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初一作文青海的冬天15篇

初一作文青海的冬天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3-30 19:04:49
初一作文青海的冬天15篇
时间:2025-03-30 19:04:49   小编:

青海的冬天寒冷而美丽,大雪覆盖着群山,湖泊冰封如镜。初一的我第一次见识到了雪后的青海,感受到了冬天的神奇与宁静。在这片白雪皑皑的土地上,我看到了冰雪奇缘般的景色,也体会到了冬天的独特魅力。

第一篇

青海游记作文400字 青海湖之旅

小长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开始了去往青海湖的精彩旅程。

我们一从兰州下飞机,就驱车向青海湖奔去。

汽车一开到青海湖,我就看到了很多的牦牛和滩羊,还有一望无际的青海湖,青海湖的湖水蓝蓝的还有此起彼伏的浪花,好像来到了海边一样呢。我们一下车,就有很多牵着黑马、白马、棕马的藏族同胞来让我们体验一下骑马的快感,我选了一匹小白马坐了上去,阿姨在前面拉着缰绳,牵着马往前走,我呢?却做出了一副威风凛凛的骑士模样。妈妈赶紧拿出自拍神杆来抓拍骑马的样子。

接着,我租了一套藏族衣服,穿上了以后妈妈觉得我更可爱了。然后,我骑了白牦牛,并做出了一个藏族的经典动作,可像一个藏族小伙子了。

拍了白牦牛的照片,我忽然觉得头有点晕,胸有点闷,妈妈说这是高原反应,是因为海拔高才产生的……没等妈妈说完,我早就在车里狂吸预先准备的氧气袋了,等我吸够了,我又生龙活虎起来了,可我心里还在说:“高原反应真难受呀!”

这真是一次美好的旅程啊!

1/12页

第二篇

初中诗歌投稿:青海湖

发件人:桃宫草莓

想你的时候

我看看夕阳

看着夕阳下奔跑的牛羊

想你的时候

我看看月亮

看着月光随着小河流淌

想你的时候

我看看星光

对着星星许下愿望

姑娘啊姑娘

你现在身在何方

是否快乐没有忧伤

姑娘啊姑娘

你是否变了模样

愿你一生幸福安康

想你的时候

我看看朝阳

看着金光撒下希望

想你的时候

我看看海洋

看着海面汹涌的波浪

想你的时候

我放声歌唱

唱着我们曾经的梦想

姑娘啊姑娘

你是否已经把我遗忘

带着梦想寻找天堂

姑娘啊姑娘

快快回到我的身旁

我想你地久天长

我爱你地老天荒

支付宝189777ggggg

陈春兵

2/12页

第三篇

对与一个在上海住惯了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出北方冬天那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寒冷冬景的。上海的冬天从头到脚都透着点温暖的气息,它总是那样蹑手蹑脚,轻悄悄地降临在人们的身边。

上海,是一颗属于东方的明珠,是一颗属于世界的明珠,如此的璀璨,如此的瑰丽夺目。请闭上眼睛:在五彩霓虹灯包围的四周,悠悠浦江水荡然穿流于彩灯的泛光之下,冷风中感觉着这冬天的气息。虽然是冬天,却不算很冷。这就是我理想境界中的冬天了吧!

城市中那一圈装扮上海的炫彩“服饰”,上海人一看到它,心里便踏实了。那伟岸的、高大的幢幢大楼似乎可以包容这冬天的一切寒冷,只有回到呀呀学语的年代,躺在母亲怀里甜美入睡,才会萌生出这样的亲切感觉似的。

小草欣欣然挺立于路边,快活地眨着眼,微风中翩然起舞。油黄的绿意,这是冬天上海的绿色,常引人侧目而视。听,它快乐地歌唱。唱自己的幸运,诞生在这美丽的城市;唱自己的价值,用生命的颜色装点上海。

上海冬天的风是和煦中夹杂着点傲气的。但它不像北方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直哆嗦;更不像北京的风,吹得人睁不开眼。它是一个和善的小精灵,在你踏上劳累的归途时,轻轻拂过你的脸庞送上半点寒意;或是,徐徐吹动你耳畔几缕发丝,奏上一曲浪漫的大自然交响曲。那风吹的声音,犹如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叩开你的心扉。对于这小精灵的问候,你能撅起嘴吗?你只有“忍”着几丝寒意,出口气罢了。

