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时代》是一部描写晚年生活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晚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充满希望的一面。小说深刻地描绘了人生的晚期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让人感受到晚年也可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意义的时代。这部小说给人以激励和启示,让人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
晚熟时代读后感(一)
语言无力,本以为是解决青少年问题的书,谁知道只是透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对处于青春期的人,读来无用,也没有什么共鸣,语言普通,实例也平常,就只有朱自清那段有点感想和对离婚父亲对孩子的困惑以外,其他读来平常。总体来说,书只能算一般,个人认为7.8的评分有点高,在心理学的相关书籍中,只能算中等,不推荐对自己青春有疑惑的孩子阅读,父母倒是可以拿来看看。
晚熟时代读后感(二)
当初买来是被书名打动,的确,当下社会晚熟的人太多了,妈宝啃老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社会现象,想听听心理学家的分析,如何克服或避免这种情况。
可看下来却不知道如何定位这本书,既不是心理学的工具书,也没有讲透晚熟情况的本质,更没有所谓的解决方案。有的只是作者以一种温婉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一些自己的观察,而这些都是以台湾的情况为背景的,再加上很多事情只有事实没有解决,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如果就是闲来无事翻看倒也可以,但凡有点目的性的,比如想解决问题或个人心理成长,那个人建议还是算了,本书说不透差口气的感觉看了挺难受的
晚熟时代读后感(三)
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甚至老年,我们一步步地走过,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心灵的成熟。成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题,但并非青春的专利——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以获得我们想获得的生活,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在整个生命周期,每个人都不得不面临让人眼花缭乱的选项。我们可能会试着独自决策,也可能会试着向身边人学习;然而,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事情,难以找到正确答案。书中所探讨的话题包括:回顾自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找出过往的经历对自己当下行为和选择所产生的影响迎接成年和独立生活所带来的挑战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正确应对压力享受美好的爱情、亲密关系、性别角色和工作与娱乐创造性地应对寂寞和独居生活理解和接受孤独和死亡选择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包容复杂多变的世界,走好个人成长之路对于书中提出的诸多话题。同时,本书也鼓励读者对自己曾经做出的选择进行仔细考量,看看这些选择对目前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真正读懂自己,做自己人生的作者。
晚熟时代读后感(四)
如果不是《巨婴国》作者武志红作的序,我是不会注意到本书。如果不是网上查了一下本书作者王浩威,我是不会知道“奶茶”刘若英,遇到心理困惑时,也会找他咨询。王浩威,一个专业又有趣又很nice的心理学医生,台湾心理咨询业界的大佬。 本书既是一本讲心理自愈的书,又像是一本散文随笔录。作者没以一副高高在上专家的口吻,对别人指指点点,而是设身处地的站在你的位置去思考解惑你的苦恼,就像朋友和你在闲聊,让你感受满满的暖意。作者博学多才,名人故事文字中随处可见,随手拈来,妙语连珠,佳句连篇。如,走向世界,是旅行家的行径;走入世界,是人类学家的态度。 一本打开就让人心情放松,让人思考的好书。在一个焦虑而浮躁复杂多变的环境,这本书仿佛是一股清流,多读有益。
晚熟时代读后感(五)
如果不是《巨婴国》作者武志红作的序,我是不会注意到本书。如果不是网上查了一下本书作者王浩威,我是不会知道“奶茶”刘若英,遇到心理困惑时,也会找他咨询。王浩威,一个专业又有趣又很nice的心理学医生,台湾心理咨询业界的大佬。 本书既是一本讲心理自愈的书,又像是一本散文随笔录。作者没以一副高高在上专家的口吻,对别人指指点点,而是设身处地的站在你的位置去思考解惑你的苦恼,就像朋友和你在闲聊,让你感受满满的暖意。作者博学多才,名人故事文字中随处可见,随手拈来,妙语连珠,佳句连篇。如,走向世界,是旅行家的行径;走入世界,是人类学家的态度。 一本打开就让人心情放松,让人思考的好书。在一个焦虑而浮躁复杂多变的环境,这本书仿佛是一股清流,多读有益。
