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大开眼界》读后感锦集

《大开眼界》读后感锦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2-15 16:25:15
《大开眼界》读后感锦集
时间:2024-12-15 16:25:15   小编:

《大开眼界》读后感: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深刻理解了人生的真谛。作者用鲜活的故事、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让我明白要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知的挑战。读完这本书,我豁然开朗,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一篇

有些文章,例如连点成线和借来的东西,作者文章思路显然偏离,而且,个人情绪化很重,好像理由不够要用情感来转移读者的注意力。

很多文章往往用一句不到30字的话便可以概括,但是却一直反复论证,论证数据选取的样本数量过少,随机性不够,个人偏向选择太重。

但有些还是比较推荐阅读的,比如暴富,真实发色...

这本书适合跳跃节选去读。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二篇

这本书跟另外四本差别太大啦,感觉不像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看的过程很烦躁,并没有让我大开眼界。

我觉得这本书有点儿太长篇大论了,举了很多例子,最要命的是每一节都要把各种各样的例子穿插在一起来说,颠来倒去,让人头晕。如果说作者就是想训练读者的注意力的话,那他做到了。但我觉得这类文章难道不应该条理越清晰越好吗?为了一个例子,就把跟例子相关的东西一股脑的往上堆,真是让人头疼。

这本书,差评。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三篇

这本书可谓是慕名而阅读,但说实话感觉有点让我失望,我不知道是不是外界对他的评价太高还是什么原因,距离我认为的高水平还是有点远了点,有可能是我水平太低吧,没有达到那么高的阅读水平。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以19个故事组成,也即是书中的19个章节,而每一个故事可以说都是独立的,没有什么硬性的关联,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让我感觉在阅读的时候很怪,这种类型的书我以前也阅读过,但是却没有这本书的感觉,我有的时候会回想一下原因,我想可能是他的故事对于我来说有点零散或者说是跳出感太强了,就是在你阅读一个故事的时候,作者在描述的时候在我看来细节上有点过于细了,从而会让读者忘了作者要表达什么,不过我不知道这一点是不是就是作者的目的,让读者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呢?

不管作者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吧,也不管作者的写作手法到底如何,我只想说这种方式可能不是太适合我吧,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也想说的就是书中的一些故事也让我开了一下眼界,虽然离大开眼界有点远一些。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四篇

用另一双眼睛看透这疯狂的世界,感受奇妙的生活和美丽人生。我着实是被此句话吸引了,所以以期待的心情,感受着另一双眼睛所看到的世界。

一定是我头发太长了,所以见识少。所以看的时候会有点费解,果然是不一样的眼睛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全书分了三部分,每部分根据真实的事件展开了不一样的见解。可是关于这些事件,除了知道911事件外,其他的很陌生,所以对于一点都不知道的我再透过别人的眼来了解这些事件,有时候还是一头雾水。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在感叹着,原来还有这一回事!

话说要成为一名推销员,必须忍得了白眼,受得了气,跑的比别人快,说得比人好……但并不是每个达到到以上各方面条件的人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好的推销员。当看完格拉德威尔笔下所描述的史上最伟大的王牌推销员罗恩,你就会看到一个推销员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而是独到的眼光,抓准了时机,把握住机会。而最重要的是一切都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

疯狂的世界!你说西红柿酱为何历经岁月还是西红柿酱?一瓶染发剂又有何特别?对于不甚了解的避孕药与女性的健康问题又有多少的牵连?……总之,能理解的,不能理解的。反正一切以疯狂来言语!的确是这样,是这么一回事!

说到奇妙,首先想到的是世界上的那些未解之谜。奇妙生活,这是一个熟悉也陌生的话题。熟悉是因为本身就处于生活之中,陌生是因为奇妙!其实所举例的事件很普通,大企业的起落,治安问题,专利问题……是不是很奇怪,这些事为何有奇妙之处?我只能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美丽人生,总会令人遐想着美好的事情。例如只会想起《铁塔尼号》罗丝和杰克在船上浪漫相拥时刻,却不会想起沉船那刻。可惜人生的美丽总是伴随着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透过另外一双眼睛又会看到怎样的一个结果?美丽?丑陋?……有时候自己看腻的世界,真的需要换上另一个人的眼睛,用上另外一个人的头脑来探究。这也是疯狂的世界里理所当然的事件 。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五篇

《大开眼界》 是作者几部书里面,主题最随意的一本,描述的领域非常广泛,有趣的观点不少:

被淘汰的录像机。录像机在三十年前是人们观看电影、录下电视节目的工具,可是30年后,录像带已经找不到可以播放的机器。但是功能更强大的蓝光DVD、网络存储也开始出现。技术不断进步,新的技术会不断被淘汰,短暂的人生,需要对新技术的出现做好心理准备,对旧技术的被淘汰胸有成竹。

