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精选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9-20 09:00:21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精选
时间:2024-09-20 09:00:21   小编:

《汗乌拉 我的故乡》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通过作者对故乡的真挚表达,展现了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作品中描述了家乡的美景和乡亲们的朴实善良,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乡愁和对家乡的眷恋。这部作品让人思考家乡的重要性,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一)

一月#读书打卡#

张承志的《汗乌拉·我的故乡》一本非常适合枕边睡前阅读的书,跟着作者的感觉进入了书中的片段带给我了多种情感:为作者借着酒劲故意东邪西歪地骑马微醺唱起长调,将不能在北京大吼大唱的堵噎一尽吐净的爽快而羡慕不已;为影响作者一生的草原额吉去世而不能悲悲戚戚,只是无声的与兄长漫步在草场,无言地怀念而感同身受;也为东乌珠穆沁草原95年就有千只羊牧户的富庶而惊叹。

这本书易懂易读,只要翻看你就会被张承志的那片草原吸引。文字质朴感人,草地经、牧人经,天气膘情、认马识羊是他知识体系形成期间的重要构成,他的笔下没有浓墨重彩的草原风景,没有引人窥探的奇风异俗,他先成为了一个牧人——脸颊粗糙、袍子褴褛,再用牧人的眼光看草场牲畜、劳动和生计,对草原的热爱亲近而深切。这些三四十年前的草原文章,泛着生命的活力和健康的审美。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二)

“你们说我是XXX,我承认还不行么?” 看到眼前这套书的封面配色,我乐了,脑子里不由自主“替”张承志说出这句话。 他把青春时插队四年的乌珠穆泌草原看作再生之地,我将青春时谋生三载的呼伦贝尔草原当成心灵故乡。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共性”,时隔二十余年,我决定重读张承志。 我们亲历的草原,同样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差,但我们都见证了最后的游牧生活。 如今,草原像蛋糕似的被铁丝网围栏切开,牧羊者很可能是打工的。 我这个半吊子世界主义者,也难免要陪着民族主义者感伤。 另外,读过长篇小说《金牧场》,再读蓝册中的《十遍重写〈金牧场〉》,更加确定,张承志啊,一直有个理想——解放全人类。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不在斗争中爆发,就在斗争中灭亡。即使青春已经失去,即使故乡正在失去。 他有张拍摄于1993年的照片,神似三岛由纪夫。骨子里,恐怕也是如此——沉溺于美和暴力。 作为读者,可以视他为异类,但不能无视他的存在。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三)

我深深地、切肤以至疼痛地、怀念我当牧民的青春,怀念我的再生之地: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的汗乌拉草原。已经十遍写过,但还唯恐不足,再次编辑心情足迹,把它郑重命名“汗乌拉 我的故乡”——此事不做,不能安心!

——张承志

因为先生这段话,故以为慕名张承志,必要从他的最初读起。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四)

这本《汗乌拉我的故乡》是作家张承志对于内蒙古的印象而写出的散文集,他在这里生活了四年,虽然不是故乡但胜似故乡,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出他对于汗乌拉的热爱。当一个人去往一个新的城市,生活上几年之后都会有当地的烙印,因为当地的文化会促使人们去融入进去,这也就成了一个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想要了解张承志这个人,那么有关于他的这段生活就必须要了解,看他的介绍也让我爱上了那里。

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草原给他带来的豁达,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一种画面感。作者没有去做过分的修饰,他只把自己的所见所想照实记录,用简单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他想表达的东西。这些文章如果不是亲身在当地体验过的人是写不出来的,也许就连当地人有些甚至都没有他感受得深刻,因为他是带着比当地人更加热爱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尤其是一位作家的眼光也会有过不同,他会发现常人所不会注意到的美。

作者在那里生活的几年并不是像个局外人一样混日子,而是真正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当中去,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张承志断断续续出版了几十部作品,有散文有小说,这本虽然是最新出版的,并且每篇文章相隔都有段时间,但我却对这本情有独钟。这就像是日记一样,当看到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时就去研究,当研究得透彻时写成一篇文章,最后整理到一起出版,给大家到来了一个完美的印象。

汗乌拉是山之王的意思,在那篇《汗乌拉》中,作者谈论了知青时相关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他也讲述了对于自己文章的看法。书中讲到的这些都是大城市所看不到的,这些本真的东西正逐渐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快捷便利的生活使人们更加认不清自己。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了,但是我觉得这种地方能早去尽量早去,一个地域的人文历史永远无法彻底泯灭,但是作为一个短期居住的旅行者来说,它的样貌改变越大,你就越难认清它本身的样子。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是为了学习一些东西,为了证明自己来过,有些人只是为了去购物或者去经典拍照,其实这些表面的东西只会消耗你的金钱与精力。这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的积累,让我们这些没去过那里的人们感受到了当地的人文,并且用文字带领我们找寻自我。

书中虽然展现的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与所得,但是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应该都是不同的,我们大可以自己去展开想象。书中也有真实的图片记录,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原貌,从每张图片中也都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气息。既然作者把这里如此细致的写了出来,我们看过之后就更要找机会去亲自体验一番,没准还能够体验到作者在书中所写到的这些。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五)

故乡,总是我们离乡人最魂牵梦绕的地方。在故乡的那片土地上,有故人、故事、故土。在故乡的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总在我们的人生里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只有经历过远离故土的那些人才会明白生养我们的那片故土对我们产生的深远影响,因为我们的根扎在那片古老的土地。

