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也错过 也相遇》的读后感大全

《也错过 也相遇》的读后感大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5-30 05:00:24
《也错过 也相遇》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4-05-30 05:00:24   小编:

《也错过 也相遇》讲述了一个关于错过与相遇的故事。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事物,但同时也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相遇到一些意义非凡的人。文章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经历,表达了对错过和相遇的思考和感悟。生活中的遗憾与惊喜,交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一

杂文合集,没有统一的主题,但都发生在"过渡时代",包括抗战、建国初期。

对于作者来说"不够专业"但文章,对于业务读者来说倒是足够有趣。

以下几篇印象深刻:

《回归前夕的卢作孚先生》:了解了卢作孚这个人

《追求"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个人认为这篇是全书最佳,读完很令人动容。之前对晏阳初只有粗浅的了解,读完觉得很佩服。

《也错过 也相遇》:有趣的婚恋故事,根据地的真实人生,没有宏大叙事,男方的"挑剔长相",女方的"爱而不得",以及双方最终的结合,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

《革命时代的饮食儿女》:章瑞荣一家的鸡毛蒜皮。50年代的知识分子故事,似乎只有一种版本,而这一家的故事真是令人眼前一亮。一家人的颠沛流离,算计如何在政策下留存最大的个人利益,为儿女的婚恋操心和计较,全被复活。

《"一日"与未来》:关于根据地时期一次"冀中一日"征文活动。难免又让我产生了革命浪漫主义的幼稚向往,但这种活动也确实太过有趣。不知道文集还能不能看到。

虽然认为这书不错,值得一读,但72元的定价也是有点太高了。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二

这本小册子选择了几篇专业性不大强的文章,在写作上也偏于“感性”,它们大多产生于编辑工作的间隙。这倒主要不是指时间,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一些比较感性的作品往往产生于相对松驰或者有意松驰的时候。

正因如此,加上原发刊物的风格和要求不同,这些文章在写作体例上有较大区别,有些注释详细,有些没有注释,现在一仍其旧,未强求一律。《追求“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 》与《除文盲 作新民》两文有若干重复,删除了后文的部分内容。

“也错过,也相遇”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在为本书寻找书名的时候,觉得来来往往相遇和错过其实是人生的常态,就拿来做了书名。这束文章关注的焦点在“人”,便按个人、家庭、群体的次序做了大致分类编排。

所有文章均公开发表过。笔者长期在学术期刊工作,当然知道一篇文章并不完成于作者脱稿时,而完成于编辑作业杀青后——编辑的工作实际上构成所发表作品的有机成分。本书交稿前,分别征得原发刊物的同意,并在文后附上了原发信息。各篇在文字方面有些小修改,大部分情况下是改回作者原初的表达,因这些修改无关重大,所以未一一指出。借此机会,再次对这些刊物和各位责任编辑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也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给予本书出版机会,并期待与责编封龙先生一起将其由进行时变为完成时。

书中各文陆续写作于二十多年间,在这个长时期中,我一直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所尤其是《近代史研究》编辑部的同事伴我走过漫长的生命旅程,并给予坚强的支持和温暖的顾盼,让我始终保持德性、勤谨、专业,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来来往往的同事和朋友,我深为感念。

徐秀丽

2021年11月20日 北京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三

数日读完徐秀丽老师《也错过 也相遇——过渡时代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一书,一时居然有点舍不得。薄薄250页的一本小书,仿佛电影一般带着我进入了上个世纪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年代。说熟悉,是这些年代里发生了许许多多足以被载入史册的大事,对于历史的发展、走向,甚至是非曲直都有一种认识和理解;而说陌生,则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个人、家庭、群体各自有着不同的际遇。也许是因为自己就是一个nobody吧,书读的多了,往往对那种宏观的“大历史”有点审美疲劳,甚至产生了一定的厌倦感,而对个人的思想变化、际遇选择、生活琐事的叙述,就能一下子拉近时空的距离,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徐老师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

本书一共收录了11篇文章,彼此没有太大的联系,印象最为深刻的几篇是《一个也不能少——抗战流亡中的丰子恺家族》《也错过 也相遇——从刘燕瑾、王林夫妇经历看八路军的婚恋纪律与自由》《革命年代的饮食儿女》三篇,尤其是《饮食儿女》此篇,从那个年月的通信着手,可以一窥“大时代”下普通人家是如何努力求生存、发展的,很有时代特色,完全可以看出“大”的话语下掩藏的“小”。没有这些“小”,“大”也就犹如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几处勘误:

p7 第四行“但上暂时只能粗支大叶”句,“但上”似应为“但是”?