塔勒布和马尔科姆,马尔科姆专门在书中为塔勒布写了一章节,塔勒布也在他的新书里面推荐马尔科姆的书,书本之间,也有隐形的广告或者认同。

藏书无数的豪宅。书本中有尼德霍夫的藏书无数的房子,这是爱书人最理想的状态,可是,藏有大量书籍的房子,也无法几百年地把藏书保存下去,反而图书馆可以起到藏书的作用,而电子图书可以通过多点备份的形式进行储存,只要有一个点存在,书本的内容就会得到保存。对单个的读者而言,保留自己的笔记和批注,书本自身是否保留不是决定性的。现在处于测试版阶段的kindle电子书,也如同一个虚拟的图书馆,读者交付一笔费用,就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反复阅读一本书。

奇特的狗。马尔科姆的书里有两个章节是关于狗的。狗是一种善于察言观色的动物,人类在狗的眼里就是一个有趣的玩具球。遛狗的主人的态度造成了两只不同的狗关系的对立或者融洽。

算命的技巧。彩虹骗术是先描述当事人的特点,再补充另一个特殊情况下相反的特点,这就有点相当于矛盾规律,先说一个决定另一个,再说另一个反作用于前面那个,逻辑严密,却不知所云。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六篇

这个世界本身就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或许因为周遭人事的呈现,我们所见识的世界有特别的样子,但我们依然没有能力洞察,甚至世界本身的复杂让我们望而却步,只学会了雾里看花。马尔科姆真的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不读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他葫芦里买的什么药,这或许就是他独特的魅力,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每一个细节环环相扣,引人深思,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早些年,知道他的处女作《引爆点》红遍各地,那时我还是个无知的少年,直到后来念传播学才知道,刚刚步入职场的时候,老板极力推荐,遗憾的是我至今都没有怎么认真的阅读完,但透过《大开眼界》我仿佛看到当年火爆的场景,也瞬间明了风靡的原因。正如韩寒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

他将无数细微的事件放大,进而分析他们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不愧是“最会讲故事的人”,用它特有的方式将我原本对世界的认知摧毁,并教我如何去构建一座新的长城堡垒。我很迷恋这种阅读的感觉,让我明白自己的渺小的同时看到这个世界的博大以及探索与发现旅程的美妙。

纵然这个世界有无数谜团不能迎刃而解,有无数让人摸不清头脑的事情,有无数横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但马尔科姆用鲜活的事例,冷静的分析,理智的判断让有些事情水落石出。我们在他的引导下能清楚地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新作《大开眼界》中马尔科姆不忘极力跟我阐释各种现象之间的连锁反应,试图以更深入更详尽的方式向人展示自己在某领域的丰厚学识。我分外好奇他怎么做到的?难道真的去亲身经历了这么多的行业?在他那颗看似不谙世事的心里,其实藏着所有世事变化和沧海桑田,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亦或是社会关系、心里、犯罪等等,他都将好故事一一说给你听,也让我等鼠辈大开眼界。

另外书中提问式的解读我也乐此不疲,阅读中设置的疑问,让读者带着思考去阅读,每一个问号背后的事件或故事深深将我们吸引,也同样培养我们质疑、思考的阅读习惯。

非常感谢译者把这么富有的书带给我们,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另一面时思考世界的对立面。或许日后的生活会因为曾经读过这本书而带来点滴的改变。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七篇

由于之前首次接触到纳西姆•塔勒布的书,于是我百度了一下塔勒布其人,一篇题为《暴富:纳西姆•塔勒布是怎样将不可避免的灾难转化为一种投资战略》的文章吸引了我。这篇文章写在《黑天鹅》一书出版的几年前,以1996年的某一天塔勒布拜访维克多•尼德霍夫开头。尼德霍夫是当时美国数一数二的投资经理人,而塔勒布还是一名崭露头角的交易员,后者因在期权交易领域名气越来越响亮而受邀会面。塔勒布羡慕也佩服尼德霍夫获得的财富和豪宅,但当他凝视着尼德霍夫的满室藏书、漂亮的网球场和墙上的艺术品时,他还是不禁想到:

这一切可能只是单纯的运气好。

这想法非常离经叛道不是吗?但文章进一步引用了索罗斯的投资案例以及塔勒布的经历来阐述他的投资策略。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黑天鹅理论”的雏形:“谁也不知道有一天自己的运气会不会反转,以致一切都化为乌有”。

这篇深深吸引了我的文章内容丰富而又结构精巧繁复,读来引人入胜,正是出自大名鼎鼎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之手,并且收录在他的《大开眼界》(What the dog Saw)一书中。作为《纽约客》杂志撰稿人及畅销作家,格拉德威尔的著作包括《引爆点》、《决断2秒间》、《异数》等。

《大开眼界》一书集合了格拉德威尔为《纽约客》撰写的十九篇精华文章,他把这些文章称为“探索之旅”,并且分为三种类别:

第一类是关于时代先锋和天才型小人物,开头提到的关于塔勒布的文章即属于这一部分;第二类展示了一些理论的方法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对“安然破产案”的剖析,作者认为它可以与“水门事件”相提并论,(连《破产姐妹》剧集也提到过这一事件);第三部分探讨的是人的个性、性格和智慧。在这三个类别之下涉及的题材非常的丰富,这十九个故事就是文字版的十九部美国社会人文记录片,格拉德威尔总是能够通过他的研究和阐述牢牢抓住读者的好奇心,通过他技巧性的叙述和发人深省的分析,深入探索了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格拉德威尔在前言里提到,他寻找写作灵感的秘诀,“就是要说服自己:每个人、每件事都有故事可说。”我不知道其他读者是否和我一样,看到《西红柿酱之谜》这样的标题会觉得这太无聊,有何值得大写特写的呢?莫非格拉德威尔是作家界的安迪·沃霍尔?但难以置信的是,格拉德威尔挖掘出了非常有趣故事,我觉得他棒极了。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八篇

