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草原十年的读后感大全

草原十年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15 18:05:28
草原十年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15 18:05:28   小编:

《草原十年》是一本让人回味无穷的书籍。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壮丽景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同时,书中还融入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让人们深刻领悟到草原人民的坚韧与勇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被草原的美丽与草原人民的精神所打动,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与勇气。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一篇

很真实细腻的一本散文,记录在呼伦贝尔的十年。想到了李娟关于阿勒泰的散文,都是关于人,关于生命,万物自然。从字里行间能看到作者对草原的深情,闭眼仿佛能看见那些生命的澎湃和生生不息。作者对人物之间的描写也很动人,虽然不是完美,但让我见到了一个很真实的草原生活。文字就像作者名字一样,安宁,质朴,平静,喜悦。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二篇

在大暑的这一天我看完了这本书。作者以日记的形式和敏锐的情感去描述自己生活的那一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那些人和事、那些动物和河流在十年中发生的一切。我去过很多次草原,也曾经在漆黑得化不开的夜晚奔驰在茫无际涯的草原上,见过金色的阳光照耀下泛着晶莹露珠的绿色波涛,见过餐厅里此起彼伏的豪迈的歌声和出门就倒在地上的醉酒汉子……我是那种匆匆而过的游客,看过李娟笔下对游牧民族动荡生活的描述,能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验到苍茫辽阔的草原带给人心灵的洗涤,我极痴迷于青藏高原一望无际的空阔展示出来的沉默和神秘,并由此而生发出对游牧民族的好奇和窥视。从一个汉人的习性出发,我无比感慨于少数民族对于大自然的崇敬和相互滋润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对于亲人、对于人生的顾念、友爱和坦然。更重要的是,如同作者一样,在这个对一切“过去”摧枯拉朽的时代,我也同样对记忆中美好的一切因今非昔比而怅然若失。 能带给人共情的书,作者都是成功的。她也许不如李娟的文字更触动心弦,但也或多或少吹动了精神深处的那湾湖水。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三篇

疆土那么辽阔的地方,有些时候我们总是没有办法一一用双脚去丈量,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从别人口中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尤其是在那些高原之上,因为路途遥远,我们更不能好好了解当地的地域风情。但是安宁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在呼伦贝尔草原之上,将这个生命之中的第二故乡化作书中的一篇篇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

很喜欢这类描写草原风光的游记类小说,因为只有熟悉草原的人才会选择写这种,如果只是普通的旅游,也很少会有人选择这种题材吧。毕竟草原,尤其对于城市的人来说,相距太遥远,我们可能会较难与当地的人构成一种联系。

通过作者的游记,我了解到在这片草原之上的人们,即便是拥有这样辽阔自由的环境,可是他们遇到的痛苦悲伤并不会烧过我们。即便他们拥有着自由清新的空气,他们人就会悲伤、会落泪、会面对别离,他们仍旧是和我们相同的人。

草原上的司机变化总是鲜明的,风雪大的时候,人们就会蜷缩在安全温暖的地方,等待春天的到来。而当每次春日终于来到,冰雪融化成河流,人们之间的故事也会随着河流前往下一个地方,随着时间的变化,最终仍旧留在草原的人越来越少,就如同留不住的冰雪,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草原前往大城市。

可是,远方究竟有些什么呢?是什么在远方召唤着这些年轻人呢?其实我们都在“觊觎”着远方的未知,因为不了解才更想要去探索,即便最终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年轻人也不会轻易退缩。他们就如同奔驰在草原上的马匹,脱离了束缚和桎梏的天地,他们肆意地奔腾着前往未知。

但是也会有人,如同草原山的牛羊,即便有些时候会看一看远方的世界,但是他们最终都因为留恋脚下的土地而没有离开。他们同这片土地一般,永远专注于脚下真实的生活,他们勤勤恳恳,为了草原上的未来而努力。

而最终他们会同草原融为一体,成为故事中的一部分,甚至被远走他乡的年轻人所怀念和思念。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留下,才让年轻人的远行有了可以依靠的动力。十年的时间看似很漫长,但是当我们付诸于笔下,企鹅只有这薄薄的一本书,我们总是需要切身感受才能更加了解。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四篇

草原辽阔,牛羊成群。如果这不是诗意的期许,而且真实的生活。

十年一晃,白驹过隙。如果这不是缥缈的记忆,而是日夜的记录。

如果有如果,你会不会羡慕这样的生活?你会不会想要留在草原,把它当作家,当作归宿?

