生长势头,获得了无数平原牧场的青睐,然而这种长势喜人的植物内部却有一种共生真菌,会产生各种有毒的生物碱用来保护自身免受植食性动物的侵害。人类的大量种植让这种植物占据了牧场,导致了畜牧业的衰退。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真菌会隐藏在植物的种子内,会伴随着它们继续繁衍,仿佛是植物遗传了这种防护能力。但只要对种子进行轻微加热就可以消灭这些真菌,同时它们这种防护能力也会随之消失。
豆类植物凭借优异的制造蛋白质能力,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无比重要的作物。然而豆类植物可以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很好,它们是从哪里获取了蛋白质中不可或缺的氮元素呢?其实,这一切都是微生物的功劳。德国农学家曾经做过一次实验,发现了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结构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细菌根瘤菌,这种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制造氨基酸,也就是蛋白质的基础。这种神奇的能力为豆类植物带来了自身不擅长制备的氨基酸,而豆类植物回馈给根瘤菌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双方合作共生,所产生的影响力不止1+1=2,而是1+1>2的重大改变,为了促进彼此的物质交换,它们还对彼此的形态进行了改造,让物质交换的效率更为高效。
除了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互惠关系,微生物与动物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牛以草类为食,但是它们却并没有能力消化植物中的多糖结构纤维素,而是依靠瘤胃中的微生物菌群和真菌达到消化的目的。微生物将牛体内的植物进行了分解和消化,而牛又通过皱胃中的溶菌酶消化了微生物细胞。所以说,虽然牛吃的是草,但是实际上它却消化的是自己体内用草培养的微生物。牛与体内微生物的关系看起来似乎更接近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但是实则不然,它们之间仍然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微生物通过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同类,换来了适宜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从整体而言对双方都是共赢。
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瞬间,都有着微生物的参与,正是它们的存在,才造就了如此美妙的世界,某种意义上来说,微生物才是这个世界稳定的基础,也是决定未来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了解这些奇妙的微小生物,也是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九)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正在逐步深化,但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依旧很神秘。这一次,我们要探索的,是那些一直陪伴着我们,却常常被忽视的生命——微生物。北京日报出版社新书《看不见的陪伴: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是法国微生物学家马克-安德烈·瑟罗斯的科普读物,说的就是我们与微生物之间这种看不见的陪伴的事。
我们先把本书作者AI成我们要讲的故事的主角。故事从一个寻常的早晨开始。瑟罗斯博士在喝下第一杯咖啡的时候,不禁思考起那些无形的生命——口腔中的细菌。每当品味着咖啡的苦涩,是这些微生物在默默地与我们共享这份滋味。而每一次咀嚼食物,都可能是一次与微生物的亲密接触。这种共生关系,既是微妙的,也是复杂的。
现在开始一次深入微观世界的旅行。我们看到了微生物在人体中的繁衍生息,与人体细胞共同构筑了生命的奇迹。微生物不仅仅是病原体,它们在人体的消化、免疫等多个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我们陷入疾病的困扰时,它们或许正是那个默默守护的“隐形英雄”。
除了人体中的微生物,还有土壤、水源等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参与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海洋深处的热液喷口,到高山之巅的冰雪,都有微生物活跃的身影。它们不仅塑造了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在人类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段旅途中,可以感受到微生物的神奇与奥秘。它们虽然微小,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回顾历史,人类对微生物的认知历程也充满了曲折与挑战。从最初的恐惧与排斥,到如今的深入研究与利用,人类逐渐认识到与微生物和谐共生的原理与机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通过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来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在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成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方法;而在医学领域,微生物的研究更是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手段。
回到那个寻常的早晨,当瑟罗斯博士喝下那杯咖啡的时候,他或许并没有感觉到那些微小生命的存在。然而,正是这些看不见的陪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们既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也是我们身体中的一部分。正是这种共生关系,构筑了我们与微生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存在着无数的生命形式,其中一些甚至在我们不经意间与我们共生。它们是我们的微生物伙伴,与我们一起经历了数亿年的进化历程。我们的肠道、口腔、皮肤都有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不仅仅是我们身体的病原体,更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它们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增强免疫系统,甚至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看不见的陪伴
评价人数不足
(法)马克-安德烈·瑟罗斯 / 2024 / 北京日报出版社
书名:看不见的陪伴
作者: (法)马克-安德烈·瑟罗斯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与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原作名: JAMAIS SEUL: Ces microbes qui construisent les plantes, les animaux et les civilisations