张承志老师的《汗乌拉 我的故乡》这部文集带给我的是对故乡土地的怀念。张承志老师年轻时在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插队生活了好多年,从此以后草原上的这片土地成为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张老师的这部文集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力量,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文字回到过去的那片旧时光,看着那片土地在岁月里产生的变迁。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儿震撼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这是一部有关草原土地文化的著作,在张老师的那片故乡中那些故事,那些经历在如今看来更像熠熠生辉的宝石。

张老师独有的经历通过这篇文集完美的得以展现,跟随着他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草原上最动人的风景,在那里是他的故乡。在文字里我们得以看到长袍骏马、粗茶长调,枯荣巡回的草原、淳朴无欺的牧人……我喜欢张老师文字的厚重与质感,这是一幅最真实的历史画面,他独有的个人经历我们只能通过他的文字去品味。这本书记录了张老师对草原青春的回忆,这是他们那代人火热的青春,然而隔着岁月的距离我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热情。

好的作品可以跨越岁月的痕迹,好的文字不会因为年代而产生距离感。张老师的这部文集无疑是一本独有魅力的作品。真实,火热,感动,那片土地,那个故乡。“在恐怖的寒冷,也会如此彻底的终结。再结实的冰雪,也会如此溶解着质变。再强大的不义,也会如此奇异地灭亡。我把这种信念刻进了心里,那时的我才只有二十二岁。”文中收录张老师经典散文作品《袍子经》《劳动手册》《粗饮茶》《二十八年的额吉》等共32篇。这些作品是读懂张老师的基础,折射出蒙古民族的精神实质,更是记录了有关七十年代的珍贵回忆。

蒙古草原是张老师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乌珠穆沁草原他变成了一个地道的蒙古汉子,粗犷、袍子褴褛。在他的笔下我可以感受到人生不一样的存在感,他是一名职业作家,是靠文字生存的人,深刻的感情和深沉的对待着他的这份青春回忆,他更像是一个斗士,固执、沉默、而又激烈!

在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的汗乌拉草原那里有张老师当牧民的青春,那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的再生之地。岁月如同白驹过隙而那个时代留下故事依然在延续,现如今读着这本《汗乌拉 我的故乡》我唯想感激张承志老师,时代的故事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他的文字,他的立场,他的感受,在时至今日依然在影响着我们。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六)

跟张老师通邮件总归是有点忐忑。总想着维护周全,心就复杂、话就密。我的每次长篇,张老师回复,都是几个字。这几个字,解决了我的问题,表达了他的观点。也治了我的毛病。

与张老师聊天,我会刻意避开恭维的话,但寒暄总免不了,说“读过您的书,喜欢您的文字”。即使这样,也会不自觉的就生出一种内心被审视的异样感。会揣想,老爷子心里一准在嘀咕,“你真正看了多少?又懂了多少?”

这世上就是有一类人,眼明心亮,在他们面前来不得一点虚伪。这样的人不多。但张承志于我就是这样一位。

张承志,今年69岁。

亲自打理自己的公众号,写作、旅行、学习外语是张老师的日常。每次发给他确认的信息,几乎都是即时回复,很多次沟通都是在深夜。想起之前看到对张承志的采访,说到当下年轻人“暮气沉沉”的状态,他会奇怪“你们怎么能这么老!”

《汗乌拉 我的故乡》是站在70岁门槛前的张承志对草原青春的回首。文中收录张承志经典散文作品《袍子经》《劳动手册》《粗饮茶》《公社的青史》《二十八年的额吉》《启蒙的历程》等共32篇。这些作品都是读懂张承志的基础。

张老师曾问我:“你个人读了这些文字(它们多是30年前的作品),有什么感想?”

——正是这些30年前的作品,让我觉得新鲜又感动,又被一种深刻和严肃深深撼动。

我学的是民俗学,这专业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但在这点上也许没有人比张承志更加深入和彻底。

蒙古草原是张承志求学的起点、审美的启蒙。草地经、牧人经,天气膘情、认马识羊是他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是他价值体系和底层立场的形塑因子。所以他的笔下没有浓墨重彩的草原风景,没有引人窥探的奇风异俗,他先成为了一个牧人——脸颊粗糙、袍子褴褛,再用牧人的眼光看草地羊群、劳动和生计。抛开“他者”的角色,太宝贵。而作为一名职业作家,以文字求生存的人,笔墨上的克制,从不铺张的决意,这其中有一种深沉和深刻,还有极深的情感。

这些草原文章,泛着生命的活力和健康的审美,也是一种严肃的发声。是怀念,却不是怀旧。张承志的眼光永远在高处和远方。

我问:草原于您来说,是一种乡愁吗?

张承志回答:不是乡愁,是抗议和愤怒。

当大家都忙着吸收各路鸡汤,想要让自己变得练达、圆融时。

69岁的张承志说——我愤怒。

给我很大的感动和震动。

他与40多年前乌珠穆沁草原上的那个20岁的青年一点没变。

硬气、固执、情感浓烈。

张老师——

“紧紧握手!”