格拉德威尔是个另辟蹊径的天才,他讲故事的功力似乎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他习惯于将一件复杂的事抽丝剥茧,透析背后的行为模式。他讲故事总是将几个故事杂糅在一起,从不让人觉得枯燥,反而用这种彼此论证的方式来表现他对模式的敏锐观察力。

在上一本《逆转》的书评中,我仔细地讨论了他的故事与观点之间的薄弱性。在这本书的前言里,格拉德威尔非常直白地说:“文章的优劣并不取决于其说服力有多强,反正读者在本书中读到的文章不会是这一类。”我简直忍不住失笑,这是堵住了我评论的角度,这本书在故事与观点的紧密程度上走得更远,书中的故事与其说要证明什么观点,倒不如说是格拉德威尔对这个世界的观察,这个他眼中的世界是以怎样的方式运行着。

《大开眼界》中囊括了丰富且多元的行业故事,从市场经济中商品的营销模式到证券市场研究预测,从企业公开的商业秘密到难以琢磨的军事情报,从动物眼中的世界到犯罪分子的心理侧写,格拉德威尔为我们揭开了世界的另一面,或者说,改变了我们的定见。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海量信息的压力,我们不自觉地会对某类人或事物留有僵化的印象,这就是定见,而突破定见,把握到实际发展脉络的人,就是异军突起的成功者。

塔勒布成功的方式和大众截然不同,我们习惯于每天有一点小小的盈利,但却将自己暴露于巨大的风险中,而塔勒布反其道而行之,将风险化为可控程度,但却需要承受每天微小的损失,而当有影响力巨大的意外事件发生时,塔勒布的收益也将成倍地增长,他是用小损失赌大收益。普通人甚至经济分析师都不见得能明白金融市场,但却要以一知半解的方式进行操作,而塔勒布坦诚自己的不懂,并用不懂的模式经营他的对冲基金,最终得到了瞩目的成功。

我们眼中的世界与实际的世界间差距究竟有多少?格拉德威尔用他的故事将我的认知撞得七零八碎,很多案例本身就让人深思,更有意思的是他明晰了我们很容易混淆的概念。谜团需要更多信息就能迎刃而解,迷雾则需要抽丝剥茧,前者侧重于事件本身,后者则依赖于分析者的判断。惊慌失措是在压力之下回归本能,紧张失常则是思考过多,以致于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准,两者虽然都会造成失败,原因却是截然相反。塔勒布让我佩服的另一点就是他能够从复杂的现象中剥离出事物的本质,他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正是在告诉我们对于基本信息的混淆造成了我们对事物的错误认识。

我想,格拉德威尔作品的魅力就是在于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独到视角以及讲故事的高超技巧,每一个故事都值得细细推敲,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九篇

马尔科姆既是学术界的讲故事好手,又是会讲故事的人里最擅长阐述科学原理的人,他秉承这种双重特性,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脑力风暴。

初识马尔科姆,得缘于他的处女作《引爆点》,他在那本书里将无数看似微小的社会事件无限放大,进而分析它们可能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层面造成的巨大影响。那时他还是位小角色,却刚好赶上2000年这个学术书籍热潮爆发的好年代,于是,在对千年虫等各类计算机原理问题剖析的书籍中,他的作品以出色的场景描述力、事件还原力,以及新颖的研究着眼点,在各类文风过于严肃缜密的学术书籍中脱颖而出。

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尽管论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他不及史蒂芬·列维特,论社会关系学方面的知识,他不及戴尔·卡耐基,可无论是此后的《决断两秒间》还是《异类》,他都以一贯风格获得了巨大成功。

新作《大开眼界》的风格依旧趋近于事件回放与原理剖析,但如今的马尔科姆已不满足于仅仅阐述一个或一系列事件,他企图以更深入更详尽的方式向人展示自己在某领域的丰厚学识。

要了解一个行业或某行业内部的规则与知识,最快速的方法莫过于涉足某行业。我们无法一一试水所有行业,却可以通过他人阐述及他人的经历来获得所需要的。马尔科姆其人深谙此道,他将这些年来所收集的有关经济、销售、心理、社会关系、政治、军事、犯罪等各方面内容汇集成这一本行业故事模拟与回放录,以供我等坐井观天的凡人开眼界。

我们永远不缺乏基于原始好奇心的觑探心理,因此马尔科姆在文中设置的数个疑点足以令人在阅读过程中乐此不疲,每一个问号背后必定牵连着一大串历史人物故事及相关道理,而我们探究的过程既是咀嚼文字的过程。