p133第四行“铨至荣”应为“铨致荣”。

p139 中间“铨至荣”应为“铨致荣”

p142“父至荣”应为“父致荣”

p160 “要100后才能把文盲消除”句,“100”后缺一“年”字;

p164 注2 两处“陶知行”皆应为“陶行知” 本页正文“千字课不愧出自富有平民意识的大手笔”,语句不通,应为“千字课不愧是出自富有平民意识的大师们的大手笔”或“千字课不愧是富有平民意识的大手笔”

p172“在在提示着识字重要性的增加”句,“在在”似应为“都在”

p204底注:“《张力与限界:中共苏区的革命》”应为“《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 。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四

这是一本适合闲暇读的小书,收纳了徐秀丽老师的几篇不同年份的著作。

近几年的主要阅读就在近代史,上海学上,读起来就非常轻松。

十一篇文章,带来十个故事。我想我最喜欢的是乡村公务人员这一篇故事,一篇很好的利用了原始历史资料带来的客观性陈述。在通览相关的档案后,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在研究时所需整理的各类细节,在这里以乡村公务人员为主体分析,从公务人员的产生途径、收入及来源、资格和背景、职责和社会评价等。在阅读时其实可以看出大部分我们所得到的的信息,来自于史料里微笑的细节,自我的学习背景就会有助于你发现在这其中值得自己利用的部分,从而总结并得出结论。

整本小书可以看出作者阅读研究涉猎之广,从教育到家庭,从行政到院校管理。这些不同门类的阅读能够很好的帮助研究者成长。之前以为相熟的老师介绍,如果你要研究近代上海,你一定要通读申报,而且要通读几遍,你会有太多的相关概念在脑海里,当你需要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时你的脑海里就会有比较模糊的概念去帮助你。

就如章瑞荣家信这一篇对于生活的种种细节最为详细的描绘,如果你自己有相似经历的话你就知道这种能够充分了解不同时代中陌生家庭故事的机会是多么可贵,这感觉就是从无到有的了解一个家庭,体会越多,就了解越多,就像在你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一样,亲切又陌生。如果你有幸生活在其中的时代,就更会有代入感,更能从其中的信息中联系到自身的经历,有更多有趣的回味。即使并不是自己生活的时代,也会有相关的概念,更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在看过这些不同的来自信件的故事后,我想我应该多加写作,在日常的阅读里也会读过很多相关的系列型阅读,只是因为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所以并没有去做总结性写作,如果当时写作总结的话,也许是能够帮助其他人进行相关性的阅读。

但是有一点是我不认同的是我想我自己在写相近的故事时,不太会以政治或民族的角度去总结,去陈述。我想探寻的时在忽略这些因素的情况下产生这些事情的原因,我想那更贴近这项事物本身。

就如后记里所言的一样,所有的故事回到最后都是关于人的故事,由人而衍生之后所有的故事,家庭,社团,乃至国家;而我们往往去关注的却是国家、党派、社团、家庭,忽略了这其中最关键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最喜欢的是乡村公务人员这一篇的原因,因为可能除了这一份调查档案,他们不会在历史的其他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名字,也许他们就这样被遗忘,但是徐秀丽老师把他们展现给了我们,我想这就是历史研究的意义。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五

