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经典影评有感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经典影评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11-08 07:00:22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经典影评有感
时间:2024-11-08 07:00:22   小编: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探讨了汉德克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思考,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深刻联系。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哲理性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存在意义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一)

玩游戏,让你的工作更陷入危机

别当老大,寻求对决,但要漫不经心,不带任何思想,不留任何秘密,柔软且坚定

狡猾踏入战场,但痛恨胜利

不观察,不试验,但为迹象做准备

颤抖,震动,粉碎,愈合

展露眼神,指挥他人进入深处,注意空间,看着彼此的形象

只本着热情出色,轻松面对失败

首先,花时间走远路,糊涂就好

当成假日去度假

别管亲人,加强陌生人关系

为了小事物弯腰

躲进无人的空间,对悲剧叫嚣,对不幸吐口水,笑看冲突

以本色前进,直到你变成正确

而窸窣的树叶变得甜美,在乡野间走动,我会追随你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二)

他生活在巴黎郊区,每天去森林散步,用纸笔写作,喜欢削蘑菇和缝破布。但他并不是一个厌世的隐士,相反,他一直是时代最敏锐的共振者。

片子的结尾,他念了他早年写下的诗:

“为了小事物弯腰躲进无人的空间,

对悲剧叫嚣,对不幸吐口水,笑看冲突 ,

以本色前进,直到你变成正确,

窸窣的树叶变得甜美,在乡野间走动吧,我会追随你”

以本色前进,直到你变成正确。这是我听过最温柔的劝勉。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三)

引自《去往第九王国》,韩瑞祥 译:

“玩这个游戏。不要期待一切都围绕你。寻找挑战。但不要追求某种特定的结果。绕开那些深藏不露的动机。不要有任何保留。要温柔而强大。参与其中,让胜负见鬼去吧。不要过度分析,不要算计,但是保持敏锐,对那些预兆的敏锐。保持脆弱。袒露你的目光,邀请其他人看向深处;要确保还有足够空间,试着认出每个人的形象。如果你不为一个决定而激动,不要去做。让你自己能够失败。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些时间,长长地漫步。永远不要忽视一棵树或一片水会告诉你的事。在你感到被吸引的地方,转弯,允许自己晒太阳。不要在意你的亲戚,给陌生人帮助,低下身子来打量琐事,潜入无人之地,不要倾心于命运的戏剧性,笑着把冲突变成碎片。展示你真正的色彩,直到你被证明是对的,叶子的窸窣作响变得甜美。在那些村子里游荡。”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四)

里面的思想深度有些晦涩难懂 毕竟他思考和阅读了一辈子

印象比较深的几个小片段:

他喜欢蘑菇 ,拿一把很小的水果刀慢悠悠的削蘑菇,原来蘑菇里面的紧密白色如此治愈;

还有他做一些刺绣创作 ,银针穿线时 把线剪出斜斜的尖 口水打湿,也会因为针眼太小 线冒出来,原来这些细节 是无国界无年龄差的体验;

他用白色贝壳,在院子里给自己划出了一条思考小径,是模仿达尔文的方式么;

他有各种尺寸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字,有一小本是在裤袋里,看书时随时记录,也会在笔记本上勾勒出院子里树的形态,并不在意字被覆盖,应该都刻在脑子里的吧;

还有那句话:以本色前进 直到你变为正确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五)

新年第一场电影,看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彼得·汉德克的纪录片《我在森林,也许迟到》,一个一生无法摆脱腼腆,用思考来欢庆乔迁之喜,而非暖房派对的人。

从60年代怒写《骂观众》,到现如今居住在巴黎乡下喜欢听削蘑菇声音的人,用海螺砌起一条思考的小径,将沉睡百年的沙倒入泥土中;他在夜雨中写作,将笔记本写满蓝色、红色的字迹,甚至配有插画。他从一个披头士一样的“摇滚”作家,到年老留起白色长发有耐心穿一根绣花针,他似乎变了,但在他虚构的世界,或许从未改变,他始终“感受到生活是一片等待收获的田野。”他说:“想象力是轻柔的召唤,是回归。”“在春天,在秋风中,在初冬,用我们的渴望做成一些事,文学是被达成的。”