冬天的太阳,对上海格外偏爱,照得人心头暖烘烘的,照开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上班族们哼着轻快的歌,高兴地去工作;老人们乐呵呵地坐在院子里唠叨家常的,整理老家当的……

生活在上海,冬天粉装玉砌的白雪世界是无缘相见了。偶尔,从天空飘落的零星雪花,时而夹杂着丝丝细雨,为这座城市增添一份妖娆。这足已使上海人兴奋好一阵子了,有时人们无法分清那纷飞落下的是雪还是雨,但感受到的不是寒冷,而是一份特别的美丽和一种小小的雀跃。

可爱的上海人,总想假装憋气,对外地人埋怨:“这地儿真没劲,老不下雪。”却又总也藏不住心府的快乐与骄傲。

那浦江水不结冰,还吸引了成群远道而来的游客,参观黄浦江畔——蓝蓝的天、高高的楼、潺潺的水,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登上东方明珠顶层俯视上海,一派美景尽收眼底

上海——这颗明珠,它的冬天包着美景,包着所有上海人的笑颜!

3/12页

第四篇

寒流渐渐褪色,一些久违的慵懒伴随着雪的嘎吱声默默地走着。冰冷的阳光照了整个下午,似乎不愿意看到屋檐上的雪一点点融化。我打开窗子,开始四处寻觅着凛冽肆虐的风,还有去年曾盘留在这儿的那些麻雀。

只是简单一些,抓了一把没化完的雪,感受这个冬天和以往的区别。我开始怀念校园里的冬天了,到处都有雪人,大红鼻子,朱古力做的眼睛,不知是哪个姑娘把自己围脖继在了雪人身上,有的雪人身边还划着某某爱某某,一些还绿着的树叶偶尔也会被弄成雪人的衣裳,色彩那么的忧伤。喜欢浪漫的人会久久围在雪人身边,不忍离去,像我一样。

冬天就是白色的。雪没来之前,干枯的一切都那么碍眼,似乎没什么生命似的,我的灵魂常常在这个时候游离,长此以往,得到的是净化的心灵。朋友感叹,冬天一到就会变得慵懒,悠闲,却也总是因为它的寒冷而感到一些激情在无声中爆发,就像风一样,来的猛烈,来的剔骨。我也神游于那不羁的风,当它吹透了我的身体时,我便逍遥在那白色的空间中,无忧无虑,品味自然的含义。不知道还有人和我一样的享受冬天么?

院子里的雪,我并没有刻意打扫,只是不想失去这份自然创造的美景。雪很厚,踩着很舒适。屋子里放的轻音乐缓缓飘来,我似乎看到院子里都是白色的小精灵,盈盈剔透,抚摸着我被冻红的脸,他们是在欢迎我来到这白色的世界。我好想随着他们一起舞蹈,随着他们一起欢乐。

雪又来了,不过不是很大,轻飘点点的落在身边,像花絮,像水晶,也像星星。为了耐住他们的诱惑,我还是进去吧…随而轻轻的留下脚印,告诉冬天,我来过。

叽叽喳喳的声音在我关门的一霎那涌入耳边,我笑了,它们好像在抢夺我留的一些谷子,很高兴那些小可爱还没忘了我,明年这个时候欢迎你们再来!

零落的。。。。。。。。

4/12页

第五篇

梦中的冬天_现代诗150字

皑皑白雪,

覆盖了整个森林。

苍翠的松树,

披上了银装素裹。

一望无际的白雪,

遮住了所有美不胜收的梦境。

连娇艳欲滴的花儿,

也无情的被雪埋没。

白茫茫的森林,

没有一丝色彩,

整个森林,

显得那么的安详。

忽然,我感受到一束强烈的阳光,

几阵闷热的微风,

做着美梦的我,

这才如梦初醒……

作者:李胥奔

5/12页

第六篇

“祈祷多下雪。”

——题记

上海是个不怎下雪的城市,当冬天来到的时候。伴随着的只是阴冷的风和凝结而成的雨。对于雪来说,真是一场奢望。

还记得2008年的那场雪,在湖南死了几个人,当时从电视上看的时候,我正吃晚饭。看着那掩盖住人大腿的雪,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那年上海也是下了雪的。只是薄薄地一层,而且很脏。

我拉着周先的手,说:“我们堆雪人吧!哈哈!”