散文诗歌式的标题下,实则是徐秀丽老师对黎明前的大地上的岁月回溯。全书结构清晰,以个体→家庭→群体来讲述并探讨这段至暗时刻。 个体部分中分别介绍了卢作孚,晏阳初,郑天挺以及赵宝煦四位先生,主要笔墨安排在这四位先生的重点事迹上,卢作孚先生高瞻远瞩的政治敏感性,晏阳初先生推行的扫盲运动,郑天挺先生与西南联大的各种渊源以及赵宝煦先生的逃亡式求学之路,其中除晏阳初先生的那篇《追求“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由于后文中有我个人阅读感觉更加到位的《除文盲 做新民》,另三篇都非常精彩,卢作孚先生鞭辟入里分析时局的几封信件开篇就让读者眼前一亮。郑天挺出任西南联大其中各种考量以及当时各位学术领袖的意见也让还没有正式读过有关西南联大历史的我萌生了兴趣。而赵宝煦先生的《万水千山走过》则可以折射两党治下政策与力度的不同,势必导致日后人心的向背。文到此处,四人都属于那个年代里的精英阶层,没有底层老百姓的个体事例稍有不尽兴之感。 家庭部分则选取了丰子恺家族,刘燕瑾,王林夫妇和章瑞荣一家。此处一反对个体(本身)的概括写法,多了很多的细节材料,让这三个家庭生活的篇章尤为生动可亲。由于我个人的浪漫情怀作祟,三篇中我自然是更偏爱丰子恺家族的那篇,丰子恺作为家主指挥若定,决策果决,其儿女年少竟也能够独立完成路线与家人汇合。每每他们在逃亡路上遇到险阻,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而他们“胜利会师”我又隔着纸面衷心为他一家感到开心宽慰。再回头来看丰子恺先生的画作,果然是画如其人,人如其画。相较丰家,另两家的日子就现实很多了,刘燕瑾迅猛开始骤然落幕的感情,王林的出现就像是早年一部国民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只不过王林在这篇文字中心理活动过程更为坦白。章家就更加直白了,由于这篇中有大量章家人的书信,在两个儿子的婚恋一事上章家人几乎可以说不掺杂一点儿感情因素…当然在那个高度封闭的年代或许男女双方都对婚恋嫁娶一事有和我们如今截然不同的认知和取舍吧… 作者安排放在最末的群体部分的《除文盲 做新民》和《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公务人员》包揽了我阅读本书数篇文章的冠亚军。相比前面的个体和家庭部分,群体篇的叙事性减弱,专业性增强。《除…》一文在晏阳初个人篇目《追求…》的基础上对扫盲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以不同尺度对活动展开研究探讨,尤其对扫盲主要课程“千字课”的一番讨论,结合了扫盲群体社会阶层,实际需要,以及对文盲群体的歧视与争论,读起来仍很有启发,非常值得一看。《20世纪…》一文则介绍了当时的乡村政治组织的类别,公务人员产生途径,其收入和来源,资格背景,主要职责等方方面面,其中有一段关于辉县前区长陈潜修的事例则足以让《幸福到万家》的万传家变得就像小孩子过家家吵吵嚷嚷… 今年四月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友人的读书漂流活动,里面有一本六合丛书的《此时怀抱向谁开》,与这本《也错过 也相遇》的阅读感受很有些相同之处,由信件,事后的一些举动,报纸上的登文等等,来探寻那些年那些人的那些事,很有种别样的意趣和感慨。这些用来推导还原时间本来模样的“积木们”就交给读者与作者平心静气地一块块搭建,过程中总有些意外的人或者灵感跳了出来,于是看同一本书的读者走向了不同的书架,由此错过作别,只待他日再次相逢相遇。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六

《也错过 也相遇》这本书和徐秀丽老师以往出版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等著作相比,有种拂去正史和野史的面纱,原来竟出自一人之手的感觉。既有黄钟大吕又有笛声清越。

本书的副标题是——“过渡时代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过渡时代”四个字真是好,那是时代和时代间的风云际会;也是大时代下,人和时代的交错;更是那个年代人和人之间难免一声叹息的擦身而过。也错过,也相遇。终不能幸免。

先对本书感兴趣时,就是为了看本书同名的一篇《也错过 也相遇——从刘燕瑾、王林夫妇经历看八路军的婚恋纪律与自由》,看完后确实好看,有种“果不负我”的心情。

以前也看过涉及延安感情历程的《蓝苹外传》,但毕竟不能算做大时代下渺小的人的切面,是吧。此次看本书,填补了我一直无处安放的对“革命年代人们是怎么谈恋爱?”的好奇心。案例主角也极妙,俱是那个年代的文艺军人,既有时代所赋予的厚重规谨、又有个人职业所携带的玲珑自由。

1945年,8月11日,获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整个晋察冀边区总部沸腾了。“人们笑闹狂喊,点起漆黑夜晚最能代表狂欢心情的火把。”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在这喜极而泣、庆祝抗战胜利的时刻,一个22岁的八路军女演员刘燕瑾与比她大14岁的领导王林再次相逢。一个是经历情伤、对爱心灰意冷的单身女演员,一个是表面上幽默、“顶快活”,内心却因没老婆而极苦闷的大龄单身男领导。看到这,若说是命运使他们相逢,莫如说是组织上使他们在一起。

记得年少时看《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受了情伤的女舞蹈文艺兵最后服从组织安排嫁给了大她很多的领导,从此过上了鸡飞狗跳、充满矛盾张力的生活。那会年小,只觉得“没有感情,怎么能在一块过日子呢?”