于是,看这本书时的感觉就像是被作者拖入了一本本含义深厚的小电影。初时不知作者意图,随即在作者高超文字功底的带动下渐入佳境,最终才恍然大悟。

而马尔科姆巧妙的阐述手法也令人欲罢不能。例如王牌推销员这章,围绕如何掌握消费者心理这个关键知识,作者尽情穿插叙述了内森与外甥的恩怨情仇,罗恩被父亲放逐的根源始末,神迹般的销售量与充满波折的官司诉讼,这不单单是阐释营销手段与如何勾起消费者购买心理,整个儿就是一幕家族争斗史与富豪发迹传奇故事!其中有一幕特别有趣,内森被外甥sj控告专利侵权,在公堂上对峙时猛然心脏病发作,SJ因愧疚而撤诉,结果第二天案子和解后心脏病就好了。

以前我无法相信推销员有多么出色,如今看到这个案例,对于推销产品首要的功夫在于表演这个道理实在是不得不五体投地。

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作者对文中的人物把握也十分到位。在借来的东西与小狗眼中的世界这两篇里,作者对写作者的心理和动物专家的手段及学识的描述完全可以作为写作时的素材。

当然,这本书也不可避免的有其缺点。首先,在叙述时过于琐碎凌乱,缺乏明晰的主线,有点像电影中互相穿插倒叙,而不是顺序结构,容易令人云里雾里。其次,作者在这本书里过于看重对于人物与事件的描述,淡化了本该阐述的原理与学识。

可没准作者也是在转变自己的写作方式,至少他在搜集素材与写作手段方面,我充分看到了他向小说和传记创作道路迈进的努力,或许多年后,马尔科姆会以潜移默化高手的小说家身份出现在世人面前。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十篇

首先声明,看完这本书我自己的收获并没有很大,但是也并不小于格拉德威尔的其他书。西方政治经济类求证式书籍和文章的缺点就是颠来倒去地讲述同一个故事,这个问题其实很早就发现了。但是这本书在这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很明显,因为这是一本本来就没有什么主题的书。几百页纸如果不是围绕同一个道理展开,就不会显得那么无味。这本书的可读性和成就感远远强于《一课经济学》。总的来说,信息密度不大,但是视角很好玩,毕竟书本来就叫《狗怎么看世界》。在夹缝时间随意翻开来可以快速地浏览过去,当作偷闲总比看网络小说要强。在亲友围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引述这本书里的故事逼格总比引述微博段子要高。

书看完就扔一边了,更何况是Kindle上看的。书中那些故事里的小道理到还有着很深的印象。试做回忆性整理,可试做“干货版”,懒得看书的看看我这里;愿意看书的可以讨论我总结的是不是对。

1、王牌推销员:

一个好的推销员要知道什么时候把演示产品的过程终结,直接转入主题,让客户心甘情愿地掏钱。销售员可以进入生产和设计流程,用营销的视角观察产品,来创造新的上商业维度。

2、西红柿酱之谜

所谓商业创新的成功之道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创新或者做出细分市场就能够带来更多的客户,比如芥末酱;有时候做出细分市场倒不如做出调众口的产品。真是难判断啊。

3、暴富

暴富也可能意味着暴穷。人的天性就是在赚钱的时候稳健行事,赔钱的时候冒险行事,即使预期收益都一模一样。这就是深藏在人性深处的愚蠢之处,但能安排好自己这个弱点的人就是精英。

4、真实的发色

营销的人借势无可厚非,但是最好不好借热点而是借时代大势。踩住了时代大势的营销风口,想不成功也难。

5、约翰·洛克悔不当初

发明一个东西之后,发明者对东西本身往往就失控了。何况即使是表面上看上去无比正确的东西,实际的效果可能也架不住推敲。所以我们需要科学共同体、需要时间的检验。

6、小狗看到的世界

要成为观察人心者就要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中,但是这是一件何其困难的事情。即使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小狗,主人也完全没有办法理解它是怎么想的。要看穿别人就一定要多学习。

7、公开的秘密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所患不是信息不够用,而是信息太多难以提取有用的内容。比如安然公司的财务问题,所有线索其实都在台面上,但是就是没有人能把这海量的信息汇聚成一条线。(插一句:这就是大数据所以有前途的原因之一。)

8、百万莫里

洪水宜疏不宜堵,要想疏通找关键。治理游民问题需要一劳永逸地投资,帮助他们而不是遣送。有几个特别难处理的老油条就要特别下功夫去啃骨头,搞定了他们事情也就成了。(这里遥相呼应作者10年前出的《引爆点》中关键人物要素)

9、图像问题

眼见为实,我们对这句话的嫉妒信任该是到头的时候了。眼见不仅不一定为实,甚至可能是坑爹的视觉误差。越来越精确的分析目的要求越来越丰富的情报角度。(海量信息问题于是又浮出水面了。)

10、借来的东西

拿来主义没有什么不好的。有时候当一个作者感觉到自己是在为什么更大的目的而服务时,即使作品遭到一些剽窃也不会生气。人类的版权保护意识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KK和安德森看到这篇肯定会抚掌而笑,英雄所见略同。)

11、连点成线

从后见之明来观察,所有的事先情报好像都指向最终的结果。但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所有的情报都可能有着更多的可能性,而且究竟哪个真实的情报也是搞不清楚的。

