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需要女性》是一篇关于耶鲁大学对女性学生数量不足的问题的研究报告。文章指出,尽管耶鲁大学在招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女性学生仍然面临着不公平的待遇和机会不足的问题。研究呼吁耶鲁大学采取措施,确保女性学生在校园中得到充分的平等与尊重。
《耶鲁需要女性》读后感(篇一)
《耶鲁需要女性:她们如何改写藤校规则》这本书,从书名可以推断,它是关于耶鲁大学在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方面的一些内容。 耶鲁大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藤校是指常春藤联盟中的院校,包括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这些学校都是美国一流名校,历史悠久,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被称为“大藤”,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被称为“中藤”,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被称为“小藤”。 1969年9月,耶鲁结束了它268年的男校历史,迎来了第一批女学生。当她们踏入宏伟的校园时,却发现自身的体验与男同学迥然有别:她们是7:1里的绝对少数,是男性眼中稀缺的性资源,是“男人村”里的附属点缀。 让女人进门,却把她们当作次等公民。被社团组织、运动队、合唱团、校内餐厅拒之门外的同时,电话骚扰、猥亵侵犯却自动找上门来。 这一代女性不会忍受,她们要开辟新天地。成立姐妹会、组建全女子摇滚乐队、增设女性研究课程、推进性学教育、引领街头抗议人潮……以身躯、智慧和勇气对抗庞大父权体制! ★口述采访+历史照片+珍贵档案,生动的个体叙事&变革的社会全景。 口述资料由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亲历者自己来述说,保持了较高的真实性。 口述史的访谈对象大多数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历史。
《耶鲁需要女性》读后感(篇二)
1969年,第一批女本科生踏入了耶鲁的校园,为这所百年名校开启了诸多新的可能,成为耶鲁历史上的“闪点”(历史学家玛格丽特.纳什语,即一次突然的变革大放光芒,照亮周围)。
作者珀金斯访谈了当年这第一批经历了这个历史闪点的四十二位女性,并记录下了她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依然大放光芒,激励着每一个女孩,勇敢地去追求真理,追求属于自己的灼灼闪耀的人生。
说到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家都明白其实是以男性为核心的教育,女性被认为更应该相夫教子,而不是去追求知识。而在美国,其实也一样,早期“名校教育”和“全男性教育”基本是同义词,而且,当时美国大学对女性的歧视竟然完全合法。
直到1968年,美国顶级高校都是禁止招收女本科生的,女性的主要活动场域仍然是家庭,而不是科学世界,或者说,顶多只能处于科学世界的边缘位置。
而作为“国家领导者培训基地”的耶鲁更是一个男性的岛屿。尽管如此,当时的种种原因还是促动了这场变革,比如当时的“男女同校运动”,虽然不排除很多男生是为了找女友,但还是有一些像德里克这样的人是真的认为现有规则的不公而提出质疑和反对,还有当时普林斯顿的刺激等诸多因素,使得耶鲁最终开始招收女本科生。
这次变革确实在耶鲁校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在招生通知发出后,全国各地涌来了大量的申请者,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少优秀的女性看到了高等教育的希望和未来,也可以想象这最终被录取的第一批女生是多么优秀,才能从如此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所以阅读她们的故事,确实让人很受鼓舞!
《耶鲁需要女性》读后感(篇三)
听闻书名时以为是当下的青年女学生们改变校内规则(比如校园暴力、性氛围、阶级种族歧视等)的纪实,然而这是本回望历史的书。
“耶鲁需要女性”是相对于过于没有女学生、女教师的状况而言的,非常惊讶创于1701的古老藤校耶鲁迟至1969年才迎来女学生,鲜活的历史再次横亘在我眼前,权利并非生而有之,如今的诸多司空见惯都是前人奋力争取来的。第一章介绍了耶鲁开放女性招生的过程,时任校长在其中起到重要推力,我本以为是“他”的什么英明决策,然而真实的情况居然是,如哈佛所做的,coeducation更有利于吸引那些一流的男学生,并且从财政考量男女同校比开办姐妹学校更有利,耶鲁以培养(男性)精英、领导人为目标,这种争抢生源的劣势让他们改变决定,作者总结“缺乏任何出于公正或公平的原因而招收女性”,但不管怎样,男女同校终于提上议程。
但这仅仅是开端,女学生们入校后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她们被视作弱的一方,不被允许加入运动队跟乐团,女孩们总要承担过多的注目与凝视,是男性眼中稀缺的性资源,遭遇侵犯和骚扰,有的不明所以地进入恋爱关系只为了防止继续被勾搭。她们作为1:7的绝对少数在学院跟宿舍孤立无援,这使得女性的数量在感知上被进一步稀释,这直接促成了团结且直接的行动,“并不是每个障碍仅仅因为女人在场就会消失,有时需要更直接的行动”,意识觉醒的耶鲁女孩亲手创造新时代的黎明,击破七十年代的反女性氛围。这些斗争让我联想到民国时代,女人们也是做出很多参与跟牺牲,历史却只记载男人的丰功伟绩。
