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1000字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1000字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18 12:20:48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18 12:20:48   小编: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通过作者的叙述,我深刻感受到旅行的魅力和文化的重要性。在旅途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风景,还能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这种体验让人心灵得到滋养,也让人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旅行不仅是放松身心,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一)

三小时看完,感觉最出色的部分是开篇(成都部分)和李志写的类似后记的结尾,中间实在是没有多少值得看的东西,全是水货。

如果说最值得读的,应该是书中摘录的楹联,值得一看再看。

给三星,一星给李志,一星给楹联,一星给情怀,不能再多了。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二)

选题很不错,书名起的好,文字欠火候,有文无图耍流氓,写的随意又粗糙,沾了余秋雨的光,趁了诸葛亮的明,封建余孽不可取,不知为何称亲王。买了这样的书,花钱倒不很心疼,就是放在书架上觉得像吃饭吃出了苍蝇。

豆瓣发评论也很可笑,短了还不给通过,要说一本书的好坏还用得着很多字?这是在考验评论人员的耐心?本来就已经很窝心,哪还有心情来长篇大论?难道你是要让我搞个--我的一张大字报?怪不得评论都是好的多。

最恶心的是书中说向北走不说向北走,非要说个向南的反方向走,这是搞笑吗?这是幽默吗?这不是扯淡吗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三)

亲王的吐槽功力一如既往,然而字里行间也不动声色地虐着。情怀向作品,(蜀)汉粉的狂欢,教科书级别的圣地巡礼游记。大概感想有……

①我的旅行经历里,山川形胜和人文情怀永远是割裂的。能把两个结合在一起分析古人的战术和策略实在是太强了!然而这本书的电子版既没有给出实拍也没有给出地图,看得我似懂非懂,地理白痴状态显露无遗(

②所以说旅行之前还是要做足功课,或者需要带上几个有趣的同行者,这样才是真的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哇。想到自己走马观花到点撒尿的行程们,突然觉得啧啧啧(

③在爬墙江东很久以后一脚被踹了回来找到当年对丞相初恋的感觉(虽然亲王应该是吴黑无误了),同时又真情实感地虐着。说起来成都祁山定军山之类的地方早七八年就想去了但是现在还留在脑补阶段……不行我一定要找个机会走一趟(

④最后一章斯库里的美食攻略,我记忆最深和最有同感的就是,吃包子一定要吃那种油浸透了皮的……!

⑤“希望丞相泉下有知,千百年后,中原遍地你的祠堂,天下皆是大汉的子民。”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四)

《三国演义》相信很多人看过,但《三国志》估计就没谁看过了。

正如我之前所说,要有故事主轴线的包装,才容易让大众接受。

而马伯庸马亲王的书就正好配合了这点。

书很好读,就不多做介绍。

《三国演义》虽然是名著,我估计作者罗贯中写的时候会犯难一个问题,就是民间故事流传下来和官方史实如何才能糅合。如: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之类的。

如史实上诸葛亮只是五出祁山,演义里就变成六出祁山。

现代作家很容易获取各方面的史料,然后从军事,内政,外交等方面解剖出五出祁山的来龙去脉。估计罗贯中当时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还有就是地理问题,《三国演义》中被现代史学家吐槽得最多,

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路线,和赤壁之战后曹操逃跑华容道的路线。

估计罗贯中是在书房完成的,一些关隘或地段于常理相悖,或者说罗贯中向民间故事妥协,选择了这个说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名著虽然是经典,但毕竟受制于当时历史各方面局限性。

最后还是要为马亲王自驾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后,写出这本书点赞~~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五)

文化不苦旅

熟读三国的人一定喜欢这本书,像我这样对三国一知半解的人都喜欢,何况三国迷呢!《文化不苦旅——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是我很喜欢的书。喜欢如下:

一、作者严重敬业

重走一趟北伐之路,说来简单,走的途中险象重生,并不容易,即使在现代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他们寻找北伐的各个景点也不是顺畅的。当史书中的战况地点真实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无数细节在头脑中重新组合,读书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身临其境而豁然开朗。所以作者能够用足迹亲自丈量当年的道路,很了不起!