12、失败的艺术

“panicked惊慌失措”是指人把自己的学习功能完全封闭,全部依靠本能形式,在面对生命危险时往往进入这种状态;“chocked紧张失常”则是指人重新求助于自己已经熟悉的技艺的初级阶段,僵硬地重新学习。能控制好自己这两个毛病的人可谓高手。

13、航天飞机爆炸的省思

复杂系统的故障叠加最终一定会有一定的概率发生问题,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而且就算是倾注心血在某一个具体的细节上,也会因为人的麻痹心理而在另外的地方补偿回来。

14、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的人自然也是一种天才。他们不仅有着最终脱颖而出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耐得住初期一无所获的寂寞。这样的坚持力也可谓是一种天赋,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

15、最有可能成功

谁最有可能成功?在做上这份工作之前其实谁也不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候选人边做边学、边做边选。胜任者自然会在工作中渐渐表现出来。(这就是管培生、轮岗生的存在根据,但是成本其实大到吃不消。)

16、危险心灵

犯罪心理画像远远没有说得那么神,犯罪心理学家的推理其实跟星座分析差不多。模棱两可的语句和随时可变的解释使得犯罪心理推导的可信度其实非常可怜。

17、天才神话

自认为天才的人不愿意和他人合作、不愿意通过学习来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因为付出了看上去不太聪明的代价。)所以说与其招募一批自身甚高的天才,不如用制度把一群平庸的人组织起来。(这个道理我觉得的确不太适应于新经济领域。)

18、新人的人际网络

花大量的心血对员工做评估、分析;或者从应聘者的角度来说,话大量心思做面试准备,都不如直接一眼看上去气质对味来的好。一旦意气相投,很难不胜任工作。

19、潜伏的祸端

用概论的方法看待事物(也就是有色眼镜),很难不发生偏差。有时候看上去是那么回事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其他深层次的原因造成的。必须对付恶犬,与其对付狗本身不如控制住它的主人。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十一篇

到现在为止,中信出版的Gladwell的四本书我已经依次看过

第一本是《异类》,老师推荐的,原来一万个小时理论最先是由这本书提出来的?加拿大冰球运动员的选取规则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韩国文化导致坠机事件等等,故事说理都非常切题

第二本是《逆转》,怀着很大的期望果然产生了相应的失望,也就是篇头的序曲故事很棒,印象派画家们独创展览印象深刻,其他的故事都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虽然倒U型理论是过犹不及,但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偏向于先成为强者,然后你就逆转了(这不废话吗)。或者是不随和,就是“我有一个梦想”似的不能妥协。反正是很难。

第三本是《眨眼之间》,感觉就是低配版本的《思考,快与慢》。

第四本是《大开眼界》,这本的干货很多的样子,哈哈,其实还是故事,但是时间跨度很长,是他这么多年来,自己觉得专栏很不错的精华。篇幅也因此是一个故事一章,很容易读。Gladwell真的很会讲故事,他的经历也蛮丰富的。而且第三章居然讲了塔勒布的事情。

寻找写作灵感的秘诀,就是要说服自己:每个人、每件事都有故事可说。

另一个寻找灵感的秘诀是,对于权力与知识的不同之处要有所认识。

当我说自己对天才型小人物最感兴趣,那是真心话。要发掘有趣的故事,切忌从最上层人物找起,而要从中层人物着手,因为全世界在做实事的大都是中层阶级的人。

融合度 amplitude 比较高的品牌产品

非凡农庄 Pepperidge Farm 卷心酥

赫尔曼Hellmann’s 蛋黄酱

萨拉·李 Sara Lee磅蛋糕

Victor Nieder hoffer

《投机教父尼德霍夫回忆录》The education of a Speculator

芝加哥大学 经济学博士

原来塔勒布在自己书里写的那个急性子的法国人上司是Jean-Patrice 他很重视风险,近乎神经质的地步

在Regine’s club你懂得

塔勒布从不卖期权,只买期权

是不相信经验主义的经验主义者。

曾经目睹自己的家乡被炸得满目疮痍,他又是那十万分之一罹患喉癌的人,有过这种经历的人不会那么自信满满,所以在他心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自己免遭大难而备受煎熬的过程。

波利考夫 他人导向 她染了还是没染

施佩希特 对自己说话 因为我值得拥有

丝质衬衫女性silk blouse women意指强势独立的女子

Herta Herzog 在Jack Tinker & Partners工作 文案 广告

永远坚守自己的良心,绝对不要让别人替你保管良心。

112

我们若是爱护一个人,会给他完整的一切,那才是真正的爱。

预向动作 intention movement 拉邦工作分析 Laban Movement Analysis

矢状面 sagittal plane

同样是为无助的对象付出无比的精力、智慧和个人力量,同样在面对混乱时保持镇定。

威严并非只靠能耐才能体现,还要懂得因势利导。

蛇头 coyote 经营及操纵非法移民活动的人

133

特殊目的实体 special-purpose entities SPE 为了特殊目的而建的法律实体,在资产证券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透明定律 disclosure paradigm