晚熟时代读后感(六)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很坏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焦虑和不安,《晚熟时代》里讲的正是我们当下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每一个咨询的人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作者在这本书里写了自己在心理理疗室里面对的真实故事,并且做出了解答和应对,这些方法和道理都会让我们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时,有一点力量。
书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成熟有两种,一种是掌握了现实世界规则后的老练,一种是人性在自己身上的圆满,这种圆满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而我们在世上生活的几十年,谁都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世界就会改变了我们。
但是没有关系,在这个晚熟时代里,我们依然能够做好自己,不惧怕长大,不惧怕外面的世界,坚信自己的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达到自己理想意义中成熟和无畏。
晚熟时代读后感(七)
一眼相中这本书是因为封面上醒目的“武志红作序”,武志红的《巨婴国》闻名已久,迟迟未看,倒是被这本部头较小的《晚熟时代》勾起了兴趣。
作者王浩威,台湾人,精神科医师。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台湾的心理学理论可以作为大陆了解西方心理学理论的踏板,毕竟在相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台湾比大陆要更早接触心理学,行业制度也更健全。
王医师偏向于运用家庭疗法解决心理问题,书中大多案例都是起步于对原生家庭的分析。
关于“晚熟时代”,我认为书中关键性的一个理论是社会学家亚奈特提出的“成年涌现期”(emerging adulthood),亚奈特认为,当代社会,青少年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期之间,开辟出了新的阶段“成年涌现期”,具体定义是:那些“已经离开了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的依赖”,却还没办法承受成年期应有的责任感的人,因而在爱情关系、工作和世界观上,发展出许多可能的样态。这个阶段的五个特色分别是:自我认同的探索、不稳定、只关心自我、感觉两边都不是和充满可能性。
王医师基于此说的解释是,“在当今的产业化经济、高度竞争化社会或信息化社会里,年轻人需要更多的教育,才能胜任许多技术性或专业学术领域的工作。大学毕业后的继续训练成了必要,进入新阶段的年龄自然也就延缓了,也允许更多时间的自我探索。”于是在读的时间越来越长,进入社会的时刻越来越晚。
当然,“成年涌现期”只是单一视角下的发展观点,王医师列举了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看法,来自心理治疗师梅洛·杰伊的“关键十年”,她认为人发展的关键期是二十到三十岁之间,往后的发展轨迹都会受到这十年里发展的影响,所以无关准备充分与否,这十年要追求自我发展。亚奈特从青少年时期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出发,杰伊则立足于老年期,强调“过去”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全书内容的一部分,有兴趣的自行探索。
顺便问一句,谁看过梅洛·杰伊的《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当当没货了。
晚熟时代读后感(八)
看完书回来,一个小女孩等着明显在等我进门,于是加快脚步,并用眼神谢谢她。
等电梯, “你的耳朵是猪耳朵吗?, 下次再这..." 是絮絮的责备,妈妈对女儿, 就是刚帮我撑门的小姑娘。
“你再...." 电梯里仍继续, 小女孩一声不回。 我忍不住。
“为什么你这么和孩子说话呀。“
“一直都是我一个人带着她,生病也是我带着..."
"爱她就要让她感受到呀“
4楼一下就到了, 我不知道这小对话会不会有稍稍变化。
...........
早上一早点店,也是一位辛劳的妈妈在斥责女孩, 5/6岁的样子。 “你再也不要回来了!“
出门看到小女孩就在门口侧面,低着头, 手上玩着小王冠, 当似乎没有人当她是小公主。
1岁多的小米米跑去安慰她, 我轻轻碰碰她的背,“长大就好了, 就可以对话了~"
......................
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在私董会,有位刚毕业的优秀生很自豪得说他都劝他身边的朋友不要考公务员, 对面的40 多岁的咨询大姐说了“ 生活不是那么简单, 有的家庭都希望小孩稳定“ 毕业生不说话了, 我感到了两类人的隔阂。
如果一个人不能摆脱原生家庭, 那也就不算真正优秀, 要超越。 我不知为何也插了回去。似乎还没学会圆滑。
走时那位大姐就成路人,90 后交流了微信。
.................
小米奶奶对家里请的阿姨语气很差, 被我说了一顿。 愚蠢的人和死亡的人都是让身边的人痛苦,而自己却不自知。 这是有毒父母的典型, 碰到了算倒霉。 只能自己调整, 尽量不受影响。 孝而不顺, 自我修炼。
............
有的母亲是属于不能共患难, 有的妈妈不能共享福。
..........