二、文风很是诙谐幽默

用自己独有的诙谐幽默描述沿途的人文景观,经历的小插曲在他的笔下成为路途的调味剂,读起来轻松愉快。所到之处眼中看到的,耳里听到的被他加工后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跟随他一起重走北伐路,感受当年的兵哥铁马。尤其是那些传说故事,让辛苦的重走之旅多了很多快乐。

三、文学底蕴尤其深厚

能把三国的历史如数家珍般记在脑海中,每到一处能进行古今对照,如地名古今的不同,名字的来历。如历史中地势对战局的优劣,亲眼所见后对战事的补充。他能把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理性地分析,能根据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所以读他的文章,你在轻松中了解了一切。

四、喜欢这种表达方式

很喜欢旅游,每到一处都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路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形式跟马伯庸比较相似,但却没有他那渊博的知识与调侃古今的气度,所以心生敬佩。

书的封面有001字样,看来还会有002、003……如果这些书出来了,我会买来读,恶补历史,免得把朝代弄混,人物不清。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六)

关于读书与旅行,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人有一句非常到位非常贴切的话语注解这句名言:腹中没有书,你走万里路也只是邮差而已。事实上,最近旅行大热,但九城以上都是邮差,而且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邮差,把旅行这样一件有文化的事情,变得极其枯燥和低俗。但旅行不应该是这样子的,至少,不能全是这样子,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旅行方式,读书人也应该有读书人的方式,而且读书人要有担当,那就是做出样子给众人看。方式之一,就是怀古,带着历史感去旅行。终于,有人愿意出来做这件事情了。著名作家马伯庸搞这本《文化不苦旅》,以重走历史著名路线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新的杂志,更是引领新的旅行方式。

这本书的创刊号,选择了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这个路线因为三国演义的风行,应该是最著名的历史线路之一。而且马伯庸本身就是三国迷,写过好几本关于三国的书,有知识储备,有个人情节,也就使得这本书更加令人期待。如果说韩寒的《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公路小说,这本书则是公路旅行怀古杂志了。这条路线,起点当然是蜀汉的政治中心成都,重点是诸葛孔明仙去的五丈原,跨度极大,也为作者的阅历和扯淡拉开了空间距离。当然,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流水记述,还有很深刻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形胜”,这就有点顾炎武《天下郡国利弊书》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味道了,尤其是后者的味道更重。比如分析诸葛亮的北伐策略,以及以秦岭为界的出与堵的策略博弈,都讲的绘声绘色,这是《三国演义》中没有的。比如分析剑阁,对于剑阁的攻守,都分析的让人身临其境,让人赞叹马伯庸确实有笔力。

当然,旅行途中不能没有美食元素,这本书单开一章,介绍沿路的美食,当然,还有美食故事和传说,如广元的凉粉与武则天的初恋故事,汉中酿皮与军工厂姑娘的故事,等等。这些美食和故事,也为读者去相关地方旅行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总之,这确实是一本创意之书,据说该书下一步还有走丝绸之路、玄奘取经之路的打算,我们只能拭目期待了。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七)

成都【有成都武候祠】-

雒城(在今广汉),德阳【有白马关,庞统祠、墓】-

剑阁【剑阁,剑门关,平襄候祠、姜维墓,大、小剑山,七十二剑峰】-

昭化、汉寿(都在今广元)【费祎祠、墓】-

汉中【昭欢(有朝天峡),七盘关。汉中博物馆。石门栈道。】-

沔阳!(在今勉县)【定军山下诸葛墓,马超祠、墓,沔阳武候祠,】-

沮县(在今略阳)【……】-

祁山【祁山堡,祁山武候祠】-

天水【木门道武候祠,街亭】-

陇山(陇山北为六盘山、南为关山)-

陈仓(在今宝鸡)【秦岭西侧的陈仓故道/散关故道】-

五丈塬【五丈原武候祠】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八)

以文化为基点,宣扬自己的人生理念、历史观念等,是一种亘古不变之事,也是一直不变的历史潮流。马伯庸主编的这本《文化不苦旅No.001: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正是因为源于内心对诸葛亮的一种敬仰、执念而开启的艰难文化旅行。旅途虽是艰难,但是在梦想面前,一切都不是问题!