145

当今世界丢给我们的是复杂与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剥茧抽丝、解决迷雾的态度去面对。

解决谜团的人需要“依赖发送器”,从我们得知的情报中理出头绪;解决迷雾的人需要“依赖接收器”,启动聆听的技巧。

180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211

连点成线 connect the dots

潜入性决定论 creeping determinism

由潜入性决定论导致的一种后果:我们队过去认为是问题的问题矫枉过正,以致为未来制造出新问题。

世间没有所谓完美的情报体系,而每一种立意良好的改进,都要在权衡轻重后拿捏到恰到好处才有效果。

惊慌失措

Panicked

理解范围缩小,导致常态性失败 紧张失常

Choked

反常态失败

未经思考 想太多

回归本能 失去本能

“紧张失常”时我们需要学着不那么在意“人”,而要在意“情况”。

Explicit learning vs implicit learning

后者有部分基础在于大脑基底核,且跟我们大脑学习的程度和时间有关,一旦隐性学习法生效,人的反应就越来越快。

229

死亡盘旋 graveyard spiral

成见威胁 stereotype threat

240

正常意外 normal accident 我们可以预期在复杂科技的正常运作中,会发生这类意外。

“风险平衡”理论 theory of risk homeostasis

在特定情况下,看起来会让系统或组织更安全的变动,其实未必可以使之更安全,因为人类似乎有一种基本倾向,能够在一个地方把风险降低,但同时却会甘愿冒另一种更高的风险。

256

在大器晚成的世界中,这些晚成的大师不是因为性格有缺陷、心不在焉或缺乏野心,而是因为从错误中学习的实验过程中,创意才能慢慢开花结果。

一般小有才华的人,都能够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自我表现,但像塞尚这样丰富、复杂与矛盾的人,需要长期酝酿才能大放光芒。

261

这是大器晚成故事中的最后一个课题:他们的成功极依赖他人的支持。

大器晚成者的故事,千篇一律都是爱的故事,而这也可能是一般人无法慧眼识英雄的原因。

加值型value added

Ian Rowland

Rianbow Ruse 彩虹骗术

The Jacques Statement “人生七阶段”

Barnum Statement

Fuzzy fact 接近事实的陈述方式

Vanishing Negative 消失的负数

天才神话认为:是人让组织变得灵光,事实往往是刚好相反

握手决定一切handshake is everything

先于理性pretational的能力

归类难题category problem

大开眼界读后感第十二篇

我记得好像是休谟说,他那个时候的苏格兰农民一辈子所活动的地方不足十几英里,知道的事情也不过邻里家常。或许,这才是人类的常态,是百万年进化中人类最惬意、最适应的形态。生物进化是缓慢的。但是我们发展出了快速进化的文化。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理上的硬件还是原始祖先的硬件,但是面临了更新软件的机会。一个问题是,这造就了我们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原始人的窘境。比如说,Dunbar数字提出,我们大脑有一个社交容量,即150人上下的人际关系。我们没有能力和更多人建立社交关系,因为我们的大脑容量存在一个上限,这个上限就是我们原始祖先时代一个群落的大小。我们的硬件计算能力就这么多了。今天,我们的社群远大于150,那么硬件也就要求更新。进化给不了,只能等我们自己在大脑中加芯片。另一个问题是,大脑的硬件有限,导致有些软件难以安装,不断升级就更困难了。马尔科姆在本书中提到,普朗克有句话说,新思想、新理论要想扎根和普及,必须等持有这些观念的一代人死去,然后新一代人在新观念中成长起来才行。这就是说,更新软件很困难。但是就如我在前一篇中引用塔勒布在《黑天鹅》中的话说:最聪明的人最容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波普尔曾说,我们应该让观念代替我们。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不断放弃旧的观念和理论,而不是持一种理论到死。这种更新,就像我们在不断重生,不是肉体,而是灵魂。能说出这句话,就说明波普尔正是塔勒布眼中最聪明的那类人。罗维利在《七堂课》中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坐在火堆旁边讲故事,还有一种就是用类似黎明第一线曙光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线索,然后不断根据收集到的来自自然的线索来建造和修正理论。显然,讲故事的人,是在不断圆自己的故事。但是,另一种就不一样,他在不断否定自己。我在前一篇中提到塔勒布提出一种“认知者”乌托邦,这实际上证明塔勒布自己也是个聪明人。巧了,塔勒布喜欢上索罗斯,索罗斯喜欢波普尔。当然,并非巧合。物以类聚。王小波曾提到,有一个外国人问他:听说你们中国人都在说不?这是针对当年一个《中国可以说不》的热潮。王小波就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你认识的人都说不。

