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天堂》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小说,描写了一个狱警在监狱中的人性挣扎和自我救赎的故事。主人公在与囚犯的接触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内心黑暗,最终通过与囚犯的交流和理解,实现了自我救赎和心灵的重生。小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反思。
告别天堂读后感第一篇
四十几岁偶尔读到这篇小说,在没了解作者的前提下仓促读完。佩服迪安在20出头的年龄可以对情爱描写如此细腻,甚至看不出有借鉴其他作者的痕迹。文章本身有着比较明显的虚构情节,很担心自己的孩子读到这样的书会不会学坏。转念一想,现在的十几岁孩子还有谁会去耐心读一本纸质的书哇。读完只能感慨,哎,青春无敌。年轻真好啊!
告别天堂读后感第二篇
宋天杨与江东、方可寒的三角恋关系或许对应厄勒克特拉情结这一模型,并以对这种情结的克服展示女性的成长。江东和方可寒两个形象分别对应宋的父母,她把对父亲的向往和依恋寄托在江东身上,因为在江东身上找到父亲的感觉才主动追求他,最后接受两人无法真正在一起的事实;而对于方可寒这一以性的自由为女性成熟标志的母亲角色,则从一开始的讨厌仇恨,后来变为模仿、和解、认同。小说中,江东最后去了加拿大,更加与宋天杨的远在法国的父亲重合,都是远走异国他乡,而且加拿大有法语区;而方可寒的急病而死,也与宋母的难产去世重合。 而且话说,如果厄勒克特拉情结是恋父弑母,那小说中两个母亲确实都死了。
告别天堂读后感第三篇
透过小说总会试图回忆高中三年稚嫩的自己,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曾经以为痛苦漫长地狱般应对高考的时光,现在想来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想想那时候我们一门心思地学习,怎么会有小说这样的悠闲时光。即使作为调剂单调生活的萌动爱情,又怎么可能如此轰轰烈烈飞蛾扑火。江东与天杨,像所有初恋情人一样单纯而决绝,在青春的荷尔蒙骚动下江东与方可寒纠缠不清,天杨身边有万年备胎周雷,大家还有个共同的古惑仔大哥肖强。
我认为小说最失败的地方就是为了突出各种纠结冲突,天杨莫名其妙地把第一次给了肖强,又遭受张宇良威胁和他上床。把人强行分成至纯和至恶,把爱情强行设计地那么纯粹,要么得到全部,要么一点不留,人心如何能满足。梁山伯与祝英台只是浪漫的故事,没有谁的爱情如此的纯粹,也没有谁愿意接受无穷无尽以爱为命的折腾。
告别天堂读后感第四篇
435-告别天堂-笛安-Novel-2005
Barack
2022/09/25
《告别天堂》,首版于2005年。它分别从宋天杨、江东、肖强和周雷的个人视角来描述他们的生活,并以此回忆高中时代的他们——温暖而倔强的天杨,绚烂而脆弱的方可寒,带点江湖味道其实不太坏的肖强,简单憨厚的周雷,还有明明比谁都敏感却羞于承认的江东。小说通过展现天杨等人青春岁月中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纷繁看法。
笛安,于19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曾就读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2005年,因长篇处女作《告别天堂》而崭露头角。代表作,“龙城三部曲”。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01 回到最初的地方
Chapter 02 爱情万岁
Chapter 03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Chapter 04 公元前我们太小
Chapter 05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
Chapter 06 火柴天堂
Chapter 07 记住我们以为不能承受的孤独
Chapter 08 罗密欧就是梁山伯 祝英台就是朱丽叶
Chapter 09 霸王别姬
尾声 夏夜的微笑
在故事的第一页,主人公的母亲就因难产而去世了,是不是每个故事的开头都需要一个“孤儿”的背景设定?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孤儿大概是少的,而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则大概比比皆是。除了孩子本身的性格,18岁前的家庭环境大概也是造成性格迥异的重要因素吧。
作者写的不是自己,但也是自己,尤其是任何作家的第一部小说,大概多多少少会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素材,以自己所认识的人为蓝本,借鉴自己的、或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的,借鉴自己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大概对每个作家来讲,处女作都是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自己就藏在作品里某个角落。
在医院里工作的人,习惯了生老病死,生命的无常。诞生、凋零,这些事情本来显得神圣,但发生的次数多了,就令人麻木,甚至略感荒诞。看惯了这些的人不再敏感,旁观者也没法真正感同身受。而身处病痛中的人,也只能自己独自挣扎,如果自己不想办法乐观一些,大概是很难熬的。
一个人,在没有得到外在加持的情况下,想要爬到很高的位置,怎么可能是傻白甜呢?就算是这样,概率也极小。成长的过程,就是往高处攀登的过程,而往高处攀登,也就不可避免地要牺牲一些东西。因为学习到新的经验是有代价的。意欲取之,必先予之。幻想一个高出自己一大截的人从天而降,拯救自己的人生,很明显是可笑而幼稚的。所以我们才如此着迷于从艺术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吧?正因为现实生活中太少见,所以才渴望在幻想世界中得到满足。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自我意识似乎从10岁左右开始觉醒。然后以此为基点,往外蔓延生长,十几岁的时候幻想二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又追忆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了又去追忆二十几岁。未来和过去的存在,搅得人们在当下不得安宁。好好的活在此时此刻,不怀念或追悔过去,不憧憬优劣将来,大概是挺难的事情。
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件,能够勾起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它可能是一首歌,可能是一部电影,可能是一个场地,它所代表的就是那批人类似的青春。生活终归是要往前走,就算偶尔在某个清晨或某个深夜突然发作,强行把人拉了回去,可终究是回不去了。因为发生的,毕竟是已经发生的。今天的两个人碰面时,再也不是那时的那两个人了。
告别的是青春。生理上没有病痛,经济上没有负担,心理上没有焦虑,大概这样的青春才算是天堂?或许少数人能用青少年时代治愈一生吧?不过我还怀疑更多的情况,还是用一生治愈青少年吧。如果是如此,未成年时代的光阴,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天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