《草原十年》这本书的作者安宁,就选择了草原为家。她用10年的时间,坚持记录一个草原小镇,还原属于它的原汁原味的风貌。以及在草原上生活着的人们。和他们度过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

在安宁笔下,草原是梦想驰骋的地方。草原上的母亲,都相信孩子就像小狼,他们长大了,就要放手让他们去打拼,去奋斗出自己的生活。

在安宁笔下,草原是万物有灵的地方。牛羊懂得回家的路,也会约好一起出门,一起回家。草原上的人们守候在这片土地,带着深沉的爱,生生不息。

在安宁笔下,草原是付出,也是回报。种玉米,摘杏子,剪羊毛,去很远的地方打草。他们的笑脸是明媚的镜头,让人难忘。

静静地翻看《草原十年》,仿佛闻得见芳草青青。在那一刻,听得见风的声音。也在文字中与草原相遇。

安宁的文字是不急不缓的,一如草原里慢了下来的时间。人们奔跑,劳作,汗水滴在土地上,也浇灌着丰美的水草。

流云缓缓,风吹草低,这就是草原。是走进安宁心中,也走进我们心中的草原。

在草原,天地辽阔,往来被拉长了距离,心胸也跟着开阔起来。一眼望过去,只有青草,蓝天和牛羊。没有拥挤的车辆,没有焦急的等待。无边无际,无欲无求,起伏的情绪被拉平,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

在草原,时间变得宽松,也变得温柔。特别是当夜色降临,月光笼罩时,草原就成了梦中的童话世界。路边的牛羊安卧,让人忍不住打扰。空气清新又湿润,可以洗涤心灵。风吹动,喧嚣退场,只留下草原的宁静和岁月静好。

在草原,愿景简单又纯净,真诚又美好。正如书中所说的,“只要能够一直有饭可吃,有酒可喝,有歌可唱,有牛可养,那么,人生便是完美无缺的了”。

是啊,人生如此简简单单,多好!远离烦恼,置身草原,那是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或许累,但是却满足又快乐,让人羡慕。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五篇

初到呼伦贝尔时,有个美术馆的大姐姐跟我说,政府分配了一些房子给蒙古族的人去住,可他们都“拒绝”了。即使有着城里四平八方的房子,他们依旧愿意在草原上,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

当时,我并不能完全的理解。而看完《草原十年》,这本书似乎就给我做了很好的解释。

书里的结局,便是落在了,生活在草原很多年的母亲,在年老的时候,来到了城市生活,可她每年惦记的便是草原,她说:机票再贵,就算借钱也要回去。

母亲一直生活在草原,每日凌晨三点起床,挤奶,喂牛,放牛,然后是煮饭、采摘等等,家里的活,几乎从早忙到晚。可在作者的眼里,这依然是一位幸福、快乐的母亲。

作者通过母亲和其他家人的描述和带领下,逐渐认识了更多草原上的人,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苦难不断,有的人平平凡凡,有的人多灾多难,可似乎在草原人民的心目中,这些都抵不过,那一口酒一口肉,以及在广阔的草原上,浩瀚的星空下,独自欢乐自在的日子。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们特别爱打架,动不动就打架,一言不合就打架,可打完后,似乎一切并未发生,除了留在身上的伤疤偶尔带来的阵痛,其他的记忆早就烟飞云散。