马尔科姆在第一章开头转述别人的话说:对于山葵上的虫子而言,这个世界只有山葵那么大。我记得好像在Bowling Alone里也提到类似的一个说法,作者说自己用铅笔捅了一下蜘蛛网,蜘蛛就出来搜寻猎物,但是它对人和铅笔一无所知,这些在蜘蛛的宇宙之外。也就是说,蜘蛛的大脑中没有表征人类和铅笔的东西,对蜘蛛来说,人类和铅笔是不存在的。Gazzaniga在《谁说了算》中不断提到一句话:你不知道未知的东西。这句话看起来有点奇怪,实际上是说,你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哪些你不知道的东西。你不知道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是盲区,所谓盲区,不仅是说你看不到这个“区”里有什么,是说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区”。你不认识我,我做了什么,就在你的宇宙之外。你不曾考虑我是怎样一个人,做了哪些事。我就在你的盲区之中。Gazzaniga举例说,有些病人表现出奇特的症状,比如一个病人否认自己的胳膊是自己的,一种失认症。Gazzaniga解释说,这是因为对应胳膊的大脑皮层失效了。如果是从胳膊通往皮层的神经失效了,那么皮层会发出疑问:怎么回事,出事了,我收不到信号了,胳膊去哪里了?但是,一旦对应的皮层坏掉了,会检查、发问的东西没了,那么大脑就失去了对应的“意识”,感觉不到胳膊出问题,因为能“感觉”的东西坏了。对于知识上的无知来说,还不是这么让人焦虑,因为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谈及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时曾引哈贝马斯转引的一个观点,认为哲学中所有的观点都无法证实,绝对主义无法证明自己的前提(即总有一个作为出发点的前提,否则就是循环论证),而相对主义自身就自相矛盾(即“一切都是相对的”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这就和康德提到的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理性,甚至哈耶克说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大脑是一样的,我们用哲学无法给哲学自身以证实,无法用理性理解理性,无法用大脑理解大脑,但是他们忘记了,我们可以用别的,就像我们眼睛不能看到自己,我们用镜子就可以;我们不能用哲学证实哲学,我们用科学可以;我们用理性、大脑不能理解理性、大脑,我们用进化论、生物学,我们用显微镜、培养皿可以。同样,就像我们存在无知的盲区,即是我们看不见这个区,我们依然可以知道并牢记它的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如塔勒布、罗维利和其他许许多多的聪明人所说:保持谦卑,睁大眼睛。

马尔科姆所谓的睁大眼睛,是要超越直觉,从表象看到本质。看到本质是异常困难的,正如塔勒布所说,我们喜欢线性思维,编造一个因果的、能自圆其说的故事。但是实际上可能是个复杂系统。丹尼特在《自由的进化》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神枪手一枪命中远距离目标,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她成功的?我们会说,她是神枪手,枪法好。但是实际上影响命中的因素,除了她自身的因素之外,还可能有风、光线、温度等多种其他因素。但我们仅仅习惯上归于这个人的因素。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有一次她没打中,如何解释呢?丹尼特提到奥斯汀的例子。比如说,你打篮球投篮,离篮筐很近,很容易投中的地方。你平时都能投中。但是,即使如此,也有人有失手、马有失蹄的时候。就是有时候,你平常不会出现的错误出现了,比如你竟然没投进。奥斯汀的例子就是来自这种情形,他说:所有之前这样的情形我都成功了,你让我以后打这样的球也都能成功,但是这一次竟然没有成功。用这个例子来反驳决定论有点不靠谱。丹尼特用“可能世界”来指出奥斯汀的错误也是被带歪了。可以看到,奥斯汀的分析完全是一种直觉和感受,而直觉和可感受往往是错的。他的直觉和感受就是“这是我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但是他的直觉和感受却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这么肯定——直觉和感受来自一种粗略的判断,而不是精确的肯定。事实本身可能非常复杂,比如眼睛的信息处理,大脑的根据手眼、身体信号来协调统一行动,其中大脑的处理能力、信号的好坏,神经传递所需要的时间,身体肌肉的调整能力,还有具体行动时受到的各种细微因素的干扰,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差异。马尔科姆在讲推销员的故事中讲到的“成就”,可能也来自种种因素,比如马尔科姆提到的“表演”能力,表演能够让人相信、信任,我记得津巴多在《态度转变和社会影响》中曾提到尼克松成为总统的成功,就在于他在电视上演讲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姿态、表情这些肢体语言,会打动许多人。我记得前面我读过的一本书中曾提到很多在线“征友”网站,相比传统相亲,网络相亲进行的筛选配对效果并不是特别好,这是因为网上人们给自己设定了标签比如“英俊、幽默、外向”,但是实际上两个标签一致比如“幽默”的个人,真实的“幽默”特征可能相去甚远。我觉得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有很多本能和直觉上的判断能力,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看到一个人感觉莫名好感,或者感觉不对,往往都是来自直觉。就像我们识别别人的脸,如果对方在妆容上做出一点小小的变化,我们可能意识到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哪里不对。

