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读后感:这本小说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虚伪。故事主人公的病态行为和思维令人作呕,但也让人反思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荒诞的情节展示了社会对个体造成的压迫和摧残。这本小说引发了对人性的深思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恶心》读后感(篇一)
难道结束赋予开始意义,难道死亡赋予生命意义吗?如果不是,那么生命就是无序了的吗?萨特似乎是这样想的,生命是无序的... 实话实说,比起萨特,我更喜欢波伏娃。我觉得他们想的是同一个东西,只是萨特更有“男性的自觉”罢了...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请见谅... 收回一部分上述的话,看到一半我觉得挺好看的。他的戏剧或者波伏娃的作品,和这本书之间有某种联系和区别,我说不清。 也许我应该再看一遍《阿尔托纳的隐居者》,萨特的思想似乎是一致的。当我想到他在田野里等待的时候,我觉得他很孤单,为此我甚至不合时宜地同情了起来。 噢,我想到了一个适合这本书的女孩子...几乎是冷漠的...我突然觉得我也冷漠得可怕,我既不爱他们,也不恨他们。 与安妮的见面让我觉得放松了下来,之后又紧张了起来。他们之间是毫无疑问的不平等的,然而他们依旧在相爱,是这样的吗?
《恶心》读后感(篇二)
「于是恶心攫住了我,我跌坐在长椅上,甚至不知身在何处。颜色在我周围慢慢旋转,我想呕吐。就这样,从此恶心不再离开我,它牢牢地抓住我。」 「这也产生了恶心,或者这就是恶心。恶心并不在我身上,我感到它在那里,在墙上,在背带上,在我四周。它与咖啡馆合而为一。我在恶心中。」 「我必须接受它们的死亡,我甚至应该盼望它们的死亡。我的感觉很少如此尖锐,如此强烈。 我开始感到暖和,感到快活。这还算不了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恶心的快乐。」 「最后的音符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短暂的寂静,我强烈地感到:行了,发生了什么事。 Some of these days You'll miss me honey. 发生的事就是恶心消失了。在寂静中,歌声渐高,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变硬了,恶心消失。突然一下变得如此坚硬,如此鲜红,几乎令人难受。」 身陷泥潭:不要挣扎,要跳舞
《恶心》读后感(篇三)
他们发出轻微的吵闹声,声音单薄,并不干扰我。他们也一样,必须好几个人在一起才能生存。 我独自生活,完全是独自一人。我不和任何人说话,不接受任何东西,也不给予任何东西。
从前我是为安妮而思考的——甚至在她离开我很久以后。现在我不为任何人思考,我甚至无意寻找字词。字词在我身上流动,或快或慢,我不使它固定,而是听之任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思想模糊不清,因为它未被字词拴住。思想呈现出含混可笑的形式,沉没了,立即被我忘得一干二净。(想起柏拉图对文字的指控,文字背叛了我们,它使我们变得健忘,让我们远离真实和真理) 我赞叹这些年轻人。他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讲述清清楚楚、真实可信的故事。如果你问他们昨天干什么了,他们会毫无难色、三言两语就讲明白。要是我,我会张嘴结舌的。的确,长久以来,没有人关心我的时间表。当你独自生活时,你连讲述也不会了。真实性随朋友们一同消失。
《恶心》读后感(篇四)
“恶心”二字如阴云密布,在字缝里游离,无论是形体还是本质都剥离出一种恶心滑腻之感——不是病理意义上的恶心,而是厌倦、是虚妄、是零余人对这个世界的刻薄和无声的愤怒。某种程度上,萨特的“恶心”具有和【卡夫卡的变形、艾略特的荒原、波德莱尔的恐怖、陀氏的疯癫、萨拉马戈的失明、佩德罗的魔幻、尼采的迷狂、齐奥朗的绝望、戈雅的梦魇、蒙克的尖叫、丟勒的抑郁、毕加索的抽象…】同等的地位,它们一同作为现代人的精神隐疾,展现了现代人对于时间的根本性怀疑甚至是敌视。尽管物理时间、哲学时间与社会时间的解释无法定于一端,熵、永恒与现代时间管理制度分属不同话语体系,但可以肯定的是,时间绝非一种均匀的透明介质,相反,它既是玄思流转的生命本体,也是钟表、效率与资本的奴隶,还同时是复杂的人性的庇护所和角斗场。时间摇摇晃晃,人陷落在时间里,被时间殖民又被时间所流放。逃无可逃——直至彻底存在又彻底虚无,被丢弃在昨日当中。有好几个片段是如此的日常、熟悉,读得令人崩溃绝望到泪如泉涌。刀刃不是那些奇遇的出现,而是眼前的庸常,化用加缪的话来说,【日子过起来当然就长,但是拖拖拉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有“昨天”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恶心》读后感(篇五)