多读书,不是为了真理,而是更加了解自己。
希望给小米的家庭氛围是自信有方向。
晚安了, 心中的小孩~
XF
晚熟时代读后感(九)
我们这代人,总被称为幸福的一代。从物质上来讲,确实如此,家里孩子少的情况下,无论父母是否足够富裕,成长环境也大多是想要什么便能得到什么,但从精神上来说,由于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很多人到了二三十岁,依然是孩子的心理,于是仅仅是看到中年危机、三十而立这种词汇,都已经足够让我们感到焦虑。
有些问题,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问题。你想要躲避,自然是不可行的,成长中的问题往往是,你不努力解决它,往后会从小麻烦变成大麻烦,然而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王浩威的《晚熟时代》,融合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从真实心理咨询案例出发,帮助家长学习如何更好解决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是一本成长指导书籍了。
王浩威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二三十岁的小鲜肉,但其实是一个他是台湾心理学界的总舵主,也是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在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上,很有自己的见解,就连刘若英也喜欢找他咨询,难怪武志红老师会亲自写序推荐。
近些年读过很多心理学书籍,有些太水,有些都是理论又太枯燥,《晚熟时代》则完美的避免了这两点心理学书籍很容易出现的问题,作者在每个章节的描述里,都先抛出一个带有实际背景的问题,而后带领读者去思考,为了便于理解,更会给出一个真实的咨询案例或者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最后给出总结,即便是总结,也不会用教育读者的口吻来讲述,而是娓娓道来,仿佛是家里最亲近的人在帮忙疏导一般。
书中所提到的问题,也是我们时下关注点比较高的问题,但很多父母,包括青年人在内,遇到很多问题时,习惯性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到最后,迎来的却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何小问题,都值得被重视。
比如书中提到一个很容易被忽视、却又很重要的问题:当好友不再专属于自己。
我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遇到过,中学时代的时候,我们总会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但如果这时候你发现这个朋友又有了新的朋友,并且他们总是相谈甚欢,因为聊的愉快还常常忘记了你的存在,这时候心理就会不舒服,想要拆散他们,还有一些人会非常不成熟的直接不理对方,绝交也是有的。
虽然友情不是爱情,但占有欲也一样强烈。很多人并不在意这个问题的出现,但作者却举出了几个现实例子,摆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除此之外,关于自恋型父母、年轻人日益增加的自杀率等等社会、成长问题,书中都有提及,大多数问题,都是我们正在或者即将遇到的。
总体来讲,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心理学书籍,如果刚好对成长路上的很多问题想不通,又没办法随时找心理专家咨询,不妨读读这本书籍。
晚熟时代读后感(十)
记得今年1月底时,北大毕业生“王猛”12年不回家,6年拉黑父母,甚至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事件还让我记忆犹新。关于父母和孩子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标准去判断,这样是否合适,或是正确?
育儿或亲职的书籍在书店陈列,各类公众号也在向我们传递或“成功”或“成熟”的育儿经验,而在《晚熟时代》书中的自序,有这样一段话:只是,惊慌或焦虑的父母,反而将小孩子拽的更紧,因而过度保护了。殊不知,新的问题在这样的反应中又出现了——他们的保护,其实是剥夺了小孩通过探索而完成成长的唯一机会。
王浩威(作者)将这样出现这样现象的时代称为:晚熟时代。简单来说,便是年轻人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而父母却又不够成熟。
一
2013年的中兴大学毕业典礼上,受邀致辞的王品集团董事长戴胜益以幽默的口吻勉励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低于五万台币,“千万别储蓄”,应拿来拓展人际关系积累资源。这样的言论,因为“无头无尾”的原因争议不已,其中最受争议的要数他提出这样的主张:父母对子女的投资栽培,起码要持续到孩子出社会三年后。
这样的言论引起广大的争议,许多人以父母自居,断章取义地认为戴胜益是鼓励孩子依赖。这是《晚熟时代》中第二辑:我的未来只是梦的一个故事和论点。由这样的争议中,引出了更多问题,包括:打工旅游是否其实是高学历低成就的变相廉价劳工?时代之间动态性的影响,我有责任要给父母带来快乐吗等问题。
二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似乎只能持续一两天的激动,也就很快冷却的新闻:2012年3月寒流里,南部高中的高姓女资优生自杀了。死者留下了这样的遗书:对这段感情,我想分手,不想放手。新闻将女孩的离开归于情感的变幻。
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确实是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了,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正午。依据调查显示,亚洲人民的自杀原因偏向急性生活压力,失业的父亲开车带着全家到偏僻地区,用排气将废气引进密闭车内,全家一起死亡;走投无路的单亲妈妈,将自己的小孩勒死再行自杀……
这些自杀背后,潜伏着的是巨大的社会、教育问题。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些都出现了问题。
三
以上的两个部分,源于《晚熟时代》中的部分例子。关于上面留下的问题,在书中也有相应的解答。作者王浩威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医生,在他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有关那些问题的答案。
对于还未准备好当一个母亲的我而言,读这样的书是生涩的,却是值得深思的。在没有遇见我的小孩时,有机会先去成长,给他一个成熟的母亲,而那些未知的问题,待到遇见时候再来解决。
愿我亦可以慢慢成长,坚定长大。
愿你将来慢慢成长,坚定长大。
晚熟时代读后感(十一)
作为90后,你是不是有时候是妈宝男,有时候有公主病,换句话说,你是不是一直在拒绝长大?