《文化不苦旅No.001: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严格来讲应该算是一本游记,一本关于诸葛亮的文化游记。诸葛亮在中国文化中,接近于神化的形象,自从其出世以来,颇为时人和现在的人所敬仰、膜拜,像山东沂南还有诸葛亮文化节等等,研究诸葛亮的学术论文、专著不在少数。也就是说,从理性的角度我们队诸葛亮的了解已经到了纤毫毕现的程度,但是从感性的角度,似乎对他的了解却是零!马伯庸等人的《文化不苦旅》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他们沿着诸葛亮的脚步,从四川成都一路北上,从感性中寻觅着诸葛亮曾经走过的路,在他走过的路上分析着他的心情、历史,一切就那么自然地鲜活生动起来!

若不是专门去走,谁又有时间、精力及财力最关键的是兴趣去重走诸葛亮之路呢!若不是马伯庸他们抱着文化的心态、探索的心态,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一本纯风景类、心灵鸡汤类的游记,而不是地理和历史之间关系的精准分析、正史和野史之间的飘逸甄别。甚或我们可以说,马伯庸他们在这里开启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作为一本游记,因为有了一个核心内涵,所以看似日记体的游记其实却是系统性严明地围绕着诸葛亮这个文化内涵、方向呈单向性延展。这种严明的体例,呈现的是严谨的披着游玩、寻找外衣的学术态度!“闭门造车”的学术态度虽能取得一时的成绩,但却难长久!唯有亲历方能理解的更加深刻!每一副楹联、每一处景点、每一个讲解、每一个惊险……都在向我们全面再现着千年前的诸葛亮,也就了解了他为什么七擒七纵孟获、为什么成都叫锦城、为什么诸葛亮是殚精竭虑忠臣的代表、白帝城托孤的意蕴……

历史不再,但是历史的痕迹却遍地可寻,用文化的视角寻觅这些痕迹,也是给予历史的尊重,也是给予后代的财富。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九)

首先老实交代背景:我是一个三国迷,也是马亲王的粉(祥瑞御免),这本书我看的是Kindle版。

读完这本《文化不苦旅》,有一种大大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也许是建立在与另外一本及其相似的游记的对比之上,也许是建立在对于“无图”这件事的耿耿于怀之中。

这部Mook由3部分构成,李志的开篇,马亲王的游记和斯库里的吐槽。重量级的内容自然是马亲王一路之上的见闻。李志的开篇书袋气甚重,斯库里的吐槽其实可以拆散标注在马亲王的游记中。

对于游记而言,我能够感受到马亲王的诚意。他已经尽力在用文字描绘他的所见以及所感。然而这种努力越是郑重,就越凸显得图片以及图示的重要。

实体版本我没有购买所以不能置喙,Kindle版本里那真是“一图不染”。很多让马亲王“豁然开朗”的场面更是让我时时处于一种“隔雾看花”的焦虑之中。楹联、书法、山川地貌,行军路线......且不说照片地图,哪怕是手绘的草图也是一张也没有的啊(Kindle版本)。难道这就是电子版比较便宜的缘故?

没办法,只能拿起手机重新打开微博对着上面的图来管中窥豹。这种焦灼感不亚于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活生生改版成了《青年文摘》。可是,《青年文摘》也有少量的配图好吧?

马亲王的这一路上也时常在感慨,有些景点,古不古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爱。借用到这本书上呢,可以看出来马亲王是相当的有爱,但是不知怎么的,制作方和后期的编辑仿佛就是很无感。这绝对是烧火棍子一头热。读了电子版的我,很难有买一本实体的冲动感。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本叫《三国志男》(【日】佐久良刚著)的游记。当初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震撼。有这本书作为前车之辙,《文化不苦旅》能成这个样子,我也只能相信是出品方没有爱了。

其实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还是颇丰的,马亲王对于诸葛亮数次北伐的梳理是我获益最深的地方。倘若此书能辅以大量的图片、图示。再加2星又何妨?