安妮曾经坚信人生必然存在“完美时刻”“特殊瞬间”,必然存在某些特殊的人来让一切完美而独特,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独特本质,证明自己的生命不是海边的石头、风中的微尘、爬行的蚂蚁或者虚无的资产阶级。她必须在热吻中达到迷醉的状态,即使腿被荆棘刺破,也必须用精神的力量麻醉痛感,唤起迷醉,她必须为完美时刻倾尽所能。而那个被认定为特殊的人却笨拙地不断“破坏”着完美,她因此而深深地怨恨他,必须谴责他,伤害他,轻视他,丢下他,再一次次把他找回来,重新谴责他,伤害他,轻视他,丢下他……
一直到,终于开悟自己的存在就是石头、微尘、蚂蚁和资产阶级,并没有完美瞬间、特殊时刻,并没有独一无二的本质先于存在而存在。安妮终于可以丢下“界石”了,尽管她与界石终于殊途同归,合作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表演。此后跟谁生活如何生活,都已毫不重要了。
而在共同领悟恶心的这一刻,安妮与界石的共识也就结束了,选择的分野就此开始。是从此走向虚无,还是为自我寻找价值,选择怎样一种价值,每一个岔路都经受着选择考验,这连锁式的一环又环、模式或异或同的选择,构成了每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每一个人所讲述的故事。
内心深处模糊而隐秘的体验,被利剑刺穿般疼痛却通透。
《恶心》读后感(篇六)
手稿类小说不可避免地要被罗列在一起进行比对,在20世纪的序列里面,我第一时间会联想到黑塞被严重高估的《荒原狼》、纳博科夫《洛丽塔》和鲁迅的《狂人日记》,我欣赏《恶心》的一点在于他没有像黑塞那样在日记中开展一场通灵,在脚踏实地的叙述中,手稿的形式几乎完全出于第一人称叙述便利的考虑,因此行文写的无论像什么都不像是日记,相比之下,狂人和亨伯特是更合格的日记叙述者。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对恶心之过程的描绘,结合罗冈丹对于文学历史、经验、荣誉等被视为寄托和支点之事物的结构性思考,用文学的方式阐述“存在的眩晕” ,然而,萨特的乐观主义决定了他不可能像太宰治那样彻底陷入恶心中,他为罗冈丹提供了一种解脱,可是这种解脱所具有的强度却不如恶心给予我们的震撼力,同时,罗冈丹脱产而自足的生活无疑让这种恶心带有反讽意味。最后让我感兴趣的是,安妮和波伏娃本人之间有多大的相似性。
我始终认为用小说去阐释某种哲学理念是吃力不讨巧的,因为小说本质上是讲故事,对于叙事,读者的期待往往会无意识地聚焦其吸引力,即情节将如何发展,情节链的趣味性在现代小说中基本被抛开或置于次要位置,叙事精神趋于式微。现代小说家针对这种失落采取的对策是增强感情或思想上的感染力,这也正是萨特在《恶心》中所为,但我并未感受到曾经读剧本《禁闭》时感受到的那种震撼,因为后者没有论证一切,又在情节发展中把一切都论证完毕了。舞台的压力至少有一大好处,他迫使剧作家使用更巧妙的方式制造戏剧效果。
《恶心》读后感(篇七)
阅读时间:2024.3.14-4.1
这本书写了罗根丁想要写一本书,还包括他与“自学者”的对话,以及和前女友安妮的重逢与对谈。我看得很迷茫,应该说是模糊,直到阅读完都没能有多大的触动,只是觉得有一种那种“恶心”的感觉被描述出来了,这种感觉像是与世界上的物体隔离开来了,自己的身体也分为多个小块,与意识是分离的。
在萨特这里 ,“恶心”是自在与自为发生了碰撞乃至融合的结果,“恶心”不只是一种看见令人作呕的事物时的生理反应,更是一种自在的物体与自为的意识接触后的心理体验。因此在文中才会出现很多次看见外在的事物就感到一种恶心,那种事物像是一种黏液状的东西,它不断地向自为涌来,想要包裹它,即想要包裹“我”,而“我”并非一个死物,我有意识,我不愿意被物化,因此两者之间产生地排斥越大,恶心感就越激烈。而这种恶心感正在不断地扩张到整个世界,因为产生恶心的时间、地点都是不固定的,存在就是恶心,我本是也是恶心的。
这种恶心的感觉是无法依靠他人来摆脱的,文中罗根丁想要借安妮来摆脱,但是安妮也只是将他作为一个参照物,宁可他永远保持原样,一次来观测自己的变化,可见恶心无法依托于他人来消除的,但是文中的”自学者”却没有恶心的感觉,自学者将自己的意义寄托于人类知识,他将自己作为一个“自学者”,类似于一个玻璃杯,他将自己的意识抽离,将自己物化,当作一个自在的存在,一个彻底的物,实质上是自我欺骗。
《恶心》读后感(篇八)
读小说《恶心》中时,萨特的种种描述,令我也有了与主角有了类似的躯体反应。他突然厌倦了此刻的生活,立即斩断当时的社交圈,工作群,回到法国,是祖国,也是陌生的环境。
他开始时常感觉到恶心,那其实是精神不适,他不愿意回忆之前活色生香的生活,此刻,他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
他等待电影开始前,在寒冷的街上,恶心待在黄色的光中;在房间里照镜子,对自己感到恶心,感觉不到时间的滑动和摩擦;在图书馆里假装工作,回过神来发现四处空无一人,寂静无声,感觉不到存在感......