作为80后,你已经成家,是不是还是啃老族,是不是在家庭与自我之间拔河?换句话说,,你在十倍速的巨流中苦苦挣扎,是不是陷入集体焦虑中?
北京联合出版社的《晚熟时代》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
《晚熟时代》与其它心理学书有几点不同,一是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以社会教育的层面剖析了问题,教给我们如何应对晚熟时代。二是作者的经历丰富,做过住院医师,是一位成熟而优秀的的精神科医师,同时是名才子医师,白文具与黑咖啡,酷爱读书,上课心猿意马浑浑噩噩,但是读书几乎上瘾,并且成为一名诗人。有毅力、冲劲,有勇气,总是用自己的文字讲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故事。三是文字温和,理论性不强,通俗易懂,用心理学的角度,用社会学的方法,探讨晚熟时代所有人,包括孩子和父母的困境。做为医师,他远在云端,但是作为作家,他的文字如此凝练,宛在归前,他对晚熟时代的归因诠释如下
晚熟表现之一:生育政策的原因,很多人不能或者不想有孩子。
解决办法:自信一些,更有方向一些,相信生育子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不是担忧的负担。
晚熟表现之二:新阶段,不想适应,不想进入社会不想上班。
解决办法:转换一个观念,转换一个角度,就会柳暗花明。
晚熟表现之三:不确定的未来,让父母过度保护这一代孩子,导致孩子晚熟。
解决办法:除了给孩子足够的物质生活环境、情感生活环境,还有了解孩子成长相关的知识,还要学会一定的情绪管理,并且有一定的执行力。书中提到了一个“亲职教育”反映出晚熟时代父母的焦虑。
最欣赏的是《晚熟时代》里所提到的:父母的行为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养,告诫父母们,只有谦卑自己,才能更好的影响晚熟时代的孩子,这是不二法门。
还欣赏的是《晚熟时代》里所提到的:父母要像一座山,自在地存在着。其实给我们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读者知道了年轻人要学会在这个社会里独立地成长,186页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写了只在背影里存在的父亲,存在于孩子的世界里,接纳着孩子 ,永远是一座山。同时,孩子也一样,也活成一座山,无论四季如何轮回去,一直自在地存在着,这就是晚熟时代最好的生命方式。
晚熟时代读后感(十二)
最初吸引我阅读《晚熟时代》是因为有武志红的作序推荐。而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深感应该早点遇到这本书。本书作者王浩威通过运用大量真实的诊疗案例,剖析某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观点新颖、视角独特。特别是关于父母与子女如何更好相处与成长,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个妈妈,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正如武志红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治愈的过程。
王浩威是台湾心理治疗界的“总舵主”,心理学治疗师。曾是一名精神科医生的王浩威,在多年的从医经历中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通过展示一个个充满温情和日常气息的人与故事,向我们讲述了在晚熟时代的突围之道。
逐渐升高的离婚率、升学压力、妈宝男、公主病、啃老族、……种种社会现象与热频词彰显了这个时代的集体焦虑感,特别是在关于下一代的问题上,很多父母陷入了如履薄冰的状态。
如今,屡屡曝光的各类“熊孩子”,或向电梯里撒尿、或将热腾腾的火锅泼向邻座姑娘、或仅仅是因为好奇就猛推孕妇、或将可乐倒进商场的钢琴中……各式各样的“熊孩子”事件都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成人,最终害人害己。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这样的小孩,如果不是有无止境帮忙的父母帮他挡住一切应有的处罚或应付的代价,他们早就学会自己无止境的欲望是该自我控制了,他们原本就不是这世界的神祗,而世界也不是围绕着他而转。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物,父母要重视孩子的主体性、独立性,不能将其称为炫耀的装饰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保持一种有距离的稳定存在,像一座山一样,给孩子提供十足的安全感。任何子女,无论他有多大或走得有多远,只要他一回头,就可以看到山,感受到被爱的力量,心灵是富有的。