正在看他的《去往第九王国》,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脱群,作家叙述性的语言,细腻沉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微妙。一段五年的寄宿生生涯,却足以让一个孩子重回乡村时,失去童年,而与村子里的人再也无法建立联系。

作家看似离群索居,但在生活中,从未离场。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六)

写作阅读的习惯

生活环境的要求

沉迷自然里面的呼吸和走动

对生活以及世俗日子的泾渭分明

喜欢在森林里面散步,对细节痴迷,对事物深入思考,简直敏感以及精准

写的东西又太美妙了

分给世俗的生活(老婆孩子的时间)只能对半开,半天尽社会义务,半天神游和探索自己精神世界

真是超级迷人的一个文化分子

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呆萌愤青以及天赋异禀的样子

但是年老的样子只能用迷人醇厚有味道哇塞来形容,举手投足都是我的菜

不过我看很多人跑去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还是挺让我震惊的。我应该没有着迷到要看第二遍。

我记忆里面主动看第二遍的电影,一个是《雏菊》、一个是《时时刻刻》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七)

一首破碎的散文诗。

基调似乎是和其文学作品趋于一致的。《痛苦的中国人》中隐约透出的宏大世界观,从自然到人文,市井到乡村,宗教到俗世,战争到和平;对立亦统合的,被思想打散,融于多元。所谓意识流,无非先摆脱情感与理性桎梏,再证明思想以流体形式独立存在。

也恰似影片中所讲:“我会坚守,你明白吗,我靠阅读、靠梦想与存在守住经验。”

抛开情理的经验。

于是影片中也是。一些有质感的声与形,支离的镜头与场景:被触及到一部分实感和偏爱,又徐徐抽离。泛黄折旧、仿佛被水浸泡过的词典,手敲书本的声音,铅笔书写的声音,贝壳、盐碱,老照片。

脱离意义,免于情愫和逻辑,却又超越时间。

而生活的轻飘徐缓又伴随着对艺术的激进不容进犯。揉至一人,一体两面。

看《骂观众》,节奏的顿挫、语词无限重复的强调、形体的荒诞再夸大、直击大脑皮层的情绪和意识传输。全然如同影片中体现的对语言的批判和欲拓宽边界的侵略性及占有欲。“语言从字语中浮现,他并不存在,而是成为。世上最永久的就是达到与成为,永恒地成为永远在扩张的文学语言。”

偏执,热烈,顶撞,不容进犯,坚守;于是艺术横空而出。

最后一段文字封神:

玻璃之间,镜头摇晃到地面。思想遁入,流于世俗。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八)

一首破碎的散文诗。

基调似乎是和其文学作品趋于一致的。《痛苦的中国人》中隐约透出的宏大世界观—从自然到人文,市井到乡村,宗教到俗世,战争到和平。对立亦统合的,被思想打散,融于多元。所谓意识流,无非先摆脱情感与理性桎梏,再证明思想以流体形式独立存在。

也恰似影片中所讲:“我会坚守,你明白吗,我靠阅读、靠梦想与存在守住经验。”

抛开情理的经验。

于是影片中也是。一些有质感的声与形,支离的镜头与场景:被触及到一部分实感和偏爱,又徐徐抽离。泛黄折旧、仿佛被水浸泡过的词典,手敲书本的声音,铅笔书写的声音,贝壳、盐碱,老照片。

脱离意义,免于情愫和逻辑,却又超越时间。

而生活的轻飘徐缓又伴随着对艺术的激进不容进犯。揉至一人,一体两面。

看《骂观众》,节奏的顿挫、语词无限重复的强调、形体的荒诞再夸大、直击大脑皮层的情绪和意识传输。全然如同影片中体现的对语言的批判和欲拓宽边界的侵略性及占有欲。“语言从字语中浮现,他并不存在,而是成为。世上最永久的就是达到与成为,永恒地成为永远在扩张的文学语言。”