译者: 黄行
出版年: 2024-1
页数: 412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十)
这个周末正在细细读这本书。
理想国出的,确实品质有保障。
是生物科普类书籍,写微生物的,比如细菌真菌什么的,虽然我们平时看不见,但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环境都依赖于微生物的共生。
这本书写的颇有点深度,深度不是说多难懂多专业,深度是知识介绍的深度。
比如最尝试的一点,地球诞生之后,并没有土壤,都是大石头么,哪来的土壤,对吧,之所以我们地球现在有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的土壤,得多谢微生物了,植物从海洋登录陆地,靠的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细菌和真菌,他们的共生在一起,相互保护相互提供“食物”,而它们对于岩石的分解侵蚀让石头逐渐变成了富有营养成分的真正土壤。
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科普认知,我们可能会接触各种动植物的科普,但随手抓一把农民伯伯田地里的土壤,这土壤居然是微生物“制作”出来的。
作者还介绍,再过去,松树并不是全球都有,亚洲开始也没有松树,是欧洲人将松树带到了其他大陆,但是他们发现,带来的松树基本都活不了,及时侥幸存活也都发育不良。但人们慢慢摸索出规律,只要带一点欧洲松树附近的土壤来栽培或者带土一起移栽松树,就能让其他地区的松树生长的跟欧洲一样好。这是为什么?后来生物学家发现,原来松树的根须上,都有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分解矿物质并提供保护,就像给树根穿上“靴子”,有了这种细菌松树才能存活,这也是微生物与植物共生的例子之一。
除了植物,动物跟微生物的的关系也很密切。
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牛吃草。
我们总说牛吃草,但看完这本书我都颠覆了。
事实上,牛不是吃草,准确的说,牛是吃细菌。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有点扯淡,颠覆一个从小到大的认知确实很难,但事实如此,牛吃进胃里的草。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生物学的反应,培养了大量的细菌,牛靠消化这些细菌获得了能量,然后排泄出去废料草渣滓。
这个说法,是科学的,但颠覆常人的认知,一般说来,牛应该跟熊猫一样,每天吃大量的植物,但是植物里的营养很低,所以需要大量时间来咀嚼和消化,但熊猫是这样,牛可不是这样,牛看似吃草消化草,实际是,吃草在胃里喂养细菌然后吃细菌,细菌是直接供给,恐怕除了我,很多读者都会感觉震惊吧,但这就是事实,如果我不读这本书,也不会有这样的认识。
还有,我们总看网上的视频,觉得东北傻狍子是很傻的动物,人接近,它也不跑,你打它,它还会走过来看看你用什么东西打它,人们总觉得狍子很傻,实际上,也是微生物的作用。
实际上,傻狍子之所以傻,是因为它们“醉了”哈哈哈哈,哎呀,生物学上的事,可真是让人感觉高兴呢,如果我们不读这种透彻的书籍,总觉得很多自然界的事很搞笑,但读了,忽然就找到了原因,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吧,我平时就喜欢读这种科普类读物,我觉得对于我们了解世界,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非常有帮助,不白读啊,真不错,非常的推荐~
《看不见的陪伴》读后感(十一)
小时候我有些洁癖,总是想着如果能有无菌世界多好,只留下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把有害的细菌和病毒都消灭,那人类就可以不生病了。现在回想那时候的我还是受到19世纪经典科学的影响,认为人类是全知全解的,可以简单区分出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就好像当年的物理学界对牛顿力学可以说是深信不疑,甚至认为物理学大厦已经基本修建完毕,剩下来的只需要小修小补就可以了,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打破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恕我无知,)生物学中好像没有一个像爱因斯坦这样戏剧性的人物,但是它的研究范围也是在不断扩展,不断进步,没有永远的绝对,没有永远的确定性。就像本书中作者展示的研究领域一样,对于物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有微生物的时候,原来人们总是停留在竞争、寄生和捕食的印象,其实我们周围到处都是和微生物互助、互动的例子。就像我刚刚读完的卡洛在《科学的诞生》中写到的一样:“……一张地图不会仅仅因为之后会有一张更精确的地图出现就丧失它的认知价值。我们为了纠正错误而走出的每一步都让我们了解得更多、看得更远。……”对于微生物的研究会一直进展下去,就像微生物一直和我们共享着地球。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且信息丰富的科普书籍,身为植物学家和真菌学家的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微生物在地球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我觉得可以把他成为共生专家。他带领我们踏上微生物与生物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之间不同形式关联的旅程,展示了几十亿年见地球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生物的营养、发育、免疫甚至行为,因此生物永远不会孤独。 微生物共生还参与了生命的进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文化和饮食习惯。 本书以清晰易懂的风格编写,配有许多具体的例子, 它结合了科学严谨和幽默,一定会改变你对微生物的看法。
这本书是直接从法语翻译过来的,我在亚马逊商业只搜到了法语版本,都没有找到英语版本,感谢理想国引进了这样一本有趣的著作,帮助国内大多数跨越语言障碍去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微生物的世界。
法语版封面
法语版封面好像kindle那张经典的开屏图,与理想国的版本相比寓意更加明显,但相对来失于单调。另外提一句,外封和内封虽然有点儿对密集恐惧症不太友好,但内文是一张图也没有,即使密恐症候群体主要包个书皮就可以顺利阅读了。
,这样人们不会生病这是一篇引人入胜且信息丰富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微生物在地球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是植物学教授和共生专家,他带领我们踏上微生物与生物体(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之间不同形式关联的旅程。 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生物的营养、发育、免疫甚至行为,因此生物永远不会孤独。 它还向我们揭示了微生物共生如何参与生命的进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文明的文化和饮食习惯。 本书以清晰易懂的风格编写,配有许多具体的例子和插图。 它结合了科学严谨和幽默,邀请我们改变对微生物的看法,微生物不仅是病原体或分解者,而且是生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重要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