本书的副标题是“好的人生,开始于你不再拒绝长大”。其实,好的父母同样如此。不是生了孩子就可以成为“父母”,好父母也不是天生的,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行为。
近期,网上爆出一名孕妇故意伸腿绊倒4岁男童致其颅脑外伤。这条新闻引起网友的巨大愤怒,这样的“熊家长”将来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熊孩子”。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楷模,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是由父母造成的。父母只有努力成长,不断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善良、真诚的孩子,也会给父母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
面对升学、就业、住房、医疗等社会问题,年轻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因跟不上节奏而产生焦虑、消极的现象,使得年轻人缺乏安全感,恐惧独立,依赖性强,甚至因此出现“啃老”一族。
特别是在晚熟时代,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其实是剥夺了孩子通过挫折完成成长的唯一机会,也剥夺了孩子自身成长或走向独立的机会,导致很多年轻人即使赚了钱,心智却仍未成熟,也从未真正长大。
“当你不再被时间拖着前行,而有独当一面的勇气时,好的人生就此来临。”面对未来,每个人都需要有坚定的毅力,珍惜自己的人生的每个阶段,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晚熟时代读后感(十三)
我的朋友圈基本是这两种模式。一是被各种网课,人生规划所包围的奋发图强,蒸蒸日上的80后,一种是所谓佛系安于现状,怡然自得的90后。
两种都是完美的吗?并不然,80后的看似进取,其实可能连家里的父母妻儿都安顿不好。90后貌似满足现状,但机会来临时,跃跃欲试,却败在实力不足。
在《晚熟时代》这本书里,就把这一切做了很好的诠释,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精神部主任医师王浩威。
《晚熟时代》可谓是他历年来做心理医师的案例研究的总结,也是一张他开给所有人的心灵处方笺。
晚熟时代,如何拯救亲子关系
王浩威在书中指出,“一个男人进入父亲阶段,意味着他愿意对外愿意呈现赞赏,照顾和分享”。
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
纵观我周围的朋友圈,基本可定为,不成熟的父母在养一个不成熟的宝宝。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是没有办法在人生的每一次角色转换里做好衔接和转换。
还有一种模式是,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照顾,但是却强迫孩子一定要按他们的标准来。
上什么补习班,学习什么特长,成绩要考到多少分,这种表面的对孩子好的状态,几乎是亲子关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拉普波特指出,“自恋式的父母视孩子为他们自己的延伸。于是要求子女,依照他们的安排生活,唯有这样,才能符合他们情感的需要。”
孩子对他们而言,是家庭形象的代表,是让父母骄傲的资本。父母想要在在亲友关系中,想要更多的竞争和胜利,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当成了工具。
试问,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他们的幸福指数会有多高?没有了被赞赏,被疼爱的记忆的孩子的童年,真的是每个父母想要给予的吗?
这应该所有自恋式家长需要好好反思的问题。
晚熟时代,年轻人如何拯救自己的未来
如果偶尔关注一下青少年新闻,常常会觉得触目惊心,自杀,自虐,伤害别人的,等等案例层出不穷。
特别是一些明星的自杀,通过媒体透露的细节里,让人觉得惋惜,痛心。
自杀的原因大部分说是抑郁症,可是自杀真的只和抑郁症有关吗?