“我们都不打算做虚伪的朋友!”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七)

大约每个人在生养自己的故土之外,还会另有一个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塑造了自身人格的地方。这个地方对于张承志而言,是内蒙古的大草原,是乌珠穆沁,是汗乌拉,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张承志出生于1948年,当他高中毕业的时候,恰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张承志的主动要求下,他来到了内蒙古乌珠穆沁大草原,在那里生活了五年。五年的时光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并不算长,但对于张承志来讲,草原上的五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重塑了他的人生信仰。这种改变与重塑反映在张承志的文字里,他的小说《黑骏马》诗歌《做人民之子》甚至是如今的文集《汗乌拉我的故乡》都是这种改变和重塑的体现。

说起这种重塑与改变就不能不提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力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去体会那曾经的游牧文化。就如同我,虽然在内蒙古上了四年大学,却一次也没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遍地是牛羊的草原。所以张承志的文集《汗乌拉我的故乡》或许可以看成是对往昔的一种追忆与怀念,怀念那时的人、物、事,怀念那时的热血与青春。

也因此,在这本集子里,有许多篇章都是书写着那些怀念的,比如《启蒙的历程》,比如《袍子经》。袍子是蒙古人的传统服饰,不过在如今的城市里,袍子大都只在节日庆典才会出现,平日里,蒙古族人的穿着打扮与汉族人是一般无二的。但是在曾经,在草原的腹地,在张承志的汗乌拉,袍子既是吸引并且改变那些插队知青的异族服饰,同时也是让他们在烈日与风雪中生存下去的必需品。张承志在《袍子经》里细细的书写了袍子的几种分类,曾经风靡一时的穿法,以及破旧袍子所承载的那些艰苦但也向上的岁月。透过这些袍子,我们看到的是那个逝去时代里知青的生活,以及在多年之后,张承志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与思索。

事物之外,承载了更多怀念的是人,是张承志的额吉和哥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反复的书写着这些人,在《北方女人的印象》里,在《阿尔善》里,在《二十八年的额吉》里。一个地方能否让你留恋,让你依依不舍,其实并不在与景色的独特与美好,真正的根源永远都在于那片土地上有着谁。额吉是张承志的蒙古妈妈,她有着那个年代蒙古族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是她让张承志融入了草原,在异族他乡找到了归属感。额吉牵连起了张承志与草原的羁绊,也成为了张承志不断的书写草原的永不枯竭的心灵源泉。

除了这些纪实性的怀念文字,在文集《汗乌拉我的故乡》中,也不乏张承志对人生的思索体悟。这些思索里有张承志对文学创作的剖白,对蒙古历史的研究考证,对今夕往日的对比,对政治时事的评判。这些文字展现的不仅仅是汗乌拉草原对张承志人生的影响,同样也展现了特定年代、特定民族赋予一个人的特殊视角。

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回望曾经的岁月,我们可以看到张承志不断变化的思想与不变的热爱。变化来自不断发展的认知,不变源自那永远的汗乌拉,源自那心灵深处的故乡。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八)

大约每个人在生养自己的故土之外,还会另有一个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塑造了自身人格的地方。这个地方对于张承志而言,是内蒙古的大草原,是乌珠穆沁,是汗乌拉,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张承志出生于1948年,当他高中毕业的时候,恰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张承志的主动要求下,他来到了内蒙古乌珠穆沁大草原,在那里生活了五年。五年的时光对于人的一生而言并不算长,但对于张承志来讲,草原上的五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重塑了他的人生信仰。这种改变与重塑反映在张承志的文字里,他的小说《黑骏马》诗歌《做人民之子》甚至是如今的文集《汗乌拉我的故乡》都是这种改变和重塑的体现。

说起这种重塑与改变就不能不提到草原游牧文化的力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很难再去体会那曾经的游牧文化。就如同我,虽然在内蒙古上了四年大学,却一次也没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遍地是牛羊的草原。所以张承志的文集《汗乌拉我的故乡》或许可以看成是对往昔的一种追忆与怀念,怀念那时的人、物、事,怀念那时的热血与青春。

也因此,在这本集子里,有许多篇章都是书写着那些怀念的,比如《启蒙的历程》,比如《袍子经》。袍子是蒙古人的传统服饰,不过在如今的城市里,袍子大都只在节日庆典才会出现,平日里,蒙古族人的穿着打扮与汉族人是一般无二的。但是在曾经,在草原的腹地,在张承志的汗乌拉,袍子既是吸引并且改变那些插队知青的异族服饰,同时也是让他们在烈日与风雪中生存下去的必需品。张承志在《袍子经》里细细的书写了袍子的几种分类,曾经风靡一时的穿法,以及破旧袍子所承载的那些艰苦但也向上的岁月。透过这些袍子,我们看到的是那个逝去时代里知青的生活,以及在多年之后,张承志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与思索。

事物之外,承载了更多怀念的是人,是张承志的额吉和哥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反复的书写着这些人,在《北方女人的印象》里,在《阿尔善》里,在《二十八年的额吉》里。一个地方能否让你留恋,让你依依不舍,其实并不在与景色的独特与美好,真正的根源永远都在于那片土地上有着谁。额吉是张承志的蒙古妈妈,她有着那个年代蒙古族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是她让张承志融入了草原,在异族他乡找到了归属感。额吉牵连起了张承志与草原的羁绊,也成为了张承志不断的书写草原的永不枯竭的心灵源泉。

除了这些纪实性的怀念文字,在文集《汗乌拉我的故乡》中,也不乏张承志对人生的思索体悟。这些思索里有张承志对文学创作的剖白,对蒙古历史的研究考证,对今夕往日的对比,对政治时事的评判。这些文字展现的不仅仅是汗乌拉草原对张承志人生的影响,同样也展现了特定年代、特定民族赋予一个人的特殊视角。

站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回望曾经的岁月,我们可以看到张承志不断变化的思想与不变的热爱。变化来自不断发展的认知,不变源自那永远的汗乌拉,源自那心灵深处的故乡。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九)