“你确定?”她抖了抖眉毛,嘲讽道。

“就这脏不垃圾,鸟不生蛋的破地方,就这脏不垃圾,薄地跟iPhone手机一样冰,你还想堆雪人?”

“……”

而现在,上海却是被雪包裹着的。阴冷的风也席卷而来,但厚厚的雪铺盖在每一个角落,那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和新奇让我那颗向往已久的心也像枯树逢春,挂满了幸福。

我拾起一把雪,用手指把它揉成一个又一个的形状。大脚踩在乳白的雪上,我傻呵呵地对周先说:“周先,你也玩啊。真好玩。”

“嗯。”她低眉,漂亮的脸在乌黑的发下垂成一个弯弧。

我拉着她的手,四只脚死死地踩在雪上,每一步都是用了吃奶的力气。我的脸冻得通红,生了冻疮的手像是两只火红的猪蹄。

她也轻轻笑,对我说:“冬雪,真好。”

“是啊……”

只不过3天,雪下了三天,上海又恢复了那只有阴冷的风和凝结而成的雨的样子,那些雪都化作了冰冷的水流进了下水道。

来来往往的人又恢复了以前淡泊的样子,周先亦是如此。她倒没什么太大的留念,我倒是握着她的手叹长叹短的。

3天,我们学校的人好多人一起打雪仗,堆雪人,一起笑嘻嘻地玩。

那种新奇,那3天的幸福都结束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又安安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教室上着课。

全都不见了。

春天也提着裙子慌忙地来到,我无比苍凉的想“为什么不多下几天呢?以后上海还会不会下雪呢?”

我厌恶那阴冷的风,我厌恶上海的冬天。

而它们全又都扑向我的生命中。

全都存活着。

6/12页

第七篇

威海的夏天是人们都喜欢的,从四面八方涌来的车流和人潮,可以证明这个小城市在这个季节的魅力,但我更爱威海的冬天。

爱北方冬季时会有的雪天。在阳光普照的白日,满天飞舞的雪花像无谓的小精灵,说来也就来了,让人们以为来到了童话王国,但转瞬间它们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如果不是留下了一地的淋漓,你只会以为那是一场梦幻。也有老天爷发脾气的时候,它阴沉着脸,在凛冽的寒风里夹杂着它的怒吼。随后鹅毛一般的大雪,就会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面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羊绒地毯,那是我最喜欢的时刻。妈妈从不拦着我在雪地里玩,那是大自然赐给我的玩具。我和马雪真,果果一起在雪地里印脚印,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我还堆了一个小雪人拿回家送给妈妈,“很漂亮,也很可爱,谢谢宝贝送给我那么漂亮的礼物。”妈妈满脸微笑地对我说。还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不过拿回家的小雪人在两个小时后化成了一滩雪水,呵呵......

威海的冬天是多变的,让我不断地去发现它的美。

7/12页

第八篇

上海的冬天,既不像北国哈尔滨那样冰天雪地,也不像南方广州城那样阳光明媚,它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初冬,当你早晨起床的时候,你会发现空中布满了薄雾。这薄雾好像在流动,轻柔而且緩慢,它抚摸着你的面颊,把你那柔嫩的面頰妆饰成粉色;它围绕、俯卧在大楼、房屋的四周和屋顶,给它们披上了—层轻紗。太阳升起来了,这薄雾又给太阳蒙上了一层轻紗,把它那红彤彤的脸瞠映成了桔黄色,向下看,那枯草已被一层霜所掩盖。在晨光的映照下,那霜发出银灿灿的光辉,枯草仿佛已经无影无踪。对,应该掩盖这枯草,不然,这景致就会美中不足。

上海的冬天下雪的日子不多,可有时也会下一点儿。就说今年吧,雪起先不大,夹着点雨珠,无声无息地随着卷地而来的西北风,在空中飘洒。不多时,雨住了,只有雪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降落下来,但它们并不着地,好像是舍不得离开这空间似的,在空中载歌载舞,活蹦乱跳。说它们是白色的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那是再确切不过了。它们悄悄地钻进窗隙,俏皮地跳入行人的衣领里,无声息地消失在水塘里。这雪使农民兴奋,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下了雪,冻死了害虫,保护了庄稼,岂不受人欢迎!其次是孩子,想想那打雪仗、堆雪人的有趣的情景,怎能不高兴?