王浩威博士说,其实不然。
自杀,很多时候,是来自于急性的生活压力。
这种急性的生活压力,发生在男性身上,过多是和工作,失业等有关,发生在女性身上,则是和家庭相关的问题。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抗压能力太差。
《晚熟时代》指出了这样的调和应对方法。
累了就给自己独处的机会。
媒体时代,外界的喧喧嚷嚷让我们很难有机会安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
当焦虑积压到一定程度,超越了自身的负荷时,就难免发生无法挽回的境况。
懂得找渠道宣泄
比如规律的运动,有研究说,在跑步机上快跑超过半小时,就能宣泄身体里百分之四十的负能量。
王皓威医师则经常建议他的病人,没事就去跳舞吧。当心理不快乐的时候,先让身体动起来。因为失去了身体的感觉,也就失去了与情绪的联结。
当困境来临时,不要怕,“只拿拿起浆开始划,不管朝哪个方向,都能到达新的陆地。”
晚熟时代,如何拯救爱情
不成熟的爱情里,一项很显明的特点就是强烈的占有欲。王医师指出,这种占有,甚至是被误解为爱情或友情的权利。
这种对欲望的不可控制皆是因为父母过度溺爱的关系,如果说占有欲是人的天性,每个父母都该教会孩子懂得,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
但过度溺爱长大的孩子,则缺少了这方面的培养。
这种孩子长大后,就需要自身培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后天的情商在人际交往中的辅助的重要性。
所以,对人对事不妨豁达一些。
特别是爱情中,要学会“有情时知足,无情时莫苦”,适当的运用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是控制占有欲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做好这样的心理建设,也许就不会发生那些因情而杀或者自杀的悲剧了!
武志红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指出,所谓成熟有两种,一种是掌握了现实世界的规则后的老练,一种是人性在自己身上的一种圆满
父母没有教给我们的,或者童年所缺失的部分,我们不该听之任之。《晚熟时代》里说,不管哪里发生了断层,我们都不要怕,而应学会用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来面对自身的缺憾,不断的学习,磨合,最终打造出一个成熟,圆融的自我!
晚熟时代读后感(十四)
我的朋友圈基本是这两种模式。一是被各种网课,人生规划所包围的奋发图强,蒸蒸日上的80后,一种是所谓佛系安于现状,怡然自得的90后。
两种都是完美的吗?并不然,80后的看似进取,其实可能连家里的父母妻儿都安顿不好。90后貌似满足现状,但机会来临时,跃跃欲试,却败在实力不足。
在《晚熟时代》这本书里,就把这一切做了很好的诠释,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心理治疗学会理事长,台大医院精神部主任医师王浩威。
《晚熟时代》可谓是他历年来做心理医师的案例研究的总结,也是一张他开给所有人的心灵处方笺。
晚熟时代,如何拯救亲子关系
王浩威在书中指出,“一个男人进入父亲阶段,意味着他愿意对外愿意呈现赞赏,照顾和分享”。
但是,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
纵观我周围的朋友圈,基本可定为,不成熟的父母在养一个不成熟的宝宝。
这样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也是没有办法在人生的每一次角色转换里做好衔接和转换。
还有一种模式是,父母对孩子有足够的照顾,但是却强迫孩子一定要按他们的标准来。
上什么补习班,学习什么特长,成绩要考到多少分,这种表面的对孩子好的状态,几乎是亲子关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拉普波特指出,“自恋式的父母视孩子为他们自己的延伸。于是要求子女,依照他们的安排生活,唯有这样,才能符合他们情感的需要。”
孩子对他们而言,是家庭形象的代表,是让父母骄傲的资本。父母想要在在亲友关系中,想要更多的竞争和胜利,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当成了工具。
试问,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他们的幸福指数会有多高?没有了被赞赏,被疼爱的记忆的孩子的童年,真的是每个父母想要给予的吗?
这应该所有自恋式家长需要好好反思的问题。
晚熟时代,年轻人如何拯救自己的未来
如果偶尔关注一下青少年新闻,常常会觉得触目惊心,自杀,自虐,伤害别人的,等等案例层出不穷。
特别是一些明星的自杀,通过媒体透露的细节里,让人觉得惋惜,痛心。
自杀的原因大部分说是抑郁症,可是自杀真的只和抑郁症有关吗?