或许因为草原,他们注定有着广阔的心。

同样让我在合上书后,依旧在我脑海不断浮现的是,那每年夏日的升学宴,好像可以吃完一整个暑假。而他们从不极度渴望和认为,大学是唯一的路,那里的大人和小孩总会笑呵呵的说,在城市混不好,回家养牛呗。

每次看见文中的这句话,总好像在广袤的草原上,如同他们骑马的欢声一样,那是不带太多功利性的淳朴快乐。也是如今,我们活在功利围墙下的我人们,所不能理解的。

这是一本描述草原人民生活日常的书,描述草原人民一年四季日常生活的书。他们虽然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可你会渐渐发现,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如同和我们生活一样的日常。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六篇

这是一本指引我们将生命的片刻放置在草原的书。生命需要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那样才是更加有趣的,精彩的,切换生命的方式并非遥不可及,心怀自由信念的人必有办法实现。

安宁说草原上的人们尽管孤独,依然驻守在这片水草丰美的大地上。但与百年前的游牧部落与狩猎部落的传统生活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每到夏天,大概在6-10月这五个月,呼伦贝尔会出现蜂拥而至的游客,他们大多没有见过如此辽阔静谧的草原,他们自己对草原的种种幻想在呼伦贝尔一一得以实现,可惜游客看到的草原连吉光片羽都谈不上,最多是草原一阵风过后的一声呼麦,如此,游客都能陶醉其中。一过十月,草原上外来的纷扰与喧嚣就要退去,如同大风吹过,不过片刻,静谧如初,宛如婴儿临世,草原的天地一片洁净。

我以前以为这是因为呼伦贝尔草原骤冷的关系,但我想好像也不是,呼伦贝尔夏天到了夜里,也是需要两层被子的,偶尔还需要用电热毯来顶顶,有时候八月还能看见飞雪。游客还是草原的冒犯者与闯入者,只有足够的寒冷才能将他们挡在草原之外,可能草原自身也渴望温度降到零下20度以下。那时候即便来了闯入者,他们也是有勇气的冒险者。

以前在呼伦贝尔的恩和待过半年,经常路过旅游服务区,那永不停歇的歌曲《呼伦贝尔大草原》都快成了某种梦魇。但时过境迁,感觉每天被这种重复之音叨扰也是可以忍受的,总比现在城市的汽车声好听太多了。而且当时被这首歌折磨而出的烦躁之情,竟然忽视了这首歌歌词的唯美。

喜欢看安宁每次下飞机看到呼伦贝尔的心情,这是有强烈的差异的,让人恍惚来了一个异世界。而且每章都感觉安宁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抵达海拉尔,而抵达了海拉尔,如获新生。其实呼伦贝尔最大的魅力,就是你参与到它的生活本身。它是有别于自己过往的生活经验的,可能你早上3点就发现天已经白亮了,你会迷恋于草原上的晨跑,那种过于丰沛的氧含量会给身体以某种萨满入迷式的幻觉体验,让你会间歇的想再跑一会,享受其中。

安宁笔下的草原生活是她个人的,我觉得每个人也可以再草原获得自己的独有体验,所需要做的就是真心去融入草原生活,哪怕只有一刻,一个片段。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七篇

《草原十年》封面

提起草原,老人可能会唱起“在那遥远的地方”,孩童可能会背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网络时代生人的第一反应则或许是“Ah, Windows”。若是问到最想去的地方,总有人的回答是草原,那里天辽阔,地辽阔,让人的心境也跟着辽阔。草原入过很多人的梦,可对许多人来说终其一生也只存在于梦里。

《草原十年》封底

草原是神秘的。对于某些有行动力的幸运儿来说,一次风尘仆仆的旅行、一次短暂的停留就足以涤荡心灵。有些人则认为做一名过客不够深刻,要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草原的阳光与雨水中去,让风把青草香与牛羊的膻味都吹进骨头里,才算找到灵魂的归宿。而像作者这样,由于命运的选择成为了草原的媳妇,将自己的轨迹与草原的日夜交织缠绕,编织出一本本人生的文字,则会带给我们更真实、更微妙的体验。