如今看历史、看岁月、看书本,“总有一些人,他们的婚恋过程特别曲折。不是因为他们轻忽,恰恰相反,他们把婚恋看得太重,所以患得患失,难以成就。”

心里存了强烈执念,但是历史不一定成全、环境不一定成全,甚至恋人彼此之间都不一定能相互成全。然后,感情就服从了当下最有话语权的一方,也许是父母、也许是领导、也许是现实,也可能就是眼前最抓得住的那个凑巧。

书中的刘燕瑾爱的是离她而去的那个男导演,王林喜欢的是和刘燕瑾相反的纤细灵巧的女孩子,他们都不是彼此的理想型,但是战争年代的婚恋制度、部队纪律、组织的支持、那个年代那个地区的强大向心力以及相遇的那个点,促使他俩成了无数的革命伴侣中的一对。最后是他俩在一起。

看这种故事,真的特别有意思。说不清是人的因素更多些,还是特殊年代的原因更多些,抑或干脆就是命运更多些。总之那个年代,有生之年,皆狭路相逢。

本书中还有更多百年风云、荡气回肠的故事,只是我更偏爱这个促狭的、复杂的、又凝聚了一代人印记的革命爱情故事。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七

在近代中国革命进程中,组织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存在。个人服从组织也成为近代中国革命政党彰显党力的重要体现。个体追求个性与组织强调纪律之间的矛盾也成为组织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徐秀丽的《过渡时代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便涉及革命年代的组织与个人这一主题。其中,《从刘燕瑾、王林夫妇经历看八路军的婚恋纪律与自由》一文讨论了组织框架下个人的婚恋内情,成为观察组织与个人的一个切入“点”;《“冀中一日”的传奇》在漫长的革命进程中剖出一日的日常生活,可以被视作一个横切“面”;《革命年代饮食儿女》则依托章瑞荣家信中,分析了在“继续革命”的口号之下,个体如何在组织动员之下安身立命,这是一条延长“线”。

婚恋是革命年代个人与组织的重要交汇点。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中国共产党在战时的“二八五团”组织纪律,其大致要求根据地军人和干部结婚需满足年满28岁、党龄5年、团级干部的要求。在此要求下,属于个人自由的婚恋被强行纳入到组织控制当中,且带有浓厚的政治属性。黄道炫曾就此做过分析,认为:

刘燕瑾和王林的婚恋便受到这种组织纪律的影响。正因组织纪律的存在,冀中火线剧社演员刘燕瑾才同其初恋凌风分别,刘燕瑾只得感叹:“组织纪律呀,打破了那迷人的噩梦!”最终,凌风被“组织安排”了新的婚姻后,刘燕瑾才同王林确定恋爱关系。就此,作者认为:

作者进一步认为这其中也存在刘凌二人感情基础不够、凌风移情别恋等个人因素。

如果说刘燕瑾的婚恋历程受制于组织,那么王林的感情史则展现了组织压力之下的个人选择。火线剧社的首任社长王林将解决“老婆问题”当作人生大事。王林有自己的择偶标准,对对方的外貌和气质均有要求,不喜欢刘燕瑾的“胖”,而最终折服于刘燕瑾之气质。可见,在此过程中,王林大多是遵循个人的标准和内心的选择。

被组织之地的个人日常生活如何?1941年,冀中军区发起一场征文活动,邀请冀中群众分享其“一日”的日常生活。此事本身就带有组织与个人的混沌关系。第一,这是一场由“组织”发起的活动,文稿也会受到组织的审查,但是组织极力宣称这是个人状态的体现,甚至为此刻意选择了5月27日这样一个不带有政治色彩的时期。第二,征文需要在高度组织化的根据地展现个人日常生活场景。

而从征文的内容当中,也可以窥见组织状态下的根据地日常生活。例如识字和写作是个人的学习状态,但征文在描述这些日常生活场景时,便会强调其中的政治性,如群众识字便是学习“马克思……革命……列宁”等概念。更为重要的是,从《“冀中一日”的传奇》来看,识字可能更多地停留在组织活动层面,而难以完全深入个人心灵,所以才会出现“他们满嘴新名词但是运用生硬”的情况。