我珍藏已久的《黑骏马》,任我到处翻找,却依然不见踪影。说起来,有好多年没有再看他的文字了,《金牧场》、《黑骏马》、《荒芜英雄路》、《心灵史》之后,我记不起他还有什么作品问世,曾经长久震撼我心的张承志仿佛退隐江湖,再无一点消息。真没想到还有《汗乌拉 我的故乡》这样一部作品悄然出版,我都快忘记这位回族作家的存在了。

张承志可以说是作家中的另类,他早期出名的作品大多与内蒙古插队有关,《黑骏马》、《金牧场》都是如此;后期作品偏重宗教题材,如《心灵史》。作为严肃作家,张承志不乏浪漫主义色彩,充满激情的文字极大调动读者的热情并引起思考;也不欠缺理想主义,对于时代末路英雄情结的固执坚持,内心始终怀着不泯的希望。

《汗乌拉 我的故乡》中大多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的文章文字,少部分本世纪的篇章,总体长达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张承志保持对于生长于斯的故乡之外的插队点的割舍不断的情怀,实属难能可贵。他下乡插队的内蒙古乌珠穆沁汗乌拉大队,是一个有着一万多头牲畜的牧区。在汗乌拉生活的五年,留给了张承志宝贵而丰盛的精神财富。他与额吉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额吉一家给予张承志的不只是栖身场所,更是精神慰藉的圣地。他与淳朴好客的牧民一起放牧,一起劳动,苦并乐着;他如饥似渴地研究蒙语和蒙族文化,也白手起家承担起牧民子弟教育重任。

《汗乌拉 我的故乡》中插队的故事对于现代的读者来说十分陌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狂热而黑白颠倒的年代,物质十分匮乏,人们精神苦闷。在张承志的笔下,有一生忍辱负重的额吉,与世无争,待他情深义重;有初逢《钢嘎•哈拉》的喜悦,从此在心底种下《黑骏马》的种子;有呜咽的马头琴,如泣如诉的曲调;有从事教育的尽心尽力,辛苦与欢乐;有对汗乌拉的礼赞,优越地理位置,风水独好;有对蒙文诗歌的痴迷,不断钻研,反复思考。说不完,写不完,是那份真情和挚爱。

“基于往事体验的小说是为了怀念而写作的;那里只有真诚、温柔或是痛苦。”张承志如是说。《汗乌拉 我的故乡》何尝不是如此,时光荏苒,几十年过去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成了张承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宝贵财富。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没有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写作贵在真诚,贵在思考。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生命揉进去的时候,再普通的故事都会感人。

谈到文学,张承志认为,“文学应当是作家心中最后的堡垒。一个作家很难做个完人,但是他至少对自己的文学要做到真诚。不应当有作文或为文等概念,作品应当是作家淋漓的心血。”这也正是他文字的魅力之所在,也即他的文字感人的地方。不媚俗,不炫技,不夸张;真实,真诚,真情。

文学即人生。提炼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在不断的磨练下,痛苦的灵魂总会有闪光照亮读者。《汗乌拉 我的故乡》,正是现在这样一个高度,来描述张承志的精神故乡,和其中真实存在着的人与事。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十)

-

知青,一代人心中永远的名字,在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年轻人们纷纷离开学校,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离开自己熟得不能在熟的家乡,去一个从没有到过的、贫穷的地方开始自己人生中的另一段旅程。他们中有的人生活久了,就地生根安家落户;有的人再一次回到自己熟悉的家乡,就把自己曾经插队的地方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当然也少不了欠下孽债的人。张承志先生属于第二种。

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不太理解张承志他们这一辈曾经下过乡的人为什么会对于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如此浓厚的感情的。毕竟从城市这样繁华的地方到一个贫穷偏僻落差如此巨大的农村或者牧区,不逃离就不错了。可能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经历过吧,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也逐渐了解了张承志他们那一辈人身上对于第二故乡的感情。

当你在一个地方生活、工作久了,你就会逐渐的对这个地方产生感情。或许是因为这个地方的风景,或许是有你放不下的人,总之总有一些东西是你放不下的!对于张承志而言放不下的有很多东西,大草原的羊群、马群还有那慈祥的“额吉”还有那豪迈善良的牧人。两本不甚厚的书道出了张承志在草原生活的故事和他对于草原的感情。我想张承志对于下乡是有后悔过的,看看他的记忆,一年的劳动下来,公分其实挣得不少,可是一个公分三角钱,回家探亲一趟不但剩不下来钱还要欠大队的债;其他的诸如爬冰卧雪更是常事。但是你要问他有没有后悔过,我想他一定会说不后悔,不然他也就写不出“罕乌拉,我的故乡”这样的句子,你也不会在他的文字中看到他对草原的深情。

在张承志的第二故乡,也就是罕乌拉,张承志从一个懵懂知识青年渐渐的成长成为了一个草原汉子。文字中缓缓流淌出来他的草原记忆,狂奔的骏马、善良的牧民、蒙汗双语的劳动笔记、常常喝的醉醺醺但是公分丝毫不差的瘸会计等等都是他无法磨灭的记忆,让人感受知青们不一样的成长之路。在大草原上,张承志看到了黑暗也看到了豪迈;看到了时代的厚重也看到了淳朴和善良。

知青们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后来说,我们对于知青生活的了解大多来自于文字和影视剧。有过这么一段时间我一度认为知青们就是不负责任的根源。我还记得歌曲《小芳》中那个回城前夜站在村口的姑娘;还有电视剧《孽债》中在上海寻找父母却不被回城的知青们相认的孩子。戏剧源于生活,我想这些都真实的故事里发生过的。但从长张承志的记忆中你能看到的是除了小芳和孽债之外,知青们也有着似水的温情,固执的善良和希望。