作者眼中的草原之美

拿起这本小书,光看封面就觉赏心悦目。作者的文字也像这图画一样,是流淌着的、宁静的、自由的。书里絮絮叨叨地记录着作者在草原上的家人和邻居们的生活,繁杂而琐碎,平实且真诚。作者既是这家庭的一份子,确切地接触这些人、参与到他们的人生中,同时又自矜外来者的身份,带着不可避免的优越与疏离,阅览着他们的选择。这样的视角,比过客多一丝亲密,又比亲历者多一份天真,反而更为我们这些窥伺者提供了亦真亦幻的朦胧美。同时,作者也写下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不吝把那些私密的自我感动拿出来与读者分享,这样的赤诚更为动人,也难怪有些读者能从中找到共鸣,读至泪眼婆娑。

下次也要试试这么吹姑娘果

本书除了自序与后记一共有六章,前四章可见于作者2012年出版的《呼伦贝尔的夏天》,后两章则由于作者女儿的加入和作者自身的沉淀,更添鲜活趣味。《呼》是一本日记体的散文,它在城市的书店里,清淡却能勾起游客最深沉的渴望;也曾在旅店的书架上,朴素地陪伴无法久留的旅人。与文字相配的还有大量原生态的照片,在读图时代的早期带给读者更为直观的冲击。到了这本《草原十年》,则是舍弃了那些繁复的纷扰,返璞归真,用单纯的文字凝聚起打动人心的力量。最精巧的设计是每章的标题,质朴的文字上画上了蓬勃的野草,就像诉说着生机的絮语,隐秘而烂漫。

章节标题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八篇

一册安宁的《草原十年》在手,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如我一样,会想到李娟的系列作品。

同为汉人的两位女作家,李娟的笔下尽显阿勒泰的风情;而安宁呢,则用10年的记录,写出了惊鸿一瞥之下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那个名叫锡尼河西苏木的小镇故事。

可见,未及展读《草原十年》,安宁与李娟的不同,已经明了。阿勒泰,是李娟出生、长大、直至今天都生活在那里的一方水土;而锡尼河西苏木,则是因为爱情才成为安宁“家乡”的他乡。这种不同,当然会或明或暗地显现在她们各自的文本里。

喜欢李娟的读者,都知道李娟的文章中常有狗的踪影,“我在夏牧场上碰上过一只狗,它把我从山谷这头一直追到那头,让人又害怕又生气。后来一想,我这么大一个人,虽然是个女的,不至于连条狗都打不过吧?于是又转过身向它反追过去,边追边朝它扔石头,把它从河谷那头又追了回来。从那以后,这狗一见到我就呜呜呜地咕噜,恨恨的样子,却只敢在离我十步远的地方来回横走,若我稍有举动,就忙不迭后跃,很虚弱地吠叫一阵”,这《深山牧场的狗》的起始段,将因有狗常相伴从而与之至亲至疏的关系,写得格外真切。

在泰山脚下的泰安长大、后又在大城市里读到博士的安宁,与狗的缘分恐怕就要比李娟清浅得多。10年前,还是草原之子的女朋友,安宁第一次到男友的家乡锡尼河西苏木过暑假。大概是第一次与一只狗这么近距离地“对峙”这么长时间,“小狗花花凑过头来,深情地蹭着阿爸的裤腿,又站起身试图亲吻他的手心。阿爸逗引它一阵,而后对我说,小狗是最重情义的,你就是这次走了,再过十几年回来,它也还是会记得你。我轻轻‘嗯’了一声,而后看着小狗发呆……”安宁有些淡然的反应,与李娟在夏牧场路遇一只狗时的态度,迥然有异。这种差别,会不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关于草原的记录?答案是,当然。