偏执,热烈,顶撞,不容进犯,坚守;于是艺术横空而出。

最后一段文字封神:

玩遊戲,讓你的工作陷入危機/別當老大/尋求對決/但要漫不經心/不帶任何思想/不留任何秘密/柔軟且堅定/狡猾踏入戰場,但痛恨勝利/不觀察、不試驗/但為跡象最好準備/顫抖、震動、粉碎、癒合/展露眼神/指揮他人進入深處,注意空間/看著彼此的形象/只本著熱情出發/輕鬆面對失敗/首先,花時間走遠路/糊塗就好/當成假日去度假/別管親人,加強陌生人關係/為了小事情彎腰/躲進無人的空間,對悲劇叫囂/對不幸吐口水、笑看衝突/以本色前進/直到你變成正確/而窸窣的樹葉變得甜美/在鄉間走動/我會追隨你

玻璃之间,镜头摇晃到地面。思想遁入,流于世俗。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九)

第一次注意到这部片是被封面的绿意迷了眼,忽地好奇这诗样的标题:既在森林,迟到一会儿也不要紧吧……

这位一生不凡的诺贝尔作家都在森林里做些什么呢?

影片的氛围渲染实在吸引我,絮絮叨叨温柔德语,短句长句的哲思诗句,风打林叶的簌簌声,永恒小径幽幽,随意铺上一摞摞书的地板……而在这一方静默天地工作生活的彼得•汉德克,或许不仅能听清房屋和内心的声音,亦能感受万物的连接。

“在成功的这一天,习惯会停止,意见会消失”只是静默,只是坚守,只是感受。

这样的日子有多少孤独,便有多少享受。

相信不止我一人沉浸于他碎碎念削蘑菇时候。“蘑菇真是美好的事物”,它让我们得以从复杂、多变、算计的,过于理性的生活状态里解脱,想想吧,那带着泥壤的削起来发出沉闷咔响的蘑菇,嗅起来仿佛躺进丛林围绕的世界里,什么也不思考,我们变得笨拙却敏锐。

蘑菇本身就是一首诗。我会毫不犹豫称赞它。

我很喜欢他悠然收拾贝壳,将里面细碎的沙撒向草地,用双脚一步一步踩出贝壳小径,这该是多浪漫的人。

用心收集了好多贝壳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十)

彼得·汉德克是一位与自由融为一体的森林诗人。 我是通过这个纪录片才知道彼得·汉德克这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年轻时就富有个人魅力,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他又很坚信自己的看法,犀利的点评别人“不当”的言论。虽然现在老了,但更增添了经岁月沉淀后的成熟优雅。 彼得·汉德克喜欢独处,他的生活环境很安静。他的房子里挂着一副“八仙过海”图,还挺喜欢中国文化的。我对它的理解和记忆还停在小时候的电视剧上,于是赶紧去了解一下。官方解释是表达了人们探寻自然奥秘、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不知道彼得·汉德克是不是这个寓意。 我对彼得·汉德克了解不多,但被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他的文章,他的言语都像一首优美恬静的钢琴曲,深入人心。 B站上有彼得·汉德克年轻时编排的两部戏剧,《骂观众》和《卡斯帕》,没有字幕,跟不上他们的表演审美,只好放弃了。 计划先挑一本彼得的书看一下,有哪本好看的大家可以推荐推荐~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十一)

继《刺猬的优雅》和《迷失东京》,又一部可以伴随长长人生的片子!