跟着张承志的记忆,你能看到一个穿着八张羊羔皮袍子的青年骑着黑马跟着牧区流动小学的勒勒车缓缓前行的身影。这就是张承志梦中的草原。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十一)

一望无垠的草原,成群结队的牧马与羊群,敖包错落有致的镶嵌在草原中别有一番相会的意境。这就是“汗乌拉”是蒙古语美丽王者山的意思,汗乌拉是一个以深林、草原、湿地生态以及珍稀植物为主的一个地方,它就坐落在内蒙古,集自然景色为一体的汗乌拉。

《汗乌拉,我的故乡》说是作者的回忆录也不为过,因为有很多关于他下乡知青时的事情,也有返城以后对他第二故乡的怀念之情,思念在哪里所发生的一切,亦有“额吉”的帮助之情。

时期,张承志被下放到内蒙古一个汗乌拉的地方当知青,在哪里体会到了不同文化,不同的交流,以及对话的不懂到最后可以对答如流,都是一个经历的过程,都是在经历中学会成长。

额吉是张承志在内蒙古的第一任入乡随俗的老师,教会他关于内蒙古的一切习俗,他也在额吉的身上,看到了一个蒙古女人的一生的故事,带着一颗受启示的心,青春期步入了草原之地,带着懵懂的心,观察着一切,是失落还是值得,都是取决于你在异乡能不能遇见一位母亲般的女性,所以张承志对于额吉很多都是感激之情。

“——不是那时身在其境,不是那时身困其间,今天我是绝对无法体会也无法总结的;那时我们被身份和地位而鞭挞,我们这个家族包括我这名插住其中的知识青年,都在忍受人类最卑鄙的本性之一——歧视。”

“谁都知道,但谁也不说的东西最真实。”(详见上册47页)

在很多地方,对于哪些外来的人,都有多多少少的敌意与歧视,尤其是在下放时期,当地的人大部分都觉得你如果是优秀怎会下放到我们这里。就拿现今社会,许多地方还是会有歧视外来客,因为土生土长的人,觉得自己守护着的净土,被别人打扰与践踏啦。

“一条汹涌的流水,一道清澈的、疾疾奔跑的、翻着灰白泡沫的真正的河水,突然横断在眼前。”

“羊群已经不能涉渡。”

冬去春来,万物苏醒,又到了放牧的季节,草原尤其是内蒙古这里,马背上的天下,马术也是一流的在当时,大清朝就是从蒙古骑着马逐鹿中原得到的天下,在大清从建国到最后一直都崇尚马术,不论男女都要会骑马。所以在物质缺乏的时期,可以户外活动之时,骑马就是一门必要的游戏,多多少少都有争强好胜的因素存在,现在回想起来,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能体会,只有过后才能明白。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

再回汗乌拉,大多人都已不在,敖包也少了,都住在砖瓦房中,以前群居,草原上肆意奔跑的马、羊,现在都被局限在私人承包的草地上,大有人在物不在,境界也不同,回忆真的只是回忆啦。

作者也说了:“二十年过去了。这些日子里我发现的秘密是;悟彻一桩事物的周期是二十年。无论是对插队,对历史课题,对“”,对名篇佳作,对母亲妻女,或者是对马、对羊。对一盘鞍子。”说的很对,时间飞速流逝,鞍子其实也是易碎的,要小心保护才能周全。

懂与不懂,开篇之时张承志已经说过了,看不懂就只当解闷,读懂多少有些相似之处。张承志也说了,名著什么的也没有读过,很多作家也是不知道的,单薄的语气和傻气的行动,在那时已经属不错的。

“知青”和“文艺”有挂钩吗?其实有没有对于不纠结的人来说,都是无所谓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属于有“成分”的,放在当下,就觉得人在边缘之地,纯属埋没啦。

恍如梦中在这套书中,在他的故乡中看到了希望。蓝天、白云、雪融化以后流淌的河流都在彰显着属于汗乌拉的迷人之处。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十二)

故乡

对于草原的印象,对我这个从小到大还没有机会亲自去亲近草原的孩子来说,显得非常的向往。在嘹亮的歌声,“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中,感受草原那雄壮的气魄和一望无际的原野。出生在某一个地方的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大抵对故乡总有一种深深的执念。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特色,灿烂了整个中华民族。

《汗乌拉 我的故乡》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张承志描写青年时期到在内蒙古乌珠穆沁插队,记录知青的岁月生活。在文中,用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对汗乌拉的热爱和怀念。汗乌拉在蒙语中是山中之王的意思,在四年的知青生活中,张承志吃住在插队的牧民一家,与草原母亲额吉和蒙古兄长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

在中国的特定时期下,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是其在当下社会的大热门。现如今,知青文化的宣扬和热议,一方面,勾起那个特定年代见诸时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代变迁的人物记忆,另一方面在苦难的知青生活中,也演绎出不少的希望和美好。张承志等一批草原知识青年在草原的知青生活,让他们深入到草原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厚的情感,这些情感演化成文化和精神,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

古稀老人张承志再版的这本《汗乌拉 我的故乡》是对将近半个世纪草原青春的回顾,多篇文章跨越几十年,收录经典散文《袍子经》《劳动手册》《粗饮茶》等,让读者在阅读中随着动人的笔触,穿越回几十年的草原,探寻蒙古民族的精神实质,感受草原原汁原味的文化和文明变迁。