2017.01.11(写于工作间隙之中)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十)

《文化不苦旅》是马伯庸一部与以往小说风格大相径庭的游记散文。这本书我并没有用书币购买,而是利用会员卡最后一天的有效期读完的。说实话,对于这样的游记散文,我觉得没必要永久保留,只需在有限时间内体验其内容即可。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一如既往地吸引人。 与我之前读过的马伯庸小说不同,《文化不苦旅》更像是“马伯庸版的徐霞客游记”。全书充斥着大量的地理与地质概念,记录得异常详细,这对于一个耐心不足的读者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尤其对于那些不熟悉西南、西北地区的读者而言,书中所描述的地理和人文内容可能显得晦涩难懂。然而,正是这种厚重的内容体现了马伯庸难以置信的历史与地理知识积淀。他的知识面之广令人惊叹,读者不禁要问,究竟要读过多少书才能写出如此翔实且富有深度的作品。 书中不仅展示了马伯庸深厚的学识,还融入了浓浓的人文关怀与情怀。这些情怀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次地理与历史的探索,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旅程。通过他的描绘,我仿佛也跟随着诸葛亮的足迹,踏上了一条充满历史气息的北伐之路。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甚至有了一个想法:如果下次自驾游到西安,我也要按马伯庸的这条线路,沿着诸葛亮北伐的足迹,去感受那些书中所描述的历史和地理景观。正如马伯庸在书中所传递的那样,文化的旅程并不苦涩,而是一场值得用心去品味的精神之旅。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十一)

我去成都的第一站,就是武侯祠。虽然是第一次去,但作为这么多年的三国迷,来这里却并不会感到陌生。多少熟悉的人物在这里具象化了,看到他们,仿佛又回到了三国时代,那一幕幕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 走累了,在一处亭子里坐下,翻开了这本被加入书架许久却一直没来得及读的书,没想到一开篇就在介绍武侯祠,简直就是导游解说词啊,如果没去过武侯祠可能还会有点懵,可我刚刚游览完,而且此刻就在武侯祠啊。由于对三国太过熟悉,我没有请解说,看的时候也确实没什么障碍,偶尔听到一些导游的解说也觉得太过简略,甚至有一种我也能讲的感觉。当我看到这本书开篇的讲解时,我能感受到作者对武侯祠深深的爱,他对这里是如此熟悉,每一处细节信手拈来,让我敬佩不已,而他描述的一切我刚刚都体验过了。先实景游览一番,再用文字重新回味,倒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读着读着才感觉到,这部分内容应该不是马伯庸写的,而是武侯祠的金牌讲解员李志写的,想起第一次知道他还是在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中,好哥和晓敏姐说他原本只是武侯祠的一名保安,结果自己努力一步步成为了武侯祠的金牌讲解员,我这次来也没有见到他,但只读文字就已经很满足了,我想现场听他讲解应该会更享受吧! 接着看下去才知道,原来他们的这次重走北伐路去了那么多城市,走访了那么多遗迹,我虽对其中的历史比较熟悉,但毕竟没有亲自去过,再加上书中也没有地图,有些地方光看他们的描述真的很难想象具体是什么样。这似乎也在提醒我,很多地方,书上写得再详细,都远比不上你亲自去一趟的感受更强烈。 曾经有人问过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还让我给出尽量简单的答案,我想了想,最后给出了三个字的答案:去班味。 然后他秒懂。 也许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在上班,但真的让我们去回想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上班。 我想,旅行中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就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美好回忆,所以我们只需要暂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忘掉自己生活中的所有烦恼,打开自己的所有感官,尽情拥抱这个全新的环境就好了! 我去到很多城市,发现大多数人都没有用心去感受那里的一切,只是忙于拍照打卡,好在朋友圈向身边的人宣告我到此一游了,这等于说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记录,却没有形成记忆。而这些照片在发完朋友圈之后就会静静躺在手机里再也不会被打开。其实我作为朋友,想看的并不是这些照片,因为网络上有更多高清的图片可看,我想看的是那个地方的特色,还有你的感受,好让我知道,我以后要不要也专程去看看。 想到这里,我决定率先开始这么做,每去一个地方,我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各种新鲜事发到朋友圈里,让更多的人通过我的朋友圈了解我去的地方,这也算是我的小游记吧,当然和马伯庸的这篇游记没法比,但至少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一次旅行中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并在旅行结束后趁热打铁,把自己这一路所看所听所感及时分享出来,至于形式,可以是图文,可以是音频,可以是视频,这不重要,但这个行为很重要,你要相信,回忆是有红利的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十二)

