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经典读后感有感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经典读后感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6-29 04:20:19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24-06-29 04:20:19   小编: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变迁与重建的著作,作者通过对乡村发展的深入研究,呼吁重视乡村建设。书中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展示了乡村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引发人们对乡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乡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乡土重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读后感(一)

匆匆读完了费老这本乡土重建,前面乡土中国因之前多次阅读便没有再看了。乡土重建的阅读中间经历了一周的暂停,忙着去做其他事便耽搁下来。现在让我复盘全书的内容,我也已经忘了大半,但是认真一想,费老这本书到底想讲什么,还是很清楚的。在读完江村经济,留下一个问题就是西方工业对乡村手工业的冲击该如何应对。之所以要应对,是因为中国乡村的经济结构是农工混合的形态,缺了手工业,便难以支撑不饥不寒的小康了。因此,要重建!重建分为几部分,首先费老提出要发展乡村工业。乡村工业形态为何,资金缘何,都做了认真的讨论和思考。其次关于土地,平均地权,地主的去处也有讨论。最后还对绅权进行了讨论,这个讨论更多是从组织层面来理解如何与不断变动的经济结构相适应。总之,费老志在富民的初心在此处有了淋漓尽致的呈现,踏实恳切的学术态度也让我辈钦佩! 不过,读书确实不能走马观花了,还是得读读写写才好!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读后感(二)

之前有看过《乡土中国》,这两天又看了《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中前面几章描述了当前农民、土地遭遇的困境,人才只进不出,乡土崩溃。我想到了自己和老家之间的联系。我离开了土地,去往大城市求学,土地与城市的两极拉扯让我与它们都产生了隔膜,但不管怎样,正如书中所讲,毕业生再也无法毫无顾忌地回到土地,就算能回到家,可学校交给我的知识也很难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施展。 我忽然感到一阵悲哀。我的土地,就慢慢地失去了营养,土质流失,只出不进,只出不进。 我能怎样改变她的现状? 我曾听朋友说她们村里有一个小工厂,可以去干小时工,这或许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的增多,但细想,工资能高吗,为了高收入,是否还得背井离乡,为了下一代的教育,是否还得竭尽自己? 我不知道,我也无能为力。 之前我和爸爸说我只想赚完钱退休,爸爸说我没有为社会奉献的意识。可我能怎么办,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又怎能将这摧枯拉朽之势给逆转?更何况,我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但看了这本书,我又燃起来一丝希冀,我在想,有什么是我能为我的家乡可以做的事情,也许,这还需要很长时间来思索、实践。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读后感(三)

乡土中国是第二次读了,其内容自不用说,对于90年代末在城市里长大的我来说,算是揭开了乡村的“神秘面纱”,从而对老一辈的固执观念有了更多的理解。带来的思考是如今这样的价值观不断变动的社会,要到何处寻找自我认同与和谐,还是说就像浮士德精神那样,不死不休。

阅读重点更多在乡土重建这一部分上,作者从对中国城乡的区别的研究中得出中国的根在于乡土,进而对时下导致乡土结构瘫痪的弊病进行分析,循序渐进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想法:从最核心的土地制度开始,到双轨政治、乡土复员、乡村工业、资本积累这些作者认为能够使新中国发展起来的关键环节的改革建构的设想。

如果单纯看作者论述的材料:自身生活的时代背景,家乡的调研,以及云南农村的调研,得出这些结论似乎不太够。但彼时彼刻,社会学家们没有条件去为论文而做论文,而是希望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把握住宏观的命脉,去探索未来的国家制度。

读完后记和附录几章,深为费先生的情怀感动,“像我这样的书生,除了这种工作之外,还能有多少能为国家服务的机会呢?”。新中国的成立不负费老所望,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也使中国发展起来了,可知识和资本相互汲取,仍旧高楼林立。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读后感(四)

应该是6月份读的书,7月份用电子软件又继续打开阅读,整本书属于入门级社科类书籍,所以没有很多理解上的困难。通常来说,科普、人文社科类等类似书籍,应该是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或者大概率不会引起读者情感波动的,但是仔细斟酌却难免觉得有些内容看起来过于悲伤。虽然这本书写作的时间距离2022年也算快二十年了,但里面有些内容今天来看仍然让我感到不安,对于男女之爱,家庭伦理,社会权利的解说,平白直诉却让人胆战心惊。

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读后感(五)

在序言中,费孝通先生说明《乡土中国》作为“一种尝试的记录”,”尝试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费先生为解决自身困惑,对相应的现实现象进行考察与发现,就提炼出了一些“概念”简明扼要地说明“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态,同时旨在说明其文化特征和根源,它们之间互为表里。

想起日本学人阿部谨也在其著作的话,立马找了来,《中世纪星空下》提到:“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相处模式,来自于其不同的文化根源,因而产生出文化特征。而且,人与人的关系乃是由物品为媒介的关系,与肉眼看不到的牵绊所形成的关系成立的。"

阿部谨也在《花衣魔笛手》中说:“人并不是有屋子、有食物、有自然环境就能生活下去的动物。重要的是这些事物、自然环境、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世界。”

读书(吸取语言文字、吸取文化信息)可以使人的生活丰富起来,让人有一个了解他者的基础和起点,与他者交流交往的磨合关系、亲近关系并不是真的什么都得从零做起,更何况前人的相处方式有其文化根源,它们有的也还存在于现在的人们生活之中。

这些并不是套用知识来进行归因分析、套用知识如何来看待现实所能达到的。旧有的世界和知识并没有什么含义,并不能指为“是什么”,也并不能指为某种认定,真正的阅读学习过后,它们代表着一个人的生活印象感觉感动以及对待生活的能力已然存在在了那,随时迎来与下一时刻的相遇。

阅读《乡土中国》一书当然也可以使人有大的收获。读过重刊序言,就很想把这本书往下读完,打动我的地方,不在讲的“是什么”,而在其认知方式、探究方式、包括为解决自己困惑敢于向未知领域前进的态度。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