那篇为《草原十年》出版而专门撰写的后记《一切都在继续》中,安宁写道:“或许,我还会继续记录下去,一直到生命终止。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带女儿阿尔姗娜前往呼伦贝尔草原,让她和我一起,对这片苍茫大地继续观察和发现”,“观察和发现”,就是安宁不同于李娟之处——已经与阿勒泰草原水乳交融的李娟,所写并非观察后的发现,而是对正在亲历着的生活的感悟。那么,通过观察而后发现,再将这种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安宁的《草原十年》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很多。其中,最冲击我的,是她通过琐碎的日常所呈现的草原以及草原小镇带给一个外来者的新鲜感和突兀感。

布里亚特蒙古人有很好的烤制面包的技术,他们的冷淡疏离跟他们烤制的面包一起,给安宁留下了深刻印象:明明事先联系好了的,布里亚特女人也没有以我们习以为常的方式等候前去买面包的安宁他们;哪怕安宁他们借着月光翻过栅栏站到布里亚特女人的家门口,那女人也没有热情地打开电灯欢迎他们,只是借着客厅里打开的电视机的微弱光线将酥香的面包递过去……读到这一情节时,我曾问过自己:10年中一次次去往锡尼河西苏木,可供安宁记录的场景一定很多,她为什么要将偶尔为之的去布里亚特蒙古人那里买面包的过程,翔实地记录下来?她是想让我们读得一个愣怔后像她一样强烈地意识到,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多元。

因为这份尊重,安宁在草原或草原小镇遇到新鲜的人与事时,总是满怀热情地记录着。

看到锡尼河西苏木的人们闲散地消磨掉一个又一个冬季,安宁在第二章《在冬日苍茫的雪原上》里感叹:“像我这样从山东来,又习惯了冬日父母忙碌或者村人外出打工挣钱的‘南方’人,起初会觉得他们冬天的‘不务正业’,是荒废人生”,始于起初的叙事,必然有一个后来。后来,安宁自己也会坐在热炕头上喝着一杯热烫的奶茶,望着窗外无边无际的白色天地发呆,并觉得日子一天天这样无所事事地过下去,真是人生的幸福——假如说安宁在叙述布里亚特蒙古人卖面包的故事时,还带着置身事外的客观视野,那么,到了打量锡尼河西苏木小镇的牧民如何越冬时,安宁的记录对象不再是他们,而是包括了她自己的“我们”,她的视角发生了变化。

然而,将爱人的故乡认作家乡的安宁,终究是锡尼河西苏木的外来客,所以,她的观察和发现总会不由自主地带上局外人下意识的批评。锡尼河西苏木没有一户人家有室内卫生间,哪怕是寒风凌冽的冬天,人们也只能到露天厕所解决“人生大事”,“每次我下定了决心,排除万难,一定要在露天厕所里多坚持几分钟的时候,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的大风,便将我的屁股冻成了坚硬的石头……”这就是《草原十年》最独特之处:十年间一次次去锡尼河西苏木、已把他乡当故乡的安宁,记录草原十年变迁时文字里溢满了浓浓的乡愁;但这些记录又不同于那些乡愁泛滥的作品,在《草原十年》的字里行间,时不时会流露出对乡愁的反思。