如果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出游做做功课,我大概是不会翻开这本书…作为季汉坟头天团的脑残粉,要是一不小心看到什么丞相黑、蜀黑之类的话,我的玻璃心可是会碎一地的。不过读完之后发现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反倒是丞相粉要做好被虐的准备……

没有掉书袋,没有文绉绉的引经据典,有的是对景点故事的解说,以及时代环境的分析。路人可以当下饭书来看,三国粉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其实这样的游记才是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是最近才意识到自己的很多打卡式旅游经历蠢到不行——没有对景点背后历史的认知,不如躺在床上玩手机。。。

可惜作为一个理科生,不止是古文没学好,对于史学军事学地形学甚至书法学也是一窍不通。书里详尽的介绍了丞相的屯兵位置、军事决断是如何的考究、眼光是如何的长远,我一概看成“丞相最聪明”;拓展开来的他朝故事也都被我悉数略过;楹联倒是看的很仔细,无奈实际出游时的我连联上的字也不能认全……

(所以我究竟是因为怎样的原因对三国如此痴迷,大概只能感谢我妈了。事实证明兴趣由基因决定,也可以由先天培养。小时候喜欢的东西,长大后随时随地都能重新沉迷其中。

读完全书,我不相信有人能不被丞相彻彻底底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所感动……居成都时,他住在城外只为看着“决敌之蜀锦”能正常生产方才心安;每一次北伐的时机、路线、规划,背后都有他呕心沥血的深思;在五丈原,他饭也吃不下但刑法必亲揽……如果说丞相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太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了(抹泪,是视兴复汉室为己任的责任感,让他从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少年英姿,变成一个夙夜忧叹、啖食不至数升的沉重背影。

看到姜维即使身受朝廷猜忌,选择沓中屯兵避祸,仍是为了继续经营北伐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疼啊~~~如此这般的虐点还有:

“ 打到五丈原一役。魏军势猛,蜀军前锋纷纷溃败。到了中盘,蜀军又遭遇了新的打击,诸葛亮终于抗不住天命,长叹一声撒手人寰。就在这时,突然一条讯息闪过屏幕,姜维接替诸葛亮出任蜀军总大将。紧接着姜维头像闪出,带着悲伤与决然地说道:丞相,就让我暂且借用您的名义来守护蜀国吧! …… 远远望见姜维一个人拿着三刃刀奋力搏杀,被潮水般的魏军士兵团团围住,他的背后就是蜀军的大纛。 ”

“ 我们应该这么想,如果诸葛亮生前有机会给蜀汉造这么一个钢铁工厂的话,别说修在墓前了,就是把他自己炼了都愿意。” “ 如果诸葛丞相知道,他肯定愿意以五年阳寿来换这条线路 。”

“ 后来到了南北朝,当地人把诸葛亮挪进先主庙,慢慢占据了一个位置,从此香火旺盛。绵延至明代,这里正式成了君臣合祀庙。有意思的是,差不多是同一时期,刘禅的牌位悄然从庙里被挪走,从此武侯祠内再看不到刘禅的踪迹,只有他的父亲刘备和儿子北地王刘湛。民心的向背,在时间的冲刷下显出真实的成色。 ”

多希望丞相在天有知,这中原遍地是你的祠堂,这天下都是大汉的子民。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十三)

对于一个既喜欢读书又喜欢旅行的人来说,如果你问他有什么生活目标,把万卷书和万里路这两件自己最爱的事情完美的结合起来,想必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人生任务清单。

比如就像马亲王一样,重走一遍诸葛亮的北伐路,写一本这样妙趣横生,洋洋洒洒的《文化不苦旅》,真的是快活的不得了,更别说这是丞相的六出祁山,一曲流传千古,万人诵唱的长歌。

其实对于网络资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少有人抱着厚厚一摞纸质攻略信息走天下了,鼠标点一点,手机滑一滑,无论想要什么,手到拈来。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想要的除了信息之外,还想要一点更深的,更远的,更广的,或者更有意思的东西,这才是旅行文学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也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能够产生奇妙共鸣的秘诀所在。