马尔科姆提到的这些推销员的成功,不仅可能因为他们的能力,比如是个好演员,擅长把握别人的心理,还很有心眼儿。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吊人胃口,知道什么时候让人掏腰包,就像网上流传的各种骗局一样,假装银行给你打电话说你银行卡丢了,让你转账保安全,然而这位银行工作人员的浓重口音普通话露了马脚;或者扮演领导给你打电话,或者扮演同学给你打电话,或者扮演孩子同学、朋友给家人打电话。这种做法并不鲜见,实际上作为一种心理操纵术,出现在任何人际社交场合,无论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让我们看一下电视上的广告,他们找谁来给你推销?找俊男靓女,因为我们都喜欢、相信甚至想跟俊男靓女打交道。马尔科姆笔下这些成功的推销员,内森·莫里斯如何?长得像加里·格兰特。罗恩如何?长得像保罗·纽曼,罗恩“迷死好多人,因为他实在太帅了”。附近的小姐姐小妹妹大妈大婶有事没事都去看他,你说他生意好不好?你说看只是看,又不是说买。为什么肯德基、星巴克不消费也让你呆在里面?为什么超市要免费给你试吃、试唱,直销还免费给你试用?因为这么干了之后,收入真的增加了。为什么?请读读《怪诞行为学》、《影响力》这类的书。人类内心有很多的固定回路。就像我反复提到的灰鹅推蛋一样,人类的很多心理机制,只要你触动,他就会自动执行。我记得有一个视频,说是考验女人是不是拜金女。然后开不同的车去搭讪,开QQ低价国产车,女孩就不上车;开宝马、奥迪,就有很多女孩上车。我以为这种视频实际上是在抹黑女性。女性喜欢有财产男性,男性喜欢年轻漂亮女性,这是人的本能。女同志同样可以拍一个视频,让老或丑女人或年轻美女人来假装需要帮助考验一下男人,那么男人也必然表现出好色的丑陋本性。在西红柿酱的故事中,用开劳斯莱斯的人,询问“你喜欢吃贵普鹏酱吗?”,是要展现品味。就像汽车广告让开车的人展现出成功人士的气质一样。有些广告干脆说“某某男装,成功人士的选择”。我从来都没买过这个牌子,因为每次我都会想,我不是成功人士。谁不喜欢有品味呢?谁不喜欢通过消费来展示自己有品味呢?这就是凡勃伦提到的一种“炫耀性消费”,就像苹果手机,或苹果品牌的产品。粉丝团出现了,无论是明星,还是品牌,还是什么。我记得有研究显示,苹果用户的智商平均要低于其他系统用户。这也可以理解,聪明人让别人迷上自己,而没那么聪明的人才疯狂崇拜明星。用奢华来打动人心,这是必然的。正如凡勃伦所说,每个阶层的人,都努力把自己打扮成高级人士,所以他们模仿上一层人的穿戴、行为。用明星来打动人心,也是必然的。因为粉丝通过崇拜明星,形成一种“单向社交”,他们跟明星变得“很熟”(明星不认识他们跟他们不熟),明星给他们带来一种社交错觉,即成了他们社交关系网中的重要人物,这种错觉给他们带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理。他们借明星来满足自己心理需求,商家和明星借他们的这种错觉来赚钱。

在广告中呈现一个点子,并不一定是这个“创意”导致了成功。就像在洗发水的故事中,马尔科姆提到一个成功的广告是“看不出是不是染过”,一个是“你值得拥有”。我相信就和前面推销员的“成功特质”一样,一个好的说话,仅仅是成功的因素之一。有很多拥有同样好品质,比如帅,比如能说会道,比如会表演,可能因为运气差,从来就没有成功。一个广告也是一样,可能有着出众的特点,可能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成功。这就是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提到的“沉默的证据”,你从来都看不到那些同样聪明、同样努力但是没有成功的人,你以为只要聪明、努力了就能成功,那是你的误解和错觉。到这里,我觉得我阐释了豆瓣的一种思想风潮的核心概念。西红柿故事里还提到一些其他的技巧,比如不吃我的西红柿酱你会后悔一辈子,“如果不试一下,那就注定要吃一辈子的亨氏了”,或者变相贬低别的品牌,“您知道您为什么这么喜欢吗?那是因为您以前意志都吃不到好的西红柿酱”。花招尽出而已。马尔科姆提到,莫斯科维茨意识到,并不止于一种人见人爱的“完美口味”,人们的口味千差万别。口味的差别,或许来自于人们自身,先天和后天环境,可能都造成人们口味的差别;人处在不同身体状况下的时候,又对不同的口味有所好。比如,有时候,人缺乏热量,吃甜的就让他们感觉更好;有时候,人摄入了太多热量,那么再吃甜的他们就会感到腻;有时候想吃咸的,有时候又喜欢辣的。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口味中,又有一致之处,比如喜欢的味道就那么几种,甜,表示含有热量,鲜味儿,代表有蛋白质,所以可以人造甜或味精来投其所好、欺骗人的味觉。

如何暴富?可操作又最直接的貌似即金融投资,就像索罗斯。那么有什么秘诀呢?秘诀大法好。我前面提过,我平时虽然并不看各种大门户网站,但是偶尔因为别的缘故路过,也看到它们给推的广告,有什么“七旬老汉发现彩票秘诀中千万大奖”、“年轻美女总结炒股秘诀一夜暴富”。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么傻的广告真有人信?第二感觉是这些网站虽然文化上傻但是它们在赚钱的嗅觉上并不会多么傻,所以肯定还有更傻的人。马尔科姆说,索罗斯说自己遵循“the theory of reflexivity”,但是他还说“理论十分薄弱,不加理会也不会有问题”。我读过索罗斯的两本书,其中一本是《我们时代的无知与傲慢》,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