一些碎片——永恒小径、八仙过海工作台、胡闹版刺绣、在写好的文字上涂涂画画、风的声音变成具象的线条...——串起一座森林。

我的住所周围没有森林,闭上眼听听夏虫语冰,升起一座不具名的脑内森林。

他爱周遭的细小:

他试着隐隐去辨认「一天之王」:

他继续讲述周遭事物和所谓叙述与想象力:

他讲述为什么书写:

他鄙夷和坚信:

他爱蘑菇呀!!!(最近我也是爱蘑菇成痴,以至于在超市看到被保鲜膜保鲜住的盒装松茸,心生无比亲切,“一定要去森林见见你们本来的样子”,这么想着,放回货架。)

好,我们来忙蘑菇吧。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十二)

今天天气阴,在家静静看完了这部纪录片,很静谧,像一首长长的散文诗,听彼得·汉德克这位未来在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娓娓道来。(这部纪录片是2016年拍的)

他在笔记本的密密麻麻的文字上画了那天风的样式,这里太可爱有趣了。

他在本子上还画了画,很好看啊。

他和女儿小时候的日常特别温馨, “天真是精神的一种形式,雀跃也悄悄传递到外面的大人身上” 看到那一叠叠照片,觉得记录真的很重要啊,尤其是温情的人或事物,能被记录下来珍藏起来太珍贵了。看到照片中年轻的汉德克和可爱的小女孩的照片画面和长大的女儿和年老的汉德克坐在一起聊天的画面切换,泪目了,想到了自己的爸爸,想到了父女之间的感情,感叹下时光流逝之快。

他是个很有想法并且自信坚定的人“我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从年轻的时候。”“我会坚守,你明白吗,我靠阅读、靠梦想与存在守住经验。”老爷子的家感觉也很舒服,推门就是绿色的林荫路,最后那幕看到汉德克在家中的窗前赤脚搁着腿阅读记录的时候真的好惬意啊。他热爱向往自然的事物,一辈子没用过电脑,对机械有种排斥感,挺符合纪录片的名字的:In the woods,might be late... 我在森林,会晚到一会儿,觉得这个名字特别诗意和浪漫。他最后说到:“人生是等待收割的田地,我在写作时强烈感受到。 ” “虚构比起自然更能真实呈现,变得更具深度,更真实。故事必须经由创作,创作是很稀有的,被允许,得以要求创作并非常态。”他把创作真正融入了他的生命中。

ps:60年代年轻的时候太帅了吧,侧面像汤姆克鲁斯。老了后也很有气质啊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十三)

*玩遊戲

讓你的工作更陷入危機

別當老大

尋求對決

但要漫不經心

不帶任何思想

不留任何秘密

柔軟且堅定

狡猾踏入戰場

但痛恨勝利

不觀察

不試驗

但為跡象做準備

顫抖

震動

粉碎

愈合

展露眼神

指揮他人進入深處

注意空間

看著彼此的形象

只本著熱情出色

輕鬆面對失敗

首先

花時間走遠路

糊塗就好

當成假日去度假

別管親人

加強陌生人關係

為了小事物彎腰

躲進無人的空間

對悲劇叫囂

對不幸吐口水

笑看衝突

以本色前進

直到你變成正確

而窸窣的樹葉變得甜美

在鄉野間走動

我會追随你。*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十四)

我在森林,要晚到一会儿...喜欢这个说法~

谈现代科技:我搭飞机无聊又动弹不得时,不管在机上或机场,我都会想说,等我到家,回到平淡的小世界,一切都会变好,这是解脱,从差劲、算计、科技的世界跳脱。

我这辈子从来没用过电脑,这不是原则问题,我并非你可能以为的那么不科技,但这当中没有魅力。

谈非议:我一向坚持自己的主张,一直如此,我面对别人时,他们都躲不了,但这种躲不掉是愉快的,我借由生活获得种种体验,阅读也是,我会坚守,了解吗?我靠阅读、靠梦想与存在守住经验,我绝不容许自己被耍,谁都不行。

谈写作:写作对你来说容易吗?才不,那在当时是禁忌,但在今日,什么禁忌都没有了。写作并非常态,写作打破禁忌,你不能这么做,你心中觉得你不准写,你不能写下来,你可以去跳舞、吹口黄琴,不对,连这都不行,你可以砍柴,拾穗,捆稻,这些事都不存在了。你能赶牛去草原,放牧、赶牛回家,从前写作不是常态,就这角度看来不是常态。