就像一边翻着这本《文化不苦旅》,一边好像自己也跟着马亲王重新走了一遍北伐之路。无论是锦官城外柏森森,还是铁马冰河入梦来,亦或者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总是随着旅途之上必不可少的衣食住行,寻幽访古,乃至诸如迷路,爆胎,吃坏了拉肚子等等意想不到,情理之中的小插曲,一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身未动,心已远。

更别说还有马亲王的这只生花妙笔加持。哪怕是一件再小的琐事,如果有了那些饱含感情又风趣幽默的一词一句娓娓道来,那么阅读本身就已经变得成为一种乐趣。

而且,读过此书的人,无不会为其中自然流露的情感所打动,因为那是诸葛亮,那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蜀国丞相,那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一代人杰。准确的说,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那是心目中完美人设的象征,那是年少时便念念不忘,成年后反倒常常唏嘘不已的人生偶像,或者更干脆的说,他是我们的一种心灵寄托,对于马亲王,对于我自己,都是如此。

有了这么多的元素强力加持,无疑使得这场旅行变得让人无比期待,那么有了如此精彩的旅行提供素材,一本好书便已经成功了一半。

其实在走了那么多国家之后,从最初的打卡游,到后来的摄影游,深度游,体验游,眼界一步步打开的同时,对于旅游的想法也越来越个性化,比如主题游,类似《文化不苦旅》中的北伐之旅,就很对自己的胃口。

有些地方,你放眼看去,可能就是一片断壁残垣,甚至干脆就是一个小土堆。不过如果你恰好了解那么一点点历史,便会发现这里原来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街亭,斜谷,木门道,五丈原……那么感觉必然完全不一样了,既然如此,诸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脱口而出,那不就是顺理成章,一气呵成的事儿嘛。

此时再看,看山不似山,看山又是山,胸中有丘壑,眼中见日月,岂不是快活快活?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十四)

孩提时代大字未识几个,就已对诸葛亮的大名如雷贯耳,诸葛孔明俨然是聪慧过人的代名词。坊间关于他的传说太多,甚或有所夸大或杜撰,盖因其名气太大。但无论怎么被神化,诸葛孔明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个人。寻踪识人,还原真实的历史,了解他所思所为的背景,理性而客观地评价他的功过,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

马伯庸主编的《文化不苦旅No.001: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即是一本循着孔明北伐足迹探访历史的非典型游记。马伯庸自己就是孔明的资深粉丝,组织四个同好自驾重温北伐路线,一路收获颇丰,也给读者诸君提了个醒。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临其境和寻章摘句,眼界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本主题MOOK中,我们不时可见旅途中的马伯庸结合所见所闻,对三国历史尤其是孔明其人的真知灼见,但我更愿意将这本书归类为历史发烧友的示范案例。打破很多人对中国游客诟病颇深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成见,旅游也可以有丰富的内涵。马伯庸一行的文化不苦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首先是分析地理条件对历史的影响。古代的很多地名对我们都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我们可以说出某地曾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却对其地形、特点、文化一无所知。就连马伯庸本人都曾想当然地把汉中写成一片贫瘠的沙漠。这虽是当下历史教育的弊病,却是实地旅行应当补的课。把地理条件和历史联系起来,我们便能明白很多决定的必然性,为什么驻扎某地、为什么选择某条栈道、为什么先攻某处都有迹可循。

其次是对正史、野史及演义的鉴别。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野史传说有时候比正史更加言之凿凿,流传更广,甚至连当地人都深信不疑,但熟读历史的人就应当从一草一木中看出端倪。树木的年龄也好、命名的年份也罢,都是有力的线索。类似三国这种演义比正史流传更广的,不仅要在读书的时候留心观察,也能参考实地线索。罗贯中本人恐怕也颇经过一番实地考证,才能编出这么精彩又具真实性的小说。譬如广汉的金雁桥、德阳的白马关,都成了罗贯中写作的素材。

还有对历史人物的评说,马伯庸认为景点可以重修可以矫饰,而楹联的内容是不会说谎的,所以可以从中还原真实历史。这或许也是种研究人物功过的诀窍。作者一行踏足的数个武侯祠背景各异,侧重各异,究其历史传承和对孔明功绩的偏倚,由楹联中亦可见一斑。