高中毕业还是少年的张承志,远离第一故乡北京和父母,去往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插队,四年的知青生活,所见所闻,让这个少年茁长成长。在草原额吉和兄长伙伴们的陪伴下,在自我书写和真切感受草原精神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其中不断学习、演化和发展,成就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在文中从第一眼见到草原的色彩,嗅到草原的味道,探究草原的服饰、饮食、粗茶骏马等,与草原文化融为一体,取名阿尔丁夫予以人民之子,可见当时作者的一腔热血和饱满的情感演绎。

在汗乌拉的生活中,作者不仅用细腻动人的笔触为我们展开草原的画卷,也用一幅幅照片和画作展现最真实的草原和牧区生活。历经几年的全家福曾留给我们无限的感动,勾勒草原的十张画作让我们看到草原的四季轮替和游牧世界的文明,从一穷二白的年代到逐步富裕的草原人们,不变的是同胞之谊和淳朴无欺的牧人,汗乌拉的游牧文明涵养了一代知识青年思想和精神,也将永远的继承下去。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十三)

我好象写过,我写你写得手都酸了心都累了;我好象狂妄地说过,我要把额吉这个词输进汉语。但是我并没有听到过你的回答。——题记 (摘自张承志《二十八年的额吉》) 对于新时期的中国文坛来说,张承志的名字始终是和草原联系在一起的。从《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到《大坂》、《黑骏马》,从《北方的河》到《金牧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辽阔的草原,以及美丽的草原上骑手嘹亮的歌唱充斥着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如果说张承志以自己作品中对于草原的深情描写显示出一种激情和活力并给当代文坛以震撼的话,那么,在他的一系列关于草原生活的散文里,他描述并回忆的那些难以忘怀的草原生活,给了读者更为直观的,了解他人生经历与内心世界的角度。 张承志的散文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有近百篇。他的散文作品大多篇幅不长,但凝练的笔墨中流淌着旷达之风,跳跃的视点又展示着同一重深沉的思想意蕴,不仅展示了张承志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背景,也昭示着他创作精神的底色和心灵世界的脉动。 《汗乌拉 我的故乡》是站在70岁门槛前的张承志对草原青春的回首。书中共收录其经典散文作品32篇,从各个角度描绘了草原上四季轮替、人畜繁衍的动人风景;乌珠穆沁灿烂夺目的蒙古袍在那一穷二白的年代震撼了年轻人的眼睛和心灵;疾风呼号的草原寒冬晨起的一杯滚烫奶茶让人不知冷;和孩子们共建“双语”游牧小学,警惕“他者”的同化;终生难忘的草原母亲额吉和蒙古兄长等等,称得上是七十时代珍贵的一瞥。 张承志曾在《美丽瞬间》自序中写道:“并非所有内蒙古草原的知识青年都需要草原,难以概括的草原也并非能对每一个人都引发质变。包括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其实他们并非每一个都遗传着草原的气味。还可以说,草原,以及极其神秘的游牧生活方式、骑马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彻底的美,然而并非每一个与她有缘的人都有追求美的血质。”作为对知青时代草原生活的回眸,《汗乌拉 我的故乡》一书中,这种对草原的深厚情感得以完美再现。 有作家在描述知青心态时曾说:当大多数的知识青年在青春的理想和热情遭逢了无情打击之后,在他们如获新生般地得以重返城市时,知青生活之于他们是一段蹉跎岁月的回忆,是往事不堪回首。但张承志却恰恰相反,他彻底地感受了草原生活的美。在《又是春天》里他写道:“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段生活,也是我显示我个人的能力最充分最酣畅的一段历史。”是以他的文字中,展现的永远是一种隽永的爱和豪放的美。 在阅读张承志描写草原生活的作品之后会发现,他将许多笔墨赋予了草原上的母亲、孩子、民歌以及骏马、鞍子,然而他描写的并不是这些事物和人物本身。或者可以这样说,张承志所描写的不仅仅是这一切,而是在这些人物与背景之后的、被作者永远牵挂与深深思念着的那一片沃土,是让他陷入青春回忆并返归牧人心境的美丽而庄严的草原。对于他来说,草原是他精神世界里的无价之宝,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爱,永远留在了草原上,因而对于草原生活的美才有了如此深刻而动情的理解和体味。 在草原的怀抱里,张承志的灵魂得以净化,视野得以开阔,是草原培育了他文学的神韵和个性,是草原给了他嘹亮的歌喉,他创作的以草原为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出色的草原歌手。其中的散文创作,更是表现出在喧嚣的商业时代里,张承志对理想和精神的执着追求和执拗歌唱。 有人说,张承志的散文使用最多的是典型的书面语。然而在我看来,进入他散文文本的并不是那些千人一面的词语和句段。他凭借着娴熟的语言控制能力对这些词语和句段加以诗意的改造,并选择那些最有光泽和力量的词语,最恰当地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体验。 在《与草枯荣》中,张承志用淡淡的伤感的笔调追忆了已经去世的钢嘎白音、蓝家族、大阿伽和那个富牧的女儿等普通牧民的人生轨迹。这些生命“如牧草一般,绿了一场又悄然枯折了”,他们的灵魂埋在每一株牧草之下,“随春日而蓬勃,遇冬雪而离别”。张承志把这些平凡的生死当成一个民族肌体的自然代谢,并把生命加入天道的循环,这样,即使肉体消逝了,灵魂也会如牧草一样在春天里再生。“我喜欢在夕阳斜射的草中散布……我倒盼着哪一天人类完全不能对话。那时我就美啦,我可以自由放浪于我的乔布格、汗乌拉,我可以和埋在每一株牧草下的灵魂谈话。”在这样的情感视野中,草原成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的象征。那草原上牧人的背影、优美的牧歌、慈祥的额吉、奔腾的骏马,都成为张承志刻意描写的对象,都成为人与生活和自然激情拥抱时生发的美丽瞬间,并最终成为他最动情的歌唱。 成功的散文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张承志也不例外。他的散文之所以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源于他极强的创新意识。他自称是一名“至少两年就超越一次自己的作家”,因而他拒绝模仿,哪怕前面是一座文化的大山。他按照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人生信条去进行创作,这使得他成为当代中国作家中最有个性的作家之一。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十四)