然而,使人们大失所望的是雪小了,停了,地面上找不着丝毫残雪的痕迹,唯有一小滩一小滩的水。几小时之后,积水冻成了冰。那薄的水透明,润滑,那光泽如同白玉一般。房檐上的滴水也结成冰,有长有短,像一把把锋利的钢刀,寒光闪闪。小河的对面上也结了冰,那冰平平的,又像給河床铺上了一层银色的毯子。

上海的冬天真是绚丽多姿、趣味无穷。

8/12页

第九篇

冬天,

是大地的化妆师,

帮光秃秃的山,

画上雪白洁净的面容。

冬天,

你带来了掠夺者--北风,

让路边摊的生意,

也跟着喝西北风;

让可爱的小猫,

冷得直发抖;

让爱唱歌的鸟儿,

躲得无影无踪,

让世界万物都沉睡了。

冬天啊!

你让路上的行人,

包成一颗颗的肉丸;

你让火锅店的生意,

愈冷愈发财;

你让纯白的梅花,

愈冷愈开花;

真让我又爱又恨!

冬天,

带来的热呼呼的火锅,

相对的,

也带来冷飕飕的天气,

害得我的鼻涕,

像水库大洩洪。

冬是一个

冷酪无情的冷面人

冬也是一台超大型的电风扇

只要它一开始转动

就会一直吹个不停

让大家冷得直发抖

冬是一个

顽皮的小孩子

只要它开始做怪的时候

它就使出全力

把树叶全部都吹落

冬是一台

坏掉的冷气

只要他不听使唤的时候

大家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因为怕结成冰

变成急冻人

冬天

你为什么这么无情

大家都怕你

我真希望你能快点消失

冬天

你就像个魔法师

对大地施展魔力

让大地一片死寂

万物都失去了笑容

你为什么这么冷酷

我整天茶不思

饭不想

就是想不透

冬天里

热腾腾的火锅

是大家的最爱

里面的山珍海味

令人食指大动

让人心里暖呼呼

忍不住一碗再一碗

连北风

都想进来分一杯羹

冬天啊

为什么你要那么坏

冬天啊

求求你快点走

让大地再次

恢复美丽的面貌

9/12页

第十篇

在海上找到明信片,

温图想找到——圣诞之光

道别了他最好的朋友海鸥库纳礼,

走进一片森林里,

遇到了狗獾,

狗獾把最好的留给温图吃,

把不好的留给自己过冬吃。

又遇到凶猛的凯克里,

凯克里告诉温图怎样寻找圣诞神秘的光。

看见了一点光芒,

原来是地精唱着歌正返回他们的村子,

首领让他在那里睡眠,

故事书也告诉怎样找到圣诞之光。

又遇到了大嗓门布尔,

让他去泡桑拿,

遇见了小桑拿精,

木匠给温图做了滑雪板。

遇见话痨般的驯鹿,

和圣诞老人,

——圣诞之光是:

你的每一位朋友,

都是黑暗中的一缕光。

10/12页

第十一篇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正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种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像,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老舍先生是如何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济南的冬天》具有绘画艺术的特色呢

第一,运用色调的比较烘托形象。

老舍先生以“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引发读者的想像,让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朔风怒号、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用这幅画面中的“寒”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暖”色;又以“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调动读者的想像,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图画,用这幅画面中的“暗”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明”色。这还不够,作者还让我们看了一幅热带地区毒辣辣的烈日高照的可怕画面,再用这幅画的“热”色衬托济南冬天的“温”色。正是用了色调和对照,用了绘画艺术的“以色赋形”的烘托方法,作者将济南冬天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画面勾勒了出来。

第二,从纷繁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加以突出的表现。

这是山水画法。描绘济南的大地,老舍先生所用的正是“以大观斜的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取景方法。作者展开想像的翅膀飞上济南的云天俯瞰大地,然后对济南大地作了简笔的写意描绘。画城,不画它的东西南北,“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注:此句中的山是济南城中的山)。一些琐碎的细部都被略去了,画的只是冬天济南城秀美的睡态,留下充分的余地让读者去联想、想像,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画山,不画它的上下左右,“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一齐笔就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紧之后就引导读者展开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这一圈小山在冬天个性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借这种联想、想像,使画面活灵飞动起来。画人,不画人的男女老少,不但如国画一样略去耳鼻眉目,连形体也完全略去,而只画了济南冬天人物情态的最主要的特征:“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和城与山,浑然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