谈拍摄电影:你在这些伟大的片中能看到...情节,不是以故事作为决定性的因素,或让故事、密谋、冲突作为主导,当下有很多没有发生的事,看似无事却道出事件,虚构比起自然更能真实呈现,变得更具深度、更真实,这才是真谛。如果当中人生的部分,不能转换成叙事、虚构、创作,我认为就不值得描述。今天,起码在我看来,大家只是调整电视与报纸已有的事件,故事必须经由创作,创作是很稀有的,被允许创作、得以创作、要求创作,并非常态,这是一种远见,远见很重要。瑞士作家卢威霍曾说,想象力不是欺骗,而是加温。我要补充,为周遭事物诚心升温,重点是周遭事物,这就是想象力,不是叙述等这类狗屁,周遭事物突然具备象征性,但是隐隐的召唤。

谈战争疮疤:今天,但愿世上只有和平,我们又进入什么都有可能的年代,我们生活在撇开当前的历史,利比亚、叙利亚或南斯拉夫不谈,历史是怪兽,历史永远不正确,但在这个年代,我们更能展现自我,我们能因此创作更多吗?

谈写作:人家常说,作家靠写作逃离生活。这简直荒谬,就是作家或像我这样的人才能体验生活,那种不受保护、残酷无比与最强烈形式的生活,因为他没有体制能保护他,没有居家良药能免他一死,免于恐惧死亡,不能声东击西,保护他免于爱恨,我想不遵循体制的作家,以最可怕也最幸福的方式被交付给人生,与一般见解恰恰相反。

人生是等待收割的田地,我在写作时强烈感受到。

谈母亲的去世:你不能用这种方式捏造,这是我唯一没有虚构的著作,在最后,我铺陈了一点就像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据说福楼拜就是包法利夫人,说起来我也是分身,我母亲过世后,我就成了分身,但后来我想想,其实不是,我陪伴她的时刻,什么都没在想。

林子从墓园的墙外开始延伸,颇为陡峭的山上有冷杉,这些树紧密连接,第二排也只看得到树顶,之后是接连的树顶,人们迅速离开墓园,我站在墓旁,往上看着闻风不动的树,我第一次觉得,自然实在无情,所有这些事实,森林就不言而喻,除了无数的树顶,一切都不重要,在前面,插曲般混乱的形状,逐渐退出画面,我感觉受到嘲讽,并且无助,我在无能为力的盛怒中,突然觉得我必须写写我的母亲,接着又出现让人振奋的事,我在一场梦中,看到让人不忍直视的各种事物,突然间,有一个人来了,并在瞬间,将这些事物令人痛苦的特质抽掉,如同拆下老旧海报,这种比喻同样出自于梦中。

最后,给所有人的话:玩游戏,让你的工作更陷入危机,别当老大,寻求对决,但要漫不经心,不带任何思想,不留任何秘密,柔软且坚定,狡猾踏入战场,但痛恨胜利,不观察、不试验,但为迹象做好准备,颤抖、震动、粉碎、愈合,展露眼神,指挥他人进入深处,注意空间,看着彼此的形象,只本着热情出发,轻松面对失败。首先,花时间走远路,糊涂就好,当成假日去度假,别管亲人,加强陌生人关系,为了小事物弯腰,,躲进无人的空间,对悲剧叫嚣,对不行吐口水、笑看冲突,以本色前进,直到你变成正确,而窸窣的树叶变得甜美,在乡间走动,我会追随你。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影评(篇十五)

汉德克非常清楚他要拥抱的是土地、蝉鸣、春华秋实的生长,以及午后雨落下的声音,这份笃定就像他在23岁决心成为一名作家,然后退学,写作,随后数十年皆如是。

“站在外面看我的人/会看到我站在大落地窗旁/身处于虚幻的被镜子分割的居所/然后在厨房打开窗户/我也想要过着一本小说般的生活/只不过这本小说尚不存在。”作家写下这些诗句,拒绝扮演镜头下完美的演员。只好去探寻他留下的等身的著作,翻阅堆积如山的手稿,试图感受他内心的世界。

阅读彼得·汉德克方才知道,要拍摄他实在是件困难的事。

《彼得·汉德克:我在森林,也许迟到》

Bin im Wald. Kann sein, dass ich mich verspäte...