对内蒙古的大草原,一直都心向往之,还记得幼时读过的那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牧人的肆意自在,人畜游走,与天地相衬,朴素自由,仿佛有一种仪式感,简单又烂漫的;还把高歌唱起,他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一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大概是快哉的享受。

这套《汗乌拉 我的故乡》精选了张承志先生32篇好文,首发表日期横跨二三十年,有不少旧作修订过好多次,还有收录不少张承志的插画和摄影,挺有纪念感的。文字里有对悠久游牧历史的记述,对遇到的人事的记述回忆……是对文化对文明对生活对生命的深刻认知,都怀揣着张承志对大自然全部生命的满满敬意。当他发现那些古老朴素的满载着热情的游牧原生态生活渐渐的被现代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不免觉得遗憾。

是近半个世纪前的知青插队让张承志走进了乌珠穆沁,在二十左右的年纪初到大草原,不单单是为了欣赏美景,还历经了很多的困难和贫苦,也许正是如此,才使少年对它的感情和依恋愈加深厚。

近七十岁的张承志说:离二十岁,已是半个世纪白驹过隙,但是,乌珠穆沁知识青年的几乎每一个,都将想念着草原、告辞这个无聊人世……伟大的古典草原给予一代青年的自由气质、底层立场、异族文明和艰辛又浪漫的履历。他再回看那四年的知青岁月,虽然沉重并且单调,但有因劳动而获取的所有启示和财富,是值得去深深的感激,在一遍遍的切肤的怀念着那时美好,张承志觉得是在草原的这段学习成长改变并塑造着自己的人生。

这是第一次阅读张承志的文字,他的言辞表达给我的感觉就像他笔下的这些游牧人民一样,朴实无华,真诚冷静,字里行间充满了诗意,作品总洋溢着青春热情的气息以及生命的活力。自然是老练的,一旦要到情感快要宣泄溢满处,又忽然收住,好像有所克制,但内里那强烈而深厚的情绪总是能感受得到。他在文章里说,有些感不敢写有些情也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有些感慨,总是来不及细说。除了额吉兄长青草大地袍子马鞍那几篇散文,我最喜欢的是《勾勒草地的十张图》,图画解说,十大段文字,挺长知识,可以从这一篇开始,真正的走进游牧世界。首先,草原人是游牧生活,地理位置是造就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般在什么季节里,人们会做相对的事情,比如春季是“接羔时节”,万物苏醒,游牧世界对待任何生命都是平等,不能够漠然视之,这是放牧的好时节,每个牧民以放牧为重点,及家人甚至是儿童都要把接羔当做最重要事宜。在繁忙了一季之后,人畜在夏天都变得懒洋洋的,很多事情都用来制作美味佳肴,还会进行聚会和竞技;游牧之所以叫做游牧,便离不开迁徙,整个秋季牧民们都要为寒冷而漫长的严冬找寻一个合适的住处;冬天多雪,但放牧的生活还在继续……祖先留下的血脉关系社会,每个地方的人都是各自的部落和种族;在游牧家庭中,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位置,缺一不可,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存在;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也看图片想象在那个世界里,牲畜才是主角,放羊人是陪伴者……草原人爱拉琴歌唱,艺术给生活增添乐趣,也不可缺少……

看得出草原人民们的游牧生活总是辛苦的,艰难的生存环境,跟随季节做迁徙,每日放牛羊,日出而作日落而栖。但是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了解学习,他们的生活单调却传奇,勇猛又淳朴,以乐观的态度去与贫苦的生活做伴,坦然接受并享受生命自然赐予的一切。

我读这套书,总是感动的。这感动在于获得,从他的文字里,我对内蒙游牧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同样对于那片广阔遥远的土地有更多的向往,往往因为探索得更深,越能满足好奇心,也就特别想去真切感受下身临其境,怕是知道了游牧生活远远比我们想象得更艰苦,现在对那片土地有更深尊重与震撼。也感动于他对汗乌拉草原那些浓厚情谊的眷恋,他写母亲额吉和蒙古兄长,写青春启蒙的开始,写自己喜欢穿的蒙古袍子,喜欢的马陪伴自己很久的马鞍,遇到的那些好听的音乐和那些具民族特色的乐器,还有那一杯杯浓浓的除却寒意的奶茶……这些与青春与内蒙民族有关的事物感情在他的笔下细数道来,是每个人和每件事都早深深印刻在他的记忆里,他重新整理和它们的关系感情,于书写的过程中把这些珍藏着的往事安置妥帖。

翻阅间,让人觉得身临其境那神秘远方,仿佛在那草原世界奔驰着,看牧民辛苦的劳作,一起歌唱……

《汗乌拉 我的故乡》读后感(篇十五)

“我只是为那往事感动太深,才如倾如泄地写满了一篇又一篇纸。”作家张承志的这句话点到了他这散文集的情感核心。往事的感动如流水般漫过心田,于是有了一页页如诗的篇章。

快七十的张承志曾是草原知识青年,二十岁插队下乡到蒙古四年,接触到蒙古文化的一刹那,奠定了他文学创作的方向。草原是主要取材对象。而那时独特的时代氛围,原生的生活方式,四年插队生活虽然短暂,也注定为他带去丰富的内容储备,足以穷尽一生去讲述。《汗乌拉我的故乡》用他的话说,就是“写自己的一本青春盘点。”