忘记在哪里作者提到,很多人读《女性的奥秘》还得是十年后的事情,这本书成书于1963,也就是说,到八十年代才会有很多人读这部第二波女权运动的经典之作,不免让我联想到当下,我们不也正在如饥似渴地去看几十年几百年以前的东西吗,前人早就为我们点燃了明灯,但书籍的妙用也大抵在此了。
《耶鲁需要女性》读后感(篇四)
不久前,关于获得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劳迪娅·戈尔丁的女性议题经济学研究,我和我的朋友们间曾有过不少讨论,其中曾说道她的中译本新书《事业还是家庭?》中做出的知识女性人生调查,大部分是以出自名校的女性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进入了高等学府和享受了顶级的教育资源,第一组女性才拥有了事业和家庭选择权。
当年刚刚突破男校限制进入顶级名校的她们,又是在怎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改写了自己的命运,又是如何为后来者拓宽道路的?《耶鲁需要女性》用非虚构的写作形式再现了这段女性追求顶级教育资源的筚路蓝缕的历史。
有别于人们对于藤校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印象,美国大学的男女同校浪潮是“自下而上”发起的,甚至在20世纪下半叶,最古老和最有名望的美国大学还在以坚持只招男性作为财政自信和名校教育的招牌。打破刻板观念的是招生需求,就读耶鲁的男学生们呼吁自己要能在就读期间“随时找到女人”。
在这种严重的不平等和歧视的背景环境下,耶鲁方才招收了第一批女大学生:为了创造“找女人”的条件,吸引作为主力的男性生源。并且必须遵循两条原则,首先,增加女性不能减少男性的总数;第二,女性要平均分配在耶鲁的12个住宿学院。
来到耶鲁的女学生们发现,一方面,校园中充满了阻碍和困难:学校没有女子竞技运动,女生们无法加入精英高级社团,以男性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对女性的态度敌对而轻蔑,处处都是冒犯与凝视,有时还会受到多重的骚扰威胁;另一方面,在学校外,耶鲁作为高知的金字标签为她们争取到了尊重和权利,她们开始发现自己能够掌握力量,以校园为基点发起倡议和推动改变。
不仅如此,女权主义的浪潮中开始逐渐拥有名校这一至关重要的阵地,她们在极速拓展视野的同时,身体力行地开始成为理论宣传的的中坚力量。她们率先写作关于女性健康、性学知识的手册,并让它在全校师生范围内深度普及,而这一点是许多非名校难以做到的。
故事的最后锚点定在1972年,耶鲁与世界都在剧烈改变着,女性权益得到重视,女子社团成绩斐然,招收女学生之前设立的性别限额也被投票废除,读者就此见证了这段称得上阶段性胜利的旅程。
《耶鲁需要女性》采用的是当下流行的口述史方式架构时间线,尽管其中的故事充满了时代观念的隔阂,但最终呈现的视角客观而理性,俨然一册荡气回肠的史诗。这样的记录是窥豹一斑,也是女性权益推动者们为用精彩的生命书写出的答案。
那些最初只作为资源被招进耶鲁的女性,后来她们改变了耶鲁。
(2023.11.03)
《耶鲁需要女性》读后感(篇五)
-
如果你是高校女性,不管是老师或学生,请阅读这本书,也许你与她们并无二致。
如果你不是高校女性,只是普通女性,请阅读这本书,我们的处境状况也很相似。
如果你不是女性,也请你阅读这本书,因为,两性平等,需要所有性别的共同努力。
-
《耶鲁需要女性:她们如何改写藤校规则》,安妮·加德纳·珀金斯,出品方:也人。
-
这部作品起始于1969年,然后整个70年代,这是风起云涌的社会变动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女性改写藤校规则才有其可能。
-
1968年,禁止招收女本科生的美国大学仍有数十所。耶鲁只是其中之一。
-
年轻人发起了“男女同校周”,这个活动以其猛烈的冲击姿态,迅速获得了全国的注意,耶鲁在十个月里转型成了一所男女同校的机构。但是,这只是起步。招收学生的男女比例是7:1,而且女学生要平均分配在十二个住宿学院,这使得女生的数量在感知上进一步被稀释了,作者强调了这是来自四面八方、种族地域各异的女生难以团结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
除了环境制造的隔绝感之外,耶鲁的文化推崇男性帮派和活动,女孩团体被视作可悲而怪异的,她们组织的乐队和运动队无法获得良好的装备,当女生遭遇侵害后,媒体讨论的焦点只是告诫女生要学会保护自己。耶鲁女生觉得很孤独,她们几乎时刻都处在男凝的视线之内,她们似乎就只是男性的预备女友或者猎物,而取得的学术成绩总是被忽视。
-
作者描述了耶鲁整体的“反女性氛围”,这种“氛围感”现在依然很熟悉。
作者讲述了埃尔加、劳丽、姬特等几位杰出女性的个人经历,正是在她们的携手努力下,耶鲁女性战胜了百年来长期歧视女性的那些所谓的常春藤规则。
-
耶鲁女性组成了联盟和姐妹会,她们争取男女平等,她们主张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权,她们把肆意妄为的“咸猪手”揪了出来,她们要求获得同等的学术机会,她们举办意识觉醒活动,谈论女性话题和她们正在读的书。
-
耶鲁女性是一滴滴水,这些水相互辉映,汇流到了整个社会正在形成的洪流之中。
1972年,《教育修正案》明文规定了禁止高校歧视女性的有关条例。这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作者称之为:“那年春天,大山肯定移动了……”
-
耶鲁,只是冰山一角。战斗依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