王浩威博士说,其实不然。
自杀,很多时候,是来自于急性的生活压力。
这种急性的生活压力,发生在男性身上,过多是和工作,失业等有关,发生在女性身上,则是和家庭相关的问题。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抗压能力太差。
《晚熟时代》指出了这样的调和应对方法。
累了就给自己独处的机会。
媒体时代,外界的喧喧嚷嚷让我们很难有机会安静下来,听听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
当焦虑积压到一定程度,超越了自身的负荷时,就难免发生无法挽回的境况。
懂得找渠道宣泄
比如规律的运动,有研究说,在跑步机上快跑超过半小时,就能宣泄身体里百分之四十的负能量。
王皓威医师则经常建议他的病人,没事就去跳舞吧。当心理不快乐的时候,先让身体动起来。因为失去了身体的感觉,也就失去了与情绪的联结。
当困境来临时,不要怕,“只拿拿起浆开始划,不管朝哪个方向,都能到达新的陆地。”
晚熟时代,如何拯救爱情
不成熟的爱情里,一项很显明的特点就是强烈的占有欲。王医师指出,这种占有,甚至是被误解为爱情或友情的权利。
这种对欲望的不可控制皆是因为父母过度溺爱的关系,如果说占有欲是人的天性,每个父母都该教会孩子懂得,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
但过度溺爱长大的孩子,则缺少了这方面的培养。
这种孩子长大后,就需要自身培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后天的情商在人际交往中的辅助的重要性。
所以,对人对事不妨豁达一些。
特别是爱情中,要学会“有情时知足,无情时莫苦”,适当的运用道家的“无为而治”也是控制占有欲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做好这样的心理建设,也许就不会发生那些因情而杀或者自杀的悲剧了!
武志红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指出,所谓成熟有两种,一种是掌握了现实世界的规则后的老练,一种是人性在自己身上的一种圆满
父母没有教给我们的,或者童年所缺失的部分,我们不该听之任之。《晚熟时代》里说,不管哪里发生了断层,我们都不要怕,而应学会用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来面对自身的缺憾,不断的学习,磨合,最终打造出一个成熟,圆融的自我!
晚熟时代读后感(十五)
在莲花山的深处,静谧的树林中隐藏着一个相亲角,这里经常会聚集着一些老人,他们会举着自己孩子的征婚启事,等着有缘人前来搭讪,就像兜售着某件宝物。有些人会仔细审视着墙上挂着的一排排带着照片的介绍,那些就像待价而估的商品,等待着有人可把它买回去。
相亲角那些焦虑的父母,把孩子的婚姻大事当成了自己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他们会逼着孩子参与其中,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安排着孩子的人生,殊不知这样的不肯放手,让孩子为了配合父母,永远也不愿去长大。
过去我们说成家立业,只有走出父母的家,真正的完成分离,这才算真正的成熟。而现在,似乎年经一代觉得还没准备好,一方面可能觉得财力有限,还没有结婚养育家庭的资本,一方面心理还没长大,还无法承担起做丈夫或者妻子的责任,所以结婚的年龄一再地推迟,离开父母变得更加的困难。
这或许就是王浩威老师在《晚熟时代》中提到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当今十倍速的时代中,涌现了一大批巨婴、妈宝男、长不大的公主。他们在幼儿园就开始被拔苗助长,少年得志,不断地创造奇迹,但他们的心智水平却大多还处在婴儿期,似乎我们的确进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晚熟时代。
邻居家的阿姨有一个35岁的儿子,瘦削硬朗的外形,头发梳地溜光,后面还扎着一个马尾,颇有些文艺气质。他经营着一个小小的报刊亭,因为这个报刊亭离公园近,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节假日光卖矿泉水一天的收入都颇为可观。
可是他偏偏不好好做,或许觉得这是个有些瞧不上眼的小生意,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会在家里睡上一天,晚上出去约狐朋狗友一起吃个烧烤喝喝啤酒。看起来,他的生活挺惬意的。
他住在妈妈狭小的家里,长年也不收拾自己的房间,虽然在外面看起来人模人样的,但按阿姨的话说,他那间屋子里根本插不进脚。在家吃,在家住,从来没往家里拿回一分钱,偶尔还把家里买的水果带出去给自己新交的女朋友。
阿姨提起他就不停地摇头。撵也撵不走,不正经挣钱,赚的那点钱都败在了那些不知从哪认识的女人身上。他不愿去负责任,只是图一时开心快乐,看起来跟青春期的小男孩没有多大区别。
我猜不出,是什么导致了一个35岁的男人仍然无法离开家,但我隐约地觉得他的故事或多或少与王浩威老师在《晚熟时代》一书中的故事主人公有着相似之处,我们尝试去做一些假设性的分析。
正如王浩威老师在《晚熟时代》中讲到的一个观点:上一代的好,成为这一代不可承受之轻
。中国有句古话叫父死儿大,也就是父亲做为一家之主,如果逝去,儿子就必须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这让他一下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如果父亲太优秀,而且永远处在孩子无法企及的高度,在生活中总是用自己过去的辉煌历史来打压孩子好胜的欲望,让孩子在与父亲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孩子就好像永无出头之日。此时孩子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他唯有放弃自己,这样也就不用再仰望父亲那棵大树。
父亲的强大会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希望成为像父亲那样值得尊敬的人。那同样的强大,为什么有些孩子就完全放弃了自己,而有些孩子却成为了自己呢?