关于历史考据个人或许还有个人的方法,而有没有足够热情潜心躬行孜孜以求才更关键。马伯庸一行遇到的金牌向导李志怀揣三国梦,辞去工作甘当武侯祠的保安,一干就是八年,也真是难得。现在我们固然可以借助现代化手段轻松检索需要的文献资料,效率大为提高,但考据的功力却反而不及前人。恐怕正是由于热忱的缺失。得之太易,便渐渐失去前人脚踏实地的钻研精神,故纸堆浓缩成虚拟的数据,读书作文只取需要的篇章,没有深厚的底蕴厚积薄发、没有深刻的记忆融会贯通,也就难以高屋建瓴地用史家慧眼辨明真伪。

寻踪识人的马伯庸带着对三国的痴迷上路,其实只要心怀热忱,哪怕日日埋首故纸都能甘之如饴。这份热忱,就是即使隔着漫漫时空,都不敢直呼其名,午夜梦回,怯怯轻唤一声“丞相”……

——乙未年读马伯庸《文化不苦旅No.001:重走诸葛亮北伐之路》

《文化不苦旅》读后感(篇十五)

文/友竹

一直以为,无论一个人或一处景名气多大多好,唯有亲身探访过才有发言权。读书时有门课叫做“文献检索与田野调查”,听名字就知道这课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因此成为大家的最爱。

这门课让大家知道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董源笔下的“平淡天真,一派江南”绝似江西进贤地区的真山真水,而非传统意义上所说的金陵山水风光;丹阳南朝齐梁陵墓石刻的现状;南唐二陵里的地宫壁画及各种陶塑工艺品等等。只是在亲自看过之后,不免感叹当地保护措施的不给力。

如果对某地某人拥有特殊的情节,人们往往会萌生去看看的想法。而亲自前往拜访的好处无疑是很多的,不仅会加深了解,有时候还会更正之前的认识。正如马伯庸在书中一直强调的那样,了解了山川形势,从古人的简单选择中,我们能看出他们的性格和苦衷。从《文化不苦旅》的第十一站开始,越发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诸葛亮北伐用兵永远遵循的一个原则是依水而行。他第一、四次攻打天水,不走铁堂峡,而是以木门道进兵,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走木门道可以把漕运水系连通一气,如此一来,无论是进攻时的后勤补给,还是撤退时的顺流而下,都对蜀军大大有利。

若非亲身探访,他们绝不会想到在木门道那么偏僻的地方也会有一座武侯祠。而且在这座武侯祠里还能欣赏到“极好的对联”——比起其他武侯祠里长篇累牍的歌颂、评议来,这副对联……让人读之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据资料显示,这座武侯祠始建于1996年,还因资金问题一度停工。里面没什么文物,因此也无名气可言,连旅游攻略都鲜少提及。虽然他们没能进去参观,只是在门口坐了一会儿,仍然认为它古意盎然,并感觉恍惚间回到了那个时代,似乎见到了丞相在此地的经历,体会到了他的用心良苦和功败垂成的心情。

离开木门道,他们奔天水而去。在去往天水的途中,又被偶然发现的大地湾博物馆惊呆了。用作者原话讲是“一开门,我登时就窒息了”。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如此迷人有范儿的博物馆,平时却极少有人来参观。一来因为周围没有著名景点,游客难以专程跑来考古;二来交通不便,感兴趣的人不是那么容易自驾过来。嗯,真是太可惜了。

终于要到传说中的街亭了。马谡大意失街亭可是在三国故事中相当出名的。作为诸葛亮的学生,马谡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被诸葛亮冒着极大风险委以重任,结果却让丞相叹息和失望。实地考察过马谡所要面对的地形和对手张郃的实力之后,作者分析了马谡在巨大压力之下失去方寸后做出的错误指挥,也指出了马谡失败的根源:他把老师最最重视的水源这事儿给忘了。

街亭之后,他们向关山进发。一路上又被奇妙的自然风光震撼了。何谓“层林尽染”,一路相随的茫茫山色给出了答案;何谓“碧空若洗、绿草如茵、辽阔无垠”,关山草原又及时给出了解释。其实,在他们重走丞相北伐路的旅途中,种种意想不到的奇遇又何止这些呢?所以,奇妙、惊喜、震惊这些词出现的频率才那么高呀。亲身探访的文化不苦旅,你也值得一试。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