可见,在根据地,组织与个人是交融的,个体生活被组织化。而这也体现了组织对“新人”和“新社会”的设想与改造。

在《“冀中一日”的传奇》中有个人家庭伦理关系和组织关系相交汇的情况,其结果是组织胜过个人。如:

那么,当新中国成立,这套革命伦理播向全国之后,个人与家庭的关系被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所取代。但是《革命年代饮食儿女》却给出了反例。在“继续革命”的氛围中,集体之上,家庭观念和个人主义被批判。然而,章瑞荣家信说明在一些家庭中,即便工作、居住乃至衣食用均被组织化,但个体的精神追求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尚未完全泯灭。故才有了章父看旧式小说、全家为家人婚嫁而关切等场景。

也错过 也相遇读后感篇八

前阵子读过一篇文章《祖父丰子恺和父亲丰华瞻》,其中有一句“爸爸学龄期间正值抗日战火纷飞,一家老小辗转逃难,他无法继续上学完成正规的教育,全靠公公的家庭教育才没有荒废学业。”当时为丰家父子俩亦师亦友的父子关系心生羡慕。

不久后,有幸读到徐秀丽老师的《也错过,也相遇》一书,看到《一个也不能少——抗战流亡中的丰子恺家族》大感意外,抱着兴许是缘分使然的念头,我最先读了这篇。

从日机轰炸石门湾那天,丰子恺家族由浙江到江西,到湖南,到广西,到贵州,再到四川经历九年流离的“艺术的逃难”,前路漫漫,饱受种种危险困难,他尽所能的庇护老幼家人,他冷静、沉稳、乐观豁达,以己所长投身抗战宣传工作,就连为小儿取名“新枚”都注入他的爱国情怀——“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更希冀儿子将来力大如牛,能冲散敌阵,收复失地,能种田救世间饥饿人。历经数年辗转,丰子恺自言“天与我,相当厚。”,使我感觉到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万万千饱受战乱之苦同胞的同情和悲凉感叹。

《也错过,也相遇——从刘燕瑾、王林夫妇经历看八路军的婚恋纪律与自由》和《革命年代的饮食儿女——读章瑞荣家信》是我最喜欢的两篇,让我们得以了解那个时代最接地气的一面。刘燕瑾和王林于爱情上都有自己的追求,只是一人敌不过浪漫后天各一方与变心,而另一人外表与内里难两全,两个灵魂的契合最终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章家一家人的信件往来,大到婚姻、工作、落户,小到柴米油盐,这种烟火气十足的真实民众生活中,身处其中的人亦有各种各样的困惑与彷徨,但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具有强韧的凝聚力,让人不得不感叹“家和万事兴”。

卢作孚与晏阳初是志同道合的挚友,心系国家,以一腔热忱,为国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两人间往来的几封“密信”,所谈及的皆是国际大势,台海关系与国家前途,立足实际与未来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 于大事上有晏阳初“天下无难事,天下无易事,只在吾辈如何努力耳!”的积极鼓励,于卢作孚长女结婚这般家事也多加照拂,足见老友情厚。

临危受命担任西南联大总务长的郑天挺是难得的行政干才,他的君子人格深受众人敬重,而我最受触动的是他对过世妻子的思念,每年忌日都留有文字,满腹伤怀,即便与友人出游,满目唯有夫人最爱的梅花,于子女兄弟亦多有愧疚、牵挂,最后看到其三弟过世,女儿于飞机失事中丧生,郑先生为公不“顾”私的悲壮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推行扫盲运动,旨在为国家培养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的“新民”,晏阳初等知识分子吸取帮助旅法华工识字教育的经验,根据教育对象编写“千字课”教材和继续教育读物,内容颇为丰富全面,足见其扫尽天下文盲的决心,只可惜以失败结束,虽有遗憾,却得出“普及教育和补习教育应由政府承担主体责任;扫盲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受众的经济负担、时间因素和接受能力,而且需要考虑民众对文字教育的需求程度……”为和平年代发展相关事业留下了值得学习的财富。

作者徐秀丽说,书中所选录的文章“在写作上也偏于‘感性’”,“感性”于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家庭、群体所经历的一切,“感性”于身处困境依旧积极向上,坚定不移,团结奋进的精神面貌,正是因为“感性”,让像我这般对近代史怀有兴趣的初入门者得以“无门槛”地阅读。

我觉得那个时代的人都似枯老大树旁生出的嫩绿的小芽儿,蓄以旁人不曾察觉的劲头奋力向阳而生!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