在张承志先生对往事的盘点中,由非常寻常的记忆开始:蒙古草原上色彩绚烂的服饰,是他美的观念的初步养成,狂野奔跑的策马,有他挥洒炙热青春的身姿,工分本上记录着最深刻的劳作日记,春天的河流如何从冻伤的冬季里苏醒,马头琴的舒缓悲调又是如何引诱着他,令他游荡在畜群追跑水草迁移的岁月中无法自持......对于景物记忆,他语句温柔,似春水,丝丝缕缕地把回忆流转。他记录的人事,却深沉而厚重。在额吉家(蒙古母亲),一起打狗欺主事件,让他年轻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人性黑暗;从牧人们看待世间生灵的尊重与爱护里,第一次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牢牢联结。不管是物是景是人,大草原上传递的豪迈、淳朴、善良和固执,决定了这位作家此生做人处事的根本源头。

在回顾往昔的过程中,张承志先生多是以一种融化的姿态去描述的。他大量呈现游牧文化的存在形式,蒙语、音乐、服饰、文字、家族纠葛、日常生活模式以及蒙古家庭怎样给予了无私的爱,他甘愿被淹没其中,不知往返,所以显出谦卑和微小来。他像是一遍遍抵达了精神之地,他写到,要“为自己保留一小片心灵的草地。”面对那片斑斓美丽,他说:“不,我只是怀念,我只是怀念而已。”对往事的紧抓不舍,是他书写的全部内容。

插队的年代,正是疯狂年代,书中行文走笔里不免有对历史背景的暴露。这部《汗乌拉我的故乡》两册组成,大可分两部分,红色记录了耀眼的青春,它鲜艳、温暖、美好;而藏蓝则是深深的铭刻,它内敛又激烈,钝重而戳心,它镂刻的是经历又逝去的所有事物,包括了时代伤痕的显现和隐退。

于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的沉浮渺小至卑贱,但于个人感受中,一个人的存活方式却会给人强烈地震颤。张承志先生在那样的历史大潮里,诚实地展现出他的软弱、隐忍和无能为力,被歧视的牧主女儿,被禁忌的古老歌谣,无法争取的生活补给,政治和经济上的咄咄逼人,他和其他身处在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承受着冷漠地压迫。他也面对他的羞耻,曾为了避免一场风暴发生保全在风雨飘摇的小学校,因此牺牲一个瘸腿小孩偷偷听课的权利,本是理性正确的选择,可是那个瘸腿小孩死在了雪地里,永远等不到春天降临,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和悔恨。这个故事写成了《春天》一文,并获得他的首个奖项《北京文学》奖,深刻的苦楚成就了今时荣誉,命运既仁慈又尖刻。

尽管对历史回望的过程有着难言的情愫,不过张承志先生说他“不会肮脏地咒骂的,不管自己其实经历怎样的厄运。”这并不是不对历史进行批判,他更愿意被草原的辽阔所征服,他认为蹒跚走完自己的路,追逐那水草变移和牛羊饱暖的草原,径自完成个人生命,这才是作为人的存活,才值得为之生死一番。蒙古作为第二故乡,他却用最虔诚的姿态,在草原深处追寻那神灵的居所。只是新时代的到来也席卷了原生草原的变化,曾遍布的灰黑毡房少见踪影,木轮牛车铁筋轻便车被废置,骏马发肥再也挑不出善奔的坐骑,在摩托的突声,在吉普的疾驰,在一座座砖房周围,草地退化。“自夸草海的乌珠穆沁,破天荒地感到了牧草的穷匮,不到十年,新的疑虑已使人惴惴不安。”“今天,预感已是现实,它破坏着、替换着、唆使着、蔓延着,带着粗俗而生气勃勃的欢叫,恣意地在沿袭了十个世纪的旧营盘上摧枯拉朽。”窥见了历史翻页的作者叩问:“究竟是一种收获还是一种痛苦?”

消失的时代,带走了清苦卑微的存活,也带走了牧人式文化给出的文化碰撞和生命体验。张承志先生是想寻回的吧,但他写的很多人很多事,写的很多生很多死,写的很多依偎很多离散,他翻找着自己的青春,倾泄了深重的情感,力图重现往昔,而往昔像逝去的人事,顺着风,统统追随了去。或许他只是想再次体味,但只用字斟句酌书写心灵处所并不够,他找出用由心生起的触动涂画那些情真意切,而当那壮观笔墨和词汇都无法施展的时候,就用底片呈现。书中,有文字、绘画、照片三条线索铺展,巨细无遗地描写出远走的时代。

张承志先生自认是被草原收养的蒙古孩子,他在漫长而循坏的岁月里竭力搜索故乡回忆,在清贫而灿烂的记忆里安抚当下的躁动,在历史的伤痕与变迁中找寻平衡,他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复杂矛盾,时而无限柔情,时而无比忧愤,在这浓郁的情感表达中,他的文字始终充满对过往的眷念之情。他亦是让草原的骏马和烈酒感染了的作者,他的回忆、怀念和抒发,都像牧人的“渴茶”,想把汗出透,把郁闷发散,有一个淋漓痛快,痛快又附身那已逝的往事中,往昔换发新的生命,于是隐没的故乡从毁损的时间里重新显现,而就在他心怀眷念的同时也验证着他失去的事实。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