这种反思,在凤霞这个人物身上,有着最触目惊心的体现。

草原十年读后感第九篇

(本文首发于“大益文学”公众号,2023年9月8日,麦芒专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果自1999年发表第一篇文章算起,今年已是安宁写作的第23个年头,而这位在泰山脚下长大的女作家亦在这二十余年中从泰安走到了济南,从济南又走到了北京,直至在青城呼和浩特落脚。考学、深造、成家、工作,安宁始终步履不停,与此同时她的文字也没有一时一刻停止过对于意义的追寻——之于安宁,这意义或许正在于她笔下涓涓流淌而出的,由那些最细小、最微不足道之物所构成的广阔人间。 《草原十年》是安宁继2021年发表的散文集《寂静人间》后的又一力作,它整合了2010年后的十年间作家对于一个草原小镇的观察、体验和记录,以十五万余字的长篇散文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在他的名作《浪游者》中写下这样的句子:“时间就这样暗自主宰,离合聚散。”[1]在一个个体的生命历程中,十年不可谓不长,风物沧桑,人事易变,唯有时间能毫不费力地雕刻又抚平这世上所有或深或浅的痕迹,再以离去和衰老提醒你我。可以想见,这部《草原十年》的萌发或许在安宁落笔之前便早已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就像安宁自己所说,她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最美好的十年时光均在此度过,是草原最终留住了她这个流浪的灵魂,使她心甘情愿停驻在此,并为之虔诚书写。相比于作家此前创作的多部散文集或纵情乡野日常、或回溯童年记忆、或流连人间烟火、细微生灵,《草原十年》的文字中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广阔气度,其中经历了作为异乡人的“我”以他者之身份抵达草原,接着逐渐熟识、理解和共融的过程。尤其可贵的是,草原空间之于作家,最终没有仅止于“第二故乡”的意义,而是提供了超越故乡书写的可能性——发现异乡、选择异乡,最后实现精神异乡的复活。 愈长篇幅的散文写作愈仰仗“人”的存在,人和人的情感好比筋骨,为散文提供贯穿整体的核心支撑。《草原十年》中的“人”有两重体现:一是作家没有单纯地浮于表象来描摹景致,而是深入土地、身处其中,借由草原人事凝聚情感、抒发情感;二是它以近于日记体的形式写就,作为叙述者、亲历者的“我”,在十年的草原书写中也同时经历着个体心灵的成长与蜕变。“我”真切地体感着草原上的种种,忠实地记录草原十年间对“我”来说或平常或奇异的每个瞬间。 这部新作名为草原,但实际上该草原意象全赖与这片草原有关的人、与这些草原人有关的事和草原上的万物生灵加以建构。首先是女人。文中关于草原上女性的书写着墨颇多,在此将女人置于男人之前,为的是呼应作者对于草原女人们的赞美与敬意。无论是阿妈、凤霞,还是萨日娜、金花女人和巴特阿妈,她们所组成的人物序列与她们身边孱弱的男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勤劳、坚韧、宽厚、仁慈的内在品格,又有敢爱敢恨、热烈奔放的恣肆生命力量,这是有血有肉的草原女人们独特的一体两面。安宁笔下的草原女人们从不在这方天地间畏首畏尾地踟蹰不前、过多思虑,遵从内心是她们的生活哲学。她们会为了新奇的玩意儿把身上的钱花的精光,她们会尽可能地把生活中的一切事件付之庆典,她们还会不假思索地决定出走或者留下,甚至粗心大意地决定爱恨。其次是草原上的万物生灵。它们是天空、草场、雪原和伊敏河,也是小狗花花、小猫嘎塔、牧羊犬朗塔和始终陪伴草原人的牛羊,面对草原和草原人的全部给予,它们也各有各自的生存方式。在这种叙述中,草原被无数小生命、小概念以个体面貌活化,具体微小事物所反映出的品格与意志共同造就了了草原的宏大特征。同时,安宁关于这些对象的文字时常让人忘记她所描述的并非人类,她把自然中的一切抬升到与人相同、甚至高于人的位置上——诚然,站立在广大草原的面前,人凭何确证自己为万物灵长?又凭何证明自身高于万物生灵的至上地位呢?显然不能。草原对生长于这里或是抵达这里的事物一视同仁,它只是静观一切、包容一切、理解一切、悲悯一切,又无时无刻不在以浩瀚的伟力感染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存在,涤荡着它们的灵魂。  故乡永远是个体生命梦萦魂牵的圣境,对于创作者、对于作家来说尤甚。沈从文的湘西、汪曾祺的高邮、迟子建的北极村、李修文的江东,甚至黎紫书的怡保,故乡不单单是身体生发之所,在某种意义上也标识着精神启程的原点。