时长 / 89分钟

语言 / 德语

首映 / 2016年8月6日 洛迦诺电影节

德国院线上映 / 2016年11月

拍摄彼得·汉德克是件困难的事。

这位快80岁的酷老头住在郊外的房子里,花费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沉思、写作、在屋外的小径上来回踱步,如果有空闲,他会细细摆弄手边的小玩意儿:穿针引线,缝制几件衣衫,海边拾贝,当作门前引路的装饰,亦或者,直接消失在森林中,然后携带一兜蘑菇归来。

他不使用智能手机,从未摸过电脑,年轻时玩过几回打字机,那是汉德克还带着墨镜、留着披头士发型的时候。机械键盘的声音很快令他心烦意乱,他丢下印刷的文章,转头去聆听笔尖划过纸张的乐章。

是的,汉德克非常清楚他要拥抱的是土地、蝉鸣、春华秋实的生长,以及午后雨落下的声音,这份笃定就像他在23岁决心成为一名作家,然后退学,写作,随后数十年皆如是。他知道“作家靠写作逃离生活”只是无知者浅薄的断言,真正的创作需要穷尽词汇与句法的局限,以文字体会更深刻的生活。为此,他与人群保持着不近不远的距离,给自己的灵感留出空间。

他的法国妻子形容丈夫在写作时“有一半时间可以在家里,剩下一半时间必须独自离开,前往他自己的内心‘城堡’”,他心爱的大女儿说“有时我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有时我又觉得完全不懂他。”有传言称,他曾在多位记者的采访中途离席,甚至有一次一位记者按约前往他的住所,只看到作家贴在大门上的字条:“人在森林中,请先进屋。”

“站在外面看我的人/会看到我站在大落地窗旁/身处于虚幻的被镜子分割的居所/然后在厨房打开窗户/我也想要过着一本小说般的生活/只不过这本小说尚不存在。”作家写下这些诗句,拒绝扮演镜头下完美的演员。只好去探寻他留下的等身的著作,翻阅堆积如山的手稿,试图感受他内心的世界。

阅读彼得·汉德克方才知道,要拍摄他实在是件困难的事。

“这—舞—台—不—是—世—界!而—世—界—不—是—舞—台!”汉德克1966年创作的话剧《骂观众》愤怒地朝观众们呼喊,“我们不想感染你们。我们不想感染你们去公开自己的感觉。我们并不表演感觉。我们也并不扮演感觉。我们不笑,我们不哭。我们不想用笑来感染你们去笑,不想用笑感染你们去哭,不想用哭感染你们去笑,也不想用哭感染你们去哭。”

“女士们和先生们啊!”演员念着台词在舞台上动作夸张,逗得台下观众大笑连连,汉德克坐在人群中,露出狡黠的微笑。观众们评判着其他作家的作品,汉德克在他的作品中评判着观众。“你们成了一个统一体。你们成了一个模式。你们变为了一体。你们失去了自我意识。你们变成了观众。你们变成了听众。你们变得无动于衷。你们变成了眼睛和耳朵。你们忘记了看表。你们忘记了自我。”

这当然不会是作家唯一一次面对庞大的群体喊话。在普林斯顿召开的一次德国著名文学组织“四七社”的聚会上,汉德克镇定地开始了他的发言:“我发现当代的德国散文将一种描述的无能奉为圭臬,在未修饰的描写中寻找救赎,这当然是最廉价的文学……”全场成员因独属于汉德克的冷幽默大笑鼓掌,话锋一转,汉德克又面无表情地聊起他不少在座的同僚,“批评家们应当明白我在说什么,因为批评家能应付这类空洞的文学,当然了,也只是勉强应付。”