这是一种突然灵魂出窍的虚无感,令人恶心。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曾有过几次类似的情况,但我没注意到恶心,但都是独自一人之时,突如其来虚无感,看着眼前熟悉的家具和环境,会突然警醒:我在干吗?
而年纪越大,这种情况频率越高,我发现自我意识越是强烈,虚无感越是严重。年轻的时候,每一分钟都在感受世界,沉浸式游戏体验,无法想象这是楚门的世界。等到了一定年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有时候从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脱离客观世界,思考人生意义,再也不能一心一意打游戏了。于是,我懂了这恶心的由来。
《恶心》萨特探讨了很多哲学命题,也增加了对自我的反省主题:
❶我们旅行、出游,是为了破除一成不变的生活轨迹,获得奇遇,我们经常指着旅行的照片向朋友家人讲述事件中的奇遇,可是奇遇又是什么?
首先开始是自我暗示,犹如一声号角,是你期待打破烦闷有新的事情发生,这就是开始,但开始是为了结束,奇遇并不能增加延长线,当期待的奇遇发生时你并非意识得到,而是在结束以后才会意识到这是奇遇,它已经消亡,不会再来一次,所以是独一无二,而不可取代的。
所以,时间中美妙的“那一刻在流逝,我不挽留它,我喜欢它流逝。”
❷时间在流逝,然而普通的生活,根本分辨不出它流逝的感觉。周围的人群熙熙攘攘都在不断地变化,而我们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永恒的瞬间中,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这种对时间的无力感,让人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和恶心。
一度时间那么紧迫,去另一个城市与好友共度24小时,最后只剩下60分钟时,可以有力的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原来是某个人,某件事,才可以使得时间高调的显现出来。
❸生活本身并没有意义,我们讲述生活,站在结尾处逆向叙述,才会发现每一个瞬间和细节的意义。
我们向别人讲述过去的某件事,讲述过去某一个时刻,就会摘取与结果有关的信息去叙述。而那一瞬间,其它信息就会消失在记忆里。
就像我们读小说,描述一个夜晚,寒冷与昏暗的灯光只是为了表达当时的孤独,而那夜路边的野狗和垃圾桶就不会被提及,这就是叙述,而叙述就是生活。
❹如果停下思想,就感觉好多了。然而,“我的思想就是我,因此我才停不下来。我存在因为我思想,而我无法使自己不去想。”
思考“没完没了的延伸,而且还留下一股怪味”,我思故我在,而有时候我们会动用一切手段让自己停止思考。
萨特发表《恶心》的时代在1938年,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萨特关注个体的自由与责任。他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的,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和决策的自由,但同时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他主张个体的自由意志能够赋予生活以意义,而不是依赖于宗教、命运或别人的定义。
萨特的著作《存在与虚无》是他最著名的哲学作品之一,其中深入探讨了人的自由意志、选择与道德。他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我们通过不断地选择和行动塑造自己的本质与价值观。
这本《恶心》成就了萨特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但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只颁给西方作家和东方叛逆者。即使他自己是西方学者,也不想因为诺奖得主的身份参与东西文化的对抗。
读过《恶心》,我不再为时而感到的虚无感而落寞,存在即意义,存在是本质的前提,存在先于本质,即使在熟悉的环境重复做着一件无聊的事情。
这么酷的大师,值得去读他的每一本书。
文|荣荣 关注我❤️一起沉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