第三,精心设计景物和构图,层层展现景物形象。

绘画是“空间艺术”,须将空间并列的景物按照美的原则加以巧妙的布置。这种绘画的技巧,老舍也用到他的散文中去了。如果说第二段画的浑然一体的济南大地是一幅写意画,那么第三段画的美态纷呈的济南雪景则更接近于工笔画。

作者依山写景,透过写美的小山各个细部的雪光、雪色、雪态,画出了小山的秀美。在艺术结构上取了两层布置。先进行工笔的分笔描绘,从山上、山尖、山坡一向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地轻描: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它是银的,“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是它的色,“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期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是它的态,在色和态的描绘里写出了静中的动;它更有世上最动人的容色,艳艳夕阳的斜照下,它像少女一样“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在傍晚雪光的渲染中画出了形中的情。真是一笔一景,一景一态。这一段分笔描绘,从方法看是用工笔,从意境看依然着力于写意。中国绘画讲究“气韵生动”,分笔描画的雪景,不是呆板的,而是生动的。一连串的动词,将读者带入联想、想像的意境,读者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雪的光、色、态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雪的内在的美。作者所创造的,正是“气韵生动”这一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正是为了让这种画境更完美,第四段作了雪景的第二层描绘。在分笔勾写后总绘雪景,将古老的城,城内,城外,山坡,村庄,整个大地放入雪景之中。结句直接点明:“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第四,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以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济南称泉城,水是有名的;济南的水来自大地的深处,浩浩荡荡,一年四季奔涌不息,这样美的形象如何画出作者舍弃了济南冬水的种种表象,借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去概括水的鲜明形象,在鲜明的形象中深入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先是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绿”,一连串五个“绿”字,作者描述的是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托出的却是水的绿。读着这些绿萍、绿藻、绿柳,我们会自然联想到滋养出它们的水,感受到蕴蓄在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之后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的“活”。水流的一切细节乃至具体形态都淡化了、消失了,留在笔端的,只有水的那股蓬勃的生机:“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自然中的水是不可能流到天上去的,这已是感情化的水,艺术化的水,是老舍先生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所得到的独特的印象。在平面的绘画艺术中,为了表现出水的特有的态、特有的势,流水就完全能够流向空中,流到天上去,这不是出色的绘画艺术又是什么结尾处,作者又在水色、水光、水影之中,用了全篇最鲜亮明丽的色彩给泉城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倩影:“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从立意看还是从构图、笔势看,本篇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阳光、山川、人物、白雪、绿水,各物各景所表现的都是“暖”这一个字。绘天绘地,绘出了这幅山水图的大布局;写雪写水,写的是这幅图的特定细部,而且由天上的暖阳画到暖阳照耀下的暖城暖山,就山而描出山上的雪,由雪而引出雪中的水,笔势顺畅,一气呵成;老舍真是一位丹青高手。

11/12页

第十二篇

我原是一片蓝蓝的大海,

在沙滩上与人们嬉戏。

可是,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

贪婪的人类却还想结束我的生命。

他们用沙石和肮脏的泥土,

灌进了我脆弱的身体,

鱼儿一天天地死去,

它们在死时未能闭上眼睛,

我的身体也散发了阵阵臭味,

我痛苦,可我无法反抗,

他们依然不理,

就为了他们手中的利益——钱,

而不管大自然对生命的重要,

我无奈地留下眼泪。

大海在人们的摧残下所剩无几,

可他们却还为了利益,

让千万生命死去......

无情的人类啊,

贪婪的人类啊,

你们终将会为你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最后的一片大海离去了......

12/12页

还剩9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此文档

范文

Powered 2024 版权所有 ICP备666666号

付费下载
付费获得该文章下载权限
限时特价 2.00
原价:¥10.00
在线支付
付费复制
付费后即可复制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提示:如无需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付费下载
付费后即可下载文档
特价:2.00元 原价:10.00元
微信支付
x
付费下载
扫一扫微信支付
支付金额: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