父亲需要有示弱的能力,去保护孩子自信的萌芽。在父亲与孩子的游戏与竞争中,父亲巧妙地让一下孩子,让孩子有成功的经验,他的内心就会内化一个有价值、有力量的自我,他偶然可以在强大的父亲面前赢一次,会把他的全能感放大,而在孩子早期,这种全能感反而是有益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逐渐在幻想与现实中得到确认,他会认为自己是好的,是优秀的,是被欣赏的,是可以肯定,也就使他的外在与内在得到了统一。他可以坦然接受别人对他的评论,而不会影响在自己内心中的自我意象。
父母总是将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孩子就容易“活在别人的注视里”。为人父母总是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中隐含的意思是,我的孩子不能给我丢脸,我的孩子不优秀就是让我很没面子。
父母会不经意地把孩子与自己相比较,或者把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而通常这样的比较,总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了输家。父亲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想当年,我如何如何,怎么就生了个你这样不争气的东西?”。听到这句话,孩子内心会有种深深的内疚,他辜负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他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父母施舍的爱与赞赏,而正如曾奇峰老师提到的“心灵的噪音”那样,他的内心已经被这些噪音给填满了,不断地消耗着他的能量,以至于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去做好他想做的事情。
“他的生命依赖别人的眼神;他的心理,从来没能力单独生存。他活在别人的注视里。”活在父母的眼神里,然后活在领导的眼神里,同事的、朋友的……他会在这些眼神里迷失,哪一个是我呢?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别人满意呢?我需要更完美一些、再完美一些,这样的我才是别人眼中最优秀的。
父亲应该做的可能是将期待孩子给自己挣回面子,转变为期待孩子成为他自己,此时,孩子就会用更自然的方式去发展自己的潜力,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父亲还需要有托举的能力。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父亲会把我们架在脖子上,让我们看到更远的地方,父亲会在玩游戏时,把我们抛向天空,然后稳稳地接住,此时,我们接触到的是比父亲看到的更大视野。这就是象征层面上的父亲的托举功能。
托举意味着父亲会助力孩子的成长。在孩子跌倒时扶他一把,而不是落井下石的指责;在孩子需要支持时给他一个肩膀,而不是袖手旁观;在孩子尝试新的事物时给予信任,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托举意味着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孩子在这里可以恣意的冒险,而不必承受创伤性的体验,却能在恰到好处的挫折中得到成长。只有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大的世界,而不是囿于父母编织的牢笼,孩子才能在自由中真正地超越父母。
超越父母意味着孩子具备了离开的能力,这会大大地激活父母的分离焦虑,潜意识中,父母想制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来限制孩子的离开。比如,你不行,你太弱小,你是需要我的,你是离不开我的,这时,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认同了父母所传递的信息,来满足父母期待他留下来的愿望。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心理医生分享的案例。他治疗了一位30岁左右的男性青年,这个“男孩”是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就诊的,母亲托了很多的关系才找到了这位著名的心理医生,在这之前,孩子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服药史。
在治疗了三个月后,孩子有了明显的好转,医生觉得以前的用药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医生开了处方开始减量。而此时这位妈妈崩溃了,她到医院来指责医生,干扰治疗。意识中,妈妈期待孩子的病快点好,而潜意识中,她已经感受到孩子的变化,孩子的成长意味着离开,分离焦虑让她感受到自己即将被摧毁,她以爱孩子的名义再次去阻止孩子的改变。
孩子不是不想长大,而是父母不让长大,晚熟的时代,是家庭与社会共同催生的产物。当父母不再控制,就给了孩子一对可以飞得更高的翅膀。