一位过于优秀的作家。一位会冷静地把读者视角也想明白而又过于优秀的作家。再想评价他未免难度过高。导演科琳娜·贝尔茨奉上汉德克发言时的原版影像资料,耸一耸肩:列位看官,烦请自行欣赏。

还是请彼得·汉德克坐下来吧。请作家坐在那把他常用来写作与沉思的椅子上,给作家手中递一支笔,再加一本散文集,他会为你朗读他最喜欢的段落。

“一个人小心地穿过雪野,步履轻盈,在强光下,冰雪依旧坚硬……如果他改变步伐,他将掉落,而他已开始行走,就必须继续下去。如果他停下,突如其来的重量会使他穿透冰面,如果他奔跑,运动将突破冰面。为了让身体重量均匀分布,他在走路之前将所有东西都放下。”

恰如在冰面上行走的旅人,汉德克深深地知道创造力的微妙。忘掉既定的秩序,推开语言和思维边界的门,用力不能太轻,更不能蛮力打破,汉德克于是殷切呼唤着自己的读者,与他共同推开这扇门。

这位作家的文字曾吸引无数的人为之倾倒赞颂,也遭到成千上万的误解和指责,彼得·汉德克只是微笑着,从不回应它们中的任何一种。若是等他读罢一篇优美的散文,他将告诉你,所有的观点在他看来只是旧有理论的迁移与重复,而他却渴望宛如新生的创作,尽可能多地做一些善举。

这位一头花白卷发、西装整齐的作家将说,在他的一生中,面对他人常感羞涩,你知道这种羞涩来自于作家的“诚”,如同他热烈地向读者倾诉,严苛地审查自己的作品,还有几乎慎重地抚养他的女儿。这是一种从泥土中生长出的诚,一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诚,这种诚赋予他无与伦比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在这一刻,拍摄彼得·汉德克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只要接住这份作家传递来的诚意,忠实记录他的作品,和他生活的细节。这是导演琳娜·贝尔茨跟随拍摄汉德克三年后得到的答案。幸运的是,导演把这份回答放在影片的开头。从拥挤的城市返回家中,彼得·汉德克独自整理新鲜采摘的蘑菇,他举起一个蘑菇——他喜欢淡淡的泥土味,因此不需要再清洗——他举起一个蘑菇,沉醉于它的美丽,拿刀的手有些迟疑,担心切片对蘑菇太过残忍。

文/吴迟迟

编辑/禾

导演介绍:

科琳娜·贝尔茨(Corinna Belz),生于1955年,德国导演、编剧和制片。贝尔茨先后在科隆和柏林完成艺术史、德语传媒的专业学习,随后进入电影行业工作,并于2007年发布执导的第一部纪录片《科隆大教堂的窗》。2011年由贝尔茨拍摄,关于德国画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纪录片《格哈德·里希特的绘画》在欧洲多国放映。本次推荐的《我在森林,也许迟到》是导演在2016年发布的作品,于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首映,电影记录了奥地利作家皮特·汉德克的创作与生活,影片上映三年后,皮特·汉德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介绍: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年出生,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和电影导演。汉德克的母亲玛丽亚·汉德克(Maria Handke)是斯洛文尼亚籍的奥地利人,在孕中与汉德克的继父,来自德国的阿道夫·汉德克(Adolf Handke)结婚,一家人迁往柏林生活四年。汉德克在奥地利就读大学,接着在奥地利、德国、法国、美国的多个城市旅居生活,现在与妻子和两个女儿居住在巴黎西南部的小镇沙维尔(Chaville)。

彼得·汉德克的作品包括话剧《骂观众》,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去往第九王国》和众多散文与诗集。他于1968年获霍普特曼奖,1973年获格奥尔格·毕希纳奖和奥比奖,2009年获卡夫卡奖,2014年获国际易卜生奖,201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还剩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