但对于视野与足迹愈发开阔、离乡与流散渐成常态的现代人来说,所谓故乡也许不止一个。故乡的概念正在高速推进的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模糊,人的长久稳定居所正在向临时的歇脚地不断妥协,正像虹影在《上海之死》的后记中所说:“人们来了又走,从来不变的,是旅馆依旧。”[2]这似乎变成了某种现代人的流浪寓言。“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3]为其所诱惑的海明威就这样花费了六年时间去读懂他的巴黎。原初的故乡是个体自身无法决定的,但异乡却更易实现自我选择。 如果说前作《寂静人间》完成了作家对原初故乡的回溯与告慰,那么在《草原十年》的写作过程中,一种显著的转向已经出现,即作者第二故乡——他者故乡的出现。安宁无疑是以确凿的他者身份进入草原空间的,这里的人、这里的语言文字、这里的自然环境,对于作者来说,这块绿色大地上的全部事物无疑都将激起好奇:这里的人们对于古老传统的固守、对现代城市所保持的警惕、狂欢化的生活方式等等。把牛羊视若珍宝是草原人独有的价值衡量标准没有储蓄习惯,购物只选贵的是草原人的财务管理习惯,日常生活中家家户户的每件可乐事均要做到穷尽风光,这是草原人的处事度日风格......凡此种种无一不在吸引着作家对于这块进行草原更加深入地感知和探察。 从初见时的惊奇、不解,到体认和接受,作者的视角渐趋贴近草原,感知距离亦渐趋缩短。例如在对游客组队乘房车来到草原旅游事件的叙述中,作家“从草原出发”,立足草原审视都市。目击了那些从现代文明中走来,却不肯放弃哪怕一分一秒的物质享乐来好好感受自然之美的人们。在这种书写下,本作为他者的作家凭其对草原的强烈体认,实现了对一种异乡的发现与再选择。彼得·汉德克在中篇小说《缓慢的归乡》中塑造了一个“不是孤独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而是没有世界的孤独”的主人公索尔格。索尔格的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来源于写作者汉德克所处的“无依”困境:个体生存空间的缺失与自我存在的飘忽不定。归返欧洲故乡的过程无异于再临异乡,当然,这种归乡是缓慢而不易的。在《草原十年》中,也可以看到作家为达成类似效果所作的漫长努力——对于现实生存世界的严肃审视与反思、自我位置的重新标定。 再进一步地,由于他者身份的真实存在且无法彻底摆脱,也使得安宁的写作兼具了草原主体与草原他者的双重视野,亲近又疏离的位置赋予了作家把握草原精神实质的极大自由。在被誉为中世纪欧洲艺术指南《知识论》(Didascalicon or On the Study of Reading)里有一则题为“论异乡”(On a Foreign Soil),其中有文字写道:“那个稚嫩的灵魂把他的爱固定在了世界的某个地方;那位强大的人将他的爱延伸到了所有地方;而那个完美的人则熄灭了他的爱。”[4]换句话说,若要真切了解我们所处的故乡、所在的世界,就不能不离开熟悉的文化土壤,唯有这种超脱与宽容的异乡性才能使精神独立和理性认识成为可能。 作家在草原获得了长久漂泊之后难得的心灵宁静,这是剥离了依赖、狂热后的宁静,就像草原给予的至高启示一样:任其发生演变,不作任何解释和说明。对于草原的书写终于摆脱了特定的文化视野与身份认知,在最普遍意义上抵达了对终极存在的关注。十年行走、十年追问、十年来一次次深入这里又离去,安宁仍然不属于这片草原,甚至她也不属于任何地方。草原和任何故乡一齐组合、复活起了她的文学异乡,而她,只是保持距离、长久驻足、永恒凝望。 参考文献: [1]【德】荷尔德林:《浪游者》,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49页。 [2]虹影:《上海之死》,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296页。 [3]【美】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4]The Didascalicon of Hugh of ST. Victor: A Medieval Guide to the Arts,translated from the Latin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Jerome Taylor,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1,p.101.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